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联专家在中国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苏联专家在中国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5: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苏联专家在中国经典读后感10篇

  《苏联专家在中国》是一本由沈志华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9.00,页数:3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联专家在中国》读后感(一):今日之中俄关系与当年之中苏关系有何不同

  仔细看了一遍《苏联专家在中国》(最新一版,2015)。借着苏联专家这个题目,对当年的中苏蜜月以及反目成仇有了一个轮廓式的了解。再一次证明:历史真不是教科书上的样子,也不是政治话语中的样子。

  中苏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可上溯到民国、晚清的中俄关系、下延到当今的中俄关系,真真是一部割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史。

  如何看待当前这一段以甜蜜始、以成仇终的历史,其中固然有领导者个人性格的因素——赫鲁晓夫是冲动的,毛泽东的自我意识是根深蒂固的,但最主要的两大因素还是:1)冷战的大背景,2)意识形态下党、国不分的关系格局。

  《苏联专家在中国》读后感(二):评论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交往,要么是维护团结统一,不顾他人(或放弃自己)的主权和利益;要么是以主权和平等原则遭到破坏为由,断绝相互之间的一切往来。不是不分你我的朋友,就是你死我活的敌人。

  两国相好——大家以兄弟相称,高尚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掩盖了一切分歧和矛盾。

  两国交恶——就恶到你死我活,以至抛弃国际交往的起码准则和惯例,甚至不惜兵戎相见。

  以意识形态的同一性替代或掩盖国家利益的差异性。

  把党和党的关系等同或混淆与国家关系。

  其实这本书要放在中苏关系的大背景下解读

  国共解放战争时期的谈判,斯大林是政客,提出谈判要赢得道德主动。毛吸取了这一建议,提出了国民党根本不可能同意的八项条件,其实已无和平可能。

  朝鲜战争的起因多方各执己词,之前看过基辛格的讲述,和苏联、朝鲜之前的说法自然有异。虽然毛并不想打,但这一仗却极大改善了中苏之间一直存在的某种猜忌和不信任关系。当然,从后文看,最终落实的很多援助项目还是赫鲁晓夫上台后为了得到毛的支持而实现的。

  朝鲜战场上,苏军给的支持很有限,空中掩护严重不够。美军从一开始的不明真相被打得连连败退,到摸清了志愿军的礼拜攻势和月夜攻势。原本的五步方案占尽优势未停战,到后来停战谈判时已没有更多筹码,反倒不如之前了。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虽然提到了斯大林几方面问题,但给人印象最深和引起世人震惊的,是他肆无忌惮地滥杀自己的同志。可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强调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毛并不认识是特别严重的问题。之前看了古拉格,对苏联肃反扩大的后果瞠目结舌,其持续时间之长、涉及人数之多、手段之恶劣残忍,着实不比纳粹的犹太集中营好到哪儿去。

  在赫鲁晓夫对马林科夫等人作出反党集团结论时,刘、王稼祥、彭德怀等人诧异不解。他们明确讲,莫洛托夫等人是老革命家了,怎么可能搞反党集团?何况,像王明这样的人我们都还留他当中央委员呢,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搞这一套?刘等人这时的态度很激烈。联想到后来,中国不仅完全重蹈了苏联覆辙,且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刘等最后的下场,实在让人不能不唏嘘感慨。

  《苏联专家在中国》读后感(三):苏联还是老大哥呀

  从苏联专家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作用看,太重要了。当时搞建设真的太需要他们的援助了,技术上,管理上。这么来看,叫一声大哥,没错!老哥,更亲热,所以应该是叫老大哥呀!

  从苏联专家的个人经历看,在他们的一生中,真的很难忘。一位苏联专家说,这是他一生中过得最好的日子,不论是在物质条件上,还是在精神上,包括得到的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很多专家在中国的工作确实值得佩服,不论是学识,还是敬业精神,他们真的是老大哥派来的亲人!

  至于奥威尔所说的BIG BROTHER被译成老大哥,那是另外一种意义了。

  《苏联专家在中国》读后感(四):几点感想

  不得不感叹掌握了档案的人真是幸福,说话都能直起腰,本书以大量中苏档案和口述史料为依托,将以往国际关系中上层领导人或者国家关系的视角下调到普通的技术人员,认为专家的派遣与遣回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将宏大问题具体到有理可证的细节之上,可谓打通了国际关系与科技史的进路,虽然本书对科技方面着墨不多,另一方面将国家的宏大叙事转向一般的专家,他们的喜怒哀乐与政治密不可分,但又不能忽视人民之间深深的羁绊,这种下层与下层、下层与上层的之间的张力,不禁让人感叹国家机器的无情,人与人之间却有大爱。虽然中国政府对苏联专家的保护更像一种怀柔,但实际效果看苏联专家撤退之前大多出于个人原因留下了图纸和笔记,大多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包含深情,让人都不忍揣度这只是政治上的利用。

  作者以此得出中苏蜜月的破裂看起来是赫鲁晓夫暴怒的脾气所致,本质上其实是共产主义乌托邦蓝图下,国家与民族利益和意志的分歧。可以打个比方,中苏就像两口子,大家对外都秀恩爱,然而突然有一天一方突然爆出对方出轨或家暴,两人其实同床异梦,那么分手也就不可避免了。赫鲁晓夫的性格不过是加速了这一进程,该分手的终将分手。

  而对于科技史而言,有几件事可以一谈。一是科技交流本身,最著名的是李森科事件,今天国内对此多有分析,但若从中苏关系着眼而非科学本身可得到更开阔的视野,搞笑的是李森科对大跃进亩产一万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一是原子弹,本书揭示的材料表明虽然中国独立研发原子弹和导弹的趋势不可避免,但是苏联的帮助和影响功不可没。一是教育,本书语焉不详,但强调直到八十年代苏联教育深深得改变了中国教育制度,其实不光教育各种制度背后多少都有苏联的影子,只是要具体分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一是大跃进,在1958年之前已有征兆,只是苏联表示以苏联自身都无法达到,中国开始反冒进而暂且压下去,这也成为中苏最高领导人之间巨大罅隙。但无论科学还是其他领域都多少出现了跃进的思想,于中苏关系而言是想摆脱同盟中被领导的地位,于中华民族而言是想尽快独立,却大大脱离了实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