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而不倒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而不倒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04: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而不倒经典读后感10篇

  《大而不倒》是一本由安德鲁·罗斯·索尔金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软精图书,本书定价:69.80元,页数:6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而不倒》读后感(一):华尔街的冰与火之歌

  如果早有人告诉我这本书和《冰与火之歌》很像,而且更精彩,我可能早就看了。所以别人不说我说一下吧。为什么像?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写作手法都是基于POV的。这在冰火里当然很明显,在《大而不倒》则比较隐晦。总体上《大而不倒》的内容是按时序编排,同一时段不同场所发生的事情则交替记述。由于作者的写作材料主要来自对当事人的访谈和当事人提交的其他记录资料,对每个场景的还原都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当事人的意见和情绪。所以,读者会错愕地发现,即使是那些被公众舆论当作罪魁祸首的企业家,也在书中的某些场合流下了真诚、痛苦的泪水。因此,整本书里除了那些大概没怎么采访的边缘人物,比如趁火打劫的弗劳尔斯,几乎没有纯粹讨骂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角色的塑造显得相当地丰满且充满矛盾。至于到底怎么看待这些人,作者并无定论而留待历史评说,读者呢,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立场去评价了。

  其次,如果做个不怎么恰当的比方,08年的华尔街也可以看做凛冬将至的维斯特洛。恐慌是长城外蠢蠢欲动的异鬼,国有化是盘旋不散的巨龙。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则可以看作是维斯特洛的片片领地。断腕自保、抱团取暖还是委身求存,是摆在每个领主面前的困难抉择。鲍尔森和盖特纳所代表的美国政府算是地位超然的黑衣人部队,而他们也肩负着抵挡市场恐慌的最重大职责。当然,细究起来,事实比想象更精彩,华尔街的多方博弈也比冰火里的政治游戏更让人眼花缭乱。在现实中,一样有人性的混沌,但很少从个别人物的得失出发,而是牵扯到整个行业的生死、世界经济的兴衰。更何况,《大而不倒》里丝丝入扣的情节如果放到小说里,很可能会被批评为“太假了”。

  冰火不按幻想小说套路发展,主角动辄突然死亡,这是马丁大叔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为的是塑造世界的真实感。对《大而不倒》而言,完全无需刻意的设计,真实的残酷即随处可见。书的前半部是垂死挣扎,后半部是起死回生。但对于那些未曾挺过转折时刻的企业来讲,死了就是死了,作者甚至不会多花笔墨交代所有相关人等的下场。而且真实的残酷也更不讲道理。雷曼的失救是因为鲍尔森要杀鸡儆猴还是真的爱莫能助?恐怕他自己都想不清楚。

  当然,相比冰火本书也有不足。最严重的问题是剧透,不过这基本无解,如果读者是财经知识小白倒是歪打正着。其次是术语和人名。虽然作者已经尽量写得通俗易懂,但读者总得知道头寸、敞口、套期、掉期的大概意思才能读得下去,至于书中的大量人名也着实让人挠头。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根本不理会大多数名字,只记住每个组织最关键的一两个人就可以了。

  如果能克服以上困难,再挨过慢热的前1/5,相信每个读者都可以尽情享受一部跌宕起伏的精彩史诗。

  《大而不倒》读后感(二):直击金融危机第一现场的史诗巨作

  经典而深刻的一部纪传作品。通过一幕幕分立却又相互联系的画面白描,生动展现了金融危机从酝酿到发酵再到相继爆发的过程中,监管者、金融机构和公众的众生相。五大投行陆续倒下之时,我们看到了雷曼的自取灭亡,看到了投行家们的弃船自保,也看到监管者的进退两难……恐慌之下,方见人性。TARP计划强制注资之后,市场的恐慌情绪渐渐平息,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虽然转型为银行控股金融机构,但踩着昔日竞争对手的尸骨,依然一副“大而不倒”的态势。

  这次的金融危机是否可以避免?下次的金融危机应从哪些方面来防范?再次发生金融危机时,政府应实现何种程度的干预?……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各国监管当局的智慧,也应引发每一个读者的思考。毕竟,逐利是资本最重要的属性,而它对人性的影响,总是未知的。

  《大而不倒》读后感(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

  此书主要以雷曼兄弟的倒闭为主线,华尔街各金融机构在2008年金融大海啸的众生相。

  针对金融行业,信心是无比重要的,而且来自政府声音所带来的信心更是灯塔一般指引着大资金的方向。对于金融行业这类的社会科学来讲对信心的依赖是巨大的,如果所有人都坚持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就是真理了,势也就变成了实。这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显著区别,真理不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往往来自权威部门的一小笔金额可以像杠杆一样撬动一座金山,带领市场资金涌向一个方向,这就是市场信心。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只是美国或者世界历史中众多金融危机之一,每次危机后美国政府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管机制,修正金融市场,使其更加健康,更具竞争力。这也是为什么众多金融经济危机也没能摧毁美国经济反而使其更加强大。危机不是坏事,既是危险也是机遇,重要的是选择面对还是逃避。

  otes:

  华尔街最大的交易往往是在收市后的周末完成的,这样整整两天的时间来改进交易细节。若在平时,一旦消息不小心走露出去,将立刻对股价产生巨大影响,迫使交易匆匆完成,而周末就不必担心这一点。

  威佳属于雷曼的债权人,与其存在利益冲突,这将使法官拒绝批准威佳代表雷曼申请破产保护。

  如果公司在融资后低价出售股份,其他主权财富基金一般会要求享有重置交易价值的权利。

  那时华尔街公司的经营并不依靠杠杆工具和更为复杂的金融工程,而是建立在人际关系和绝对信任的基础上。最近10年,随着公司纷纷寻求上市,并开始吧股东的钱压在高风险赌注上。

  一张9,000,000,000美元的支票由隆明中岛从三菱集团交付给摩根斯坦利的金德勒手中,这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接触这么大一笔钱。

  《大而不倒》读后感(四):雷曼到底是怎么倒下的?

  大而不倒拥有悬念片一般的节奏,仿佛剪辑高手的作品,有跳跃,有回放,多空间,多角度。显然,作者想最大程度的展现给每个人,在金融危机肆虐的前后几个月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的主角,雷曼、美林、AIG、美联储。。。纷纷粉墨登场。但可以看出来,雷曼是其中的最主线。可以理解,所谓大而不倒,几乎是真理,除了倒霉的雷曼——小摩救了贝尔斯通,美国银行救了美林,美国政府救了AIG,只有雷曼,嗝屁了。

  而且又实在搞不清楚,到底要找谁算账?

  大而不倒基于近千小时的对各位当事人的采访,逐渐还原了那个战争一般的场景。它更像正史:里面虽然也勾心斗角,但似乎都出于每个屁股决定脑袋的角色,所必须做的——维护自己一方的利益。便是美联储,名义上顾忌着国家经济利益,但依然不能排除有着自己的小九九。然而整体而言,并无坊间持续不断的所谓阴谋论。

  比如美联储不对雷曼伸手相助,主要是雷曼做空了两房,这推到了整个崩塌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比如是高盛在后面捣鬼,因为雷曼和他们有着太多的历史过节,整个时候必然是落井下石的(又是高盛)。

  但美联储不救雷曼,确实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便是雷曼的CEO也十分自信,在最后关头,你还能看着兄弟我倒闭?你承担得起吗?

  ——然而他真的忘了,在那个关键时刻,还有另一个兄弟比他更惨,如果倒闭了影响更大,那就是AIG。两者如果只能选择一个 ,那么只好让有九条命的雷曼猫去见上帝了。

  《大而不倒》读后感(五):现代美国的崩溃

  很久没看到这么给力的金融史。全书按照时间事件的发生顺序一气呵成,《伟大的博弈》神马的跟它比起来都是浮云。

  不像一般的金融书籍充斥着太多复杂艰深的金融缩写和低调不为人知的机构,在书中第一次涉及到每个机构的地方,索尔金都会加上大段大段的机构历史解说和权力斗争的八卦内幕。抛开真实性不说,这样的确给阅读创造了相当大的便利,在阅读08金融危机的各大事件的同时,也了解了各大机构的来龙去脉,相当的科普。比如保尔森大叔之前在高盛是如何上位的,本书都给了详尽的描述。

  涉及的事件有:雷曼倒闭前的各种纠结;美林被收购前的各种纠结;大摩高盛寻求转变成银行控股公司;财政部、华尔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华盛顿的博弈;巴菲特等局外人的参与。

  最值得一提的是对大人物的心理刻画,排除听证访谈中透露的细节,大部分可能都是杜撰的,但最后都能和人物的行为配合的天衣无缝。把整本书变成了一回本一回本的故事书。

  这事如果在天朝,必定是另一番景象——央行首先向所有投行开放贴现窗口;几大国有行临危受命给投行提供金援、减免抵押品,某些岌岌可危投行的肥差可以被国有行收购;再然后政府组建救助性质的资产管理公司,收购无法估值的投行垃圾资产……最最重要的是,做这一切的事情时绝不会有外行的国会横加干涉,道德风险的声音也会轻很多,毕竟,咱纳税人的钱本来就是拿来供养我朝高端人士的。

  《大而不倒》读后感(六):读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大而不倒 》

  有很多人物的相关内容如果结合他们自己的自传来看,会更有趣,例如peter peterson和Paulson。

  36 必须保证足够的现金。

  47 雷曼的交易员派系的反击。

  61Paulson在中国建立的极为深厚的人际关系。

  雷曼鼓励团队胜利,以团队业绩作为评价高管的标准。

  154 贝兰克梵在保尔森手中的提拔。

  172 格林伯格对于AIG的彻底了解,通过各种特工和保安。

  193 贝兰克梵的曲折经历,以及其对历史著作的热爱。

  502 摩根斯坦利在关键时刻试图求助于高西庆。中投对摩根与黑石投资的巨大亏损。

  高西庆在里面被描写得准备不足,希望获取更多的权益,但却被日本人所取代了。

  保尔森到底在这场风暴中有没有谋取自身的重大利益?恐怕是个迷。其与国会的对战令人印象深刻,这个时刻投行巨人也不能不在党魁面前屈膝。

  想想当时自己对这场风暴的反应迟钝,无疑是永远值得警惕的。

  《大而不倒》读后感(七):《大而不倒》——次贷危机中的华尔街大佬

  《大而不倒》是一部金融界的《2012》,运用了长达500多个小时真实访问的第一手资料。作为一本纪实文学的书籍,其中采用了许多白描的手法,同时有着许多细节,于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对华尔街大佬的刻画。

  这些刻画不仅仅是一个时刻的剪影,其背后更是可以提现每个人鲜明的性格,以及他们自身的价值理念和奋斗史。

  先来说说摩根士丹利的CEO——JOHN MACK,是我在书中很喜欢的一个人物。他重情义,果断坚决,有大局观。如果嗅到了交易机会,便会在交易厅里豪情万丈地叫到:“水里有血!我们杀啊!“在雷曼被书写墓志铭时,即使雷曼是摩根士丹利的竞争对手,念及与FULD交情的他是唯一一个站出来挺雷曼的。最终政府为了减小金融危机的严重后果,要第一批向全美的九家大银行注资时,他没有经过董事会同意,作为第一个CEO直接签下了条款,同时说:“如果我的董事不同意的话,可以炒了我。”

  书的前三分之二都处处可见雷曼的身影,作为雷曼兄弟的首席执行官RICHARD FULD 自然扮演着总要的角色,是此书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如作者SORKIN所说:“雷曼的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富尔德的确犯了些错误——有些是出于忠诚,有些是出于狂妄,有些甚至可能是出于天真。但是,与在这次事件中总是先考虑个人利益的那些人不同,富尔德的所作所为看起来并不是出于贪婪的驱动,更多时候,他是想要好好地保护自己深爱的公司。富尔德以前是一名交易员,他的职业生涯里充满了死里逃生的经验,直到最后,他仍然相信自己可以战胜这次危机。”

  我非常认同SORKIN对FULD的评价。首先是忠诚。作为雷曼兄弟的CEO,他是一位在雷曼打拼了39年的老员工,也是华尔街上主要投行中任期最长的首席执行官,深深爱着自己的公司和员工。这种爱从何而来?不仅是因为时间长,我想更是因为他带领了雷曼挺过了很多艰难的时光,比如俄罗斯的卢布危机时,保住雷曼不被冲垮。又比如在从前雷曼被收购时,带领员工奋力将雷曼独立了出来。这种对公司和员工的爱在书中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在9.11之后,当被问及雷曼是否能投入交易时,他包含着热泪说:“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谁还活着。”

  接着是狂妄和天真,我认为这两点都直接导致了许多FULD决策上的失误。下面的一段话我读的时候扑哧笑了出来。这是在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PAULSON在晚宴上提醒了FULD雷曼存在的一些真正的问题

  之后,他给首席法律顾问拉索发的电邮:

  保尔森的晚宴刚刚结束。

  有这么几点需要跟你提一下:

  1、我们拥有巨大的品牌价值。

  2、保尔森肯定了我们的融资做法。

  3、十分赞赏你和理查德·瑞德尔的看法(他原话如此)。

  4、准备处理一些行为不轨的对冲基金,并严格监管其他的对冲基金。

  5、他们希望所有G7成员国都能接受并制定如下条款:

  逐日盯市标准

  资金比率标准

  杠杆标准与流动性标准

  6、保尔森对美林表示担忧。

  这封邮件中充满了对于未来的盲目自信和傲慢。其实在雷曼垮掉之前还有6个月的准备时间,而FULD接连错失良机,在与韩国发展银行,美国银行的谈判中均以失败告终。他不断地向前者推销房地产资产(即雷曼的不良资产);在股票下行压力巨大时催促后者抬高其购买价格,不愿接受低价位。

  就这样,雷曼兄弟最终破产了,只留下FULD在听证会上数次的哽咽。

  《大而不倒》读后感(八):《大而不倒》读后感

  1.Dilemma.

  个别金融集团的庞大已经达到可以影响系统性风险的程度。因为把自己的企业和整个行业绑在了一起,所以让整个国家的纳税人来为这样的企业承担。

  联系到中国的处境,许多行业也存在着类似“大而不倒”的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垄断企业,你从财务报表根本无法得出企业的效率和利润,因为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操纵财务报表上的项目。因为绑架了整个国家,它可以通过在某些地区不供应石油来要挟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却在同时向国外以更低的价格出口石油。某种程度,这样的国有企业都已经成了“独立王国”。在未来,中国经济改革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把这些国有企业妥善地私有化,安置其庞大的职工,这将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2.Politics.

  这本书揭示的另一本质是,经济与政治两者不可分离。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财政部长保尔森、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和纽联储主席盖特纳都曾经直接命令企业(高盛、摩根史坦利、雷曼、花旗、美联等等)并购另一企业,以此来缓和金融危机的萧瑟市场气氛和悲观情绪。这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政治高管直接参与甚至决定企业的决策,而他并不是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他所关注的并不是企业的未来和股东的利益,而是纳税人的利益和国家的未来。但当财政部长保尔森命令高盛或者是摩根史坦利的时候,这些拥有私人飞机,豪华别墅的华尔街的大佬们都选择了顺从。许多议员都直接把这称为“社会主义化”。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大的层面上来说,经济是大家按着一定的游戏规则来玩的游戏,而政治是制定规则的游戏。当经济游戏玩不转时候,最后出来收拾局面的一定是政治。

  3.Confidence.

  信心比黄金还宝贵。

  从书里可以得出结论,华尔街大部分的投行的商业模式建立在信心之上。金融企业不像制造业企业,即使市场形势不好,那么至少还有实物存在。而金融企业,只要市场上出现大规模的恐慌,那么这样隔夜拆借融资的商业模式也就土崩瓦解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华尔街的脆弱。连处在链条最高层的财政部长和华尔街的CEO也无法逃脱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恐慌。

  在市场经济中,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看重的是投资者对于公司未来的预期。而预期的形成除了建立在经济局势和公司基本面,很大程度还建立在人们的信心上。在书里,你可以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没有人可以抵挡得住那种恐慌。人们疯狂地出清股票,根本不管自己的成本是多少,只是害怕自己成为最后逃不掉的那一个。所以几十块的股票也可以瞬间跌倒一文不值。它的存在价值在某些时刻完全与它的公司经营情况无关,只关乎投资者的信心而已。

  在别人恐慌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谨慎。又有多少人做得到。因为当银行不断申请破产保护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哪里是底。即使你判断对了长期趋势,你也很有可能在价值回归那一天之前早就亏光了本。

  4.Rumour

  谣言的威力。单独把它从信心里单独出来列一章,是因为这很有可能成为一个产业。是的,你没有看错,会产生一个rumour market。因为市场的信息可以轻易地影响一个公司的股价。因为人们的信心往往十分脆弱,所以也往往容易受到谣言的中伤。在资本市场,谣言的威力更加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所以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人去挣。想想不久前伊利股价跌停,就是因为网上爆料了一封举报其总经理中饱私囊的文章。现在还不知道文章的真假,但是伊利股价跌掉了几十个亿已经是既成事实。另一个现成例子,是最近最火的muddy waters(浑水公司),是一家调查机构兼对冲基金。它因为发布对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中概企业的调查报告而出名,在揭露那些作假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的同时,它靠做空这些公司来赚钱。类似Muddy waters的调查公司会是一个趋势。当然,在A股,现在连直接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双汇)都没有什么事,所以对于A股,这样的公司还暂时生不逢时。但只要未来法制健全和透明起来,那么迟早大家会看到那些裸泳者。

  谣言加上做空者,简直就像航空母舰加上核弹头,它们的威力可以轻易地从地球上抹去一家已经存在几百年,有几万名雇员的公司。连华尔街的投行都对此无能为力。总有一天,这些也会在A股市场上出现。

  5.Accounting

  对于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发现这一点真是让人觉得开心。真正的分析师首先必需的基本课都是成为一名会计,读懂公司的财务报表(里面包含着许多的秘密),看懂各种不同会计处理背后的利益博弈,以及还原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然后需要地是实地亲身地调查企业经营的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牛逼的分析师还应该有自己独家的信息来源。信息来源的级别越高,得到的信息就越有价值。

  书中曾提到,在雷曼推出光鲜的业绩报告和自救计划的时候,德意志的著名分析师迈克尔梅奥可以一眼看穿业绩报告背后,雷曼对于自身资产的估值难以置信的乐观的问题。这证实了尽管市场上存在财务报告和会计处理操纵的现像,但是有丰富经验的会计人员仍然将是好企业的一块试金石,也是有分量的角色。

  《大而不倒》读后感(九):大而不倒

  1.富尔德在不停地破坏着交易,没有认清形势的严峻,最终导致了雷曼得不到及时救助而破产。雷曼不停地在审计时候高估自己的资产,心里肯定满怀希望能够坑收购的人一把,要个高价,结果却是不断地失望,交易不断地泡汤。而美林在看雷曼焦头烂额的时候,果断地选择了与美国银行的合并。

  2.垂危的雷曼被英国人成为癌症,后来证实是个比癌症还要严重的毒瘤。摩根斯坦利在开始的时候自恃资金雄厚,结果在雷曼倒闭后没每天就被资金提取搞得处在崩溃的边缘。高盛同样如是,而只有摩根大通的杰米戴蒙在雷曼危机一开始就预见到这次危机的严重性,救助不及时会导致整个美国金融体系崩溃。

  3.在前所未有的危机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挺过这一关。最典型的是富尔德,结果不断错过了出售雷曼的时机,最好破产。花旗试图收购美联银行,没有收购成功,但是事情往后发展,花旗自己的岌岌可危。

  4.美国政府为何不救助雷曼呢?也许只有雷曼倒闭,才能让其他人更加认识到形式的严峻,包括金融界和国会。如果救助雷曼,下一个倒下的就会是个比雷曼更大的集团了,到时候更加不可收拾。

  5.有不少书籍写了雷曼倒闭是高盛的阴谋,现在看来,高盛也在那次的危机中被巴菲特猛敲了一笔。生意未必划算。

  6.书籍中出现的人一个又一个都是犹太人的时候,不得不感叹犹太人这个民族真是太强悍了。

  《大而不倒》读后感(十):读书笔记

  依然是08年金融危机主题的文,这算是小说体吗?07/08年的金融危机来的快而急,这本书从美联储、财政部、雷曼、贝尔斯登、美国国际公司等各个角度来试图理清金融危机发生的前后联系和细节,时间线戛然而止在雷曼清算、美国国际公司被收购和救市政策最终被国会通过的时候,然后以一个后记将后面的故事情节草草交代了,大部分笔墨花在了每个华尔街CEO们的成长覆灭史,对很多关联细节却避而不谈,比如保尔森以及诸多华尔街出身官员的高盛金融背景。

  唯一我觉得描写的有血有肉出彩的人物应该是富尔德,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位坚持到最后却遭遇最差结果的雷曼总裁。很多时候不是坚持原则就可以赢得最后胜利的,富尔德也许一直相信他可以带着雷曼走出金融危机并且始终朝这个目标努力,他所有的薪酬都是和雷曼绑定在一起的股票,到破产清算都没有减持。

  最后贴上这本书里引用的罗斯福总统演讲中的一段话:当一个强者跌倒或者一个实干家做得不够完美时,只会在一旁指手画脚的批评家,算不了什么。荣耀属于那个真正站到竞技场上的人,他的脸上满是灰尘和血汗,尽管一次次地失败,却仍然顽强地奋斗,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有失败和缺陷的成就。他明白热情和奉献的意义,并完全投身于有价值的事业中。最后,若是成功了,他能享受胜利的喜悦;就算失败了,至少他也会因曾经全力以赴而无怨无悔。所以他永远不会与那些冷漠胆小、不知何谓成功和失败的灵魂为伍。

  事后批评没有任何卵用,关键是要敢实践,真正站在战场上正面对抗,才能获得荣耀,坚持原则很困难,作出选择很困难,但每一个选择都是当下所能掌握的最优解。

  【摘录】

  1. 这是一个建立在投资者信心基础上的产业:投资银行进行隔夜拆借,而从其他机构拆入资金的前提是第二天一早就得归还。

  ========

  2. “道德风险”这个晦涩的经济术语是指风险承担者业务失败时因受到某种保护,逃避了本该承担的种种恶果,而这会促使他们日后经营业务时冒更大风险。

  ========

  3. 华尔街有两种银行家:一种是圆滑的推销能手,他们靠才智和魅力获得成功;另一种人靠的则是斗牛犬般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

  ========

  4. 投资者的信心是这个行业的命脉,有一点出现问题的苗头就会导致银行迅速倒闭。

  ========

  5. 半年来,美国和欧洲的投资银行,如花旗、美林、摩根士丹利等,通过向中国、新加坡和波斯湾地区的国家管理的投资基金(即“主权财富基金”)进行股权融资的方式,筹集了约800亿美元的资本。

  ========

  6. 贝莱德房地产公司(BlackRock Realty Advisors)。

  ========

  7. 美国国际集团起源于1919年在上海一间小办公室成立的美亚保险公司(American Asiatic Underwriters)。

  ========

  8. 1948年,在共产党事实上执掌政权后,他被迫离开中国,并将业务扩展到亚洲其他地区。在部队中一位朋友,战后驻日本占领军的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的帮助下,斯塔尔得以接手一笔大生意,即为美国军方提供若干年的保险服务。在日本将本国保险市场向国外保险公司开放之前,美国国际集团的日本公司就已经经营着总公司规模最大的海外财产保险业务了。

  ========

  9. 在调研期间,他会见了一些来自JP摩根的银行家。他们正在设计一类新的信用衍生产品以向信托产品提供担保,该产品被称为广基指数信托担保产品。这个名字略显笨拙,但它巧妙的首字母缩略词BISTRO则为人们所熟知。亚洲金融危机中,一些银行和其他世界经济体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JP摩根正在寻找一种降低坏账风险的方法。 通过BISTROs,一家银行可以将几百笔公司贷款置于该账户上,先计算这些贷款的违约率,然后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将这些贷款进行打包,最后拆细出售给投资者。虽然蕴含着某种不祥的预兆,但这的确是一种天衣无缝的策略。这些类似于债券的投资被形容成一种保险。通过这些操作,JP摩根得以控制贷款的风险,同时投资者也可以因承担风险而获得收益。

  ========

  10.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华尔街大部分依据账面业绩而不是整个公司的利润来计算薪酬的公司相比,金融产品公司的薪酬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更好地考虑了股东和员工利益的平衡。)

  ========

  11. [1] James Bridgwater,美国国际集团金融产品公司交易模型的设计者。——译者注

  ========

  12. 当时一家猎头公司找到他,请他到J.Aron公司工作,这家不知名的商品交易公司正在寻找一名能够解决复杂问题并能向客户详细解释公司业务的法学院毕业生。当他告诉未婚妻劳拉(她也是一名公司律师,在纽约的菲利普斯法律事务所工作)自己找了一份卖金币和金条的销售员工作时,她伤心得哭了起来。

  ========

  13. 正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经常提到的那样,并不是一家机构太大或牵涉范围过广以至于不能倒闭,真正的问题是不能迅速地对其进行破产清算,我们目前拥有的工具还非常有限。”

  ========

  14. 随后铺天盖地的问题向他压了过来,保尔森强调自己寻求的权力只是“暂时性的”,希望能以此说服那些国会议员。“这很好理解,”他说,“如果你手里拿着的是支小水枪,你将不得不经常使用它。但如果人们知道你拥有一枚火箭筒,那么也许你永远都不会用到它。”

  ========

  15. 如果这些后果严重到影响整个金融体系时,美联储有责任对市场进行干预。

  ========

  16. “他们竟在媒体面前公然叫嚣不会对那些资产进行减记!”爱因霍恩对他的分析师们说。他注意到雷曼声明中的一句话:“环球不动产投资公司可以在不受市价波动影响的情况下管理资产”,而且,雷曼还宣称,这部分剥离拆分的不动产资产将以“持有到期的方式进行会计处理”。 换句话说,正如爱因霍恩一直抱怨的那样:“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财务数据。”

  ========

  17. 换句话说,雷曼的资产重整计划实际只是在会计处理上耍了个花招:由于资产被剥离,雷曼的规模会变小,杠杆率降低,因此所需的资本金也会更少。

  ========

  18. 尽管世界市场日益复杂化,维系整个市场运作的却依旧是最基本的信任。信任基础一旦消失,市场将迅速瓦解。

  ========

  19. 他们是摩根士丹利,是全球金融的主宰。这周五,尽管比一个月前缩水不少,但公司市值仍超过500亿美元,其规模也绝对不可小觑。另外,他们在银行里还有1800亿美元存款。

  ========

  20. 正如你们所知,如今我们正与一场金融危机作战,我们需要处理之前的无节制冒进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

  21. 保尔森的开场白引来一阵令他难堪的哄笑,“正如你们所知,如今我们正与一场金融危机作战,我们需要处理之前的无节制冒进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

  22. 之前,保尔森也许会因拒绝紧急救援雷曼而备受称赞,但随之而来并影响至今的毁灭性后果却是他始料未及的。支持整个金融系统的信心已倒塌,没人能弄清现状下的游戏规则。

  ========

  23. 保尔森知道这是他所见过最可怕的“金融恐慌”,同时也可能是他在财政部任期内、将影响他整个职业生涯的最关键的时期。前一天晚上,伯南克和保尔森一致同意,已经到了系统地把问题解决掉的时候了。之前那种一次决定一家金融公司命运的方式已不足以对付现在的纷乱局势了。在贝尔斯登事件和雷曼事件之间,有着6个月的间隔,而摩根士丹利一旦倒闭,高盛极可能在6小时之内就步其后尘。若美国各大银行前仆后继地宣告阵亡,那就只有上帝知道还会发生些什么了。

  ========

  24. 这三个人都知道,这些数字充其量只是猜测,真正有意义的是他们提出后不需要经过太多质疑就能获得国会批准的数字。不管这一数额最后确定是多少,他们都知道最终还是得依靠卡斯卡里通过一些数学巫术来佐证:“一共有约11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和3万亿美元的商业抵押贷款,加起来就是14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的5%就刚好是7000亿美元。”当卡斯卡里说自己是从稀薄的空气中抓到5%这个数字的时,连他自己也觉得这个荒谬的数字很可笑。

  ========

  25. 佩克法官怀着沉重的心情继续说道:“雷曼是一个受害者,实际上,这次金融海啸真正唯一的象征是信贷市场的沉沦,这使我感到非常痛心,我觉得我对不起所有的债权人、雷曼员工、雷曼客户以及在场的各位。”

  ========

  26. “周一股市开盘前摩根士丹利必须达成一个交易方案,”保尔森用严厉的口吻说道,“你需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希望你进行一笔交易。” 约翰·麦克只是目瞪口呆地听着。

  ========

  27. “我求求你,”他以非常真诚的口吻恳求道,背后传来一阵议员们的轻声窃笑,“不要驳回这个法案,请再给我一次说服他们的机会。” 看到高大的财政部长在自己面前下跪,佩洛西强忍着笑,低头望着他并打趣道:“我还不知道你也是天主教徒呢。”

  ========

  28.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为了打破这种紧张局面,保尔森居然突然在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面前单膝跪下。 “我求求你,”他以非常真诚的口吻恳求道,背后传来一阵议员们的轻声窃笑,“不要驳回这个法案,请再给我一次说服他们的机会。” 看到高大的财政部长在自己面前下跪,佩洛西强忍着笑,低头望着他并打趣道:“我还不知道你也是天主教徒呢。”

  ========

  29. “政府的干预措施并不是要接管这些公司,其目的并不是要削弱自由市场经济,恰恰相反,这些政策是为了维护自由市场经济。”

  ========

  30. 无论如何,雷曼没有被拯救都已成为一场悲剧——并不是因为这家公司应该被救助,而是因为它的破产最终给市场和全球经济所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也许,经济不管怎样都会崩溃,但雷曼的破产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

  ========

  31. 当一个强者跌倒或者一个实干家做得不够完美时,只会在一旁指手画脚的批评家,算不了什么。荣耀属于那个真正站到竞技场上的人,他的脸上满是灰尘和血汗,尽管一次次地失败,却仍然顽强地奋斗,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有失败和缺陷的成就。他明白热情和奉献的意义,并完全投身于有价值的事业中。最后,若是成功了,他能享受胜利的喜悦;就算失败了,至少他也会因曾经全力以赴而无怨无悔。所以他永远不会与那些冷漠胆小、不知何谓成功和失败的灵魂为伍。“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