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三人》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第三人》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1-04 21: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第三人》观后感精选10篇

  《第三人》是一部由卡罗尔·里德执导,约瑟夫·科顿 / 阿莉达·瓦利 / 奥逊·威尔斯主演的一部黑色电影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三人》观后感(一):一个摄影爱好者眼中的《第三个人

  一个摄影爱好者眼中的《第三个人》

  @霁月轩客

  我是个摄影爱好者。看完《第三个人》,叹箱柜摄影书籍大可以弃之如敝帚,这部电影分明就是一本用悬念故事形式宣教的摄影教科书嘛!构图严谨,用光精准,特写传神,专业个性模特,充满质感的暗调,眼花缭乱的景别变换,摄影的方方面面,无一不涵盖使用。

  《第三个人》大量使用了倾斜构图。无论是角色对话房间,演讲的会场,还是街道建筑,观众都能明显感受空间的歪斜,有些画面的歪斜程度甚至使人眩晕。(1)水平线平稳的原则被打破。直线构图一般给人以安静安全感觉,而不稳定的斜线则凝聚充满动势,常与运动、活泼和内心不安定感相联系。影片开头画外音说:“维也纳看上去并不比欧洲的其它城市更糟,只不过多了一些废墟。”就是这些废墟,以及废墟带来的四国分管、黑市猖獗的历史事实,加在每个人生活天平上的砝码越来越沉重。生活动荡不安,生存充满了不确定性。维也纳失去的不仅有古老的建筑,辽阔的风景美妙音乐,还有所有这一切的水平线,生活的水平线。导演用可见的空间倾斜,反映着生活状态的失衡,以及每个人内在的不安定感。

  另外,倾斜构图也预示着悬疑倾向。战争的后遗症之一,就是把“欧洲的心脏”变成了悬疑之都。哈里有见不得人的勾当,英国与俄国,或者美国与英国,也有着见不得人的勾当。那些由歪斜的废墟和楼房参差组合的暗影底下,藏匿着间谍、杀人犯和逃亡者。只有猫清楚那些悬念的答案,就像挠着哈里皮鞋的那只猫。

  哈里的出场,不是被霍利发现后悻悻然地走向明处,而是巧妙地借用对面楼上唠叨不满的住户点亮的灯光,就在一刹那间,哈里的整张脸被射出的一束硬光打亮,高对比度的影调之下,帅气的脸庞和嘴角扬起的浅笑,震惊了观众,也迷住了观众的心。它就像一个炫亮的感叹号,宣告了悬念的破解和剧情的转折。(2)

  光影破解悬念,也制造悬念。霍利和卡罗威上校等人诱捕哈里,久等不见人影,忽然在街道拐角楼墙,投现一个巨大且移动的人影,大衣绅帽,颇似哈里。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大家探头凝视拐角,来的却是一个卖气球的老人(3)。

  不同的光线,被用来塑造不同个性和不同职业人物。垂泪的美人,用明亮而柔和的漫射光(4);逆光把警察寒冷的鼻息照得透亮(5);近似底光角度的照明,烘托出一张战士机警的脸(6)。很少有影片用这么多的特写手段和光影效果来塑造普通角色。就算随便撷取一张,列于世界摄影大师作品之林,也毫不逊色。

  片尾的构图也堪称经典(7)。秋叶飘零的林道,远高近低,延伸至尽头;霍利待之于前景左侧货车旁,安娜从远景纵轴走来,强化了画面的立体透视感。一直走到前景,然后从右侧离开男人掏出火柴,点燃了一支孤独的烟。烟味可能有些苦涩,不如平时。

  这是个无言的结局,除了齐特拉琴奏着淡淡感伤的曲子。

  《第三人》观后感(二):地下

  我今晚看了戛纳电影节第3届最佳影片《第三人》,本片拍摄于二战时期,战争的硝烟刚刚弥散,而对于维也纳——这座象征着欧洲高等文明的城市,却在漫长黑夜中蓦然发现,战争所遗留的创伤性记忆远比炸弹和硝烟所造成的刺痛难以忍受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并且敌对的意识形态却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利益。在分裂离析中,维也纳迎来了它的“第三者”。这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来自美国的小说家马丁斯寻找他的朋友莱恩,可是找到的只有一具尸体,莱恩死了。作为他的朋友,决心调查这件事,却发现在调查的过程中有第三人在跟踪他,没有想到这第三人就是莱恩。 莱恩死了,却还活着,活得像个幽灵。于是,在黑暗的墙角,幽森的门廊,黑猫窜逃而去,步履如同死神。导演用二人的关系以及身份地位变化,来隐喻当时的政治环境。在战争的时代下,人道主义总是如此的脆弱和虚妄。在英国空军摧毁了柏林、汉堡、慕尼黑,当然还有维也纳之后,当人们蓦然发现美国和苏联代表的各自阵营,在利益的纠葛中变为一丘之貉,有谁,还具有足够的道德力量,去坦然地质疑莱恩的卑劣行径呢?所有文明的污秽都往下流,汇聚在这个被人遗忘的罪恶迷宫。复仇的天使并非从天而降,而是从污水管道里攀爬出来。

  《第三人》观后感(三):拍出了钱德勒侦探小说的感觉

  《第三个人》因是金棕榈奖,所以列入了观看列表之中,后来无意中发现导演是《雾都孤儿》的卡罗尔·里德,顿时有点惊讶,毕竟《雾都孤儿》拍的不算好,于是顺带对里德的印象也不怎样。后来在了解了英国电影史后,才发现里德是英国电影中属于牛逼级的导演,顿时在看《第三个人》之前变得兴致浓浓,想窥探下里德究竟有多少料。

  开看不久就感觉到了英国味道——很闷的节奏推进,不过随着威尔斯在片头的“死亡”还是让人眼前一亮,毕竟这么快进入正题始终不符合我对英国电影的刻板印象。而“死亡”作为主线索,让身为作家主人公也“被迫”成为了一个“侦探”。这戏剧性的身份转变,突然让人想到《西北偏北》中格兰特半道出家成为“特工”的情形,不过区别在于此片更注重片子氛围的营造而非剧情的推进。

  片子的氛围很大程度是依靠镜头来处理,镜头上经常稍微倾斜,而夜晚场景的打光更是让人印象深刻,黑色所在充满未知的神秘感(威尔斯登场一幕为第一波高潮)。因此在看片时候所产生的感觉,总是跟我在阅读美国钱德勒和布洛克的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情景有点相似,不知道里德和小說原作者格雷厄姆·格林是否也喜歡拿偵探小說消磨時間,或者跟錢德勒有所交往?感觉片子将钱德勒或者布洛克的小说给影像化了。当然除了氛围相似之外,“无能却勤奋”的主人公的线索收集也是相当的美式(无能是相对于本格侦探小说而言,硬汉派的侦探更多的是依靠线索的追寻,而非单纯的智力推理),因此线索整理的过程对于硬汉派小说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种享受,但对于其他观众而言,估计就会被沉闷的节奏搞得昏昏欲睡

  不过硬汉派小说到了片尾一般会出现高潮,接近谜底的过程顺便升华下小说之前的铺垫。跟小说的套路相比,此片的高潮不多,唯一的高潮算是【威尔斯出现——摩天轮一段】,而最后的诱敌+下水道追逐更像是高潮后的余波。所以单作为故事而言,水平最多算是一般,后半部分的高潮之处完全靠摄影带动氛围,特别是下水道追逐战的镜头和剪辑简直是赏心悦目,而最后一幕的固定机位更是以静制动,韵味无穷。

  影片选择了较为欢快的配乐让个人不甚喜欢(本人更喜欢布洛克),片子也因此变得更趋向于戏剧性的娱乐而非故事片的紧凑,而这或许这是英国导演的一种坚持和英国艺术传统影响,莎翁的浪漫主义始终是一个标杆,而现实主义的模仿在英国人眼里貌似就变得庸俗了。因此在整体上看,影片对艺术性很讲究,所以在风格上就更接近钱德勒而非布洛克,钱德勒光以氛围就可以轻易征服读者文学性更强(凭借推理小说进入美国文库的第一人),而布洛克虽然注重气氛营造,但更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在电影范畴就更趋向于商业化(如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不过当时的片子再怎么商业,也是当今电影无法超越的高峰,而现在的商业性电影,估计是警探小说看多了,但好歹至少也要讀迈克尔康奈利吧!

  《第三人》观后感(四):一个关于爱情,废墟,和忠诚的黑色电影

  经朋友推荐,终于和两个朋友一起看了。

  影片拍摄于战争结束后的维也纳,一位美国作家, 去维也纳拜访多年不见的朋友,但是一到,却得知朋友出车祸死了,通过和公寓门房的对话,他发现事情蹊跷,他开始一一拜访死去朋友生前的好友, 竟然都几乎同时出现在事故现场,后来他又结实了朋友的女朋友, 一个喜剧演员, 同时,警察也在对此事调查,而作家自己也成了”私人侦

  探”,但是许多人却象把他赶走, 于是故事展开。。。。。

  影片的最强大之处,是场景的设置,几乎是废墟的维也纳,却有浪漫的街道,喷泉,雕塑,旧剧场,几乎废弃的游乐场,可可以逃跑的下水道, 布景简直是太浪漫了。出现最多的地点,是车祸发生的小广场,导演把从各个视角拍摄它, 白天的街道,黑夜街道, 公寓楼窗户里头,小报亭(也是个地下管道入口)前, 小咖啡店。。。等。

  灯光也极其讲究,很多悬念是直接利用灯光, 影子, 躲藏的暗处, 简直把黑白电影对情绪的推进发挥的淋漓禁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影片是英语电影,但是人物的对白,有很多是德语,但是又没有英语翻译,造成许多悬念。我的朋友说,如果懂德文多好啊,结果另一位说,导演就是让大家又悬念。

  我看完电影之后,没有看任何资料,不知到导演是什么背景,但是他一定对建筑,和战争后的废墟特别感兴趣,到处都是他怀旧的镜头,好比作家和圆脸小男孩儿好几次走下的被炸毁的台阶, 比如女演员住的几乎快要塌了的公寓的破旧墙壁,还有几乎废弃的游乐场,虽然大转盘还能用,旋转木马却不转了, 影片又个镜头是几个孩子在用手推木马。。。。

  最后的在地下管道里的追击镜头,没有汽车,也没有电脑动画, 虽然速度和眼花缭乱程度,不比好莱坞大片,但是令人紧张的程度,却不亚于。 但是好莱坞比不上的是,或者好莱坞也在学习的是,故事情节的推动几乎完全以来于建筑,场景的“机缘性“,(比如逃跑的人如何利用台阶, 河道,墙壁,滑坡,小狭道等),而 几乎每个镜头都

  充满美感,特别体现了导演特殊的怀旧。

  结尾也特别迷人, 最后那个场景应该是经久不衰的,在不剧透的基础上,说一剧,影片其实不是动作片,是个关于爱情,忠诚和建筑的电影。

  《第三人》观后感(五):厉害的细思极恐

  不管是会讲的还是不会讲的角色,都有自己的逻辑。

  会讲的,黑讲成白,也不会说,世事艰难,自己识时务选了罪恶的道路。会讲的,爱人那么深,连黑白都不愿分清了,还丢一箭吐槽别人讲实话。

  不会讲的,情况不明就与人针锋相对,或者知无不尽牵连别人遇害。

  不会讲的,撒谎撒的真是真假是假。

  对于这种金句多到俯首即是的时候,是“金片”了么?

  又幽默的很

  大气球的阴影杀来,跟反派boss一样气势汹汹

  配乐跟默片时候是一个逻辑么?

  镜头和剪辑真不懂。有些场景厉害到不懂的我看得都惊叹。

  ……………………

  masterpiece冲击到nervous breakdown+ language system collapses...

  it's too far away to reach...

  《第三人》观后感(六):黑色 还是黑色

  “意大利长年经受着流血战争和恐惧,但是他们创造了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创造了文艺复兴,瑞士享有五百年的和平安逸,它们创造了什么?”

  这是一个罪犯的疑问,同样也是我的疑问,罪犯以另外方式改造着世界,创造着新的艺术,总统是个保守主义者,而罪犯能够预见未来的一切,它们能够创造历史!

  下水道里伴随着低沉的德语呼喊的追捕和最后林荫道上的分别让人难以忘怀,灰黑色的维也纳、小提琴的塑像、莫扎特咖啡馆、低回的吉他声,一切都显得那么现实。

  影片几乎把黑白影像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强烈的对比,阴影效果,空间切割,深焦镜头,使得它在形式上无懈可击

  而所有的风格都指向黑色冷峻的都市。

  朋友,除了复杂难辨的现实,这年头可再没其他东西了。

  《第三人》观后感(七):【05】《第三个人》——详解50部黑色电影

  预言和寓言

  《第三个人》 The Third Man 年代:1949年 / 国家:英国 / 导演:卡洛尔·里德 / 主演:约瑟夫·科顿、奥森·威尔斯

  制片人希望影片能在摄影棚里拍摄,以保证画面的质量,但导演卡洛尔·里德坚持要实景拍摄,拉着整个剧组来到了战后割据中的维也纳。后来证实,里德的选择是没错的,因为这部电影完美地预言了之后到来的美苏冷战格局。战后的阴云已经散去,铁幕却在欧洲的废墟上逐渐升起。

  1、音乐:电影片头的主题音乐贯穿影片始终。尽管故事的发生地在维也纳,但导演选择音乐的时候并未采用圆舞曲,而是在德国的一家酒吧里找到了Anton Karas,请他来为影片谱曲。Anton Karas擅长的乐器是zither,这是一种类似于中国古筝的西洋筝乐器,演奏出来的效果很轻快。片头的这个画面其实就是拨动的琴弦,声音与画面结合地十分契合。

  《第三人》观后感(八):在事实和真理面前,要大义。

  影片精彩和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美国作家霍利.马丁斯这样一个人物。他一开始听到他的朋友哈里被汽车撞死时旁边有二个人和三个人两种说法,不顾美国军管方上校要他不要插手此事而坚持要弄清事件真相,当他见到了哈里,丝毫不为哈里的利诱所动,把情报告诉上校,换取哈里的女友的自由和安全;在受到哈里的女友安娜的言语刺激后,也一度想立刻离开,但在上校安排下看到医院里那些受哈里的稀释盘尼西林毒害的孩子们的情况后,毅然留下配合上校抓捕哈里;他亲见走投无路的哈里开枪打死了上校的副手,怒不可遏,不顾上校喊他留步,追上哈里,开枪把哈里击毙,(不见画面,只听到枪声,是影片的艺术手段高明处。)最后,他还不顾可能耽误自己行程,想和安娜交谈,以尽力帮她一把,直到安娜不理睬他。这个马丁斯够朋友,够义气,但也是个很正派很真实的人。而那个安娜可说是马丁斯的反衬。

  影片是英国拍摄的,却被列上美国电影协会1996年的上世纪一百部经典影片名单中,有点名不符实。在1997年的名单上,去掉了这本电影,顺理成章。

  《第三人》观后感(九):只能给三星

  昨天晚上,在伯川五楼的小说室看完了《the third man》,看完后我在豆瓣上给这部电影评分为三分,它属于看不看无所谓,不会产生再好好看看或者有些细节需要确认一下的电影。

  但这部电影在IMDB TOP250里排名竟高达55,如果说这部电影象《2001太空漫游》一样难懂,我没看懂只给了一个三星还说得过去。但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都很好理解,故事只有一条线,所有人的动机都很自然,所想要的反映出来的主题,按照我的理解是比较平凡的——社会沉沦大背景下的个人的堕落,人与人的信任等。而我给出三星的理由是,这部电影的叙事方式很平淡无奇,甚至有些很难解释的部分。比如Lime最终去和Holly见面。前面在摩天轮里还打算枪杀Holly的Lime,在听说Holly将自己没死的事实告诉警察了之后,马上对Holly说他是他唯一可以信任的人选,希望Holly选择和他一起打拼。这很违和,因为Lime在Anna家附近露面的目的很有可能是想招募Holly(这也是让Holly来维也纳的原因)。如果是这样的话,Lime算是个精明的人吗。拉别人入伙不是应该是先利诱或者是下水,而不是先以威胁杀死他开头。不然一开始Lime就失去了Holly对他的信任,谁会信任一个刚才还想因为自己的威胁性的存在而杀死自己的人。如果Lime不是个精明的人,为什么会成为黑市的一个BOSS,玩弄的手段连警察(军人)都识不破。还有Lime希望自己的假死能给自己造成更有利的情形,说明他是一个谨慎的人,那天夜里Holly追Lime,Lime始终不愿意现身也说明这一点。这样的Lime会单刀赴会吗?不带着医生等手下说明他确实不信任他们。即便如此也不能不探路就去会面。那个卖气球的老人,我以为他是探路的,原来不是。如果说Lime准备了后招,即使警察来追他,他也可以通过躲进下水道里(他不知道警擦已经知道下水道是他的逃脱的秘密通道)。但是他进入下水道之后,并没有将下水道的入口关上,这不是明显地宣告我在下面吗?说明Lime当时非常惊慌失措。总之,结尾很不让我信服。

  与我的看法相反,豆瓣一些影评都是赞美这部电影是如何地经典。从演员到布景到主题都很impressive。

  因为是黑白电影,我没有对特效产生过一丝的幻想。我所期望的是像《奇爱博士》、《the apartment》那样令人信服和叹服的故事,而不是违和感。也许我不了解电影史,不知道这部电影在技术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突破,或者文化背景。但就讲故事而言这部电影的quality 很limited。故事本身就不能算是一个好故事,当然是从现今的角度来看。最强有力的悬疑——Lime是被谋杀的,在Lime的露面后,变为Lime为什么没死的悬疑,这个suspect就没有那么令人沉浸了。Lime的自我正当化的那段言论——纷乱产生进步也不是新鲜的论调了。

  总之在我看来,《the third man》只能得到3星。

  聊到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点,那就是电影观赏的变化。黑白片的时代,没有什么炫目的特效,也没有什么特别“矫情”的叙述手法,一个电影想让别人看下去能留存到现在极大可能是一步讲故事的好电影。

  而我现在进电影院看电影的标准是一定要够炫,否则在电脑上不就可以看了嘛。这是悲哀还是电影的进步?

  《第三人》观后感(十):从史上最拉风进场说起

  看过《第三人》的观众,如果问你们一个问题,全篇最喜爱的场景是哪一个,大概80%的人都会选择哈里·莱姆的进场,尤其是熟悉其扮演者奥逊·威尔斯的观众。《第三人》是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电影,但沉淀在我们记忆中的,是奥逊·威尔斯。这个直到影片后半部分才出场的“缺失的主要角色”,身上有着威尔斯本人的影子,狂傲不羁,随性而为(看过若干部威尔斯的电影后,发现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扮演“自己”)。他不仅成为全片最大亮点,还给这部影片带来了新一层的含义。我们不会忘记哈里在摩天轮上对马丁斯说的话:“如果那些小点儿永远停止移动,你真的会觉得遗憾吗?如果每停下一个点儿,我给你20000英镑,老兄,你真的会不要这笔钱吗?还是你会计算一下多少个点儿?”

  以及威尔斯自己加进去的台词:“有个家伙说:意大利在博尔吉亚统治下的30年间,有战争、恐怖、谋杀和血腥,但是他们孕育了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他们有兄弟般的爱,他们有500年的民主和和平,可是他们创造了什么呢?布谷鸟钟。”

  这句话已经和威尔斯一起载入史册,并被他本人和无数后世人复活。不过据说威尔斯后来打趣说,影片公映后,有瑞士人对他澄清:我们从来没有制造过布谷鸟钟!

  传奇的奥逊·威尔斯值得大书特书,这里不再多说。至于《第三人》这部电影,也许由于威尔斯的出演,整体风格颇似这位导演,不同于同时代气氛阴郁的黑色电影,整个风格是轻快的、幽默的,很有英国黑色喜剧的特色。

  音乐自不必说,轻快诙谐的调子从始至终伴随着剧情发展,尤其是几处阴谋味道浓厚的场景,音乐带来的反差提醒观众不将其看过一部普通的犯罪黑色电影。另外,惊奇、悬念与喜剧性的结合带来无比愉悦的观影感受。美国来的流行小说家信心满满的敲着朋友哈里的门,门房却探出身来,用蹩脚的英语告诉他,他的朋友的棺材刚被抬走了。

  在我们最爱的那个场景中,马丁斯先生站在维也纳湿冷的石板路上,大声向那个躲在黑暗中的影子挑衅,他不知道他是谁,以为是派来暗杀他的。我们只看到一只小猫蜷缩在在他的鞋子上。这里的技巧很妙,哈里没有直接走到路灯下,而是通过一个抱怨马丁斯大喊的楼上的老妇人,窗里亮起灯的瞬间,光照亮到了黑暗里的人脸,于是我们看到了威尔斯,马丁斯看到了哈里。

  我们不会忘记哈里脸上的表情,那是威尔斯式的,恶作剧式的,孤高又无奈的,甚至是喜剧性的。电影史上没有任何人物的进场,比得上这一幕。

  电影的节奏环环相扣,十分紧凑,无一处多余,而且随着男主角探访事件相关人员(这一叙事方式颇似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不同的是,每一个人不仅是事件的讲述者,也都牵扯进这个阴谋里),显得愈加复杂,但时刻都紧抓着寻找“第三人”的主线。随着情节的推进,更多的真相被发现,更多的阴谋被揭露。我们始终被限制在男主角的认知中,由此产生的惊奇与悬念使我们深深陷入这个错综复杂的故事中。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制造惊奇/悬念的某些方式,可谓别出心裁,透着传统黑色电影少见的荒诞。

  最明显的例子是哈里发觉自己身处险境,回到旅馆后莫名其妙上了一辆车,只说德语的司机沉默地在维也纳的废墟中狂飙,丝毫不理会后座已经乱了分寸的马丁斯恐惧地质问“你要带我去哪?你是不是收到要杀我的命令?”,就在车开进一间院子,我们以为马丁斯被掳到坏人的巢穴时,门打开了,原来这里是那个演讲地点。接着,马丁斯进行了一场一塌糊涂的演讲,郁闷的筹办人频频扶额叹气,以为马丁斯是美国来的畅销小说家,没想到却是个对文学一窍不通的二愣子。他俩在稍前部分说到演讲主题的时候也很有意思。筹办人告诉他,听众们希望他谈谈“信仰危机”,马丁斯却问:“信仰危机?那什么是?”筹办人以为他在开玩笑,说:“我想你是知道的,你是个作家。你当然知道啦,晚安,老兄。“

  另一个“在原本严肃的情境中插入荒诞笑料”的例子是卖气球的老人。那时警察们正在街道阴影里等哈里出现,远处墙上映着巨大的黑影,暗示有人走来,结果却是个卖气球的老头。警察们只能尴尬地背过身去,结果老头却执意向他们推销气球。

  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警官给马丁斯科普假药危害的时候,幻灯片错放成了犀牛图片。比如马丁斯的手指被一只愤怒的鹦鹉咬伤了,随后安娜还问到了这个伤口。比如在摩天轮上,哈里说:“除了你,没有证据对我不利”,当时门开着,马丁斯慢慢抱住了门框,说:“我应该很容易被除掉。”

  在风格上,一些场景颇有表现主义意味——强烈的明暗对比,如同废墟般的古旧建筑。据说这部电影最初计划在摄影棚拍摄,最后里德选择了在维也纳被战争蹂躏还未修葺的断壁残垣。

  倾斜取景是此片一大标志,也许表达了一种氛围,也许代表着战后欧洲生活的失衡,或预示着本片的悬疑倾向,也许只是导演在构图上的一次探索。不过这种前卫的手法并没有受到所有人的认可,比如《罗马假日》的导演威廉·惠勒看过本片后,就送给里德一只水平仪,让他下次拍片时把它放在摄影机上。除了倾斜构图,还有令人联想到希区柯克的螺旋楼梯。这也许代表着迷惑与未知,在一个场景中,马丁斯本人正沿着螺旋楼梯向上跑,也许代表着随着发现哈里还活着,他逐渐被卷入这个“漩涡”里。

  本片以哈里之死开篇,以哈里之死结束,生与死,成为本片的一个母题。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结尾的处理也十分耐人寻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