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深度谜案》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深度谜案》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1-20 21:5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深度谜案》经典观后感10篇

  《深度谜案》是一部由阿莱克斯·德·拉·伊格莱西亚执导,伊利亚·伍德 / 约翰·赫特 / 蕾欧诺·瓦特林主演的一部犯罪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度谜案》观后感(一):让我们来谈谈这个长镜头

在长镜头下,剧中人孜孜以求目标,剧中人实实在在的生活,剧中人横眉竖眼的姿态都只是一场闹剧……看客在长镜头外谈笑风生,欣赏着作品内波澜起伏的情节发展。
      
相对于蒙太奇,长镜头更擅长客观的表现情节发展,冷眼下的旁观即使融入了导演的隐性情感,也是一种整体风貌的表意行为,一种事物常态动作的完整动机揭示。没有剪辑的加工,长镜头更多强调生活的真实性,贬低情节的虚构性,通过瞬间性和随意性,不做任何解释的表现事物含义的多样性,让观众自行思考,自行选择。
以提倡真实、完整著称的长镜头在早期电影理论产生之时正好呼应了巴赞推崇的现实主义电影,通过粗糙的质感,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行为,真实的复述了客观世界。此时的长镜头不是画面,不是影像,而是真实。
       
电影发展到如今,长镜头发挥的不仅仅是一种现实渐近线的作用,而是通过导演、摄像对其精准而严谨的移情布景、场面调度,追求一种情节、情绪的渲染和描摹,而非刻板的现实复制和影像化。一方面用真实的完整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另一方面用画面的多义和暧昧性提高观众的深层次情感体验和气氛渲染。这两方面的作用一般由两种手段实现——运动长镜头和固定机位长镜头。
       
固定机位因其缓慢抒情的节奏,多被用来烘托环境和人物情绪,是一种暗藏汹涌的“以静制动”,侯孝贤《悲情城市》中文清和妻子听到兄长丧讯时的固定机位长镜头,于隐忍中彰显悲痛。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里开头长时间的黑屏固定镜头,展现的是人类本初的混沌形态。情绪的渲染作为隐性的抒情,在很多成熟文艺片中都有运用,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牛津谜案》中的运动长镜头,所以对固定机位长镜头不做过多阐释。
       
运动长镜头在很多好莱坞电影或成熟的艺术电影中时常用在故事开头或情节脉络发展的中端,通过隐性但又客观的场面调度推动情节发展,介绍故事背景。奥逊•威尔斯指导,拉塞尔•麦蒂摄影的《历劫佳人》在影片开头就通过复杂性度极高的长镜头,运用当时一切技术达到横移、升降、跟拍的效果,完美地于俯拍、平拍、特写间介绍了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下混乱、肮脏的故事背景,影片开头特写的手榴弹被放在长镜头下的汽车中,长镜头下的每一秒都有着汽车爆炸的危险,如此牵动人心缺不做客观评价的刻画,也只有长镜头才能担当。类似的通过片头主人公的对话、运动、走位来介绍人物性格、故事背景的影片还有《蛇眼》、《好家伙》等影片,它们都通过从狭窄的空间内严谨而又有节奏感的空间调度使长镜头成为极为自然的点睛之笔,没有刻意的显露,于羚羊挂角间推动情节发展。说到情节发展,犯罪、悬疑片的情节发展更是重中之重,稍微一个动作的暗示也许就是最终谜底解答的关键。这种隐性的美学构想最好的载体当然是长镜头,在长镜头灵巧高明的场景人物调度中,暗藏着案件丝丝扣扣的线索与可能性。《牛津谜案》片头00:19:36—00:22:07的长镜头就是一种将出场人物之间的偶然与必然相串联的“长镜头”盛宴。为什么打引号,因为这是一个伪长镜头,仔细分析下还是看得出剪辑的痕迹。但是导演将之做成长镜头的形态也正是因为看中了长镜头“述而不作”的功能:
      
死者的女儿beth流下的暗藏玄机的眼泪;公交司机在Blackwell Bookstore买的书;小护士性急地叫到一辆出租准备离开;Martin同学遇到sheldom教授后仓皇的躲避;行走匆匆把怪异纸条丢进垃圾桶的sheldom教授;怒气冲冲回案发现场准备收拾细软回家的Martin。3分钟的长镜头将每一个犯罪嫌疑人有序的串联起来,人物关涉的偶然或必然,导演并没有指名道姓,而是将破案决定权交给了观众。缓慢的节奏、时空的连续统一、照相本体的记录功能,观众满怀期待,希望在后来的剧情中验证自己是否推测到了真相。
       
回归是否是长镜头的大前提,我认为这是至少由六个镜头拼接起来的伪长镜头:
                         
第一个镜头 00:19:35—00:19:54
Sheldonian Theatre剧场内横摇镜头的尽头出现beth暗藏玄机的眼泪,接着跟拍一名演奏人员径直走出Sheldonian Theatre,最后摄影机推向演奏人员的后背并移开。
       
由黑色后背形成的隐性剪辑早期在希区柯克的《夺命索》中就有所运用,全篇5处隐性剪辑有4处是由“后背剪辑”完成的。所以,很容易就能看出此处导演剪了一刀。
       
最近我正好去牛津。该段长镜头主要是在Broad Street完成的,所以我在Broad Street上没事晃了晃,发现Sheldonian Theatre的正对面并不是Blackwell Bookstore,如果摄像机由演奏人员后背直接推向公交司机,其中并没有剪辑,那么公交司机的地理位置变化根据电影画面来说,就是从Sheldonian Theatre门口径直走向对面的Blackwell Bookstore,但实地考查很容易就发现,Sheldonian Theatre正对面并没有Blackwell Bookstore,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才是真正正对着Blackwell Bookstore的。所以我猜测,第二个镜头便是公交司机衔接着演奏人员的后背在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的门口开始的。
                             
第二个镜头 00:19:55—00:20:21
公交司机从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的内院走出,径直走向Blackwell Bookstore的门口。观众可能会问为什么导演不直接把公交司机安排在Sheldonian Theatre内院而安排在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nce内院开始走位,我认为长镜头相对蒙太奇虽然是客观、记录性的,但仍然是摄影师或导演其有所偏爱的对场景进行选择性加工。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nce正对着Blackwell Bookstore,统一时间内的直线路程更容易于简单明了中表现线索,如果从Sheldonian Theatre内院走向Blackwell Bookstore,人物弯弯曲曲的路程延长了一倍,拖延了拍摄节奏,不利于在有限的时空内表现浓缩的暗示。这是从整体角度考虑,从技术角度考虑,Sheldonian Theatre的院门是有台阶的,摄像扛着摄影机走楼梯很容易发生画面的不平衡晃动,而没有台阶的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nce的院门显然更适合摄像的拍摄。
                             
第三个镜头 00:20:22—00:21:02
公交司机从Blackwell Bookstore外走向店内画面颜色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太阳光变成白炽灯的色温,公交司机的外套颜色由明变暗,这就是很好的证据,说明在书店内,又开始了新的镜头。有网友说这并不是理由,他们认为“摄像机不像人眼能迅速无缝切换,摄像机需要一个对白平衡和感光度进行重调的过程,所以你在看的时候会有一闪的感觉,但实际并不是分开的剪辑。”我认为这并不构成理由,因为如果这是摄像重调过程才导致的,那Martin同学从书店内走到书店外,白平衡又需要从新调节,为什么这时的画面却没有颜色变化的?
第三个镜头正反面跟拍了公交司机、Martin同学、sheldom教授。是人物牵连最多的一个镜头,但纵观整个镜头,流畅自然,灵巧偶然中把3个人物顺连在一起,一点都不穿凿附会,足显导演和摄像的功力。也这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也正好应对了影片中sheldom教授在新书发布会上的一番言论 “There is no way of finding a single absolute truth, an irrefutable argument that might help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mankind.Can we know the truth?“长镜头下的真实是有多义性和暧昧性的,客观的呈现真实导致的结果可能是有无数真实,因为它不限制,述而不作。所以,这就是长镜头运用在悬疑、犯罪片中的好处。
                           
第四个镜头 00:21:03—00:21:20
把纸条扔进书店外的垃圾桶后,镜头对准了教授行走的双脚,这又是类似“后背剪辑”的技巧,把全景换成特写,最容易混淆观众视觉,此时也是转换场景和镜头的绝佳时期。我在牛津闲逛的时候,从Blackwell Bookstore到Martin与sheldom教授相遇的The Bridge of Sighs,真实地理距离不是影片中1秒的瞬间。从Blackwell Bookstore所在Broad Street向东步行1分钟,再在十字路口向东拐向Catte Street才能看到The Bridge of Sighs。所以,sheldom教授的双脚在这里又成为了“真实的谎言”。
                         
第五个镜头 00:21:21—00:21:36
仍然是跟拍,不过这次是跟拍骑着自行车的Martin一人。不用我启发了,对,这又是“后背剪辑”技巧,只不过这次的“后背”变成了“蓝色卡车”, Martin骑自行车经过蓝色卡车时,蓝色卡车作为障碍物很好的起了“一叶障目”的功能,故事场景从Catte Street转换到了犯罪现场所在的民居,经过实地走位我可以负责任的说,The Bridge of Sighs所在的Catte Street附近没有民居,Martin骑车绕过蓝色卡车转弯的设计,就是为了转场换镜所用的。
                       
第六个镜头 00:21:37—00:22:07
Martin停好自行车路过一棵大树,一瞬间身影被大树阻挡,大树发挥的又是隐形剪辑点的障碍物作用。至于这里为什么要剪辑,我们下面再说。
        
镜头跟拍Martin走向民居后便舍弃了Martin这个跟拍对象,自成一视角,由平拍的地面飞向空中,径直伸向案发现场的窗户,从窗户进入案发现场,扫视完屋内状况后,画面终于定格在死者的脸上。至此,这个华丽的伪长镜头终于落下帷幕。
      
现在再来说说为什么导演会在Martin路过大树的时候剪辑,观众也许会认为这段没有剪辑必要,在这个伪长镜头里,剪辑大都是因为遇到地理长度障碍才只能割爱一剪。但这里显然没有地理长度问题,却有技术问题,这里的剪辑是为技术服务的。跟拍马丁骑车到停车,也许只需要轨道和斯坦尼康,但从地面飞向空中就必须用到吊臂这种大家伙了。在大树处剪辑,笔者认为是一种换器材的暗示,从地面飞上天,如果一直用轨道不可能实现,如果一直用吊臂又显得杀鸡焉用牛刀的多余。所以不如简单处用轨道,难处用吊臂。而这个简单与难处的切换正是大树的剪辑点。
附:《牛津谜案》00:19:35--00:22:07剪辑点简表
  
序号 起点 形式 简述
1 19'54" 隐性剪辑 演奏人员径直走出Sheldonian Theatre, 摄影机跟拍其后背并移开。
  
2 20'21" 隐性剪辑 公交司机从街外走进Blackwell Bookstore。摄影机跟拍其后背并移开。
3 21'02" 隐性剪辑 教授把纸条扔进垃圾桶,摄影机推向教授双脚并移向街角转弯处。
4 21'20" 隐性剪辑 骑自行车绕过蓝色卡车,摄影机推向卡车移入下一个画面。
5 21'36" 隐性剪辑 Martin被大树阻挡,摄影机推向大树移入居民区。
----------------------
看完地吸引力,发现自己半年前写的这个东西好傻,现在的电影,就算是长镜头,也很多是后期做的。我当时真的想多了。

  《深度谜案》观后感(二):学术论文般的悬疑片

整部电影就像是一篇学术论文。先提出理论,再娓娓道来。与其说这是一部悬疑片,倒不如说它以悬疑剧情为载体来证明一系列我们日常所闻的道理,蝴蝶效应、毕达哥拉斯精神、真相、本真等等究竟只是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Martin作为毕达哥拉斯精神的守护者却在事实中自相矛盾,他根本未料到他就是那只蝴蝶。Seldom在最终道出了蝴蝶如何煽动了翅膀:“I‘d rather mess up than miss out completely", "It works for me", "you should try"... 来自美国的Martin身上带有浓郁的美国的自由精神,这种精神似乎在电影中也得到了批判。真相、自由这些绝对的字眼始终只能完美于人的思想中,而在现实里却必然要让位于人性与传统。

  《深度谜案》观后感(三):Lie

猛然翻出大二哲学课写的小论文。留个纪念...
     The movie The Oxford Murders is adapted from the novel Los Crimenes De Oxford , we can find many elements in this movie: philosophy, mathematics, human nature, love and so on. Though there are few blemish in the movie and some plots are too artificial, it is still an excellent movie about which one can think deeply. I did some plain investigations about the movi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The movie begins with the speech of the professor Sheldom. In his speech, he claims that " there is no way of finding a single absolute truth, an irrefutable argument that might help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mankind. " Then, our protagonist, Martin stands up and rejects " The essence of nature is mathematical, there is a hiding meaning beneath reality. Things are organized following a model, a scheme, a logical series." Now, the question runs through the movie is raised---Is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governed by logic? This is a problem needs infinite investigation, or to say, this is a problem no one could work out. If your answer is yes, then tell me where is your logic on this issue form; if your answer is no, show me where can your reason comes from without logic? But the emphasis in the movie is not to give us an answer, the importance for a movie is to lead us to ponder, by the attractive plot and ingenious scenes. That's why the movie is called" murder" but not "investigation". So, let's see the dead bodies sacrificed for philosophy.
     Old lady, circle; Old man, fish; orchestra player, triangle, and ten innocent children, tetraktys.
     The professor invented a series of killings to hide the only real crime: Beth killed her mother. He uses Martin's theory to link the invented serial murders to logical series, and deceived everyone.
     According to the " Wittgenstein's paradox concerning finite rules ", every logical series can be followed by any figure. We can know what's the next one would be, but before that we need an infinitely more difficult and complex calculation. In fact, in the first beginning, the professor raised the " Butterfly theory" : ".... The butterfly fluttered it's wings and causes a hurrican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But we have predicted a single hurricane?--- Nobody! ". So we know nothing about the world, there is no absolute truth. So I think the movie is telling us that, we are determined, we are governed by logical, BUT we never know how we are determined, in what kind of way we are governed. There are grooves etched in our minds, we are following the path, but we can never know how the grooves function.
     From another point, how the murder series totally fabricated by the professor can conceived everyone? Sheldom deliberately leads Martin and others to follow his way. Here in the movie, the logical leader is Sheldom, then in our daily lives, who is the leader behind to force us believe what we see, what we hear, what we experience? Can we believe our thoughts?
     We have no doubts that the world is as the same as what we see, because we cannot imagine anything we've never experienced. Thus, we are just witting and unconscious to fall into the hands of our " leader ". Just like Martin, he believes in mathematical principle, we believe in our minds. We are governed by the logic insert in our brain from the day we are born. We are controlled in thoughts. Our whole conceptual system is based on principles we even don't know where they are wrong or true. True? Wrong? What the standard to depend? No one can evaluate anything putting aside every values, and values are governed by logic, logic is inaccessible...
     Nietzsche expected the superman to reevaluate the values, " will to power" is the basic human drive. David Hume claims that we know little about the word as our beliefs based on cause and effect are unwarranted. Wittgenstein writes that there is no absolute truth. And his teacher, Russell alarms us that the appearance is not reality...
     In the end of the movie, they professor says" we have an absolute truth, that everything is fake. "
     We are fearful about the incomprehensive, illogical, random world. That's why we invented logic, we try to persuade ourselves to accept the uncertain world.
     Tractatus is the biggest lie.
     

  《深度谜案》观后感(四):你虽文艺,却不读哲学

    侦探小说描写破案过程,往往强调细微确切的线索,严谨缜密的逻辑推理,最终导向精巧绝伦的布局手法。从这个角度看,《牛津杀手》是一部另类诡异的作品。这个剧本真正重要的逻辑并非破案的逻辑,而是哲学的逻辑。事实上这部电影与其说是在讲述一个具有哲学背景的推理悬疑故事,不如说是在用推理悬疑的形式谈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
    有人用一般推理小说的标准来评判它,认为它情节混乱、缺乏精彩推理,这其实是审美情趣的错位。好比用杂技的标准评判一台京剧,难免会吐槽武生脚抬得不够高,枪耍的不够花,跟头翻得不够绝。
    影片开头开宗明义,是全片思想的核心要义。教授的演讲围绕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著名命题:不存在绝对真理。
    学生举手反驳:难道圆周率、各种数学定理、雪花的形状,不是体现着确定的规律么?这些规律的正确性难道不是无可置疑的么?
    教授带着英国绅士特有的傲慢(对乡巴佬美国人)以及维特根斯坦式的轻蔑(对智力无法达到他要求的听众)奚落了这小子一番。看似充满人身攻击意味的回应其实蕴含着精妙高深的哲学智慧——一切无关真理,只是恐惧,恐惧于无序、混乱、痛苦,恐惧于无法控制的命运。
    这是一堂晦涩的哲学课,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在极度抽象的逻辑下得到了表达。随后的整个故事,给这堂精彩绝伦的哲学课作了一个充分的、具体的、现实的阐释。
    教授演讲中谈到两个对象,分别成为故事的明线与暗线:一个是序列,一个是蝴蝶效应。只有理解了这两个对象的哲学含义,才会明白这个电影到底想要讲什么。
    首先是序列。教授用自己残疾精神病学生的案例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清楚的阐释。一个数列(从任何一项开始)的下一个数字永远可能是任何一个数,永远不可能通过已知的数字(无论已知序列已有多长)推导出一个绝对正确的通项公式。任何一个数都可以是正确的,区别只是通项公式的复杂程度而已。
    身罹绝症的哲学家对这个问题极为着迷,他试图将自己置入一个超越“正常”的状态下不受约束地思考,探寻这些复杂而深刻的真理。
    然而这个问题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里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如果所有情况都可以是有意义的,都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规律、准则将之表达,反过来讲就是一切都是无意义的,不存在任何绝对的真理。所谓的真理仅仅是对已知的事物作出的看似有效的归纳。这无关乎方法、路径,正如精神病哲学家也并没能在自由的思考中将自己暴露于真理面前——他只是暴露于自己的内心,在纸上一遍一遍地重复写着一个女人的名字。
    而这个哲学上的悖论,却被教授巧妙地用作对付警察保护凶手的策略。他随便找到一个符号,用作了序列的开始。接下来该怎么走他还没想好。此时学生给出了一个凶案的通项公式:不易觉察的谋杀,不算谋杀的谋杀。教授接受了这个通项公式,将针头插入一个病死患者的皮肤,给出了第二个符号。而后乐团老头的意外死亡很自然的给出了第三个符号,教授也顺势想到了一个关于符号的通项公式,从而轻易地将一桩孤立的杀人案导向连环凶案,成功摆脱了凶手的嫌疑,而在这过程中却并不杀害任何人。
    教授是否运气太好了呢?他需要一个序列,便碰巧得到了一个完美的序列。一个真正理解维氏哲学的人是不会这么认为的。教授运用的是极为高超的智慧,是超越于推理逻辑的哲学智慧。在人类已积累的各种知识中,有无穷无尽的规律、法则、原理可对应到这个符号序列,接下来来出现的任何符号都能得到解释。教授需要的并不是运气,而只是时间。
    再说蝴蝶效应。我们需要先搞清楚在本片中蝴蝶效应的哲学涵义。在《蝴蝶效应》的系列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的差异会带来巨大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无法控制的,在调整最初的差异时,不能控制事态将来的发展方向。
    正因此,蝴蝶效应不过是一个“所谓规律与真理无关”的典型例证。在我们已经发现的部分,我们给出命题,进而得出准则、定理,就好比探索出从蝴蝶动作到大风暴之间的传导路径,将之总结归纳。但是对我们并不了解的部分,我们将之归于混沌茫然,因此我们无论获得多少次蝴蝶效应的总结,也并不能据此预测出一次风暴。
    这正如一个序列,给出序列里的N个数,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N个数总结出一个通项公式(蝴蝶效应),但却并不能绝对地根据公式推出第N+1个数(预测风暴),原因前面已经讲过。给出N个数推导出的通项公式永远可能被第N+1个数推翻,那么根据N个数推导出的通项公式有任何意义么?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蝴蝶效应与真理有关么?
    包括那个被津津乐道的长镜头,本身也是一种维氏哲学的巧妙象征:提琴手(本案凶手)旁边经过金发胖婶,胖婶在剧院门口碰到秃顶大叔(后面校车案的凶手),大叔在书店碰到屌丝室友,室友走出书店碰到教授,教授走过路口迎面过来骑着单车的霍比特人。人们依照各自的生活步调行进,一个与另一个交汇,又导向下一个人,最终故事的关键人物之间,被这些线索明确地关联起来。只是你能说,这种关联是存在意义的么?其中有什么深刻的内涵么?事实上在这个更为生活化的版本中,我们的常识就能帮助我们作出判断:这种联系只是一种脆弱而不确定的偶然,其中并没有隐藏什么明确的目的或原理。这几个确定的人之间,即使不通过这种方式,也会通过其他的无穷无尽种可能的方式“联系”起来,无非线索可能极其复杂——或者说镜头极其的长。
    学生的一句话触发了音乐家的弑母动机,音乐家的犯罪导致教授布下一个复杂的迷局。即便是教授如此精巧有力的布画也无法控制意外事件,结果导致几个智障孩子丧生——他们是故事中最无辜的受害者,也即是无法预测的N+1。
    所有的一切,只是数学的谎言,无奈的命运,无关真理。正如学生在最后承认的那样,真正的真理不是数学,而是荒唐,混乱,随机,无序,和深深的痛苦。
    一部电影,通过一个惊悚而精致的故事,阐释了上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的深刻思想,这堂哲学课,还不够精彩么?

  《深度谜案》观后感(五):随机?混乱?毁灭?(下)

  承接上文,如果生存智慧,不在于穷尽事物的规律;如果命运无法捉摸,那么我们该怎么应对?庄子的答案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二、混沌毁灭论”与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混沌是否一定导致毁灭?人类究竟能否在随机下生存,乃至幸福的活着?《牛津杀手》仿佛不屑于给出答案,至少在剧中的所有人看来,无逻辑,毋宁死,好似天经地义。这样的观念贯穿电影始终,以下谨选三处展现:
  第一,牺牲等于荒谬。护士介绍司机时说:“你知道,他想过自杀,把自己的肺给她”。而主角的第一反应是却是“太荒谬了”。护士立刻质疑:“为你爱的人献出生命是荒谬的?”其实,“牺牲等于荒谬”正印证了主角的价值观,即按照数学逻辑进行的活动才有价值,而与之背离的,是任何非理性的冲动,同样包括为爱牺牲。
第二.蝴蝶效应的相对论。蝴蝶效应正是对主角价值观的反面证明。开头结尾两段蝴蝶效应,其实在表达同一观点——一切都是相对,一切都可还原,没有一个真正的普遍标准。一句“你应该去尝试”主角的鼓励却成了贝丝谋杀母亲的动机,我们当然可以反驳,是教授导致贝丝不得不承担照料母亲的“痛苦”,是教授夺走了贝丝的自由,教授才是一切的罪魁祸首。然而,但我们争论老小谁才是真正的凶手之时,我们却陷入了相对的陷阱——贝丝本人不必承担杀人的罪责,责任却在不相关的他人身上。这意味一切都可解释还原,理论上竟然没有人应该为死亡负责,这岂非荒谬?!
  第三,疯子即天才。一个最杰出的天才,到最后用钉枪破坏自己的大脑。卡尔曼用生命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维特根斯坦的有限悖论,说明数列可以任意随机排列,且都能够证明。也就是说,数列的排列,乃至世界的规则,无限复杂,是无法用数学逻辑穷尽的。于是卡尔曼因此陷入了绝对未知的精神困境,他开始否定身边所有已知的常规,到最后质疑自己的认知能力,最终让自己的身心彻底毁灭。卡尔曼的毁灭经历,恰恰是蝴蝶效应相对论的直接结果。当数学逻辑无法规范指导我们的生活,这意味着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可被还原,一切的标准、规则、概念(包括权利、义务、正义、邪恶等等)都不复存在,于是我们的生活成了一个笑话,身处地狱而无可自拔。
  非数学逻辑,则相对还原,相对还原意味人生即荒谬,且因无真理相助,我们只能在混沌地狱中永世轮回。“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艹尔)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耶!”貌似逍遥的庄子,与电影主角一样,饱尝未知的苦难。然而电影以悲观结尾,但庄子却未因此而自我毁灭。因为所谓混沌毁灭论,不过是因自大而生的杞人忧天。
  数学逻辑终究只是寻求真理的手段,而非真理本身。正因为我们将两者搞混,即将自我的认知方式主观规定为事物存在的根据,于是我们才陷入一切都是虚无的怪圈,被亲手创造的逻辑怪物所折磨。“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认知存在局限的古人,却已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用于农事生产。四肢百骸,“吾谁与为亲?”“其相与为君臣乎?”“如是皆为臣妾乎?”。然而我们对其关系的模糊印象,却分毫不损生理结构的原理真实,正所谓“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事物的发展,不遵循数学逻辑,这只意味我们的无知,不代表一切都是虚无。虚无不过是真理泡沫破灭的幻象,无知才是隐藏在镜中的真实。
   所以,我们不会在混沌虚无中毁灭,只是要在一望无际的未知原野中摸索前行。我们的目的,不是消除所有未知后的舒适安逸,反而恰恰是无知下的生存本身。所谓“缘督以为经”,知识只是描绘生存准则的依据,最终目的,仍在于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然而失去了真理的庇佑,我们何以在未知中“养生”? 未知的苦难,莫过于天生的残疾,以及不知何时的死生大事。我们又如何面对?面对这些人生艰难,庄子给出的答案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深度谜案》观后感(六):什么都没有的地方

    (为混乱不知所云的性关系扣一颗星。)
    马丁对谋杀的贡献不只在于那句“you should try it",还在于是因为他的在场,才使教授无法销毁证据,从而想出以连环杀手掩盖真凶的方案,间接导致第四个符号的意外。
    还在于,是他给教授提供了继续下去的思路。而这,又是因为他希望找到真相。通过逻辑得到的,以数学为背景的真相,也正是他渴望向教授证明的东西。逻辑,科学,and, the truth.
    所以,对真相的追寻导致了悲剧,对逻辑的信任推出了谎言,对准确性的依赖产生了意外。每个人都在竭力地维护着什么,脆弱美丽的情感,或者坚实凛然的真理,甚至渴望自由的勇气,出于内心的柔软或坚定。没有人想要伤害。
    “至少你一定学到了什么。”
    “是的。无序,随机,混乱,和深深的痛苦。”
    这就是我们的世界吗?
    是不是最终,一切追寻都会向着无意义的方向发展?所有那些努力过的、挣扎过的、坚信过的、痛苦过的、辗转过的,全都与最初的样子背道而驰?那些一开始无辜的愿望、纯净的梦想、温柔的心动,都在这个巨大的世界宏大的无序与随机之下碾压得不成样子。几个数字的排列组合动辄直奔上百,何况这世界纷纷的人群与思想、相互牵扯轧压的网络,以敏感微小的悲伤与幸福搭建起的摇摇欲坠的高塔,载着呼喊与喧嚣在云端闪闪烁烁。
    到处都是真理荒诞而丑恶的面影。为那个证明陷入疯狂的舍友,为最终的答案将钉枪射进自己头颅的天才。那个笑话里说,我哲学学得最差,所以我只好来这里找工作。那学得最好的呢?最好的?早自杀了。站在真理面前,人有多么脆弱、扭曲、渺小、蝼蚁一样。拼尽生命试图踏入“那个世界”传递回信息,残缺的身躯抽搐着写着,不过是涂抹的越来越无法辨认的四个字母,女人的名字?多么荒诞。
    这是对真理的攻击、对逻辑的攻击、对哲学的攻击、对人引以为豪的高贵的理性的攻击、对人最终认识世界的能力的轻蔑与唾弃。它在一开始就大声宣扬:“哲学死了!”
    无谓的、空茫的。像一出黑色幽默,把我们相信的一切都扔在地上践踏。冷冷的嘲笑声,把腾空而起的火光甩在男孩的脸上。这是回答,这是代价,这是最后的质问。这一切本不会发生的!现在你还相信什么?
    最终的真理是:一切都是假的。
    而这本身又是另一个悖论。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

  《深度谜案》观后感(七):蝴蝶效应+完美谋杀

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可能导致谋杀就像蝴蝶效应一样,最完美的谋杀就是抓不到嫌犯的谋杀,或者是谋杀者自己策划的或者是别人帮助隐藏的,总之,无论杀人者自己把自己隐藏起来还是别人帮助隐藏起来的,只要成功了就是完美的谋杀。教授的演讲和结尾想说的就是揭示规律不等于发现真理,存在规律不等于发现通往真理的路;数字和数字的规律看起来最可信,而实际上数字和他的规律最随机、无序和令人困惑。我认为真理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类对完美的渴求,对未知的好奇。追求真理就是满足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举动。相信完美的人才能相信真理,追求完美的人才会去追求真理,但是完美和真理又互不为存在的前提。而且或许追求完美和追求真理的人都是虚荣的,无论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还是为了证明自己亦或整个人类的智慧。小男孩和那个疯子同学是,教授出书也是,公开演示定理的人还是,都是…… 对了女主角儿胸够大,超3号,好多年没看到这么大胸的女演员了。以下还有一段别人写的影评,摘录至此(节选):影片以天才维特根斯坦的名言开端:“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什么是不可说的?因果律的所谓“根据”,就是不可言说的。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们思维的边界,边界以外,逻辑瓦解,哲学死亡,因果失效。影片穿插了很多有趣的例子,如给定这样一个数列:2,4, 8,问第四个数应是什么,16,当然没错,但这是唯一的解吗?我们轻而易举看出前三个数列的逻辑联系(2的n次方),认为自己看破了前因后果,并为此感到舒心和安稳——这就是理性、逻辑、科学的美感,世界井然有序,逻辑永恒有效,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总是可以参透的,否则我们何以安身立命,否则我们怎能确信明天太阳仍会从东方升起?黄金分割点,圆周率,费氏数列……似乎都在揭示上帝在用数字统治世界,纷繁万象背后都可有严密的数学解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整个世界,本质上是和谐美妙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观点,也是片中凶手记号的引用渊源)。然而回头看看,“2、4、8”数列后的第四个数,其实还可以是10,可以是7004,甚至可以是任何数字(具体解释请google),因果联系竟然可以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逻辑原来并不总是可靠。

  《深度谜案》观后感(八):逻辑

写小说的时候总是很怕自己的想象太过肆无忌惮,脱离逻辑被人耻笑。但仔细想想什么才是逻辑呢?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逻辑就是数学,是不容质疑的。虽然开始的假设是人为的,但基于假设的推理过程却是完全符合逻辑,一成不变的。即使经历数千年,由数万人于同样的假设进行推理,完全符合逻辑地推理,结果也是不会变的。这样的现象显然让人类很欣慰,因为它避免了无数重复的工作。只要是以前的人对某一假设进行了合乎逻辑的推理,那么先人得出的结果一定是可以让人放心地接受的,在假设不变的情况下,几千年前的结论在现在也是一样成立的。那么如果由逻辑推理产生的结果是那么令人信服的话,那么逻辑本身首先是不是令人信服的呢?这让我觉得逻辑的定义似乎就是让人信服,具体来说,应该是让大多数人信服。
文雅地说一个人疯了,是说他失去了理性,也即使失去了逻辑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就是说疯子的行为很令人费解,一般人很难预测到疯子的下一步行为是什么。这些文雅的人有没有想过,可能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逻辑其实并不适用于疯子,疯子是自有一套自己的逻辑的。当然,人们可以坚称他是疯子,因为他们可以拿出证据来。对疯子的大脑扫描显示,疯子的脑组织病变了。那么什么是病变呢?或者我们又可以说跟常人不一样的就是病变吗?好吧,你可以更科学地说,他的大脑组织病变了,因为他的大脑功能正在衰退。那么大脑的功能又是什么呢?显然他的行为还是能“正常”进行的,他能走路,能看能说能听到你们说他是疯子,只是对这些得到的信息做出了“不正常”的处理而已。这种异于常人的处理就被视为大脑功能异变。
但难道这种对信息的不同与一般人的处理方法就是失去理智的证据吗?这让我想起电影《牛津杀手》里举的一个例子。有一个科学家设立了一套题目来测试考试者的IQ水平,很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用的IQ测试题的始祖。题目都是这样的:科学家根据一定的规律写出一串序列,可以是数字或者图形。例如偶数数列2、4、6、8……,或者斐波那契数列1、1、2、3、5……。每道试题给出序列的前三个,然后让考试者写出接下来的下一个序列。科学家就根据答对题目的多少判断考试者的IQ水平。他把结果分为IQ高,中,低三类。这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他仔细看了一下低水平的那类,发现除了有一些是对大部分题目无法给出答案而得低分的人外,还有一部分人是对大部分题目都作了答,只是答案不对而已。他把后一部分人一一叫过来,因为他觉得很奇怪,怎么会得出这样的答案。但让他惊讶的是,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答案给出解释,而听了解释后的科学家觉得他们的答案也是合乎逻辑的。于是科学家就想,是不是自己题目中序列给出来的已知符号还不够,以致对答案的限定还不够,从而才能产生那么多古灵精怪的答案。但令他绝望的是,有另一位数学家证明了,即使给出一串数列中的前四个,第五个数字的答案还是可以有无数个的,即任一个数字出现在前四个数字后面都还是可以形成一串“有规律的数列”的。
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令所有人都绝望的数学家出现,可以证明即使给出一串数列的前任意有限个,再任意接上一个数字,仍然可以解释这串数字构成一串“有规律的数列”。那疯子做的任何事也可以找出理由来解释其合理性了,就可以证明任何人都不是疯子了,都是有规律的符合逻辑的了。

  《深度谜案》观后感(九):从哲学到实践到哲学

我敢说能真正get到电影主题和表达的人甚少
电影从开始引入哲学探讨
会让人认为这是一部关于哲学和天才相关的电影
如果忽视电影名称和介绍的话
直到有人死亡,突然把人拉回电影剧情
这是一部悬疑侦破推理片
一直一直到片尾结束前几分钟,我们知道了整个过程谁是凶手
能看懂到这里的是第一层
揭露了教授一直口头想表达的主题:无序性,用佛法叫无常
能看懂到这里的是第二层
而真正电影的主题则是最后一刻回到内涵,一切的发生出于电影主人公本身,用佛法叫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能看懂到这里的,便是我的好朋友

  《深度谜案》观后感(十):「Quotes」

「Can we know the truth?」
「There is no such truth outside of mathematics. There is no way of finding a single absolute truth, an irrefutable argument which might help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mankind.」
「I'd rather make mistakes than do nothing. I'd rather mess up than miss out completely.」
「I'm sorry, I didn't understand you. What was it you said you believed in?

In the number Pi, in the Golden Section, the Fibonacci Series. The essence of nature is mathematical. There is a hidden meaning beneath reality. Things are organized following a model, a scheme, a logical series. Even the tiny snowflake includes a numerical basis in its structure. Therefore, if we manage to discover the secret meaning of numbers, we will know the secret meaning of reality.

Impressive! Translating his words into the Queen's English, we find ourselves faced with a fresh, rousing defence of mathematics, as if numbers were pre-existing ideas in reality. Anyway, this is nothing new. Since man is incapable of reconciling mind and matter, he tends to confer some sort of entity on ideas, because he cannot bear the notion that the purely abstract only exists in our brain. The beauty and harmony of a snowflake. How sweet! The butterfly that flutters its wings and causes a hurrican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We've been hearing about that damn butterfly for decades, but who has been able to predict a single hurricane? Nobody! Tell me something... Where is the beauty and harmony in cancer? What makes a cell suddenly decide to turn itself into a killer metastasis and destroy the rest of the cells in a healthy body? Does anbody know? No. Because we'd rather think of snowflakes and butterflies than of pain, war. Why? Because we need to think that life has meaning, that everything is governed by logic and not by mere chance. If I write 2 then 4 then 6, then we feel good, because we know that next comes 8. We can foresee it, we are not in the hands of destiny. Unfortunately, however, thi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ruth. Don't you agree? This... is only fear, sad... but there you go.」
「The only perfect crime that exists is not the one that remains unsolved, but the one which is solved with the wrong culprit.」
「The butterfly that flutters its wings and causes a hurrican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Sound familiar? Are you that butterfly?」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