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逃避的不止你一个。
“要面对,也要改变”
一。
第二想法才是去挑战它。
而且我们其实每天每夜都在逃避,早上不想起床,晚上不想睡觉,平时不想上课,面对突如其来的任务时不想放弃手上游戏。
你说我们是不够喜欢吗?真不是。
人就是这样,常常想些有的没的。
常常会害怕一些没发生的事,
不过也刚好,这些害怕和逃避,又恰好组成了我们自己。
藏在那些选择背后,有许多“不选择”。
综合起来,我们才会成为我们。
二。
从17年年初开始,我时常会收到一个读者的微信,每一次都几百字。但认真读下来,会发现,那根本不是对我说的话。
她会说:
“我跟他分手了。我在医院呆了好久,家人同学都以为我还在学校,只是逃课去上班了。但其实,我一个人在医院呆了好久......我真的错了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呢,甚至我常常会想,自己为何要遭遇这一切。”
我不知道她生了什么病,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跟男朋友分手。
但我没回复她,因为我知道,她给我发微信,不是为了我的回复。
再隔一个月,她对我说:
“我出院了。把一切事情告诉了我妹妹,她跑来我家照顾我,但我的身体仍然不太好,所以仍然是逃课的状态......”
“生活还是没有好起来。”
我仍然没有回复她。
大概是到了上一年的年中吧,她说:“好久不见,我又来了。我觉得我走出来了,虽然这期间,我跟他分分合合,不过总算告一段落了,因为我毕业啦,也要搬离这个城市了。”
就是在这条微信后面,我回复她:“见个面吧?”
这估计是我亲耳听过的,最狗血的故事:意外怀孕,流产,回家后发现有人睡过自己床的痕迹。
我问她:“为什么不分手?”
她说:“因为我想逃避呀。”
“你不懂,在经历了这么多变故的情况下,我那时候最想要的,就是‘不要变’。”
明知道继续走下去会遭遇不好的事情,
她告诉我,人们之所以会选择这一种痛苦的逃避方式,说明他们已经达到了自己的负荷极限。
她走出来的过程,是悄无声息的。
休养一段时间后,她妹妹开始拉她每天出去跑步,一开始她不愿意,但妹妹站在门口对她说:“如果你一直这样,那我的学业也要被你耽误了。”
于是她一边哭一边跟着妹妹跑了半个小时,身边的路人都觉得她是神经病。
她笑着说:“妹妹那句话让我忽然意识到,我的生活里还有更重要的人。”
临走前,我问她:“这个过程一定很不容易吧?”
她讲:“面对之后就还好。”
因为即使是碰到极限了,
想让事情好起来的话,也只有“面对”这个唯一办法。
三。
最近,
我学了一个叫作“正念”的心理疗法(在我看来,跟冥想差不多)。
有什么用呢?
好像没什么用。
因为它就只是用来“搞清楚”,此时此刻的自己,到底是在生气,还是在失望,或者高兴,紧张。
很多人以为自己很了解自己,但其实,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开心还是难过,甚至连生气还是焦虑都分不清楚。
而这种“停下来的察觉”,让我们可以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了解自己的情绪。
用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去发现,自己是不是“正在逃避”。
临睡前,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数自己的呼吸频率,然后问自己:“为什么不到凌晨两点,自己为什么永远睡不着?”
或许你会得到一个自己根本意想不到的答案:“因为我害怕明天仍然跟今天没有区别。”
意识到自己在“害怕”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正面对抗”的选择。
有了选择,才可以改变现状。
遇到伤心的事情,仍然抬起头去面对它。
想逃避的时候,
告诉自己:“可以逃避,但不要一直这样下去。”
就是这样。
作者/张荆棘
歌曲/ あなたにだけは
插图/ 无
问两个问题:
点赞了吗?
星标我们了吗?
关注我们
这里收集了那些不太愿意迎合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