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玫瑰》观后感精选10篇
《血色玫瑰》是一部由克雷格 R. 巴克斯利 (Craig R. Baxley)执导,南希.特拉维斯 Nancy Travis / 马特.基斯拉 Matt Keeslar / 朱迪思.艾主演的一部悬疑 / 惊悚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血色玫瑰》观后感(一):我最喜欢的惊悚电影
绝对建议大家看下,在我高中的时候年三十的时候独自在我姐姐家看的,深受震撼,从此喜欢上惊悚片,这是我看的第一部惊悚片,对我整个电影观赏有着深远的影响。
绝对建议,非常好的惊悚电影~~~
《血色玫瑰》观后感(二):长
据说是史上片长最久的恐怖片。254分钟。。。囧,so快进瞅了一段。
片片的主人在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看了两次,都睡着了。
我也觉得这是一部很催眠的电影。低沉的背景音和缓慢的情节安排,昏暗的画面色彩,无不让人昏昏欲睡。
没觉得哪里恐怖,偶尔出现几个黄昏天空的镜头还蛮好看
《血色玫瑰》观后感(三):那天下午,我带着它去和女朋友约会
我记得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女朋友说她家没人
我说那去你家看片子吧;
于是我带着3张DVD的血色玫瑰去了
从下午3点看到晚上9点
我说我回家了
她说:看了这个片子你还要我一个人待家里吗?
于是那晚我没走.....
过了那么多年,女朋友成了老婆,我不由又想起那天,要是我带的是喜剧片该多好啊....
《血色玫瑰》观后感(四):红颜祸水
大概中西方文化中,坏事的总有个把个女人。史蒂芬金描写了数个吃人的房子,有闪灵,1408,还有血色玫瑰。相比前面两部作品,故事最主要的主角是女人,电影里的男主角则是力挽狂澜的正面形象。
几十年前,一个漂亮女人拼了全家的老底盖一栋莫名其妙的房子,因为她有钱又好色的丈夫到处沾花惹草。
几十年后,一个风韵犹存的女人不顾一切去鬼屋探险,因为她狂妄的上司处处排挤她。打开魔盒的是潘多拉,她背后却还有个男性指使者。
《血色玫瑰》观后感(五):无心插柳
典型的史蒂芬金风格,不把人逼成神经病不罢休的电影……
一开始总觉得冗长,但是却发现并没有无所事事或者很多余的片断。在庄园中所停留的每一秒都是对心灵的最大煎熬……再加上史蒂芬金一向的人性视角,让整个故事看似毫无阳光可言。看到第二张碟的时候我已经快和人物一起发疯了……
不是视觉恐怖,也不是灵异,更不是东方人常用的气氛营造,而是从心底生出的一种天然的畏惧和窒息。
别人我不知道,但是本片于我,应该是把我的本能性恐惧给逼出来了……
《血色玫瑰》观后感(六):女主角青春一去不复返
讲这座鬼宅的影片,前后一共出了两部.
不是同一个导演/演员出演的.
1.一部讲的是建屋的男女主人之间的事.
2.一部讲的是鬼屋荒废后,引来一些探险学者/灵媒爱好者/之类的人们的进入.然后一个接着一个死去.
我想大多数人都看过正大剧场播出的影片<后宫>吧,里面的女主角(洁西卡)经偶复看验证(出现在2)中,并且真是岁月不留人,青春小鸟一去不复返.
.S.
她出演的ROSE RED (2)中组织探险的女主角,最后也死在鬼屋里面了,片尾结束的场景记得:她和(1)中的屋主女主人,女主人喜欢的黑人女仆以鬼魂的形体一起站在鬼屋的塔楼窗户处,注视着外面.
《血色玫瑰》观后感(七):曾经的最爱
这片子要是现在看,rose red就不一定是5颗星了,但我觉得至少也值4星。
可是,我实在无法忘记,第一次看这个电影时的惊艳。她的出现让我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着迷于斯蒂芬金的电视电影。。。我觉得这种稍稍有些长度的恐怖故事看起来特别的过瘾。
所以,为了曾经的深刻记忆和迷恋,无论如何是要好好推荐的。
故事内容,其实也挺老套,一群身怀绝技的特异人士们,去一所古老而邪恶的房子,那个房子可以任意地增长。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当然按照美国恐怖片的传统,邪恶只是隐退,不会消失。
可是,这部片子,就是特别好看。画面拍的美。那个邪恶的房子,拍的真好看。夹杂上性格各异的有趣的异能人士们。让这个故事超级吸引人。
如果喜欢鬼屋类型的,这个片子,我觉得是经典,无论如何得看的。
《血色玫瑰》观后感(八):绝对的好片!!!
我很怕鬼,很怕看鬼片。
第一次看《血色玫瑰》是一个温暖的下午,但是还是看得我毛骨悚然。
第二次看,窝在被窝里,重要的情节还是要捂着眼睛。
第三次看,和好友一起,这次不捂眼睛了,改捂耳朵了。
尽管这样,还是想看第四次。
从没有看过那么扣人心弦的惊栗电影。
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电影向我们展示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翻转的房屋装饰,会自己改变格局的屋子,眼睛会旋转的水池里的石像,吸了人血后突然间开得灿烂的玫瑰花….
故事很紧凑,想象不出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只知道跟着电影里的人物一起,在这样一间有邪恶生命力的房屋里探索。
每次看,都感到非常震撼,屋子里汹涌而来的邪恶力量似乎都将人逼得难以喘息。即使这样,你还是忍不住继续看下去。
绝对的好片!!!
《血色玫瑰》观后感(九):你想研究未知么?看看血色玫瑰中的女教授如何研究的!
其次,片中的人物关系是按照成组互动的方式进行的,每组人之间又穿插关系,有些复杂,但并不影响观影。四个多小时的电影,其中的细节很多,很难迅速把握所有,因此待好事者分析。
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位大学女教授,电影前半段我觉得她可以称之为一个很“理性”的知识分子,而后半段就让我感觉她逐渐成了一个疯子,直至变成鬼。一个最了解鬼宅的学者最终成为了鬼宅中的鬼,这么总结让人感觉就像是讽刺术业有专攻的知识分子群体。最终,她被她了解的那一切给吞噬了,不,是她与她所研究的对象合二为一了。
看完电影后我又想到了一个老问题:对未知的力量是否需要有种敬畏感呢?当你手中有恰当工具的时候你可能不会害怕那个特定的对象,但如果你什么都没有,你还敢么?
最后总结,整部电影的内容就像是看小说,回忆式的镜头时而出现,坦白的来说,我觉得这种拍摄方式不好,回忆内容写在小说里给人们阅读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电影也像小说那样时不时穿插回忆就会消弱一部电影的叙事连贯性,造成观影疲劳以及注意力无法很好的集中。最后一句话,慢慢欣赏吧~~~
《血色玫瑰》观后感(十):ROSE RED
因为这段时间超级想看恐怖片,在网上找了很多,原本这部电影是放在列表的最后面,特意注明了超长的,昨天晚上想来无事以后这样的大片时间可能也没有了,所以拿了杯酸奶我开始啃这四个多小时的超长电影。
里面有一个场景我印象特别深刻,是进入房子的第一个晚上大家在壁炉边谈论ROSE RED的过去,这时候旁边用来记录人数的机器的显示器上,显示人数的数字不断上升,这边是安静祥和的场景,而在荧幕后面的我们看着数字不断上升,当时我真有冲动喊,这是一种心慌。类似的场景有很多,我想之所以这么长的时间没有让我打瞌睡,很大的功劳在于编剧和原作者。斯蒂芬﹒金的情节设计让你忘记了时间,如同《肖申克的救赎》,影片期间插入的讲述过去在这房子里的几个故事我都觉得很不错。还有一点就是这是一个连续的恐怖场景,之前会担心因为时间过长情节会拖沓,但是由于之中的连接,我发现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已经忽略了时间。
最后,我想说说除了恐惧的地方。因为时间的充裕,电影有很多展现人物性格的空间。比如安妮的家庭,刚开始我以为母亲是害怕安妮,父亲恨安妮,只有姐姐关心安妮。但是在看到父亲阻止姐姐带安妮去ROSE RED时说的那几句话,我发现其实父亲也是关心安妮的,只是他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这个有太过强大力量的孩子。还有破产的可怜虫,面对挥霍的母亲,只有拼命吃奶油安慰自己,面对突然出现的鬼魂只能喊着“not there”。还有善良的姐姐,为安妮的未来担心,对斯蒂夫的感谢等等。还有女教授乔伊斯,这个对于自己的学术相当看重的教授,和ROSE RED的主人交往,当斯蒂夫问她如果自己不是房子的主人他们有可能会在一起吗,乔伊斯沉默了。我想这已经告诉我们了她的内心渴望的东西,所以最后她的偏执把她留在了ROSE RED里。当然最美丽的是安妮,她是唤醒ROSE RED的重要角色,她很单纯,单纯到依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自己的喜怒之中。开心的时候让自行车的轮子飞转,生气的时候唤来不知名的石头砸向她不喜欢的ROSE RED。影片的最后当安妮把红玫瑰放在ROSE RED的门口,脸上露出美丽的微笑的时候,她已经已经可以和人交流了,算是温情一把了吧。
在象征着“Remember”的红玫瑰中,影片结束了,只看到ROSE RED中的鬼魂在看着外面的世界。
看了电影之后,让我很想去看看原著,我想原著肯定比电影更有氛围,因为那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在脑海中拍摄的影片。有兴趣的同志可以自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