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唯神能恕》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唯神能恕》观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6 03:32: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唯神能恕》观后感精选10篇

  《唯神能恕》是一部由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执导,瑞恩·高斯林 /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 芮塔·彭安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唯神能恕》观后感(一):神曰:“Go f**k yourself╭(╯^╰)╮”

  真爱粉和脑残粉的区别大概在于,真爱粉会冲着自己的本命去看一部恶评如潮的电影,而脑残粉在看完这部恶评如潮的电影后还会疯狂地点上一百个赞。

  所以K阿姨我对不起你,虽然你是这部片里最大的亮点给全片大大的加分,我还是没有给这部片点赞的勇气。

  这事都赖导演。

  既然导演非得逆着炫技死得快装逼遭雷劈的时代潮流把只够拍十分钟短片的内容硬是仗着慢镜头+打光+高司令的脸+泰版罗家英の卡拉OK撑到90分钟,也就别怪广大人民群众扔给你一筐新鲜度只有20%的烂番茄了,剧情渣到这份上用再多的漂亮镜头来包装充其量也只是一坨镀了金的X而已,不好好在剧本上下功夫光拿加长版MV糊弄观众这种事就算是神也饶不了你。

  神若看过本片,不但饶不了导演,还会断其狗腿糊其熊脸曰:“汝拍狗X,与我何干?!作死碧池,神亦不忍!”

  碧池们“不作死就不会死”这种浅显易懂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你们都搞不明白你们还指望神能forgive你们?Too young too simple!

  首先是高司令的尼桑,在泰国这个性产业高度发达的地方侬还要为打炮这种小事和人家大动干戈你是有多无聊多蛋疼?林子大了什么窑子都有你不想搞人妖直接找下一家不就成了!赖在那里不走还硬是要嫖老板的女儿你是有几条命可以挥霍啊?!连自己的penis都管不住还出来做什么生意啊赶紧回家洗洗睡啊!霸占人家女儿还先奸后杀这到底是图啥啊你个愚蠢的米国佬豹子胆吃多了早晚是会撑死的好嘛!人无耻到这种地步就不要怨人家大刀往你头上招呼了红灯区做生意不容易红灯区也是需要秩序的好么!!!

  还有就是亲爱的K阿姨,没教养的妈生出俩屌乱的儿子就算了,儿子横跨太平洋跑到泰国你居然都没教育伊管好自己的penis你的责任感在哪里啊?!自己儿子把16岁的小姑娘先奸后杀了你还有脸说“我相信他有自己的理由”——理由真的很简单啊!就是因为他老娘没教育他人在江湖飘一定要管好腰带下面的玩意啊!侬当年要是把自己儿子教育好了就不会有接下来的破事了围观群众也就不会浪费几十大洋跑来看面瘫泰版罗家英大战面瘫高司令了好嘛!作为一个混黑道混了几十年的毒妈明明在米利坚一通电话几把美钞就可以搞定的事你还飞到泰国亲自上阵这是何苦!知道自己二儿子不中用还非得赶鸭子上架,儿子被罗家英大湿打得满地找牙伊还傻呼呼留在泰国不赶紧撤回米国这实在是太不科学太不逻辑了。

  所以看够这群不科学不逻辑的碧池们自寻死路砍砍杀杀的破事之后,神终于化身泰版罗家英手持一柄砍刀收了这群妖孽了。

  但是在剧情在罗家英大湿的悠扬歌声中缓缓落幕之前,姐还有话要说。

  那就是罗家英大湿在本片中看起来很全知全能圣光护体但是实际上也很作死啊!杀人灭口讲究的就是砍瓜切菜的气势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好不好!杀人过程中99%的时间都花在慢动作拗造型上这是闹哪样?!现实生活中人家早就趁你拗造型这当口给你发便当了好么!你就一罗家英的长相玩个球的拗造型啊左拗右拗也没法把自己拗成高司令啊!!!!!

  :

  1.我拒绝评价高司令的演技。

  2.花大把钞票看hooker自慰这种事实在是……高司令钱不是这样乱花的呀你这样做不仅贬低了钞票,也贬低了hooker!

  3.法国十二岁以下的小朋友居然都可以看这部片姐真是给开放的法国人民跪了(⊙_⊙|||)……

  4.掏子宫那段觉得小腹不舒服的女同胞们请举手。

  5.俺要问K阿姨一个严肃的问题——高司令的臀部和拉尔夫大人的比起来,谁的手感更好(⊙_⊙)?请阿姨诚实地回答。

  《唯神能恕》观后感(二):刀下的俄狄浦斯——说几点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男主角竟然在电影3/4处主动提出和BOSS正面交锋,立即被轰至七窍流血。到结尾处,更是直接成为心甘情愿待宰的羔羊,如此神经病的剧情,影像风格又过于突出,也难怪观众不领情。

  实际上,这是一部剧情很出彩的电影。手的隐喻很明显,就说几点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1 Billy的死因。

  无论作为一个毒枭还是一个拳馆老板,Billy的死似乎显得太随便了。

  联系Julian从电影开头就开始出现被Chang砍手的幻觉,兄弟二人在泰国做不法生意,对法外制裁者Chang的存在不应该一无所知。影片开始不久,Billy便对Julian说:“见魔鬼的时候到了。”Billy的死,有种消极的自投罗网的意味。

  所以Julian得知实情后放弃复仇,也许并不仅仅是母亲口中说的:“觉得他罪有应得”。

  2 Julian弑父的动机?

  影片并未对此明确交代,但可以看出影片中的母亲并没有对儿子沙司老公这件事表现出对Julian任何的怪罪之意,反而是Julian处处逃避母亲,不按母亲的意愿行事,重要的信息没有与之及时沟通,并找妓女伪装女友妄图证明自己在情感上的独立。

  这样一来,当初Julian弑父跟其母想必有极大的关系,受母亲唆使?借机博取母亲在哥哥身上的偏爱?但无论如何,Julian后来一直遭受着良心的折磨。

  兄弟二人之于母亲,是儿子,也是情人、马仔。

  3 Julian的自我救赎。

  浓烈的色彩,遒劲的纹饰,相对的,大量慢镜头里的Julian看起来太安静了,在电影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Julian显得非常懦弱。实际上Julian是一个弑父的凶手,是发掘出黑市少年拳手的眼光独到的生意人,是三下五除二击倒一名嫖客并拖着他的上腭穿过走廊的暴徒,是为兄复仇时能立即找到凶手准备实施复仇的狠角色。但影片大部分的笔墨用来描绘他的恍惚的幻觉、他的自我反思以及他在母亲面前无力的挣扎。

  对方是极度凶残的正义之神,最终Julian心中的善觉醒,放过Chang的女儿——尽管这可能是Chang唯一的软肋,像古希腊悲剧中刺瞎自己双眼的俄狄浦斯一样,Julian献出了自己罪恶的双手。

  最后那段树林中的蒙太奇,令我想起《猜火车》中男主遁入马桶寻药那一段以极美映射肮脏的反衬手法,用静谧来反衬血腥。

  Chang的卡拉OK有种黑色幽默的调调,母亲和妓女两个女性角色都刻画得非常立体,影片中出现的泰国穷街陋巷令人有种港片既视感,浓墨重彩的画面美轮美奂,配乐也非常出彩。这片子实在谈不上什么装逼不装逼的,只不过类似于一个奇装异服的女人,一下子难以令人看透她的美罢了。

  这么多年来,我好像一直在等一部这种气质的电影。出于私心,不想让自己这么喜欢的片子因为低分而被很多人错过。

  END

  《唯神能恕》观后感(三):就是一部装逼的电影。

  本来是不想写这片子的,但是看到豆瓣很多装逼的,纷纷在分析导演大量的灯光颜色运用,以及手的暗示,泰国警察刀的运用。

  我想这里大多数的人是没有在影院里看到这部片子。

  如果在巨幕下,一部90分钟的电影,充满了大量的蓝红色,除了视觉疲劳,就是想早点走人。因为真心是看的很累呀。

  最奇葩的是,那泰国警察总是没事来个KTV,我靠了去。真的很想骂。

  本人是很喜欢导演的DRIVE,特别是几场光的运用太让人赞叹了。

  但是这部,真的是只有神才可以去原谅。

  如果你们大赞特赞,导演的蓝红光的用法,麻烦多看点时装杂志,这种打光技法这两年都已经被用烂了,或者你要找到来源,70年代时装杂志早就开始用这种光。

  或者比如天生杀人狂,里的几场黄绿灯光的戏,但是都是为了更好的支撑故事,表现主角的内心情绪。

  但是这部电影,这些灯光,完全没有更好帮助故事走向,无非就是把这部片子打造成一个非常非常有风格的暴力灯光片。

  而必须说的是,

  这部片子的预告片,真心是太好看了,我在电影院里起码看了十遍预告片,每次都让我更想看这部片子,但看的结果非常的失望。

  故事其实很简单,而主旨其实也就是以暴制暴,最终还是被暴力所害。

  比如警察,这个警察就相当于很多港产里那种,觉得司法正义不可信,要用一种个人的暴力,去纠正,去惩戒那些人。

  比如片头,当那女孩子被杀,场景大量红色,而女孩的父亲和警察是在蓝色的一方,而之后警察把“权力“交给父亲,那父亲杀了强奸并杀害女孩的人,之后父亲站在红里。即有罪。

  于是,警察要处置有罪的人。

  而之后也大抵是这种来处理。

  其实警察的形象类似于阿修罗。

  性狠好斗,那场他处置外国佬,就很明显证明,人家不是一刀解决,而是一点点折磨。

  而他那把随时可以拿出来的刀,也不过就是处决的象征意义而已。

  高司令的戏份,手,导演老是拍他的手,想让忽略都很难。

  相对于警察的刀,高司令的武器其实也就是手而已。

  当然导演那几场,摸泰国妹的戏,当然让手更多一份性涵义。

  而且与母亲的戏,无非就是表达下西方的俄狄浦斯情节,杀父淫母。

  而警察平时裁决别人的性命,到最后自己的家人,也无能力保护,也就是一个报应,以暴制暴最终没有结果。

  高司令最后的选择结束了这个循环,于是,最后是开放式结局。

  所以麻烦各位看这装逼电影的豆瓣er,别多么装逼的分析此电影。

  给三星都已经不错了。

  整部电影也就是西方导演对东方文化,佛界文化,东方传统的一场意淫。而且意淫的很失败。

  拍电影,起码先把故事讲好先。。

  不过鉴于这个故事简单到不行吧。

  麻烦导演还是重视下剧本吧。

  咳。

  当然出来混,总会拍几部烂片。

  不过,能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也算奇葩吧,或者为证明电影节是大肚容百川吧。

  《唯神能恕》观后感(四):胡言乱语

  电影中有不少片段定格后的画面可以拿来当壁纸,尤其是一些长镜头,布景搞的很不错。

  “张弛无度”,不是弄个中年男人慢慢走然后喀嚓来一下就杀人然后再慢慢走开就能叫有张有驰了,借女友的一句话:“这电影一个个的都是来片场散步的吧!” 这种节奏我实在是欣赏不了啊。

  放着这么一个妖娆的妈在那,高斯林你居然不乱伦,太可惜了!

  在非常带感的背景乐伴奏下,警察头子跟个耍猴的似的耍刀。 莫名的喜感。

  警察头子一刀划过,杀手倒下,血肉翻出、露出一排肋骨。 露肋骨这个画面很带感。 从背后抽刀这动作我突然想到漫画《圣子到》的主角了,里面的主角也是能像变魔术一样从背后抽出武器。

  警察头子来到“中介人”所在的娱乐场所,说:女的把眼睛闭上、男的睁着眼好好看看,之后周围一片静谧。 警察头子先用四把刀刺穿“中介人”、将其钉在沙发上,然后在“中介人”嘶吼之际从他面前走开,溜达了一圈又回到“中介人”面前,把刀从“中介人”眼睛上方戳入,然后向下拉、割裂眼睛,刀痕跟闭上的眼睛呈十字。 酷!

  高斯林真恶心,为了保护孩子这种狗屁理由从别人背后打黑枪。恶心透了!

  《唯神能恕》观后感(五):《唯神能恕》:迷离幻象下的存在主义

  初识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是在《亡命驾驶》中,是他与瑞恩·高斯林的首度合作。那是一部相当「耐看」的电影,第一次看时让我略微失望,但每一次重看都能从细节处品出别样的味道。有点闷,不过闷中带骚;有点冷,然而冷中藏酷。其节奏时而静如处子,时而又动如脱兔;温馨的桥段似能融化人心,血腥的桥段却亦极度重口。这些强烈的对比令此片具有着非凡的魅力,至少颇合我的脾胃。因此,当雷弗恩和高斯林再次联袂时,况且还有那么一个碉堡的片名,吾辈怎能错过?

  我敢肯定,凡是看过《唯神能恕》的观众,一定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有的爱死,有的骂死。这是一部极为风格化的作者电影,仔细观赏过《亡命驾驶》的人应该能在运镜和构图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只不过雷弗恩将某些特点作了进一步发挥。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是导演装逼到了一定程度,但是装逼和真逼是有本质区别的,逼格的高低往往决定了是「真」还是「装」,想必不会有人说王家卫或者阿伦·雷乃是在装逼吧。

  虽然不知道雷弗恩是否对雷乃有着特别的崇敬,但在我看来这部《唯神能恕》却有着许多雷乃的影子,比如慢节奏、比如形而上、比如超现实,比如镜头拼贴,都能在此片中一一对应,可见雷弗恩也是一个形式主义的迷恋者。在著名的神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里,雷乃将形式主义无限放大,看得观众如坠五里雾中,即便绞尽脑汁也不知所以然。与之相比,《唯神能恕》还算是较为收敛的,最起码我们能明白它讲了个什么故事。

  从外表上看,这部电影相当具有意识流色彩,拍摄地的选择(泰国)显然是一种对「神秘国度」的泛指,人物的行事准则亦几近荒诞。然而,透过雷弗恩用大块色调、慢镜头、撩人画面以及破喉裂体与血浆白骨建立起的诡异影像,我们看到了一个病态的、同自己内心不断搏斗并寻求救赎的主角朱利安。而这正符合了存在主义作品的基本特征——世界是荒诞的、非理性的,而主人公则在烦恼、痛苦和焦虑中积极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在本片中,朱利安需要解决的是心理顽疾,兄长与母亲的不伦关系让怀有浓重恋母情结的他愈加自卑和嫉妒,对母亲的感情也既爱又恨。最终,在凌驾法律之上的Chang警官面前,朱利安接受了「神」的惩罚,并完成了心理救赎。

  《唯神能恕》注定是一部不循常理出牌的小众片,虽晦涩难明,却也独树一帜。假若看惯了按部就班、老老实实讲故事的影片,想要更多的自由度和联想空间的话,不妨可以尝试一下此片。如能在观影之余顺带涨些逼格,那便再好不过了。

  《唯神能恕》观后感(六):逼都被你們装完了那我这还装什么

  今天才偶尔在b站上看到这么个片子 心想上来吐槽的 没想到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五星 哈哈 唉

  看到最后一场卡拉ok我还在想装这么大一逼就是要搞个大新闻吧 怎么着还要高潮一秒噻 结果没了

  哦 非常普通的故事 装逼没关系 前提是不要搞笑啊

  说一段 哈哈哈 唉 逗死了 主角特么叫鸡就算了 yy自己被砍手 特么后面他老妈出来一段 开始神叨叨的慢镜头还以为又在梦游呢 结果他老妈开口就问凶手的事 关了门 直接破口大骂起来了 然而画风还是神叨叨的梦游风 这台词明显不搭嘛 这里不要配一段神叨叨的充满哲理的人生预言嘛 这么奇幻的画风 看了台词才知道是现实

  鸡巴导演连这种转换都做不好 也就能糊弄豆瓣里的逗逼 文青嘛 向来是神经大条干不得细活的 这种细节的尴尬可能自动pass了吧

  可爱

  《唯神能恕》观后感(七):慢镜头并不唯美 动作倒是干净利索

  打打杀杀的电影总是有点吵,雷弗恩想必是打算来一场静态暴力展示,通篇,大BOSS都处于一种僵尸状态,即便是单挑时的闪转腾挪也闲的笨拙,但谁让人家是BOSS呢,就是打不着。

  慢镜头堆砌而成的电影,这点让很多习惯快节奏动作片的人觉得乏味,有限的对白给出了断断续续的故事线索,剧情的跌宕起伏,完全靠观众脑补完成,这种节奏推进就不能太快,否则大家就只能不断的回放来找回丢失的内容。

  意象,这是片子几乎时刻都在说的事儿,雷弗恩说的有点絮叨。意象本就是意识的外部替代表征,但拿来说事,甚至填满全片就有点着力过猛了。美女的偶一回眸算是留情三分,那么左右摆头眨眼,就不能不怀疑,是不是昨晚枕头太硬了。

  对于导演的自我展现,痞子昆作为近年来的代表人物,也已经金盆洗手,回归尘世,并不是说要粘上世俗手段的锈迹,而是应该把个人审美和观众口味,有一个良好的嫁接,把观众都当白痴,那是太天真。但把观众都当知己,那就是犯傻了。所以,从片子里,我们看到雷弗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骄傲的卖弄着让人目眩神迷的慢镜头、意象、暗示、心理学恋母、弑父、性癖等等,以至于在观影时,观众也可能时不时的左右看看,避免自己太过于失态。虽然这不是部AV,也没多么血腥暴力,但看片时总会让人觉得自己有点卑鄙。

  《唯神能恕》观后感(八):首先我并不喜欢本片,可能是我看不懂作者真正所想表达的东西。

  首先我并不喜欢本片,可能是我看不懂作者真正所想表达的东西。

  可能作者想表现人性,揭露人的罪恶,就像片名所示,人们犯下的罪孽只有神才能够宽恕,作为人的我们是不能原谅和忍受的,片中警察的行为也充分展示了这一点,警察并没有将罪犯以法律途径进行制裁,而是以暴力的私刑对罪犯处以惩罚,就如同那句“原谅你是上帝的事,而我的责任就是送你去见上帝”。

  作者很好的利用性,暴力与血腥元素吸引观众,并搭配上压抑的音乐,昏暗的灯光,暗红的色调,包括人物的动作与画面镜头的搭配,这些都很好的烘托了影片氛围与基调,本片剧情便围绕着复仇展开,片中不管是警察或其他人都将暴力作为复仇与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我认为片中角色使用暴力并不真正是为了复仇或者制裁,更多的仅仅是自身的宣泄与释放。

  本片比较吸引我的便是警官。片中警察的行为违背了以往影视作品对警察的描写,片中他们并不是作为法律的捍卫者与公民的守护者的身份存在,他们立与法律之外,自认为是在追寻罪恶的根源,惩罚一切有罪之人,抛开法律,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裁决有错之人。而并不知道,真正引发罪恶之人便是他们自己。警察在完成每次制裁后都会到一个中国餐厅唱歌,这像是一种仪式,一种洗礼。

  片中男主也是颇有趣味的一个角色,片中看起来最为正常,甚至和其他角色比起来算得上善良的角色。他在片中多次出现双手的特写,并在前期就出现被砍断双杀的幻想,可以看出他的双手同样沾满罪恶,并充满恐惧,这双手也在片中作为性的主要表现和隐喻,男主因为杀害了自己的父亲而逃到泰国,并有着严重的恋母情结,甚至有乱伦的迹象,但他也有展现出对母亲的反抗,片中对男主刻画很平静,并不喜露于色,以至于他对女主怒吼时给观众一定的冲击。

  其他角色比如母亲的病态心理,女主的无辜,我只想到了无辜,因为在这部冲击点比较强的影片中她仅作为男主性幻想对象罢了。

  我并不知道作者拍摄这部影片的出发点和目的,本片除了怪异的拍摄手法与选题之外并没能给我多大的感触。

  《唯神能恕》观后感(九):唯神能恕 短评

  冰冷的画面,诡异的氛围,冷艳的

  色调,咋舌的血腥,极少的对白,尼古拉斯·

  温丁·雷弗恩在这部电影里把他之前在《亡命

  驾驶》中冰冷阴郁的风格进行了升级,加入了

  更多阴暗的元素,这种升级在画面和氛围的营

  造上显得尤为成功,可是在剧情的层面上却显

  得幼稚和矫情,使得影片变得过于注重展现暴

  力美而忽视了故事的重要性。主演瑞恩高斯林

  的表演也因为角色的关系而变得僵硬,虽然也

  很酷,并且也有人性的一面,但似乎缺少了《

  亡命驾驶》那种fighting过后让观众大呼过瘾

  的感觉

  《唯神能恕》观后感(十):是不是又一个沙威和又一个冉阿让?

  对于很多暴力题材爱好者来说,《唯神能恕》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并不是因为它不够暴力——事实上,它相当暴力,很多段落我都是窗口化看过去的——而是因为它足够风格化,这些风格化,提高了观影的门槛,也降低了单纯享受暴力的快感。

  很多人不会注意影调,他们会认为无论是格斗馆,ktv室,以及公寓,红色调是理所当然,和那些人的心情,和那些事情完全无关,这不是唯心主义吗?很多人会为逻辑不清的镜头切入感到茫然,不知道为什么那个略微秃头的男警察会忽然切进来,还有刀和手。它们打破了时间线,故事的逻辑,以及人们的观影惯性。

  很多人会觉得这个故事没有讲完,例如,警察究竟为了什么要做这些事情,高司令和他的哥哥,母亲以及父亲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高司令的爱情是什么,他们都没有得到,看了一场没头没尾的电影。

  他们同时拒绝认为,电影是要“解读”的。

  cult仅仅是传播渠道意义上而言的,它和电影的特质没有关系。但如果本片竟然不能cult,就又是一部注定被湮没的可怜之作。

  但这并不是观众的错,片中很多事实上降低了观众舒适度的手段,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它的潜文本配不上那些冗长,这也造成了本片的一个特点:好解读。本来就是那些事儿嘛。

  那制作它的人想得到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

  这是一个三个人的故事。一个自以为是神的人,一个自以为能够战胜神的人,一个惧怕神,又不得不站在神的对立面,最后宁愿接受审判的人。在其中细腻暧昧的人类情感,只是为了各种行动一个合理的动机,然而最终的主题无非还是三个字:罪与罚。

  那么惩罚呢?基督徒又有一个故事,你们谁是无罪的,就第一个拿石头来砸她吧!

  现代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审判你的不是人,而是法律。法律是人们之间共同的意志,不是神的意志,这就僭越了神权。

  当然还有另外的审判,人心的审判。电影里很多不免一死的人,你接受他必须死,同时你也原谅了他,有些甚至你希望他不要死。这些人再坏,也有一些不可触碰的底线。例如,不杀小孩。

  在本片中,高司令是反对杀小孩了,为了保护警察的女儿,他甚至杀死了同伙。后来警察把他的妈妈给杀了。

  那么我问你,再后来警察的女儿怎么样了,高司令到底是杀了她,还是没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