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索尔之子》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索尔之子》观后感10篇

2018-04-18 2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索尔之子》观后感10篇

  《索尔之子》是一部由拉斯洛·奈迈施执导,格扎·罗里格 / 列文特·莫尔纳 / 乌尔斯·瑞恩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索尔之子》观后感(一):永远无法用文字影像表达恐怖历史

  这部匈牙利片是我看过的最恐怖、最震撼纳粹犹太人的电影,没有之一。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电影可谓汗牛充栋,有如《钢琴师》那样真切的可怖回忆,也有《辛德勒的名单》那样在一片黑暗中的微弱光芒,还有《美丽人生》那样笑中带泪歌颂爱之伟大。尽管各种珠玉在前,《索尔之子》竟然还能独辟蹊径,采取了前所未见视角风格。它不歌颂英雄,不反思历史,它只想告诉我们,那段岁月的恐怖,我们永远不能真正体会。而这部电影,把我们与“真正体会”又拉近了一步。

  影片从一片虚焦中开始,缓缓从远处走来的索尔,直到镜头跟前才逐渐清晰,从此镜头就始终特写跟拍索尔的脸或后脑勺,而其他事物绝对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模糊的。这就给了强烈暗示,本片的焦点不是大局,不是历史,而是索尔这个人,我们要跟着他来体验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

  《索尔之子》观后感(二):逼你进地狱,这不是一篇影评

  cinema看的简直快疯,开篇沉默压抑,镜头窸窸窣窣晃啊晃,整个人已经晕眩想吐状态,几度想睡觉结果睡不着,因为...音浪太强不晃会被撞到地上... 好的,那就想着找个时机去上厕所透个气,结果看着看着摸着点头绪了,开始期待saul有没找到rabbi,然后就...不停地看,看到我想逃...

  全程不讲话只有窸窣的声音,看着后脑勺男主镜头放肆晃,简直考验我的听力和视力。难得讲一下话全是匈牙利语和德语听不懂,想着有字幕这也就算了,MD字幕也搞个德语,我和小伙伴再也无法淡定了一秒喷笑,这么认真严肃的片我们看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吐槽归吐槽,一个开篇十分钟就让我想逃的片最后能让我睁着眼睛全神贯注地看完也是不得不服。看到后面千辛万苦找到的rabbi是个假货,‘儿子’被水冲走,‘儿子’也没证实到底是不是他儿子,我心中的草泥马啊摔,忍了那么久就让我看这个,简直逼你进地狱。倒是最后神一样的boy的出现,犹如地狱之光惊艳全场,随之电影院的希望之光亮起....

  THE END

  《索尔之子》观后感(三):纳粹集中营版的《冰河世纪》里的松鼠

  松鼠:我一定要得到那个松果!

  aul:我一定要把儿子超度了!

  1. 看完后最大的观感就是男主角=《冰河世纪》里的松鼠,完全是一场精神病的自虐,跟纳粹集中营关系不大,这种为了自己某种特殊癖好而无所不极的自虐型精神患者,他们往往是我们嘲笑的对象,而此片希望观众产生怜悯和同情,臣妾做不到啊!电影完全没有讲述男主的背景,不知道怎么被抓了,也不知道是纳粹把他变成了傻叉还是他本来就是傻叉。而整个片子里,没有一个人我觉得演得像集中营里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的,该死的人都死了,这群人活得还不错,开头说他们是等死,但实际最后却是等不及死了。

  2. 主角都死了,所以故事虚构的。因为是虚构的所以情节都太假,镜头都很虚,只敢给个脸部特写,而男主的脸只有一个僵尸脸+最后一个镜头的僵尸微笑。镜头的虚实简直太无聊了,给脸部特写和虚掉的背景简直就是一块遮羞布,想遮住这部电影最不真实部分瑕疵。我一边嘲笑着这个面无表情自虐的傻叉,一遍抱怨这比日本片还夸张马赛克雾化,基本上没有露点,对我来说没有露点所以不够真实。

  3. 脸部特写镜头过多,而人物面部表情并没有起伏,从头到尾都是一副被爆菊的僵尸脸,看起来更多的是一种自卑、羞愧的表情,没有对自己生的期望,不算麻木、没有痛不欲生、也没有绝望、没有对他人的感情,居然还能眼睁睁看着儿子被捂死,正常男人无能为力时候或者扭头掩面或者想办法引开德国军官吧。他儿子好像也不是他真的儿子,他都入狱四个月了,儿子却刚入狱,他的狱友旁敲侧击说了他两回。难道其他人就没有家庭孩子吗?搞得好像就他有“父爱”似的。

  4. 神经病主角屡次伤及无辜却被委以重任,其他人的智商去哪了。那场去跟女工交易的戏,完全没有交代个所以然,东西是什么、从哪来的都没说清,在德军小兵的鼻子底下交易,还得需要别人摔盘子转移视线,男主对女工连个狗都不如,拿了东西转头走了。最后东西丢了大伙反应也太过于轻松了吧,也不说给他点压力,搞得我觉得那个东西也不是很紧要。

  5. 特遣队的这群犹太人伙食貌似还不错啊,入狱四个月脸上还有肉的,选演员不选点瘦的。擦地板频率力度快到我觉得他们一定刚刚饱餐一顿,而且还是表现给自己人的头头看的,这么卖力必要,但是您用力过猛了。

  6. 集中营里面都是自己人,干不干活没关系,说话却要捏着嗓子轻声细语,他们各个都病得不轻。我一直分不清楚什么地方场合能正常说话,什么场合需要低声细语,只知道由德国军官的时候这群人都大吼大叫。

  7. 这个故事没有时间感,完全不知道过了多久,男主也没睡过,也没看到他吃了几顿饭吃了什么,收拾餐桌也没见他有多稀罕。我还很想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处男,之前有没有女友老婆,晚上撸不撸。

  8.最后的冲突、逃跑的漏洞太大了吧,逃出大门德军居然没有从背后补几枪。集体逃跑的大忌就是被一窝端。最后他自己放弃挖坟,揭露了他贪生怕死虚伪本质,看前面的情节还以为他神经病到不怕死了呢。藏哪不好,偏要藏进一个木屋,也没人放哨。德军士兵怎么知道金发小孩刚看到了犹太人而且他会大喊大叫所以捂住他的嘴。在没有狗、没有狗叫的情况下德军是如何迅速准确地发现逃犯行踪的呢?金发小男孩最后就那么跑掉了,好无聊。

  9. 匈牙利语里有些词汇跟英语发音很接近,还蛮有趣的。

  最后,死了,我没有被感动、没有产生怜悯和同情,直想骂这种傻逼原来在纳粹集中营里也能被虚构出来一个。

  《索尔之子》观后感(四):《索尔之子》为什么能承包各大颁奖礼?

  gt;别人家处女

  前几日的奥斯卡,最佳外语不出意外地花落匈牙利新锐导演拉斯洛·杰莱斯的作品《索尔之子》(Saul fia)。杰莱斯生于1977年,《索尔之子》是这张年轻面孔执导并编剧的第一部长片,也是一部深思熟虑、处处有力的雄心之作。对于小金人评选来说,亦是既有真诚,兼有奥斯卡偏爱的「套路」。

  在此之前,这部电影已经豪取去年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在各大奥斯卡风向标颁奖礼上更是各种横行无忌地扫荡——金球奖及金卫星奖的最佳外语片头衔均给了《索尔之子》,唯一旁落的是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后者选择了另一部法国申奥片《廷巴克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最佳外语片奖项的选择上,整整半个世纪来,影评人协会奖和奥斯卡只有过5次重合(突然觉得《索尔之子》没拿下这个奖好有道理)。

  gt;敢比牛B更牛B

  不得不说,杰莱斯真是敢拍,处女作就敢于挑选纳粹大屠杀做主题,这也令他在《索尔之子》的融资阶段遭遇了很多困难

  原因何在?

  在于「珠玉在前」,而且这珠玉还不止一颗两颗。

  斯皮尔伯格的封神之作《辛德勒的名单》、克劳德·朗兹曼长达九个半小时的史诗纪录片《浩劫》、缔造了影史上最经典的回头一幕的《美丽人生》……在这一部赛一部NB的同类题材前作面前,难怪各种投资方会在给不给钱这个问题上心里直发毛。

  虽然杰莱斯比斯皮尔伯格小了31岁,但这只后生仔对二战屠杀亦有惨痛记忆:他的家族中曾有人惨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于是我们似乎也很容易理解杰莱斯为什么执着于这个题材,并且将之拍摄得如此用心出色

  通常电影港版译名都是很扯淡的(比如你可以猜一下《超级无敌羊咩咩之咩最劲》是什么片),但《索尔之子》的译名难得精准了一次:《天堂无门》,明白地告诉观众,这是一个关于地狱的故事。

  电影切入的故事视角可说是微观:索尔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特遣队」一员。「特遣队」的成员均是可从事高强度劳动的囚犯,负责犯人诱入毒气室、焚烧搬运尸体、抛洒骨灰等等。但是「特遣队」成员依然难逃一死,等待他们的最后命运平常成日奔忙的焚化炉,只不过和普通囚犯的唯一区别在于,他们可以多活几个月。

  一日,索尔目睹一个从毒气室侥幸逃生的少年被军医掩住口鼻捂死,并要被拉去解剖。接着索尔产生了一个让人看不懂的执念:保下少年的全尸,并给他找到一位犹太拉比按传统仪式下葬。为了完成这个荒诞念想,甚至坑了队友策划已久的逃跑行动。用电影里的一句话说,便是「为了一个死人,把一群活人弃之不顾。」

  gt; 我给镜头语言101分

  《索尔之子》如何做到在各种牛B大作面前毫不逊色,甚至另辟蹊径开出一条新路线的?个人以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杰莱斯极具风格的镜头语言。

  全片采用4:3画面比例,将故事全程压抑在近正方形的框框内,加剧集中营的封闭逼仄感,让人看得极压抑难受。35mm胶片拍摄,40mm浅焦镜头,摄影师大部分时间都跟在主人公索尔身后,从后者的视角手持拍摄。

  可能是导演杰莱斯曾做过匈牙利长镜头艺术大师贝拉·塔尔的助理,有被熏陶到,《索尔之子》亦有大段大段的长镜头。此外,影片还有大量索尔胸部位以上的特写,并且全程充斥着让人心神不安的背景虚焦。由于大部分画面常常处于焦点之外,故事里堆叠的尸体、万人坑杀的现场这类可怖场景统统都是模糊的。

  但正因视觉的弱化,导致观者的听觉变得异常敏锐:从欧洲各地抓来的犹太人的混杂的语言、毒气室里将死之人疯狂的嚎叫哭号、被拖动的尸体与地面发出的摩擦声、洗刷血迹时毛刷摩挲水门汀的呲叫、一铲一铲把骨灰抛入湖水的声音,以及无处不在的突突枪声和抽打在肉体上的鞭挞声。

  看有报道说这类音效没有经过后期修制,保留了粗糙原始的原声。说真的,听着简直渗人,好像捂上耳朵,这些声音也会搔刮着耳膜,继而穿过头皮,直接钻进脑仁儿里。

  gt;少年是不是索尔的儿子?

  索尔全程见人就斩钉截铁地说「这是我儿子」,但队友却不可思议「你根本没有儿子」。在索尔坚持保住的这具少年遗体究竟是不是他儿子这个问题上,影片到结尾都没有给出明确指向。不过,个人倾向答案:不是。

  对于索尔来说,可能这个少年的遗体是他精神的救赎。在集中营那样今日不知明日事的生存环境下,从索尔那张青白色的、如私人一样形同枯槁的脸上,我看到的是麻木和绝望。

  直到他突然发神经似的要葬子,历经周折几乎是提着脑袋找来一个拉比(虽然那人是个连祈祷词都磕磕巴巴念不好的冒牌货),我突然明白过来,可能对索尔来说,那个能在毒气室里幸存的孩子是神迹,是神在昭示他,黑茫茫的炼狱中亦会有光明

  所以他拼死保护这星点的光亮,保护的其实是他最后那一点点可以依赖信仰

  《索尔之子》结局可以解读出多层意涵,寓意妙不可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每文」,

  分享电影、阅读、好物,以及一切生活的小乐趣

  《索尔之子》观后感(五):《索尔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今年连爱沙尼亚也拍出《1944》(与本片发生年份相同)自己视角的二战历史片。战争题材好像不仅能检验电影工业水平,更能提供直面人性思考空间

  但是,看似大方向盖棺定论的二战,其底下还有太多阴暗之处,如今我们都还未拥有真正的勇气通过电影去全方位表现。拉斯洛·杰莱斯 Laszlo Nemes在以下几方面综合提供了一个新鲜角度整体组织完全没有处女作的生涩,令人刮目相看

  影片紧贴主人公的一个个长镜头,压抑不轻松,模糊了观众的主客观,转换间却不让人麻痹,一场记忆深刻的观影。导演选取了的这个并不讨巧的展现方式,对剧本要求也是很高的,同时对场景转换能力亦是考验。当然一部电影还不足总结作者的影像特点,还得静观今后的创作方向。

  在过去作品中以集中营囚犯作为主人公并非少数,但是完全以特遣队为视角,并展开其生存环境实属少见。组织清理、焚烧填埋、处理骨灰、包括少数女性群体也被影像摄取,此外协助军医实行解剖研究知识分子、书写记录着集中营文学工作者、一众为渺茫生存希望力求抗争者们......有浓墨重彩也有蜻蜓点水,共同组成了丰富的写实画卷

  而围绕主人公索尔为“儿子”寻找“拉比”下葬这条主线同样不是传统战争题材的叙事逻辑,索尔执拗于自我世界认知,其动机在这里显然象征意味大于现实意义。那个莫须有的儿子和寻找中的拉比,一个飘走、一个逃跑,仿佛就是人对身与心延续的自我迷信,最终也未能实现自我内心的安葬。

  在极其特殊的生存环境下,没有人确定通过自己的思维逻辑理解别人的所作所为,而电影就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提供那个不可能完全理解的世界。

  《索尔之子》观后感(六):对《索尔之子》拍摄手法的浅析与崇拜

  《索尔之子》绝对是一个同类型题材中的另类。前有如《辛德勒名单》般用跌宕的故事表现在人类罪恶史中闪耀的人性光芒,也有如《浩劫》般在客观记录中深入挖掘野蛮的根源,正因有这样多的珠玉在前,加之题材敏感、历史事实残忍不堪,展示得露骨便会触碰宗教与道德红线,不深刻却又没什么存在价值,反而遭得世人骂名,因此,此类题材似乎在战争片类型中一直处于冷门。原本有意向的导演或者敬而远之、索性不拍,或者如《美丽人生》、《钢琴家》等在表现重点与风格类型上另走旁门左道,将血腥残暴的一面放置于后景。《索》则不然,它将故事性与记录性恰当结合,既在跟拍长镜头、手持摄影等的帮助下充分展现了空间环境真实,又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呈现出令人深思的内涵,避免了虚伪做作。

  这样大胆的创新出现在这样的题材上犹如原始人发现了火种,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为集中营题材,更是为战争题材电影拍摄的形式技巧找到了一种新的可能,给予了后来人参考学习与模仿传承的具体实例,使得对于战争的反映与反思在以往所建立的基础上达到了另一种境界,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创作方法。

  一般地,战争片多采用上帝视角叙事,以旁观者姿态运用镜头表现主人公或主要人群。此方式的优点在于,人物身份、关系清晰,空间环境直观、逼真,尤其是战争场面的表现,往往将手持摄影、移动摄影以及航拍等作为主要拍摄手段,让观众有置身于战场的切身之感。但其缺陷也很明显,即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或关键道具时只能依靠明显的角色动作使之外化,以及通过镜头语言进行提示,如特写、推镜头、蒙太奇等,它们能展示皮毛,却并不能像一把尖刀一样刺穿观众与电影之间这道银幕的隔阂。同样的缺陷在其他类型电影中也一样存在。这样虽然能令观众会意,但如此机械的操作,很难不造成是刻意为之的印象。尽管此类战争电影(以及其它有同样情况存在的电影)经历了多年发展,在观众中已经培养成相当成熟的观影经验,能让观众对影片内容的连贯和主旨的把握上也愈来愈准确,可如若表现故事的承担者——人物的内心情感时,还是稍欠火候的。

  《索尔之子》跳出了此技巧束缚,使用了耳目一新的表现方式来对集中营题材电影进行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小画幅与跟拍长镜头的结合。明显受到新现实主义与新浪潮的影响,导演选择全程的对主人公索尔进行手持跟拍,且拍摄多为移动中的背部。每一个镜头都为实景中的长镜头,观众化摄像机为眼,如同一个形影不离的隐身人时刻跟随着索尔,穿梭在忙碌、燥热、惶恐的集中营里。导演选择1.33:1的传统比例画幅,为的就是“不想在背景上透露太多的信息”,希望观众在镜头的指引下深入索尔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值得注意的是,在跟拍镜头之外也存在少量索尔的主观镜头,另外在影片末尾处还可以发现,镜头游离了索尔,跟拍一名非犹太儿童从谷仓跑入丛林中。不可否认,正是由于影片以跟拍镜头为主流,才使得其它类型的镜头使用显得更加有力。

  片中的主观镜头,我认为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代表了索尔的内心感受,是对他情感情绪的具象化;另一类是表现对索尔的冲击,镜头展现的内容多是会对索尔产生重要影响。前者如索尔正仰头站在行进的卡车上,接一个对行道树的的移动仰拍,来表现他此刻的内心在紧张后的短暂平静;后者如全片第一个主观镜头,是索尔在毒气室目睹一名幸存的男童被纳粹医生活活捂死。给观众传递纳粹罪行信息的同时,更是表明此男童对索尔在而后一系列事件中将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影片结尾的处理有许多解读,现主要存两种。一种是说,该儿童象征着希望,在战火重重时还能看到有幸存的孩子出现,索尔顿时相信了世界依旧美好;另一种则更超现实主义一些,认为该儿童是索尔一直想埋葬的孩子的显灵,他以这种无言的方式表达对索尔的感谢。我个人觉得两种解读都有不足,一是因为该儿童穿着整洁,且德军放过了他,所以他明显不是犹太人,不存在幸存之说;而一部现实主义的影片,如果最后以非现实主义的“显灵说”来结尾,则与整体风格又有不符。所以我更倾向将两者相结合,该儿童既代表希望,也代表感谢,并不再做更深入的研究。不管怎么说,最后视点从索尔身上转移的处理非常之有力。导演将想要表达的意义蕴含的在其中,并通过一个如此“另类”的镜头表现出来,引起广泛解读也是情理之中了。

  《索尔之子》不光在拍摄手法上别具一格,在其它方面也同样具有建树。法国著名哲学家、艺术史学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将本片称为“一个我们所需要的、明白无误、造福人类和天真无邪的怪兽”,说明它其中的价值远没有被挖掘一空。相信在未来,对本片的解读不会停止,对它的模仿也会一直继续。

  《索尔之子》观后感(七):一个立名为历史的惊悚片

  看完之后,正如大家所言,压抑的心情久而不散。

  短焦的手法的确很出效果,有限的景别来交代那么多的信息,和依靠主角的演技来表达整个片子,我觉得挺成功的,我挺喜欢这种叙事方式。

  很多人说剧本有很大问题,我想说,对于一个商业片来说很重要。但是,其实很多片子,都无外乎是导演想表达一个情绪,一种状态。没有开始,没有结束,至少,在索尔身上我看到了这些,也传达到给我了。

  但是,还是觉得不太满意,我想来想去,我觉得应该是,没有达到我的对于历史题材的要求。作为新时代出生的和平小宝宝,对于战争,对于人类至恶,其实没有真实感的,怎么地去收集资料,听经历过的长辈描述,都不会增加多少体验。而且,战争对于我们来说,是什么?我个人觉得,让我们,时刻对于自己此时此刻还在活着,而感恩。有这念头就够了。自暴自弃的人一堆堆的。所以其实这个很难。索尔之子没有做到这个,让我好失望。

  索尔为了救赎儿子而努力,无非就是想通过救赎别人来救赎自己。但是,片里从头到尾的绝情实在让人提不起激情,没有希望的历史片,是打算只让我们默哀犹太人吗?不应该更多地给予犹太人选择的机会吗?从而让我们反思自己,让我们更多地去期待明早的阳光,去亲吻睡醒儿子的额头吗?

  明早再来重写好了,脑子已经提不起兴趣了

  《索尔之子》观后感(八):《索尔之子》我的灵魂我做主

  昨天无意中从电视上看到这部电影,可能换做几年前我是看不完这部电影的,整个电影由于全是浅焦镜头,再加上嘈杂的吆喝对话,没有背景音乐,从视觉上和听觉上几乎无享受可言,沉闷、沉闷、一直沉闷,看到一半时我突然感觉这部电影恐怕没有大部分电影的甜蜜结局,至少主人公可以逃脱,但我丝毫看不出导演要放主人公一条生路,我所要做的是做好准备面对所有的希望破灭。

  既然有此想法,当然欣赏一个电影的角度必须发生改变,既然看不到希望,那就欣赏死亡吧,整个影片据说都是手持摄影机拍摄的,焦点都是在索尔的前脸、侧脸、和后脑勺上,而焦点之外的模糊背景中发生了无数的故事,有无数的犹太人或被诱骗以让他们工作的名义或被强行赶入毒气室,有枪声和哭喊声,有特遣队忙碌的搬运尸体或搜集衣服中的钱财,有特遣队的人暗中勒索金钱贿赂警卫,有军容整洁仪容气扬的德国官兵,有特遣队员把堆积如山的骨灰忘河里锹,这些镜头都被索尔偏执找拉比给他”儿子“安葬的故事串联在一起。

  索尔其实是一具死了的活人,之所以能活着是因为纳粹需要活人来处理死人,而活人其实也是死人,只是需要他们能动而已。索尔是纳粹集中营中杀人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所谓零件就是随时可以被替换,在此我不想讨论索尔是否是自愿干这事,反正不干随时可以换人干,在他机械般的被动中,出现了两次有人在毒气室里未被杀死的情况,第一次是一个女孩,第二次是个男孩,被抬出后随即被军医掐死,这个过程正好被在边上的索尔看到。于是索尔产生了一个念头,要找个拉比给这个男孩一个正确的下葬方式。

  在犹太教中拉比是老师也是智者的象征,职责是主持礼拜,参加婚礼、受诫礼、丧礼、割礼等。但是要在集中营中要找个拉比来给这个男孩下葬谈何容易,何况这个男孩需要被解剖并且资料要归档,退一步说即使不被解剖也轮不到下葬,烧掉才是允许的归属。

  索尔找到了第一个拉比,然而这个拉比不答应帮忙索尔,随即走向河中准备让纳粹开枪打死。这个场景有人评价是索尔害死了他,我倒觉得有另外一种理解,这个拉比既然能从容走向河中被打死,索尔救了他上来他面无表情拒绝回答问题,感受不到气愤、害怕,而是像一个活的东西,即使是有些动物在这种情况可能也会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但是在这个拉比身上看不到,说明他已毫无求生欲望。但他为什么宁可现在就死而不帮忙索尔?他作为一个拉比,有义务也有资格为犹太教徒举行下葬仪式。拉比已经放弃了信仰,不再相信上帝。

  在寻找拉比的过程中他经历了两件事情,一件是收集纳粹集中营杀人的证据,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另一件是暴动越狱的事情,他被要求去女工集中营拿包裹(炸药),这是一件求生的事情。然而索尔至始至终都是个局外人,他全身心在做的事是寻找拉比。很不幸第一件事没有成功,第二件事情他弄丢了包裹。看到这里,我还是抑制不住生气,心里在怒骂他是孬种,他搞砸了一件又一件事情,是猪一样的队友,是个自私的人,是个失败者。

  他从女囚那里拿到包裹时,女囚拉了一下他的手,并喊了他名字(不知是不是他老婆,但是他们没生儿子),他还是面无表情,很快就离开时,离开的时候纳粹警卫嘲笑的说了一句“这么快就完事啦”,不知这段是不是对亲情的描述。

  终于在一群即将被处决的人中找到一个拉比,为了救出拉比,他将自己的工作服给拉比穿上,而自己差点被拉去处决。之后因为一份70人的待处决名单,集中营发生了暴动,在第一视角的杀戮和逃跑镜头中,索尔扛着尸体,逼着拉比举行仪式,第一次在集中营内,因为暴动而放弃,索尔扛着尸体逃到树林继续寻找机会给“儿子”下葬,在拉比失言的诵经中,假拉比的身份暴露了,这时纳粹警犬逼近,索尔只好再次扛起尸体走入河中逃走,然而不幸的是尸体却随飘走了,索尔试图去拉回尸体,但是被假拉比救上岸,之后假拉比像拉着痴呆者一样拉着索尔逃亡。

  他们最后逃到一个建筑物中,在讨论怎么办,有个清楚的声音,要找到游击队,他们有武器,有食物,要战斗,在其他人的讨论中,索尔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从门缝看过,之后就跑开了,之后索尔脸上出现了全剧第一次表情变化,慢慢展现了笑容,少年跑开后,一群纳粹荷枪实弹的纳粹士兵走向建筑物,枪声响起,结局可想而知。

  我想解读一下索尔最后的笑容,是不是因为看见了少年或者看到了幻觉中的少年呢,我觉得是对他”儿子“尸体的解决方式的满意,虽然没有按照犹太教的方式让拉比指导正确的下葬,但是也没有被烧掉,而是随河水中飘走了,从某种意义来说已经获得了自由。

  很奇怪,随着最后结果毫无悬念的枪声响起,我似乎得到了解脱,内心期盼的英雄没有出现,期盼的奇迹也没有发生,只有死亡的结局。我觉得索尔是我、是你、是我们身边可能的每个人,蝇营狗苟的活着,偶尔为某件在他人看来毫无意义的的事情疯狂的执着,甚至伤害到其他人,而自己的结局也是如同猪狗一样的死掉。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英雄,很多人名垂青史,但是更多的人是索尔,所以那最后的枪声是悲怆的,我们的每个人无时不刻在经受着失败和死亡。

  但是,即使全剧都弥漫着死亡,仍能看到希望,有身为囚徒的医生,有努力保持某种平衡的警卫,有努力求生的暴动者,有假拉比的水中救援和路上搀扶,在我看来全局最给人的希望是那件最无意义的事情,索尔冒着各种风险历经千辛万苦想要举行下葬仪式的尸体随河水飘走,以及索尔那超然的微笑。即使死亡无法逃脱,我依然保持理想追求的尊严。

  导演拉斯洛·杰莱斯是勇敢的,没有背景音乐,没有英雄、没有雄伟场面、而且是没有生的结局,然而就这样一部电影却让人不禁细细回想品味,越是回想越是佩服导演的勇气,感谢《索尔之子》。

  《索尔之子》观后感(九):反空间-影像:观众作为虚假的在场

  镜头一直跟着这位父亲,深入地狱般的可怖环境。他拥有的多重身份:集中营特遣队成员、父亲、情人。通过设置索尔寻找拉比、为儿子下葬的一意孤行,来贯通集中营内部组构。

  电影原本可以这样:哈内克或塞德尔(不妨称冷血派)会直接对准纳粹行径,唤起观众的生理反感;哈伦•法罗基或朗兹曼(不妨称人道派)则迂回地通过形而上的探讨,引发观众思考。但拉斯洛•杰莱斯找到了一条中间之路。

  浅焦摄影、跟拍长镜头,拉斯洛•杰莱斯非常聪明地将影像视野局限于两类情况:摄影机(观众的窥探视角)保持在一个非常浅的景深之内;索尔的个人视角则完全是正常的(往往从索尔视角迅速切向观众视角)。如果这种称呼恰当,拉斯洛•杰莱斯构筑了一种反空间-影像。摄影机模拟一种机器的、超越了生物感知的“眼睛”,为的是剥离观众的情感代入。与空间-影像无限放大体验之可能性相反,反空间-影像则剥离掉完成体验的诸多要素(非人视角、光影空间……)。

  索尔的头不断从景框限制的背景空间中稀释出来。模糊背景,但又保留环境的嘈杂;这不是抹除,而是在放大。同时,我们所能见到的头部多是后脑勺,即便偶尔所展示的正脸,不是被布所蒙,便是面无表情。麻木,是基于身体已经被环境驯化为一架机器(反复地搬运尸体、铲煤、收集物品等机械行为)。与之相对应,索尔葬儿的一意孤行,丝毫不是为了刻画父爱的悯人悲天,而是身体在集中营驯化后所能进行的一些自动反应。这当然是一种切进集中营体制本身更为高明的手法。

  比如当索尔被指派去拿用来爆破的粉末,他起先的拒绝、犹豫,以及临到交换时两人对视的点滴,都可以推断出对方正是孩子的生母。而此刻孩子已然死去(正是在这位父亲的注视下被活生生闷死),这种悲怆被隐藏了,一般观众很难见出。

  我想,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熟悉的词——“间离”——来指称这一手法的效果。导演尽可能戕止了所谓“移情”的可能性。观众将无法生成-索尔,这是它的反逻辑效应:原本跟拍所具有的带入感被景深的拉近所消止。这两种相互对抗的机制导致观众无法通过生成-索尔来完成一位父亲面在亲眼看着儿子死去后的内心体验,自然也就无法“身临”进入集中营内的恐怖。

  奥斯维辛之后,电影仍在拍摄。拉斯洛•杰莱斯或许找到了用来书写灾难的新方式:观众在场,但作为外人。

  《索尔之子》观后感(十):100分的跟随

  题目的100分其实是指100分钟的电影长度,当然也部分表达了对此片的评价,虽然100分高了点,只要知道100分不是顶点就行了。

  反映二战集中营的电影,编剧已经在一个秘密组织越狱的常见题材中选择了相当独特的角度,一个被集中营高压生活折磨得多少有点强迫症的匈牙利男人,他的一系列让人不能理解却又深深同情的举动,像一根沾满泥土和鲜血虬结凌乱却又足够坚韧的绳子,把100分钟的故事,紧紧地串联在一起。在编剧的基础上,导演又娴熟地利用了摄影的技巧,虚化了一切悲惨、残酷、冷血、绝望、麻木的场景,从头至尾,能看得清楚的,几乎只有主角的脸,甚至他被混乱人流裹挟的行动,也是摇晃的,混乱的。镜头仿佛贴在他的身侧,和他一起被拥挤、裹挟、推搡、抽打,也和他一起一次又一次地反转人流,逆向而行,试图用垂死之手抓住已经蔫亡的幼小绿叶,近乎强迫性地寻找犹太教士,或者说是一种信仰的救赎。观众由此领会到一种"贴身"的镜头语言,加上特写近景的主演面部轮廓、棱角、眼神和面部表情,在100分钟的近身跟随中,观者逐步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纳粹提着衣领的羞辱,仿佛悬在观众的脖子上,那些咒骂仿佛在耳边振聋发聩,一记记敲打着死亡的丧钟,扛着尸体奔跑和挥着铲子向江河抛洒骨灰,那种乏力到死绝望到最后一口的喘息,都仿佛在自己身体上舔舐。

  常见的秘密策动的逃离集中营的行动就这样被一个独特的人物,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一种特别的表现手法,牵引着逐次展开:同为“派遣队”的难友、熟悉的集中营桥段、讹诈轻信救助团结,全部退化为背景,却又连绵不绝,既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又烘托了主角在这一段短短时间内的行为和深刻的人性心理活动。作为一部二战电影,相当有特点。100分钟的近距离跟随,不生厌烦,与主角同进退共命运,呼吸可闻,心跳可及,忧患共生,悲愤同受。以至于片末,主角最后的笑容,也让人有解脱之感。虽然这种解脱,实在是一种无奈和消极,没有救赎,没有结局,无论是个人,还是历史,都是这么渺小,不值得一一详细记录。

  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种近乎极致的精巧,以及导演对特别表现手法的偏执,导致片子略显单调。电影的表现力相当强,对集中营的苦难,感受是深刻的,对各种人性的剖析,有轻有重有着眼,也难能可贵,但因为过于集中于一个人的偏执,难免显得单薄。主角对一个偶遇的没有逃过死亡魔爪的孩子所产生的情绪,我的理解,是作者对于人性的提炼,是集中营中遇难者集体意识在个体的折射,但虽然有足够厚重的基础,但电影中的个体选择却只能让人理解和悲悯,无法召唤起大众的认同。单体的感受,虽然又文艺又拔高,但只要偏离大众的常识和选择,不能引领积极向上的思维,导向的只是消极的承受,甚至反抗也只是为了寄希望于救赎,那么,电影所想表达的理念,就只能偏处一隅。

  顺便说一下,除了摄影相当有特色(虽然是有意为之,但大面积的虚化,仍然肯定会引来臧否)。主角罗里格的表演我认为相当棒。同样是个人秀的电影,这部是功力之作。比一些大牌的个人秀要强多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