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拉格群岛(上中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5: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经典读后感10篇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是一本由[俄]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著作,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6.00元,页数:201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读后感(一):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千万别再超生

  ----一曲献给苏共的挽歌,读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

  太长了,囫囵吞枣的看,结果看前面的时候,头疼后面的页码还有那么多,看到后来却悲叹前面的早已忘记,直到合上书页,才明白索大师,您这是给苏共树的一座直插云霄的墓碑呀,我这等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最后才看清上面写着:苏共亡于此地,一路走好,千万别再超生。

  人性和反人性的对决贯穿了全书,但这种对决基本上是在个体身上进行的,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厮杀。面对强权,每个人都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选择之后,很可悲的就是那些选人性的只有被杀的份,这在选之前你就应该知道的,人性的代价是昂贵的,可不是五毛一斤卖的那种东西。

  最感动本人的一个场景出现在书的前面,那场景让我想起中国边塞诗词中的名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吹芦管的人,只是在思自己的亲人,但是征人集体却因这细细的,被风不时吹断的呜咽而彻夜难眠。这里也一样,一个望夫的女人,牵动了三百多囚徒眼神。索尔仁尼琴说要“为所有这些【囚徒的】妻子们树立一座纪念像...并且连建立这座塑像的地点也指定了”,她为了望他的丈夫,爬上山顶,向山洼里遣送站里看,“在我们这洼地里没有风,可是那山梁高处风却吹得很疾。她的长裙、短衣、头发被疾风掀起、扇动”,自然那妇女什么也看不见,但下面“深渊里从三百个失去个性的蚂蚁...都发现了她,都凝望着她"。

  征人苦,但他们自诗经起就有人代言,这些苦役犯却向来无言,只有到了索尔仁尼琴才提出了这个最浅显的道理,他们毕竟,也是人啊。一夜征人尽望乡!被漩涡卷走的人无力的回望岸上的亲人,而他们的亲人也在望着,想着他们,他们生活的过去和未来都残存在那对望中。

  弱小的,被斯大林独裁碾碎的家庭碎片们,努力的,卑微的反抗着命运,但是关键时刻,你会发现他们生命的残片上仍然保存着人性的痕迹,如同DNA的遗传物质在每一个细胞上都存在,人,即使被碾碎成泥,仍然是同样的DNA构成。不过他们的敌人则不同,已经在革命的熔炉中,变成了一个钉入他人血肉的螺丝钉,一块砸向别人头的砖,自然,他们早已经不具备这样的遗传物质。

  腾诺,一个海军上校死里逃生,胆战心惊的狂奔多日,当他面对着自己的生存和别人的生存时,敲响他的心弦的仍然是人性的旋律,他放过了他们,但他们却无情的报复他。另一个逃犯在草原上狂奔,几天几夜没有吃饭,拄着一个木根苟延着自己的生命,他为这片刻的自由付出的代价还不止于此,他必须逃避他的同类胜于逃避野兽。他看到一个哈萨克骑手路过,立刻扑灭烤老鼠的火,为了不引起怀疑,但那人仍然过分热心的盘问。这时候,索尔仁尼琴气愤的写到,草原之子啊,你为什么不能放过他,反正他很快就会饿死在这草原上。难道你真的想用它去换那一斤谷子的奖赏吗?你真的觉得这是一个野兽吗?草原之子,你为什么不能理解你的同类对自由的追求吗?这个哈萨克骑手随后紧追,并再三摇动套索去套这个逃犯的脖颈。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书中我们也能看出一点端倪,首先是逆向筛选过程。几乎稍微有些人性的,早已厌恶并远远的躲开蓝肩章,等加入培训学校,稍微流露出普世人性的,都会被打掉,接着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也是如此。不过,蓝肩章们在出卖灵魂和人性的时候,也获得了大笔的钞票。那些看守的工资竟然超过在前线保家卫国的士兵,这便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安排,因为统治者知道,外部敌人它可以通过妥协获得苟延残喘的机会,只有国民内部的残酷镇压,才能保住他的奢华生活。你看,不管清政府赔款多少给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最高层不是降低生活标准。

  除了以物质吸引、逆向淘汰机制之外,那些天生人性气息弱的畜类加入统治集团的打手行列后,斯大林还采取了洗脑政策。政工人员的任务就是隔断蓝肩章与囚犯之间沟通的桥梁,你不需要自己去看,去听,去分析,你需要的是通过政工人员的嘴巴去吸收,不断的向看守们灌输之后,看守们也在多重压力下关闭自己的眼睛和思维,这样才真正可以做一个好奴才。

  洗脑的结果很显著,五毛诞生了。在押运囚犯的火车上,索尔仁尼琴遇到了这样一位五毛,他记录了他当时的对话:

  你看外面,田野凋敝,村庄毁坏,民不聊生呀!

  这都是沙皇的遗产。

  可苏维埃也建立了三十年了。

  不过是历史的一瞬间。

  你可以去问问周围人的感受啊

  都是反动分子,带着偏见。

  那你去问问农民的真实生活状况呀

  不用问,就知道他们生活比以前好了。

  可都说比沙皇时期还差

  那是因为死去的奶牛可以产双份奶。

  这个伟大的五毛,跟索尔仁尼琴一样是囚徒,但是他就是这样,作为那个集团中的一分子,他一切只听党中央的。索尔仁尼琴抱怨,要炸开他们那生铁做成的脑壳所需要的炸弹还没有发明,因此跟他们聊天,要抱着找乐的态度开始。

  蓝肩章也好,最高检察长也罢,他们丧失人性之后,就靠着特权生活,因为党构建了一个牢固的温柔乡,供养着这些奴仆,被抛出去的绝对丧失一切特权,党内和党外的落差,使每一个站立在党的平台上的人都非常的恐惧,同时也使他们看不清下面的蚂蚁。他们幸福的生活着,但也不断被丧失权力的恐惧所折磨的。

  一个高级干部在被斯大林抓之前很久陷入恐慌,反复宣誓效忠,无济于事,他写了给中央的信,只能让他女儿背下来,才得以保存,多年以后,他女儿说出了这封信的内容,他哀嚎到,请中央保留我的党证,永远我是党的人。这个高级干部是诚心诚意的,因为他明白保留党证就意味着特权,但既然要搞定他,怎么可能还给他留着党证呢?靠仁慈救济不可能维持党的小范围的特权制度呀,这个党员却不知道,也许不愿意明白,保留他的党证意味着另外一些忠实的奴仆拿不到这种特权,只有踢掉他,才能喂养另外一批人。人民,则永远是排除在这之外的。

  其实,斯大林也是如此,他仍然是被丧失权力的恐惧所折磨。说起来,天下的独裁者都是如此,越独裁,越恐慌,越恐慌,越残酷,越残酷,越独裁越恐慌。每个独裁者都绕不出这个魔咒,你看,叙利亚的当权派,为了捍卫权力能够做出什么,就知道他们是多么的害怕失去权力。

  说远了,也似乎说的可怕了点,这书也忒那个了嘛。其实,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也完全适合躺在沙滩椅上,或者茶余饭后悠闲的当笑话书看的。比方这一段,囚犯们被喂食的时候,只发一只碗,但他们仍然十分人类特有的注意卫生和保持良好的礼仪的习惯,都定下规矩“ 先给没病的喝,再给害结核的,最后才给害梅毒的“。然后,”到了下一间包房”,同一只碗又按照如此规矩“从头来过“。

  笑话不够,再来两个:

  quot;裁缝放下手里的针,为了怕丢,把它别在墙上的报纸上,正好戳进了卡冈诺维奇的眼珠子。顾客发现了。五十八条,十年(恐怖行为罪" "解下皮带,给斯大林同志【的塑像,太重了!】做了一个环,套在脖子上。他扛在肩上从村子这头走到那头。没有二话说。地地道道。第五十八一8条,恐怖行为,十年。"

  不够,再来两个: 还有,"一九五八年闹了个大笑话:在报纸上发表了新的《苏联刑事诉讼纲要》草案,却忘了在里面写进关于可能做出无罪判决的内容。政府报纸(参看一九五八年九月十日《消息报》)温和地责备说,“可能造成一种印象,好像我们的法院只能作出有罪判决。"

  而对犯错误的审判员呢,"赫鲁晓夫时期处理得轻些,“犯了错误的”审判员被派去……你们猜派到哪里去?……当律师"

  律师确实也好当,那个时代是伟大的,真正的,战无不胜的和谐司法时代。连被告人都忠心拥护对自己的审判,检察长都不用费力,只要在上面喝茶,看报纸,你律师会上窜下跳,小心让你站在被告席上,然后施展魔术把你变成 "一只垂头丧气的服服帖帖的山羊,命令你叫什么,你就哗哗地叫什么,把脏东西往自己身上呕吐"。有一次,公诉人说,被告人某某有错,那个被告人立刻站起身,请求发言,得到允许后,他大声说,不对,我不是有错,我有罪。

  那个时代过去,永远过去了,斯大林死了,苏共死了。很多笑话却流传了下来,现在这些能够让您发笑,说明那个时代的错乱,那个时代有违常识。 但需要提示一点,这些笑话的流传不是只在索尔仁尼琴的书中,也在你我周围时刻发生,只不过稍加变形,有时候甚至原样推出。没有看到吗,那么去看《古拉格群岛》吧。这部书也是一副眼镜,看完之后,你就可以看清楚周遭了。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读后感(二):为人类而思考

  古拉格,指苏联劳改制度。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渗透到苏联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极端集权主义下摧残人性的代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苏联的“第二领土”,正因为此,苏联的覆灭一点也不令人吃惊。而在中国,与之相对应的,则有“夹边沟”。虽然在语义上并不出入,但显然,索尔仁尼琴笔下的古拉格,虽然我们不能以阴暗残忍的程度来比较两者,但古拉格的是更具有世界意义的存在。

  失去了通信自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已遭枪决!听起来有些骇人,但仔细想想难道不是这样么?那个时代没经历过,也不好比较,仅仅就着当下的现实,做一番假设:失去即时通讯工具的生活会是如何?或许有人能够做一番尝试,但也仅仅是几天,或者为了期末考试,或者为了某种心血来潮的热情与立志,但要是让人一年甚至几年不跟自己的朋友家人沟通,人是会疯掉的。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的我们,等于是被整个世界所孤立了。而这种孤立确实来自某种强制的外力,而非主动的避世。这种内外交困的矛盾是作为社会性的人所难以自决的。

  那些把抓起来的人,常常抱有一种幻想,那就是——当局一定是抓错了人,过一段时间,等他们查清楚了,就会把我释放了。所以,所有的抵抗不就是从侧面承认了组织抓我的合法性与正当性了嘛?他们往往有一种幻觉,就是自己是清白无辜的,殊不知,所有的清白无辜,在斯大林那里都是不确定的,都是待决的。没有人可以躲开这种几乎是在劫难逃的审判。因为这种审判的标准,被抓捕的人是不了解的。即使了解,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不具备规避风险的能力,他们的对党的忠诚,对马克思的信念,在强力面前都无足轻重。当被抓的人越多,死的人越多,背叛的人越多,他们才能意识到:所有人都是国家机器的统治对象,而斯大林就是那个唯一的统治机器。

  那个时期,最令人心寒的一句话是什么?——“你被捕了!!”这句话的逻辑基点就是:你被我党视作敌人了,从此你就脱离人民队伍了。政治身份上的割裂,倒还在其次,很多不具有政治野心与抱负的普通民众,面对这样的呵斥的时候,第一反应必然是一种与过往生活的诀别。这种诀别,将伴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双重阵痛。一方面是劳改营生活的无情摧残;另一方面是意识到亲人从此与自己划清界限的无名苦楚。换个想法,当这些被宣布被捕了的人,倒也是一种解脱,终究是要被组织打上敌人的身份的;相对于那些还侥幸地生活在“人民”这样的身份下的民众来说,惶惶不可终日,一点也不过分。

  而那个年代的宗教又是怎样的被限制呢?我们知道,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当局——也就是服从斯大林的命令。当局可以给你宗教的自由,但很难保证你不是在劳动集中营中抱有你的上帝了。所以,当一种专制恐怖达到极盛的时候,你的祈祷只能让你的上帝知道。其他人对你信仰的获悉,都是自我生命的一次无情威胁。当我们诚恳地向上帝呼求结束苦难的时候,撒旦却先一步,取了这一文不名的生命。

  共产主义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有诗歌说道:

  “谁今天不是跟我们同声歌唱   

  谁就是   

  反对   

  我们!”   

  说得多么铿锵,多么提起。但他的下场是什么?虽然在世的日子不长,但也可以说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汲汲奋斗一生的诗人,却反而被打上了反马克思主义的标签?这是怎样的怪诞!这个世界最奇怪的事情恐怕也不过如此了吧。满心以为自己再为着某个目标去努力,最后,那个所谓的掌握“目标”的人宣布,你是反目标的,所以要把你戕害!这么看来,他的诗,竟成了某种谶语!

  我们现在可以重新来定义那些被关进这个黑暗的国家机器当中的人了。他们被视作有罪,他们被贴上右倾机会主义的标签,他们就是恶。不禁想到,究竟什么是恶?Hegel说恶就是被更大的善打败的善。我们在做事之前没有抱着我一定作恶这样的心理吧。即使是那种故意犯罪,他们的行为就着他们的人类本性也不过是一种本然的结果。我们寻求某种反抗与革命,但革命的代价就是失败者要付出生命。成王败寇,古今中外,莫不如是。茨威格的《宗教的异端》可否为我们提供一种类比呢?所有被宣布为异端的人或者学说,当他们掌握了话语权的时候,一切的反对都将被视为异端。异端总是在反对否定中,完成自我价值的救赎。这种循环,是超理性的,是一种迷狂的权力游戏。世界上的恶不可能除尽,但每个人心中的恶却可以束缚。自那以后我终于懂了历史上一切革命之虚妄:它们只消灭各自时代的恶的体现者(而在匆忙扰乱中也不加分辨地消灭着善的体现者)——至于被更加扩大了的恶的本身,它们却当做遗产继承下来。民族陷落在恶的习惯中,将这更大的恶视作理所当然。彼此仇视,彼此背叛。背叛成了那个时代最为廉价,最具有性价比的生存方式。背叛成了那个时代的惯性力,所有人都在忙着揭发检举,不经意间,自己被人揭发检举了。一切的道德秩序都不复存在,这个失范的社会啊!这个没落的国度啊!究竟哪里是你的终点呢!哪里是你的坟茔呢!哪里是你的涅槃呢!

  古拉格的存在,可以说是对生命机体的破坏,但我们不要忘记,这背后,更是对一种文明的强奸。在过去的俄国,政治犯是一种骄傲啊!不仅真的亲属不和他们脱离关系,而且还有一些素不相识的姑娘装作未婚妻前来探监。从前那种每逢节日给囚犯们送物品的普遍传统呢?在俄国,不先给无名囚犯们送点东西去供他们共同享用,哪家也不会开斋。送会圣诞节的火腿、大馅饼、烤饼、甜面包。一个贫穷的老太婆也会拿去十个上色的鸡蛋,她的心里才觉得松快。这种俄罗斯的仁慈之心丢到哪里去了呢?通过斯大林的口,向全国发出了一个永不更改的号召:不要发善心! 可是,“善心”这个词在达里的俄语详解辞典里的解释却是:“心地的良善、 心灵的友爱本性、仁慈、对共同福利的关注。”看吧!这就是斯大林号召我们必须丢掉的东西,我们确实也就匆匆忙忙地把善心丢掉了:丢掉了对共同福利的关注!我们变得只满足于守着自己的饲料槽。我们不能断言这样的仁慈之心就在俄国消失了,我们想说的是,表达某种先进的政治愿望的诉求的通道闭塞了!这个通道的背后是古拉格!古拉格的惊吓,让我们不敢说只言片语,更遑论给那些政治先驱们一些实质上的帮助。一个国家的反对者的声音不能被倾听,他们的尊严与荣誉得不到人民的纪念,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国家,要没落这得太容易——这还是一个昏聩的“帝国”的前车之鉴啊!

  要追溯俄罗斯的历史吧,那一千余年的漫长历史,从基辅公国,到后来的彼得大帝,再到强势的沙皇统治。我们当然不能因为苏联时期的恐怖,而秉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样的观念,草率地认为过去就要好得多。卑鄙下流龌龊的事,在俄国历史上并不少见,但这样的背信弃义与人人都是间谍的时代确是不曾有过的。利用完自己的人民,或是从戎的战士,或是兢兢业业的农民,当他们的“剩余价值”还没有被开发殆尽的时候,忽然就被宣布为叛徒了!叛徒在古拉格的生活就不是人的生活了!

  古拉格的最大的志向就是维持自己的生命,什么超我、人类的尊严,都不需要。在这里,就是一个兽性本能占有主导地位的世界。作为局外人,想想,吃蝙蝠,这样的事情——即使是什么都吃的广东人(没有地域歧视的意思),也要斟酌一番吧!他们在被祖国宣布为叛徒的时候,也背叛了人类的义务。我们没有理由谴责这种极端的行为,为了生存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也都不是值得赞美的。

  那个始作俑者斯大林啊(或许还能往前追溯),政治手段玩弄得多么的出色。即使是明太祖朱元璋,也不对老百姓下手啊!看看斯大林的间谍系统,我们在惊叹他的权术的高妙的时候,是否会感慨这种非理智的行为呢?所以君主还是要做仁君,既然不是管理国家的料,就不要僭越自己的能力。确是政治家,这个马基雅弗利的信徒!

  如果说,我在不断地谴责劳动营的非人道的时候,我还可以拿德国纳粹的例子,进行比较。但,古拉格对法律的践踏,确是我无法容忍。古拉格是一种游离于法律之外的存在。书中提到“偏私的法庭比强盗还狠。法律睡觉时法官就是敌人。在你们面前站立着一个公民   伸长了脖子悉听尊命。”法律无法保护公民了!那公民如草芥般的生命自然可以肆意践踏了。劳动营里的人,看不到自己的归期,他们的指望都只是寄存在活下去的希望上。因为没有具体的刑期,所有接受劳动教育的人,带着冠冕堂皇的理由,接受组织的考验与教育,有朝一日,还能获得组织的“宠幸”。而对于法院来说,非司法制裁的意义就在于这是一种效率更高的手段!有的时候不得不佩服斯大林,与整个俄罗斯民族为敌,把每一个人都视作自己的敌人,这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

  当公民接受审判之后,“就地坐下!”“跪下!”“脱光!”——这几句条例中规定的押解口令体现了一种不容争辩的根本权威。财产被没收,以正义的名义,供给人民之子来享用——至于谁是人民之子,那就不言而喻了。而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恰恰就在他赤裸着身子的时候。人总是要寻求某种安全感。衣服除了保暖装饰,还是一种承载人的安全的行头。因为人心中的羞耻,为什么人会在赤裸的状态下羞耻,倒也值得考虑。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脱去了衣物的人,心理防线也就被无形瓦解了。

  无论是古拉格群岛还是夹边沟,亦或是严歌苓的《陆犯焉识》,都提到了窝藏死人的情节。没有亲眼见过,但这么的间接经验,倒也佐证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合理性。所有的劳动改造营的犯人,都面临着饥饿的考验。一个人生前的价值没有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牺牲中实现,倒在死后,以别样的方式,维持着他的“同胞”们的性命。这么看来,这倒可以说是一种跨越生死的恩情了。但仔细想想,这种恩情也是有头的,这样的“欺骗”在集体生活下的难以为继,是一种生命意志渴望生存而又难以生存的无奈与绝望。绝望是在等待中消磨而愈发熬人,在逼仄中,人人都不过是等待死亡的那一个“他”,没有人有特殊性,都是普遍意义下的“守望者”——守望死期的来临。

  死亡是大部分的人的宿命,但我觉得,这种等死的宿命不是让人性升华的原因。鲁迅说:不在悲剧中爆发,就在悲剧中灭亡。他们在绝境中求生存的果敢与行动,是一种难以磨灭的生的力量。以逃跑为例吧。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的。我们想象《肖申克的救赎》,这是沉寂了多少年后的意志宣泄,而劳动营中的犯人们,屡次的尝试,无论成败,前赴后继地将生命的强力意志迸发出来。他们的逃跑是巨人们的行动,是必遭灭亡的巨人们的行动。革命前的逃跑从来没有表现过这样的勇敢,这样的想象力,这样的意志,很容易成功,而他们的逃跑则几乎从来没有成功过。即使在家人面对当局的拷问的时候,也无怨无悔。那样的时代,不给你“归来”的机会,但是我们主观上放弃了嘛?没有!没有将我们击败的,都使我们更强大!

  这些亲身感受了二十四年共产主义幸福生活的人们,早在一九四一年就懂得了当时在世界其他地方还谁也不懂得的东西,即:在整个地球上,在人类全部历史中,还从来没有比布尔什维克的自称为“苏维埃”的制度更残暴、 更血腥、同时又更狡黠奸诈的制度。他们懂得了:不论是按其虐杀人数之多、 延续年代之久、计谋策划之深思远虑来说,还是按其彻底统一化的极极性质 来说,人世间的任何其他制度都不能和这个制度相提并论。甚至当时遮住了 整个西欧的眼睛的希特勒制度,与此相比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现在,时机来了,武器落入了这些人手中。

  如果世界上真有所谓幸福,那么每个囚犯获释后的第一年就肯定会遇到它!  

  那么,这个世界上除了不公正、不平等和奴役之外,究竟还布什么能是永久的呢?……

  不要停止反思,人类的未来值得思考。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读后感(三):每一个正直的公民都应该了解真实的历史

  “大清洗”。这个词在历史课上听起来是多么得索然无味,老师干巴巴地说教着,我们也干巴巴地耷拉着脑袋听着。“清洗”,多么冷酷、漂亮的一个词,生命就像床单上的污渍一样被“洗”掉了,可听起来却好像没觉得什么感觉,仿佛刷牙、洗脸一样平常。很多人虽然懵懵懂懂地觉着他反对某样东西,却说不上来究竟反对什么,那么请看看这部书,它会教你辨清曾经认同、追求、维护的“真理”,它会教你成为一个善良、勇敢、正直的人。

  再次摘录一段书中的内容,以此纪念那些没有活下来的人们,愿你们的精神与我们同在。

  再谈一件枪杀托派(托洛茨基分子)的事,也是这个时间这个地点,是弗朗茨·迪克勒说的(他是个巴西犹太人。在纽约听多了苏联的宣传,一九三七年在一艘希腊船上当电报员来到列宁格勒,溜号上了岸,要参加社会主义——马上就捞到了徒刑)。一九三八年春天他在沃尔库塔窄轨铁路鲁德尼克-乌萨段当搬闸工。有一回契卡行动科给他们下了一道命令:断绝交通,不装煤,预备四节平台车,两节生炉子的闷罐车,是为了运犯人到乌萨。一大群牵着狗的押解队带来了二百五十个犯人,里面有五十名惯匪,其余是托派,八名妇女。大部分人穿得很好——裘皮帽,裘皮领,皮箱。迪克勒在其中看到了他熟悉的安德列钦,南斯拉夫人,但却是一个地位很高的美国共产党员,福斯特和白劳德的战友:先前迪克勒在麦迪逊花园广场上听过他的演说,近日在营区里见过面,知道了他的罢工的成果——他们开始得到干口粮,休假日,有了单独的作业班和工棚。现在他们被装上了光板平台车,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就这么拉走了。安德列钦看见了他,脸朝另一面,好像不是对他,使足了劲喊:

  Frank! Just Listen, don't say a word! This is the end. We are going to be murdered in cold blood! Frank! Listen! If you ever get out, tell the world who they are: a bunch of cut throats! assassins! bandits! ①

  他一再地喊着同样的话。迪克勒在发抖。平台车上,跟他并排站着一个科米族的老警卫,在抽他的羊角烟斗。当安德列钦停下来的时候,平台车上的犯人们齐声议论起来,听到了女人的哭声,显然很多人听懂了用英语说的话。押解队长吹哨让列车停下,朝天开了几枪。全都静了下来。队长喊叫着说:“你们干嘛要造反?你们不是要单独住吗?这回就单独了。口粮,工作都会有的!”

  车接着往前开。在兹梅卡站上停下来。把犯人带下平台车,列车返回鲁德尼克。车组人员都知道这个兹梅卡站:那儿从来没有劳改点,也没有人家。

  窄轨铁路上交通断绝了两天。后来赶马车的说:犯人们被带进一条峡谷,迎面埋伏了机枪手,同时开枪射击。②

  ① “弗朗克!听着——不要回答。这是末日。我们要被屠杀了!弗朗克!听着!如果你将来能出去——告诉全世界他们是什么人:一帮歹徒!凶手!强盗!”

  ② 迪克勒获释了,甚至回到巴西,但是在全世界都没找到一个愿意听他谈这件事的人。40年后他把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作者)。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读后感(四):我看着老大哥

  用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这本厚重的书,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文中的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于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而且俄文名字又长又难记,给我的阅读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我在其中看见了我们自己的影子。

  这本书是在学校图书馆内借的,那天我跑去图书馆溜达,想看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偶然在书架上发现了这本书,感觉很熟悉,上豆瓣一看9.2分的评价,所以抱着看看再说的心态借了,却是相识恨晚。

  全书厚厚的三卷,其中涉及很多俄罗斯和苏联的历史事件,很多东西在我看来还是很模糊的,希望以后有时间和机会能再读一遍。

  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水流中的苏联,展示了一段真实的历史,铭记了一段历史,以告慰那些未曾看到光明的人,然则那些死去的人却不会再回来。

  书中描写的关于苏 共在十月革命之后的行为是触目惊心和令人发指的,何以如此惨无人道的事情在我们看来好像从未发生过。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的罪行受到的全世界的谴责,我记得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下得定义是一场帝国主义的资源争夺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一场反法西斯的巨大胜利,那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苏联会出现向书中描述的种族灭绝的情况,而且是从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就开始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拐点被认为是列宁格勒保卫战,一场法西斯对法西斯的胜利?西方各国在战争初期的无所作为,“你们先去死,我还要等到明天”,你们不得不迎战的时候才冲上去吧。战争谈何正义。东西德也是正义的体现吗?

  索尔仁尼琴一直在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我们没有制止他的发生,为什么我们好像每个人都身不由己的卷入,为什么在一开始我们没有制止?我们在国内好像也在问这个问题,而且更要问的是已有前车之鉴,为什么还会出现一样的问题,还要问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还有政权正在如此作为,而无人制止?我作为一个没有亲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只能一步步的慢慢摸索,这些全部都是个人迷信造成的?不,我不相信这样简单的论述。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全体人民的问题,个人迷信仅仅是其中的一环,大家最初只看到了公平,却漠视了对生命和自由的尊重。所有人的对利益的追求在这里纠缠,扭曲和放大,沿着混乱的道路走下去。

  那些事情还会发生吗?会的,过去在发生,现在在发生,将来也还会发生。我为了自己的安宁在漠视一些事情,我不想说话,因为我希望自由,同时也在失去。虽然覆巢之下无完卵,但是“你们先去死,我还要等到明天”,何等的懦弱。

  最后请问那些死在劳改营内的人们啊,那些牛鬼蛇神们啊,你们有爱你们祖国的理由吗?给我一个好吗。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读后感(五):“古拉格”之殇

  早知《古拉格群岛》大名,最近终于读完了群众出版社这套三册,共计近2000页的大部头作品。看2000多页的作品,如今已经考验人的耐心,何况这是一套满纸荒唐事,满篇辛酸泪的控诉与呼喊。尽管这不是一部小说,也不是一部完全的个人回忆录,但是阅读的过程中,我能深深感受到作者索尔仁尼琴的投入,书中常见那种类似一个人站在悲剧发生地仰天长叹的氛围,“想想吧......”,“看看吧......”,类似这种角度的控诉与反思,都将读者带入到一段风雨如晦,令人发指的历史。你也可以感受到索尔仁尼琴对那段历史深深的痛恨,因为他个人也曾深陷其中,遭受迫害,不过同时,这又不是一次对斯大林“私仇”的宣泄,作者结合更多个体的经历,体制的剖析与对比,历史文化的变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景式的“古拉格群岛”众生相,也引发读者对造成这一悲剧的本质进行未尽的挖掘与思考。

  阅读《古拉格群岛》,给我最深印象的在于,索尔仁尼琴以翔实的描写带给我的全方位的震撼。作者的角度是多维的,有按照逻辑顺序的角度,即按照一个人投入到惩戒体制的经历,从被侦查、抓捕到押解、运输,再到“劳动”、苦役,进而到释放、流放,每个阶段的叙述都详尽而全面,给人以洞穿十八层地狱的历练之感,读后难免倒抽一个凉气,“我要是投入到其中任何一个阶段,恐怕早已痛不欲生。”;同时,还有按照角色的角度,有内线,有叛徒,有警察,有狱卒,有劳动营附近的平民,有拿起冲锋枪的孩子,当然,还有受害者,而受害者角色又有划分:政治犯、刑事犯、眼线、“思想纯真分子”,或者按照民族可以分为:俄罗斯人、哈萨克人、车臣人等等,或者按照性别分为男人和女人,如此种种对个体的角色划分再相互交叉排列组合,已经足以制造一个变化多端的世界,而在“古拉格”,这样的变化带来的是一个更加险恶的世界,令人唏嘘,“我要是投入到其中任何一个角色,恐怕无法生存”。而其中最令人感触的,莫过于很多人的角色多重性,如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双重性,在不断的政治运动中,今天的飞扬跋扈者,在明天被其他人踩在脚下,已成规律,而在本书中,这样的讽刺更是屡见不鲜;此外,还有今昔对比的维度,索尔仁尼琴在书中,常常拿苏联执政者信誓旦旦的承诺与描绘和血泪斑斑的现实对比,常常拿被认为满是镇压与死亡沙俄时代与现实的当代的加倍残酷对比,这样的对比引发的反差,充满了讽刺与有力的控诉。

  索尔仁尼琴最令人尊敬的剖析维度还是在于,其从表象向情感与内心的深入挖掘,这不是一部俄罗斯的伤痕文学,也不是一个受害者的泄愤,索尔仁尼琴充满内省精神的剖析着包括自己在内的各色人物的内心轨迹。反省自己曾经的幻想、胆怯、懦弱和犬儒,反省整个民族与社会的丑陋与劣根,在书中,这场悲剧实际上不是所谓的斯大林的残暴那么简单,而是一场加害者与受害者自觉与不自觉的“共谋”。比如,加害者们挖空心思想着如何将人不引起动静的抓走,而受害者也不做声的默默承受,目击者也静静的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直到一天,这样的灾难以同样的方式降临在自己头上。面对强权,个体总是弱小,因为弱小而常常胆怯,于是,加害者或许也感受这样的残酷而动有恻隐之心,但是也不得不向瑟瑟发抖的人们踩上一脚。而受害者与其他民众也知道,放任恶行,最终可能带来“最后他们要杀我了,已经没有人为我说话了,因为能够说话的人都被他们杀光了”的结果,但是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个体的天然反应仍然是自保式的避免自己说话而牵扯其中。甚至,这样的体系下,还形成了令人痛心的“自作恶”自动化系统,多少看起来平凡的个体,突然会显得面容可憎,残忍无比,而书中关于孩子们在体系下加倍残忍的描述更令人胆寒。于是,各个角色,为整个社会不断编织一个难以挣脱的囚衣,越来越大,越来越紧,令人窒息,将个体不断卷入体制的怪兽的腹中,填饱它,让它畸形和庞大,也越来越营养不良的坍塌。是的,最灰暗的日子终将过去,但是这样的代价已经过于沉重。正是索尔仁尼琴的反思与深刻,作为最有力的线索将本书海量的素材牵引起来,一旦缺了这条线索,这样丰富的素材下的本书很可能就会成为一部平平的资料汇编集,而非这样结构完整的巨著;而一旦缺了这条线索,这个体的多样化的遭遇可能也只会带给读者猎奇式的体验,而非这样具有冲击力的反思与再思考。

  尽管“古拉格群岛”的悲剧令人痛彻心扉,但是索尔仁尼琴在书中依然抹上一丝人文的亮色,让我们体会到人们的坚韧与乐观,正如其中一章的标题:“铁板下的诗篇,岩石下的真理”,劳动营中的人们依然在以各种方式维护人类良知与道德的底线,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反抗,坚持真理,坚守底线,活下去,这已经是向极权的一种示威。“统治者易人,群岛依然在”,这样的一章揭示了斯大林死后,体系的延展性与顽固性,也更说明了 “古拉格群岛”的困境,绝非某个人,某个集团那么简单,索尔仁尼琴以饱满的激情和克制的理性向我们揭示了这一幕幕阳光下的黑暗,引人思考,不单单只是为前苏联的历史。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2d22583db51822fe3c6d971c.html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读后感(六):字字泣血的苏联史诗

  花了一个quarter啃完了这本书.....

  这部史诗震撼人心的当然是极权主义对于人思想和肉体的控制。

  但其实最触动我的反倒不是那些字字泣血的事例,而是作者在最后写刑满释放后的人际关系。有人离开了群岛,终于获得了自由,就撑不下去很快死去了。也有人重获新生。对于这些人来说,监狱的生活对他们的影响竟然不完全是负面的,他们在后来的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和包容是正常人难以超越的(难怪托尔斯泰竟然想去监狱“体验生活”),甚至还让这些刑满释放的人之间形成了超越朋友的情谊和纽带,反倒是这些让我很震撼。

  另外一个很触动的是,在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无产阶级翻身的过程当中,毁灭的不仅是那些坐享其成剥削奴隶的人,甚至有很多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白手起家的人,也因此都被一网打尽。而那些所谓的无产阶级当中,其实有很多人好吃懒做却只是因为赶上了时代变革的顺风车,成了运动积极风子,反而从中获益。

  作者描述的种种这些,联系到如今新一波的女权运动、反腐运动,令人不禁思考是不是如果社会需要完成一个大的变革,矫枉过正是必经之路?甚至矫枉过正反而变成了最终的结果?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读后感(七):刺破“主义”的华丽面纱

  这是一本伟大的著作。但阅读的初始经历并不令人愉快。可能因为俄文的表达方式与中文差异甚大,翻译过于忠实原文,以致很多表述并不符合中文习惯;再加上书中描写的是刺骨冰冷的政治现实,作者对抗情绪跃然纸上;以及众所周知的俄罗斯民族的人名冗长拗口等原因,所以刚开始阅读这本书就像阅读拗口的科学文献一样,难以让人产生一探究竟的追索感,更多是局限于每一字每一句的细品,不但限制了阅读速度更影响了对作品的理解。所以这本书从2010年5月一直读到了2013年5月,历时整整三年(整套作品共上中下三部,阅读的快感是从第二部中段才开始凸显的)。过程中,数次放下,但因为对本书围绕光环的敬畏(诺贝尔文学奖)以及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真实面孔的追寻,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回过头,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才没有错过这部伟大的作品。《古拉格群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没有青春的绚丽与梦想的五光十色,有的只是厚重、沉淀的历史,而这些历史又是那么的冰冷,揭示了华丽下隐藏的灰暗,昭显了制度之恶和人性之恶。习惯了繁华与美好的人们很难吞咽这冷清与丑恶,虽然它曾经那么鲜活的存在于世上,虽然它换上了另一副华丽的面纱依然存活于这世上。

  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史上最耀眼的梦想之一(很可能也是目前很多人坚守的希冀),为了消灭剥削,让劳苦大众人人都能享受物质的丰饶和精神的富足,苏俄十月革命尝试将马恩前辈的设想转为现实,逐步建立了可以和西方资本主义抗衡对峙的政权。对外,它是那么的伟岸、耀眼,反法西斯战争、经济发展、军备竞赛,无一不显示出超级大国的实力与风范、制度的优越与先进,不仅国内民众炫目于系列光环,甚至西方也为之倾倒。可是回到体制内,揭开层层华丽的面纱,赫然显露的是利维坦那张冷酷、贪婪的脸。公权的无限扩张与私权的急剧萎缩,让民众成为当权者嘴下的鱼肉。以免费奴役劳改犯、强制劳动的方式换来所谓的高速发展;集体农庄让朴实的农人四散逃离,有些被丢进了古拉格怪兽之口,有些则难逃随后而来的瘟疫之手;高度的管制和控制凝固于空气之中,强大的宣传攻略日复一日的为普通民众洗脑、、、、、所有的一切都只为达到一个目的:喂养壮大利维坦这个怪兽;以华丽的面纱掩盖少数人奴役多数人的罪行。时至今日,人人都唾弃法西斯的残忍与反人性,可很少人知道古拉格的残忍与反人性与法西斯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少人凭吊那些在古拉格痛苦死去的人们,更难追究造恶者的责任;这些甚至被屏蔽、被抹去,正如历史上发生的许多事件一样,被当权者隐没在虚假繁荣的背景中,而民众则是歌舞升平的欢乐着,毕竟反思终是没有过好今日,创造未来重要啊。只是可怜了革命先烈和卓越的理论家们,如果他们有幸活到理论转为现实的时日,不知是为当权者的偷换概念而愤慨,还是为自己曾经的幼稚而惭愧。说到底,不管包装的多华丽的主义最终都可以并入集权或民主某个阵营。而人性贪恋权力和渴望自由的两面性,让世人在集权和民主中摇摆不定。没有完美的制度,没有完美的主义,或许这些只存在于想象和理论中。当我们以轰轰烈烈、开天辟地的姿态创造一个新世界时,我们可能改变或摒弃了旧世界原有的东西,但也承继了一些东西,而这些都是人性所不能剔除的,原有的恶可能以一种更加强化、牢固的形式延续下来。

  也正因为人性有丑恶的一面也有美好,超脱现实的一面。所以在古拉格这个集体堕落向下以期保住孱弱生命的人间地狱里也有人性散发耀眼的光芒; 精神脱离于肉体的痛苦,飞越高墙林立、铁网严密的囚牢自由翱翔于天际,成为伟大灵魂坚持下去的支柱、不与鼠类沆瀣一气的尊严;更让众人在绝望中看到人性中神性的一面。

  由衷的佩服俄罗斯民族。这个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民族,在常年与恶劣环境搏斗的过程中练就了沉稳坚毅的民族特性,就像无语的泰加森林,西伯利亚的寒风一样,总是带着一种悲壮的历史厚重感和义无返顾的勇气。所以才有了《古拉格群岛》这种揭示真相、探究真理的鸿篇巨制。鉴于作者是在极危险的状况下酝酿、成就这本巨著的,所以很多地方难免粗糙甚至情绪化,但可贵的是,作者始终避免将这部作品当做个人经历的宣讲,而是着眼于探究带来个人悲剧的制度之恶,更挖掘造成制度之恶的深层次原因,最终引发读者对人性善恶的哲学思考。

  中华民族进入近现代也是苦难重重,也有与俄罗斯民族相似的路径,可悲的是,难有追问、反思,更遑论直面不公、追求自由的勇气;所以鲜有触及灵魂的现实主义作品;更无谈精神上的升华。感谢伟大的作者和勇敢的译者,在皇帝新衣华贵的一片赞美声中,能揭示另一种观点;将光环的背面展现给那些心存疑惑、难以满足、孜孜以求、探寻真相的人们。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读后感(八):一段噩梦的历史,一篇血泪的控诉

  上个世纪的前五十年见证了红色思想不断发展壮大的奇迹,尤其是二战结束之后,红色思潮席卷全球,无数有志青年激情万丈地打出了“解放人类”的大旗,位于欧亚大陆北部的那片广阔土地也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圣地”。无数人敬仰它,无数人歌颂它,无数人向往它。然而,1953年,斯大林过世。在继任者赫鲁晓夫上台之后,无数关于斯大林年代的事件被披露出来,在一片欢呼声下的黑暗和肮脏慢慢浮出水面,人们才惊觉,原来所谓的“圣地”并没有那么神圣。

  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便是描写那个可怕年代最黑暗、最肮脏的部分——集中营。这本书从逮捕、转运、劳动消灭、集中营中人们的精神状态、苦役、流放等等方面,将最不堪的一面徐徐展开,给读者展示了那一段噩梦般的历史。于是,为了完成定额随意捉人,各种荒谬的逮捕理由,当时制度下“蓝滚边”们心理状态的形成,从身体到心灵都处在压迫下的劳动消灭,“社会亲近分子”对政治犯的欺压,从根子上就烂掉了的“娃娃犯人”,农瘟……触目惊心的一幕幕就这样展开。血淋淋的事实,控诉着那个时代。人性丑恶的部分常常是超出你所能想象的,让人在炎炎夏日里依然觉得遍体生寒!

  然而到底也有美好的部分,总有这样一些人,绝不屈服,宁肯被消灭,也不愿放弃灵魂的尊严!总有这样一些人,无论后果怎样,不屈不挠地试图逃跑,试图找寻自由!但是这些美好相对丑恶,到底太少。更多的时候,美好消亡,肮脏继续。极权的压迫,竟至于斯!

  这到底是斯大林一个人头脑发昏,独裁带来的恶果?看到最后一部分的时候,我不禁思考,“统治者易人,群岛依然在”,作者似乎认为这不是一个人、一个统治者的问题。是整个苏联体制的毛病吗?我相信作者对苏联的恨已经到了极致,也一定会给出类似或者更加扩大的答案。然而今日,想到某些报刊和网络论坛上的一些新闻,想到谷歌、老美、窃听,想到各国或多或少对言论的控制,突然觉得毛骨悚然……绝对的自由总是不存在,我们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束缚着,有时候是自知没有什么办法的,有时候则完全不清楚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真相总是那样模糊不清,就好像隐藏在一片大雾之中。或许四处走走,能明白的更多些?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读后感(九):作家是社会的良心、也是社会的耻辱

  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日,大名鼎鼎的作家高尔基在幸福湾走下了轮船。和他并排走的是他的儿媳妇,穿着一身皮货。高尔基在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官员们的簇拥下,迈着轻捷的阔步,走过几个宿舍的走廊,但他几乎一间也没有进去。

  在儿童教养院参观时,看见孩子们全都聚在一起,每一个都很快乐。忽然,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开口了:你听着,高尔基!你看见的都是假的。这个男孩子花了一个小时把劳改营的一切都对他讲了。高尔基老泪纵横地从工棚里走了出来,一轮四轮马车接他到特种营长官的别墅里去进午餐。

  六月二十二日,高尔基在为这次走访特备的“意见薄”上留下了这样一段题词:我难以用简单的几句话表述为的印象。我不想而且羞于对既是警惕不倦的革命卫士同时又能成为异常勇敢的文化创造者的人们的惊人的毅力做一些俗套的颂扬。

  二十三日,高尔基登船离去。他的船刚一离岸,那个男孩子就被枪毙了。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读后感(十):与书无关的评论

  跟一六零后的老班长聊天,话题不可避免地回到20年前的那个雨夜。大雨试图将历史真相冲刷的一干二净,但是它无法剥离我们从未尘封的记忆。青春一去不返,而往事并不如烟。

  意料之中,在谷歌与百度搜索不到与20年前的今天有任何瓜葛的信息,仿佛时间的黑洞吞噬了一切,而一切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悄无声息,苍白无力。那一年,我9岁,他22岁,正如刀子一样的少年。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在讲些什么,那一年你们中的有些人可能刚刚出生,而你们接受的教育一定存在着空白的一页。好吧,让我告诉你:那一年那一夜,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在伟大首都的广场上等待黎明,但是迎接他们的,是更深的黑夜。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潮水一般的人群推倒。1989年12月25日,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齐奥塞斯库,被愤怒的国民宣判死刑。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宣布解体,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东欧剧变······冷战结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