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香蕉的低语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香蕉的低语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47: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香蕉的低语读后感10篇

  《香蕉的低语》是一本由[土耳其] 伊切·泰玛尔库兰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0元,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香蕉的低语》读后感(一):疏离

  这是一个中东的故事,作者在后记中写到她询问了很多人是否听过香蕉在生长时候发出的声音,仅仅有一位种香蕉的人模仿了那种声音。这证明了作者小说中的隐喻确实存在。这无疑是一个宏达的故事,中东的庞杂繁复在我读完整本书之后并没有将其弄明报。但是我对其中一个主人公丹妮丝深深地着迷。

  丹妮丝是在牛津大学读博士的一个土耳其女孩。但是在牛津的生活与她格格不入,作者关于她的描写让我有一种深深地代入感,疏离。她和牛津是疏离的,和那个世界并不能融为一体,她无法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在和同学还是别的什么人相处的时候的厌烦感或者不是厌烦而是明确知道自己不能成为他们中一份子的疏离感。记得几个片段,第一一个是和男朋友一起去参加聚餐时候自己的装扮让别人觉得她是个另类,并且在聚餐中那家人的孩子哭了回到房间后她去看孩子的场景,她回忆起以前小时候的片段,这家人的教育方式和自己从小的经历完全不同。第二个场景是她给妹妹的信,虽然是新婚祝福,但是其中的所有语言都透着一种对这个世界的绝望。第三个场景是看到牛津有一个地方让自己回忆起小时候长大地方的场景。这种疏离感必须通过回到中东去重新找到自己才能解决。当她离开男朋友和在巴黎的中东作家聊吃饭做爱的时候这种疏离感已经开始慢慢消失了。这是治愈吧。更痛一些,痛更深一些,痊愈的可能性就会更高一些。

  但是整本书所要讲的是比治愈这种疏离感更加深刻的东西,描写贝鲁特的那几段话深深的震撼这人心,是什么呢?爱、迷失、牺牲、痛、快乐。

  这是一个关于中东的故事,关于痛爱战争政治。

  《香蕉的低语》读后感(二):悄无声息却无处不在

  一个很深很深的故事。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流浪。

  “如果你在八月经过一片香蕉地,你可能会听到香蕉的低语:哧哧——哧哧——哧哧——”

  父亲留给菲丽宾娜一沓信,告诉她黎巴嫩散发着橙花的香气,还有香蕉的低语。为了真正理解这些信,菲丽宾娜只身一人来到黎巴嫩,寻找父母亲的 足迹。

  与此同时,丹妮丝,一个在牛津大学读博的土耳其女孩厌倦了西方。她决定前往黎巴嫩——中东潜意识的所在地,寻找自己心中的真正所爱。

  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女孩即将在香蕉的低语声中相遇。

  “友情”它是一种无缝连接的感觉,就如我们许久的的安宁,杳无音讯,但仿佛都能感觉到彼此的现实生活,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言语表达,就如今天,时隔小百日,但我们见了面依旧会那样的滔滔不绝,我的任性你可以理解包容,这种情谊总会在你最难过的时候哗然的出现在你身边,它含蓄不华丽但真实且贴着你现在的生活,它给予你的无声的支持和安抚,在你最无助的时候它悄然生息的在你的身边陪伴,不求回报的付出只望你可以开心快乐,我们的友情细算数年已久,中间也许大家很少联络,但那份真的情无时无刻的都在我们的心底为我们打气加油,当我们满身哀愁的时候它给足了我们正能量,而这种感觉我们并不需要刻意的保鲜,因为我们的心理都有着彼此,无声的陪伴“朋友”字虽轻言却是无声又有声的心语,但感情却像最纯朴的香茶般浓郁,不善言谈的我,这些年里有你们的陪伴真的很幸运,你们懂我所以没有抛弃我,你们的影子环绕我的两侧,给我前行的力量,愿每个人都因身边那些细碎却美好的存在而一路幸福。

  《香蕉的低语》读后感(三):橙

  橙 香橙燕麦味的酸奶,书的封面在阴影下显出朦胧的异色之意,墙上粘贴着元气的动漫海报,思索着该怎样让这个故事,透过一层花非花雾非雾的薄纱,慢慢从文字中溢出。 突然很想尝尝白咖啡,几片薄荷叶浸入热水中,滴入纯橙花水,加一勺蜂蜜调味,均匀,搅拌。在盖维特山顶公寓,慵懒地站在阳台上,披着巴勒斯坦风格图案的大围巾,凉风窜过,微微握紧手中的透明玻璃杯,拿起一块卡克糕饼,唇齿轻启,慢慢品味,透过杯子端详翠绿的薄荷叶,看它,慢慢,舒展,又卷翘,与名字融为一体,像俯瞰贝鲁特的妖娆夜色或是舒朗清晨,一定分外有趣。 像马文窥探着菲力宾娜,像菲力宾娜听着马文翻译的信件,像哈姆扎注视着米歇尔,像米歇尔啜泣着“你就是我的家”。用最轻松最沉重的方式,参与他们的人生,倾听他们的内心,意会他们的故事,好像什么都没有得到,甚至被各式各样的风土人情、珍稀佳肴所迷惑,内心也叹息,明明是一部“舌尖上的贝鲁特”呀。但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丹妮丝对人生的迷茫和选择,米歇尔在战争中的彷徨与勇气,马文对菲丽宾娜的爱慕与果敢。合上书,似乎有橙花的香气幽幽传来,似乎明天也清晰可见。 橙,orange,橘色奇迹。白,white,纯洁脆弱。 明明是平时随手可摘、抬头可见的花,明明是战争中像太阳一样温暖的强大的力量,但确实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白色。脆弱又强大,脆弱的是外界一时的安宁,强大的是心灵深处的安静。微微侧耳,听,香蕉的低语,哧哧,哧哧,哧哧,总有一天的,总会抵达的。 丹妮丝眼中的贝鲁特,作者笔下的贝鲁特,现实中的贝鲁特,虚幻,现实,橙色,白色,如梦似幻,“宿命让我们隐遁无踪”。 我知只是故事,然而,然而。 不知接下去的故事如何续写,但怎样的艰辛、苦难,都难以抵挡爱与勇气,“答案就在他们手上”。 从笔下的文字构建的游园中惊醒,酸奶已稍稍沉淀,封面上的香蕉和土耳其地毯样式组合还是没有闪耀异色,对着墙上的元气的海报也装模作样地抱拳挥喊“加油”,一切尚未改变,一切还在改变。 橙花的香气,故事拉开帷幕。 橙花的香气,故事尚未完结。

  《香蕉的低语》读后感(四):是别人的人生是你的故事

  当我们身处和平,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生活中在战争之中,孩子们一出生就是满眼废墟,以为童年就是一座连一座废墟的样子。菲丽宾娜背负爱被送出战争中心,却在长大以后义无反顾回到贝鲁特,试图重新找回父母曾经的经历;没有接触过战争但是却研究中东战争的博士生丹妮丝也选择来到黎巴嫩,来到战争的潜意识所在。事实也许不在眼前,但是它存在,残酷而真实,是想逃避但无法逃避的。事实本身就构成了吸引,诱惑着人去接近和了解。

  当战争变成了国家的主旋律,正常的人生完全变了样子,每个被卷入其中的人都渴望正常,听见“香蕉的低语”变成了一种麻木无奈但是像潜意识一样的心灵渴望。香蕉的低语是什么?是生命自由生长的声音,是和平与宁静。“我希望我们能停下来,哪怕只有片刻就好。”

  书中还有一大亮点即是对爱情的描绘。在这不正常的城市里,爱情也是不正常的;可是战争无法改变爱情的本质,爱情的发生永远纯真而热烈。“当我们在一个人身上可以看到通往另一种人生的大门时,我们会爱上这个人。他们吸引我们的,并不是他们的幸福或者痛苦。我们所说的爱是:一个人能在另外一个人的身上看到一种神秘的房子。”

  《香蕉的低语》读后感(五):不同的国度,不一样的故事

  这是一个发生在黎巴嫩贝鲁特的故事。一个离我们遥远而陌生的国度。来到贝鲁特找寻真相的菲律宾女孩菲丽宾娜和在牛津大学读博士的土耳其女孩丹妮丝两条主线的穿插,讲述着整个故事。丹妮丝生活在牛津,而厌倦了不敢直面真是自我的人,也感觉受到了深深的排挤;菲丽宾娜因为父亲给她的那些信,只身来到贝鲁特寻找真相。两个看似完全不会有交集的人,却在那一刻有了交集。伊切的文风太棒了!

  最初吸引我的,是对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土耳其各地的历史背景的不知引发的好奇。难民营对我们来说,可能更多的是发生在新闻中的事情。但是读下去之后,更多的是对两名看似毫无关联的女孩如何在香蕉的低语声中相遇所牵绊。看到有句话评论说“每一笔都是虚构,每一页都具现实痛感”,那种无法切身体会的痛与真真实实做回自己找到灵魂的爱人,不断地在诉说着这个“很深很深的故事”。

  这是一个爱与成长的故事。看似简单的章节,与散乱的各类线索,矫揉在一起,不是惊天动地,也没有催人泪下,但却浑然一体。在轻声低语的,何止是那一片战火肆意下仍安静摇曳的香蕉林。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流浪。

  这是我第一次看来自土耳其作家的小说,本来只是好奇那个国度的小说会展现出怎样不同的景象,以及对为什么书名叫《香蕉的低语》的疑惑。作者真的用文字的魅力,展现一个温柔细腻又很吸引人的故事。我们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香蕉的低语》读后感(六):寻找自己内心的答案

  香蕉让我想到了《百年孤独》中的香蕉公司,相交两者在描述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皆是以暴力来作为延展,不同的是《香蕉的低语》中保留了一丝的温情描述,而《百年孤独》是纯粹的魔幻主义式的表述。一本好的小说,不止是让我们看到更大的社会,更能让另一种人生附体于我们。作者所描绘的背景下,让我们感受到战争让人产生的无力感。

  要明白一部作品,首页要导致作者对作品的创作背景。2006年,黎巴嫩发生军事冲突的第二天,作者就驱车前往战争地带。她在被大轰炸摧毁的沥青公路上,看到红十字会的人在掩盖尸体,并在隔间之中狂欢,不然这些人可能会疯掉,但是这份无奈感,不是真正触动作者的地方。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片香蕉园。在令人惶恐的战争时期,路边的香蕉园安静的地在那里生长,并发出了声音。这种静止而有声音的画面几乎是不真实的。在混乱与平静的触动下,伊切拿起了手中的笔。

  《香蕉的低语》正是始于这个背景而创造,每一笔、每一页都具有现实的痛感,出乎意料的鲜活。故事以倒叙的结构展开,开篇便是卷三,回忆的代入留下伏笔,现实中的一步步推进给结局做了层层的铺垫。菲丽宾娜寻找父母的痕迹、马龙的关注、丹妮丝的对牛津的厌倦,一个又一个人物的登场,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出现,作者衔接的巧妙与故事的穿插的掌控力,窥一斑而知全豹,但却让读者犯难, 要是没有强大的人物构图与故事理解能力,很容易搞混。

  在回忆的穿插中,讲述了菲丽宾娜父母的故事,也就是故事的起始点。他们在战乱中相爱,哈姆扎答应菲丽宾娜的母亲去看8月香蕉的低语,时间未到,菲丽宾娜的母亲便已离世。这就是香蕉低语的起始,之后哈姆扎便把菲丽宾娜送出了这片战乱之地,并给她写了一封信,“如果你在八月经过一片香蕉地,你可能会听到香蕉的低语,哧哧——哧哧——哧哧——”。一串串香蕉犹如一颗颗拳头慢慢松开,手指分离。

  借由“香蕉的低语”,伊切讲述了一个爱与成长的故事。作者强调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一次次出走与归程中,寻找自己内心的答案。这本小说中,有《我在伊朗长大》般真切而幽默的女性成长之路,也能读到《追风筝的人》般残忍而美丽的故事。

  《香蕉的低语》读后感(七):细听香蕉的低语

  这是一本需要读很多遍的小说。

  第一遍的时候,我完全是被被优美的语言以及一种混乱的美感吸引,不知道别的读者是不是跟我一样,虽然觉得美,但是老是搞不清楚作者在写什么,有一种美丽的痛感。

  第二遍的时候终于捋顺了人物关系,被故事吸引,我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没有了阻碍,读起来自然觉得内容更多了一些。

  我读第三遍的时候就能再次体会故事中一些生涩的秘密了。

  那么先来捋顺故事的整体结构。

  故事由两条线索组成。一条是菲丽宾娜,另一条是丹妮丝。她们都身处异乡,在出走的路上,也在归程之中。

  在第一卷中,两条线索相互并进,主要交代了菲丽宾娜的故事。菲丽宾娜带着父亲的信,从菲律宾来到贝鲁特,在一栋公寓楼里当女佣。这天周日,她想去沙提拉难民营,找母亲的故事。菲丽宾娜的母亲是菲律宾女孩米歇尔,多年前来到贝鲁特工作,在战争爆发后,米歇尔到了收容巴勒斯坦人的沙提拉难民营。营地中,她与医生哈姆扎相互爱慕,度过了一段悲伤又美好的时光,并生下一个女儿。两人相约八月去听香蕉的低语。然而七月时,米歇尔在空袭中遇难;哈姆扎意识到战争不可避免,于是将女儿送到菲律宾,并写下信解释一切。

  第二卷,菲丽宾娜成了故事中的故事,丹妮丝成了菲丽宾娜故事的读者。丹妮丝是一个在牛津大学求学的土耳其女孩,研究伊斯兰世界与社会运动,但她厌倦了西方的学术环境,一切在她看来都相当虚伪、糟糕。在导师的建议下,她踏上了贝鲁特之旅,寻找答案。旅途中,她遇到了作家齐亚德。齐亚德的行李箱里有九个石头,其中一个上面写着“菲丽宾娜”,因为他正在创作一部小说《香蕉的低语》。在他的笔下,菲丽宾娜的故事再次展开:菲丽宾娜没有找到母亲的足迹,但她收获了公寓楼里马文的爱情。懂得阿拉伯文的马文将信件解释给菲丽宾娜听,菲丽宾娜明白了“香蕉的低语”的意思。她突然领悟到什么,下定决心要主宰自己的幸福生活。

  最后,在丹妮丝到达贝鲁特的当天,她意外地和菲律宾娜的故事勾连在了一起。两人在香蕉的低语声中相遇了。

  香蕉的低语是什么样子的,请君细听!

  《香蕉的低语》读后感(八):中东之声——香蕉的低语

  其实我不大关心政治,对中东的报道也一向视而不见,似乎这些事情都只是存在于新闻里,那些炮火,那些仇杀,那些血雨腥风都不过是远离我们来自于书中的喧嚣。然而在书中,我却第一次睁眼看到了那些从前视而不见的故事,看到了那块土地上的纷争,看到了那里的人民的挣扎,看到了落泪和绝望,也看到了永不放弃的新生。

  《香蕉的低语》是蜚声国际文坛的土耳其首席女作家伊切•泰玛尔库兰的作品。作者出生的国家土耳其并非这篇故事发生的地点,贝鲁特是黎巴嫩的首都,与土耳其中间隔着叙利亚,但似乎在那一片土地上,一个共同的问题——民族和宗教——困扰着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血和泪也因此遍这洒片土地。

  香蕉的低语这个故事,开篇便是卷三,似乎预示着结局早已准备好。而接下来的故事,则是现实与回忆的穿插。现实里,菲律宾女孩菲丽宾娜来到贝鲁特寻找自己父母的痕迹;丹妮丝在牛津里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的虚伪和做作‘马龙默默的关注着菲丽宾娜;哈迪又一次遗忘了现实而去寻找战争的存在;贾恩活在回忆和现实中,爱着永远不被允许的爱;瑟坦尼可有了爱人的陪伴,但仍无法遗忘曾经组建小丑团的初衷;阿伊莎努力寻回青春,但她的侄女又要走上她曾经走过的路,而她的劝阻是那么的无能为力。

  故事甫一开篇就出场了如此多的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故事,然而故事刚刚讲上两句,还没能窥见门径,话语就已经转移到了下一个人身上。而在这一个个人物的故事中,还夹杂着30年前的回忆——菲丽宾娜父亲在30年前写给她的未读的信件。

  30年前,战乱中菲丽宾娜的父母在沙提拉难民营相遇,一个是不懂得阿拉伯语的菲律宾女佣,一个是哈姆扎医生,瘦弱的如一根干瘪的肋骨。两个人在战乱中相爱了,并且还有了爱情的结晶——菲丽宾娜。哈姆扎曾答应菲丽宾娜的母亲去带她听8月香蕉的低语,可是未曾到8月,菲丽宾娜的母亲便已到了生命的终点。哈姆扎给菲丽宾娜写下了一封封书信,将爱和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将她送走,送到遥远但安稳的地方,而他自己则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等待,等待死亡。

  所以要回来,回到悲伤的贝鲁特,回到这个曾经被一分为二的地方,回到这个如今似乎已经湮灭了战争痕迹却依然躺在火药桶上的地方。作者安排了了菲丽宾娜的寻找,安排了丹妮丝的回归,却无法安排战争用不到来。

  而结尾战争再一次降临,香蕉的低语被炮火声掩盖。读完这本书,心中有很多感慨,不过到了最后,我心中剩下了却是庆幸,我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那个地方,我庆幸我只要不看,就可以当世界都处在安稳中,我庆幸我不必去寻找也不必有回归,我庆幸我活在这个世界上。

  香蕉的低语,哧哧——哧哧——哧哧…..你在里面,听到了什么。

  特别鸣谢拾光书屋

  《香蕉的低语》读后感(九):伊切•泰玛尔库兰专访 | 在我的小说中,最荒谬的最真实

  以下是读客图书对伊切·泰玛尔库兰的专访。

  Q1:伊切,你的名字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吗?

  伊切:说起来有点尴尬,但的确是有的。Ece的意思是“女王”。不过,我总是让自己看起来不像一位女王。

  Q2:你可以谈谈你的家庭吗?你来自一个艺术家家庭,对吗?你怎么看待家庭对你的影响?

  伊切:我的母亲是画家。因此,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我以为每个人都会画画,或是写作,或是创作音乐。我深信那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很久以后,我才明白,那不是唯一的生活方式。我的母亲为我们朗诵,做木偶戏的剧场,甚至在国家或家庭最艰难的时候,也会为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快乐。家庭对我的影响就是,我会在生活中、在现实中不停地寻找魔幻时刻。这也是我想通过文学来创造魔幻时刻的原因。她一直为生活注入额外的意义,而我现在也是这么做的。尽管如此,我不像她那般能制造欢乐。

  Q3:你在安卡拉大学专修法学,对吧?是什么样的转折点促使你成为一名记者?作为记者,你的关怀是什么?

  伊切:法学院相当无趣,因此我能想到与作家最相近的职业就是记者。坦白说,现在看来,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选择。第一年的时候,正如我经常说的,我就是站在门口的擦鞋工,完全被人无视。工作环境很恶劣,大学的学业压力也很大,但同时也发生了一件令我动容的事。有一年,我采写了政治犯的母亲的故事,但是它们无法见报。没过几年,我决定退出新闻业,当我走出报社门的那天,我发现那些母亲正好来看我,她们手里拿着花感谢我的报道。从那之后,我再也离不开那扇门,直到20年后,有人开枪想杀我。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我这样的记者,她们那样一群人的声音是无法被世界听到的。

  我关心的,永远是正直和坚韧。当你所写的事物是你国家的禁忌的时候,正直就显得非常重要。坚韧同样重要,当你的作品发表之后,你要有力气还击。

  Q4:在土耳其,身为一名女性国际记者、女性作家是什么样的感觉?

  伊切:在这个星球上,没有哪一个地方的女记者是容易的,除非你愿意被“一名像记者的女士”的社会期望所绑架。如果你觉得社会为女记者提供的“沙滩浴池”挺不错,你可以过一种很舒适的生活。如果你愿意挑战这个概念,那将是一场残酷的血战。它如同在高空与绳共舞,而下面没有安全网。

  Q5:你为何会在10年的记者生涯后开始写小说?你作品的母题是什么?你的学术训练是否影响了你的写作?

  伊切:我想说我并没有做两件事情。我一直在写作,从很早以前,我就开始写故事。作为记者,我写现实(reality)的故事,而当我写诗或者小说时,我讲一个关于真实(truth)的故事。新闻关于现实,而文学关心真实。尽管如此,正如在《香蕉的低语》《下诅咒的女人》和我最近的小说《被消音的天鹅的时代》中,现实和虚构之间有一条特殊的界线。在我的小说中,最难以置信的故事总是真实发生过的。我喜欢把玩“现实与虚构”的关系,因为我感觉,那里有真实。

  Q6:我们接下来来聊聊《香蕉的低语》。我觉得这是一本全球性的著作,因为东方与西方相遇了,东方回应了来自西方的凝视。我知道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英文了,但是没有出英文版,为什么呢?有出英文版的计划吗?

  伊切:可能会出,因为现在有很多人批评西方对待东方的方式。我只是猜想,西方世界无法接受没有糖衣包裹的批评,无法接受不为他们待见的现实。他们喜欢被简化、被改造成适合他们口味的东方故事,但《香蕉的低语》不是这样的。在《香蕉的低语》中,中东就是中东自己的样子,而不是为了好莱坞模式而被浪漫化的地方,它也不会为了美化自己而去迎合一种狭隘的“东方”概念。

  Q7:为什么你选择来自菲律宾的菲丽宾娜,和来自土耳其去牛津求学的丹妮丝作为故事的女主角?小说中的主角是现实的,还是虚构的?

  伊切:在中东或者欧洲,有上千甚至上百万的菲律宾人,他们默默地为富人照顾小孩,几乎是被忽视的。我在贝鲁特遇见过这些人,也听他们说了一些不可思议的故事。那些沉默的、被忽视的人与事总是会激起我的兴趣。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好奇心,而是我写作时不由自主会发起的挑战。我以他们之名挑战这个世界,可能也是为了他们。所以,就有了菲丽宾娜。

  至于丹妮丝,她很像我。我曾在牛津大学待过一学期。她可能是我,但我又不确定哪一部分是真的我,哪一部分又是虚构的。当你玩味虚构与现实时,你经常会在你自己创造的这个游戏中迷失。“我”在一定程度上就变成虚构的了。

  Q8:丹妮丝多少对西方是愤怒、厌倦的,你也如此吗?

  伊切:哦,是的。不过,我比她更擅长隐藏自己的情绪。

  Q9:你听见过“香蕉的低语”吗?

  伊切:故事要从2006年说起,那时以色列袭击贝鲁特南部由真主党控制的区域达耶。当时,还是记者的我,在那儿待了大概一周时间。袭击过后,我和我的摄影记者朋友一起穿过黎巴嫩的南部,那是一段惊险的路途。难以预料的炸弹,接二连三的检查站,等等。我们也足够愚蠢,没有带上一个调停者。就我们两个白痴坐在车上。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灰泥在车窗上抹出“TV”(电视台)字样。一路上,当我非常惊恐的时候,我看到了无边无尽的香蕉种植园。它深深震撼了我:在袭击之后的恐惧气氛中,香蕉就挂在树上,在它们蓝色的塑料袋里生长。这仿佛有诗意。后来,有人向我描述香蕉生长的声音。它们一下就进入我的脑海,并持续了数年,当我要离开贝鲁特时,我像疯了一样,一直询问关于香蕉的声音的事。你能想象那些忙于政治事件的人听到我的话有什么反应吗?他们以为我已经精神不正常了。于是就有了这本《香蕉的低语》。从香蕉生长的声音这一现实出发,我虚构了一个故事,那就是,尽管战争爆发,但香蕉依旧在枝头静静生长。

  Q10:你能讲讲书里“尘土”的隐喻意义吗?当你说在贝鲁特生活的人会成为任何人/无名之辈时,你的意思是?

  伊切:2006年,我在贝鲁特;2007年,我去了牛津大学。贝鲁特和牛津可能是地球上两个完全相反的地方。一个嘈杂、难以预料、混乱失序、瞬息万变、复杂、危险,另一个则不是这样。我想,这样的不同,只能用尘土的隐喻义来呈现。尘土,遮盖万物,让人窒息,将你置于一个无助的处境,遮蔽你的眼睛。它就像中东。牛津,完全相反,它是最干净的地方,没有一点点尘埃。我想,尘土的隐喻,会让东方和西方的差异变得非常清晰。

  Q11:你在小说中提到了身份认同。你为什么提到它呢?你曾经执迷于身份认同的问题吗?

  伊切:现在,在严肃的思考后,我相信,关于身份认同的讨论被看得过于重要了。有时候,我觉得,人们谈论身份认同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话题可以讲。从政治的角度而言,我猜,这是冷战的遗留物:当意识形态变成某种禁忌时,我们能谈的就是我们的身份认同。有时候,让我发笑的是,我看到有人用“和某一类人睡觉”来定义自己。告诉你吧,我感兴趣的是,当人们“清醒”时,他们都在想些什么。

  Q12:我不太知道该在什么角度上理解“贝鲁特将成为中东的巴黎”。或者,你能谈谈你眼中的中东城市吗?

  伊切:曾经有一段时间,贝鲁特就被称为“东方的巴黎”。但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太多人道主义的危机,这个城市承载了太多的悲剧。你不会喜欢贝鲁特的。你只会爱或者恨贝鲁特。它就是那样一个地方。对我来说,我喜欢有故事的地方,大多数情况下,那都是些悲伤的故事。我喜欢这类有悲伤故事的地方,并用荒谬的玩笑话来讲故事。我想这很适合我的本性。贝鲁特是不幸运的。正因为它的不幸运,它才让你感到不自在。那里都是陌生的故事和陌生的人。

  Q13:你崇拜哪些作家?你会阅读什么样的书?你能推荐一些作品吗?

  伊切:我很少崇拜什么人。或许,我对作家感到的是一种亲近,就像亲人的感觉。但是,我从心底告诉你,我欣赏库切。我认为,他是严肃对待人生的作家,这在作家中很罕见。

  Q14:在《香蕉的低语》中,你写到了很多大众文化,音乐、漫画、手工艺品等等。为什么你要在故事中加入大众文化呢?

  伊切:那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不管它如何微小,它告诉我们历史的情绪,告诉我们经常被历史跳过的部分。如果要写人,所有的小说都会涉足历史的情绪。我们已经有很多关于其他部分的历史了,但是情绪的历史只能交由小说家书写。我真的认为,流行文化告诉我们那一部分的历史。

  Q15:在全世界游历了那么多地方后,哪里最让你难忘?

  伊切:布宜诺斯艾利斯。绝对是布宜诺斯艾利斯。但是,我还没去过中国呢。中国或许更有诗性。

  《香蕉的低语》读后感(十):你听见香蕉的低语了吗?

  说实话,《香蕉的低语》并没有看的懂,我就印象比较深的几点谈一下我的感受。

  1. 读书建议:希望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大家可以了解中东的历史,特别是黎巴嫩。

  2. 我终于明白了这本书为什么叫《香蕉的低语》,在充满战争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片香蕉,

  如果这个世界足够安静,你就可以听见香蕉成长的声音。这是我认为这本书最迷人的地方。当战争的土地有一天直至永远可以战火,倾听到香蕉的低语是多么动人。

  3. 书中的两个女主人公不断地找寻着自己心中所愿,像丹妮丝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生活,去探索自己心中的悲伤,伤痕的根源。有的人经历了伤痛选择了逃避,带着微笑的面具假装自己生活得可以,而有的人深深地厌恶着这样的自己,选择一步步脱下面具。

  4. 战争的伤痕是巨大的,一代又一代生活在炮火下的土地的人,他们不断告诉下一代外面的世界,但是因为现实和梦想的差距,他们暴力堕落,而自己的下一代也不断地重复这样的轨迹,曾经想过要和父辈不一样,但是一样的遭遇使他们终于他们不希望成为的父辈。

  5. 战争的伤痕使得经历过的人不需相识却了解彼此,就像之前看过的关于写二战德国幸存的犹太人。他们带着拥有自己的国家的希望,带着满身的伤痛终于等来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度,这些犹太人不断奔往这里,在以色列的大街上,你只看到其他人的眼神,你就会理解他们的伤痛。

  6. 文章的结构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不断地穿插,转换两个主人公以及相关人物的生活。但是这样的结构会带来的弊端就是阅读的过程中会有些混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