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边缘人"纪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3 12:55: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精选10篇

  《"边缘人"纪事》是一本由杨奎松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6.00,页数:3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一):《“边缘人”纪事》随手记——以《隐瞒历史的后果》为例

  杨奎松是个人喜欢的史学名家之一,其学术敏锐程度与出手速度也向为人所称道。与其个人经历有关,他的学术抱负与关怀更值得敬佩。前言里说“我们所研究的历史,说到底都是人的历史”。代序里最后五段,句句令人深思。

  本书所谓“边缘人”,源自库尔特,意指那些困难以适应社会地位或环境改变的群体边缘,无法融入社会主流的人。可以说,历史书写者向来偏爱帝王将相,于是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说法流传甚广。近代以来,梁启超等呼吁新史学,倡言眼光向下,无疑对拓展传统史学记叙对象有帮助。过去,所谓边缘人难以进入史学视野,当然不仅仅与观念有关,其实也与教育水平、书写工具、留存意识等等有关,且两者互相牵缠,彼此影响。

  用时髦的话讲,《边缘人纪事》的记叙对象是比较“接地气”的。首先,边缘,意味着这些人物并非所习见的那些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大家或于一时、一事中扮演要角的人物,书中具体人事看似个案,但在那一历史阶段,它很可能广泛地存在中国各地;纪事,意味着该书颇具可读性,将共和国与地方史与个人生命结合,展现人物的命运。但一事两面,这样的选题自然也会有些问题。第一,书中人物的“边缘性”。所谓边缘,与不同人物参照自然有不同指代。以李乐生为例,他在建国后一度成长为团干部、工会副主席之类的,在M市×厂自然不算边缘,甚至在该县也算得上人物了。“选”题,就是一个选字。可以成为历史研究对象的东西太多太多,人物也太多太多,但究竟如何选、选谁,选哪种程度,是否有材料都考验着学者的眼光。换言之,选题本就是学者能力的一部分,而且是基础的一部分。第二,作者自承,该书以档案为主。这其实就是所谓边缘人物研究所带来的困境。既然边缘,与之相配,资料状况就可能不佳。而档案,往往仅有重要节点,不可能完整。当然,这些不算问题的问题大概只能算是苛责,完美主义的通病。

  因为最近正在研习写法,所以这篇随记侧重结合杨著与自身体验,记录自己阅读时候的一些所思所想。否则,过了段时间,除却感慨运动荒谬,人物值得感慨,事件必须反思等大而化之的感言,那些边缘人物的名字、遭遇注定会慢慢忘记,这些思考也可能随之磨灭。

  个人喜欢史事编年,意即以时间为线索,将事件按序排列,找出前后发展的脉络,彼此间的关系,姑且称之为时间逻辑。但安排叙述时,分章分节,前后的起承转合、事件安排又不会完全按照时间来确定,而是有一个叙述逻辑。如何处理这二者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表述问题,也与写作者对事件逻辑关系的认识有关。

  《隐瞒历史的后果》一章讲李乐生,共有12节,按序为:前途似锦、内心有鬼、历史见光、自找麻烦、有惊无险、战队站错、吞吞吐吐、节外生枝、畏罪自杀、竹筒倒豆、摘帽劳动、自陷牢笼,基本按档案节点的来安排,时间逻辑与叙述逻辑基本吻合,但其中有些安排或有启发,或有疑问,兹记录如下:

  “前途似锦”交代了李乐生建国前后的个人经历。按个人习惯,在第一部分可能会对李做一个详细介绍,提供尽可能多的关于李的历史信息给读者。但杨著极为克制,严格按照自己提炼的标题“前途似锦”来组织叙述,对李的生平交代点到为止,而且有意不提其可能会引起读者注意的有争议的经历。

  “内心有鬼”开始就显现出这种安排的优势,作者描绘了李的容貌,继而谈及性格,再论造成这种性格的原因与其隐瞒历史有关。整个论述一气呵成。但似乎也有一个问题:李乐生向组织隐瞒历史问题并非一朝一夕,1953年就有辞职之意,但在“前途似锦”一节里丝毫没有提及,似有割裂之嫌,毕竟那节时间已到1956年。同样问题还存在:在“畏罪自杀”一节里才提到的流氓问题,在当节被叙述为比帮助国民党、加入帮会更加严重的问题,却没能显示出这段经历对之前李乐生造成的影响,给人造成此前李乐生辞职、性格患得患失仅与前面问题有关,但其实这应是综合影响的结果。在李乐生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很明白看到,他交待问题的方式基本是挤牙膏式的,必须外有压力,这种压力既来自运动造成的形势,也来自形势之下他人的检举。那么,根据他交待事件的先后来确定对其心理影响大前后、大小似乎不妥。很有可能,他认为最致命的,也恰恰是藏于内心最深处的,最后交待的。

  其实,这种写法瑕不掩瑜,反映的仍是书写者对材料、议题关系的处理态度与能力。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二):读后感

  看完本书,讲三句话:

  一、我党的档案工作,审干工作做的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之前读此类书犹如雾里观花,及至身入体制,才体会到这一工作所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是如何巨大,它的意义、它的威力,又是如何的巨大。

  三、最近,中纪委有很多新提法,如“对抗组织审查”;如“做好干部审查,严防带病提拔”;又如今天,正在读本书的我,突然刷到了财新最新的报道,《中组部通报干部档案造假典型 杨栋梁等在列》。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完本书和高老师的《红太阳》,对我党的组织生活、行为选择基本上就可以有比较准确的理解了!

  杨、高二先生的学术洞察力、社会责任感、以及最后做出来的成果,基本上国内无出其右了。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三):从《“边缘人“纪事》来看杨奎松教授的研究取向

  刚刚得知教授又出新书的时候就很激动,特别是理想国这个系列的书,很有一种学术质朴的味道,愈发勾起人无限的阅读兴趣。题目就更加吸引人了,《“边缘人”纪事:几个“问题”小人物的悲剧故事》,整本书就是八出悲剧,悲剧的主演就是封面和封底上的八位愁眉苦脸的肖像——成功改造的旧警察、身败名裂的团支书、提心吊胆的大夫、疗养院里的“反革命”、自甘“堕落”的青年教师、爱讲怪话的文化教员、“搞关系”的业务员、“特嫌”缠身的技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边缘人群体,即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进入当时社会的主流中心,或主动或被迫地滑落到社会的边缘。

  读完本书的序言就有种一口气读完此书的冲动。杨奎松教授以自己的故事作为本书的开篇,直言不讳地讲述了七十年代被捕入狱的经历(有趣的是,教授被关押的半步桥监狱和当年王学泰被关押的应该是同一处,两人的记述中都提到了K字楼和王八楼,或许当年这里就是专门关押“现行反革命”的地方?王学泰后来写的《监狱琐记》就是在半步桥监狱被关押的回忆)。历史学研究的基础是材料,在这本书中,教授用的便是最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根据单位或基层行政单位保存的关于这些人的历史材料,结合以所处的时代背景,还原他们各自的故事。

  但正如教授自己所说的,“基本上还是一种社会史的研究素材,而且也不去尝试还原传主个人历史的全部真相。”只是希望借这些人的经历,来透视那个时代社会基层的生态万千,近距离观察人性社会的千姿百态。故事的主角们都出生在建国前,与“旧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斩不乱、理还乱的历史联系,成为他们后半生悲剧的重要来源。历经土改、镇反、三反、五反、肃反、四清、文革等政治运动。当然,他们个性殊异,有的奸诈圆滑,有的耿直一条筋,有的老老实实……但是,无一例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建国以后,密集、有力的一次次运动,如过筛之网,在这个社会上难有漏网之鱼。而面对塑造新人的洗礼,他们的反应也不尽相同,虽然少有“宁折不弯”的勇气,在那样的强权下,妥协、让步、退缩、颔首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教授守住了历史学家的本分,不做道德评判。材料在这里,引注在下面,故事在这里,教授只是看材料、讲故事而已。这些“边缘人”,有的如廖学昌,真的把自己完完全全塑造成了革命的“新人”,付出奉献似乎已内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也有如迟尉荣,一堕再堕。当然我们可以说,个性的不同,相同的境遇也可能让人走上不同的道路。但是,这些人的悲剧,更多的是在国家与社会的大潮中,被裹挟,翻来覆去,最终被历史的潮水所淹没。

  之所以读此书有一种强烈的感动,是因为从此书的研究主题映射出来的以为历史学家的越发成熟之感。早在之前的《忍不住的“关怀”》里,杨奎松教授就已经洋溢着浓浓的人文关怀,“能不能看出历史发展的大势,能不能站在‘人’的角度看社会政治问题。”“对历史和历史中人,最需要的,首先是理解,然后才是评价。”从原来的革命演变的大视角,到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再到讲述“边缘人”的小故事,杨奎松教授的研究轨迹所流变出来的人文视角显而易见。虽然,社会史学方兴未艾的影响不可忽视,但是史家内在的温情关怀亦不可忽视。早在2014年在厦大的一场名为《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宏观思考与问题意识》的讲座中,教授就不止一次的表现出对于人之个体的尊重与理解对于历史学研究是多么的重要。以至于那场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留给我唯一的印象是——教授何时变成这么一个苦口婆心的长者了?当年怒批《苦难辉煌》和汪晖的那个刀笔如锋的飒爽英姿呢?相比《忍不住的“关怀”》余论中旁征博引的理论高深,在这本书中,教授就用自己最平白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中按耐不住的情愫——“如果我们的研究,不能让每一个关注历史的读者了解‘人生而平等’的道理,懂得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学会因关注他人的命运而养成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进而达到改善人类生存状况和质量的目标;如果我们的研究反而会因为基于这样或那样的立场,造成更多的仇恨、对立,甚或伤害,那我说,这种学问不要也罢。”史家之良心,就是这样。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四):主流之外,边缘的悲剧

  一直以来,我都对描述社会底层边缘人物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方面是因为猎奇心理,另一方面也是深感社会的不公、生存的不易,企图知道政府的粉饰下有着多少难以言说的伤痛和折磨。

  基于这种心理,我翻开了这本书。本书虽然讲的是几个建国后被社会主流抛弃的边缘人的故事,但其中表现出来的,个人对体制的弱势,人的尊严被碾压,却是一直存在的。读史可以明智,真心希望,历史教训能够被记住,从而使得社会向着更好更光明的方向发展。

  边缘人,根据勒温的解释,指的是那些困难以适应地位或环境改变而滑落到群体边缘,无法融入社会主流的人。

  这种边缘人在新旧政权交替时总会大量产生,造成众多悲剧。新政权靠武力推翻旧政权,掌权后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一面接管曾经属于旧政权基础的那个旧社会,一面清理、整顿、改造,甚至铲除那个旧社会,再创一个真正属于并能够支撑新政权的新社会。

  被清理出社会主流的人们,大部分都是无奈的百姓罢了,哪有什么反动的政治态度,可新政权急于肃清,给他们的时间太少,耐心太少。动荡的时代,小老百姓往往只是想在乱世中求得一口饭吃,却不小心走错了阵营,最后成了大局已定时首当其冲的靶子。这样的人物太多了,他们的不幸是历史的错误、政治的误判,他们的人生成为了推动政治反省的牺牲品。一想到此,我真的难以平复心情,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被当成政治工具,享受不到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这不是历史的倒退吗?

  人的独立人格泯灭了,几十年的沧桑困苦简化成为了一份份档案,决定了今后人生的走向。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高度组织化,几乎没有人不被组织所掌握。一举一动都记录在案,以前人生的一个小小的选择或许会让他们背上一生的污点,怎么都洗刷不掉。而这污点,又不一定和道德品质相关,而是几方政治力量的博弈,这让个人身上的档案变得分外沉重。

  记住这些曾经的边缘人,他们的故事应该带来体制的反思。

  我们都是盛世蝼蚁,虽然渺小,但也应享有尊严和平等!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五):只是因为超了几个字

  感想有三:

  1.中国其实很少有回忆录的习惯,但老一辈写日记的很多,不知道这是不是和老写思想报告有关呢。

  2.第一次意识到事无巨细的档案可以还原人的一生,那么等我死之后,我的档案会被解读成什么样吗。信息化社会,互联网上的轨迹可以更清楚地画像吧!恐怖又厉害!

  3.这个写法实在是太无聊了啊,像读了七本材料。书是好的,也是闷的,还是散的。

  4.摘一段话

  档案决定人生。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高度组织化,几乎没有人不被组织所掌握。只不过,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下每个人被组织的形式有所不同。最严格的是全民所有制下的个人,他们是分别隶属于各个单位的。组织对单位社会中人的一个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就是为每个人都建立一份由组织上掌握、本人看不到的人事或干部档案。那里面或简或详地记录着每个人出生以来的每一阶段,甚至于重要时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个人的一生,档案如影相随,调动、升迁,甚至入团、入党,人生沉浮的每一步几乎都和档案里面记了些什么有关。由于每个人的历史经历不同,每个人档案的厚薄也不相同。但不论厚薄,只要里面有一项重要记录被打了劣评,记为污点,这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免会被这样的记录所困扰。

  不小心超字了,可是也没有太多想写的,发现可读性已经成为了我评判书好坏的重要标准,大概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学术秃子吧。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六):寻“根”路漫漫

  首先, 我这标题不是说的所谓“寻根文学”,那是去寻找所谓中华传统这固然是一条漫漫之路,然而还有一条更难追回的根,此处之根,是中国之男根,民族精气之神,阳气之魄。

  这篇文是杨教授根据社会史研究素材的整合,而且教授在前言也说,不尝试还原每个人历史的全部真相,因此整本书可以理解为一些边缘人物的典型,其历史材料的诸多整合,即构成了此书。这是遗憾之一,没有办法聆听杨教授的真知灼见,对于我这种愚钝的读者,可能单单是材料无法体会更多的精神深意,但是恰恰也是这种写作方式,启发了我大量艰难的思考,让我有了些不成熟的感触。遗憾之二,来自于我本人对此书的期待,因为是材料的整合,其实更加可疑明晰看到的是,这些人是如何一步步变成“边缘人”的,而不是对边缘人境况本身的着力描写。不过,透过诸多材料,已经可以对他们的境况有所揣测和窥探。

  先说说所谓的档案制度,我们这代人除了毕业的时候已经不太在意所谓的档案,但是我们的父母辈对此依旧非常看重,因为长久以来,档案记录了他们的人生,档案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他们本人无法看到档案,但是档案的力量却如无形的网时刻笼罩的他们,让他们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一旦档案里面出现了某个差评和污点,就再也洗脱不去,如影随形,仿佛一次刀伤,皮肉早已愈合,功能恢复如常,刀疤却长成了刻骨的刺青,非刮骨自绝,无法除去。而能决定我们档案内容的是领导,是权力机构,所以,在中国社会高度组织化的大环境下,所有人都得有个“单位”,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在档案制度下,大家只能卑躬屈膝。这便那把用来阉割的刀,虽然阳根早就被割了,这把刀却还是高悬头顶,不知何时会落下。

  过去太监被割了,那些宝贝据说都要存在太监堂里,等到年老出宫了,得找到自己这宝贝,一起带走,指着死后留个全尸。现在这些被割掉的巴不得化为灰烬,谁也瞧不见谁也找不着,变成灰烬的得意洋洋大摇大摆,那些被人揪着割的就只能灰头丧脸的被存在档案里了,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等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又一阵春风吹来,风向全变了,这些男根还挂在档案里的人都把自己的男根取了回来,可惜也不能用了,死了倒是留个全尸了。虽然人们再也不互相掏裆互相阉割了,所有人都穿好了裤子,假装自己完整又体面,但是所有人的后脊梁都是绷着的,因为那把刀,可还悬着呢,好像随时都会落下。

  现在一辈又一辈,这玩意儿是不是该春风吹又生了呢,所有人都穿得好好的,有没有也倒不知道,但是都捂得紧紧的,假装从来不勃起,性功能障碍,但是谁都知道,那把刀,可还悬着呢。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七):政治不会因为你是小人物而绕过你

  在《忍不住的“关怀”》之后,忍不住又看了杨奎松先生的又一本书《“边缘人”纪事》。都是记录建国后政治运动中人物的命运,比起前者所重点聚焦的三名著名知识分子,“边缘人”记录的都是籍籍无名的小人物,若非作者翻档案翻出来,恐怕他们的事迹不甚可能为人所知。然而读下来,这些小人物随时代浮沉的命运,给人的冲击并不亚于那些大知识分子。

  令人庆幸的是看完这八个人的故事后,还没有出现林昭或者张志新这类被残酷镇压至死的故事,比起《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那种翻两页就有人被枪毙的可怕阅读体验还是稍微好一些(更可怕的是该书有700多页)。虽然主人公在精神高压下度过十几年,也看得如坐针芒。但作为读者来说,看完最后能够平反,还是感觉略微有点希望。

  只是用这样巨大的绝望换来的希望,太渺小,太惨痛。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八):有温度的历史

  如果我们的研究,不能每一个关注历史的读者了解“人生而平等”的道理,懂得尊重每个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学会因关注他人的命运而养成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进而达到改善人类生存状况和质量的目标; 如果我们的研究反而会因为基于这样或那样的立场,造成更多的仇恨、对立,甚或伤害,那我说,这种学问不要也罢。 ——杨奎松

  一口气读完杨老的两本书,《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边缘人”纪事》。最深的感觉是什么?这种历史叙述有温度。对历史有兴趣,并不是想知道以前发生了什么事,更多是因为想知道以前的人是如何活着的。每一个时代都会发生很多很多事件,说实话我并不太关心这些事件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或者这些事件有多了不起多划时代多改天换日。我好奇的是已经成为了尘埃的那些实实在在生活在世界上的一个个人曾经遇到过什么怎么走完一生的。读再多书听再多的道理,过的终究是自己的生活。

  杨老钻进各种文献资料,给读者拼凑一些可能也并不完整的故事。事实终究只发生在当下。但是,作为一个研究历史的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姿态,杨老的姿态就是最上面他说的那段话。这两本书的呈现符合他对自己的定位。他拉开时间的帷幕,把一个个人推到你面前。他们这样那样地生活,做出这样那样的选择,历史好像就鲜活起来。

  当你听过“文化大革命、反右、现行反革命,带帽子,摘帽子……”这些话语,你想到什么?你想到哦,对,那是黑暗的人人恐惧的非人的年代。然后呢,所有人都被迫害么?“帽子”是怎么戴上去的?有很多人死去,也有很多人活着,为什么?他们都遭遇了什么?这两本书让我看到历史长河中某一些浪花的样子,某一段河水具体的颜色和水流速度甚至还能看到一点河底的奇形怪状的小石头。如此,想起某种历史时,我的脑海闪现的就是一些具体的人和一些具体的手段,于我,才会更心安,也才会知道残酷和黑暗究竟指的是什么。

  感谢杨老。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九):运动之内,体制之外

  1976年,一首诗把22岁的杨奎松送进了半步桥北京第一监狱看守所“王八楼”。在这栋关押政治犯的“王八楼”里,杨奎松结识了一名三十多岁的“老犯人”。“老犯人”出身书香门第,幼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却因种种偶然和必然,在少年窃贼、惯偷、“四类分子”、“反革命”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全书正文部分讲述了八个为“人民”之名或挣扎或堕落的“‘问题’小人物”的故事。他们之中,有“成功改造的旧警察”,有“身败名裂的团支书”,有“提心吊胆的大夫”,有“疗养院里的‘反革命’”,也有“自甘‘堕落’的青年教师”、“爱讲怪话的文化教员”、“‘搞关系’的业务员”、“‘特嫌’缠身的技师”,以及更多杨奎松并没有为他们作传而仅仅是列在附录里的各色人等。

  纵观这些“问题人物”的人生际遇,无一不因一波接一浪的政治运动而或跌宕起伏,或急转直下,或一蹶不振,日日提心,夜夜吊胆,夹着尾巴做人,及至自暴自弃。他们中鲜有大奸大恶之辈,多为凡俗平民。可悲的是,导致他们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之境的最初契机,往往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些小事,放在“当年当地的那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新政权却容不下他们在旧体制下做出的这些自然而然的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在坦白与隐瞒之间,他们辗转反侧,举步维艰,却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被批判、被批斗、被剔除出人民队伍的命运,沦为阶级斗争社会的“边缘人”。

  在全民皆运动的背景下,被逐出体制,立于人民之外,便意味着人生从此支离破碎。即使如廖学昌一般最终重归体制,也是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哪怕他本人已将之内化为习惯。这是一切问题政治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在此逻辑之下,正常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已不可能存在。可以说,这些小人物们的悲剧人生,其实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悲剧,这其中没有胜者,只有输家。

  至此,学者杨奎松历经40年的时光,以33万字的规模,答复了工人杨奎松的质疑:“有没有可能有些‘反革命’是被这个社会不合理的制度或其他形式的迫害行为所逼出来的呢?”

  身为史家史书,本书基于大批量的原始档案写成,为史学研究方法之正宗。不过就主题而言,相对于传统史学历来的帝王将相叙事,本书以凡常芸芸众生为考察对象,实属“边缘书”。再看作者杨奎松一贯的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国共关系史、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中苏关系史、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关系史等,并从中国现代对外关系史的角度研究国际冷战史”,本书在作者本人的著作中也是一本“边缘书”。一本讲述“边缘人”众生相的“边缘书”,却因其问题意识而折射出的一个国家曾经的时代风貌,而显得不那么边缘,反而以小见大触目惊心地直击当代史学的主流。

  在第三章的结尾,杨奎松这样写道:“但是,自三十岁以来,他提心吊胆了三十年,如今至少不必再害怕什么了。”书中反复呈现的那个剥夺了无数普通人为人之基本需求的安全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实在是值得庆幸。然而,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

  杨奎松:《“边缘人”纪事:几个“问题”小人物的悲剧故事》,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3月

  原载季风书园微信2016年3月30日,发表时有改动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十):档案下的历史

  本书记述了8个在“肃反”中8个“问题”群众的档案故事,通过一本本档案故事所展现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一个特殊年代的人与事。1955年开始的“肃反”早于文化大革命,当时的阶级敌人还主要是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因此问题的核心也往往和加入“国民党”相关,但是通过这些档案所反应的人和事有一些细节是值得注意的:

  1)如何去处理敌对党人士

  战争年代,人难免要有依附,因此此时的党派难谈信仰,更多是求生手段而已。如何从国民党投诚人员中找到破坏革命之人,的确很困难。在“肃反”早起还是能感觉到,对于嫌疑人员的处理还是比较谨慎的,所有提供的材料都要去核对,只有在几方证据坐实之后才会作出对一个嫌疑分子的裁定。但是问题就是嫌疑人员众多,取证时间过长,在整个取证期间,涉嫌人员都没有办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他们往往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负责核定他们材料的人员更多,也都是识文断字的知识分子,这在建国初期的确是知识分子极大的浪费。他们没有从事生产工作之中,而是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致力于划分敌我之中,可以讲绝大部分的“问题分子”最终都平反了。

  2)法律制度不健全下难有人权

  当时的处罚最常用的就是劳动改造,但劳动改造的年限确定非常主观,但本质上已经在限制了人身自由,不能够照顾家庭,这样的做法本质上是对于法律的取代,用人治去代替了法治。而且纵然劳改表现良好,其表现报告依然可能不被上呈,从而无法缩短其劳改年限。

  3)检举、划清界限制度下难有完整人格

  书中一个细节印象最为深刻,某人的父亲是从富农划分到了地主,而其儿子在父亲死时所表现的同情被认为是阶级立场有问题,照顾和同情没有劳动能力的母亲被认为是同情剥削阶级。先不论其父亲划分到地主是否具有道理,单说父死而不能悲,则有够荒唐。如果人对至亲之人上没有怜悯之心,又何谈忠义之道呢?每每读到这样你的文字,就感慨,其实革命最后给革了“人格”的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