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苏关系史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苏关系史纲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00: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苏关系史纲的读后感10篇

  《中苏关系史纲》是一本由沈志华 主编 / 杨奎松 等撰稿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80元,页数:48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苏关系史纲》读后感(一):“党”“国”不分,酿一坛70年的苦酒

  我理解,作者们的本意,如书名所示,是写一本中苏两“国”的关系史,并试图批判“党”“国”不分的双边关系错误。不过,三卷读下来,感到作者们往往不自觉地回到以“党”代“国”的老套路上去,叙述当中,更侧重于党争,而忽略国争。当然,整个中苏关系史,是绕不开党争的(无论是孙,还是蒋,更不用说毛时代);作者们所能依据的史料,可能也多来源于各种党史体系。但无论如何,作者们未能坚持围绕一条“国”的主线,来组织素材和论述,多少还是一种遗憾。这或许也是他们这代人所无法摆脱的宿命吧。

  从前三卷来看,杨的第一卷不如其本人的其他专著。史料的选用尤显单薄,特别是关于雅尔塔协定到中苏同盟条约这一两国间的关键命门,篇幅过于简略,未能写出前因后果,以及相关各方的政治军事分析和外交斡旋与争斗。

  沈的第二卷相对丰满,注意把握“国”的主线,并明确提出了对两国交往中“党”“国”不分之策略的批评。

  李的第三卷,相对而言,是最难写的部分------因为是党争最激烈的年代;果然也是笔墨时刻拘泥于其中,对国家间的外交军事问题蜻蜓点水。比如,苏联于60年代关闭在中国各地的领事馆一事,作者归在新疆侨民冲突一节,似乎这是最主要的原因,我十分不解。这样的外交大事,一定有着更广泛深刻的冲突背景。另外,对应苏方的行动,中方想必也会相应关闭领事馆,但是,未见任何记叙;也没有引用任何双方的外交文件或档案或回忆录,给予详尽分析。

  至于第四部分,则与前三卷完全不在同一研究档次上。为沈杨李三位可惜。

  《中苏关系史纲》读后感(二):2007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认定的“2007年最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是“每一个对中苏关系感兴趣的读者的案头必备之书”。

  中苏关系是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最具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这部著作不仅完整记述了中苏关系的全过程,而且澄清和揭示了不少以往由于种种原因被扭曲和被遮蔽的历史片断。

  from文汇读书周报

  http://www.eduzg.cn/Html/chubanguangjiao/2007-2/3/200702031440366.shtml

  上述历史片断包括1927,1945-1949,1956-1964,1989

  《中苏关系史纲》读后感(三):战争的第一个牺牲者就是真相

  先指出本书的一个事实错误,P465:1991年11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时间应为1991年12月25日。

  从头至尾把整书看完,感觉很“特殊”,书中内容一直没有强调什么“三七开”的评价,“成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所以对于历史的本来面貌,本书四位作者的研究态度非常严肃,不拘泥于单方材料,引用的史实都是过硬的,书中有对官家史学的不满,对于真实作者们看的是非常的重要,我看完本书回想以前的历史教科书,滋味大不相同,如果对于东边的邻居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动机是“别有用心”的,“美化……”,那么作为一段不久前的、且很多当事人健在、文件犹存情况下的历史,真实似乎也消失了,但这并没有耽误官家要求东边的邻居“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这是一个讽刺,还是一个笑话,想来“正人先正己”这句话可能很多人都不懂。

  苏联对于我国(大陆)的影响甚大,目前的社会、管理、组织等等都有苏式痕迹,不过随着苏联的远去影响也在不断的式微。

  书中很多内容令我诧异,在三年饥荒时期作者没有看到任何有关苏联逼债的材料,以前我长辈的描述可是有鼻子有眼的,当然他也不可能亲眼所见,我更偏重于书中说法,作者拿出了非常精准的数字说明支持自己的观点。我又在想这些“奇思妙想”是怎么在大家心里扎根的呢?

  《中苏关系史纲》读后感(四):本书简论

  《中苏关系史纲》,沈志华主编,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本书记述的是1917年至1991年74年间中苏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既有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也有与新中国政府的关系;既有同盟互助的友好,也有剑拔弩张的敌对。其中是非曲直,远非复杂二字所能尽述。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苏结盟,苏联在各方面都曾给予中国巨大援助,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然而50年代末以后,由于表面上意识形态分歧和实质上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国两党逐渐交恶,由分裂走向对抗。随着70年代中国与西方关系缓和,苏联也从1979年开始逐步调整对华政策,两国关系渐归正常化之路。1991年,苏联解体。二十年来,作为苏联主要继承者的俄罗斯与中国关系一直向好,并将继续在多极化世界中为人类和平共同发挥重要作用。

  纵观中苏关系发展历程,尤其说明国际外交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当前,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在国家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保持相对安定的国际外部环境是我国外交的重要方针。

  (蔡舰 2011年3月17日)

  《中苏关系史纲》读后感(五):记录

  从最后三分之一的时候开始,满脑子就都是这样的感觉——那个时代(还挺长的,起码比书里面留下来的痕迹长)真是不可理喻。最大的分歧,其实是意识形态,世界观、战争观、正统与否(当然推波助澜的个人臆断和奇思妙想作怪最多)。

  所以跋里面的结论“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内在结构的弊病之一是国际主义理念与民族主义追求的矛盾,以意识形态的同一性替代或掩盖国家利益的差异性。”我完全赞同。(而且里面提出的横向对比:起码是粗略的“资本主义阵营”为何能够在总体上,在必要时刻——也就十几年吧,保持一致。道理也是一样的。)

  看下来,觉得模糊不清的关系就是这个了,国际共产和国家利益。不过按书里面的例子,其实从资助国民党开始,就是先考虑国家利益,至少是苏共的利益了。那么两党断交,回归正常的国家间关系,其实是拨乱反正吧。

  第一章很好看,把之前知道的零碎表面串在一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马列主义”这个话究竟应该怎么讲,展开了。

  其中有几点,比如共产国际较早就承认过中国革命的方式和俄国不同,很可能要依托农民大众(1931年10月),之后其指导方式的多次调整——甚至有“神圣的民族战争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对抗日战争的态度,中共有意借用十月革命正式利用国家对德作战的危机夺取政权的经验、苏联急于自卫,例子很多;在解放战争过程当中的三方交涉(起码还应该加上美国的作用),等等。

  (等会儿接着写~~)

  《中苏关系史纲》读后感(六):如果没有脑补的部分,本来可以打五星的

  金冲及先生有一次在访谈中提到自己对高华之类的非官方史学家的看法,他认为这些人似乎有点脑部过度了。一件事情往往两头的史料引用正确,中间的部分完全是自己脑补出来的。这样效果很不好,因为普通读者再看这些部分的时候会不加分辨的把这些内容当成事实的。

  当然,金老先生不是要否定对历史做出推测,问题是1、推测要有根据;2、作者自己在做出推测的时候一定要加上声明“我认为事情可能是这样的”之类的话语。别把自己的推论当成事实放在书里,这样会误导读者的。

  很遗憾本书中就犯了这个错误,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书中史料的引用问题,我发现作者特别爱脑补领导人的心理活动之类的,认为领导人是怎么怎么想的,他的心情如何如何之类的。这样的写法比起干巴巴的写史当然更能吸引观众,只是,作者们啊!你们能不能先声明一下这只是你们的猜测啊!更何况很多猜测一点根据都没有,你让我们凭什么相信你啊!

  书中还有几段说“苏共认为如何如何”、“中共认为如何如何”,我仔细一看,果然,这样的段落是一点注解都没有。我无语了,首先,苏共、中共是一个集体,不是个人,你说苏共认为如何如何,这到底是苏共的某个领导人这样认为的,还是整个苏共开了会做出这样的决议的?其次,就算你只是想简单的泛指一下,怎么也得把出处表明啊!空口无凭我怎么能相信你啊?!

  最后,认真看这本书的人都会发现很古怪的一件事情,70~80年代这段时期几乎从本书里消失了,中苏在七十年代间的关系做这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就跳过去了,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书中关于70~79年这段时期中苏关系发展的篇幅还没有之前五六十年代一年的篇幅多。希望修订版能够改过来。

  《中苏关系史纲》读后感(七):从投资回报的角度看中苏关系

  从1921年开始到1966年结束,苏联是对中国政局影响最大的国家,可能还没有之一。

  苏联成立以后,同时在和中国的四股势力打交道,以谋求国家和意识形态的扩张。

  1、北洋政府,因为北洋政府在当时还是中国的合法政府,有很多事儿必须得跟北洋政府谈,这是公司对公司的业务,相当于阿里对腾讯。

  2、奉系军阀,北洋政府根本管不了东北张大帅,设计东北的条约还得跟张大帅谈,这是公司对一个地方分公司的。

  3、国民党:国民党相当于一个壳公司,苏联对国民党的援助属于给这个壳公司注资,在没有苏联注资前,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虽然靠着列强零星的天使投资,联合北洋军阀推翻了清朝,但却什么也没分到,就剩一个壳了,几次找日本和美国拿未来收益来融资,但一直没融到,业绩越差的公司内斗越激烈,差点公司就黄掉了,直到苏联人来,才算募到了A轮。

  要说苏联这个投资人对该壳公司可真算厚道,不但注资帮国民党建立了军队,还调整了公司方向,优化了公司架构,还直接出军事人才制定北伐计划,做了不少具体决策。这些在短期极大提振了公司业绩,虽然如此,因为公司按照投资人的想法做了架构调整,不太可能每个人都如意,那些失落者对投资人其实态度一直都是怀疑的。

  4、共产党:如果给国民党投的是A轮的话,那给共产党的投资就是纯天使投资了,甚至接近于一个分公司或者加盟商,给钱给人给技术,归自己的某个部门垂直管理,但也觉得似乎不大能成事儿,投着看吧。

  苏联同时跟这四种业务方打交道,免不了各种冲突,比如一边跟北洋政府谈判,一边资助国民党,这事儿北洋政府听说后肯定不乐意,你他妈支持我死对头啊,国民党也抱怨,你到底哪边儿的啊,你一边支持我北伐,一边跟我们北伐的对象谈判签约,什么意思啊到底?从张大帅那边说,你跟北洋政府签什么约,跟我没关系,在我地盘这儿,你得跟我签,北洋政府说,你跟我一个地方政府签个什么约啊?国民党说,你投资我的前提是认为中国目前不适合共产主义,这个想法没变吧?你搞个共产党是什么意思?共产党说,我的亲爹啊,国民党你给枪给钱,给我的就TM两本破书,你什么意思啊!

  到此时,苏联投资的国民党收益是最大的,但隐患也最大,因为国民党其实对苏联的运营方式是非常排斥的,投资前双方都谈好了呢,中国不适合用苏联的方式运营,苏联的投资思路也是因为国民党虽然不是最合适的公司,但确实最容易成的公司,先帮他做大总没错。但是做得越大,双方看彼此越不顺眼。

  共产党肯定是与投资人的运营思路完全一致的,将来他经营中国这块儿业务肯定是最上选,但力量太弱,扶不起来,怎么办呢?

  苏联要求两家公司内部业务关系打通,让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想法是让共产党改造国民党,最终成功借壳上市。

  国民党由于有了投资,正处在业务上升期,确实需要人,没多想,共产党员确实能干肯干,帮国民党干了不少活,但干着干着国民党就觉得不对味儿了,账号体系打通,是我对你打通,你不对我打通,我的情况你一清二楚,你的情况我完全不懂,搞清楚了之后吓一跳,敢情我们公司这儿小一半领导都是共产党员了,干的很多业务都是按照你们或者说是苏联的运营方式在搞了,国民党老人那肯定是老大不乐意,这到底是谁家公司啊?CEO和COO蒋和汪也不爽,但也只好各种劝,北伐呢,忍忍吧……内部各种争执开始以后,公司业务也停滞了,直到某一次,某个共产党下属不经过他允许动了好大一笔钱(中山舰事件),惊得蒋一身冷汗,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国民党CEO的心是彻底凉了,这公司再这么下去真就不是国民党的了,直接跟苏联人说,让你们派来那个投资人代理人滚蛋

  这之后,因为双方经营理念差异巨大,苏联人对国民党的此笔投资差不多就算黄了,不但黄了,还给自己竖了一个对手,在对东北中东路的争夺中,国民政府彻底站在苏联的对立面,直接开战了,可笑的是,共产党在苏联抢夺东北的时候,公开反对国民党政府,号召“武装保卫苏联”,陈独秀嘀咕了一句,不太对吧兄弟们,那块儿业务不是咱的运营范围么?亲爹也不能跟亲儿子这么干啊……然后,然后迅速被公司开除了

  苏联对国民党的第二次投资,是在抗日战争前与抗日战争前期,这次是防御性投资,主要是为了联合对付另外一个市场的劲敌日本,苏联此时花大钱准备和德国公司全面展开竞争,此时如果另外一个市场的竞争对手出手,公司就得面临双线作战,钱粮都不够,此时最好的办法,可不就是投资一个公司,让它先抵挡一阵,之前的恩怨都不提了,之后的事儿之后再提吧,要钱给钱,要枪给枪,要人才给人才,不让我再投资共产党都行。

  当务之急是让日本和中国真干了起来……没错,这样苏联才能放心,七七事变,根本就是有共产党的卧底,中日双方是有零星战斗,但双方都没准备真打,小冲突撤军后,忽然一股力量打击了日军,日军回头打国军,国军说误会误会,然后双方后撤,然后突然又有人袭击日军,麻痹日本人不干了,中国人一看,来真的是吧,也上手了……

  有了这场战争,苏联在东边就不用费什么心思了,在抗日战争初期,苏联是各国中出钱出枪最多的,这笔短期投资还是有效的,日本确实陷入了中国战场,本来说三四个月逼迫中国政府屈服,结果陷入了好几年,达到了苏联人全力准备西线战场的目标,如果不是国民政府拖着上百万日军,苏德战争一旦爆发,日本从东线向苏联发起攻击,苏联肯定陷入双线作战,可以说苏联打德国那可是倾全公司之力了,如果双线作战,苏联能不能在1940年冬天把德军给冻死在本土还真不好说。

  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这笔投资一直显得有些三心二意,一直都是能成就成,成不了拉倒的心态,北洋政府的时候一边和北洋政府打交道,一边暗中支持国民党,到国民政府的时候,又一边和国民政府打交道,一边暗中支持共产党,苏联作为投资人的想法是,不向反对派投资,也可以是一个和其他公司谈判的筹码嘛。

  当然操作者也是人,都干过蠢事,国民党清党之后,苏联人该站哪边?理性当然是强者一边,但感性是和自己立场一直的那边,共产党广州起义(暴动),短暂占领了广州城,苏联大使馆高兴得跟啥似的,开着车插着红旗招摇过市,第二天国民政府迅速镇压,中国的共产党员和苏联人一起暴尸街头,让人感慨。

  受母公司影响太大的一个极端案例是西安事变,小公司经过漫长的长征,损失90%以上资产,濒临倒闭的时候,母公司送来了新政策:“反蒋抗日”,市场环境是这样的,蒋介石有时候和军阀联起手来干共产党,有时候又借着干共产党顺便打击一下军阀,军阀明面上不反蒋,但有时候就是不给国民党面子,但在面临日本人的时候,中国各方又有面临一种政治正确,国民党和军阀们又不得不站在一起,之前中国共产党可对抗日没什么兴趣,从根本上说,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就不是一个民族解放政党,而是一个反资产阶级的政党,致力于推翻蒋介石代表的资产阶级政权,但如果再不转换策略,红旗根本就打不下去了,跟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以后的处境差不多,没钱没枪没人支持不知道为何而战,现在打出抗日的口号,一方面可以争取群众支持,还可以更好地争取军阀,打击蒋介石。

  苏联还是对共产党还是那个态度,能成就成,不成拉倒,真的小公司争气,作为一个分部再次并入大公司后,几年内地盘迅速壮大,把国民党又给弄毛了,要严格限制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人数和地盘,因为过于紧张,搞出了皖南事变,新四军几乎被全歼,上级死活压着不让报复,否则共产党哪能忍下这口气,尽管事情过去了,但小公司心是真凉了,要发展还是要靠自己啊,就这么样,通过整风运动,和母公司完成切割,跟母公司关系密切的人一律搞走,从一个子公司变成了一个独立公司。母公司对这事儿也没太在意,毕竟正事儿是打德国人,防日本人,后来干脆解散了共产国际,前面说这些投资本来就是为了增加谈判资本,可现在是你求人的时候,你天天去别人地盘挑事儿,谁敢跟你合作啊……斯大林也在不同场合说,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其实是没啥关系的哈

  这是苏联人对共产党第一次投资,差不多就是这个结果,尽管投资人投入很多,并不断追加投资,但天使投资人管的太多,并且从情感上伤害了小公司,最终导致小公司独立发展,只挂了一个名。

  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成功引入美国的B轮融资,联合打败了日本,名声大噪,从一个小公司一下成了全球五强。战争的另外一个结果是,大小公司双方几乎势均力敌了。

  现在是找C轮融资,并追求最后上市的时候了。

  而美国和苏联也在找合适的投资对象,美国其实看不上国民政府,几年的合作下来,太渣了,公司各种管理经营不善,倒是共产党的PPT和路演做得很好,很有吸引力的样子,尽管他是共产党,和自己经营理念不符,但是中国共产党和苏共是不一样的嘛……而苏联倒觉得国民政府看起来顺眼一些,因为从公司规模上,明面上双方差距还是很大的,另外他也没想和国民政府的B轮投资人美国闹出不愉快来,他想要的,其实只是东北的利益而已,对中国其他地方其实没什么特别想法,所以他还是利用自己影响力,要求共产党去和国民党谈,最好是能够组合成联合政府,再占据几个部长的位置,能帮助他搞定东北和外蒙就行,法国共产党就是这么安排的嘛,但是共产党的策略和天使的想法完全不一样,联合政府根本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早独立了嘛。

  美苏冷战开始前,投资人和投资对象之间都是徘徊犹豫的,只是随着欧洲的铁幕的徐徐拉上,大的市场环境变得非常清楚了,美国不愿意接受一个共产主义的中国,所以尽管不情愿,但还是给了支持,而苏联虽然不相信共产党能那么快取得政权,但是在东北还是给了相当的资助。

  等到共产党已经取得绝对胜利的时候,苏联派人到中共西柏坡,做最后的沟通确认,并且关心地询问,我们是不是有些政策伤害到了中国同志?而CEO很豪爽地回答:走俄国的道路!重新成为母公司的一员!

  就这样,苏联并不看好的一单投资,就这么成功IPO了……

  《中苏关系史纲》读后感(八):强者很难理解弱者的尊严,后生很难理解前辈的教训

  强者很难理解弱者的尊严,后生很难理解前辈的教训,这是我读了《中苏关系史纲》的体会之一。当赫鲁晓夫站在缓和东西方冷战的角度限制对华核武器输出的时候,他是不太容易体会到积贫积弱的中国渴望自强的愤怒的。同样当中国对苏共二十大有所批评时,中国也许未必真正了解苏联人曾亲历的关于斯大林错误发动肃反扩大化、党内大清洗给国家带来的苦痛以及正在进行的大规模拨乱反正、平反昭雪对于苏联共产党的重要意义所在。苏联反思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年轻的社会主义中国对此尚无切肤之痛并准备学习斯大林模式,某种程度上不能理解和接受这种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或许是巧合,10多年后,中国经历了自己的大清洗和大规模的拨乱反正、平反昭雪.

  《中苏关系史纲》读后感(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我对历史从来态度悲观。此一秒过去,事实便永不可还原。书写难免偏见,而哪怕此一秒能留下影像声响,我们也无法判断,当时当刻,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不过是高度仿真的小说。

  这是我门外人看到的热闹。史学家当然不这么想,“还原真相”而且“以史为鉴”,仍是历史学最大的作用。

  如果就中国历史列一个“最难还原真相榜”,中苏关系大概可以挤进三甲。

  1917-1991。这段历史离我们太近,所以一来真相“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二来我们又缺乏对古代史那般“远距离观看”的情趣。

  国际政治中有一种说法,可以把三边关系分为“浪漫三角”“稳定婚姻”“三方共处”和“单位否决”。这玩意儿类似博弈论,说起来很长,还好名字相当简明易懂富于情趣。我每读到中美苏三边关系,便很喜欢套用这四个类型。

  扯远了,我的意思是,用“爱情”来比喻中苏错综复杂的历史,真是再合适不过:事实混混沌沌,难分对错;好起来比谁都好,坏起来比谁都坏;热恋时分认为对方又热情又可靠,终于分手又分头向自己的朋友说对方坏话……

  而我们这些“当局者”,自小受到的历史教育便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然后跟老大哥如何如何好,后来老大哥突然性情大变移情别恋,撕毁契约。我方苦苦相劝无奈对方去意已决,如此如此,最后双方终于反目成仇。而老大哥终于自食苦果,轰然倒塌。

  这在当时当然让我们深信不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发现,中苏关系真真是一笔糊涂账。有时翻开那些充斥着官方话语的中苏“史书”,我常常恨恨:这到底怎么回事!

  沈志华的意思是,历史会自己说话。

  当我们把大量的解密档案放在一起,当我们把所能找到的双方说辞都放在一起,真相自己会浮出水面。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四位作者从头至尾几乎只是罗列事实(当然罗列事实本身也是一种构建,这是我的悲观之处,它在阅读中频频出现,在此略过不提),其中孰是孰非,只好由读者自己判断。

  我喜欢这种相对开放的治学态度——中国人讲学问,很喜欢“定性”,一上来就是“这件事的本质是……”“从性质上讲……”,可问题是你一旦事先定了性,接下来你所罗列的一切数据,所进行的一切推理,就显得有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真正做学问者,最好别急着“定性”。慢慢走,路总会出现的。《中苏关系史纲》不过就是描摹一路风景,至于你选择哪一处欣赏或停留,完全是你的事。

  我因这本书形成的判断是,苏联很可怜。我们常常喜欢以“受害者”自居,好像对方坏事做尽,而我们是琼瑶小说里那些可怜兮兮的女主角,虽然历尽千幸万苦,依然“一片冰心在玉壶”。然而读完此书,我发现频频生事不甘寂寞野心勃勃的,不是苏联,而是我们。虽然苏联在一些事情上确实很不厚道,但从一开始我们便状况不断,怀揣一颗“取而代之”的心蠢蠢欲动,也难怪人家出此下策。

  你知道,问题不在于“有皇帝”的制度,而是,“为什么皇帝不是我?”

  沈志华所要强调的一点是意识形态之争的不可调和性造成了中苏关系的破裂。这一点我有所保留,毕竟要区分什么是意识形态之争,什么是国家利益之争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困难的(想想巴以冲突吧)——哪怕你想办法找到了所有秘密档案,你也理不出这里的头绪。

  书的语言不见得文采飞扬,但也非常好读。有闲者不妨拿来一读。

  我永远不相信真相可被还原,但我钦佩那些孜孜不倦的还原真相者,他们企图驱散山中云雾(尤其是人造云雾)犹如夸父企图追日,云雾永远不可驱散,但他们已经是英雄。

  《中苏关系史纲》读后感(十):几点感受

  好的方面

  1、以沈志华、杨奎松、李丹慧等为代表的本书作者,无论是在史观还是对史料的整体掌握和分析上都相当完美,值得钦佩。

  2、本书对建国后的中国外交进行了批判式的反思和分析,难得一见,难能可贵。但某些地方似乎有前后矛盾之处,如作者在第三章谈到中国在中美苏三角关系的位置和作用时,指出中国当时一味联美反苏,失去了三角关系中的灵活性,造成了一些后遗症。但在第四章中,另一作者借钱其琛的口说出“直到1982年中美签订第三个联合公报,中美关系的新框架才得以建立”。这一点似乎可以解释前文中提到的中国在三角关系中灵活度不够的问题。

  3、书中关于中苏边境谈判的部分,很有意思。结合今天的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值得商榷的方面。

  总体感觉,全书最大的问题在于,诚然中苏关系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极端重要,可以说是“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但是,作者把文革等中国国内政治动荡归咎到中苏关系恶化上,未免就有点本末导致(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是存在的)。中国的外交是其内政的延续,党的总体政策路线决定了外交政策路线,这应该是基本的逻辑出发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