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者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读者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4 03:31: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读者读后感精选10篇

  《读者》是一本由梁文道著作,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者》读后感(一):正常读者

  拿到《读者》这本书的时候,本来打算做点笔记。然而在读完几篇文章后就放弃了这个念头。设想一下,如果作者谈论的都是自己已经读过的书,我们起码可以从中对比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时也能享受到一种似乎和作者站在同一高度的愉悦感。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这本书话集里涉及书的绝大多数听都没有听说过,从一开始就有了距离感。读到《小波已死,社会还僵》这篇文章时,才送了一口气,王小波的书还是看过一些的。然而这篇文章对自己也是当头棒喝,“对生长在大陆的年轻人来说,他的言论真是醍醐灌顶,有解政治遗毒的功效。不过坦白讲,像我这种自小看胡适长大的港台同胞,就不觉得王小波有多惊人了。”,第一反应是,胡适的书还真是没看过。

  虽然我觉得这本书并无值得反复阅读的价值,不过还是对里面提到的几本书产生了兴趣。如果想从这本得到更多,最好的途径就把里面涉及的书看一看。

  看这本书的时候也反思了一下子自己的阅读习惯,刚拿到书的时候就从第一页开始翻起,接连看了几篇文章,都是一些关于书和书店的故事,感觉比较枯燥。而如果先看一下序跋和目录,再挑各个章节比较感兴趣的文章浏览一遍,这样就可以全书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可以从这本书得到什么。

  想想都觉得惭愧,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连一个“正常读者”的水平都达不到。

  《读者》读后感(二):从《失书记》看日本人的文化掠夺

  从《失书记》看日本人的文化掠夺

  ——《读者》读后感

  坚持看凤凰卫视中文台窦文涛主持的《锵锵三人行》一直是猪头哥的习惯之一。这档节目十几年来,嘉宾换了无数,最能跟老窦擦出火花的,最让我中意的,还是“常规三人行”——窦文涛、许子东和梁文道。许老师是个忠厚人,其发轫之作是研究郁达夫和文革小说。而文道则是读书机器,阅书以广,读书之快,常让人惊叹,他主持的《开卷八分钟》是很多书虫的阅读指南。

  猪头哥本篇提的《读者》(梁文道,2009年,法律出版社)是梁文道的一本读后感集子。其中妙文不少,但《失书记》一文让我唏嘘不已。

  《失书记》来自于郑振铎先生的《失书记》一书,记述了郑先生抗战时期抢救文献的艰难工作。先生每读《史记》都被秦时伏生凿壁藏书的故事[1]所感动,常以此自勉。抗战期间,知识分子要么投笔从戎,要么奋笔疾书爱国文章,而一生书痴的郑先生却依然坚持收书藏书。眼看国家将亡,同辈友人多不理解他的行为。但郑先生一方面见许多珍稀古籍流失海外,觉得以后中国人只能去国外才能看到中国书是一种荒谬的耻辱,另一方面,他目睹了不少典籍文献在战火中灰飞烟灭。在慌乱心伤之际,他毅然放弃自己的藏书计划,转而为国家收书,但个人的力量着实有限,因为对手要么是财力雄厚的外国图书馆,要么是有着明确战略意图(目的是规划行军路线和未来长期统治)的搜寻各地方志的日本人。他最终只能散去自己多年收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保持一息文脉。自己的珍藏散尽为小,整个文化的泉源断绝是大。

  从此文可见中国文化传承中一种很重要的精魄就是不忍往圣所传尽散于吾辈之手,故有兴灭继绝之志。每逢文难,很多有见识的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地扛起文化传承的责任。而如硬币的另一面,也可见日本人对资料文献的重视程度,之前的博文《日本人的档案意识》(http://book.douban.com/review/5971934/)说的是他们保护好自己的档案,而这篇浅聊的是他们掠夺咱们的文化成果,不管是战略也好,战术也罢,日本人对我们文化精华的重视程度,的确做到了知己知彼,不知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做到这一点?

  [1] 《史记•儒林列传》所云:“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

  《读者》读后感(三):跟梁文道学写书评

  和其他文字不同,评论更需要读者。

  散文小说可以自娱自乐写好了搁在抽屉扔在硬盘不发表,评论不行。或者可以这么说,不被看见的评论是没有价值的,它生来就是为了被阅读。一个人对着茫茫夜色读首诗,那是雅性,一个人对着茫茫夜色滔滔不绝的说一首诗多么美妙,那是神经病。你所说的好与不好,所指出的美与丑都是需要听众的,否则,这一幕就会变得滑稽。

  我第一次写书评是在豆瓣上,无名小卒不可能有媒体刊登你的文章,但是豆瓣让你相信自己可以评论一本书,是有人会看的。它给了我写书评的第一个原因:虚荣心。但实际上我的虚荣心一直没有被满足,很长一段时间,每篇文章的阅读数量从来不超过100人。但是,我仍然陆陆续续的在写,这是因为,当你吸收了大量信息和能量的时候,必须通过某些方式将它转换和储存。这是我写书评的第二个原因:内在动力。

  我现在堂而皇之的把自己写的关于某本书的文章称作书评,心中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水平不够,恐名实不符。当然,我可以大言不惭的说,老子爱怎么写怎么写。但我们都很清楚,每一种文体都有它的规则和法度,可以发挥,但不能无视。

  我所说的书评,不是文学批评,而是以大众媒体为传播途径的普通评论,为什么不写更艰深更需要实力也更有生命力的文学批评呢?第一,还是水平不够。第二,耐不住寂寞,想要看更多的书。第三,虚荣心作祟,文章短,反馈周期也短。

  我心中的好书评有三个要求:一,文字好看,有自己风格;二,有论据,有观点,不是和稀泥;三,有趣。我不知道我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但国内有两个人的书评是被我视为这一规格的,一个是比目鱼,一个是梁文道。

  他们俩有一个共同点是写的清爽,虽然都是写字的,可是这年头把评论写的清爽,让你看得下去的,还真不好找。君不见如今报纸杂志中的那些书评,佶屈聱牙,生涩雾数,你一看下去头头是道,也不能说人家写的不认真,写的不好,但是,就是看不下去。

  我学习梁文道的范本是《读者》,这本书我经常翻出来看两篇,不是看内容,看章法。梁文道给自己的定义是“传媒人”,不专业,非学者,只是一个想要了解各种常识的正常读者。话虽如此,但倘若你是看过他《锵锵三人行》和《开卷八分钟》的,肯定会了解,他的杂学虽则够不上专业水平,广度上仍是惊人的。

  他在《读者》的自序里说,二十多年前,他看杂志,总是能遇见各种专有名词,比如“解构主义”、比如“石油危机”、比如“中国的户籍制度”。当时的他搞不懂这些词语背后的意思,“那种感觉是很难受的”。

  这种难受的感觉我是很能理解的,就像你们一伙人谈的起劲,我坐在一边,话听了一耳朵,却是一点也不懂。为了搞懂这些常识,只好读书,而读书的附带产值,也就有了这些书评。

  题目写的这么耸动,到现在却还没有一点对应的内容,实在有点对不住。下面就来谈谈我从梁文道这本《读者》里学到的写书评的方法吧。

  首先,联系自我。不像很多看起来专业的评论一上来就展开论述,梁文道经常由“我”说起,然后再引入具体书籍。这么做的好处是给读者一个缓冲的空间,先诱使你把开头读了,再读下去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其次,谈论不是引用。谈书的背景,作者的来历和故事,谈整本书的印象,也谈具体的细节,是作者读过书之后的叙述,是再创造,如引文过多,会破坏文气。

  再次,料要足。虽说不用过多引用书本原文,但是文中最好给出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可以是全书主旨,也不妨是作者八卦,或是一条新闻。

  最后,提升逼格,凡是外国作者和书名要在中文后括号加原文。哈哈,其他如果一时做不到,这条绝对可行。

  【《读者》, 梁文道,法律出版社,2009年9月,34.00】

  《读者》读后感(四):文治武功

  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作品,本质上如同和作者对话;于读者而言,本质上不是作品的内容有多契合你原有的知识结构,而是与作者是否投机。我每每遇到投机的作者时就会一晌贪欢,一直追,直到看到反感乏味为止。基本上这个过程并不会太长,因为每个人的内心可讲的话并不多,很快就说完了。

  上一次接触到的跟凤凰卫视有关的人是李敖,那时买的二手电脑里面有两百多集的《李敖有话说》,一口气看完了,大概明白李敖的思路以及他以前做的事和现在想做的事。

  现在则是梁文道,看完《常识》,一直在看他的博客,快看完了,意思是快看到不想看的地步了。而友人昨天借了本纸质的《读者》,今晚一下子看完了,因为中间有很多文章在博客里看过了。

  梁文道的评论,则大多是援引很多人的书里面的内容,来引出其想表达的观点。比较优秀的地方在于,他的评论大多站在平等的角度与对方在辩论,他会用一些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少有预设立场,未辩而直接定论的。这一点我们这的新闻评论上面是少见的,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反对意见,都充满了定论,不需要读者做判断,看任何一个热点问题相关的新闻的时候,似乎事情都已经水落石出了,做新闻的人指向性太明显。对于读者而言,只需要接受一条条事实而已。可惜的是,双方各执一词,明显矛盾,却又都说的如同铁一般的事实一样,久而久之,读者们不是如同他们一样有了预设立场,变得超级愤怒,就是变得现代犬儒,不相信有所谓的真实,管你真假,与我无关。

  在本书的诸多篇章里面,有几点是对我有新启发的。

  其一,以前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会以为是一种自傲的表现,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意思,今天在书里觉得说的是一种寂寞,明明无数前人存在过,却没有任何迹象,明明后面还会有很多人,却看不到一丝端倪。渺小空洞感十足。当然按照古人写诗的特点,总会表达仕途不得意,这只是个人的想法。

  其二,所谓读者。梁文道有想要做一个正常读者的意愿,即方方面面了解一点,不要看一篇科学的或经济学的文章的时候,有很多ms通识的术语搞不懂,他说这是他不断阅读的动力。我想,确实如此,知道多一点点,应该是现在阅读的主要目的了。

  最后,1945年的《大公报》有文章评论《沁园春·雪》,王芸生说“近觉今人述怀之作,还看见‘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比量。因此觉得我这篇斥复古迷信、反帝王思想的文章还值得拿出来与人见面。翻身吧!必兢兢于今,勿恋恋于古,小老百姓们起来,向民主进步”。

  读到这段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太祖大人在内战未开之时就已有做太祖的雄心,而更令我吃惊的是,在中学时读到这个的时候却丝毫没有怀疑。

  于是我开始想另外一个问题,为何秦皇汉武们的地位如此地高,为什么不管是真做了太祖的人,还是只是草民的人会如此的仰慕他们?我的发现是,他们的武功都很优秀,所谓穷兵黩武,目的当然不是劳民伤财,那只是副作用,真正的目的是建立功勋。相对于文治,武功更具诱惑力,疆域的扩大,这些都是实实在在会记录在案的,而统治时期百姓过得如何,并不重要。用这个理论放到如今,赈灾只拨款几亿,搞什么工程或者什么会花几千亿,炸弹要造,嫦娥要上,民生质量漠不关心,都是一个道理。对于大人物而言,留在历史里只有那些重大事件,人民生活质量不会记录在案。

  大人物的这个思路不难理解。可是为何有很多草民对这些大事也无比热忱?我还没想明白,但总觉得跟人的天性有关。因为我记得自己直到踏入社会的柴米油盐之前也是那般的热血,就像小时候读到沁园春雪的时候,丝毫不觉得这是封建帝王内心告白,就是觉得有豪气,很拉风。

  然而受西方荼毒日深,就会越来越关注自身以及周围人群,对于祖国,民族一类是东西越感陌生,想必这是我个人转变的原因。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则是自始自终了,就算饿死了,也要很威风,当然,他们是没有饿死的那部分。

  《读者》读后感(五):读《读者》的话

  诸君别误会,此《读者》乃梁文道书话集,非彼杂志之《读者》。谈起阅读,

  梁文道是我经常会提起的一个人,很多喜欢他的人都喜欢叫他“道长”,我则喜欢称之为“文道”,有一种老朋友之间的亲切感。

  “爱屋及乌”是人们很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我身上似乎表现得更为明显。读书、听音乐、看电影,对于喜欢的作家、音乐人、导演或是演员,我往往都是按图索骥,试图去了解他所有的作品以及相关的一切。这种“爱屋及乌”会变现出一种流动性,木心先生说知与爱呈正比。没错,有些人,在了解了他作品以后再去反观其人,仿佛与他相关的一切突然间都被施了魔法,光彩夺目,甚至连长相,之前的其貌不扬也会被风度、气质等取代。梁文道,在我心中就是这样一个人。

  最早知道梁文道,应该是源自凤凰卫视窦文涛的节目“锵锵三人行”, 顺便说一句,“锵锵三人行”是我看得时间最久的节目,也是到目前我最喜欢的节目。梁文道是该节目的常驻嘉宾之一。他的观点往往能有拨云见日的效果,思考问题的角度新颖、独特,言谈之间印证了那句老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尽管在种种场合,梁文道自谦“知道分子”,但从谈话文章中确能看出其阅读面之广、阅读量之大。他主持凤凰卫视的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达八年之久,每周五期,推介的书有千余本,光这个量,就是多少人一生都难以望其项背的。诚然,阅读量并不说明问题,理解力、判断力、思考力才是衡量一个人读书是否有效地标准。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梁文道在其时评集《常识》和《关键词》两本书中都做过正面的展示,大家若读过,心中自有分寸。

  这本书话集《读者》是我读梁文道的第七本书,前六本包括了前面提到的《常识》《关键词》《我执》还有《味道》(三册)。这本书读得很慢,并非其内容生涩隐晦,主要原因是作为一本书话集,其中提到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我闻所未闻的,不了解,是制约我阅读速度最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意义。

  本书包含的书可以认为是梁文道的私人阅读书单,这份私人书单给了我两个启示:一是明白了自己的局限;一是去省察阅读的意义。梁文道在本书卷末的《跋 目录》一文中提到了“目录学”,说“古人治学,先窥目录,为的是弄清楚每一本书的位置,在茫茫书海里头确定方位,度量远近。”“当然这里所讲的目录不是每一本书前面都一定要有的篇次导航,而是记述诸书书名和要旨的那种书目。”“读书先读目录”,才会“很清楚自己站在哪里,走了多远,前面又还有多长的路”,“所以我猜测传统的读书人应该是要谦虚的;目录在手,他明白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正如前面所说,这本可以看做作者私人书单的作品,给了我这样一个冲击,时时刻刻保持谦卑,铭记自己的局限。

  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套用孔子的话,把“学”换成“阅读”来理解这句话也可以。到了我这个年龄,(听上去好像很老,其实没多老)阅读这件事变得简单同时也变得复杂了起来。说简单,是再也不需要为了作业、考试、升学去痛苦地读那些不愿意读的东西,读不读,读什么,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喜好,自由。这在苦于学业压力的中学生看来是多么值得羡慕的事,但事情往往是他们羡慕我们的时候,我们更羡慕他们,宁愿起早贪黑再来一次。在离开校园,步入社会一些年后,褪去了学校的稚嫩,了解了或是熟悉了社会的一些规则,还未到“不惑”之年的我们对人生、对社会充满着疑惑,层层迷雾笼罩在周围,需要探路灯。在他人,可能有什么灵丹妙计,在我而言,最好的探路灯可能就是阅读。这也是我说这个年龄阅读又变得复杂的原因,它关切着当场下的处境,关切着如何自处,如何在迷雾笼罩的小路上踽踽前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时光灯”

  《读者》读后感(六):《读者》书评

  集玩家之语于己身,给灵上予读者以心的感悟。内容贯穿古今,以古代的逸事,现代名家的语录,中外趣闻,让人了解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丰富读者的阅读面。

  梁晓声在复旦开讲座时,也曾对其有过很好的评价。其中不乏各种名家文摘,老舍,契科夫,莫泊桑,鲁迅等等,很多传递正能量,幽默感十足的作品收集在里面,这里面一些内容挺适合一些写作初习者给予了许多学生很大的帮助。

  我自己较为喜欢的是书中的一些古今中外的趣闻,逸事,这个即是在无聊时解闷的良药,也是增加见识的好途径,给自己的生活增加更多乐趣,更多古代皇帝,大臣不为人知的趣事展现在你眼前,让你了解古代;许多古代才子互相对对子,取乐,引出一段段佳谈,名流千古,也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受益匪浅的启迪,或许可以受益终生。不断地充实我们的生活。

  书中还有不少心灵鸡汤,以及一些以自身为经历来对当今社会进行评判,,抛开那些不良影响的,也不时带给我们一些震撼,一些鸡汤帮助我们解开一些心灵上的结

  它叫作《读者》,是一本较为普及的刊物,它可以说是伴随着许多人的童年,拥有着各式各样的好评,但也饱受争议。

  这本书里面的一些正能量纪实文学和各类小故事,小段子,应该是最为人诟病的一部分。其中大多数是发表一些社会感人故事,但有些并无在电视,新闻上发现过,其真假不知是否经得住考证,我觉得其真假性实在让人不太相信,我觉得这或许是编辑的一举两得;《读者》的一些小故事篇幅较短,也是真假难辨,但其也经常被拿来当成作文考试中的事例,实在不敢苟同。

  读者中第34页的笑话时常是小孩子的最爱,其要适应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实在不容易,还要在一页纸上专出版各个笑话,实在幸苦编辑。

  《读者.》已出版许久,其受的评价褒贬不一,人无十全十美,书亦是如此,其应该经得住评论和诟病,发展好的,削减差的,以带给读者更好的刊物。

  《读者》读后感(七):常识教学法

  老实说我还没读过《常识》,按照《读者》的书皮学,却的确可以自以为是猜出个一二,就像人们早在意识流文学出现以前就已经在意识流思考了。

  有些我们可能看完了整本书也没理解到的高度,人家前言就给你归纳了(我讨厌前言),精髓已经在那,但你可能还是会兴志满满地读完全书,你以为你会抓到不同的更好的东西,其实到头来还不如人家给归纳的。我们为什么读书,不就是为了窥一窥他人的思想来填补自己的无知。我们读书,就是为了这无知之外的常识。

  莫名其妙当了十几年的学生,最后学了对外汉语这个专业,指不定以后要到哪个鬼地方园丁去,个人觉得其实读书和教书是一回事,都是泛学习意义上的问题,于是我就来谈谈常识教学法。

  当老师的,底气在哪,其实就在他掌握着常识。

  上半学期有天晚上我在读马家辉先生的《日月》,里面提到一位老先生问他们知道不知道谁谁谁(原谅我没记住这个名字,因为这对读哲学甚少的我不是常识),马先生在这写道,真不知如何是好,回答了么怕侮辱自己智商,不回答怕老先生以为他们真不知道。我在大晚上笑出声来,默感痛快。因为前几天我在课堂上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不过老师问的是,你们知道梁实秋么。

  老师其实有着和作家一样的相较于读者位置差的上势优越感,优秀的老师和作家则善于将这种优越感隐藏起来。先人所称的教学相长,便是这教学的艺术。

  《让子弹飞》出来不久,拜读了一位外国人的影评,里面抱怨他的中国朋友老以为他是外国人就不理解这个不理解那个。但我想如果他的那些中国朋友以常识的态度向这位老外解释事物,人家老外也不会生闷气,他还能学到很多而感激你呢。你管他背地里是不是因为这个常识而羞愧自己的无知到处谷歌呢。老师也是,你以常识的态度向学生提出一个新观点,其实是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莫大动力。

  不要说,你们知道梁实秋么,而要说,大名鼎鼎的梁实秋先生如何如何。

  龙应台曾称台湾的大学是[幼稚园大学],那还是20年前的事,但就我的观察,现在大陆的大学就是个[幼稚园大学],学生缺乏批判意识,老师不会用常识教学法,学生与老师关系疏远,更糟的事,这一切可能正在被冠以[中国大学]而流为“大学就该这样”的一个模式。结局是什么,就是在中国,大学没精英,大学精神里没有精英意识,大学对社会而言只是失业者的收纳所。

  无论是[常识]也好,[正常读者]也好,我都觉得这些是梁提出来过的最好的观点。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时代已经如此不堪,我们怎能还磨灭掉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梁先生从09年开始排上《南方人物周刊》评的公共知识分子。南方提出的标准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前两个其实不难,第三个却最难,因为中国人最缺乏的就是批判精神和公共意识。

  总觉得南方这评选有点先富带动后富的意思,若真如此,倒是天大的好事。

  吾等,且上下而求索。

  《读者》读后感(八):《读者》读后感

  梁文道不亏是华人时间年轻一代公共知识分子中阅读数量数一数二的人,不然也无法主持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这档节目。

  梁文道的书《读者》可不像杂志《读者》一样,当然,虽然题目是“读者”,其实并不是讲大众读者。而是从以他为读者的角度,从各个方面,引出一位作者或者一本书,通过书再来讲述道理,发表观点,有点“六经皆我注”的感觉。

  他的阅读面却是宽泛,不管什么专业的书,都能指点一二,其中占有最大篇幅的,居然是足球,想必是在06年世界杯期间写的专栏文章。有此可见,梁文道必定是个球迷,哪怕不是个铁杆,也比一般人关注得多。

  不过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会有点失望,他们看到书名,对于书的内容已经有一定的期待,但这么多关于足球的文章,可能并不感兴趣。对我来说,就稍微有点失望。我喜欢足球,当然算不上铁杆球迷,最近更因为不敢晚睡而少看球了。对我来讲,足球当然是看的,或者是关于足球的评论。至于足球周边的东西,实在是兴趣缺缺。

  道长你可得加油啊。

  《读者》读后感(九):正常读者梁文道——点水轻婷

  《读者》是梁文道的第二本书话集(港版)。书的封面只印有书名和作者,没有其他装饰性元素,简单到了近乎极致。封里作者的介绍也是同样的干净:“梁文道,评论人,读书人,曾在上书局出版《弱水三千》和《味觉现象学》。”没有尽列他的各种角色,没有提及他写的专栏、做的节目,甚至没有任何形容词来定义他“评论人,读书人”的身份。而我想,要不是为那规模不大且目的不在于盈利的自家出版社作广告,后半句大概也可以略去的。不张扬,不浮躁,素净低调的设计和那个看上去再普通不过的书名一起,安静地表达了作者对这本书的态度:“这本集子,全是我的副业,一种心态稍迟渐缓之下的产物”。

  然而“稍迟渐缓”谈何容易。今时今日,那些在媒体上写文章、作评论的,大多急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自己的态度。在基本事实都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看看报刊的新闻标题就可以高谈阔论写时评了;书还未读,google加百度之后就可以引经据典写书评了;没有看过作家的任何作品,读了几篇别人的评论就可以耻高气昂宣扬态度了。这样无根基的文字很难有说服力,但却并不鲜见。所幸的是毕竟还有像梁文道这样认真踏实的传媒人。“做一个以评论为主业的传媒人,在大众媒体上发表意见,应该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知道自己正在谈的话题。不用太深入,但至少要读过一些有关的书以及学术研究;假如连我们都不看这些东西,那么学者们的苦心又有何意义呢?我不专业,不能在所有课题上投下长年的心血;我只能泛泛而读,什么东西都得摸一摸。然而,这是个基本责任,如果我根本没读过任何讨论民主化问题的材料和书籍,我又怎么能去评论香港的民主进程?读者又凭什么要看我的文章?读书首先是我的嗜好,然后是我工作的一部份,它让我知道一点社会的脉动,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使我在面对镜头和稿纸的时候觉得比较踏实。”

  写专栏、做电视、搞出版,在梁文道的多重角色里,一以贯之的是他读者的身份。作为一个尽职尽责的读者,文道将他的部分“阅读功课”形成文字,于是就有了这本书话集。八十三篇文章分在“准备做一个读者”、“不正常读者”、“政治花边”、“经典常谈”、“学点文艺腔”、等七个类别下。说是书话,其实就是由书而引发的话题,且引作者自己的说法:“尽量好好地配合时势,讲点故事,有意无意地提醒一下:‘瞧,说到世界杯,这本书有一段故事。。。。。。’,或者‘民主当然重要,某某人的某本书曾经说过。。。。。。’”。就是这样讲故事般的娓娓道来,让他的文章易读也引发思考,而有些还真是让人有了想找来那本书看看的欲望。

  《读者》是文道近两年来发表在香港媒体的部分专栏文章的合集,虽然书中收录的文章大多是我曾读过的,但因在这个集子里,有了类别和前后文章的参照,再加上整本书平和踏实的调子,有些竟也读出些不同。

  “我们很容易就会感到罗志华的死其实是一个象征;象征我们的过去;如果不幸的话,甚至象征我们的未来。一个结业书店的老板,后来已经走到了连流动电话费都付不起的地步,大年二十八独自在拥挤狭小的货仓清理藏货,被意外坠下的书籍层层叠叠地压住,死去。几天之后,开始有臭味传出,但左右邻户尚不能确定它的来源。再过十天,气味渐浓,才有人破门而入,发现他的遗体埋在书堆之下。

  朋友立刻想起了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我们都很喜欢的一本小说。主角是个处理废纸的工人,三十五年来每天要压毁无数书籍文献,外表肮脏的他竟然在这三十五年里饱览群书,遍读遭到极权政府禁制的经典,成了一个学问极大的人。他最后的结局是走进压纸机里,抱着心爱的诺瓦利斯,让机器里的沉重书籍渐渐压向自己的肋骨……”

  ——《喧嚣城市里的孤独》

  初读这段文字时,看到的除了悲哀就是绝望了。然在《读者》中重读如上却发现感受居然有些不同。因了这书的宁静,作为读者的我,心态也就安静平和了。于是发现无论是罗志华还是赫拉巴尔笔下的汉嘉,他们的离去都不再只是一幕悲剧,毕竟是和自己的挚爱一起,更何况或许他们真的在“自己制造的刑具上认识了最后的真理(引自《过于喧嚣的孤独》)”呢。

  这篇《喧嚣城市里的孤独》收录在“不正常读者”之下。除了被跌落的书压死的书店老板罗志华,还有“在文学研究全是理论天下的今天。。。。。。当其他行家在努力读懂吓人的术语的时候”,“泡在图书馆里泡旧报纸”的陈子善;“不看面子不讲关系”,拒绝“保赚不陪的全国畅销书”的万圣老板刘苏里;“致力研究香港新诗的历史,考掘失落的片段,搜寻绝版的书籍刊物”的“无名诗人”陈智德,这些“不正常读者”虽偶尔让人觉得有些小小的悲情,但那任性的骄傲却明亮而温暖。

  关于《读者》,这是一本安静的书,在聒噪的今天作为媒体人能安静踏实已实属不易,于是原本只是做到一个正常媒体人该做的梁文道俨然成了文化明星,被套上各种光环。尽管媒体一向的嗜血成性导致媒体人的浮躁已是必然,但生性乐观的我还是期待媒体人,至少部分媒体人能如《读者》中的梁文道般认真踏实,先做读者再做作者,先阅读思考再分析评论。若真如此,媒体大概才不会只是宣传和赚钱的工具,也才能真正承担起所谓的社会责任吧。愿以此与同行共勉。

  (内地版即将上市)

  《读者》读后感(十):可惜了这个萝卜

  暂且就算读完了吧,断断续续读了半年,越读越慢,目前还剩几篇没有看.最开始真的很喜欢这本书,给了5颗星,渐渐的看到后半场,越发觉得这个看书写评论的职业真的挺没劲的.因为,阅读本来是件充满乐趣的事,可一旦成了职业,并且这位职业人有了名气,那读什么不读什么说什么不说什么恐怕都回归到了社会的问题上去,渐渐的也就变得没有趣味了.能够坚持看自己的书说自己的话固然是好,可是这种精神实在难以在现实中实现,所以,梁文道大概对一些被迫读的书也觉得颇无奈颇无语的,可是又不说不行,偏偏又不能尽着本性的说,于是便有了几篇看的索然无味的文章.无意伤害谁或是激怒谁,纯属个人浅薄的意见.一个萝卜蹲了一个坑,萝卜是个好萝卜,坑也是个像模像样的坑.

  :还是很喜欢他,对有些问题说得犀利读得痛快,对有些人说得圆滑读着有道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读者读后感精选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