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花样祝福温柔包围
自从开了玲珑麦田面艺馆,李秦娇经常从梦中笑醒。这似乎有点儿夸张,却又无比真实。即使处于梦中,她也在做寿桃、捏老虎。当然,丈夫不仅在梦境里送她面塑红玫瑰,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李秦娇于1988年12月出生,山东招远市人。她的老婆婆年近八旬,是她学习面塑的“鼻祖”。婆婆60岁,是她的第二任老师。李秦娇结婚时,就被环绕在自己身边的龙凤呈祥面塑感动得梨花带雨。那一夜,她成了灯下泪美人。
龙凤呈祥
早些年,山东胶东半岛的人出海打鱼前,都要心怀敬畏之心祭拜求平安。开始时,大家用牲口祭祀,但后来用花样繁多的“花馍馍”代替了。李秦娇的婆婆和老婆婆给四邻八舍捏这些面制品大都是义务帮忙,顶多收点手工费,没想着以此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民间行为逐渐演化为一种风俗习惯。每逢节日或者老人寿辰、孩童百岁等日子,造型各异的“花馍馍”就成为传情达意的有效载体,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李秦娇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便和丈夫在招远县城开了一家面艺馆。经她加工的龙凤呈祥、松鹤延年、连年有余、富贵吉祥等面制品,看得人眼花缭乱、热血沸腾。
他们的作品在山东胶州湾即墨祭海节和田横镇“花馍馍选美大赛”上获过大奖,爆红网络。
面艺给李秦娇带来了富足的生活,也融洽了她和女儿、丈夫的关系。丈夫时不时心血来潮,给她捏几朵红玫瑰或者蓝色妖姬,李秦娇初恋时的怦然心动就会重来。女儿喜欢做蜗牛系列,她用稚嫩的声音说:“只要坚持爬下去,就能在葡萄成熟的前一刻到达。”李秦娇听了,忍不住给女儿一顿狂风暴雨般的吻。
经过不断推陈出新,“花馍馍”从龙、凤、仙鹤、松梅竹等传统内容发展出熊猫、牡丹、玫瑰等新花样,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家赞其为一绝。李秦娇说:“只需一瞥,就有浓浓的祝福将你暖暖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