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乐队来访》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乐队来访》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23 03:02: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乐队来访》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乐队来访》是一部由艾伦·科勒林执导,罗内特·艾尔卡贝兹 / 塞森·加布埃 / 乌瑞·加夫利尔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乐队来访》观后感(一):如果孤独造访你

  影片的开头即萦绕着一种类似与纯白的气息,简洁却略带感伤,平静中镶嵌着袅袅孤独。这种气韵另我别无他法的深陷其中,在眼帘与这阵阵孤风不期而遇,却又在耳畔觉察到兀自一人的黯然神伤。

  正襟危坐的团长,眉眼间却书写出了坚毅刚忍的孤独;神情淡漠的指挥,嘴角的一丝苦笑也终究满藏不住彷徨迷惘的孤独;语笑嫣然的老板娘,终在黯然的小广场被赤裸裸的看穿眼神中渴求怅然的孤独;郁郁寡欢的店员,在与孩子对视的刹那,无奈隐忍的孤独伴随着鼻翼中悸动的空气喷薄而出;还有那位夜幕中的路人甲,痴守着如磐石屹然不动的电话亭,无人知晓所守候的竟是如抽丝般绵延至心扉的孤独……叫不出名的小城,冷清的餐馆与被黑暗吞噬的广场,却只有那一射温软的橘色灯洒至人们的面孔之上,或喜悦或悲戚,生命是沉重到自海面缓缓沉入幽深的海底,还是可以轻易的被微风托起,犹如一粒不曾眷恋的尘埃?

  我一直对描写孤独的电影情有独钟,或是一种独特的私癖,或是来源于内心无法言说的共鸣。导演仿佛在风驰电掣的瞬间按下了生命的快门,呈现出一副活生生的纵切面。没有累赘与粉饰,只有属于生活最本质的真实。

  孤独想必是我们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所能体会到最深刻的情感,四周的景,物,声,色,行,动被剥离,只有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躯壳荒谬的存在着,无法探寻其价值,其原因,还有那个神圣的目的。这种痛苦比肉体的疼痛来的真切与急促,突袭你的意识,瞬间掠走你的思维的片段,只留下空荡的知觉可用以触摸生命。那个味如嚼腊般的生命。她就这样存在着,荒谬无理由的存在着。我们四处追寻她的意义,存在的意义,继续的意义,乃至毁灭的意义。必然的,虔诚的朝圣者迷失在漫漫征途中,由悲苦,无奈,隐忍,欲念等一切构成的生之风景点缀在朝圣的道路上,你或许留恋与她,或许摒弃与她,再或者停滞与她。但谁人都无法阻止生命的进程,犹如河谷的溪水无法抵挡河堤奔腾的狂流。这是作为有机个体的悲哀,可以仰望浩瀚的星空却无法阻挡时光的刻痕。或许孤独正是因此孕育而生,永恒只是一个被概念化的客体,有形的主体试图形体化与她,却终究得不偿失。而此时,敏感的生命会感知此种无助的悲哀,生命仿佛仅在生理层面繁衍,如同宇宙中一束彗星,一粒尘埃,存在即为存在,没有意义没有归宿的孤独侵袭我们。生活戛然而止,鲜活的切面呈现出原有的姿态,兴奋喜悦悲哀苦涩……

  一种无法言喻的满足感油然而生,继而凌驾与无助与孤独之上。为着有目的的无意义或是无目的的有意义而奔走在生活之上,你忘记了瞅一眼生之风景。

  孤独从来都不是可鄙的,可鄙的是我们失去了一颗享受孤独的心。她既然存在于此,且必然如梦手般掏空曾经看似丰盈的内心,为何要苦苦挣扎于不可避免的遇见。意识被吞没至未知的领域,此时的你我平静的注视着生命的本质,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犹如午后街边小憩,将自我置于旁观的角度观察生命的车水马龙,鳞次栉比。生命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疲惫而停滞,彼时的孤独充当了此时的力量,去追寻各自的目的,意义。

  “你知道吗?也许你的曲子可以这么结尾:就是那种,突然的终结,没有悲伤,也没有快乐,只要一个小房间,一盏台灯,一张床,孩子在熟睡,还有,无尽的孤独。”

  不用担心,生命的本质被窥见是为了更鲜活的充盈生命自身。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两点就是文化的冲突变现的如诗一般余韵无穷,导演借助简洁的人物特写和对白把两种曾冲突的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让看似严肃的话题竟有了难得的顽皮与幽默。另外片影片整体的风格实在让我喜爱到欲罢不能,细微的刻画入目三分,而整体宏观的把我却又在这些细节当中得以生动的体现。不可多得的一部好电影《乐队造访》

  《乐队来访》观后感(二):我们都是普通人

  那天去碧云社区的时候,在超市里面无意中发现了《乐队来访》这个片子,我现在的习惯是先去那里看片名,然后回来下载,可以省钱,呵呵。

  《乐队来访》故事很简单,讲述的是埃及亚历山大警察乐队,受邀来以色列进行表演,结果在中途下错车,受困于一个沙漠中的以色列小镇,小镇很小,没有旅馆。用片中女主角蒂娜的话说“没有阿拉伯文化、没有以色列文化甚至没有文化”,有的只是到处可见的芸芸众生。乐队成员只能借宿于小镇居民家中,影片着重讲述了一个晚上发生的事情。

  埃及和以色列组合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一对火星撞地球的组合。四次中东战争、埃以建交后埃及被阿拉伯世界怒斥之类等等,构成了两国民众之间的敌视和误解。原以为我会看到诸如敌视、爆炸、恐怖等等大片的元素,确没想到这部片子给了我另类的惊喜。

  片子一直是一种淡淡的氛围,没有快速的镜头切换和故意制造出的冲突,只有淡淡的温馨、沧桑和哀愁。用不经意中的细节,表达深深的内涵。

  进入蒂娜的小饭店,发现在墙上沙龙的照片,和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百人队长坦克照片,乐队成员悄悄的用帽子将照片遮了起来。

  只有我这种军事迷会注意这个细节,呵呵!沙龙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扭转乾坤的英雄。百人队长式坦克是以色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主力,所以照片肯定说的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联军发动突袭,险些将以色列逼到亡国的边缘。沙龙力挽狂澜,以色列反败为胜,埃军损失惨重,成了埃及人心中永远的痛。

  “亚历山大是个大城市,有很多人、灯和噪音,这样才能让你感觉到你还活着”。这个也是蒂娜的话,但是片子却偏偏表达了在这样宁静下的小镇,每个人找到了自己人生最真实的一面,让每个人感受到了的活着。

  蒂娜和乐队队长两人互有淡淡的好感,蒂娜约队长喝酒,队长用用理智克制住了冲动,回房睡觉。夜半醒来,发现同房的乐队小伙子不在身边,出门去寻找,却发现了蒂娜和小伙子两人覆雨翻云的身影,队长那一刹那的呆住和脸上复杂的表情,不愧是老戏骨的表演。

  乐队的第二指挥,毕业的时候写了一个协奏曲的开头,后来因为结婚、怀孕和孩子,就再也没有能够完成。在小镇的夜晚,在婴儿床的边上的音乐盒,却忽然获得了灵感。

  5、剧中的以色列男人曾对第二指挥建议:“你知道吗?……也许可以这样结束,就是那种……突然的终结,没有悲伤,也没有快乐,只要一个小房间,一盏台灯,一张床,孩子在熟睡,还有……无尽的孤独。” 片子也就这样突然的终结了。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看完影片让我感觉到,政治、国家的隔阂等等上层建筑的东西,其实离我们很远。我们只是普通的芸芸众生,大家有着共同的烦恼、忧愁和快乐。只有爱情、亲情、友情等才是我们永久不变的人性,或许这个就是普世价值吧。让我们珍惜身边的一切,沉寂于普通人的快乐之中吧。《巴别塔》用极端的手法讲述了误解和隔阂,《乐队到访》则用淡淡的喜剧阐述了,人类共通的最美好的东西,异曲同工。个人可能更喜欢后者的表达方式。

  片中的配乐和歌曲都很好听,尤其是埃及小伙子教以色列小伙子谈恋爱时候的那段歌曲,可惜不知道歌名。本片因为英语对白过多(埃及人和以色列人交流,只能用英语),痛失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权利,不能不为一大憾事。

  《乐队来访》观后感(三):一吨重的孤独

  其实,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我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耐心。

  机场。荒凉的天与沙漠。天蓝色的制服。大大小小的乐器。高高低低的乐手。

  电影中每每弥漫着一种欲说还休的拘谨。而尴尬的氛围则一直没有消散。

  这种虚无与苍凉似乎很难吸引我。

  但是在老团长塔吉夫的深深皱纹里,我觉得我应该忽略了一些东西——电影想传达的却一直在用一种浅浅淡淡的落寞与无言在代替着的东西。

  当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一个略显发胖的乐手用帽子挂着挡住墙上挂着的一张有着塔克和士兵的照片时,这个有意的举动,暗示了整部影片的背景。

  埃及和以色列的恩怨从来就没有消解过。即使是两国签订了和平协议,那种紧张与敌意似乎也很难一下子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从那些以色列人不冷不热的态度,从那有一搭没一搭的交谈,从那个以色列人“混蛋们”的戏谑,从一个以色列人和埃及人在电话亭前的紧张对照中,从八个埃及乐手的演员却并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埃及人中,我们能发现那些未消弭的很难言说的情绪。

  罗内特·艾尔卡贝兹扮演的那个有浅黑色头发的以色列女人说起小时候对阿拉伯的电影的喜爱,那种怅惘的情绪仿若隔着几个世纪的漫长——“每个星期五的中午,整个以色列的街头都空无一人,因为阿拉伯电影的魅力。”“我们感动得泣不成声,我们都沉浸在奥玛夏瑞夫中,我们都爱上了爱情。”

  而现在的状况,她在影片的开头也早已说过:“这没文化,也没有以色列文化,更没什么阿拉伯,什么文化都没有。”

  这种反差,只有放在战争的背景下,才能更深的理解。所有的沉重注定要让它们的国民承受,即便往后的尽力地弥补裂缝,或者依旧冷淡地对峙,那种深沉的隔阂是永远无法消失的。就像乐团的八个人始终无法很好地与当地的民众民众沟通,但是他们的身上却有着一种相似的东西,这就是——孤独。

  孤独,在这种背景下,俨然已经成了不能承受之重。米兰昆德拉在努力营造的孤独也是在布拉格之春的废墟与荒芜之上,是前苏联的塔克的履带铰过每一寸的土地上的。泰奥多·阿多诺曾说过,“奥斯维辛之后,写诗也是野蛮的。”战争的背景下,所有的命题都变得格外沉重。

  Chet Baker似乎也是整部影片的线索,村上说:“查特·贝克的演奏有一种令人胸颤的痛楚。”哈里德小号演奏了那么一小段的时候,我不知道老团长塔吉夫想到了什么,但或许有那么一刹那,他们是和解了——不是共同的痛楚,而是共同的孤独。

  常与老婆吵架却将几个乐手领回家的以色列人,对那个一直想不到乐曲结尾的乐队成员说:“也许可以这样结束,就是那种……突然的终结,没有悲伤,也没有快乐,只是这么一间不大的屋子,一盏台灯,一张床,婴儿熟睡,还有……无尽的孤独。”

  在那清冷的公园里,昏黄灯光下的长椅;同样清冷的街灯下,没有入睡的乐手在演奏音乐。孤独是一种共通的情绪。

  天明之后,他们依旧是在炎热的荒芜中离去,依旧是各怀心事,只是那种更深沉的孤独已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从音乐会上,塔吉夫对哈里德那一瞥的眼神中,也许所有的不安与不和都得到了谅解。

  于是,我也理解了所有看似黑色幽默的细节后所有的苍凉。 孤独总是无法言说的。如果可以言说,孤独也将不再是孤独。

  《乐队来访》观后感(四):昨夜无人入睡

  最后一刻,音乐响起,环抱着以色列的阿拉伯文化中心。可是,昨晚的心灵之旅,无眠之夜意犹未尽。

  如果我是塔吉夫,我仍然会想着第一眼见到的蒂娜,尤其在指挥的时候;如果我是哈里德,我也仍然会想着她,即使在solo的时候;如果我是副团长,我仍然会想着那个婴儿,纵然我还是不能指挥;如果我是XX,我会想到和我等电话的青年,虽然我们没有交流;如果我是那最老的一员,我会沉浸在夜里的独唱,也许这是我仅有的独唱……

  《乐队来访》,我定义它是公路电影,在以色列的夏日夜晚,一个埃及乐团的9名成员的经历。其中两段难以忘怀:第一是副团长三人所造访的家庭,家庭成员对待客人的态度让人难堪,但是真实,尤其是两位女主人在听完副团长未完成作品的不屑的一转身,这才是现实:虽然你写了很久,但是我没兴趣,出于礼貌我耐着性子听完,这是我听过最垃圾的东西……。只有那婴儿,才是真正给了乐团一丝慰藉,也给了副团长眼前一亮的感动。其次哈里德教帕皮把妹,长镜头,很少对白,几个传递下去的动作。哈里德做起来得心应手,帕皮犹豫不决,不管是谁在把妹都让我在微笑之余感到一丝丝温暖,我只希望你不孤单,靠着我的肩旁,让我吻你的泪痕。其实爱和音乐本不分民族和国界,你可以是埃及人,但却爱上了我这个以色列人。

  街道上,“这是一个公园,那是小孩子玩耍的地方;这里是草坪,那里是——大海,你需要用想象力。”蒂娜生涩的以色列英语和塔吉夫蹩脚的埃及英语;街灯下一张长椅,我告诉你当我指挥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每一格都是一幅摄影作品,从塔吉夫的起立到和蒂娜的一同离开,这就是蒙太奇的魅力。“你刚才说起我的妻子。”塔吉夫沉淀多年的心结慢慢打开,他对家人的态度导致儿子自杀,妻子的离世,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他总是对哈里德那样严厉。客厅,不亮的灯光泛白,哈里德仍然用不变得那句:“你喜欢切·贝克吗?”蒂娜不为所动,塔吉夫却说:“我喜欢,我有他所有的专辑,从什么什么开始,一直到88年的什么什么……”哈里德很像自己的儿子,反叛,不懂事……可毕竟是个孩子。三言两语的对白,人物内心始终是堵塞的。哈里德拿出小号轻奏一段,“有个地方弱了。”塔吉夫改变态度,渐渐喜欢这个年轻人。蒂娜拿来酒,塔吉夫婉拒。半夜哈里德和蒂娜在一起,弥补互相的孤独。

  独自忍受孤独需要很大的勇气,当面对另一群孤独的人时更需要勇气。这个世界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我们的到来微不足道,可是昨夜无人入睡,我似乎不那么孤独。挥手告别的时候,有人还是很腼腆,这个地方我们没有来错,一切都有安排,除了自己的孤独。

  《乐队来访》观后感(五):《乐队造访》:”轻描淡写”的人文画卷

  一个导演往往愈想着墨去描绘某件东西,所描绘的东西可能愈发不尽人意。如果把对宏大之物的观点隐藏在细小的事物之后,反而能另辟蹊径柳暗花明。艾伦•科勒林导演在电影《乐队造访》之中,没有对阿拉伯文化以及希伯来文化高谈阔论,而是用一种更为不起眼的方式以小见大埋下了两种文化和谐相处的隐喻。在以色列人和埃及人的动乱结束之后,取代恐惧的是麻木的忽视,就像电影中大部分以色列人对于埃及亚历山大警察礼仪乐队的无视。与其深陷于曾经的悲苦岁月,不如处理好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导演用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刻画出了人性之中的相同的细微之处,完成了一段”世外之境”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乐队造访》不必追溯到古埃及文明时代,也不用追溯到阿拉伯文化的时间源头的7世纪,而是以一个不被重视的小型埃及警察乐队抵达以色列进行演出来作为一种暗喻,而乐队抵达以色列时的被众人以及领事馆忽视的境遇都隐而不宣让观众对导演的用意心知肚明。隐喻的设置并不是影片的最高明之处,重要的是导演把一段宏大的关系依附于微不足道的人物之间的相处,把人人相处的关系还原至以人为本。

  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的相处从根本上而讲,依旧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处,而警察乐队错将贝得•哈克认为叫做彼得•哈克的荒僻小镇,行路至此,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两种人群(亦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而导演巧妙的处理了两者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擦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细微花火。一个有故事的人才能与另一个有故事的人进行故事交换,而这里的故事可以成为某段人生的某种沉淀,你可以觉得它百无聊赖,你可以觉得它索然无味,但这就是人生,比你想象的无聊,却无比真实。

  对一部时长不超过九十分钟的电影来讲,其中的出现的角色相对偏多,如何将较多的人物合理的分配在一部作品之中就需要编剧用心良苦。电影中的人物不是感性的网状关系,而是一种更为理性的断链的线形关系。这与导演以细微描绘宏大的初衷相辅相成,也可以更好的勾勒出不同人之间的不同人生的缩影。人所经历的人生路程决定了人的秉性,就像警官指挥的传统固执,他身上有传统阿拉伯文化的某种传承;轻唱Chet Baker的《My funny valentine》的年轻警察则具备了一部分现代人的特征,喜欢追逐激情而又与传统相忤逆。然而,无论是两种地域之间的不同文化的相处的尴尬,还是同一地域的不同时期的文化相处的纠结都在警察乐队离开荒僻的小镇时得到了”完美”的化解。

  在电影中,导演也透露出了自己对现代快餐式生活的些许担忧,”人们在意的是金钱和效率,音乐不再那么重要”。音乐不等同于物质需求,它是某种艺术,是艺术文化传递的某种载体,是表达人类情感的一个出口。”音乐”这个词在电影中可以等同于物质至上的”某种精神追求”,在对这种精神追求的回味时,导演并没有矫情造作的着墨去描绘它是如何重要,而是通过不同的人生讲述出了它的可爱与可贵。就像一直在等待女友电话的人,就像整日无所事事却为不完美的家庭感受到美好的无业男子,就像最爱钓鱼而非音乐的乐队指挥,就像乐曲只完成了一段的乐队”代指挥”…….不同人之间的相处就像不同人生的相互倾诉,让人感到些许的忧伤却没有丝毫的矫情。

  人生最根本的意义是”你感觉你还活着”,犹如埃及与以色列动乱之后难能可贵的和平。好比电影之中人与人的相处,在恍若行尸走肉的躯体之下,都拥有自己异于他人的灵魂,而人文之间的给予与接收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求同存异,就像这些不同人生之间存在的共同之处。人生就像未完成的协奏曲,”没有悲伤,没有快乐”,突然而终结,留下的只是无尽的孤独。导演并没有让这种孤独贯彻全片,影片最末的画面和字幕出现的掌声使孤独而漂泊的文化有了栖息之地。

  《乐队来访》观后感(六):And……tons of loneliness

  这是一部Chet Baker的电影,或者说这是一部向Chet Baker致敬的电影,不仅是影片中被帅气的提琴手哈立德时刻挂在嘴边的Chet Baker和那首My funny valentine,也不仅仅是领队特维弗伊奇最后对Chet Baker的讲述,而是贯穿整部电影的叙述方式和影片节奏和我们随处可见的那些孤寂的场景给了我们关于这个男人音乐一个画面的诠释。

  一个阿拉伯的乐队要去以色列某城去演出,结果关于地名的误读,导致他们来到一个沙漠中的小镇,而下一班公车,要等到第二天,于是他们必须在这里过夜。蒂娜是这里的一家饭店老板,她帮他们解决了住宿问题,于是八个人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住在饭店里,副领队和大提琴手,长号手住在她朋友的家里,而特维弗伊奇和哈立德住在蒂娜自己家里。

  而剩下的一切都发生在这个短暂那的夜晚,我们看到那些敏感紧张不安的眼神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场所闪动,而那片沙漠,则是这所有的一切的总结。我们不需要热闹,可是当你被某些陌生人包裹的同时,我们总是害怕自己做的不对,我们害怕会伤害别人,或许不应该用善良来形容,大概只是我们都不喜欢一个人在这里生存,但是Chet Baker用他的音乐和最后他的死来告诉我们,人是可以被扼杀的。

  蒂娜爱上了领队,但是我们说不出究竟是为了什么,她邀请他去喝咖啡散步以及本来还计划一起去看阿拉伯电影,但是特维弗伊奇领会了她的意思,但是他却没有更多的表示,他严肃的脸颊让我想起了《暗算》里柳云龙对于黄依依的婉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和故事,他失去了妻子和儿子,他的内疚我们可以理解,只是,当他发现蒂娜最后在和哈立德做爱的时候,他仿佛明白了什么,而我们也许也明白了什么,她只是寂寞,只是寂寞而已。

  一心想写好一篇协奏曲的副领队,在蒂娜朋友家的境遇也不大好,毕竟三个陌生人的闯入,对一个夫妻关系并不好的家庭来说,实在是不适合。但是随着和男主人的交谈,气氛慢慢缓和下来,而那个失业的男主人则给他建议:你知道么,也许你的演唱会可以这样结尾,我是指……不需要宏大的结尾配上小号和小提琴,也许可以这样结束,就是那种,突然的终结。没有悲伤的情绪,也没有快乐,只要,一个小房间,一盏台灯,一张床,孩子在上面安睡。还有……无尽的孤独。(You know,maybe this is how your concerto ends.I mean...not a big end with trumpets and violins,maybe this is the finish.Just like that,suddenly.Not sad ,not happy.Just...a small room,a lamp,a bed,child sleeps.And...tons of loneliness.)

  帅气的哈立德帮店员帕皮解决了与女生约会时的尴尬气氛,他每看到女生,都会问她有没有听过Chet Baker,然后轻轻哼起那首My funny valentine,但是只有领队才听过这个绝望的男人,或许,呵。他内心的不安,靠什么来维系,第二天早上,他的笑容,他的恋恋不舍,他难道爱蒂娜吗?他知道蒂娜真正有意的是特维弗伊奇,但,我们总爱幻想。

  伊斯兰的音乐以前在所谓的世界音乐里面,我都是直接跳过的,但这次,无法避免,尤其是当阿拉伯乐器弹奏出Chet Baker的旋律,那么一切都好解释了。

  结束的时候,他们离开了小镇,挥手,告别。

  音乐会上,一切都很好,我们被导演给拉出了计划好的圈圈,我们需要一个这样光明的结尾吗?

  荒漠,小镇,意外的停留,因为前面已经没有路了。

  大家都清楚这一点。

  《乐队来访》观后感(七):唱首歌给寂寞听

  当一顿晚宴变的尴尬时,中年男人用<SUMMERTIME>来缓和气氛,

  ummertime and the livin is easy,

  fish are jumpin and the cotton is high

  oh your daddy's rich and your ma is good lookin'

  o hush little baby don't you cry 。

  年轻男子问到:你知道CHET BAKER吗?一曲《MY FUNNY VALENTINE》送给老板娘听?吹的有点次,不过还算卖力了。

  为什么总是JAZZ? 也许这是唱给寂寞最合适的歌。

  《乐队来访》观后感(八):今夜的孤单与以往不同

  是漂泊让我变得孤单,还是因孤单才开始漂泊。一群孤单的心在一个凄凉的小镇碰撞,然后各自继续自己的孤单,除了这个夜晚。

  没有一颗心不需要温暖,只是得到温暖的方法不同。Dina是个风骚老板娘,脸上写满风尘的人,总是比别人更能理解生活的意义。如果你的前半生是一个找人上床比找人聊天还容易的人,那到了这个年纪你会发现一个和你说话时不知道把手放哪的人,远比第一次见你就惦记把手放那的人可爱的多。

  Tawfiq是一个老实人,如果说以前的Dina是个把生活不当回事的人,那Tawfiq就是一个把生活太当回事的人。Dina说,当我能生孩子的时候不知道在干些什么,现在想要了,却不能生了。Tawfiq说,我孩子犯了错误,我对他太严厉了,我不了解他,他自杀了。对生活抱持截然不同的态度,但人过中年却拥有了同样孤独的心。生活真的是道难题,既不能漠不关心,也要注意过犹不及。

  夜里的Tawfiq辗转难眠,起来如厕,发现一天都对他极其主动的Dina和Haled在亲热,眼神充满失落,然后黯然走开。生活不会因任何人而停止,我们都无法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也都无法改变胸膛里那颗孤独的心。

  生活是不会因为你搭在她肩上的手而改变,因为支配这只手的不是你的心。

  如果真需要花上一生去寻找协奏曲的尾声,希望最后的结局不是那无尽的孤独。

  《乐队来访》观后感(九):我们欲说还休的孤独

  印象里以色列、伊拉克等国家的电影总是带着硝烟弥漫的味道,即便不对政治与战争做正面描写,也必定是展现生活的千疮百孔。所以当我得知今年东京电影节金麒麟大奖得主是一部以色列电影的时候,以为又是沉重的“伤痕影像”。

  谁知不是。这部名为《乐队造访》的电影完全抛却了政治的、民族的、历史的悲怆,单单从人生感触入手,打造出一曲清新朴素的小品。

  故事从一队埃及警察乐团应邀到以色列演出开始,七八个穿着整齐蓝色制服的人一起亮相,出了站没人接,自己找又迷了路,不得已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借宿一晚,于是各个遇到不同的经历。这种人生插曲类的东西不是什么新鲜思路,但此片显示出的与众不同的清冷与隐忍却让人不由随之感触。

  假设以贯有的宏大叙事为线索,单单埃及与以色列这两个国家的相遇,就不知道要扯出多少恩怨。但此片特意不去强调这些因素,仅在人类共通的情感里下功夫,让每一个观者感受到个人在偌大空间里的无尽孤独。

  风骚的中年老板娘看上木讷的乐队指挥,本想来一场浪漫的爱情,无奈对方以其沉默拘谨拒绝了所有明示暗示;年轻的乐队团员生性风流,但凡漂亮女子都想搭讪,自己未能成功,却在溜冰场上教会尚未开窍的以色列男孩体味到甜蜜的爱情;常与老婆吵架的男子未经同意把几名乐队成员带回家留宿,饭桌上的尴尬可想而知,在冷漠的家庭空气里,他与那位总想不好乐曲结尾的埃及乐队成员产生了共鸣:也许可以这样结束,就是那种……突然的终结,没有悲伤,也没有快乐,只是这么一间不大的屋子,一盏台灯,一张床,婴儿熟睡,还有……无尽的孤独。

  最令我动容的还是那位行事传统的乐队指挥,他的面容简直如岁月雕刻而成一般,每一道皱纹都藏着深深的悲痛和沧桑。他说话有礼且庄重,连帽子都不轻易摘下,一切都显得古板老派,面对显然对他有意的漂亮女人,他感到更多的是拘谨,目光不住躲闪。然而在那断断续续的带着寂寞味道的对话里,他透露了自己隐藏于心的悲哀:儿子因他的不理解而自杀,妻子郁郁寡欢紧接着去世。这时你才发现,他那略显老迈的身躯和不苟言笑的面容里包含着旁人无法承担的沉重。

  我猜想在女人自艾自怨地表达心意后,他是动心了的。他第一次主动表达自己的感情,说:“你是个好女人”,她一向不在乎的脸上漫了泪水,又挂着欣慰的笑意。在那眉目之间将要隐隐约约发生什么的时候,年轻的风流团员却回来了,一切打断,重归原位。他恢复了自己的尊严与拘谨,早早安睡。半夜惊醒,起床却看到半掩的门后年轻人与女人正在激烈做爱。他那时的脸是多么沧桑啊,那充满慨叹的眼神和无奈的皱纹让人心疼得直要落泪。

  在感情最激烈的时候,乐队指挥仍是沉默的,一句话不说,转身离去。在其他人那里,也是如此。设计精妙的教人求爱场景,只有几个简单的词句,却足以把青涩时代的懵懂与爱情的美好展现无遗。

  事实上,自片子一开始,它就拥有着寂寞和冷清的基调,空旷的土地,蓝色的制服,清净的夜色,一切都是朴素而平静的。这一切似乎都在讲述人们的孤独,我们因孤独相遇,又因孤独再次上路。乐器流淌出的曲调,语言不通的交谈,家人之间的眼神,甚至那违逆初衷的一夜激情,都充满浓郁却又让人懒得逃离的寂寞味道。

  好在在这处处隐忍、欲说还休的故事里,总会跳出一些温暖的小音符,乐曲、孩童、爱情,让你每每随之会心一笑,轻微,但真诚。

  在悠扬的阿拉伯歌曲里,你想起自己那些寂寞的日日夜夜,想起曾经与陌生人的相遇,想起那些拘谨、笨拙但温暖的小细节,蓦然发现自己也变得欲说还休了。

  《乐队来访》观后感(十):有善意 卻不可能開花結果

  曾經有段時期,每天看電視新聞都會見到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發生衝突的流血事件,總覺得以色列很強硬。想不到這幾天連續看到兩個以色列文化節目,看到它的另一面。

  記憶之中,早在20多年前有過一部英語電影以頑皮中學生放暑假為題材,在香港十分賣座,可說是打下「古惑仔放暑假」電影在香港風行的基礎。然而該片中那些頑皮學生與大家在歐美電影所看到的有所不同。後來才有消息傳出,那是部以色列電影。當年資訊不發達,而香港電影觀眾又不够主動,於是才發生凡是英語電影便是英美出品的誤會。

  2008年香港國際電際節有個「以色列新形勢」專題,放映7部以色列電影,但電際節有300部作品,選擇太多,因此大概只有幾個人專心留心該7部作品。該個「以色列新形勢」專題沒有引起香港傳媒多少反應可以理解。該7部以色列電影其中一部是在世界各地(從法國Cannes到日本東京)獲得不少獎項的《警察樂隊來訪時》,後來能夠在香港公映,大家欲一窺以色列生活和文化,此其時矣!

  這部以色列電影《警察樂隊來訪時》,講埃及阿歷山大港一枝警察樂隊被邀請到以色列一個地方參加當地的阿拉伯文化中心開幕。怎知樂隊搭錯車,去到一個荒蕪的地方。他們以破爛英語與當地人溝通,最後幸得當地一個半老徐娘老闆打救,才不致露宿於荒野中。香港電影節節目手冊說該片在法國Cannes電影節放映後,觀眾起立鼓掌20分鐘。

  為甚麼世界各地觀眾對這部以色列電影這麼熱烈反應呢?我相信是大家理解到以色列難得對阿拉伯國家(埃及位於非洲,實屬阿拉伯外圍)釋放善意,所以特別予以鼓勵。雖然該片質素其實只是普普通通而已,但仍給予獎項,乃可以理解。

  這部電影故事情節實在簡單得可以,全片內容只是幾個以色列人幫助埃及警察度過一晚這件事,(片頭字幕說,以色列報章刊登過這樣一條新聞,但沒有人留意)。然而以色列人與阿拉伯伊斯蘭人是世仇,雖然埃及還不算以色列的頭號敵人,但以色列電影怎樣處理這個燙手題材也屬費周章的事。該片拍得拘謹、小心奕奕,屬理所當然的事,片中的以色列人沒有表情、說話很少。導演其實已相當聰明,既然片中少對白,影片很多時是靜態畫面,於是他索性強調映象構圖、演員造型站位、畫面顏色等等,令到影片的視覺性很突出,因此影片其實相當風格化,有可觀的地方。

  可惜影片內容實在單薄,而那個晚上所發生的事情也太少,半老徐娘與樂隊領隊的曖昧關係沒有發展,而年輕樂手碰上以色列懷春女郎亦沒有事情發生。影片如此淡然無味,只可以表示今天以色列人可以有與阿拉伯人交朋友的餘地,甚至可以釋放善意,但在目前環境和氣氛下,卻不可能開花結果。此部電影也表現出這樣的局限。(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