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只是世界尽头》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只是世界尽头》的观后感10篇

2018-04-17 20: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只是世界尽头》的观后感10篇

  《只是世界尽头》是一部由泽维尔·多兰执导,加斯帕德·尤利尔 / 纳塔莉·贝伊 / 蕾雅·赛杜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只是世界尽头》观后感(一):在接受彼此的亲密时,我们总是没有准备

  文|阿嬷

  离家十二年的同性恋作家路易斯决定重返故乡,准备向家人宣告自己即将离世的消息飞机在天亮之前就落地了,他在机场喝了咖啡、看了机场日出,然后才搭出租车回家。 他想尽量削减这次归来里的突兀成分,就像在每一个重要日子,他都会往家里寄明信片,这让他看上去只是出去度假一样。 但当他踏进家门,见到十几年未曾谋面的家人时,僵硬肢体动作尴尬问候话语裹挟而来的陌生感让他明白,一切准备都是徒劳。 对于他的归来,家人表现的比他还要手足无措,这种手足无措是混杂了喜悦窘迫疑惑、责难、躲避以及爱意复杂情感。就像两两对望的断崖,中间横亘着物理时空造就的遮蔽彼此真实内心荒芜。 他们深知彼此的亲密关系,只是现在,这是一种亟待重新确认的亲密。 路易斯的时间不多了,他需要有限的时间里去逐一确认这种亲密,告诉他们自己死期将至。当然,他也许并没有这种意识,他可能也不需要确认什么,这只是我看电影时生发的一种私人感受。 在电影里,路易斯与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一次单独对话,对于路易斯的归来,每个人感受也不尽相同。 憋仄空间产生的压迫感,无休止争吵制造的躁郁,角色之间渴望亲近彼此又抗拒深入别扭焦灼感从始至终都弥漫着整部《只是世界尽头》。 妹妹苏珊妮对于哥哥记忆模糊的,他没有参与她的成长,她也一点不了解他。但就像每一个囿于小城的年轻人一样,路易斯于她而言,代表着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与缺乏戏剧性的小镇日常、无聊的家庭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 所以,她时刻关注着路易斯,他发表文章期待着他每一次寄回家的明信片,透过只言片语探索那个充满着想象的空间。想着总有一天,她也会离开,去到那个更广阔的世界。 至于路易斯为什么回来?她相信他说的,也许只是一次怀旧旅行,一次为写作寻找灵感的短途回归。 哥哥的妻子凯瑟琳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在路易斯踏进家门之前,她几乎不认识他,丈夫安托万也避免提起他。路易斯于她而言就像客人一样,她不打算去不了解他,同时像丈夫一样认定,他对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兴趣。 她不会去想路易斯为什么会回来,也拒绝充当兄弟之间的情感媒介,这不是她的角色该做的。 哥哥安托万是焦灼氛围的引燃者,他总是刻薄地打断别人的谈话,做一些不合时宜的粗俗比喻,路易斯的归来让他变成了一头狂躁的兽,他时刻保持着剑拔弩张姿势,拒绝路易斯进入他的内心。 在他这种强势的自我保护背后,实际上是深深自卑孤独,内心渴望冒险的他同妹妹苏珊妮一样,想要逃离无聊的小镇生活。 但不管什么缘由,他没能像路易斯一样离开。因为没有离开,所以索性拒绝外面的一切,因为它们只会让自己更困惑证明自己人生失败。 他不想知道路易斯为什么要回来,他用自卫的姿势来抵抗路易斯对亲密的确认。 至于母亲,她知道每个人的内心所想,她知道苏珊妮想要离开,她也明白安托万的自卑,她甚至预感到路易斯这次离开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她能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甜点,但她无法改变眼前的任何事,她只能拜托路易斯好好对待他的兄妹,多和他们说说话,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路易斯和每个人都进行了一对一的对话,但这些对话最后通向的又都是无解。 在电影里,每一个角色都说着我不了解你,但又害怕深入对方的生活;每一个角色都渴望亲密,但又无力负担这种亲密。 于是,当母亲说完“我不了解你,但我爱你”之后,也要加上一句“把这句写下来,写进你的一部戏剧”来消解亲密可能产生的负荷。 “下次回来,我们会准备的更好点。” 在接受彼此的亲密时,我们总是没有准备好。

  《只是世界尽头》观后感(二):用一部电影的时间,看清生命孤独和温暖的两面

  原文链接

  《只是世界尽头》观后感(三):不只是亲情

  不知道为什么这是我觉得五次以来自己最懂多兰的一次。发现他的女性角色常有着艳丽的妆发,现在意识到这似乎是一种欲盖弥彰的掩饰。我们都想过要逃离,但我们终于还是没有像男主一样走出家门。Vincent演的哥哥对弟弟复杂的感情在我看来既包括了对他逃避责任愤怒,对弟弟成就嫉妒,对自己不能摆脱大哥长兄如父的身份的无力还有由此生出的令他无法承受的对自己生活的失望。这个角色极其讨人厌,但也因此格外立体,真实。之前没看过蕾雅主演的片子,发现她的表演完全没被几个前辈戏骨压下去风头。马良还是很美很会演,但这个角色我没有太懂。感觉这部似乎在叙事上比看过的几部前作更传统一些。每个人和男主的对手戏都有看点。最后那只在屋子里四处乱撞后倒地不起的鸟,不知道是怎样的象征。太多事情我们无法选择。片中展现的疏离感让人难受

  多兰的配乐我一直都不太懂。特别是片尾那段?

  我们的生活相互交错牵连,如果我曾经伤害到你,不要原谅我。

  请远离我。

  《只是世界尽头》观后感(四):离开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离开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故事一句话来说就可以概括清楚一个男人回到家中宣布自己即将死去的故事。 但细细想来却有很多问题:回家是因为离开,那么当初为什么要离开?向家人宣布死亡是出于什么原因,只是因为他们是我的家人,我的回来对于家里人意味着什么呢?有必要吗? 整部影片的主色调蓝色和棕色的,有一点沉闷伤感。 无效的沟通 影片剧本显著特点就是打断冗长琐碎的对话,不想一般的剧本每一句台词都是精心设计过的都有其含义。这些对话就是在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他们毫无意义甚至没有逻辑。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就在进行这样的沟通。而尽管影片中“废话”很多,而导演却希望观众去关注人物的肢体动作,大量而密集的特写镜头。聚焦在人物身上,在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谈话中,男主角Louis显得尴尬而无所适从,Louis经常和在家人的谈话中走神,影片中大量的空镜头去展现了人物内心与其他人之间的疏离之感。离开了十二年,就算是亲人也会陌生的。开始在说话也说了很多话,但是却没有用。因为真正重要的事却。没有说出口 我们开始在说话也说了很多话,但是却没有用,因为真正重要的事却没有说出口 记忆的缺失 影片大部分都是压抑黯淡的,两段回忆部分的画面色彩丰富艳丽。一段是小时候他和父亲的回忆,还有一段是和爱人坠入爱河。之所以会去回忆(尽管回忆很模糊)是因为他发现家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而他对于家的记忆还停留在过去。他想通过回忆来逃避现实,逃避他实际上已经回不来家了的事实

  《只是世界尽头》观后感(五):餐桌边缘亦是世界的尽头

  我们到底想从多兰的作品里看到什么?这是周末在电影院里看完多兰的《只是世界尽头》后,我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我们是期待当年那个19岁的天才再一次带我们感官视觉惊喜?还是期待一个带有伤痛作者型导演,再次为我们讲述一个充满个人色彩的私人故事?亦或者是单纯的期待从他的电影里感受到自身的影子,从而寻找内心的共鸣而已? 这部影片《只是世界尽头》讲述了一位同性恋作家,在独自离家12年后,再次重回故乡,打算告诉家人自己即将离世的故事。 在电影的预告片中有一句旁白,只身站在后院的路易斯抽着烟在内心默念:“这不过是一顿家庭聚餐,不是世界末日。”,但是在他的心中,其实感受是正相反的。这一刻,家庭的餐桌已然变成了世界的尽头,你身在其中,生怕触碰到边缘,无法真正靠近每一个人,坐在餐桌上,看着家人对话,却仿佛身处世界的尽头,这是整部电影不断传递给观众的感觉和主题

  《只是世界尽头》观后感(六):他怀旧,只是他不怀念亲情

  看到评论里有个菇凉说,已经预见到评论会两极化了。是的,同感。

  这是看的多兰的第三部作品,第一部学院男孩,第二部妈咪。看第一部的时候觉得很震撼,于是把他好多片子都下下来了。虽然妈咪也能看出他的影子,但可能是话题太有争议性,自己也时刻处在摇摆之中。

  看完这部片子,真是神作。

  前40分钟时,我一直在后悔自己怎么没用一个可以变速的播放器看,语速太慢,情节无聊,尤其还是大家叨叨叨的家庭伦理剧。我最烦家庭伦理剧,法语的尤甚,因为听不懂所以更烦躁。我无比同意短评里的一句话“这是文森卡索有史以来最招人烦的一个角色”。

  但后来,我发现其实男主路易才是那个更令人厌恶的角色。

  诚然,作家都是敏感的(没有贬义)。我尽量为他的离去找原因,为他的离家12年找原因,为他放弃作为哥哥和儿子的责任找原因,即便那个家又破又烂,没有屋顶,没有窗户,没有门把,没有钥匙,但我真的没有找到。也许因为他是gay?但从他回来家人的反应来讲,妈妈特意搞了浓郁大蓝色眼影,还配了蓝指甲和蓝项链,妹妹为了他第一次去买化妆品画眼影,因为大家知道gay对时尚敏锐度更高,特意更加努力的捯饬自己。也许他童年受到过什么打击?有过灾难或是背叛?蕾雅赛杜代替我问了这个问题,可惜答案是没有。当然肯定是受过打击,所以他才决定离家,但这是他的家人造成的?这就是他离家12年不回来的借口?也许是因为他得了抑郁症。但是,他和家人的那种疏离和抑郁症没有关系,和家人总是保持着尴尬而礼貌微笑,总是三四个词语回答。这不仅仅是疏离,这是傲慢

  这也是文森爆发的原因。

  这个故事体现了两种面临家庭困境时的处理方法。文森是一种,这么大的矛盾,不说通只装作没事有什么用。他心里既爱又恨,于是表现出来就是这种招人烦的不停挑事。但相比他这些年受到的苦,这些又有什么呢?矛盾大爆发才能逼迫着大家去解决问题不是么?妈妈,妹妹,男主是一种,他们尽量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即便从来没见过自己的二哥,也要表现的跟他很熟一样,不能客气,即便是第一次见面。妈妈自顾自的准备着午餐,甜点,想压住一切矛盾吃一顿团圆饭,即便她知道她的小儿子今晚就会走。男主,我想男主回来不是为了见他的家人。他真的想念他的家人么?想念的话12年会没有时间回来么?会没有时间写一封长信么?他是为了看他的旧东西,看他的老房子,是的他怀旧,只是他不怀念亲情。他只想当一个自怨自艾的可怜人,早上在机场看日出喝咖啡都不愿回家的人,他的可怜给谁看呢?他是不是只想回家里告诉家人,我要死了。然后打电话朋友说,你看,我都说他们跟我没感情了。

  是你没感情还是他们没感情?

  妹妹对你的所有了解都来自妈妈的回忆和她收集的简报。她听说你有一个狂拽酷炫的前女友之后,也有样学样的想装酷,而事实上她只是一个享受和妈妈跳广场舞爱待在乡下的傻姑凉。妈妈最喜欢说那些年去过的野餐,一遍一遍的说,连嫁进来的儿媳妇都听了无数遍,只是因为那个故事里有你也有她的老公。看着这些年自己的大儿子小女儿想念你所受的苦,即便她再怪你,她也只怨你一句,不忍多说。你的哥哥,这么些年,你的哥哥支撑起整个家,他要关怀自己的妹妹,要管着自己妈妈抽烟。他也有理想,他也想去大城市,只是你走了之后他更无法离开。他为这个家做了这么多,而家里人还是对你蜜汁崇拜,每个人都把你寄的明信片视若至宝珍藏起来,尽管你每次只是寥寥数语。他一面恨你的不负责任,一面又深深的爱着你,所以他不敢提起你,他的暴跳如雷只是他的掩饰。他想装作他不爱你,他怕他骗不了自己。而你呢?你说你不是大儿子,你无法替代爸爸。你倒是理直气壮啊。

  临走时你按照妈妈交代的,说自己以后会多回来,希望妹妹能去看你,希望哥哥能跟你共度周末。他们都信了,尤其是你的哥哥,他在桌下死死攥住他老婆的手,他激动不能自已,他下一秒就能哭出来。然后你说你要走了。喝喝喝,你还真是不会撒谎啊。你说完这些好好的吃完饭再说走能怎样?你的哥哥太了解你了,他知道到了五点你就要走。果然,你都不会为你这些年的作法感到后悔,你若有稍微一些后悔,你就会多留一会,去骗骗你的家人。你要再多一点后悔,你就会说出那句”我要死了“。

  你觉得你的家人没有给你留出机会说出那句话。真的是这样么?”我要死了“一句话,两秒钟够用了吧?在你说你在机场巴拉巴拉,你听你的嫂嫂讲她的孩子巴拉巴拉,你在听你的妹妹对你的思念巴拉巴拉,你和你母亲拥抱的时候,都没有两秒的空闲让你说出那句话?你只是太自以为是,你想好好铺垫,讲你自己遭遇的一切,描述好周围的花草树木,营造好氛围,家人全都齐刷刷静静看着你的时候,你说出那句”我要死了“,这才有戏剧性。你太自我了,自我的都不知道自己的大哥是做什么的,自我到都不知道自己的妹妹那么漂亮了,自我到都不知道自己的小侄子叫着跟自己一样的名字,自我到认为家人都不爱你,自我到来”宣布自己的死讯“,而不是临终来见见家人。

  我无比的同情男主,我对gay有着蜜汁好感,只是这些在他的所作所为面前无足轻重。

  影片一开始的时候,男主真是帅啊,那梨涡就跟文在脸上似的,一直是绅士的浅笑。看完电影我只觉得男主无比丑陋,那个梨涡可能真的是文在脸上的。

  《只是世界尽头》观后感(七):电影真心没那么差

  不可否认,冲着多兰看得这部电影,纯文艺片。拖拖拉拉、磨磨唧唧,人与人的对话、争吵构成了整部电影,但是最后还是很喜欢。

  多兰很喜欢拍家庭片,尤其是塑造母亲形象。家庭有很多种表现方式,但是多兰选择了一个同志时隔12年再回家的故事。

  家庭,永远是幸福港湾和矛盾冲突地的双重存在,我们永远绕不开。男主逃离了12年,但是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还是选择回家,当然那个家和他逃离前并没有什么变化。岁月增长,争吵依旧,没有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每个人拥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彼此还是相爱的,但是表达和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得每一顿饭,都是这世间最美的风景。不仅是东方,西方人民也是要吃饭的,正餐开始故事也将进入高潮,但是你会发现,最终好好的一顿饭还是不欢而散。

  哥哥那种分分钟把天聊死的性格着实让人生厌,但是你也会明白,他懂弟弟,知道他会在机场看杂志,但是我们了解彼此,并不认为我们可以认同接纳彼此。张爱玲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慢慢理解这句话,但是慈悲的谁?我的慈悲能否换来你的慈悲?

  妈妈、妹妹、哥哥、嫂子,每个人物都是善良的,但是有没有一个人可以融入男主的生活。生活是什么,也许就是一些琐碎的不能再琐碎的故事,聊聊孩子,聊聊东家长李家短。最尴尬的是当我们坐下来——却发现无话可说。

  这种节奏超慢,特写镜头超多,人物对话密集的电影,确实不讨喜,但是到最后矛盾集中爆发的时候,你还是会被触动到,这不是为了文艺而文艺的电影,多兰也还是一个导演,演员也足够优秀,所以电影真心没那么差,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也不该有那么大争议。

  最后:

  永远不要把生活活明白,永远不要把人性看得太透。否则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只是世界尽头》观后感(八):原生家庭的冲突:交流与期待

  故事从一个封闭、震动的机舱开始,多年离家的路易回到家中,只为交代他即将不久于人世。当看完电影再回来思考这一点,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有趣的事情,路易回到家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宣布这样的一个消息,这个故事开始于一个讯息的发出,终结于这个没能发出的讯息。

  事实上,这种信息的发出充斥在电影的每一帧当中,每一个人都试图说一些自己所在乎、所思考的事情,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情绪,最终演变成互相争吵和伤害,没有人去试图理解、试图体谅家人,就连看起来最安静、最能倾听的路易,事实上却给自己建立了厚厚的心防,在这个界线上,他不允许他某种程度上所轻视的家人进去,也不愿踏出去理解和融入他的原生家庭。在电影里我相当喜欢的一幕是安托万和路易在外出开车回来后,安托万说“我既不喜欢听也不喜欢谈论,人们总认为安静的人是好的倾听者,而我不说话是想让人们远离我。”他说的虽然如此形容自己,但是事实上安托万是及其喜欢倾诉、也试图掌控别人强制性地倾诉的人,而真正“不说话只是想让人们远离我”的,却是路易。因为我们一直站在路易的视角,事实上很容易忽视路易对这个家庭是多么的自私和冷漠,没有原因的离去和回归,而这种回归也不过是为了残忍无情的宣布一个对这个家庭毁灭式的打击。

  也许是路易在家人和这个小乡村里离经叛道的同性恋身份让他竖起了这么厚的心房,也许是因为早在多年前这个家庭就已经开始互相自说自话、各不理睬。但是总而言之,路易并不是这个家庭中最无辜的人,安托万也并非那么十恶不赦,我们所看到的安托万毫无道理的歇斯底里也只是多年压抑愤懑的倾泻。

  从我高中时期起,我就一直在思考家庭关系,家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霸道的关系,家人之间或许对对方并不了解,尽管他们共享有如此之多的回忆,但是路易在家人眼里始终是无法理解的人,不仅仅是路易,在这个逼仄的家庭中,有谁是真正被理解的人呢?安托万多年前去过中国,而这点妻子苏珊娜竟然毫不知情。实际上在我的想象中,安托万年轻时或许也是一个怀有梦想的少年,“喜欢大城市”,喜欢冒险和旅游,甚至连十几年未曾谋面的路易或许都比朝夕相处的家人更了解安托万的本质,安托万认为自己安静,或许是因为满怀牢骚却无处倾诉,因为梦想的夭折而自卑、刻薄;妈妈也是如此,其实在路易和妈妈私下的谈话中不难看出妈妈并不是一个疯疯癫癫、没有理智的傻大姐,甚至从路易的回忆中,我们也能从飞扬的白色裙角中想象出妈妈年轻时也是美丽温柔的妻子,然而在电影中,大家却时常像看神经病一般看待妈妈。

  除了无效的交流,家人还在对方身上寄托了太多自己的期待。路易的家人被困在一方囹圄里,似乎只有真正飞走的路易能拯救他们,就连安托万虽然嫉妒家人对路易的崇拜和期待,但是在路易做出承诺时,安托万也对此感到欣慰。但是实际上,路易却比家人陷入更没有希望的境地里,路易逐渐发现,自己带来的噩耗,只能摧毁这个家庭最后一丝期望,路易之前做的最冷酷的事情就是保持沉默,路易所做的最后一件仁慈的事情,却是继续保持沉默。

  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时常感到安托万矛盾的本质,他习惯嘲讽打击所有人,但是真正伤害到家人却又使他感到难过和不安。这种矛盾不仅仅在安托万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实际上纵观电影,我们站在路易的视角看他的家庭也是处于如此的矛盾状态,家人是共生的但却互相伤害的,他们都对彼此有倾诉的需求、有生活的依赖、有精神的扶持,但是互相又是不能理解、互相埋怨、互相打击的。我不敢说有多少家庭不是如此,只是我身边的家庭都多多少少处于这种矛盾的状态,这时常让我感到语言的无力和匮乏。广告狂人中,Mr. Draper说,“我们始终是孤独地来又孤独地离开,这个世界将许多规则加诸于你使你忘记那些真相,但我始终没有忘记。”我们经常试图从最亲近的家人身上找到情感的安放和理解,但是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以失败告终。多兰用一个久不归家的主人公集中展现了这种家庭交流与期待的悲剧,结局是他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口,孤独地在冰冷的地上奄奄一息地喘息。

  有一点希望大家了解的是,导演在采访中说“剧本十分繁复、冗长,但这就是这个剧本的特质和独特的魅力所在。”在初初看完电影时,我颇为惊讶豆瓣的评分如此之低,不禁让我想为这部在我看来极好的电影鸣不平,即使这只是我第一次看多兰的电影。我们所看的大部分电影,镜头及剧本语言都是无法想象的直白,如希区柯克就是一个相当单纯的导演,在《惊魂记》中当他想表现女主人公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的时候,他就给了水龙头喷下的流水一个特写,比喻了女主人公被一种难以逃避的命运和危险笼罩;当他想表现男主所住的房子有秘密时,他就拍摄了那个房子相当恐怖的画面;当他想表示二楼有秘密时,他就始终不让镜头推向二楼……

  事实上我们所看的大部分电影都运用了导演这种精妙又直白的镜头语言,但是在这部电影中,无论是镜头还是剧本语言,导演都反其道而行之,讲镜头贴地离演员如此之近,这种相当亲近的镜头却凸显了角色的犹疑、不安和即将倾覆的不安感,为了更加强调这种不安感,导演实际上还运用了相当怪异的构图。当构图不那么完美时,这个可能是导演的失误,但是如果构图大量使人感到怪异、不安,这要么是没有经验的新人,要不便是导演故意为之的手法,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这部电影本身描述的就是复杂、怪异、扭曲的家庭关系,而这种构图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观众对这种关系的理解。

  其次,电影剧本用了大量交流的语句,实际上却没有人在真正地交流。这种镜头和剧本语言都颇有一种隐喻的意味,但只有“你跳上了这辆火车”,你才能够从这种表现手法中获得亲身的体验。从这种方面说,独立电影在国内有一种天然的劣势,当电影从小荧屏观看时,这种亲身的体验感被大大削弱了,但是大部分国内的观影者只有小荧屏的渠道,很幸运因为北京电影节在大荧幕上观看了这部电影,不然或许对我而言这也不过是一部乏味、无趣的电影罢了。

  使我同样有这种感受的的还有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这两部对主人公使用大量近景拍摄的电影都让我印象相当深刻,当你拥有一个不面瘫的演员时,让观众从他面部的每一丝细节最忠实地感受他的情绪。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极佳的观影体验。希望多兰能进行更多的电影拍摄的尝试,毕竟,如果所有的电影都坠于同一种手法,那么就太无趣了,不是吗?

  《只是世界尽头》观后感(九):这部年度最大争议片,真的没有太差

  (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

  16年,一部影片引起了世界争议。

  原因是戛纳评审团完美跳过绝大部分场刊高分片,

  把「二等奖」评审团大奖颁发给了这部电影:

  泽维尔.多兰的《只是世界尽头》。

  泽维尔.多兰,外媒称他为戛纳的宠儿。

  才27岁,已手握七部长片,数度入围戛纳并获奖。

  至今,已经在戛纳拿过五次奖了。

  2015年,更成为了戛纳电影节最年轻评委。

  但对于他的新片,众多网友表示不服。

  怒骂戛纳潜规则,放水给多兰。

  使出洪荒之力,向戛纳开炮。

  还掀起了一股潮流。

  每个人都准备把《疯狂的麦克斯4》的DVD给甩了

  甚至有人戏称把戛纳改成多兰电影节算了。

  但派爷想讲,评论多出于妒忌,人云亦云的居多。

  只有真正看过才知道好不好。

  所以,今天我想给多兰说点儿好话。

  片子真的没有太差,我还是挺喜欢的。

  影片改编自让.吕克.拉戛尔斯的同名戏剧作品。

  剧本开头这样写道:这是一个周日发生的事,但仿佛持续了整整一年。

  剧作家路易斯,离家已十二年。

  他打算重返故里,向家人宣布自己的死期将至。

  给家人,给自己最后一次末日幻觉。

  刚进家门,大家都掩饰不住对他归来的欣喜。

  然而很快,家人便开始争吵了起来。

  过去的怨念和未来的焦虑交织在一起,压抑得他难以喘息。

  母亲是最渴望儿子回归的。

  然而在她絮絮叨叨言语间,充满了对儿子从未承担责任的指责。

  妹妹在小时便失去了作家哥哥的照顾。

  虽然内心无比崇拜他,但眼神不时地流露出对他从未关心过自己的失望。

  哥哥内心想与弟弟好好相处。

  但自卑和嫉妒让他对路易斯的沉默充满怒火。

  大嫂温文儒雅,欣赏他的才华。

  但在不经意间也渗透着她对路易斯无视家人的抱怨。

  每个人都在聊自己的事,说着对路易斯的埋怨和期待。

  却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回答自己为什么回来。

  是否将自己将死的消息讲出,令路易斯犹豫不决。

  多兰在近乎封闭的空间里,利用大量的对话,展现了一个家庭的暗流涌动。

  12年的时间,早已物是人非。

  在这个家里,路易斯就像一个外人。

  虽然身在其中,却无法真正靠近每一个人,看着家人对话,却仿佛身在世界的尽头。

  直到晚餐时候,路易斯终于开口说话了。

  他向家人表达了自己多年缺席的歉意。

  编制了美好的谎言满足了家人对他的期待。

  然而,却在最后抛出了一句话:我得走了。(他只在家里停留了3小时)

  原本平静下来的家人,情绪一下子又爆发了。

  迎来了影片的最高潮,妹妹不解,哥哥愤怒,妈妈伤心,大嫂无奈。

  每一个家人的情绪就像崩堤的海水一下子涌出。

  演员加斯帕德.尤利尔饰路易斯、马里昂.歌迪亚饰嫂子、雷亚.赛杜饰妹妹、娜塔莉.贝伊饰妈妈、文森特.卡索饰哥哥,个个都是老戏骨。

  他们将家庭成员间既亲密又疏离,既热烈又残酷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像极了一场演技飙升的竞技赛。

  影片最后,家人四散而去,只留下路易斯一人。

  一只小鸟误入房间,撞上了时钟,在屋里频频碰壁后跌落在路易斯的脚下。

  路易斯低头看看它,又看看后门外远处的家人。

  微微一笑,然后默默转身离去。

  小鸟的闯入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仿佛路易斯正经历着小鸟的命运,在家庭的壁垒里试图寻找落脚的地方,却遍体鳞伤,最终孤独地死去。

  主人公路易斯,像鬼魂一样游离在这个世界上,他是身处家庭之外的,但却也是唯一一个真正活着的人。他陷入家庭的旋涡,试图挣扎突破,最后却又不得不从中逃离。

  其实,这部戏剧作品近乎是拉戛尔斯的自传。

  「只是世界尽头」就是他安慰自己的一句话。

  1990年,他在柏林创作出这部剧时正好是路易斯的年纪,也身患艾滋,不久便离世了。

  或许路易斯便是他的影子,经历过同样的孤独、脆弱和沉默。

  他的剧本中用了很多繁复的话,看似毫无风格而言。

  但实际上却是极其夸张而富有魅力的。

  它所蕴含的东西十分接近我们在生活中的思考方式。

  看似家人说了很多话,但其实并没有把真正的情感说出来。

  派爷认为,这个剧本倒是十分适合多兰拍摄。

  对于私人生活空间里的情感关注是他作品的特色之一。

  而刻画人物流露出的细腻情感也是他最擅长的。

  虽然该片没有《妈咪》来得震撼,但「很多兰」。

  在影片中,他所用的特写镜头确实多了点。

  却不能否认,那份失焦又聚焦,游离在脸孔和环境之间的视线,确切地表现了路易斯和家人之间亦近亦远,既熟悉又陌生的疏离关系。

  在准备拍摄这个故事是,就决定要用贴近面部的方式拍摄。用镜头去表现生活中一个人是如何观看另一个人的,而在他们的目光中,他们彼此思考、理解、确认。。。

  一贯的个人风格以及对音乐的独特审美也得到了延续。

  情绪化的蒙太奇剪辑将路易斯的回忆以艳丽饱满的画面穿插其中。

  无时无刻不表现着路易斯对旧日美好时光的留恋。

  虽然部分音乐和画面的插入稍显突兀。

  但促进了观众理解电影情结发展,也缓解了全片沉默抑郁的大基调。

  诚然,片子有很大争议,但派爷想挑明——

  这并不是一场多兰式自负。

  而是导演从其个人的经历中延展出来的影像解读,这是多兰看世界的方式。

  我拍电影不只是为影评人拍的,是为大众拍的。我的电影一直都受到严厉的评论,他们看的方式不同,说我不对,说我错了。我说白,他们说黑。但现在我已经知足了,他们(评委会)选择了我,我告诉我,必须走自己的路。

  你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抵触,反正我很喜欢。

  本文由电影派原创完成,微信ID:dyp833

  微信搜索:电影派

  《只是世界尽头》观后感(十):回不去的家 靠不近的家人

  世界尽头,冷酷仙境,这个电影相当冷冰冰。

  很郁闷啊,我怎么连着看了这么多部阴郁的电影,在北京停了暖气的早春,这感觉就像雪上加霜。

  电影的一开头就是唱反调的,开场得那首歌特别有意思,所有正面的、温暖的形容家是港湾的词,它都用的反义词,让你知道这个主人公有深深的心结。

  不确定是怎么系上的,但明显是解不开的。

  电影明显有很多闪烁其词的地方,让你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是能感觉到,永远地欲言又止。原来可以有人,是这样的无法靠近他的家人,不管怎么调整姿势,都拧巴着。

  中间一度犯困看不下去,导演多兰太喜欢贴面的近镜头了,让人觉得始终在贴着每个角色的脸,用微距在对焦,终于累到我睡着。

  醒来后看了充满隐喻的结尾,上网查看了别人的观后感,原来那只跌跌撞撞的鸟,是个超现实镜头。始终没飞出这个家,精疲力尽而死。

  是啊,看的人也精疲力尽的。谁能推荐些节奏紧凑、情节跌宕、不需要调动太多情感的剧情片给我看看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