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工作中的牛人,都会越两级看问题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工作中的牛人,都会越两级看问题

2018-10-09 08:31:52 作者:哪梁爽哪喜庆的梁爽 来源:行动派DreamList 阅读:载入中…

工作中的牛人,都会越两级看问题

  点击上方蓝字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一起来做行动派!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优秀员工都必须具有全局观。

  所谓全局观,就是站在项目中的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而不局限在自己一面之中,这样才能更高效地进行协作,将组织利益最大化。只有组织的绩效好了,自身的价值才得以展现

  ——越两级看全局的小黄瓜

  来源:哪梁爽哪喜庆,

  主播:牟晨,

  ☝ 配乐:李荣浩 - 有理

  01

  有天和一个做HR的女伴吃饭。

  我想起以前有位读者曾问过我“职场上的格局体现在什么地方”。

  经常听说格局大格局小,但我感觉格局是个很虚的概念,那天我就把这个问题抛给HR女伴。

  她给我举了个例子

  (插画师:Crashtor)

  前段时间入职了几个应届毕业生,在新人交入职材料时,她边审查边指出遗漏。

  她跟A说,你的身份证只复印了一面,需要把正反面都印在同一张纸上;跟B说,你的学位证复印了两份,毕业证没有复印件,可能是印串了。

  她让两个新同事明天上班时把资料补齐,第二天A、B分别到她的办公室补材料,两个人态度都很礼貌友好

  A对女伴说:我给你添麻烦了;而B对女伴多说了一句:我得让你好交差。

  女伴说,一般人都会像A那样说,显得很有礼貌,但当B说“我得让你好交差”时,越咂摸这话,越觉得B有格局。

  看我满头*问号一脸不解的样子,女伴进一步分析给我听:

  A说的“我给你添麻烦了”,是站在我的立场上说的;而B说的“我得让你好交差”是站在我上级的立场上说的。 

  女伴告诉我,在她看来,职场上真正有格局的人,不仅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还会站在对方上级的角度考虑问题。

  我边点头边觉得是这么回事

  02

  《丰田工作法》一书中曾经写过,在丰田,经常要求员工要站在比自己现在的位置更高的立场上看问题。

  公司内部,要站在上司的上司的立场看问题。

  他们的职位排序为,班长组长<工长<科长。班长要站在工长的立场看问题,组长要站在科长的立场看问题。

  如果只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那么做出的改善只能停留在现状延长线上,最好的结果是,再也没有可以进步的空间了。

  如果你能够时刻意识到上级的上级“有什么烦恼”,“会怎样判断”,“会如何决定”之类的问题,那么你的工作一定会做得让人刮目相看

  (插画师:Crashtor)

  接待客户时,也要站在比顾客更远的延伸看问题。

  比如顾客是来为公司采购办公品,你把自己戏精成顾客的同事或领导;顾客是来为媳妇挑选礼物,你就把自己戏精成顾客的媳妇或媳妇闺蜜

  只站在顾客立场上思考,并不能完全满足顾客需求,应该站在比顾客更高的立场上思考。

  你不必越级汇报,不必越级做事,但一定要学会越级思考,还要越两级看问题。

  通过这种思维训练,久而久之,整个人的职场格局会有显著提升

  03

  所谓职场格局,就是越两级看问题。这么看问题,好处在哪里?

  1,少做无用功,少走冤枉路。

  有个房产中介被他领导指派去查“美国海外销售代表薪资待遇”,然后他搜索半天也没确切答案

  他再去问领导,随着深入沟通,领导透露出大领导的意图

  大领导想在美国招聘一个当地人,给公司跑下业务,想知道这种工作职责范畴的人应给的薪酬

  中介知道领导的领导想什么后,做事更有针对性,把搜索牌换成人脉牌更有效

  我的上份工作,试用期过得很苦,觉得自己明明按照主管要求去做,但隔段时间又被打回修改

  好在办公室是开放式的,主管坐在我那排的最后一个卡位,有天部门经理走到主管卡位交代任务,我竖起耳朵听,后来主管跟我交代任务时,我发现主管说的和经理说的不一样

  经理向主管提需求,主管按他自己的理解给我布置,主管的意见其实已经把经理的要求加工、窄化过一遍。

  那次任务,我以经理的需求为核心,主管的指示为切入,顺利一遍过。

  当然,听到领导的领导的意见只是巧合,现实中更现实的做法是,总结每次被打回重做的原因,试着去越级再越级地揣摩总结。

  (插画师:Julia Jakubiak)

  2,提升更迅速方向清晰

  如果你是一家媒体公司的编辑,你的职责是写稿,可能更在乎按时交稿,稿子通过,阅读量和反馈好的话,你可能加鸡腿老板红包

  你先越级思考,站在主编的位置上,主编的职责是审稿,他可能更在乎消息是否真实数据是否可靠引经据典出处,会否涉及侵权。

  你再越两级思考,站在平台创始人的位置上,创始人的职责是掌舵好平台,对于文章方面,他可能更看重传达的价值观调整平台定位,以及了解竞争对手市场情况

  当你重新回到你编辑的立场,你会从原先的“错一个字50块”,“阅读率高收红包”这类的琐事圈里跳脱出来。

  格局更大地审视自己日常的工作,除了按时交稿外,引用的数据是否真实,推论是否经得住推敲,价值观有无偏差,更加关心行业现状和趋势

  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能让你更可能在公司升职加薪、顺风顺水,而且升职后也能更快上手,毕竟你的思维早已是预科领导级别的了;

  另一方面让你预览了自己的职场生涯,你领导、你领导的领导,可能是你三五年后的未来,给你他们的薪资待遇和工作日常,你愿不愿意在这家公司或在这个行业发展

  (插画师:Qemren Achtor)

  3,抱怨少得多,心态积极

  有次看一个美食真人秀甜点师被主厨骂得狗血淋头,我想如果我是甜点师,在节目上被骂成这样,回去就扎小人

  一个甜点师的关切点在于他负责的甜点,太快完成,被主厨骂,因为主厨的关切面是整个用餐过程,等食客吃完前面的前菜和主食,甜点的最佳温度都过了。

  理性上觉得主厨有理,感性上难以接受,但是越两级思考就不一样了。

  主厨面对的上一级是评审员或食客,萍水相逢人家吃冷甜点,他们招谁惹谁了,做厨师就要对食客的就餐体验负责。

  这样一想,抱怨少了,心态好了,甚至体谅起骂自己的主厨。

  工作中经常听到有人私底下聚众骂领导,发泄是发泄了,但很可能会把讨厌领导的情绪和讨厌工作的情绪混淆。

  如果你越两级看问题,会让自己少钻牛角尖,心胸视野开阔,把抱怨的时间拿来做有建设性的事。

  04

  以我一直的观点工作这回事,归根结底,是为自己做的,不管跟谁打工,都是为自己打工,你必须打好这份工。

  有人心里也许会嘀咕,拿卖白菜的*才不想操那么大的心,首先看问题和瞎操心不是一回事,再说谁会想一辈子拿卖白菜的*。

  越两级思考问题,更可能把自己锻炼出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一个人就是一个部门的大局观,是职场人很好的格局训练。

  从今以后,不妨试试越两级思考:

  分别梳理下自己、领导、领导的领导现阶段的工作内容,以后在做一件具体的任务前,问问自己领导以及领导的领导面临的局势、关切和困境,然后重回自己的实际身份去真正落实

  (插画师:Nataliia)

  这种做法我已经打开试用装尝试一段时间了,有几个小心得给你:

  1,埋头苦干前,先越两级看问题,不单单是向上越两级,还可以向下或转折地越两级;

  2,是思考越级,不是行为越级,别以大领导的身份命令领导,别让聪明反被低情商误。

  以上。

  *作者梁爽,理性天蝎女,治拎不清、玻璃心,拧巴症,点燃你挑剔的心。公众号:哪梁爽哪喜庆(),微博:@梁爽笑抽筋了,新书《你来人间一趟,你要发光发亮》正在销魂出售中。

  《白熊实验

  今日话题 |  “你身边有这样为上下着想的优秀员工吗?他是怎么做的呢?”

  参与话题讨论,留言区随机抽选一名小伙伴获得赠书,次日10点开奖。

  简介在这部小说中,福克纳不但穷尽了先前所有的小说写作技巧,比如多声部叙事、意识流、内心独白、无限定间接引语、蒙太奇等等,还创造主体视角这一奇特手法

  温馨提示 由于赠*书籍到库时间不一致部分书籍到库时间较晚,所以中奖的小伙伴耐心等待我们的包裹~望谅解,手动爱心发射!

  - 滑动文字可见更多信息 -

  快点设置星标吧~

  不然以后你快看不到我啦~

  ■   ■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