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经典影评10篇

2018-02-24 21: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经典影评10篇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是一部由伊利·曼佐执导,伊万·博尔内夫 / 奥德里奇•凯瑟 / 尤莉亚·延奇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一):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

  随意捡拾起一个只需往身上擦几下就能被咬出一口口清脆到发出音乐般共振声音苹果,对我而言是一个美好的梦。的确,当我的眼白一截又一截的凝固在白色天花板上时,鼓胀起的嘴总会吐出一堆又一堆隐匿在严整步调下极为魔幻极为错乱极为活色生香的泡泡。

  看某些碟是需要特定氛围的,比如在深夜里把窗帘拉严实些镇住大货车呼啸而过时街面的战栗、裹上厚实的毯子挡住逼仄的潮湿的寒意,可是昨晚发现除此之外还需要囤积些能够刺激味蕾让胃欢快蠕动的食物和酒,特别是一开始是煞有介事的持着遥控器盘曲着腿圈在椅子里观赏起《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但镜头偏偏在一大段的略带调侃的平静叙述中很无情的出现了暖洋洋的耷拉着粉红色身子的香肠:“我的一生,只向往成为百万富翁,但在成为富翁之前,我只想在火车站兜售香肠。”平日,香肠、火腿,只有在饥肠辘辘时才会奋不顾身的把它们揣进怀里,并且能勾起食欲的并不是来自于它们稍带有技术性的混合进香料淀粉红肉,而是灯光摇曳起的粉嫩色抑或是暗红色的光芒微翘起它们的臀部直扑我的双瞳,就像费里尼电影中大幅大幅裸露着丰满女人的海报以及嘈杂火车站里一阵阵叫嚣着:每个人都会有火腿与青豆的。

  爱赫拉巴尔,于是之前进行了无限性的猜测,欣慰的是看完后并没有让我失望,即使它并没有特别出奇的镜头,在观影的过程中让我温习起《铁皮鼓》的荒诞想起《美国丽人》里缀点在女体上的玫瑰花感动起卓别林流泪的欢笑回忆历史老师曾说康巴汉子的精良血统让希特勒都心动。原本喜欢那些在光影背后咸淡合宜的拙朴中爆裂着睿智的叙述声音,于是我在当下与记忆的两个空间所营造出的戏谑、调侃与平和、纪实的氛围中切换着情绪,流畅而自然。其实在观影中,并不会感到轻松:会不顾体面的趴在地上捡寻硬币富翁却挥金如土的沉溺于食色间,始终骄直挺身子的能准确的说出顾客因肝脏有病只能点香蒜面包和茶的斯克希凡卡先生因捍卫捷克民族尊严士兵带走,杨迪特奋力追赶火车却无法把手中高举着的三明治递给关在车厢里或许运往集中营的苦难者,莉萨一边郑重其事的盯着元首的画像一边和杨迪特在床上制造具有优良血统的下一代……悲哀恐惧不经意间撞击着我,直至叙述者拿起手中的啤酒,告诉我:人常在意外时候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在崩溃、出轨、失序的时候。正如在电影的开头告诉我的一样我的幸福往往来自我所遭遇不幸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二):无敌的小个子穿梭在那个大时代

  捷克电影《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海报上的形象是在主人公得到非洲某国国王的勋章时候的剧照。另外还有两个版本的海报,不常见。一个是还是勋章绶带,不过是个有着美丽的裸体的女人;另一个是主人公迪特在纳粹物种试验基地服务的时候,一群裸体的德国女人围着端着盘子的迪特。后两款海报除了不是太河蟹之外,其实很有代表意义。看过的都知道这部片子有几个景点镜头,尽管过于成人但是很唯美,就是迪特用鲜花、钱币或是水果装饰在女人的胴体之上并举个大镜子映出女人欣赏自己画面。所以第二款海报虽然并不是影片出现的镜头所以有故意卖弄的嫌疑,但是那几个镜头以及迪特自己赤身穿着绶带的情景呼应,还是有象征的。第三款镜头有个台词,“我知道那些女人只是把我当成小餐桌而已。”有着浓重的民族主义意味

  06年的片子,色彩非常美。我也很喜欢它的镜头。现实部分有点“似水年华”,回忆的部分又充满了老式默片的感觉。主人公迪特那高高昂起的小脸蛋儿,学者们、富豪们、贵族们的奢华生活好像上了发条的玩偶,处处可见卓别林一代的含蓄讽刺。迪特聪明能干心眼儿多眼力价快,除了个子矮小和偶尔恶趣味,但是总是讨女人以及大人物的欢心,因此情场、职场“狗屎运”不断,而从小酒馆到宁静旅馆再到巴黎饭店,他每次觉得已经上升到事业定点的时候,其中包括得到妓女的青睐、被将军塞给了巨额的“小费”、得到非洲某国国王的绶带奖章,他就会说“我知道我离开时间到了”。他立志要做百万富翁,开一间迪特旅馆。他境遇奇特,处处充满了对权力金钱以及命运的嘲讽,哪怕是最后去修那条永远修不完的路,也凝缩了作者赋予的哲学意义。

  据说小说原著更迷人,需要买来读读,说语言幽默随处可见。同样一个故事,语言的闪光点相对的电影就是镜头的运用。很艺术。最喜欢非洲国王来的时候那场宴会。讲述美食是怎样繁琐的烹制,酒杯餐具侍者贵族,很华丽,很流畅,很美。我想那段文字也一定很浓墨重彩

  影片的后半段描写了德国占领捷克之后的故事。迪特爱上了德国姑娘然后就稀里糊涂的跟着激进的老婆走上了追随希特勒的道路。迪特到底算不算是背叛捷克呢?至少很明显影片不是要数落迪特是卖国贼。其实迪特有着自己的清晰目标——做百万富翁,至于国家人民的命运,行为的对与错,他也很模糊。他只关心向上爬和让妻子高兴,其他的他很漠然,也没什么正义感,自己做叛国者其实做得稀里糊涂。换句话说他的前半生很荒唐,而出狱之后老年的迪特,就慢慢的沉稳缓慢了。我的理解,迪特有点“混”,别人怎么样其实跟我没关系我只想过好我自己的生活,毕竟个人高于一切。其实现在的话,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过这样的生活,周围发生什么我们其实不太认真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的生活(还别就不承认~),不同的是我们多少还号称高调什么事情还叫嚷着一番观点,而迪特的时代,你只做你的选择就好了没人听你扯理论。要么就是学巴黎饭店的领班爱国情绪高涨最后被特务抓走,要么就是迪特努力适应德国人存在的捷克社会,至于其他人干脆就是夹缝呢。觉得,迪特是这样的人:其实很耍心计,自私,讨巧,有时候不知天高地厚,轻浮……但是作者和导演都不算讨厌他,也不想让我们讨厌他,相反他有点小可爱。这影片里处处充满了金钱、权势、情色,却不是常规的腐败之气。而是模仿默片那种,很明媚,很亮堂,非常灿烂的灯光下嘲讽意味。衣香鬓影,意味多重。你可以说这部片子的重点在于那里来回回的那群女人。也可以说这部片子大智若愚表面上是女人其实另有深意。

  影片里的迪特仰着脖子挺直腰板的样子特别有意思。我非常不喜欢那个德国女人!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三):成为一个勇敢诚实的人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用多层故事结构去讲一个很荒诞的故事,在每一层结构中都有财富的升值、性启蒙及人生导师,以及一些相似元素(如用雏菊、钞票挡住姑娘的私密部位,如莫名其妙拿了不该得荣誉所以不得不离开所待的餐厅)。前面有四层(花楼姑娘,巴黎饭店在旋转桌上裸体的姑娘,餐厅女侍者,及德国女体育老师即他的妻子)。最后一层(领班的女人,因为滥交而被劳动教养改变了之前的故事走向,男主不再暴富,而是将价值万金、妻子用生命去换取的邮票随风散尽,“主动”变成了穷光蛋,无法逆转。曾经成为千万富翁,却仍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在牢狱中不受其他富豪待见,端小凳子坐在一边),体验过方知无意义,最终选择释怀并自我解脱。这是原作者赫拉巴尔高明地方

  这部电影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它的风格诙谐易懂,不像印象中的60年代文艺片一样用大量枯燥对话、深层的隐喻意而构建,作为观众我很投入地在看,完全被吸引了。鉴于上映年份为2006年,也难怪了,比较时新。用喜剧的方式讲述悲剧宿命,最为深刻,在不同国度都是如此。

  我认为男主是real的。在人人谨言慎行的年代,只有他遵循内心的指引,不顾种族、政治或者可能遭致的后果。和花楼红灯女在一起时,他全心全意对她好,把所剩无几的钞票都给了她,得到了女神青睐。和妻子一起时(我不觉得这是爱情),他并不顾及妻子的德国身份(当时德国战败),通过了优等人的基因考核而顺利结成,也不顾自己捷克人的身份(直到影片的最后他在完成了自己是捷克人的身份认知)或被众人群嘲的后果(德国人在捷克当地被欺负)。他想要进监狱,因为只有百万富翁才能被关进监狱,这是某种畸形的身份象征,所以把自己的家底全说了(一千五百万)。男主是勇敢的人,是诚实的人,是作者希望我们成为的人。无论如何都保持独立且诚实的思考,可能是为数不多真理

  最后,很喜欢撒钱的细节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四):“我所有的好运都来自我的厄运”

  “我所有的好运都来自我的厄运”——有点像年少的我:丢三落四,每次丢了或者被偷了钱,就会自我安慰:就当是过年时谁谁给我的压岁钱少几张吧。然后,又有额外进账,就会后续安慰自己:看吧,上次丢了的钱,总是找得回来的。

  影片中,这句台词的出现,已是主角经历了大半辈子才说出的。年轻时,他是个凭靠小聪明+狗屎运,在底层人群中混得凑合的小人物——荣誉勋章看起来很狗屎运,但他确实凭靠给力的服务意识引起了颁给者的注意;亡妻留下使他致富的邮票,确实是他凭靠着为了爱情被国人唾弃的牺牲,当然这也是他自己承认的报应。因为贵人的一句“零头不要舍不得”,他一直懂得见好就收,另谋高就道理。但同时热爱用撒铜板的恶作剧来戏弄有钱人、崇拜能用钞票铺满地毯病始终效仿。在各种女人的裸体上撒花啊放饰物啊之类的爱好,与撒铜板无异。入狱前,他庆幸自己终于能成为百万富翁群体中的一员,能和他们关在一起。相比之下,他与当时那个通晓多国语言的神奇领班不同的是,领班是个有灵魂的人。“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表面上是领班的好汉提起当年勇。但随着剧情发展,渐渐发现,这句作为片名的话,不仅仅代表自豪,更代表尊严。当服务如此专业的领班捍卫自己国家的时候,坚定地抗拒入侵国的顾客,直到国家被侵占,自己被捕,也没有任何妥协的态度。这是年轻的主角一直欠缺的:人格

  然而,一开场,主角在监狱门外说的话就引来观众们的笑声:我被判15年,获得大赦,14年零9月就出狱了。我看到了他的乐观豁达。他被派发到边界,面对一间破旧屋子,笑一笑,说:我喜欢这个新家。凭靠自己重新整修破屋、遇到可爱的新邻居、对新邻居风流女心中起了久违的涟漪、在屋里放了很多镜子反复审视自己、新邻居又离开了他……

  这一切,是在告诉我们:他成为了一个依然有欲望、但同时拥有人格的成熟的人。或许他在近15年的监狱生涯中,淡忘了自己的欲望。所幸的是,他反复审视自己之后,真正成为一个有欲望有人格的人。影片中不断切换华丽却浮夸的色彩的过往与灰暗但沉着的现在,正是主角一生的写照。

  整部电影中不断穿插的各式幽默,想必也是希望努力让观众在面对残酷的大背景下,作为无辜平民,尽量笑一笑吧。毕竟,何时何地,乐观精神必须有。

  人的命运因为不可预知而显得有趣。所有经历,只要记住并懂得;在我们老去的时候,回忆成一部电影,果断何其精彩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五):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

  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 英皇御準, 侍應回憶.

  以小人物經歷大時代到年老反思為電影主題, 看後不久已想起同類型的金雞, 末代皇帝和活著. 相比金雞的輕薄, 末代皇帝後的東方奇觀, 侍應回憶這套電影亦比活著深刻. 或許不應這樣比較, 反而應該拿上年電影節上映的羅馬尼亞電影布加勒斯特以東午後8分和無主孤軍來作比教, 和布片一樣, 大歷史對小人物來說, 未必一定是上綱上線的搞革命, 上前線, 小人物是否真人真事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一代人如何面對過去的歷史, 如何去重組自己的記憶. 真實是最難面對, 如何面對民族-國家的歷史, 甚至自己的歷史, 才是最重要. 電影中穿梭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到二戰後的共產歲月, 沒有一幕幕的血淚史控制, 卻在國家歷史的大荒謬中, 滲透一點點笑意, 輕鬆面對. 偶然一兩個自我嘲諷的笑位, 以及主角荒謬的大起大落人生, 即使是對德國, 戰爭都以一幕幕胡鬧的情節調笑去取代. 笑過後, 引起的是深刻的沉思: 為何別人能夠好好的反思自己? 能拿自己的歷史開玩笑? 能以諷刺調笑去”改寫”歷史? “捷克人從來不會打仗”, 這是多麼深沉的一句說話, 當中的沉積了的歷史, 又有多重? 電影中性與鏡不斷的放在一起, 又有不同的比喻, 唯我最impressed的一句, 是主角拿著一塊鏡, 對別人說” seeing myself is enough”, 以及最後幾幕主角從四方八面的鏡子中, 審視自己的過去. 審視自我, 真誠面對歷史, 或者是最困難的, 放下, 才能自在. 完場後不得不拍掌, 或許華工血淚史, 可以輕鬆點面對吧, 中國人太沉重了, 太悲情了.

  由於感動, 所以加看春風吹到布拉格, 希望不會失望.

  電影有個比喻真係好好笑: 世界最大的公司是catholic church, 他們賣的是摸不到, 看不見的貨品, 名字叫上帝. 我的是第二大…………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六):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 英皇御準, 侍應回憶.

  以小人物經歷大時代到年老反思為電影主題, 看後不久已想起同類型的金雞, 末代皇帝和活著. 相比金雞的輕薄, 末代皇帝後的東方奇觀, 侍應回憶這套電影亦比活著深刻. 或許不應這樣比較, 反而應該拿上年電影節上映的羅馬尼亞電影布加勒斯特以東午後8分和無主孤軍來作比教, 和布片一樣, 大歷史對小人物來說, 未必一定是上綱上線的搞革命, 上前線, 小人物是否真人真事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一代人如何面對過去的歷史, 如何去重組自己的記憶. 真實是最難面對, 如何面對民族-國家的歷史, 甚至自己的歷史, 才是最重要. 電影中穿梭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到二戰後的共產歲月, 沒有一幕幕的血淚史控制, 卻在國家歷史的大荒謬中, 滲透一點點笑意, 輕鬆面對. 偶然一兩個自我嘲諷的笑位, 以及主角荒謬的大起大落人生, 即使是對德國, 戰爭都以一幕幕胡鬧的情節調笑去取代. 笑過後, 引起的是深刻的沉思: 為何別人能夠好好的反思自己? 能拿自己的歷史開玩笑? 能以諷刺調笑去”改寫”歷史? “捷克人從來不會打仗”, 這是多麼深沉的一句說話, 當中的沉積了的歷史, 又有多重? 電影中性與鏡不斷的放在一起, 又有不同的比喻, 唯我最impressed的一句, 是主角拿著一塊鏡, 對別人說” seeing myself is enough”, 以及最後幾幕主角從四方八面的鏡子中, 審視自己的過去. 審視自我, 真誠面對歷史, 或者是最困難的, 放下, 才能自在. 完場後不得不拍掌, 或許華工血淚史, 可以輕鬆點面對吧, 中國人太沉重了, 太悲情了.

  由於感動, 所以加看春風吹到布拉格, 希望不會失望.

  電影有個比喻真係好好笑: 世界最大的公司是catholic church, 他們賣的是摸不到, 看不見的貨品, 名字叫上帝. 我的是第二大…………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七):我的幸福往往来自于我所遭遇的不幸

  最近看了太多莫名其妙的电影, 不是故意装深沉, 就是赤裸裸地讲大道理.

  大概现在的导演都认为自己特有思想, 而这种思想,是不可能在观众中存在的, 于是拍出来的电影,要么不知所云到让人睡着,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要么就非得掏心掏肺把它那丁点人生哲理告诉观众.每次看完就觉得自己被侮辱了.

  不过前几日无意中淘到的一部捷克电影<我侍候过英国国王>,却实在让人欢欣雀跃。

  虽然时代背景是在二战前后,但是整部电影诙谐生动,细节处现出对生活及人性之感悟。

  过去与现在穿插的叙述方式,让我们渐渐了解主人公充满欲望并孜孜追求的过去, 也似乎更能明白他现在洞悉人生的淡然。

  灵气十足的主人公, 贯穿全剧的扔铜板恶作剧, 那个从买香肠就开始出现的犹太人, 以及那些充满戏剧性的人生转变,都让人一边笑着, 一边共鸣着, 一边感叹着:这就是生活。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八):赶不上的火车和大时代

  初见《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还是木卫二老师的《电影节×电影节》。大篇幅留给了《布达佩斯大饭店》,提起《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时还提及了“大时代”。在我看来,两部片实在是像,不止是“充当跟班的主人公”,而更有气质上的神似。不过,才子遇到才子,像而不同,WA潇洒痛快的讲故事风格可谓一枝独秀,而门泽尔,可以赢在一份厚重感。

  《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两条线进行,一条是暮年男主人公修一条没尽头的路,另一条是年轻的男主人公怀揣“百万富翁”的梦,不知道哪一个更虚无缥缈。开头一段“卓别林式”的追火车,没心没肺地搞笑。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活在底层,有些不择手段的迪特先生。同时,一边做百万富翁的美梦,一边随手扬一把硬币兴致勃勃地看人们为了小钱弯腰,下跪,妙!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迪特先生游走于酒吧,餐厅,旅馆。我们的主人公形象一点都不光辉,他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不是纯粹的走运就是靠着及其小市民的手段得来。门泽尔反而把最讨巧的“悲壮”留给了爱国者总管。不过效果上看并非不是一招妙笔,总管们忧心忡忡地听希特勒演说时,迪特为自己垫上了增高鞋垫。所谓的“大时代”就是这样到来。那些没心没肺的追逐打闹就是骆驼羊猪鸡鸭鱼空隙中塞满的鸡蛋和香料。

  我还想说的是“女人”《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里美女如云,却大部分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符号化得像《肖申克》里男人墙上的海报。不同的是,海报上的女人是时间,而这里的女人是时代。迪特什么时候会遇到小妓女(带你去看一幅风情画),什么时候遇到橱窗里试穿袜子的姑娘(她们爱上尼龙丝袜啦),遇到德国姑娘(大时代来了),遇到巧克力工厂姑娘(大时代走了)。我相信这些姑娘的匆匆一瞥都被赋予了时代的美,尤其是德国姑娘。我实在太喜欢门泽尔故意模糊善恶界限的做法,捷克和德国剑拔弩张之时,他为日耳曼选择的代言人确是如此纯真烂漫的小姑娘。从她嘴巴说出的“纯血统的重要”“日耳曼是最高贵的民族”“布拉格是属于帝国的美丽城市”简直像小孩学大人讲话。见到有影迷发问“德国姑娘真爱迪特吗?”他们说德国姑娘思想那么纳粹,以及新婚时姑娘注视希特勒雕像的目光。不过,我认为这只是其一,其二是德国姑娘与迪特拥吻时手里那杯一泻如注的酒,如果他们旁边是希特勒本人的话,那杯酒就全倒进希特勒衣服里啦!!!去他的人种和纳粹,根本没什么能阻挡年轻的姑娘坠入爱河。

  也许对于大部分影迷最催泪的一幕是德国姑娘拼命为丈夫救下一箱邮票,而赚到我的眼泪的是两段“追火车”。第一段已经提过,就是前面迪特为揩油而上演的搞笑追逐戏。第二段的呼应绝了,迪特在德国人的火车车尾看见曾经揩过油后来的人生导师已沦为阶下囚,拼命想要送去一个三明治。他用了一样的卓别林式音乐,一样的拍摄手法,一样的不着一词,用所有一样来衬托那一个不言而喻的不一样,语言多苍白?谁说大时代就是波澜壮阔,他有时候就像火车,如果都能赶得上。

  最后,我有一点过度解读,为何连迪特都已两鬓斑白,他的人生导师却好像从未变过样?我觉得导师其实是面镜子吧,迪特前进的每一步都展现了他商人式的精明,导师时不时出现,说一些“该去买卖邮票啦”这样的话,其实就是迪特自己敏锐的商人嗅觉。并且导师每一次出现都迎合了迪特的需要,一会启蒙他,一会儿教他做生意。最诡异一次在迪特大释后那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小酒馆,导师都能突然造访,好让迪特还回最初揩油的钱。其实这多像个仪式啊,迪特对自己一笑,“嘿,兄弟,我看透啦!”

  仅供一笑。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九):被观看的女人的身体

  quot;她裸露着,并非如其本来的裸体形象。

  她裸露着,按照观者眼中的裸体模样。"

  ——约翰·伯格

  《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这部丰富而有趣的电影里其实只有只有两种影像,一是富有的老头,二是美丽女人的身体。

  如此自然、无邪的凝视女人的身体,也许只有十几岁的小孩和年近七十老头才做得到。的确,因为杰里·闵采尔这个捷克老头的观看方法就像一个农夫在凝视挂在枝头的一颗颗成熟的苹果,这些泛着红晕的苹果没有一颗不是浑圆纯美,没有一颗不是熟的恰到好处,没有一颗不是露着甜美的笑容,没有一颗不在阳光下闪着光。而你想做的只是看,而不是粗鲁的把它摘下枝头满足你的舌头和牙齿。

  女人生来就是一个被观察的对象,而在其成长过程中很快习惯于这个角色并极力展现自己的美。而鉴于这种展现的观察者是男性,这种展现的方式亦是按照男性的观看方式而为。1500-1900这四个世纪的欧洲传统油画来看,女人的身体按照男性的意志被做成艺术品以供男性资本家作为私有财产收藏和炫耀。这些女性身体的图像看上去圆润饱满、优雅镇定,而那种搔首弄姿和望向画外观赏者的眼睛实际上与现代广告中充满蛊惑魅力的直接勾起男人性欲的影像在功用上并无多大差别。但换句话说真正创造了女性身体之美的也是男性艺术家,而那些为数不多的女性艺术家虽然不愿契合这种美学系统,但她们以自己的身体创造的那种反抗和解构都是无力的。

  凯瑟琳·布雷娅(Catherine Breillat)创作的《罗曼史》和《地狱解剖》为例,虽然女性已经在不断的为自己争取主动和权利,但是这种争取还是在按照男权社会的规则而进行。凯瑟琳·布雷娅影片中的美丽的女性身体的主动裸露和对男性暴力的欣然接受已经是对男性权利的承认,而男性对女性则是既渴望又厌恶。

  几年前我觉得男人对女性的态度只可能有两种极端,一是崇拜,二是厌恶,并把自己划为前者,但后来慢慢发现这对于两性关系而言是一对矛盾,不可割裂。关于这种关系的诠释,王小波在他的《黄金时代》里已经说得非常明白,陈清扬的确需要自己的屁股挨上两巴掌才能确定自己对王二的爱。那么显而易见,两性关系的唯一出口就是虐恋。

  回到影像,我不得不提一下布努埃尔的《白日美人》,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女性电影。布努埃尔不以强烈的感官刺激说事儿,连在银幕上出现赤裸裸的接吻镜头他都会觉得恶心;他创造的关于梦境和幻想的影像令人惊叹,就拿《白日美人》来说,里面的女性受虐幻想场景平静而有力量,是《索多玛120天》(展现的是强大权力意志下的扭曲,女人的身体在影片中是被恶意圈养的宠物和实验对象)和《Sweet Movie》(影片中的巧克力美人虽是百里挑一的处女大赛冠军,却已经在这个商业和物质的社会迷失)所不能匹敌的。

  回到《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女人的身体在影片中闪着母性的温暖的光,小个子的迪特始终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只有回忆的和荒诞的基调才能成就些影像。而正是这种回忆的质感所产生的单纯和美好才能使观众沉浸在对女性的崇拜中。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十):无限幸福在险峰

  “我的一生,只向往成为百万富翁,但在成为百万富翁之前,我只想在火车站兜售热香肠。”

  “我的幸福往往来自,我所遭遇到的不幸。”

  这样的两句开场白,一句幽默,一句思辩,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的不同凡响。

  我曾经听到过很多关于“幸福在哪里”的故事。

  譬如:有一个人,努力的不懈的攀登山峰。在攀登的过程中,有人呼唤他说,停下来休息一下吧。他置之不理攀登不止,他相信幸福就在不远的山顶等待着他。等到终于攀至山顶,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之前呼唤过他的人,就是“幸福”。

  又譬如:一个男孩,常常在河这岸看着对岸。那里有什么呢?是什么样子的呢?疑问和幻想让他神往,他对熟悉的这岸感到厌倦,他不想一辈子老死在这里,他觉得他所梦想的,都在对岸。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他终于悄悄的跳进了河中,奋力游到了对岸。然后他就发现,这边和那边其实没有什么不同,于是他安心住了下来,娶妻生子。这边也有烦恼和忧愁,也有快乐和满足,和那边一样,回想起来,只有当时振臂下水的刹那,他才是最幸福的。有一天他看见自己的小孙子站在河边,看着河水发呆,他问孙子在想什么,孙子说,他想到对岸去。

  这样的故事,委实都算得上饶有趣味,但其实也都没什么意义。因为知道了这些故事之后,我们依然不知道,幸福到底在哪里。号称上海“最年轻”、“最时尚”的动感101电台里唱道,“幸福在哪里,我在电台里告诉你,和谐社会以后……”嗯,还是唱的比说的好听。

  “和谐社会”了,就幸福了?也许吧。但我对这个没兴趣,就如同对《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里含蓄的“再见,列宁;再见,希特勒”的政治寓意不感兴趣一样。在我看来,《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所讲述的,其实也是两个关于“幸福在哪里”的故事。

  一个是,幸福=百万富翁。有钱到没事干就把钞票用来铺地或者刷墙的程度,然后就幸福了吗?看上去不错。因为电影里的那些有钱人,可以在夏日的午后,与莺莺燕燕的众多美女们,玩打雪仗的游戏;可以在冬日的傍晚,围坐在硕大的餐桌前进餐,餐桌正中躺上一个妖娆妩媚的美女,缓慢旋转着以秀色来为之佐餐。

  另一个是,幸福=穷困潦倒。没钱到只能住在一个破烂腐朽的屋子里天天对着镜子发呆的程度,这样也能算幸福?但看上去其实也不错。因为电影里的那个家伙,所干的事情就是修一条永远也没有人来走的路,很有点永远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的意思,然后跟到森林里来采集“能与音乐共振”的树木的年轻姑娘聊聊天、看看她裸着上身洗自己的头发,喝上一杯泡沫恰到好处的啤酒。

  幸福到底在哪里呢?电影没有告诉你。

  其实也没有人能够告诉你。电影里说,历史上所有试图讲述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的所谓大哲学家们,除了耶稣之外,都是骗子。然后又说,而耶稣,其实是开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公司的CEO,贩卖的是我们都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玩意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