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知青》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知青》影评精选10篇

2022-03-11 12:27: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知青》影评精选10篇

  《知青》是一部由张新建 / 王滨 / 高力强执导,傅晶 / 唐曾 / 苏茂洋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青》影评(一):《知青》忆梦 唐曾惹一场老旧青春

  1968年离的我们并不遥远,但却始终模糊难辨,仿佛隔着无数莫名时空,即使想一窥究竟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而带观众返回那个时代的是一辆晃晃荡荡的绿皮火车,无数剪影在陌生之地跃出车厢,开始交付青春。唐曾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人群中跃起的一脚成为他对那个时代的第一个回应。

  唐曾是充满热血的,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他这场以“打斗”形式的出场却无法以对或错去定义,只是被编剧或导演借着机会放回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真实的再现一遍。但无疑这种热血是因青春而催生的张力,即使是一种应和时代的“战天斗地”的精神所在,也确为人物的呈现做了一次最具情绪化的铺垫。从城市到农村,心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唐曾就这样和观众,和那个时代照面了。

  如果就此唐曾只一味的催生这个角色的张力,将血气方刚当成一种态度,显然人物便会沦落到变形失真的地步,他也不会在那条还未走到目的地便许多人生出不满情绪的泥泞路上走的更远,于是他又给出这个角色深藏的温柔,他背起受伤的周萍,趟过泥水走过木桥,毫不迟疑。尽管对男女的相处描述未必一如那个时代真实,但这感情的交合却是真实自然的,也让这个角色不至于和屏幕前的观众脱离的太远。唐曾还是充满义气的,所以会在听到小地包受到欺负时,飞奔而去,像是为“人类自由和解放”一样的义无反顾,做好战斗的准备——唐曾随故事负重或奔跑,演绎的这些都是人物骨子里的性情。

  唐曾也是少数在时代洪流中未曾迷失的一个,尽管那个时代对知识遮蔽甚严,但他仍存有自己的思考,在听完囤子“再也说不出话来”的经历之后会鸣不平,发出“好好的一个人被逼成了哑巴”的指责之声,毕竟他还身处一个会把人逼疯的环境,无法担负对时代过多的不忿,能有此言,已当属难得。《知青》在这方面未曾深入的太远,很多时候还是把故事放在这群特殊时代特殊的人身上,让人讲故事,通过故事窥探时代的不同侧面。于此,情有可原。

  当然,唐曾甚至就想这样在那个时代安顿下来,小地包在向他描述了一种生活状态时:一块自留地,盖一间屋子,扛枪出门打袍子,回家进门爱人往怀里一偎,再来几个吻,桌上三盘两碗,吃袍子肉,炒木耳……他表情迟疑了一下,但最终,生活还是随时代的车轮跑进了1979年。唐曾这个担负了太多责任的角色就这样奔赴了故事的结局,那些真诚随时间沉淀,泛起的,却是那些横生的内疚,那些经由其他演员说出的劝慰,未必能够最后消解。

  《知青》从1968演到了1979,除了一望无际的小麦,一望无际的大豆,和一场山石塌方的洪流一场烧毁林木的大火,剩下的,恐怕只有唐曾们的刻骨铭心。

  《知青》影评(二):练一颗红心,磨一手老茧

  我看完电视就急着闯进豆瓣看影评,看了几篇发现我和很多人关注的点不太一样,这其实无可厚非,见仁见智,很正常。

  那时候的知青命运不可预测,每个人活的小心翼翼,一句话,一点思想,一些微不足道的行为有能就被像(吴敏)那样的人扣上各种帽子借题发挥,(笔者实在想不通她到底哪来那么多歪风邪气),辜负他们所谓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真是无语。

  我想说的是那一带人有单纯的友谊和纯粹的爱情,大背景那么糟糕他们内心依然坚定,相信的东西可以一直相信,相信一百年,想做的事情那样执着,可以执着很多年,因为有了信仰,在那样的情况下生命力依旧旺盛,这让我想起现在,太平盛世我的笑容没有他们那样纯粹,虽然也有单纯的友谊,但是想做个单纯的好人在如今这个社会如此艰难。

  我知道我们这代人大部分生命中少了一些东西,致使我们处世为人变得复杂起来,交友广泛却鲜有知己,爱人不下一二却鲜有真爱。

  对,我羡慕那个年代里单纯的友谊和纯粹的爱情。

  《知青》影评(三):《知青》:属于50后的“那些年”

  《知青》:属于50后的“那些年”

  文/慕容天涯

  目前,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知青》这部作品,引起了身边父辈的强烈反响,用他们的话评价“这部剧集反应了特殊年代所造就的一群人的生活故事”。当然,对于我们而言,触动有之,猎奇有之,思索有之。

  作家梁晓声是笔者自中学时代便开始熟读作品的写作者之一,故事在陕北和北大荒之间切换。比起大部分作家对于特殊时代的描述。显然梁晓声要更上层楼。只因为,在他的笔下往往会写出个体的喜怒哀乐。这部描写特殊年代的作品也是如此。故事从一开始,就把矛盾植入到了个体与整个时代的对抗之中。以北大荒插队的一队知青为例。人物被塑造得真实可信又极富代表性。其中不仅包含了上海女知青,周萍这种因为出身被人为区分三六九等的现象。也包含了吴敏这样紧跟时代洪流,但是却又找不到自我方向的人物。当然,因为知青这个群体都是血气方的年轻人。更少不了小地包与齐勇之间因为斗争造成家庭间悲剧,进而引发恩怨的死对头了。好在对这些个体的处理,编导们并没有过于脸谱化。甚至从第一集开始,就注重了细节的铺垫。让矛盾逐步显现,对于一向较为正统的国内影视作品而言,是较为少见的,也即是我们常说的,它具有一种对于老中青通杀的吸引力。

  当然。也不可忽略这部影视作品双线作战的好处。实际上这种手法是有一定风险的。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大大的丰富作品的深度与广度。但如果过于机械,却虚弱了作品的可看性。好在,陕北的苦,比起北大荒的累毫不逊色。如果说北大荒,是普通的知青人生。那么,陕北的坡底村,便燃起着经济体制下的星星燎原之火。曙光一派人的做法比起北大荒的传统路线,不论是为了改善村里生活,秘密与县农资站达成的协议,还是文学名著引发的所谓“禁书风波”,他们这些青年人的行为都很像是是反体制和不动声色的对抗,这是一种对于时代的醒悟和启示,这也是文学作品的最大意义之一。

  由此可以看来,相对于传统描写文革作品和知青作品,例如《血色浪漫》等作品对于这个时代的刀光剑影,这部剧集更多的是将目光投射于还原之上。对于青年男女的懵懂爱情一笔带过,而大部分这种类型剧钟爱的大规模武斗和暴力场景更是消失殆尽。这种处理虽说削弱了整部剧的娱乐效果,但却增添了真实性,并且可以将观众的注意力更多集中于角色塑造和时代反思之上,真实之外,又有厚重。

  所以说,回到开篇,既然50年代出生的这批人对于作品有着极大的反响,对于眼下的80.90甚至是00后而言,这部《知青》更有着熟悉且陌生的奇妙感觉。那些年的十八、九岁,大家不同时空却同样热血,只不过比起我们的爱与小情调,他们因大环境的被动上阵后又主动投入,更是令人思索着付出的意义和交织着不同时代的价值观撞击。

  那些年,大家同样热情投入:肩膀稚嫩,负担沉重。我们有厚厚的书本和考卷,他们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茫茫麦田;那些年大家同样伤痕累累:小挫于个人,大败于时代,我们有频频失恋和错失的高校,他们有满手血泡和被出身所累的命运。那些年,大家同样值得回忆:有得有失却难忘,一切不能重来但值得。我们有如今坚强隐忍的父辈,他们有膝下颐养天年的子孙。

  《知青》影评(四):温和的知青剧

  刚才写了一大段,竟然没了。好吧。我就是喜欢这部剧。这次再简单说两句吧。

  因为王凯,才看这一题材电视剧,看了cut,觉得很赞,就立马搜了全集来看,果然不负所望!

  本剧比较温和,没有特别尖锐的批评和狂热的讴歌。通过一群知青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来尽量客观地还原当时。

  剧中每个知青,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正派还是反派,形象都特别鲜明生动。各角色都有血有肉,不会让人觉得脸谱化,也没有哪些角色的行为让人不能理解。当然,剧中人物有些确实奇葩,但根据他们的出生背景和经历,很容易让观众明白为啥他们会那么奇葩。

  建议喜欢王凯的影迷朋友,都可以来看全集,不只是王凯,其他每一个角色都很精彩!

  《知青》影评(五):知青看不懂《知青》(五)

  三、试恋者——“搞对象干啥?”“不知道,别人都在搞我也不能干瞅着。”

  20来岁的知青不管男女对异性都有吸引力,今天才知道那时处在多巴胺生长旺盛期,可是刚下乡的知青大多数不会搞对象,见到女人就心里明白嘴打镖,不好意思求爱,只好心里有她,晚上睡觉前想到她,做梦梦到她,也就是说暗恋,用今天的话说:时间长了就是抑郁症。

  那时候的年青人为什么这样?因为我们十几岁时看了电影《千万不要忘记》以后就听说处处都有“阶级斗争”,总有人喊“狼来了!”提起女人,可没有90年代有一首歌叫“女人是老虎”那么幽默,而是说“女人是腐蚀剂”,,美人计里的阶级斗争最残酷,爱情是陷阱,谁要敢当众向所爱的女人说一声“亲爱的,我爱你!”那可就和地震了一样,下场会是啥样?我不知道,因为那个时代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那时候每个人的行动就像火车一样只能在规定的两股线上朝着指定的方向跑,“阶级斗争”这个“纲”套在每一个会喘气的中国人的脖子上,时刻在提醒你“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所以连说话放屁都得“以阶级斗争为纲”,男女结婚能产生合力“1+1=3”,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首先要政治挂帅,有人说今后每个人的婚姻问题取消自由恋爱,更不许父母瞎操心,由组织分配男女发票对号入座;有人说彻底的革命者两口子做爱时男的说,“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女的若是回答“纲举目张”才有戏。其实谁都心知肚明都怕被“阶级斗争”这张大网扣住,使多少年青人都不敢冲破男女之间的界限。

  2000年代初的一天,有一位长春市某大学的女教授给我打来电话,她说是我初中同学,可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她是哪一个?后来他提醒我她是40年前我“同桌的你”,我才想起来,他和我说,“初中时咱俩同桌一年半,并肩坐了三个学期,可是咱俩没说过一句话。”

  我承认,“属实!”

  1962年到1965年,三年初中我一直是班长,班长和同桌的女生一年半,3个学期却连一句话都没说,今天听起来很奇怪,是变态,可是在那个时候却是自觉为一种高尚的行为,当班长应该做榜样,可见在那个时期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男女授受不亲”,男女同学之间是沙漠。

  到了高中,我仍然是班长,高中上了一年课,1966年5月22日正式停课,一直到1966年12月22日在长春气象仪器厂学工结束,吉林省体校造大、公安联总等发革命组织头头被抓,社会上武斗公开化,我就成了逍遥派整天呆在“48号大院”里。几乎一年多见不到同学,直到1968年10月老师挨家通知让我们下乡后同学们才陆陆续续的聚在一起。我记得那时在被大火熏陶过的学校里仿佛就是战后的景象,大家你瞅瞅我,我看看你都觉得目光呆滞,可是都长高了,快成大人了,说实在的我第一次觉得同学都是可亲可爱的,却没有一丁点儿要和哪个女同学搞对象的想法。

  我说的这些话现在的年青人肯定听不进去,可是中国确实有一段时间是这样的,就像以前大多数中国人都横着刷牙,把牙根都刷出沟来,要是谁不相信中国人会这么傻,这事儿不是真的,那你就看看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那几颗还没完全掉净的上下门牙就明白了,今天一个人若是横着刷牙,立马最少有3个人来制止。接着往下说,现在别说中学生,就是小学5、6年级的小学生在班上若是一个异性朋友都没有,父母马上就会当回事儿发现孩子的情商有问题,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也可能指导孩子“怎样在同学门前表现自己?”

  1968年我们到了农村,在集体户的小天地里没有阶级敌人,男女同学吃一锅饭,低头不见抬头见,擦胳膊蹭腿“触电”的事儿时有发生,有了解女人的机会,有谈情说爱的条件了,可是多数知青因为没有基础知识和常识却都成了“爱盲”,只能遭遇浪漫,或者被爱情了。

  其实我们是渐渐被女人、情感和爱情所侵蚀,包围和俘虏;

  1968年11月13日长春市的雪下得没膝盖深,可是在长春火车站一些同学就公开了自己的恋爱关系,我头一次看到有高三的同学一对一对的站在人群中;

  那次我们学校下乡近千名同学,第一次享受有10节车厢的专列待遇,火车一开,有的同学还在流眼泪,可有的同学却唱起了歌,唱的不是什么“广阔天地,我们来了!”而是唱的反动歌曲——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这些歌曲我都是第一次听着的,到了集体户我也学唱,一次我在半掩着门的男生房间里正学唱“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时一个女同学开门进来了,羞得她满脸通红,我还记得我没咋的,我当时还挺高兴的,我还看清了那个同学的脸涨得通红。

  至今还使我们记忆犹新的就是农民们那些打诨的笑话,农民的艺术和聪明。我们那个村的居民基本都是被汉化的蒙族人,仅有几个老人不会说普通话,却能听懂,所以凡是有我们知青在时他们都说普通话,开会的时候更是如此,他们喜欢说笑话,更喜欢荤笑话,只要聚集在一起,不管规模大小,时间场合都要“哨”上几句,那时候斗批改运动上面精神多,斗争的对象千变万化,所以,会就多,从另一方面说农民需要交流,所以他们非常愿意开会,喜欢聚堆,热衷张扬自己。

  我们来那天吃完饭我们在外面转悠看见一个车老板扛着大鞭往家走,一个农民问他“长春学生来了多少(人)?”车老板说,“多少人没数,反都一对一对来的,有个十来对吧。”农民仿佛故意问,“都是一家一家来的?”车老板说,“没看见带孩子的,谁跟谁是一家的不知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集体户里,不长时间我们男生在晚上睡觉前就都要议论一阵女人了,通常议论同户女同学的速度最快,也就是所见所闻一两句话,因为,她们就住在对面,说话声大了她们都能听见,另外男女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都怕那句话得罪了谁。而议论村里“沾点腥”的农民却是一个长久的话题,我们对他们的“档案”很感兴趣,每个人的出身历史和故事、经典常常把我们弄得捧腹大笑。

  村里有个蒙医和他小姨子发生了关系,结果不但被取消了行医资格,而且还被定位“坏分子”,每天晚上都要去刨粪堆。一天,一个同学说,他发现那个医生的小姨子长得像猪八戒一样,可是他老婆却是标准的蒙族美女,他咋么就得意猪八戒呢?大伙得出个结论“王八瞅绿豆,对眼了”,第二天早晨有一个男同学半真半假地说,“昨晚,你们说得像真事儿似的,弄得我都‘跑马’了。”原来医生和我们知青关系很好,他家就住在集体户房后,他两口子的容貌大伙都很熟悉。

  村里有一个初中毕业的蒙族女干部,因为几年前在柴火垛被人抓住了,从此,一落千丈,被打入冷宫,但是,我们集体户的女同学都和她很好,说她有文化,和她有共同语言,对她的处境很同情,说他说自由恋爱,应该受《婚姻法》保护,这个女干部也是我们男生经常议论的话题。

  笑话和议论都是精神软件,如果是碰上了动正格的硬件,就容易发生质的变化。1969年元旦后,一件事使我茅塞顿开——知道自己是大人了,每天看见的、听到的事情很可能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村里有一个对佛教非常笃诚的蒙族老农民,他老伴瘫痪,我们常看见他赶着毛驴车拉着老伴在山上走,一次,他对我说,明年他要用毛驴车拉老伴去五台山上香,因此,我很尊敬他。一天,他女婿找我上他家喝酒,酒桌上老人说找我有事儿,他说,他看我善根很深,想把在内蒙的一个外甥女嫁给我,我要娶她娘家会陪送一匹好马。我一听他说得这么严重,当时把我都吓死了,我坚决推辞,一再对他说,我有对象在长春呢。

  打那以后,就就有了“我应该找个对象了”的想法,这时我想起了几年前我妈说的一句话,她对我说,“你们班那些女生多好,你找一个领回家给我当儿媳妇我就十足了”,于是,我就想到高中时“同桌的你”。春节后,我回长春要给我姥爷买个羊皮袄,想向她借了15元钱,我通过另一个男生和她说了以后她很痛快的就把钱借给了我,以后,我就有意接触她,可是她好像全然不知,我想向她求爱又不敢说,结果一拖关系就发生了变化。1969年夏天通榆县知青代表会请来了很多家长,其中我们户一个学习好的女生妈妈来了,在会后的交谈中这位母亲表示很喜欢我。回去不长时间“同桌的你”要转走,要我还债,我囊中羞涩可急坏了,谁知晚上我赶着毛驴车去拉水,“学习好女生”来了,意外的是她给了我15元钱,并且一再告诉我“不用还”,使我解了围还天上送给我一个林妹妹,接着我俩就处上了,到了1970年春节恋爱关系就向同学公开了。后来我去了吉林油田,联系了扶余县附近的一个公社想把她调来,然后再进油田,因为,那时吉林油田大批招人,可是,她不同意,因为她要回长春就调到了长春外五县。

  那时油田几万年青人的头等大事就是找对象、谈恋爱、年龄大的找房子结婚、南方来的转业兵回家接婆娘,不长时间我就当了小头头,出头露面的机会多了,就有没对象的女知青来试探我,也有老工人给我提媒,一时间,我被“月老风”冲昏了头脑,就和她吹了,很快就和扶余县的一个返乡招工的女知青处了对象,一年多也吹了。

  我还记得在农村,一次,我们上洮南送公粮,晚上住在一个经常到我们村捡粮食的孤寡老头的两间漏风的土房里,半夜车老板喂牲口回来,看见我没睡着,就把马鞍子搬来让我枕着,一会儿,他突然问我,“你们集体户的这些城市人在这儿找对象干啥?”一个只读过一年书的农民这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竟把我问蒙了,我仿佛大梦初醒,情急之下,我突然冒出一句“不知道”,谁知他步步紧逼,又问我,“我们(农民)找对象结婚生孩子,你们找对象又不能结婚,又不能在这儿生孩子,我没去过长春,真不知道你们大城市的小青年在农村将来肯定得回去,在这儿急着找对象干啥?”我觉得这句话他是经过好长时间思考的,于是我就随便说了一句“真是不知道,别人都在搞,我也不能干瞅着。”

  我们集体户在农村组成了四对,成功率44%,回城后结婚了两对,成功率22%,后来到了80年代初两个在我们集体户毫无恋爱迹象的同学结婚成家,这样就有了三对,成功率33%。后一对男同学有残疾,后来根据政策回城后在一个大集体企业读了业大,得到了工程师证书,女同学进城后是某市级局的干部,热情、健谈,很早就皈依了佛教。一次我问她,你俩是怎么鼓捣到一块的?她笑着说,“他老上我家去,赖上我了,那我就嫁给他吧。”她虽然说得轻松,但是就有我们这样的知青才知道这句话的内容比山还重,因为,我们一起告别课堂,一起下乡,一起笑过,一起哭过、、、、、、、、、

  《知青》影评(六):转帖:人是可以被驯养的: 知青梁晓声们的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人是可以被驯养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

  《知青》影评(七):《知青》忆梦 唐曾惹一场老旧青春

  1968年离的我们并不遥远,但却始终模糊难辨,仿佛隔着无数莫名时空,即使想一窥究竟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而带观众返回那个时代的是一辆晃晃荡荡的绿皮火车,无数剪影在陌生之地跃出车厢,开始交付青春。唐曾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人群中跃起的一脚成为他对那个时代的第一个回应。

  唐曾是充满热血的,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他这场以“打斗”形式的出场却无法以对或错去定义,只是被编剧或导演借着机会放回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真实的再现一遍。但无疑这种热血是因青春而催生的张力,即使是一种应和时代的“战天斗地”的精神所在,也确为人物的呈现做了一次最具情绪化的铺垫。从城市到农村,心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唐曾就这样和观众,和那个时代照面了。

  如果就此唐曾只一味的催生这个角色的张力,将血气方刚当成一种态度,显然人物便会沦落到变形失真的地步,他也不会在那条还未走到目的地便许多人生出不满情绪的泥泞路上走的更远,于是他又给出这个角色深藏的温柔,他背起受伤的周萍,趟过泥水走过木桥,毫不迟疑。尽管对男女的相处描述未必一如那个时代真实,但这感情的交合却是真实自然的,也让这个角色不至于和屏幕前的观众脱离的太远。唐曾还是充满义气的,所以会在听到小地包受到欺负时,飞奔而去,像是为“人类自由和解放”一样的义无反顾,做好战斗的准备——唐曾随故事负重或奔跑,演绎的这些都是人物骨子里的性情。

  唐曾也是少数在时代洪流中未曾迷失的一个,尽管那个时代对知识遮蔽甚严,但他仍存有自己的思考,在听完囤子“再也说不出话来”的经历之后会鸣不平,发出“好好的一个人被逼成了哑巴”的指责之声,毕竟他还身处一个会把人逼疯的环境,无法担负对时代过多的不忿,能有此言,已当属难得。《知青》在这方面未曾深入的太远,很多时候还是把故事放在这群特殊时代特殊的人身上,让人讲故事,通过故事窥探时代的不同侧面。于此,情有可原。

  当然,唐曾甚至就想这样在那个时代安顿下来,小地包在向他描述了一种生活状态时:一块自留地,盖一间屋子,扛枪出门打袍子,回家进门爱人往怀里一偎,再来几个吻,桌上三盘两碗,吃袍子肉,炒木耳……他表情迟疑了一下,但最终,生活还是随时代的车轮跑进了1979年。唐曾这个担负了太多责任的角色就这样奔赴了故事的结局,那些真诚随时间沉淀,泛起的,却是那些横生的内疚,那些经由其他演员说出的劝慰,未必能够最后消解。

  《知青》从1968演到了1979,除了一望无际的小麦,一望无际的大豆,和一场山石塌方的洪流一场烧毁林木的大火,剩下的,恐怕只有唐曾们的刻骨铭心。

  《知青》影评(八):苦难中见温情

  《知青》的节奏很快,走马观花,转瞬即逝,整部剧看下来仿佛真的经历了主人公们的十余年光景。 其实是一场苦难的记忆吧,其实是一个沉痛的时代吧,但是,这部剧没有选择剖开苦难,而是审视苦难。光是展示苦难,有什么用,不过是赚得观众几声喟叹而已。而只有审视苦难,才能真正越过它、战胜它。这部剧也没有遮遮掩掩,有人性之美,自然也有人性之丑。当展示人性之美时,那份温情让人感动。当展示人性之丑时,那份拷问让人心寒。 《知青》的第一集,当知青们的火车来到北大荒,他们无比兴奋地跳下火车,即使淋雨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后来随着剧情缓缓推进,他们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他们都变了太多。当齐勇眼见现实的残酷的时候,当沈力被莫须有的罪名给逼疯的时候,当孙曼玲被取消高考资格的时候,当小地包发生意外的时候……如果他们再次回忆起自己从城里坐火车来到北大荒的那一天,是否会从自己那激动的心情里,品出一份对于未来的感叹? 直到最后一集,他们回城的火车悄然远去,只留下安静得可怕的轨道,仿佛那十余年,就这样一笔勾销了。他们的经历让我想到了食指的一首诗,《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当他们从家里坐上火车的那一天起,对于未来,他们什么都不确定,未来的遥遥无期和生命最真挚的热情包裹住了他们对于未来的隐忧和茫然。多少人,踏上那辆火车,从此和过往岁月再不相见。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 1968年12月20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我的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就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知青》影评(九):往事历历在目,恍如昨天

  一群满怀豪情壮志的青年学生背负着理想,投身到“上山下乡”的运动中,告别了父母,告别了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农村,做新一代有文化的农民。当时农村真的很穷,破旧不堪的生产队部,简易的牛棚里十来头廋弱的老牛,一趟猪圈大部分空着,只有一只母猪和几只很瘦的小猪崽。当时队里每个老日值是四毛钱,我们每天挣六分是两毛四分钱,这与我们付出的劳动极不成比例。那时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天黑才收工,一天十三四个小时与老社员一起劳动,回到青年点里,浑身像散了架,恨不得拽猫尾巴上炕!并且吃不饱饭,没有蔬菜,冬天屋子里像冰窖,四面墙都挂霜,男生戴帽子,女生围围巾睡觉。早上起来毛巾牙刷冻在一起掰不下来。这样的生活过了四五年,实在熬不下去了,点里除三名男生去当兵,大部分都在农村结婚安家了。 本以为结婚后能过上幸福生活,谁曾想,又开始抽工了,并且只抽未婚青年,结婚的肠子都悔青了!恨自己年幼无知,看不清形势,那么多年都坚持了,还在乎几个月?可现实中没有卖后悔药的,只能认命了! 我们点杨淑红结婚八个月丈夫就因病死了,她还怀着孕,娘家也困难,养不起她娘俩,只好又嫁给一农民,又生了俩孩子生活更困难了。我们去看她,家里连炕席都没有,冬天孩子没有棉衣服穿,几个孩子围着棉被坐在炕头上。丈夫又得了肝炎,没钱住院,只好在家养着,我们全都哭了,用带去的大米做了点饭。看见孩子们狼吞虎咽的吃相,生活困难程度可见一斑。直到1979年下乡知识青年全部抽工回城,公社给她一个名额让她上班,可是她家住在偏僻山沟里,又不会骑自行车,来回十多里路怎么走?只好让丈夫顶替她到工厂上班。天有不测风云她丈夫上班没几年就患肝癌去世了。她又一次当了寡妇!直到现在,她还是农村户口,丈夫单位效益不好,每月只给她开七十元生活费,还办不成城镇低保,真是苦了她了,什么时候她这比黄连还苦的命运能改变呢?!

  《知青》影评(十):知青不足,偶像有余

  可能是为了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知青》这一片子时代背景浓烈,演的却是几个知青的稚气理想和暧昧人生。即使是穿着麻衣土布,还是能明显感觉到几位主角帅气、美貌的偶像特质。在某一种程度上,剧中人物虽然是当年那种标准的“国字脸”,但个个都是白净青秀。赵天亮偶尔傻呵呵卖萌,周萍则是标准的偶像剧“苦情公主”角色,孙曼玲是贴心的闺蜜,齐勇是酷拽型;赵曙光是正义英勇的男二号,而李君婷则是白富美小三;孙敬文和徐进步是最标准的一胖一瘦插科打诨,这种搭配可谓是标准的“偶像剧演员套餐”。情节上也不外如此,男一号爱上了苦情的女一号,却是重重波澜;男二号有坚定的理想,感情却被小三玩得团团转。而最让人喷血的,不知道是编剧和导演有意还是无意贴近时代,加入了天亮和排长张靖严的“基情戏”,排长对天亮,那照顾和关爱,为了天亮舍弃职务,甚至夜里卷铺盖去马棚促膝长谈……应了排长那句台词:“我们这是在犯罪啊!”

  关于整个主题,其实描写知青的劳动场景不多,放假过节倒是挺多的,年轻一辈看了,不免觉得那个年代也不像父辈人说的那么苦。而知青们似乎有预兆地说“这个时代会过去的”“将来还会要高考、进工厂”,我想也不会是当时的人会去思考的。此外、知青们过于团结,对“资产本家后代”帮助很多,也不会是当时的主流思想。相反,吴敏和李君婷这两个角色,更像当年人们的形象,虽然她是不讨喜的角色,但当年,死背语录、对“敌人”盲目嫉恨和批斗、随波逐流必然才是主流。而配角们天天打闹过日,胸无大志才是当时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因为看不到明天,整日颓然过日。主角的奋斗更像当代年轻人的典范,却不是知青的代表性人物。

  不过当然,也正是因为这部片子的偶像气质,得以让年轻一辈愿意去接受和观看此片,去了解和思考这段历史,也算是片子的一大成功之处。很多人评论此片过于温婉,没体现出那个时代的现实情况。但大家忽略了这只是一部电视剧作品,并不是写实纪录片。文艺作品重在表达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思想是依赖于当前社会大环境,如果拍得像当年抗战题材的老革命电影,大家又会吐糟搞英雄主义。相比《抗日奇侠》、《新乌龙山剿匪记》这类雷人偶像抗战剧,央视的这种《知青》过渡比较自然,年轻和老一辈都比较容易接受,算是比较接地气的一部“偶像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