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发条女孩》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发条女孩》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12 04:2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发条女孩》经典读后感10篇

  《发条女孩》是一本由[美] 保罗·巴奇加卢皮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5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发条女孩》读后感(一):落后先进并存

  其实读的时候有一种落后和先进并存的感觉自行车基因改造存在一个时空中,特别是里面还有鬼魂啊,不知道他存在的意味是什么。

  剧情紧凑配合着泰国的背景,读完了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对改造人心理更奇怪了,他们是怪物还是新人类

  人物性格复杂,里面的线索交替,很值得一读。

  《发条女孩》读后感(二):有个疑问:坎雅是如何带领残存的少量白衬衫击败企业贸易部的军队的?

  坎雅发飚时,贸易部已经有大量军队支持,并占据了良好形势

  而坎雅仅有少量残存的,备受打击的白衬衫

  她如何翻盘的?

  另一个问题

  这个背景是一个乱世的背景,农基公司(中西联合体)的势力相当大

  而一个小小的泰王国,手握种子库这种有价值东西,怎么会没有大的势力前来争抢,而只是和缅甸打打仗?

  《发条女孩》读后感(三):一个不小心写长的短评

  真的非常棒啊啊啊啊啊啊!灵魂在战栗啊!

  发条女孩的设定确实令人不适,但却使在深重苦难中升腾起的自由光辉更加耀眼人人当然都渴望一个平等的乌托邦,但事实确是我们今天所能拥有的一切都是在混合血泪挣扎中争夺到的。

  每一个人的的形象都很立体,有爱恨挣扎,科幻小说塑造成这样真的很厉害啊!世界观架构也很完整,结尾的相遇虽然过于戏剧性,但是一部史诗前奏听上去也还不错啊。

  《发条女孩》读后感(四):如果一夜回到解放

  优点:很有意思世界观设定;曼谷城的日常

  缺点故事格局比较微妙;其实没太描写本地人民心态;那个鬼魂是什么鬼

  感觉比起曼谷城发生了什么我更想看全世界是怎么从“扩张时期”变成书中现在这个“收缩时期”的详细描写,发条储能是什么原理etc。还有一个不明白地方是为啥书名叫发条女孩,还不如叫天使之城…

  中文版独有缺点:封面是什么鬼;马来亚是什么鬼,马来西亚屠杀华裔又不是没先例,这是要照顾在华马来西亚人民的感情?!在华华人的感情怎么办?

  《发条女孩》读后感(五):发条女孩与华龙之宫

  读完这本《发条女孩》就想起上田早夕里的《华龙之宫》,首先大约是因为同样的大部头吧,当然本格的相似点也有不少:

  · 舞台都是在人类文明的衰退期:《发条》是石油枯竭;《华龙》是地质变动

  · 生物技术都是贯穿始终核心:《发条》是基因库;《华龙》是鱼舟兽舟

  · 都把修改人类基因作为适应环境变化的唯一手段:《发条》是发条女孩;《华龙》是那个女主人公(叫什么名字来着……

  不过两部作品其实风格上有着巨大差异。《发条》像是南希评论的那样,残酷难以置信;而《华龙》则是更……清洁,故事像是在实验室里发生的。大概当今的日本人到底还是养尊处优,没尝过真正的生活艰辛吧。

  顺便翻了《华龙之宫》的页面发现自己居然没给那本写过评是为什么……

  《发条女孩》读后感(六):关于惠美子,发条女孩。

  一些只言片语,纯属个人观点

  为啥她会暴走?

  三下机械的吉本说“如果弘子变成一个杀手,那一定是因为环境对她造成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你们寻找的那个发条人落入的环境离她本来该在的地方实在遥远了。”

  但是总觉得,有限制级的描写给删了。那二B王子那天晚上对她到底做什么了。。。不禁地去联想,真囧。

  最后她的结局会怎么样?

  突然间,弘子说道:“他会寻找一个新的主人。”

  ……“她失去了她的日本主人,现在又失去了那个经营所在酒吧男人。”

  ……"都一样。她失去了她的主人。他必须找到一个新主人。“

  基因改造大师最后遇见了惠美子,真坑爹。就让她一个人在水城打渔不行么。。。

  最后叨叨两句,发条在书里指代两种东西啊,一个是能源动力,和弹簧什么的联系在一起。另一个是植入基因改造人体内的缺陷特征

  一看书名以为美惠子是个机器人,看完了也不知道她到底该算哪种人。或者就算是NEW-TYPE好了。。。

  《发条女孩》读后感(七):末世科幻小说之东南亚篇

  如果不是发生在东南亚,如果不是有华人作为主要人物,对于这本书的关注会减少很多。

  转基因什么的,其实应该没有这么可怕,但是在大众还没做好科普之前,先稍稍妖魔化一下,打个预防针什么的,也未必不好

  科幻设定其实不算严谨化石能源用尽和海平面上升不一定有必然联系,这种环境出现概率应该不大,而且缺少更充分证据

  可能还是像作者后记中写的,这本书之所以受关注多,应该是切合了大众普遍的对未知生物科技影响的焦虑

  受国人关注多,应该还有东南亚背景的因素,驴头带,无论如何也是东南亚华人的心腹之患。

  《发条女孩》读后感(八):科幻应该很有趣才对

  不管得了多少奖,反正我是完全不喜欢这本书,看的过程很难熬,就好像中学的时候硬挺着上无聊的课一样。

  首先,这本书怎么归类定义呢,弹力朋克吗,哈,看书中出现的各种什么弹簧,发条之类的总是冒起一种无厘头的感觉,也是从根子上没有和书里的架空世界契合吧。

  然后,故事就是无间道的威力加强版,附带上没来由的军事政变和反政变,还有一个马来华人过街老鼠莫名插曲

  再次,人物,各种费力不讨好,泰国人、黄卡人、法朗、再就是发条人,西方人喜欢写东方人是好事,但是总是写成脸谱化就很没意思了,和这一堆脸谱对应的法朗自然也迈不开笔了。

  最后,中心思想,听说是环保,要不就是大公威胁论,不过不论是发条女孩本身还是书里自封为“神”的吉布森,好像都没有拒绝基因改造的意思,反而是倡导的吧,至于超级跨国公司这类的阴谋市场总是很大的,罗斯柴尔德嘛,所以我想说压根就没有什么中心思想这种东西的吧,只是一个架空世界的故事而已。

  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美国畅销可能是刚好契合老美对东方世界文化好奇&基因技术争议&大公司阴谋黑幕等方面综合因素吧,但是,仅仅从科幻小说的角度看,我觉得是味同嚼蜡,看的好辛苦不会再看了。

  《发条女孩》读后感(九):一本书两篇读感

  有个最经典的、属于科幻小说的问题:“像这样发展下去,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

  这个问题从凡尔纳式的古典科幻小说开始就在叩问,随着斗转星移社会发展来比对或验证小说里曾经的奇巧设想和设定。不举阿西莫夫、海因莱因、阿瑟克拉克这类的大栗子,只想想三体的世界和折叠的北京这种国产的国际大奖栗子,未来会不会真成书中描绘的那样?

  未来到底会怎么?没人说得清。但像《北京折叠》一样,在科幻里现实着,这已足够。《发条女孩》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发条人、发条枪、柴郡猫、转基因橡皮虫.....这些设定子虚乌有,可书中的众多人物在各自的支线上演绎的故事却很有现实感。

  正如作者所言:它给身处这个现实世界的人提供了一扇不同窗户

  ———————————————————————————————————————————

  天空乌云,慢慢遮住了天上G20的蓝。书在早上花了2个钟头读完,书里的天使之城已彻彻底底完蛋,身处的这座魔都仍在好好运转。

  尽管结局不那么好,甚至算得上糟糕,但就是这么现实这么残酷这么不近人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时想想,什么才是真实的所谓正能量?只有白天没有黑夜或者只看到白天偶尔见黑夜,甚至白天霸占了黑夜,这种是鸵鸟式的正能量,经不起捶打拷问的。

  《发条女孩》就是那么现实。黄卡人、白衬衫、法朗人、发条人,四条支线最后在曼谷被大海吞噬之前交汇。其间各支线上的各种阅读情绪百般纠缠恐怖下的安宁、安宁里的恐怖,忠诚下的背叛、背叛后的忠诚......这些诸多的情绪就像诸多的柴郡猫看得到、摸得着、打的死,就是成群结队、没完没了

  这是也读过的巴奇加卢皮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残酷和精彩,都可置信和可思议,没有像封底介绍得那么夸张。

  译文通畅,32个赞!

  《发条女孩》读后感(十):加法减法

  诚如本书作者所言,大部分科幻小说是为了回答“这样发展下去,世界将会怎样”而写的。作为一个条件命题,“这样发展”是作者关于科技的某种假设,是舞台,“世界怎样”则涉及对社会形态价值取向的推理演绎,是剧目。因此,所谓科学幻想小说,其实是空想社会试验。至于真正的空想科学实验,恐怕只有到科学期刊上去找了。

  本书的剧目遵循了传统英雄史观,POV角色都是罕见行动理想主义者(除了那个死法朗),以沾满鲜血双手在乱世中劈开新路,引领着人类的方向。即使是边缘人的身份设定,也掩饰不了他们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主角光环

  至于本书的舞台,作者则使用了一次加法、一次减法来搭建它。

  加法是转基因的泛滥。由于切中当前的热点话题,这大概是本书的最大卖点。在这个世界,人类对基因的了解已经臻于化境,光怪陆离的新物种层出不穷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细菌、真菌和昆虫被作为武器投放人间,摧毁人类和他们赖以为生的作物。这背后的推手则是几大基因公司,他们利用手中的矛与盾(基因害虫vs基因作物,基因病毒vs基因药物)征服了世界。虽然基因公司被彻底妖魔化了,作者对基因技术却没有负面的看法。在他看来,既然人类是自然的产物,那么人造物也是自然的产物,“人造”只不过是自然的一种手段。一旦柴郡猫进入了自然,它就完全可以凭能力主张自己权利新人类也一样。就此而言,其实没有什么不可侵犯的自然母亲,因为自然并不在意人类的愚行。人类可能会毁灭自己。但空出的生态位,总会被填补。

  减法是能源的枯竭。基因战争无疑是“新扩张时代”的肇因,而能源危机则是“收缩时代”的肇因,是整个故事的大前提。虽然不如转基因那么显目,能源危机倒是人类更实际的威胁。为了让场面更有戏剧性,作者从他的世界删掉了地球自身能源(核能、地热)和可再生能源(风、水、阳光)。这个减法只留下了生物能和化学能,进而造成了一种令人印象深刻荒谬感。人们斤斤计较于卡路里和碳排放的场面如此生动,仿佛作者真的经历过配给时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