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九四四》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一九四四》经典观后感集

2018-04-18 20: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九四四》经典观后感集

  《一九四四》是一部由埃尔莫·纽加农执导,Märt Pius / Maiken Schmidt / Kristjan Üksküla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九四四》观后感(一):《1944》

  《1944》

  一部值得观看的爱沙尼亚影片,一个民族在1944年的一段苦难历史。同一个国家年轻人,却被两个侵略者征召,穿上异国的军装在自己的国土上相互厮杀,上演了一场人间惨剧。

  从十二三世纪开始,先后被多个外族统治和占领,并受沙俄统治长达200年的波罗的海小国,在短暂的第一次独立之后,便即卷入了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夹在德俄双方军事文化冲突之中的爱沙尼亚人,如何保持其民族的独立性。一群爱过的年轻人,演绎了一场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残酷战争。

  战争过后,他们既不是战败者,也不是战胜者,他们只是被动的卷入这场战争的牺牲品而已。柏林和莫斯科都不是家乡,希特勒和斯大林都不是自己人,故国已死。

  影片结构设计的很奇妙,前半部是作为德军的爱沙尼亚人的视角,丧失了信仰军人不知为何而战;后半部是作为苏军的爱沙尼亚人的视角,备受苏联人的忌惮和猜疑。一封书信巧妙地成为了联系部分同族人的纽带

  影片中几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被苏军飞机轰炸平民后站在弹坑里的那么从容小女孩频繁的战争的苦难已经麻木了她幼小心灵,却又不乏对生活热爱。也许只有淳朴的老农才能分清是自己人,而不是德国人还是苏联人,都是爱沙尼亚人。

  《一九四四》观后感(二):《1944》外籍党卫军视角反思二战

  “两个兄弟,为了一场别人的战争而刀兵相见”——这就是爱沙尼亚的二战故事

  1944年的坦能堡防线战役,一次十六万人的厮杀,一片四万人的墓场,一场自斯大林格勒之后二战东线最血腥的战役,一部爱沙尼亚的悲剧,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历史名词

  影片剧情从让·塔姆(一名党卫军“爱沙尼亚第一”第20装甲掷弹兵师士兵)和尤里·尤基(一名苏联红军第8“爱沙尼亚”步枪军士兵)的角度来讲述惨烈的坦能堡防线战役。影片由爱沙尼亚著名导演Elmo Nüganen领衔制作——此人曾导演过爱沙尼亚有史以来票房第一的《雪茫攻防战》,以其严谨的历史和感人的剧情赢得了国际好评。这次,《雪茫攻防战》的原班搭档——爱沙尼亚TASKA电影和芬兰马尔提塔·罗尔制作再次联手,用一百五十万欧元推出了这部爱沙尼亚最昂贵的电影;除了历史和剧情,《1944》还会给观众们带来欧洲电影中难得的大场面。(而且从上面的战斗片段来看,这片子对于历史和真实性的处理完爆好莱坞各种抗德抗苏神剧!)

  《一九四四》观后感(三):德国与爱沙尼亚的渊源及抗苏

  条顿骑士团在教皇的号令下,发起十字军东征,最后条顿骑士团和利奥尼亚骑士团统治了波罗的海。在条顿骑士团的统治下,古普鲁士人逐渐被同化为普鲁士人。在利奥尼亚骑士团的统治下,波罗的海国家存在着大量的德意志人,并且这些德意志人都成了波兰的海国家的贵族。而普鲁士人则是德意志人和古普鲁士人的后代。古普鲁士人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人都属于波罗的海人。而这个来自波罗的海的普鲁士,因为继承了条顿骑士团的军事思想,谁也没想到,最终摇身一变,成了现在的德国。

  不得不说这个老毛子,历史上都臭名昭著。不断欺负周边国家,不断吞噬周边的许多土地,十分贪得无厌。光说中国,老毛子一次次乘着中国衰弱,侵吞了西北好大一块地,那边有李白诞生的唐代名城碎叶城,于是搞得吉尔吉斯斯坦跟我们抢李白。老毛子还怂恿了蒙古独立,还在中国东北吞并了滨海地区,其中就有著名的城市海参崴,现在叫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可以说,历史上的老毛子就一为非作歹的臭流氓,让各国人民都感到讨厌。

  一战中,爱沙尼亚也与德国人一起合作抗击沙俄和苏俄的侵略,最后让老毛子承认爱沙尼亚独立。之后,历史上留居爱沙尼亚的德国人也不在是土豪,而成了爱沙尼亚的公民

  二战中,同样爱沙尼亚人与德国人合作一起打老毛子。可以说东欧人包括苏联的许多国家很欢迎德国,乌克兰人欢欣鼓舞,哥萨克人参加党卫军,还有俄罗斯解放军的组成,都是为了反抗斯大林和红色恐怖,虽然元首并没有看重这些抗苏力量事实证明,他们的反抗是对的,斯大林的惯用手法要么枪决,要么西伯利亚。

  二战之后,波罗的海的德国人再也没有出现在波罗的海了。斯大林认为普鲁士是德国精神起源,把普鲁士大片地区割给了波兰,把孕育了康德的柯尼斯堡改名成了加里宁格勒,就是那个布娃娃般存在的苏联名义国家元首。

  不论如何,落在流氓国家老毛子的手里,下场绝对是无比凄惨的。可庆的是,这个号称牢不可破联盟,最后居然不攻自破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有很多东欧、俄罗斯、中国的五毛在怀念伟大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如果这个国家永远都是上级最大,农民稻草一样命贱,怎么会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还有个细节,德国派出的是带着一副眼镜穿着西装代表,给爱沙尼亚士兵发元首照片,即使士兵们都拒绝宣誓,这也没咋样。就好像隆美尔元帅在北非优待犹太人,元首却丝毫没有减少对隆美尔的溺爱。如果换了一个大胡子、五六十岁、大腹便便,一看上去就是某大领导的红军政委,估计一个个都直接给毙了。

  《一九四四》观后感(四):近年最棒的一部战争片

  不敢相信爱沙尼亚能把二战片拍得这么好。

  1. 非常喜欢影片通过一场战斗,自然的从前半段的德军视角转成了苏军视角,而又通过一些细节人物的联系来穿插结合,比如最后那个妹妹收养的孤女正好就是哥哥撤退行动中救下的女孩

  2. 虽然用了两段视角和两批主角,但片子的主题丝毫没有脱离,一直围绕着大国争战中的悲哀的小国命运展开,这种双方阵营的同族人的战争还不同于内战,比如朝鲜战争双方的厮杀,完全受外部势力的主导,让人更感悲凉

  3. 片子的插曲都非常棒,不管是片子一半时德军步行撤退时的歌声还是战斗结束埋葬的音乐,不仅好听,而且烘托气氛恰到好处

  4. 具体说到战斗细节,不管是堑壕防守,还是步坦协同进攻,都拍的很有质感,比爱尔兰的泽多维尔围城战强太多了。而且拍得干脆利落,决不拖泥带水

  5. 可以看看德军的政工干部和苏军的政工干部的表现对比,以及实际效果

  非常喜欢,值得一看。

  《一九四四》观后感(五):德国人苏联人爱沙尼亚人,也许你并没有分清楚

  1944年,整个地球都正处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战争的最为艰苦阶段:英美联军走出当年敦刻尔克失败阴影成功登陆法国西海岸太平洋上,从瓜达尔卡纳尔到菲律宾群岛,美海军和陆战队组合正艰难地拔除日本驻守的岛屿据点;东方战场上的中国人正在与日本侵略者浴血拼杀。战争是残酷的,被动接受战争的国家和人们最是苦不堪言,一个处在波罗的海边缘浪漫小国,在这个年头正是如此,它就是爱沙尼亚。若不是地理爱好者,真没几个人说得清爱沙尼亚在什么位置,翻开地图才知道,这个纬度上典型的北欧国家,正好处在苏联大军反击德国的前哨站上,夹在苏德大国之间的感受,看来不只是波兰人懂得流眼泪

  1944年,苏军打破列宁格勒封锁,开始了向西的全面反攻,德国人节节败退,主要兵力相继退出爱沙尼亚,这个真空地带很快便面临着“新”的威胁——苏联军队。面对希特勒为了巩固东线战场,此时也顾不上什么大日耳曼“优良”血统了,相继招募了数个外籍兵团,组建武装党卫军部队。在爱沙尼亚,大批爱国志士加入了这个纳粹军队(在爱沙尼亚,大多数的人们并不效忠于希特勒,而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和亲人)抵抗苏军,一个编号第20的掷弹兵师——爱沙尼亚师成立了,而他们的对手,竟然是苏军在当地征募组建的爱沙尼亚兵团。这不能不说是莫大的苦难,被动接受战争的人们,举起他国武装的枪炮,面对自己的骨肉弟兄

  影片从德军视角切入,通过中场时的一次两军冲突,转而进入苏军的视角,如此情节布局尚属少见,然而,两位男主先后在各自的场景中逝去,更是令人唏嘘。影片似乎并不想落入战争片的固有模式,带给观众的更多是战争的残酷与面对逝去的无奈

  【关于对认识德国武装党卫军的一点交流

  1、很多人没搞清楚武装党卫军的概念,武装党卫军并不等于党卫队,跟盖世太保更是没有关系,它是德国在二战时在党卫队(起初是希特勒的私人卫队,不是军人)基础上根据战争需要发展而来的有别于国防军的军事化部队。说起人员素质武器装备,国防军当然还是更胜一筹,常听到的隆美尔、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都是国防军高级将领。

  2、武装党卫军大多臭名昭著、手段残忍、作战勇猛、结局惨烈,但二战期间也涌现出不少王牌部队:第1警卫旗队师(希特勒警卫部队组建,血统“正宗”)、第2帝国师(党卫队机动部队组建,二战救火队)、第3骷髅师(纳粹集中营警卫人员组建,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第5维京师(著名的北欧师,早些年都是彪悍的维京海盗,你说能不猛吗)。第20爱沙尼亚师,呵呵,二战史书上基本没有。。。

  《一九四四》观后感(六):电影,拍的是情怀

  爱沙尼亚独立了24年了,终于诞生了自己视角的二战电影

  这不是最优秀的战争片,但是属于民族自己的声音

  去年旅行到爱沙尼亚,那里的人们温婉沉默,有些害羞,一路绿绿的草原山林美丽安静祥和。现在已经是欧盟,申根区,欧元区,目前是西方的胜利,也是爱沙尼亚自己的。但愿这次的独立与和平能够永恒

  回家翻阅历史书,才了解波罗的海小国数个世纪以来的挣扎,波罗的海地区的文明来自于条顿骑士团12世纪的征服,一直以来地区统治者都是德语系贵族,俄罗斯崛起之后,这道狭缝,连同波兰,就成了东西争夺的战场。

  为什么是瓦尔纳?1700年,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以一流的战术大败沙皇彼得大帝,1944,红军势不可挡的杀回来了。德军中有想要争取独立的爱沙尼亚人,在赤化的同胞那里叫法西斯。而‘’法西斯‘’似乎更恐惧赤化法西斯。

  波罗的海三国在苏联时期经济生活水平最好的地区,可是他们对毛子的憎恨似乎并没有减少,立陶宛就是最早宣布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今天他们宁愿做炮灰也要站在反俄前线,这究竟是什么血海深仇?

  这部片子里多少可以看到爱沙尼亚人自己的政治态度,和对 恐怖的苏维埃权威的反抗。

  祝爱沙尼亚,独立愉快

  《一九四四》观后感(七):为了生活,为了家人,这才是爱

  挺好的一部片子,他们不信仰主义,不为纳粹,也不为共,也没高举解放人类的正义,他们被迫卷入战争,只为了保家卫国,这场战争纳粹是侵略者,但是当苏军的战机扫向一个拿着布娃娃的小女孩时,他们也不是什么拯救者,所谓的立场,没有好的也没有坏的,都是为了统治创造出来的,让我想起太极旗飘扬里的一段情节,朝鲜战争初期,被朝鲜占领的韩国土地上的平民们,在只有加入共的前提下才能获得食物,为了生存,他们迫不得已,当韩国军队打回去的时候,因为曾经他们的政治立场,又被资本主义抓起来当卖国贼一一枪毙了,他们有错吗,在他们需要食物需要保护的时候,所谓的国家保护得了他们吗,他们懂立场吗,懂政治吗,他们只是为了生活

  《一九四四》观后感(八):一九四四

  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

  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到了9月,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红军中的叶沙尼亚(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士兵也亲眼见证了,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之后,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

  占领塔林,并非苏德双方在爱沙尼亚的最后一战。……11月,在萨雷马岛泥泞、茂密的森林中,叶沙尼亚士兵顶着德军舰艇的炮火,驱逐了爱沙尼亚最后一批德军。大规模的战事终于结束了,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临这片小小的国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仍难以抚平……

  这,就是爱沙尼亚人的1944年。

  《一九四四》观后感(九):1944和我对爱沙尼亚的记忆

  2011年我由于工作的原因在爱沙尼亚的一个边境小城里面生活过2个月,此前此后又在塔林住过2周。对于爱沙尼亚这个波罗的海国家和他的故事多少有些耳闻。

  爱沙尼亚地理上是在波罗的海三国中最靠北的,紧邻俄罗斯,与芬兰隔海相望。正如不少东欧国家一样,抵触西方和东方的临界,自古以来被来自西方和东方的势力来回倾轧。我记得爱沙尼亚的国庆日就有三个,是来庆祝不同时期对不同敌人的独立战争的胜利。其命运之多舛可见一斑。有的时候生活在这样国家里的人,当战争和历史的巨浪来临的时候是没有太多的选择的余地的。他们只能选择逃离这片自己热爱的土地,或者留下来,加入这一场场非黑既白的争斗。

  工作期间,我的司机就是爱沙尼亚的本地人,但是除了本地语言之外,他还能说数门语言:德语、俄语和英语。他说他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本地人,俄语是由于要与俄罗斯做生意,所以自己学会的。据他说,在爱沙尼亚这个地方,不少人都有如此的多种语言背景。曾经被德国数次占领,被苏联占领,让本地人不得不学习各种语言而求生。

  在我居住的边境小城外,甚至还有一座被遗弃了的苏军训练基地。旁边有纪念碑记录着:在这里,苏联红军曾经屠杀了上百的爱沙尼亚军人,让后人勿忘历史。如今战争已过,小城时常还有俄罗斯人跨国边境前来度假,历史有时是那么轻,有时却是那么重。

  1944影片发生在二战后期,苏联反攻,将德军一路从边境东欧赶回德国。爱沙尼亚这个曾经在二战中数次被苏军和德军来回碾压的国度,将最后的落入红军手中。在这场红军与法西斯的战争中,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战场上兵戎相见的其实都是“编外人员”。穿着纳粹军服,拿着MP40的爱沙尼亚人;打着红军绑腿,开着T43的爱沙尼亚人……这帮老乡们互相残杀,为得是伟大的理想?为得是希特勒或者斯大林的至高的荣誉?为得是那最高端意识形态中的纯粹感?或者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吃口饭,喝口酒?在战争的屠杀中,权力的最高层得到了利益,而作为炮灰的士兵们失去了生命和人性。

  正如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正如陈忠实的白鹿原,在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也许只是想安享天伦之乐,但是当历史和战争的洪流袭来,他们的选择并不多。

  影片的中间用一封遗书,将视角从纳粹转到了红军,结尾处用另一封遗书,将视角从纳粹和红军里跳出,投向了真正的爱沙尼亚人。一个好的战争影片就是这样,无需都如史诗一般描述战争的场面,无需都如好莱坞一样宣扬无畏的英雄,真真切切的刻画出历史中的那么一个小的亮点,如文学作品一样,用自己的故事让世人记住有这么一些类似的人和类似的事儿,就够了。

  《一九四四》观后感(十):一部成功的东欧反战题材电影

  一部经典的东欧反战电影。横向比较《斯大林格勒》1993版和《我们的父辈》则不难发现在人物剧情和对战争的反思上皆不如德国人拍的电影深刻并且政治意味很浓。比如:新兵兄弟的死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什么:战争的残酷?因为战争都是会死人的。而在《我们的父辈》中,Fredrich之死是他对自己的救赎,对自己目睹的一切暴行和战争的残酷的解脱。而德军上士的家书仅仅反映了苏军对自己家庭的迫害和对自己的自责。但是,在电影中这种简单直接的叙述和穿插的细节(比如送食物的傣族人和双方军官对上司的不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民族在1944年的挣扎。他们的呼喊,当时谁有在意呢?

  但是若从历史角度分析,作为一个处在世代战争风口浪尖的国家,需要让外界知道他们在1944年遭受的一切苦难:家园被苏联和纳粹轮番侵占,象征独立的三色旗被一次又一次的扯下,家园支离破碎...同一个民族的人们在家园被侵占之后为了各自的信念而战。在公路伏击那一段苏联爱沙尼亚军指挥官下令停火,双方走出战壕的镜头成为了这部电影,乃至这场战争最好的诠释:人们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不再存在,面对身着不同的制服,信仰不同的同胞们,他们都在怀疑自己到底是为何而战?他们开始厌恶战争,唾弃希特勒和苏联上司。随着SS第20师随11师后撤回德国,战事暂时告终。但是苏军上士看到三色旗被讲下,红旗升起的一刻,曾经心中的激情也一扫而空,化为失落和对民族的默哀。

  镜头是此影片最成功的部分,不论是战争中的动态镜头和对战斗细节的刻画都非常成功。影片整体的视角让人非常舒服。细至每一位士兵的表情,都非常成功。最成功的镜头仍然是双方停火在战壕中矗立,堪比Fredrich死亡的一幕。影片全然不缺乏大场面,苏军冲锋和步坦协同和历史上近乎一致,坦克炮塔上的标语也非常细致(虽说看不懂)。至于道具,德军的迷彩和武器一看就知道是专门考究过的。

  总之,一部成功的东欧反战电影,以独特的视角(政治偏向...)来展现了爱沙尼亚民族所受到的创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