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0:52: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读后感10篇

  《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是一本由李银河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读后感(一):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

  这是一本真诚感人、质朴无华的心灵悟语、散文随笔集,作者退休后离开繁体喧躁的北京城,隐居乡下或海滨时,每日独对日月星辰、海浪潮涌、四季轮转,写下这些文字。

  作者自言,“我是个冥顽不灵的无神论者,难道我就不可以有精神生活?我准备在此记录我的静修心得,因此将此书定名为《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其中所有文字只是直抒胸臆而已,

  并无探索哲学、启迪大众之意。这本书是我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是我内心矛盾、挣扎的记录。我想,正因为这一点,或许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这些心灵悟语,从无神论信仰入笔,

  既写了静修生活和心得,并对存在、自由、激情、爱情、快乐、生死等反复思考,充分体现一位大学者的内心细腻情怀和理性哲思。这部作品,风格清新、大气从容,不仅有梭罗的超然、

  罗素的自由、海子的自然,还有叔本华的虚空和福柯的激情。当然,她的文字最少不了的是灵魂深处对王小波的思念,和自己当前生活的知足感恩。

  《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读后感(二):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

  《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

  在扎扎实实做学问的学者里,李银河教授是最有名气的一个。记得当年读王小波杂文的时侯,李银河还是他笔下的李博士,不想今已步入老年,而王小波也已逝去快二十年了。因与王小波的夫妻关系,我后来买了一批李博士的社会学方面的书,她的行笔言简意骇,以举例为主,列数据为理,用了大量科学性的事实论据来客观地说明现象,她是中国第一批研究同性恋问题的,至此引起了社会的压力,她推崇福柯,喜欢尼采,叔本华,罗素等一批哲学家,在文章中有大量他们的引句。社会学方面的书,她的书是最朗朗上口,条理清晰,以事实为依据,很快就抓住重点,让读者很容易读懂。多年以后,李银河也退休了,通过博客,她的消息廷绵不绝,文章也是笔耕不断,说出了不少讨论性的话题。而本书则是步入老年后的静修,返朴归真,阐述了最简单的人生信条,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大胆地说出了无神论,讲述了生命的意义,如何让人心灵安静,如何保持激情与平静的矛盾观,如何看待短促的人生之旅,如何更好的权衡欲望与心灵,她安然道来,几乎不带情感,行笔之处,点到为止,三言两语,简洁明白,道出了她的整个平静的人生态度,有时太过平缓理智,有时冷静得几乎参透生命,这就是她所概括的活到如此的感悟,她的静修,她热爱的存在哲学,与急剧发展的中国社会保持了距离,也许心灵的圣洁和平理的宽容世界观,才是一个人获取幸福最直观的觉悟。作为男性读者,我读了此书,总有种心灵鸡汤的腻歪感,总觉得少了大火炒菜,浓烟四起,香味扑鼻的快感,面对她的涓涓细流,波澜不惊的笔触,总认为少一点火侯。

  《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读后感(三):一个老太太的唠叨

  先说说我的心得。

  幻觉,宗教、爱情或者其他白日梦是大多数人获得幸福的最便捷途径。

  下面是书评

  无神就是无来生,无目的。人除了解决生存问题,就剩下克服无聊

  生存好像是大多数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是不用面对无聊这个问题的,信仰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带来希望和减轻痛苦的。

  而对于已经解决了生存问题的人来说,比如旧时贵族,现在的富人和退休族,无聊这个问题就成了最大的人生问题。信仰在解决无聊的问题上,作者的认识是引导人进入幻觉模式,找到幸福。

  作者认为无神论者最佳的解决无聊的模式是艺术和爱,她没有说清,我理解她的意思就是用这个通道来进入幻觉。作者的表达带着一些读书人的优越感,好像只有能读懂经典听懂古典的人,才能拥有最高级的享受,我想是她需要这种幻觉带来的优越感吧。那么,优越感是她通往幸福的守关怪兽吧,我的守关怪兽是什么呢?

  再说说不好

  重复,车轱辘话,感觉像听老太太聊天。

  不围绕主题,就是想到哪说到哪。天啊,我的毕业论文也被老师这个评价。

  除了第一章的前几篇比较好,后面的需要跳着看,要不然会中途放弃的。

  《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读后感(四):一个无神论者的清修

  这本书的作者李银河,写作风格短小精炼。不如林清玄的优雅,不如张晓风的优美。却透彻清晰,给人醍醐灌顶之感。 这本书解决了一些我的人生困惑。 ☞第一,生命无意义。有些人忙于生存,无暇思考;有些人看清无意义,醉生梦死,随波逐流;有些人却以无神论者的勇气直面惨淡的人生和荒芜的宇宙。所以以前看林清玄的散文觉得活着没意思的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第二,追名逐利。名利之心人皆有之。全面批判并不正确。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第三,看待事情。涉及空间,往大处看;涉及时间,往远处看;涉及做事,往目的看;涉及他人,往喜欢的人看;涉及自己,往优点看。 ☞当然,这本书中有些观点我也不太认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最后引用一句名言,“如果我有信心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我就会不顾一切,彻底地自说自话。”——蒙田 ☞这本书给我的感触颇深。以后再读读也是人生启迪。

  《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读后感(五):激情摄人 凝练不足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李银河的书。

  27号在方所将它带回后,昨天忍不住将它读完了。

  读完后对李银河的想法有了些改变。

  (一)

  关于其中“无神论”和“人的存在及意义”的部分,推荐史铁生《病隙碎笔》及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在初了解李银河的性观念时,我觉得她很锐气。

  可是这本书读下来,我觉得她很柔软。她既仍存有含苞少女的羞怯、爱意,又流露出一种母性气质;她既能被一切激发出狂热沸腾痴迷,又能在受挫后回归沉静与平和。

  在此书中,我瞧不出一丝“先锋之姿”,只觉得她可以包容一切,感知万物之灵,并由此能对周遭世界付出爱。比起她“随缘”的静修(欲望的平息、生命力的渐弱),我更和她一样,渴望心中波动的爱意。

  此吾之所往矣。

  (二)

  可能是短小随笔集成的缘故,篇与篇的联系粘连,时而跳跃,时而重复。

  有几篇表达的意思相近,初读惊喜,数读则乏味而灵性渐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