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与铁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金与铁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5: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与铁经典读后感10篇

  《金与铁》是一本由[美] 弗里茨·斯特恩著作,理想国 |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45.00元,页数:9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与铁》读后感(一):部分自己比较喜欢的段落

  1.这种非自由化,不会尊重个体价值,难以理解自由之意义,它崇拜权力,渴望强人,最终所有人都沦为牺牲品

  2.事实上,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更多的事靠煤和铁,而不是血和铁

  3.德意志帝国的气氛似乎散发出一种多愁善感的自负,深深的虚伪和痛苦的奴性。

  4.美国的的传统表现出对平等主义民主的强烈偏好,但这是贪婪而非友爱的民主

  5.萧伯纳:生命是善与恶的力量泾渭分明的“道德健身房”

  6.我们无法靠真正的清点证明,某个时代现实生活中的恶人比另一个时代更多。但我们可以说,在某个时代,不怀好意的伪装的确更有理由和实用价值。

  7.革命带给俾斯麦新新的冲动和方向。心爱女子的离世带给他一种对生命宗教般的新承诺;他的王国的几近死亡带给他一种新的政治决心。前者教会他所有人的无能为力;后者让他见证大多数人的脆弱。两者的结合让他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命运

  《金与铁》读后感(二):对犹太人的愤恨

  我看《金与铁》这本书,里面涉及到犹太银行家,他们可以说把控着德国,英国,法国的金融命脉,从帝国公债的发行,到私营铁路的国有化过程的赎买(控股),再到新闻报纸的秘密控制,都有犹太人的隐形操作(控),战争发动的筹款,结束和谈战争赔款的过户抽成,也都是犹太人在积极张罗和布局。当然,这后面是帝国元首或阁员的默认及下令。这些犹太金融家,通过对官方和民营的或明或暗的“安排”,也为自身积累了巨量的财富,因为在服务双方的过程中,能够洞察到最早的消息和宫廷密辛,从而在市场中提前布局或掌握投资先机,近水楼台先得月,可谓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他们的巨额财富,也用于其奢华的生活享乐,与官员们的聚会的觥筹交错之间。外加犹太人的种族身份,另外界嫉妒,仇富的心理底色外加“反犹主义”长期积淀,导致对犹太人普遍的愤恨和猜忌,新闻报纸对宫廷和犹太人互相勾结也有各种绘声绘色的描述,漫画的丑化,基于意识形态需要的诋毁和妖魔化,那么犹太人在欧洲人的内心,已然是“牛鬼蛇神”之状,被“横扫”只是时间问题。对于犹太人的愤恨,其实也很容易体会,假如我国的那些挥金如土的富豪(暂且不论获得财富的是非),恰恰是少数族裔,那么也肯定会被妖魔化,并以此覆盖到对全体民族身份的歧视。

  《金与铁》读后感(三):金与铁---果然是金比铁先行吗?

  刚看见它的厚度时,以为可以“大快朵颐” 。读完之后,稍微有些失望。

  首先,作为移居美国的德籍犹太人,作者有些立场先行,感觉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前祖国的怨气。历史学家是应该有立场,但也要尽量客观。在这本书里,作者似乎没能做到。毕竟从团体到个人,都是那个时代那个“德国”的受害者。

  其次,作者对布莱希罗德的历史地位也做了拔高。诚如作者所言,以往的历史学家对包括布莱希罗德在内的犹太银行家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缔造中的作用低估甚至忽略了。这里面有历史学家做研究时的“态度问题”,但也有作者提及的“素材问题”,因为德意志包括普鲁士的权贵们(俾斯麦在内)大抵不是反犹也是轻视犹太人的,这导致了他们的书信以及其它书面记录中,甚少乐意提及犹太人的名字以及他们做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作者在本书中的拔高就是厘清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本书的题目是《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意思似乎是说,布莱希罗德在俾斯麦缔造第二帝国的过程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也许可以定义为“俾斯麦的左膀右臂”。但是在第二帝国缔造前的那三场战争中,布莱希罗德不过是起到了帮俾斯麦筹款的作用。尽管重要,但能否拔高为书名所描述的程度,绝对是存疑的。毕竟,俾斯麦以及他的核心决策圈如果决定了要打那些战争,是不会为筹款这些事宜所左右的;毕竟,如作者所言,犹太富豪如布莱希罗德“苦苦追求财富和地位,但发现前者并不能带来后者”。

  此外,译者似乎对德语和德国的知识有些欠缺,一些德语词汇也许可以借字典翻译,但将Chicago an der Spree译成“狂欢中的芝加哥”就有很大问题了,事实上,这短语指的是柏林是“施普雷河畔的芝加哥”。

  《金与铁》读后感(四):随便写写

  我非德国史专业人士,仅希望就此书做一些学术向的基本说明。

  1. 这确实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专著

  判断一本书的专业性,最重要的标准:一是注释,二是参考文献,三是深度。

  依据注释可以判断,这确实是一本典型的德式风格的史学专著。习惯上讲,大家都喜欢注释页下注的形式(即注释的原文与解释在同一页面),这样对照着看,或是寻找文献,或者写下笔记,都十分方便。如果编辑不是将原文引用的注释全部放在正文的最后,那么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注释与解释都放在了同一页面,正文与注释所占同一页面的比例应该是挺可怕的了(一比一?)。

  但正是将原文注释统统收在书末,这才有利于增进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一些学术性的术语都以页下注的形式出现在了同一页面,也是为了达到这一效果。

  细观注释中出现的参考文献,可以发现,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原始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哈佛大学所收藏的布莱希罗德的通信记录、布莱希罗德银行、罗斯柴尔德银行等位于世界各地的与布莱希罗德有关的资料、书信与档案。诚然,如作者所言,最后的参考文献部分所罗列的只是一些重要的、值得罗列出来的资料,还有很多作者看过的资料并未被列出。

  所谓的深度,简单而言就是原始资料与现代资料的较为全面的使用,以及背景知识的多寡(?)。作者确实较少涉猎到一些基本知识或历史背景。一些基本术语已由译者页下标注出来。至于其他知识,只能因人而异了吧!

  2. 专业性≠枯燥、可读性差

  首先还是要归功于王晨老师,对照英语本、德语本,将这部全文73万字、正文750页的大部头翻译出来,其中会出现一些错误,在所难免,请勿纠结。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讲,真正的枯燥应该是,如何解读这些数量巨大的、手写体的、近代德语的私人书信及档案,甚至其中许多的资料都是首次公之于众、未被使用过的。

  当然我也相信,一部好的通识性/科普性的作品,借助其活泼易懂的语言,这会引起读者对该主题/书的很大兴趣。但《金与铁》确实是一本专业性的作品,并且从很大程度上讲,是否有兴趣可能更需要取决于读者对19世纪下半叶(1850-90年代)德国以及欧洲的兴趣了。

  3. 主题: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这本书的确可以被简单的理解为俾斯麦与布莱希罗德的双人传记。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和背景,能够读出来的角度与重点也各有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确实是一部以政治为主线的传统的史学专著,而且书中的主角,不论是俾斯麦还是布莱希罗德,以及配角:国王威廉一世、威廉二世、欧洲诸国(德法英奥俄等)的各类银行家、外交家、政治家等等,他们都是当时欧洲最为重要的精英群体。对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而言,了解俾斯麦与他的助手布莱希罗德的关系,十分有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那个年代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换言之,对于《金与铁》而言,布莱希罗德的故事是我们重读普鲁士建立并发展德意志帝国的一个新的视角。《金与铁》出版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当时,至少在作者弗里茨·斯特恩先生看来,这是学术界第一部真正有关于布莱希罗德的学术研究,然而有关俾斯麦的相关内容却超过七千余。

  银行家的职业、俾斯麦的助手、犹太人的身份,这样的三重身份是塑造和理解布莱希罗德一生的关键。诚然,作为德国乃至欧洲最重要的银行家,了解布莱希罗德,我们必须紧紧关注于经济层面。但《金与铁》从根本上讲还是一部传统的史学专著,其希望讨论的内容是俾斯麦与布莱希罗德两个人。俾斯麦是成就布莱希罗德人生最为重要的人,布莱希罗德是俾斯麦的助手,两人合作数十年。布莱希罗德为俾斯麦提供私人方面的服务(如打理庄园、管理收入、投资债券、买卖股票等)与工作方面的帮助(如帮助政府绕过议会筹得军费,解决宪法纠纷,为俾斯麦的海外殖民扩张提供帮助,联络其他银行家/政客/外交大使等精英,处理人际/外交关系等),布莱希罗德同样会从俾斯麦那里得到回报(能够影响欧洲股票升降、债券投资的重要政治消息、不限于政治与金融的人脉网络、个人荣誉、佣金、更多的雇主等)。两人关系的落脚点仍然是布莱希罗德被俾斯麦所需要,而俾斯麦所做的一切主要有两个方面:在私人方面讲,财产、庄园与股票是否安好与增加;从工作角度讲(这也是俾斯麦毕生最为重视的),带领普鲁士完成部分欧洲德意志民族(排除奥匈帝国)的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提防英国、法国、奥匈帝国的威胁,壮大帝国,进行海外扩张(不限于殖民地/资本等方面)。

  由于犹太人的特殊身份以及十九世纪下半叶德意志乃至欧洲的反犹主义的激化,布莱希罗德同样受到了反犹主义者的敌视与攻击。在本书中,作者讨论了有关布莱希罗德犹太人身份的内容,展现了布莱希罗德内心的矛盾世界:作为一个犹太人,既要忠于自己的信仰,忍受社会的排斥(即便他已经是当时德国的知名人物),还要为了维持乃至壮大自己的势力、企图融入德意志的主流社会而卑躬屈膝、战战兢兢——但这个主流社会流行的是反犹主义。因此,从犹太人身份的角度,我们也可以对布莱希罗德与俾斯麦等各类精英之关系、德意志帝国社会内部的敌视与分裂等问题有所了解。

  此外,由于可使用的档案的庞大,作者围绕两位男主角,还讨论了普鲁士与第二帝国的诸多方面,其并不限于传统政治史所涉及的精英阶层的人物关系、统治阶层的统治,值得关注的还有从通信中所体现的心理、意识、态度等诸多思想的层面。

  4. 历史事件本身是复杂的。

  历史事件本身是复杂的。这是一句废话,但在此处依然值得指出。当然在事实上,我们并不排除将简单事件复杂化理解或将复杂事件简单化解释的情况。

  如果我们企图以较新且较全的方式去了解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德国,那么显然我们无法简单化的去理解这个时代。诚然,如3.部分所指出的那样,《金与铁》是政治家俾斯麦与银行家布莱希罗德的双人传记。在两位男主角的故事中,经济实践是实现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作为一个银行家,一个善于投资债券、经营管理的私人助手,布莱希罗德在事实上是一个与“经·济·制·度”,甚至可以说是与“经·济·政·策”没有太多关系的人,因为他只是一个银行家,在政府机构里,他只是俾斯麦的助手(工作内容见3.):他既没有权力改变经济制度,更无地位去主张经济政策——他只是一个助手(以经济为主但不限于经济层面),一个可以提供各种意见的人——因为他是一个富有情商且人脉广泛的人。而从俾斯麦的角度讲,俾斯麦是一位富有智慧、性情古怪的政治家,他的想法永远令人捉摸不透,但总而言之,他的目的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更好的治理国家”。这样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我们去看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背后的那个时代的变化,应该是不太可能仅从经济或政治的角度去了解。

  相信所谓的“历史研究”,其实也需要相信“事件本身都是复杂的”,(再次强调)了解十九世纪的德国同样如此。特别是,俾斯麦带领普鲁士建立德意志帝国是通过战争的手段,随后扩大海外殖民地与市场同样需要处理、协调大国间的竞争,而这些都意味着,俾斯麦必须重视与各国之间的关系与外交。俾斯麦首先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同样也是一位重要的外交家。从这个角度讲,《金与铁》也以俾斯麦为核心,为读者呈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德国与欧洲最精彩的外交片段。

  在社会与文化方面,3.部分已经提及了反犹主义与思想层面。

  至少从以上的层面来看,《金与铁》一书的厚重之处并不仅仅体现在实物上的厚与重,巨大也绝非仅限于引用书信与档案方面,更值得关注的是,它确实从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思想、私人关系等诸多方面,为读者理解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呈现了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与资料,从而带来了厚重之感。

  5. 相关书评,请见

  许知远,焦虑的联盟

  王晨,金与铁的联姻

  《金与铁》读后感(五):铁血宰相也有财富焦虑

  俾斯麦背后的男人,勤俭持家,还是个犹太人

  《金与铁》讲述了俾斯麦和布莱希罗德两个人的故事,前者赫赫有名,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后者鲜为人知,有必要多做背景介绍。

  格尔森·冯·布莱希罗德(Gerson von Bleichröder),“冯”这个称号不是天生的,而是他后来凭借功劳争取来的。布莱希罗德来自柏林的一个犹太人社区,当时的犹太人分为两种,一种从事金融、法律、教育等体面职业,另一种是来自东欧的移民,到德国出卖劳力为生。

  布莱希罗德出生在第一种家庭,父亲掌管着不大不小的银行生意,在业务上跟著名的罗斯柴尔德有来往。格尔森子承父业,建立起庞大的商业体系,几乎掌握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金融命脉。宫廷牧师阿道夫·施特克尔猜测,布莱希罗德的家族财产比德国所有新教牧师加起来要多。

  巨额财富给格尔森带来了“柏林的罗斯柴尔德”这个称号,在德国统一的战争中,他出力甚多,获得了贵族册封,名字中可以加入“冯”。美国人约翰·莫特利说,只需看德国人的名字,就能知道他的阶级属性:名字里带“冯”的,和不带“冯”的。

  莫特利和俾斯麦在大学一起念过书,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名字里的“冯”是天生自带的,标明了他古老、显赫的容克身份,论起家族历史比普鲁士王室还要悠久。即便在保守派里面,俾斯麦也算得上异常反动。1848年革命中,国王都已经咸与维新,颁布宪法,俾斯麦还兴致高昂地谋划反革命政变,剿灭乱党。

  德国的乱党(或者说是自由派)的阶级基础为律师、大学教授、新兴工厂主,该党许诺更多的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受到犹太团体的热烈支持。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引荐下,俾斯麦结识了布莱希罗德,成为后者政治上的庇护人。最顽固的容克和最受压迫的犹太人亲密合作,这是古怪诡异的组合,个中原因有很多,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俾斯麦缺钱,容克家也没有余粮。

  马克思厌恶普鲁士容克,说他们尽是些专横、鲁莽的粗人,韦伯欣赏容克,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虔诚、自律、节俭,这些品质归类于所谓的“新教伦理”,社会学家认为这正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内在动因。

  俾斯麦有可能是欧洲生活最节俭的首相,官邸摆设简单,除了一张桃木桌子没有高档家具,室内装潢还不如一个法国省长的办公室。由于年薪只够生活成本的三分之一,除了红酒美食之外,俾斯麦再无其他奢侈爱好,首相夫人乔安娜常年穿着朴素老土的衣服,以致于拜访的来客误以为她是厨娘。

  俾斯麦是德国最富有的容克贵族之一,但他对财富增值、贬值很敏感。纳税级别调高了一级,他都要斤斤计较。1870年在普法战争打得最激烈的时刻,下议院正在清查国民税务,收入税委员会给俾斯麦的等级调高了一档,要交更多的税。首相连忙哭穷,称自己没那么多资产,还抱怨说,国家就是这么对待自己的功臣?

  俾斯麦对金钱的焦虑感,源自于青年时代的挥霍无度,他曾经有过一段轻狂岁月,在读大学期间,每日鲜衣怒马,一副地主少爷做派,最后欠债累累。父亲拒绝偿还债务,俾斯麦颇为窘迫,抱怨说为了活下去,可以做任何事,甚至改信伊斯兰。

  如果在一个法治完备国家,布莱希罗德仅仅是首相的私人助手,无权参与国家大事,然而普鲁士是宪政只建了一半的半成品,布莱希罗德有机会染指朝政,起到的作用堪比财政大臣。

  1848年新政体是朝野妥协的产物,议会制度确立了下来,但不能彻底掌控政府,时常发生冲突。下议院多次拒不批准新税,以遏制王权。英国的查理一世遇到了同样的困境,选择蛮干硬来,取消了代议制,结果引发革命。威廉一世足够幸运,有俾斯麦这等谋臣。

  首相一方面跟议会保持冷战,另一方面开辟新的财源,采取“曲线救国”的迂回策略。科隆―明登铁路是普鲁士最早兴建的铁路线之一,俾斯麦打算出售铁路股份以获利。

  铁路在19世纪是大宗财产,清政府没经过四川绅民同意,出卖铁路的权益从而激起保路运动,而保路运动促成了武昌起义的成功。科隆―明登铁路的售卖过程,牵涉了复杂的商业程序,需要有人来制定企划书、寻找市场买主、谈妥收益担保等专业问题,显然俾斯麦没有生意头脑,具体业务交给手下人处理。

  布莱希罗德不辱使命,向私人财团成功出售股份,获得1000万泰勒(当时的德国货币)的补偿金和400万泰勒的可动用保证金。有了这笔钱,普鲁士政府不仅免于破产,还可以大展身手,有所作为。

  1866年普鲁士跟奥地利一决雌雄,萨多瓦会战(普奥战争中的决定性会战)是军事上的奇迹,更是财政上的奇迹,俾斯麦政府在没有加税的情况下,筹集到军费,钱正是来自科隆―明登铁路那次出售项目。

  经过此事,布莱希罗德获得重用,活跃于德国政坛。他帮助建立帝国银行,反对金本位,布置海外投资格局,布莱希罗德的金融手臂越过了德国,伸向罗马尼亚、土耳其。

  英国首相迪斯雷利在外交报告里,把他描述成“俾斯麦的密友”,唯一敢向宰相说真话的人,法国总理儒尔·费里称他是“老鳄鱼”。没人敢小觑他的力量,尽管布莱希罗德没有一官半职。

  普法战争的战后谈判中,德方开出了60亿的天价赔款,法国代表抗议道,这个数字大到无法计算,即便有人从耶稣时代开始一法郎一法郎地数,他到现在也数不完60亿。俾斯麦则回答,我已经带来了一位从创世时就开始数钱的专家,即布莱希罗德。这句话暗含宗教典故,透露出布莱希罗德作为犹太人的民族特性。

  长久以来,犹太人在德国处于二等公民的境地,他们长期操持金融业。农民们觉得欠德国银行机构是羞耻的,但欠犹太人就不怎么羞耻,他们本来就是群放高利贷的寄生虫。

  犹太人进入现代社会后,开始从事体面的中产阶级职业,有当律师,有当医生,有当记者,但很少有人进入政界,普鲁士没有犹太人省长,没有犹太人将领,布莱希罗德极度渴望融入容克们的生活。1872年,威廉一世论功行赏,册封他为世袭贵族,名字中可以加入“冯”,布莱希罗德是唯一受颁铁十字勋章的犹太人。

  饶是如此,上流社会对这个新晋贵族充满轻蔑,俾斯麦作为布莱希罗德的恩主,也可以跟他保持距离,很少公开表彰他的功绩。俾斯麦的第一卷回忆录里,从头到尾没有提到布莱希罗德的名字。

  反犹主义毫无疑问要负首要责任,而德国的宪政机制有更大的责任。只有议会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首相的私人管家才可以影响权力运作,俾斯麦喜欢任用些地位卑微的人物,给他们巨大的职权。

  建立社会福利体系,由贸易部的一个小公务员,汉诺威的天主教徒西奥多·罗曼办理业务。关税改革事务,诸如制定统一的货币、度量衡、汇率结算,由鲁道夫·德尔布吕克处理,他从未担任过部长,不向议会负责。俾斯麦甚至任用了叛变革命的前社会民主党人,管理总理府的文秘工作。

  没有根底的政治新手,更容易受俾斯麦个人控制,而说到底,德国的宪政结构有缺陷,宰相也不过是皇帝的雇员,而不是民选议会最大党派的领袖。后来新皇帝威廉二世解除俾斯麦的职位,他毫无还手之力。

  政界的后台倒下,布莱希罗德本人随之落寞,而且在经济领域,他的地位也大不如前,股份制银行和工业巨子迅猛成长,克虏伯军工集团的估值超越了布莱希罗德。

  布莱希罗德晚年的精力放在了慈善事业,为国内外的犹太人权益奔走,1893他患上水肿病去世。高官、国际商界代表和外交使团均出席了葬礼,新闻界对他的评价是:“德国最慷慨的人之一,最崇高的慈善家”。

  文/柳展雄

  平成末年风月

  刊登于《第一财经日报》

  彩蛋八卦:

  俾斯麦年轻时爱上他最好朋友的老婆,玛丽·冯·塔登-特里格拉夫。玛丽是少数能够看透俾斯麦心思的人,她对未婚夫莫里茨·冯·布兰肯堡的评价很低,觉得他缺乏魅力。

  玛丽心里更爱潇洒不羁的俾斯麦,然后结婚不到两年,她因病去世。这对俾斯麦打击很大,他决定不再寻找恋情,选择了一桩政治婚姻。

  俾斯麦攀上了玛丽的好闺蜜乔安娜·冯·冯·普特卡莫,乔安娜没有天生丽质,也不懂诗书,不善言辞,她的父亲是重要的容克。

  俾斯麦还追过一个英国公爵的女儿,后来知道其实她是私生女,就算娶了她也无法继承祖上财产,于是俾斯麦罢手。

  俾斯麦是个妹控,称她为“我挚爱的心肝”,经常带妹妹去各国旅游。跟老婆的关系很冷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