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和父亲(二)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情感文章 > 亲情文章 >

我和父亲(二)

2016-09-29 作者:冀原 来源:冀原投稿 阅读:载入中…

我和父亲(二)

  我和父亲(二)

  父亲15岁就参加了革命,老来属于离休干部。他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后来的文化知识,全靠自学和工作实践中获得。但他的钢笔和毛笔字都写的非常好,他能给人写春联,我的钢笔字的进步,少不了受他的影响,因为他很少和我正面交谈,每过一段时间,他就认真地写一封信给我,用信封装好,封面写上:“萌儿亲启”。要么直接递到我手中,要么端端置放于我的桌面上,即便每天的晚饭都能大眼瞪小眼地互相望着,他也不多说什么,依然靠书信交流。几十年来,我们父子间一直保持着这种习惯,一直到父亲去世,我还保留着他的几十封信件。

  在他写给我的几十封信中,多半是要求我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我争取上进;对于我的毛病批评最多的,就是我的骄傲。似乎在他看来,自己这个长子的聪慧和悟性还不用过多怀疑,而最大的毛病就是易于骄傲自满,易于夸夸其谈而少了扎实和勤苦。在我的印象中,从上学到工作,父亲很少关心我的学习成绩和工作后的生活状况,感觉父子间总像狼虎一样紧张的对峙着,曾认为是父亲太年轻,不懂得疼爱儿子,以至缺少了父子亲情。但同时又嫉妒父母对于妹妹的疼爱,妹妹可以在父亲怀中撒娇,十几岁了还可以坐到父亲的腿上去,而我从小到大,从未有过那种享受。到了父亲去世后,重新整理他留给我的信件,这才终于理解,原来父亲总是远远地站在我的身后,望着自己的儿子在茫茫尘世上搏击着行走,并不亲手去扶一把,直到看见了危险,认为可能要跌跤了,这才大喝一声让我小心。(伤感日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父亲作为一个部门的领导,在那个小城里还是有点特权的,但他儿子却从未沾过他的什么“光”。我们兄弟二人全得靠自力更生去打拼自己的天地,父亲老实本分,母亲说他是“呆人”,总是一条道走到黑,认的是参加革命时党所教给他的“死理”。每天早上,父亲总是第一个到达办公室的人;多少次的晚饭,母亲常是站在灶房的窗前,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按着锅盖,锅里的水咕嘟嘟地开,案上擀好的面却不能下锅,因为望着窗外下班的人流,总是迟迟不见父亲的影子。母亲就要唠叨:你看这“呆八板”,差一分钟都不会离开办公室。

  有一年,父亲要出国了,是以省外贸公司副经理的头衔去德国和法国考察。这在八十年代,是让人眼羡的事,因此全家人都很重视。此时我已调入省城工作,母亲来电话让我为父亲买双好鞋,再买只带轮子的皮箱。父亲到西安后,我陪他沿东大街购物,走了很长的路,累了,父亲竟然掏出一支香烟递给我并为我点燃,这让我受宠若惊,一时激动万分。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接受父亲递过的香烟,可能从那一刻起,我才真正在父亲眼中长大了。

  父亲一生省吃俭用,从不多花一分钱,而我则与之恰恰相反。说起节俭,可能是上一辈人共有的特征,但我以为父亲已到了小气和抠门的程度。我每出一趟差,回来就是个大“窟窿”,支出的亏空几个月也难补回。而父亲说他出差一般是要赚钱的,他认为差旅补助费是花不完的。父亲使用过的物件,常常是几十年也不换。一双凉皮鞋可以穿30多年,一只搪瓷盆可以用40年,家里的好多东西,都比我的年龄大。我从上中学到工作之初,就一直穿着父亲的旧呢子中山装,那是他穿了几十年的衣服,不过到我手上,几年也就烂了。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我和父亲(二)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