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无善报才可贵,恶无恶报才可恶
善无善报才可贵,恶无恶报才可恶
罗西
微博上看到的:说某国一位政要在上班路上看到一个快冻死的小姑娘,于是送她去了医院,因此成功避开了一次暗杀
或许心存善念真的可以养正气,于是邪气不侵这似乎是中医的观念
一个心灵鸡汤故事说,荒山野岭,强盗在追赶两兄弟,他们跑到一山洞前,洞口有一面蜘蛛网,弟弟要一头冲进去躲避,哥哥阻止说:别,这也是它辛苦得来的家于是兄弟二人为了蜘蛛的家园匍匐进洞强盗追到洞前,看见蜘蛛网尚完整地挂在洞口,判定两个人一定不在洞里兄弟二人得救由此得出结论:善良可以是善良者的信用卡
其实,例证都不靠谱
善有善报,这个成语,大家耳熟能详,但据说佛教里没有这个词
你这么坏,在电视连续剧里,起码要到最后一集才会死!我常常调侃我的一个朋友用另外一句话表达则是:温柔正确的人总是难以生存,因为这世界既不温柔,也不正确所以,善良不是善良者的敲门砖
很多人不信善有善报,却相信恶有恶报有人举例:徐志摩的太太张幼仪怀孕的时候,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因,无暇顾及张幼仪,一听便说:把孩子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险的,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后来徐志摩的飞机掉了
其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没有那么灵验,只是一种说教越是文明的民主社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逻辑越容易成立在人心乱世,相信秩序遵循逻辑是很悲哀的
德行与福气不成正比,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我们来到人世间,就是面对着一个德行与福气不一致的社会可是,我们仍然向往做个好人?为什么?还是那句老话,上帝奖励好人的奖品还是:善良
我们向善行善,也不全是因为它有好处,也不全是因为害怕恶有坏处其实,善良是一种人的感情需求,我们是有感情的动物,我们与人为善,自己会愉快会满足,这就是善的朴实本质
一讲到好处,似乎就功利了,善的含金量就受影响;就好像陌生的网友问我:关注你公众号有什么好处?我就愉快地删了他
有时善良真的没有用,伪善则有用一个朋友嫉恶如仇,他说过一句电影台词,本人从来不记仇,有仇当场就报了不要期待什么恶有恶报,现在不爽了当场就翻脸,何必一个人生闷气吃闷亏!教训坏人是我们应该做的!我喜欢他这句话
而我们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会产生什么立等可取的效果,而是觉得这样做是对的自然的善良最大的用处是让我们心安理得恶者也许吃得更好,但善者往往睡得更香善良是一个温柔的枕头行善,有没有好结果,心中都会舒适;作恶,有没有好结果,心中都会别扭
善良也具有智慧的属性而不仅仅是本能或感情需求人生的主旋律,不是胜利与失败,更多的是妥协最多的妥协是,在心里与自己说和说和的结果,常常导向善有时,善良的表现是输,善良常常是弱者的规则,强者的法则多是弱肉强食,是适者生存是胜为王败为寇
我最喜欢诗人木心说的这句:善,因是无报偿的,才可爱;恶,因是无恶报的,才可恶
善无善报,所以善才可贵
我们本都不坏,算善良,都拿到基本分门槛价人与人的最大区别不是向善,向善基本都成了本能,只要心理健康的人都有同情心怜悯心所以,评价一个人关键是要看这个:在需要变坏的时候,不同的人变坏的速度程度规模是不同的;我们都有机会向恶,只不过,有人浅尝辄止,有人变本加厉,有人轻微,有人严重有人会自责后悔,有人则没有羞耻感无恶不作
没错,善者指责恶者,只是五十步笑百步;可是,善恶就在毫厘之差在一念间,五十步不是甩出几条街的距离啊,而是相当于绕地球三周
最后一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在电视连续剧里,罪大恶极与盖世英雄一般会演到剧终,我们这些可善可恶不好不坏的人,随时都可以死在第一集里
(下面内容可忽略)
下图是专属苹果手机用户赞赏的微信支付二维码,若有打赏,请在留言处附上你的大名,即使不留名,我也可以查看了欢迎赞赏,谢谢你对原创的支持
罗西:专栏作家,创业天下杂志执行主编,在新民晚报等全国50多家报刊写过专栏个人专著有性感是另一种高贵你生命中的贵人往往是异性等30多部
微信QQ:928588220
公众号1罗西有意思:luoxiyouyisi
公众号2罗西美摄美句:luoximeishemeiju
(欢迎媒体转载,样刊稿费请寄:350011福州市金鸡山路23号福建青年杂志社黄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