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一位巨星离世!所有媒体都欠他一个头条!
独立思想家(dulisxj)——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故事,数十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独立思想家”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2017年12月6日中午12时,他走了,默默无闻地走了……
今天中国的头条,应该只属于他!
何谓巨星?
如果曝光率高才算巨星,那么,他不是!
那么,他更不是!
86岁时,穿着跨栏背心就上了央视新闻!
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巨星 !
有了他,中国的国防实力至少前进了几年,
没有他,中国的武器就没有了“眼睛”,
没有他,就不可能有
现在这么多引以为豪的战机、导弹!
领衔造出中国第一个环形激光器,
让咱们中国的武器也能做到指哪儿打哪儿!
2017年12月6日中午12时,为国家和民族,
终于卸下了肩上的重担……
享年,89岁!
请记住他的名字,高伯龙,
他解开了钱学森的“密码”,
为中国的尖端武器,装上了“眼睛”!
NO.1
投笔从戎,报考清华,
20年不得志,厚积爆发!
高伯龙1928年出生于广西南宁,
因为一直辗转各地工作,
因转学时常插班就读,
以致两次跳级,
然而,战火打断了高伯龙的学业。
上高二那年,日军进犯广西,
高伯龙只好随学校撤退。
国难当头,年仅16岁的高伯龙
决定投笔从戎,抗击日寇。
当年即同报名从军的同学一起,
徒步前往四川入营。
然而目睹国民党军中腐败,
使高伯龙从戎抗敌的愿望破灭,
抗战胜利后,
高伯龙立即复员,重回学校读书。
仅读了高二1年,
就于1947年,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成为了叶企孙的学生!
1951年毕业时,
被评为清华物理系当届两名优秀学生之一。
似乎就在前面向他招手。
毕业分配时,高伯龙希望进入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理论物理研究,
这是他所热爱和擅长的,
但他却被分配到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参加工作以后,
他认为只有多读书钻研学问,
高伯龙更是遭受磨难,
曾被隔离审查,后险些被发配农村劳改。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
导致高伯龙罹患多种疾病。
虽多年身处逆境之中,
但高伯龙始终未曾泯灭科学强国的理想,
始终孜孜于学术研究。
正是因为他在逆境中的坚持和坚守,
为他毕业20年后在激光陀螺研究领域
▲钱学森
1971年,在钱学森的建议下,
而此时,距离他从清华毕业,
已经整整20年!
NO.2
他是用一生精力
研究“陀螺”的人!
提起陀螺,我们会想到小时候玩的小陀螺。
高伯龙就是用毕生精力来研制陀螺的人。
他研究的陀螺不同于一般的陀螺,
而是被称为“激光陀螺”!
激光陀螺有多重要?
突然,导航卫星被摧毁,通讯随之中断。
然而,战场并没有沉寂,
这精确打击的背后,
就离不开“激光陀螺”!
激光陀螺可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
高精度惯性导航领域,
找不到目标,更谈不上精确打击。
美国B-52轰炸机
早已把导航系统更新为环形激光陀螺系统。
▲美国b-52轰炸机
1960年,美国率先开始研制激光陀螺,
并实行了技术封锁!
于是,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末也开始研究,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要坚持下去。
如果我们不干,就可能给国家留下空白!
总不能把自己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上!”
高伯龙掷地有声地说。
什么是白手起家?
高伯龙和他的团队就是!
1971年,钱学森将仅写有激光陀螺
这两页纸上都是英语,只有一个光路图。
这两张纸条就成为了当年研究的所有基础,
被称为钱学森的“密码”!
高伯龙就根据这两张纸条,白天黑夜地干!
铁架子、点焊机、高压电源等器材都是自己做的;
想看更多精彩机密内幕,
请双击这段文字即可快速关注时政观察网!
在研制工作最艰难的时期,
他每天在实验室都工作超过15个小时,
而且几乎每一个春节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
多的超过2000小时,一年干两年的活!
终于,1976年高伯龙撰写的《环形激光讲义》
成为我国在这个领域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作。
国家要求1994年底
前完成环形激光器工程样机研制,
而,镀镆这道世界性难题成为了一道关卡!
他决定背水一战!
就像着了魔一样,更加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
甚至,当老伴把饭送到实验室时,
他还埋怨老伴打断了他的思路!
以致老伴委屈地说:“以后再也不给你送饭了”!
每个月他可能都要发作两三次!
他一发病,就躺在椅子上,喘不过气来。
过半个小时左右,慢慢喘过气来后,
他就对同事说:“咱们继续干”!
终于,在他的率领下,提前完成了任务!
1994年,我国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诞生,
我国成为继美俄法之后
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
随着激光陀螺的逐渐成熟,
他又朝着激光陀螺的重要应用领域
——惯导系统的研究进发!
2008年初,因为一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长沙电力供应极其紧张。
那段时间,实验室只有在晚上有电。
高伯龙为了工作,他白天睡觉,晚上做实验。
即将满80岁的他,
穿着解放鞋小心翼翼的走着,
而且总要一直工作到清晨停电后,
才步履蹒跚的回家!
2010年,他带领团队
研制成功了双轴旋转式惯导系统,
精度达到全国第一!
为推进我国武器装备发展和
高伯龙重新当起了学生,
开始自学计算机相关知识。
他很快成了编程高手,
编写的计算机程序
解决了研究工作中的大问题。
高伯龙一辈子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
2014年,镜头中正在编程的他,
已经是86岁了!
NO.3
他的人品
如激光一样,笔直明亮!
正如他研究的激光一样,
高伯龙的人品也是那样的笔直、明亮。
因为保密需要,
因为他从来不做空对空的所谓理论研究!
耄耋之年后,
高伯龙仍坚持亲自指导博士生学习。
他对学生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
从1984年开始带博士,
30年,他只带了20个博士!
他从教60多年,
培养的很多学生成为了将军,
成为了中国激光领域知名专家。
2014年6月21日,86岁的他
穿着跨栏背心编程的镜头上了央视,
一辈子低调的他,突然成了“网红”,
他穿着背心,后背上凸起的骨骼显得瘦骨嶙峋!
这张照片大家看着,一边笑着一边流泪了
笑着说,中国又出一位“扫地僧”,
哭着说,这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
虽然,久治不愈的哮喘病、
他仍像红烛一样
一束至纯至强之光,
若没有一种坚韧不拔的定力,
在89载的日日夜夜里,为国家、为民族奉献
到生命的最后一秒!
今天,中国的强大,
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高伯龙一样的大国脊梁,
他们默默无闻奉献!
他们甘愿籍籍无名!
他们,已经做了
能为自己的祖国和民族所能做到的一切!
而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就是让世人铭记他们的名字,
铭记他们的功勋!
他们活着的时候,不该籍籍无名、默默无闻,
离开的时候更不该,消无声息……
今天,请让我们用这篇缅怀他的文章,
为他点上蜡烛,
送他,最后一程!
今天,我们要衷心地说一句:谢谢!
高老,一路走好!
▼以后看到这样的镜头,请缅怀这位老人,高伯龙!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的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