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奥斯维辛》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奥斯维辛》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02: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奥斯维辛》经典读后感10篇

  《奥斯维辛》是一本由[英] 劳伦斯•里斯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4.00,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斯维辛》读后感(一):简评。

  《奥斯维辛》读后感(二):关于人性和无常命运

  ——读《奥斯威辛:一部历史》

  奥斯威辛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最后一批幸存者和加害者也将不久于人世时,隔着地域和民族的鸿沟,我们对其的感知认识,就是故纸堆的描述,模糊的影像,最具体丰满的意象只能来自电影艺术。它指向的是困扰《禁闭岛》里莱昂纳多精神疾病的诱因,在解放欧洲大陆时茫茫白雪里见到的成堆青紫尸体,是《辛德勒名单》里刺眼耀目的红衣女孩,是在轰炸声中指间弹奏肖邦夜曲的宁静,饿成行尸走肉的“战地钢琴家”。

  十年前,BBC为纪念战胜纳粹德国60周年而制作了六集纪录片,《奥斯威辛:一部历史》此书形成正是基于此片,广西师范大学对其进行了译介引进。全书分六章,以奥斯威辛为代表的纳粹集中营兴建、发展、解放的历程为主线,纳粹德国兴亡和对犹政策变迁为背景,交织例举几十则集中营的幸存者、受害者家属、施暴者的采访回忆,全面讲述这段历史。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连读两本“理想国”系列的该丛书,(另外一本是《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深感从前历史教科书的简单与二元。历史不是非黑即白,正义必然面对邪恶,大量的篇幅留给的是灰色和多元,复杂和细节。所以,长大以后的我们,和还在成长的青少年,虽然未必非得刻意全盘颠覆地读教科书,但也绝不应只满足于历史教材的有限性。

  反思历史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德国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日本。从战后的多次审判和对免于审判的普通纳粹军人的采访来看,他们并不觉得后悔,最多只是遗憾具体政策失误,使德国自我孤立导致失败。他们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于军人服从命令的天职,但当时却又积极主动、创新手段开发各种管理手段、把集中营向着工业化方向经营发展;他们使世界舆论把罪行归结为“元首”和少数高层的,但事实却使人不得不承认德国当时政局的发展,“是众多人的参与,是在纳粹统治环境下对千千万万德国普通人人性的改变”,是环境对人性阴暗和残酷面的利用、诱发和加强,导致普通德国人的“好人作恶”。集权,不一定是恐怖,书里用历史事实告诉读者,是民众对一战衰败、自下而上要求振兴国家的主动合作意识,把激进的纳粹政权扶上台。对比同时期苏联大清洗时民众的政治恐惧感和生活安全感,德国人完全可以称得上幸福安定。当然,前提你得是日耳曼人。

  关于二战、奥斯维辛等,关于国家、人的行为,它不应当只是存在于记忆中关于过去的一件事,永远值得警示、思考。

  《奥斯维辛》读后感(三):半兽人:法律真空下人性的丑态

  这是一部沉重的历史题材著作,奥斯维辛,一个承载着痛苦记忆的历史符号,被人们了解、认知,在战争过去的若干年后,曾经亲历过那段苦难历史和参与制造苦难的人们,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个个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什么?就像在序言里讲到的“历史学应该致力于引导人们懂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罪恶,还有什么比这个目的更为重要呢?倘若不能懂得为什么发生这样的罪恶,你就不能环视这个世界,思考为什么它还会再次发生。”

  最后,作者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在欧洲文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奥斯维辛和纳粹的“最终解决”代表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卑劣的行为。纳粹犯下的罪行让世人认识到,只要足够冷血,一群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先进技术的人也可以做出如此龌龊之事。他们的所作所为既然已为世人知晓,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丑恶的事实就摆在眼前,等待每一代人重新发现它的价值。

  读罢,一直在想,我们所追求正义的终极目的,究竟是用暴力打倒暴力,还是其他什么东西?一战的审判没有给我们答案,二战也是。

  《奥斯维辛》读后感(四):真正的奥斯维辛,为我的无知感到可耻

  《奥斯维辛》读后感(五):人性的恶

  以前看的意志的胜利的纪录片,德国人对于希特勒的推崇不可以说是不狂热。很多人都以为德国人被洗脑了,被宣传蒙蔽了双眼,他们所做的恶不过是服从命令。这种魔弹论的理论并不能为做出暴行的普通德国人做出辩护。从参加万湖会议的人中,我们可以明确的感受到,这些作出惨无人道决定的人大多都受过高等教育。希特勒所做的不过是利用了德国人反犹的心态,讲人性的恶极端的放大。读书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感慨,法西斯内部的活力,基层人员具有极大的发挥自己创造力的空间,也正是这种创造力将奥斯维辛从集中营发展到1944年的灭绝营。受到正义审判的不应该有希特勒这样的高层,还有纳粹的基层人员。

  没有人真正了解你自己,如果我生活在那时的欧洲,我可能就是将妇女和儿童送进毒气室的一员,我可能就是拒绝向犹太人提供庇护的英国人,波兰人。

  《奥斯维辛》读后感(六):抵达彼岸之前的血海

  在这一意义上说,阿伦特所批判的“平庸之恶”,在本质上是超历史的,她不仅忽视了纳粹和苏联体制的明显差异,也无意去深入了解历史细节,更未提及集中营的具体运作机制,因为她在意的是高度概括性的政治哲学类型。相比起来,劳伦斯·里斯在《奥斯维辛:一部历史》中,则处处强调从历史细节和个案出发,并从丰富的文献和口述材料中,着眼于更具决定性意义的差异和历史进程,证明不仅纳粹德国与苏联体制之间迥然不同,并且也正是这种不同使得下层执行者更具主动性。不过,即便从艾希曼的例子来看,他也不是只遵守上司命令的木偶,相反他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也积极主动协助,仍有其不可推卸的主观能动性。固然,阿伦特的“平庸之恶”也不是说艾希曼仅仅机器般地执行任务,只是强调他没有思考能力。

  在论述奥斯维辛的运作机制时,里斯再三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的塑造,但似乎独独遗忘了一件事:这个环境又是身在其中的人所共同塑造的。如果社会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那么大,那么避免奥斯维辛悲剧重演的最好办法,或许就是锻造一个具有思考能力的社会。这倒未必是说要大众都能进行严肃的政治思考,但一个好的社会至少要确保有思考能力的那些人不被压制,他们的声音能被人听到。人们将由此明白,如果通向一个乌托邦的代价是血海,那么它不会是一个值得实现的天堂。

  《奥斯维辛》读后感(七):恶之门从不上锁

  在我们的认知过程中,什么样的人是纳粹呢?

  读过了这本书,善与恶的关系在我头脑中开始不那么清晰。我不知道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但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从不上锁的恶之门。不管何时何地,我希望我们永远永远,都不会推开它。

  《奥斯维辛》读后感(八):奥斯维辛 一部历史(读后感)

  看这个书的时候刚好在看一个日本漫画《新世界より》,最后一集里名为野狐丸的化鼠在新人类对他审判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我们也是人类啊”很长很长时间里在我脑海里盘桓不去。

  来自新世界是有咒力的新人类压榨化鼠而化鼠反抗的一个故事,化鼠在古代是没有咒力的人类,有咒力的人类为了更好的奴役他们,强行把老鼠的基因加入了他们,并在他们妄图反抗时,将化鼠的部落,全种族灭绝。

  关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书里提到的最重要的就是,希特勒等纳粹头目,把犹太人看作是一站失败的罪魁祸首,认为消灭犹太人才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拐个弯再来看看二战结束后的以色列建国。让人觉得这简直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确实是英国政府草率的承诺以色列建国。但是在二战过后,很难想象欧洲生存的犹太人何去何从。从占领区政府配合纳粹政府交出犹太人能看出来,犹太人在欧洲生活的有多么的格格不入。战后生还的犹太人没有办法挽回失去的亲人,没有办法拿回被集中营搜刮的财产,甚至在回到家乡以后拿不回自己的住宅和店铺,没有办法再回到曾经的安稳的家。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犹太人无法自己建国,他们的悲剧还会重复多少年。当然这部分我们必须和巴勒斯坦问题分开讨论。

  《奥斯维辛》读后感(九):奥斯维辛读后感

  历史从来都不应该被忘记,它并不代表着仇恨或者民族主义,而应该是作为后世之人的警钟提醒着人们什么样的世界才是更美好的。

  这部著作太过于真实细致,但仅仅是当时的一角。比起这部著作我们很难想象当时那些无辜的人们走进毒气室时的绝望,那些冒着严寒却衣不遮体的痛苦,还有亲人分别的残忍。如书中最后所言,历史不应该成为后世之人的故事,历史应该是人类为人的衡量标准!

  《奥斯维辛》读后感(十):从集中营到灭绝营

  最近看的书题材都有一些沉重,但我一直觉得沉重的题材,才有深度可以挖。这本书是熊也餐厅的老板推荐,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理想国系列丛书之一,理想国译丛主编的名字各个如雷贯耳,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编译的质量自然也是万里挑一。

  战争开始时,由于纳粹对犹太人根深蒂固的仇恨和恐惧,建立了犹太人隔离安置区,这个时期的目的仅仅是驱逐、隔离。在隔离过程中,纳粹也在为赢得战争做准备。经过筹划将IG法本橡胶制造厂建造在奥斯维辛附近,以便利用奥斯维辛的犯人作为劳动力,生产军需物资。为满足生产力需求,奥斯维辛犯人总数计划由1万人增加到3万人,而奥斯维辛也因此需要扩建。

  

  奥斯维辛集中营正门

  

  毒气室

  看完这部历史,多得是沉重,却在沉重的罅隙中闪现出不少温暖而感人的瞬间。斯洛伐克犹太人海伦娜一直被党卫队士兵弗朗茨·温施照顾,最终得以幸存;丹麦不予配合纳粹,而尽最大努力组织本国犹太人逃往中立国,成为所有被德国占领的国家中,敢于对抗纳粹并使本国大多数犹太人幸免于难的唯一国家;7岁的米歇尔为拯救罹患痢疾的姐姐,在抢不到食物的情况下,利用营地医务室政策(5岁以下儿童可供给食物),假装自己是5岁儿童,不但自己得到了食物也使得姐姐康复并最终幸存……

  

  弗朗茨·温施与海伦娜

  奥斯维辛见证了善良的人是多么轻易的被残酷的环境所改变,也近距离审视了邪恶的繁殖地——监牢和战场。

  他们是不具备理性么?还是理性被什么吞没了?如书中所述,理性永远不会被特定时代下人们推理中出现的缺陷和错误所击败,理性总是能够退后一步,记录缺陷,修正规则,避免下一次再犯错误。然而这正是极权统治下的人们所无法做到的。极权体制是人类的批判理性关会照不进去,也不被允许照亮的一片黑暗之地。也没有人可以在经历过极权社会的统治后,带着完整的、未被摧残的人性离开这个体制。

  

  《浪潮》海报

  通过了解纳粹(原德国工人党),就能知道纳粹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统治和彻底控制着一切,也让我不得不联想起电影《浪潮》所展现的骇人场景。而通过作者的佐证,人在强权威慑(极权统治)、仇恨(反犹情绪)、暴力(战争)的环境下,会促成“好人作恶”的行为结果,且少有例外。人的处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惟愿这段历史给每个人以教训,不要让软弱的人性再次经历这样的考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