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斗牛》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斗牛》经典影评集

2022-04-06 03:34: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斗牛》经典影评集

  《斗牛》是一部由管虎执导,黄渤 / 闫妮 / 高虎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斗牛》影评(一):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

  时地利的原因,这部9月11日才将在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式及国内同步上映的片子我已经看了三遍。但却不会觉得反感,反而每次都会看出新的东西。

  定位的时候可以很多元,无论是战争、喜剧、爱情、历史、抗日、故事、情节它似乎都占了一点点,可是我更喜欢把它称为“红色喜剧”——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

  看电影多了有时往往会形成思维的惯性,例如看到黄渤和闫妮就会觉得一定是彻头彻尾的喜剧。但这样也许就会忽视电影本身所要传达出的内涵和深意。

  尽管深刻,但却不悲情。这也许是这部电影的独到之处。片中也有尸体遍地的惨烈与触目惊心,也有逃难的人们表现出的鲁迅先生笔下“中国人的劣根性”。但当牛二用自己的小聪明、小技巧和他们周旋,并成功“突出重围”时,在让我们看到中国最朴实、最善良老百姓身上的智慧的同时,也让笑声冲淡了对那个时代的恐惧与灰色记忆。

  闫妮的饰演的九儿是线索,也是这部戏的引子。她存在让我们在满是蓝灰色的屏幕上看到了一抹亮色。她更是牛二的心灵寄托,因为她,牛二接下了养牛的任务;也许也是因为她,牛二才会对奶牛这样的不离不弃。因为当全村人都在鬼子的枪下死去,牛二从九儿已经僵硬的胳膊上取下了自己送她的家传银镯,然后给奶牛起了名字——九儿。而银镯,是他曾经对九儿的承诺。

  作为青岛人的黄渤,以山东电视台影视制作中心的支持,在革命老区沂蒙山,用一口标准的山东方言,花四个月的时间演出了这个代表了广大山东人的形象:重信义,重承诺,坚持、勇敢和乐观。也许,它会像《闯关东》一样,成为一部让山东人们引以为自豪的作品。

  《斗牛》影评(二):斗的是牛吗?

  你不得不佩服黄渤的演技,哪怕一个人飙戏,他的表情眼神都是很奇妙的。

  其叙述手法实在容易让人不知所云,在插叙中结合些倒叙,使人云里雾里。

  剧情性的喜剧片,但看过约五分之三还不知其到底要表达的内容,直到往后才发觉原来如此。

  人性这种东西,被人翻来覆去谈了又谈。此处认为,该片结合《杀生》一起看效果更佳。

  …………………以上语无伦次………………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试问,如果你是有一个口有余粮稍富裕但又前程未卜的落难者,你会去救助一个村的一无所有的落难者吗?

  任何一切逆境都有可能使人暴露本性,但其实谁也不能怪。形如饥饿这样的东西,在《放下你的鞭子》里有所提及:“没有挨过饿的人,是任怎么样也不会懂得挨饿是怎样一回事的。你知道,饿得慌的当儿,那种疯也似的心情哪!我小时候,简直不懂得有饥饿这回事,那时候我多么爱那些小猫儿呀,小白兔呀!有一次隔壁的王麻子错把我养的那只小白兔儿打死了,我就哭了一整天,人家都说我这小姑娘心眼儿好!可是这一年来,在我饿得慌的当儿,我一见人家养着的小猫不兔,我就恨不得生吞活剥地吃了下去。”

  大致便是如此吧!

最后,不得不说,纵使是管虎,也会有《杀生》《斗牛》,同样也会有《鬼吹灯之黄皮子坟》。

  《斗牛》影评(三):斗牛?斗人?

  牛没有斗,只看见人在斗。

  一切都在牛眼里。

  牛默不作声,管你是谁,能做的就是吃了草,把身上的奶挤光了给这些和自己不相干的人喝。

  放假了,外面炮声雷雷,电视里歌舞升平。雷声我管不了,晚会我也停不了。

  幸好我还可以有其他的选择,看自己想看的电影。

  一个人一头牛,就把那段历史讲透了,管虎好绝。

  生和死,杀杀打打,来来回回,一部戏就把人生给演尽了。

  明天要阅兵,再辉煌,再荣耀,大家踩在无数无名的人倒下去铺成的路走过来的。

  不管谁站在那高楼上,也不要忘了,再牛,也是老百姓把你抬上去的。

  《斗牛》是一部笑了后会很痛的电影,谢谢管虎和黄渤,还有那头有好几个分身的奶牛。

  《斗牛》影评(四):大爱无疆

  生命是一条大河,时间流逝,什么都能过去。牛二坐在高高的崖上,旁边摆着自己胡乱拼好的“二牛之墓”,身后卧着九儿,阳光暖暖的撒在身上,他说,什么都能过去。

  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表面看来一个简单的故事,实则将生活的哲理蕴含其中。每个中国人都是爱国的,只是爱国的方式不同,或者说,巧合间,牛二尽显英雄本色。影片采用顺序、插叙、倒叙的手法,将故事、人物丰富的展现出来。九儿在片中出现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是可以推断出,她性格爽快,为人忠诚,对牛二一片痴情,只是这种女子的命总是不好,先前成了寡妇,好不容易因为这头荷兰黑白花而和牛二结下良缘,却因战争香消玉殒,徒留牛二带着那头似乎是九儿转世的黑白花留在人世间。

  本人以为,贯穿电影主线的是一个字:爱。因为爱,牛二应了村长的要求,娶了外姓寡妇九儿,并且负担起抚养八路牛的任务;因为爱,牛二在九儿死了之后仍然把这头牛当做是九儿,并且不离不弃;因为爱,牛二在经历枪林弹雨、饥饿伤痛、天寒地冻等等考验后,仍然坚强的站起来为了那头看似是爱情信物的牛;因为爱,牛二做好了死的准备,他不能拥有九儿,但他能拥有“九儿”,他死也满足了。

  牛二:

  牛二张显无知者无畏的性格,使得片中拥有许多搞笑场景。虽整体故事给人以悲伤感,但是由于牛二的无畏性格,加上天性中的小民意识,巧合的将常人看似不可能达成的事情变成现实,是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将历史背景穿插在剧情中,更显得牛二对时事不知而闹笑话的笨拙,但是他的心也无不被生命求生的欲望打动。

  打动牛二的人是九儿,活生生的人,就这么死了。九儿的死对牛二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所以他得好好活着,为了他的九儿,他也说过,其实想和九儿生个一男半女的,只是生不逢时。打动牛二的还有这头牛,这头似为九儿转世的黑白花,她可以为了乡亲们,为了八路军,甚至为了逃荒的难民奉献自己的乳汁,牛二之所以丢不下她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家伙的大公无私。那个抱着孩子的母亲也让牛二心灵一震,满面尘土,苦苦求来的一口牛奶却最先给了怀里的乳儿。让牛二难忘的场景更是那帮难民的头领,他们为了吃牛的肉不择手段,牛二

  则被逼无奈不得已将他们引至日本人留下的地雷圈,几声轰鸣过后这些人都血肉模糊,牛二哭着大喊:快别来了,别来了,还有地雷呢,也不是我埋得地雷,你们快走吧!清晨,狼崽子为了生计闻见人肉味,牛二还不忘呼喊道:快走!那是人啊!你别吃!生活的艰辛更衬托出牛二求生欲望的强烈,也许是因为那张八路留下的契约,也许只是完成一个未知的使命,牛二将那份契约拿出给八路的瞬间,在蓬头垢面的他的身后,我看见了阳光,看见了一颗金子心。

  九儿:

  牛二这个人生命中的女人,就这么因为战争而消逝。她性格中的不服输,不认命,调皮天真惹人喜爱,让牛二眼睛一亮。如此小气的牛二在听说可以把九儿嫁给他后,答应了抚养八路牛的任务。其实,这个女人心地善良,虽然命不好,但她要是知道,牛二如此为她痴情,定会含笑九泉的。

  荷兰黑白花母牛九儿:

  本片名为《斗牛》,本人以为非斗牛也,所斗之物实为命运。片中之牛,包含任性、通情、温顺之意,为的是延续九儿的性格作风。

  其余人等性格不鲜明,不予赘述。

  片子就这么完结,让人回味无穷,看完以后有种感觉,中国的电影会有前途的。我们也许没有好莱坞的商业巨作,我们也不会有宝莱坞的歌舞剧,也许我们更不会欧洲那种小资情调,但是我们有的是淡淡的、暖暖的爱,在平滑的流年里,让人惊叹,原来,这就是生命最原来的存在方式。

  大爱无疆。

  《斗牛》影评(五):感谢我所经历的一切,是它塑造了今天的我。

  这是部非常非常小众的电影,我打包票一大部分观众不喜欢,还有一部分观众看不懂,可是我竟然蛮喜欢。

  黄渤凭这部电影拿下影帝我一点不惊讶,一个人,一头牛,串起一部电影,这可不最靠脸刷流量,黄渤做到了,不仅做到,而且堪称完美。

  电影里设定是一头牛,其实导演组前后换了七头长相体格差不多的荷兰奶牛,黄渤一个人和他们培养感情最后居然成了养牛专家!剧组拍摄条件的辛苦请大家自行百度。

  结尾那个孤独凄凉的画面实在让人印象强烈,不得不说,黄渤的演技,让人信服,很有阿米尔汗的精神。

  说起黄渤,我是从《挑战极限》开始重新认识这个演员,同时还有神算子黄磊,也是一个我很喜欢的人物,虽然稍有出风头之嫌。身为黄氏一份子莫名感到骄傲啊。

  黄渤的一生坎坷不断,北上漂,唱过歌,开过工厂,当过老板,考电影学院被老师劝过放弃,就因为长相寒碜,他的同段人都火了就他还在漂。

  然而感谢这些经历,让他的演技炉火纯青,除了黄渤其他人无法演驿驾驭,更是成就了今天的影帝!

  有句话怎么说的:感谢我所经历的一切,是它塑造了今天的我。

  《斗牛》影评(六):《斗牛》—见的人多了,就喜欢畜生了

  “抗日”?只是个幌子。影片与《鬼子来了》的叙事视角很像,都着眼于抗战环境下的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状态。《鬼子来了》更注重用人物的举止反应当下人民的思想状态,以及表达创作者对抗战甚至历史的思考。而《斗牛》则更纯粹,剖析人物和人性,让我们看看主角身处残酷环境下,面对不同的人和事,逐渐发生的世界观的变化。至于“抗战”,只是个背景条件,有没有抗战对于影片的核心并没有太深的触动。

  “喜剧”?能把人看哭。看到主创当中有黄渤和闫妮,就很容易给对这部作品先入为主。尤其加上“乡村喜剧风格”的海报设计,观众会被误导,往鸡飞狗跳那个风格上去联想。整部影片笑点并不多,而为数不多的笑点,当反应过来的时候,立刻又深沉到想哭。这种瞬间情绪上的落差,相当厉害

  “影帝”?是货真价实。黄渤能做到很多人做不到,或者不愿意做的事,并且把它们做好。

  丑到影帝这个份儿上

  《疯狂的石头》这种现象级的作品,硬生生把这么一个跟偶像完全搭不上边的演员推到了台前。黄渤崛起的迅速足够让人惊叹了,自此仅三年之后,他就凭借《斗牛》拿了金马影帝。

  很多人需要抛掉的偶像包袱,他是没有的。

  丑,也是天赋,但怎么发挥这个“丑”,就决定了演员的高度。同样是卖“丑”,陈佩斯、潘长江、宋小宝三个层次就截然不同。

  陈佩斯是以“丑”先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再去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不下流、不尴尬、不奉承,自成一派。观众对于艺术的鉴赏力不同,通过“丑”来降低门槛,才会被更多人接受,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的“二子系列”作品,讨巧之处无外乎是生活化的亲民。(下图的《孝子贤孙伺候着》是个暴露年龄的作品,不知道还有没有观众记得,这个阵容是上个世纪中国喜剧殿堂级的存在了)

  潘长江则是将戏剧的丑角,完完全全搬上了大荧幕来。潘长江的作品受限于创作水平,比较适合小孩子看。当小孩子长大了,有一定鉴赏能力了,就会觉得其幽默的手段略显低级和尴尬。“丑”得让人家嫌弃,再博得一笑的哗众取宠。(经时间淘洗之后,唯一能省得下的好作品就是《过河》了,然后走到哪儿唱到哪儿,一副靠家喻户晓吃饭的样子,见山东春晚。没有潘长江,魏宗万先生还是“老万”;可没有了“老万”,潘长江就……)

  宋小宝只有一个。宋小宝采用一种把自己跟“丑”进行捆绑兜售的做法,能把自己写进“丑”的定义里这种。于是观众养成了一种独特的审丑标准,叫做“宋小宝”。他只要沉醉于扮演自己即可。(对于演员来说,多年之后被人念叨起来,如果只有一个“损色”,就有点悲哀了。本来宋小宝并不应该纳入这个比较行列,毕竟他大荧幕作品几乎没有,但考虑到他的热度以及现在没什么人好好研究像样的喜剧电影了,所以才拿出来的。至于,为什么没有沈腾,额,他丑么?)

  跑偏了,赶紧回来。重点是要说一下黄渤的“丑”。

  他所饰演角色的“丑”,是一种类似于裸奔样的纯粹的丑。抛弃身份、地位、外表这些粉饰,把小人物精神力量的强大展现出来。陈佩斯“丑”出来的笑,是带着讽刺笑笑生活;潘长江“丑”出来的笑,是嗤之以鼻,一笑而过;宋小宝“丑”出来的笑,是撒泼打滚;而黄渤“丑”出来的笑,是“一笑像哭一样”,他的喜剧,多半是残忍的。

  这个妆容对自己形象上的摧残,不是那么容易狠下心来的。

  别忘了,主演还有一头牛。

  跟一头牛演感情戏,演对手戏,这个“对牛弹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配合的难度。可黄渤通过跟牛的相处,真正与奶牛建立出感情,这也是他拿影帝最牛的地方了。

  一个看似很轻易的动作,如果要与牛有这么默契的配合需要多大难度。有多少人抱自己媳妇儿,都没比不上这个痛快的。

  坐下,别站着秀

  管虎总喜欢在讲故事的方法上,玩一些花活儿。

  混剪+插叙稍微有点招人烦。就好比在野球场上,碰到一个爱秀的兄弟,一顿运球过人骚操作之后,球没投进。从影片的整体性上是没有遭到破坏的,以时间为轴,把一个个小故事穿起来,互相之间关联性也不大。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再爬回去。

  对育碧公司比较熟悉的游戏玩家,看到这部影片的风格,就会想到一款游戏《I'm alive》。末世生存游戏,主人公从废墟和焦土里爬出,看看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焚尸坑这里,一上来就让观众打破看喜剧的念头,背负着一村人的性命去看他们生前有些愚昧的笑话。

  这场屠杀的一前一后,生死相隔,作为叙事的分界。手法就像洗扑克牌,一半是村里人死后,围绕牛儿展开的故事,另一半是村里人生前,一头荷兰奶牛进村的来龙去脉,剪辑师这双手将两沓牌洗在一起,再一张张抽出来派牌,发到观众眼前。

  人全死了,牛藏这么好呢。

  这头犟牛成了牛二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它的出现真正改变了牛二对于这个世界和人心的看法。

  原本在村里牵着一头小黄牛的他,可能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娶了村里的寡妇——九儿,再生个一男半女,延续个香火,这就算圆满了。村儿里的事儿,村外面的事儿,都跟他没有太大关系,鬼子来了就躲起来,只求活着就够了。

  从被迫接受了养牛的任务,到屡次深入敌后去救牛,再到奋起反抗,最后避世归隐的逐步改变,关键都在这头牛这儿。

  经历了人生百态世上的冷暖,牛二发现人心太复杂,能跟自己相依为伴的也只有这头牛了。用一头牛,来讽刺人,就好比那句“连畜生都不”啊。

  九儿——村儿里最显眼的奇葩。

  从整部片子灰暗的色调来看,九儿这一个外姓人加过来的寡妇一身红袄显得格格不入。就像郭富城在《浪漫樱花》里面演的色盲一样,只有看到的“她”才是有色彩的。

  泼辣豪放的性格,就像是给闫妮订制的角色一样,加上闫妮的人设加成,很多戏也显得自然。

  虽然出场不多,但是九儿这个人物是十分立体和丰富的。她代表着当时的一种先进思潮:女性独立解放,婚姻恋爱自由,以及对自己切身利益的维护。也许这也就是九儿吸引牛二的地方吧。

  (有一处细节我宁愿各位观众没有抓到,片头焚尸坑里面的九儿的尸体——是没有穿裤子的,所以九儿生前遭遇了什么就不用多说了。而且在其他化作焦炭一样的尸骨中,她并没有被焚尸也是一个佐证。仅仅一个镜头,把许多垃圾抗战片特意拉出来吸引眼球的做法,像烟头一样碾成渣了。

  一个有着独立解放思想的先进女性,却落得这种下场。这种残酷的落差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思想是不能救人的,而武力可以。牛二在后来面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牛二就在这种颠沛流离中,丧失了对世界的那些期望,安安静静躲起来,与世无争。

  几段小故事

  ①

  一张军民协议,成了一个人一辈子的负担。

  八路军把牛交给了村里,村里又把牛交给了牛二,牛二作为最底层的人物,只能接着。起初牛二和牛的矛盾摩擦,本不会让二者的关系走到最后相依为命的地步。

  凭借这一纸约定和牛二自己的良心不忍,二者分崩离析的关系才又被捏合在了一起,就像牛二自己说的,“天意,天意”。

  在逐渐相处产生感情之后,牛二其实已经不再受那个约定的束缚了,而是心里有了牵绊,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个朋友(或者说爱人,牛的名字也是九儿)照顾好。

  在牛二以一种半原始人的状态出现在大众眼前时,黄渤此处的演技是绝对的牛逼。因为多年只与牛相处,言语能力退化,从说话的强调,到眼神的游离。这种完全封闭的生活状态下,突然之间与人沟通的生涩、局促都在这一段的表演中体现出来。

  曾经经历过大风大浪,跟牛患难与共的牛二已经被孤独的生活消磨殆尽了,这一个约定把一个人的一辈子就给毁了。

  上面这一幕,就是让本人情感最复杂的一幕了。

  看到手中攥着的几个字,又被风吹走了,忍不住笑了一下,把前面吹飞契约那段扣上了。原本在一个人生圆满了的舒缓节奏中,突然加速来了这么个梗,是会让人忍俊不禁的。

  但在下一刻,就把之前的笑全咽回去了。

  看到牛二奋力地追赶着吹飞的字时,对人物的辛酸就都涌到鼻子上了。起初是甩都甩不掉,追着撵着你的那张契约,到后来命运变成了你奋力抓紧的那一点点希望。

  牛二把自己人生都寄托在了这几个碑文字上。只有这几个字,能证明一个叫做牛二的人曾经活过,没有人会为他的生平事迹著书立传。对于不会写字的牛二来说,如此沉重的人生,最后仅落在轻飘飘的四个字上。而他此时却在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奋力挣扎。因为他不努力,可能连最后这四个轻飘飘的字都留不下了。这种命运的凄凉,冷得刺骨啊。

  最后这个摆字,是有讲究的,“牛二之墓”摆成了“二牛之墓”,其中“之”字还反过来了。这时的牛二,是更像一个人,还是更像一头牛,或者说我们更宁愿他是头牛,能够少受点生活之苦。在临死之时,“二牛之墓”,将牛二和九儿这两头“牛”合葬在一起,才算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吧。

  ②

  从片头的村里人被屠杀,看到九儿的惨死,直到影片中段,牛二一直被恐惧笼罩着,他甚至害怕得不敢愤怒。他怕死么?当然怕死,这是送死人堆里爬出来之后最正常的反应。

  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死了,一个牛二又拿什么去跟人家拼呢?不过主角受刺激后开光环的作品也不是没有,《我不是王毛》就属于开自瞄挂的这种了。

  而真正让牛二骨气勇气去打鬼子的动因,是他手里的武器。无论是那杆猎枪,还是崩了弦的弓,手里有了家伙,牛二也就有了胆子。可起初,牛二抄起家伙来,可是为了宰那头惹祸的奶牛呀。

  牛二在与日本人对峙的生死关头,才本能地唤醒出他的战斗意识。而也是从这段真刀真枪的正面迎敌开始,奶牛九儿才转变了对牛二的态度,变得亲密了起来。

  这个两层寓意就很直白了。

  如果自己不想着去抗争,不去捍卫属于自己的东西,别人是不会施舍同情的,连牛都不会。而赋予人抗争力量的最直接因素,就是武力,有了刀枪,才硬气。

  与战争有关的这条线,在最后的一场“三人行”提到了另一个高度。

  鬼子给奶牛疗伤的可有可无的洗白暂且略过,没太多营养。当牛二回山洞,遇到了国民党伤兵的时候,这场牛二、鬼子、国军的三角戏才好看。

  此处是整部片子节奏最为紧张的一段对峙,牛二被夹在了国军和鬼子的冲突里。

  和平主义和息事宁人到底能不能拯救世界呢?牛二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两个被战争、仇恨、文化差异引发误解的敌对阵营的人,其矛盾是不可化解的。

  在山顶这一个狭小的空间中,牛二想要用理想主义的和平,去安抚两头饱受战争摧残的野兽,这是不现实的。牛二对于日本兵的原谅,并不是因为他客观,而仅仅是因为他保有的善良。

  当枪声一响,这场三个人的战争结果,注定是三败俱伤。这也就精辟地阐述了一下,在无休止的战争正面前,是没有赢家的。

  子弹为什么从牛二的眼前划过?这双看不清世事的双眼,留它何用呢?

  ③

  难民这里,可以说是影片中所用篇幅最长的一个段落了。这就又绕回了哪个反乌托邦下的人性问题。上一秒牛二的善意搭救,下一秒就给自己的奶牛惹上了麻烦,无节制的帮人帮到底,最后只能从自己的身上割肉。

  难民想尽办法榨干奶牛身上所有的可利用价值,奶喝光了,就杀来吃肉。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是很疯狂,但疯狂的背后,就是战争带来的饥荒。逼到这个份儿上了,人就陷入了一种矛盾:命已经不值钱了,还不如拿命换一口吃的;那么换一口吃的,不就是为了保住一条命么?

  如果没有鬼子的地雷,那么最讽刺的就莫过于,牛二走过了鬼子的枪林弹雨,却在最后和奶牛栽在了“自己人”手里。

  战争可怕么?不可怕,没有人心可怕。但这么可怕的人心不正是在战争下才催生出来的吗?

  因为这个时候,牛二已经不再把奶牛看成牲口,而是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媳妇儿——九儿。这个时候用途牛来配种,就是在糟蹋他媳妇儿,这是任何一个汉子都不能忍的,所以他最后的反应才那么激动。

  好在每当牛二遇到绝境的时候,八路军总会及时挺身而出。负伤的牛二倒下的时候,奶牛九儿此时的互动动作非常感人,生死伴侣,也不过如此了吧。

  全片最伤的泪点,出现在牛二醒来之后,把牛抽醒这里。声嘶力竭的绝望,想抓住自己生活的最后一丝念想,不光是为了救牛,也是为了救自己,我不知道如果牛死了,牛二还能靠什么支撑他活下去。

  这就像涂们在《老兽》里,派出所门前抽的那支烟,真正拿下影帝让人叹服的,就只需要这样一段戏,而对于黄渤而言,我相信就是这里了。

  不管再怎么舍不得,这鞭子不抽下去,就没命了。

  这是一席由黄渤呈现的演技盛宴。

  所讲述的一些很沉重的话题,都被人物的悲惨经历,以及人牛之间的深情压了下去。

  战争固然惨烈,就像刘峰说过的那句“跟躺在陵园里的弟兄们比,我敢说不好么?”

  然而,活人要经历的创伤,倒还不如死了来得痛快。

  嗜啡电影∣陪你看电影的公众号

  《斗牛》影评(七):这地方,人不像人,狗不像狗……

  喝了牛奶得以活命的难民反而要杀牛吃肉,结果被地雷炸成碎片。看着狗叼走了被炸碎的尸体,牛二说:“这地方,人不像人,狗不像狗……”

  牛二种完菜,靠在九儿身上说:“你说咱这才叫男耕女织,咱这才叫人过的日子。”

  牛二坐在山顶的大石头上回过头来,深情的看着牛姑娘九儿说:“别害怕,什么都能过去。”

  ……

  昨晚熬夜看了这部电影,一部国产电影,一部让黄渤夺得金马影帝的电影,一部让观者时而笑时而哭的电影——《斗牛》。

  近年来很少有国产电影让我这般深有感触,以至于非要写点东西了。黄渤是我一直以来都很欣赏的演员,一口地道的山东话总会让人在倍感亲切中不自觉捧腹。昨晚上网看到黄渤得了金马影帝,影片是《斗牛》,顿时好奇心起,想一看究竟,不料一发不可收。

  不会写影评,随便说几句,可看之处很多,写不全,推荐朋友们看。

  《斗牛》影评(八):说教者以为学

  斗牛拍得难得不错,已经看过去好几年。可是第一次看完之后的感受,还能很清晰的浮现。烧焦的尸体,被刺刀挑中的疼痛,想去刺杀日军军官的紧张。。。

  好多评论都已经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讨论。我突然想到的是,即便说教也可以很用心,很吸引人。

  其实,可以将主角的这些努力说成是对八路的忠诚,对革命的无私,也不为过份。即便滤去长者胡子的族长哪里继承来的,仁义礼智信,或民族对契约的尊重。仅仅从当年才有几十年的共产理论,也照样可以带上意识形态的高帽,达到一种为革命牛不惜牺牲的精神。

  《斗牛》影评(九):斗牛:拍得好看的好故事

  《斗牛》可能是今年最好的中国电影。之所以说可能,缘于我对中国电影越来越有信心,毕竟还有两个月才过完2009年。说它好,当然说的是综合指数:故事性、可看性、想象力、视觉效果、演员表现力等等若干要素。

  这是一部把好故事拍得好看的电影。视觉上,这部片子用色彩讨了个巧:用低沉的色调自始至终笼罩整个故事,既显厚重又铺张了阴郁,先入为主的视觉效果把观众牢牢控制住了,赞一个!至于故事,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导演一般不会讲故事,得专门的编剧来讲,说白了,就是中国导演的文学功底普遍差。即便是我非常喜欢的宁浩,他也不敢当担纲编剧之职。当然,让作家讲故事没问题,但是作家没法把一个好故事拍得好看。至少我从没见过一部好看的国产作家电影。扯这么远,我无非是想通过比较来夸管虎:他做编剧,写了一个好故事,他当导演,拍好了一个故事。

  最后,稍微多说几句导演管虎,十五年前他导演的摇滚电影《头发乱了》曾经狠狠挥发了我和同伴们的荷尔蒙;2000年的《上车走吧》发掘出黄渤这个天才演员;今年,他为我们带来了真实有力的《斗牛》……我对他的下一部作品充满期待。

  《斗牛》影评(十):无

  已经好久好久没有看到如此好的电影了。

  一边笑又一边哭,笑是真心的笑,哭,也是真心的哭。

  生活的苦难与不易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

  曾经的我也曾一度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中无法自拔,曾经的我也曾不断的哀叹生活不易。

  曾经的我就像一个悲伤绝望的文艺青年,只知道陷入自己的哀伤世界。曾经的我不谙世事,只报依稀幻想。

  我,是一个如此普通的我,是一个渺小的我,但我依然愿意默默耕耘在这个世上,依然愿意存活在这个世上,见证我生命的每一天。

  生活很苦,但生活没有那么苦。

  我愿意用自已的眼,自己的心去过自己的生活。我愿意去重视自己,尊重自己,理解自己,喜欢自己,完完全全去接受自己。我愿意去用心观察这个世界,用心去聆听自己的每一个想法。

  I LOVE YOU, ALL THE WORLD.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