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文化人应有的尺码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文化人应有的尺码

2016-09-26 作者:冀原 来源:冀原投稿 阅读:载入中…

 文化人应有的尺码

  文化人应有的尺码

  何丹萌

  文化人,在社会的行当分类中听起来是个很儒雅的称谓。当一个人被称作文化人的时候,一般都不大会推辞,即便稍加谦虚,也还会在内心里乐滋滋地受用着。因为此称谓既不代表官职,也无关地位高下,但却蕴藏并显示着品位。

  其实究源,文人对应的应是武夫,两者本应同等轻重,但在中国,若被称作文人,哪怕是在前边加个“穷”字而只要不加“酸”字,就有着褒奖的意义;如若被唤作武夫,似乎就有了贬损的成分,少不得遭人下眼观。盖因几千年传统文化中尊儒思想所致的价值倾斜。殊不知文化人在有些情形中确也是“百无一用”的。朋友刘炜评教授近诗中有两句说:“千卷苏文不救饥,铁军一炮退孙罴。”此话典自苏轼和鲁迅的旧句,是说文如东坡者,饿孵遍野时也抵不住一只馒头;清王朝被掀翻的那会,很快又形成了军伐割据,山河支离破碎,文人们千呐万喊也无济于事,结果叶挺们的铁军几声炮响,反动军阀孙传芳类就灰溜溜吓跑了。可见文化人的重要,也只在精神家园的经营中显现作用,到了非常时候,也常会出现“秀才遇见兵”的尴尬。然而在和平年代,就说如今吧,在经过改革开放和多年治理之后,经济腾飞了,国力强盛了,在新一轮文化热潮重新到来的时候,文化的价值被重新彰显,文化人的光环也就让许多人趋之若鹜,是不是文化人,够不够文化人,也都想当个文化人。就连经商从政从戎执企者,也都期望在名分上冠以“儒”字,从而增加其文化色彩。这本无什么不好,且应大力提倡,但现在的问题是滥了,忘却了文化人应有的素养、品位和品格,以及真正的文化含量。

  不是谁都堪称文化人的,文化人也不是从事文化工作者的专利。什么是文化人,谁可堪称,历来已有约定俗成的标准,其定义于大众心目之中,自己说了不算,少数人的谀词不算,需要社会和大众承认才行。余以为要做个真正的文化人,首先要有一个圣洁的灵魂,要有必须的人文气质,要有独特的风骨和文化性情,要有最基本的文化良知和起码的忧患意识。因为这些内在修养和外在呈现,都是积文深厚且化而成之的结果。有些人读书不少,学识还算渊博,但常常化而不当,便不能算作标准意义上的文化人。或许我将标准定得太高,也便属于了化而不当,因为我不敢承认自己就是个文化人了,但却表示着我对文化人的向往与敬仰!

  在整个文明的进程中,文化人浩如烟海。宽泛地讲,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文化着。但按我们设定的狭义范围,能够载入史册者,能够对文明的衍进推波助澜者,能够给人类的精神家园增色添彩者,却为数不多。退而言之,在中国做成功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人,也还是人群中的少数。时下流行“国学热”,有些人如我之辈,国学底子很差,也被唤作了文化人,自然感到汗颜。更有不知耻者,狗屁不通或一知半解,且不知文化为何物,在知识之海里拈不得一粟,因为沾着文化的边,或者演艺方面有着一艺之长,便大言不惭地以文化人自居,没一点文化羞耻心和敬畏感,让吾等已属可笑之人复觉可笑。现在是搞文化的常常没文化,不懂文化的偏偏管文化,这也许是目下的世风所导致的病态奇观。(伤感日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且不说品格的高下,一般都能对诗云子曰琴棋诗书画印等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有所通晓。作家顾土在一篇文章中曾说:“从前,只要读过书的人都具备起码的知识功底,诗写得再不济,也合乎基本的格律,也知道用典也明白骈偶也清楚哪里用了拗句,更分得出雅与俗;字写得再不成书法,也有笔力和规则,修养之气溢于一笔一划之中,规范之心聚敛于起承转合之内。这种标准也使他们轻易不敢将私人的事情贸然张扬,羞耻之心,畏惧之心,仰承之心,令他们更乐于隐藏回避,钟情于文化的私下把玩。”一方面,这说明了文化具有很大成分的私人性和休闲功能,其最大的益处也便是文化人自己的修身养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化人首先应是以文化己,继而才能去以文化人。其实文化人守住了自身清正的文化模样,本身对他人就是一种濡染,只要坦坦荡荡地以文化模样在世上活着,死后若还能以自己的文化产品在世上活着,那就是在发挥着以文化人的作用。从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到历代的圣贤君子,他们都是文化人,其身千古而精神万古,留给后人的是灿若星汉的文化累积。当代的鲁郭茅巴老曹等等的大师巨匠们,虽已纷纷谢世,但他们的作品、思想、精神,都还在影响着我们。魏晋时的陶潜,我以为那是个纯粹的文化人,因为他有着鲜明的文化性情。上世纪初的一批文化人,如徐志摩、郁达夫、戴望舒、李叔同、丰子凯以及画界的张大千、徐悲鸿,音乐界的冼星海、聂耳等等,还有其他学界或行业的众多君子,他们都是文化人,都有着各自独树一帜的人文气质。两年前巴金去逝,悼念文章纷如雪片,人们除了感念着他的丰沛著述,也盛赞他到老来终于谛悟了“说真话”的文人风骨;五年前孙犁先生仙逝,至今年年都有人怀念。从维熙在悼念孙犁的文章中,用了“一个清纯文学年代的终结”的说法。因为孙犁的一生,就具有着鲜明的人文气质,有人说他“从里到外都闪烁着中国文化的情结。”他自小就参加了革命,按资历,早该是个大文官了,但他偏偏远离官场,一身布衣,恪守着文人的清高与清贫,拒绝尘俗,坚守着清纯的文学田园。孙犁自己曾经说过:“文学要是与金钱联姻,难免滋生婊子般的文字。”于是莫言就说:“中国只有一个孙犁。他既是个大儒,又是一位大隐。”继而从维熙又说:“灵魂的圣洁是无价的,孙犁具有这样的灵魂。”

  且不说那些功成名就的大家,那样容易让人觉得高不可及,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乡野,在市井小巷,也还隐藏着一些貌似平庸的传统型文化人,他们举止谦谦,谈吐不凡,知识丰饶而不事张扬,儒雅而清淡地活着,从不沾染酗酒豪赌的恶习,常为邻里间的楷模,凡有接触,必生敬意。只不过,这样的人在现今这物欲横流的年代,已是越来越少了。而正因稀少,我们才企羡着那种可贵。

  无论怎么说,文化人还是应有个基本尺码的,除了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以外,必有的人文气质和一个圣洁灵魂,那应是文化人毕生的修炼。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 文化人应有的尺码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