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关系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论关系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1 21: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关系读后感精选10篇

  《论关系》是一本由[印]克里希那穆提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关系》读后感(一):砸碎镜子自己

  砸碎镜子看自己

  偷爱警/文

  讨论关系,前提条件,必须有交流沟通语言肢体行为神经思维的运转,才是建立关系的保障。在逻辑关系中,人类占据关系的中心,是逻辑关系的核心,但在空间范围内,人类的某些关系,需要遭遇一些制约和限制,产生孤立和挫败感,人类在自我当中,显现出,自我渺小认知关系,通过微观的沉淀、反省、提炼。加深自我存在的认知,更加透彻的看到,自我关系的重要性提升自我的价值观

  当今社会,谈到关系,让我想到是中国式关系,在关系结构中,人的主宰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具有非控制力,权力地位金钱成为关系载体中,重要指标,中国式关系,抛弃了东方地域文化特点,变得越来越“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气”。在价值关系中,散发着浓浓的酒气、铜臭气、腐气。各种恶气弥漫在空气当中,无辜人群,因为恶气的吸入,改变价值观,改变自我意识态度,中国式关系,变得很肤浅脆弱,关系结构,很容易判断分析简单人际交流,就能控制整个关系体。但也有极少数,个别关系,存在自我个性一面不谙世事,主张正能量的外延,一点点过滤掉,关系病灶中的疾患,还给自我一个健康的关系体。目的单纯的,而执行的时候,自我意识,会随着胁迫和危险,而做出退步让步,使得关系体,趋于紧张和断裂。取舍是关键,能够在时间价值中,深入浅出的验证出关系的依附性,关系价值的核心。就能对关系,做出正当选择。克氏讲,关系中,人类很难抛弃对欲望的占有,很难不去考虑私有的利益关系,这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如何看待自我关系的善恶

  此书,将克氏演讲,集结成书。通过哲学分析、哲学问答,读者可以看到克氏社哲的魅力,不搞崇拜,不搞宣扬,用最浅显的理论,展示关系集合中,哪些问题,需要你我来面对,那些问题需要客观的看待,那些问题需要取舍。

  克氏在谈到孤独孤单的时候,尼采的形象浮现眼前,尼采是哲学高手,却没能在走出心里孤独的阴影,孤独很可怕,可怕让人望而生畏,但如果直面孤单,就会显得淡然很多,孤独是个人内在里,无法接纳关系的融合,而造成的心理落差。而孤单,会显得单薄一些,没有使落差感拉伸。孤单的人,更容易走出孤立的个体,融入到集体当中,但这个过程是自我意识升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人会不习惯,会绝对不适应,甚至放弃。只能说明一点,处理好态度关系,人情关系、价值关系,会更好的甩掉孤单的烦恼

  深度来看,孤独与孤单的形成,很像是个体与集体的辩论。个体关系,会产生诸多的不确定,会使自我迷失方向,进而觉得,每而觉得,每层关系都是如此珍贵,如此的价值无限。集体关系,会被关系结构的紧密质感,紧紧地围住,没有喘息的机会,没有抽离的退路。由此会引发另一个讨论,就是个体与集体的对立影响。个人主义思想变化,会诱发集体关系的差异化裂痕,产生摩擦关系。运用行为、意识、态度来修订关系,完善个性关系,自我关系会得到重新完善。

  《论关系》读后感(二):自我认知、真相、意象

  《论关系》用了洪荒之力去阅读,每每读个一两页都感到累。 因为要跟着作者思路走,而他所分享的又需要十分的专注力去理解,让人有些疲乏与抗拒。虽说难读,却有很大的收获,在极为丰富的认知体验里,受教、晦涩、不懂、疑惑惊讶、无语、恍然大悟各种思想和感受的碰撞,不断和书一起同步感受现实生活的真相,体验到了这本书的价值,对读完它感到有些却步,怕再也遇不见一本好书了,能这样成为一盏明灯了。

  读完这本书,能记住的一点就是自我认识和真相。这本书其实有大量的知识点只得去深究,比如什么是智慧明智、思想、行动,爱的本质秩序等,因为这些书里讲得浅,所以不太理解,接下来准备继续读作者的其他作品,看能不能把这些点理解透。

  读完第一遍,我能理解到的就是,正确的关系是在相处中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观察什么是真相。这个可以结合我去上了赵永久老师的课,爱的能力部分去想,对自我认识就是觉察自己怎么了,分辨自己的感受,真相就是事实,就是正在发生事情,而不是通过自己的情绪,思想加工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路边有一个人举起一只手,你会想到什么,经过思想加工,会认为他在招出租车,或者告别,但是真相就是,路边站着一个人,他举起了右手

  只是对自我认知和观察到了真相后,那该做什么呢?书上好像讲得很少,提了一句正确的行动。但是它指的正确的行动好像又是自我认知和真相,所以其实自己挺疑惑的。

  书里,好有个词给我的启发比较大,是关于意象。现在的人们的关系模式是,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两个意象中,就像知识,你不可能全面了解,所以会产生冲突,对人的了解也不全面,所以对自己或者他人建立的意象也不完整,所以人与人也会产生冲突。所以,在关系里要分辨意象和真相。

  再一次翻阅,好像找到了,我前面疑惑的问题,就是自我认知和分辨出真相后,我应该做什么。是耐心,“我只会静静地观察,仔细审视整个问题,看着它不断发展、演进。”

  所以,这本书值得再去读一次,或许会有第一次阅读时产生疑惑的答案

  《论关系》读后感(三):自我认识、意象与真相

  《论关系》用了洪荒之力去阅读,每每读个一两页都感到累。 因为要跟着作者的思路走,而他所分享的又需要十分的专注力去理解,让人有些疲乏与抗拒。虽说难读,却有很大的收获,在极为丰富的认知体验里,受教、晦涩、不懂、疑惑、惊讶、无语、恍然大悟各种思想和感受的碰撞,不断和书一起同步感受现实生活的真相,体验到了这本书的价值,对读完它感到有些却步,怕再也遇不见一本好书了,能这样成为一盏明灯了。

  读完这本书,能记住的一点就是自我认识和真相。这本书其实有大量的知识点只得去深究,比如什么是智慧、明智、思想、行动,爱的本质是秩序等,因为这些书里讲得浅,所以不太理解,接下来准备继续读作者的其他作品,看能不能把这些点理解透。

  读完第一遍,我能理解到的就是,正确的关系是在相处中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观察什么是真相。这个可以结合我去上了赵永久老师的课,爱的能力这部分去想,对自我认识就是觉察自己怎么了,分辨自己的感受,真相就是事实,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是通过自己的情绪,思想加工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路边有一个人举起一只手,你会想到什么,经过思想加工,会认为他在招出租车,或者告别,但是真相就是,路边站着一个人,他举起了右手。

  只是对自我认知和观察到了真相后,那该做什么呢?书上好像讲得很少,提了一句正确的行动。但是它指的正确的行动好像又是自我认知和真相,所以其实自己挺疑惑的。

  书里,好有个词给我的启发比较大,是关于意象。现在的人们的关系模式是,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两个意象中,就像知识,你不可能全面的了解,所以会产生冲突,对人的了解也不全面,所以对自己或者他人建立的意象也不完整,所以人与人也会产生冲突。所以,在关系里要分辨意象和真相。

  再一次翻阅,好像找到了,我前面疑惑的问题,就是自我认知和分辨出真相后,我应该做什么。是耐心,“我只会静静地观察,仔细审视整个问题,看着它不断发展、演进。”

  所以,这本书值得再去读一次,或许会有第一次阅读时产生疑惑的答案。

  《论关系》读后感(四):能做到倾心交流才是真正的关系

  地点:欧亥

  时间:1949年7月17日

  我建议我们应该带着既不反对也不赞成的客观态度去聆听正在进行的讲话。我们应该学会如此倾听,这样一旦有新的东西加进来,我们才不会急着去否定它、拒绝它。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全盘接受现在所讲的一切。这样做会显得荒谬可笑,因为全盘接受就意味着我们仅仅是在铸造权威。一旦有了权威,人们就不会再去思考、去感受了,也就不会有新的发现。通常在还没有真正理解一件事情之前,大多数人倾向于急着去接受,这样做是很冒险的,因为我们可能会不经过思考或深入调查研究轻易接受它。此次演讲中我也许会加进一些新东西,或者换种讲法。唯有从容安静地倾听方能理解这些,否则,你会统统错过

  我想谈论的这个话题可能有点难度:关于人的行为、活动和关系的问题。不过在开始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我所说的活动指什么,人的行为指什么,因为我们的生活看起来就是建立在这些行为或者活动的基础上。我想区分一下活动和行为的不同。我们似乎一直在做事情;我们废寝忘食,忙个不停,不计代价地做这做那,以接近成功、取得成功。

  然而,在关系中活动处于何种位置呢?问这个问题,是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关系的问题。没有什么可以在孤立中生存,如果关系仅仅指的是一种活动,那么它的意义就不大了。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当你停止一种活跃状态,紧接着就会有一种紧张和焦虑感向你笼罩过来。你会觉得自己仿佛失去了警觉性,感觉不到自己还活着,所以你必须让自己不断前进,不停下来。通常人们都害怕独处,害怕一个人散步,害怕一个人待着无所适从,害怕没有书籍收音机陪伴,害怕没有人与自己交谈。如果只是一直静静地坐着,而不让双手做点什么或者让脑子思考点什么,你就会感到害怕。

  所以,要真正理解活动,我们必须先弄懂关系。假如我们把关系看作一种逃避,那么关系就仅仅是一种活动了。然而大多数关系就是一种逃避,这样看来我们的关系不就只是一系列活动吗?我过去说过,只有当关系起到了揭示自我的作用,能让人不断地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它才真正有意义。然而大多数人都不愿在一段关系中被展示。相反,我们将关系作为一种掩盖的手段,掩盖我们的不足、面临的困难茫然。于是,关系就仅仅成为人们的一种活动。我不知道你是否已经注意到关系其实很令人苦恼,只要你在关系中不能发现自我、揭示自我,它就只能是一种逃避自我的手段。

  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在解读各种关系时,我们才能发现自我,这些关系包括与人、物和想法之间的关系。关系能否只建立在一个想法的基础上?很显然,任何基于某个想法而采取的行动都只是这个想法的延续,我们称之为活动。行为却不是基于某种想法的,行为是即刻发生的、自发的、直接的,并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但是,当我们的行为基于某个想法时,这个行为就变成了一种活动。如果关系也是基于某个观点建立的,那么毫无疑问,这种关系也只是一种活动。这样的关系仅仅是在执行一套方案,遵循一个套路或想法。我们总是想从关系里有所得,因此关系经常变得局限、狭隘

  因为人们有需求、欲望和目标,所以会产生各种想法。如果我是因为生理上或心理上需要你而跟你产生联系,很明显我们的关系就是建立

  在一种想法的基础上,即我想要从你那里获取点什么。这种因为某种想法而结成的关系不可能起到揭示自我的作用。它仅仅是一项活动,千篇一律,人们的习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养成的。因此,这样的关系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约束一种痛苦,一种挣扎,让我们无限苦恼。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关系完全无关私人想法,无关要求,并且关系双方都没有征服欲和占有欲?如果我们是因为某种欲望,因为某种物质精神上的需求而与他人产生相互关系,我们之间能倾心交流吗?能做到倾心交流才是真正的关系,它存在于意识的各个层面。如果没有需求引起的这些限制条件,人与人之间会产生关系吗?我曾经说过,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们需要非常耐心地去深入探索它。这并

  不是一个接受或不接受的问题。

  我们清楚当前所处的关系是什么状况——互相竞争、不断挣扎、充满痛苦,或者仅仅是人们的一种习惯。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彻底地理解与个体的关系,那么也许我们就能理解与千千万万大众的关系,也就是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如果与个体的关系都弄不清楚,那么我肯定无法理解我与整体,与这个社会,与千千万万大众的关系。假如我与个体的关系建立在某种需求、某种满足感之上,那么我与社会的关系必然也是如此,这样就会引起我和个体以及和大众之间的争端。

  我们能否不带任何需求地与其他个体及大众和谐相处?显然,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你我之间,也存在于我与社会之间。要理解和深入探索这个问题,就必须先研究一下自我觉知和自我认识的问题。因为如果你对自身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不知道实情如何,你和他人就不会形成正确的关系。

  不论你做什么——你可以选择逃避,也可以选择对某物顶礼膜拜,或者看看书、看看电影,要不就听听收音机——只要你对自身认识不透彻,你和他人就不会有正确的关系;于是,激烈的竞争、纷飞的战火、紧张的敌对和无尽的困惑就会牢牢驻扎于你的内心,萦绕在你的周围,如影随形。只要我们把人际关系仅仅当作一种满足个人欲望、逃避现实的手段,我们就不能获得自我认识,就不能认清自己。但是,只有在关系中我们才能揭示自我、剖析自我。这是因为,归根结底,你不可能脱离关系而独自存活。不过我们总想通过各种关系让自己过得更舒服,让自己得到满足,让自己功成名就。换句话说,我们总是因为某种想法才去和他人发生联系,这就意味着思想在这段关系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我们总是倾向于保护自己,停留在已知的范围内,这样所有的关系都被降到了这样一个层次:人们出于习惯或为了寻求安全感而产生的关系只能算是一种活动。

  所以,关系究竟是一个揭示自我的过程还是仅仅是一个满足欲望的活动,取决于我们自己。只要一个人一心想通过关系来获取自身的安全感,这段关系就一定会让人困惑,让彼此产生敌对情绪。有没有可能一段关系中丝毫不掺杂个人要求和需求,也不涉及获得个人满足感的想法?

  你不能坐在那里琢磨爱情。你可以琢磨自己爱着的那个人,但是这种琢磨并不等同于恋爱。然而,渐渐地,你的思考取代了爱情……关系能建立在一个想法的基础上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它不就是一种自我封闭的活动吗?这样一来,竞争、口角和苦恼不就在所难免了吗?

  《论关系》读后感(五):如何正确对待关系~

  先简单介绍克里希那穆提何许人也。

  他本是印度通神学会认定的救世主,也是通神学会的终结者,即虽然他是通神学会的领导者,也享受着该会会员的供奉,但他痛恨任何形式的组织,包括痛恨这个为他而运行的组织,于是他坚定地解散了它。

  ——这让我想起了前一阵子看到印度某宗教首领因强奸教徒而被绳之以法,同时政府的司法引发了该教教徒在多地的骚乱。

  ——把圣人作为职业的人,永远都是可疑的。——

  因此一开始我得知作者是某个名字极怪组织的宗教首领时,其实有点反感作者的,然而当我得知他竟然解散了一个为他而运行的组织和放弃了巨大的财富,这让我十分吃惊和佩服。

  而他如此坚决的行为,其思想来源其实可以在《论关系》这本书里寻到端倪。

  该书是一本演讲集,所有演讲的主题都是《关系》,同一个主题不断反复的优点便是:让读者可以多方面地理解作者的意思,虽然实际上理解也是具有难度的。

  作者的观点是入世的和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他认为人和人的纷争主要是因为对关系认识的不当,在相处时对别人有了预设的固有的意象、并按此意象去与别人打交道,比如固有地认为妻子是相夫教子的,便把她作为一个相夫教子的对象去应对,而忽视了她其他的特点或诉求。

  而一个人一旦身处某个组织,便会受这个组织的意象影响,会去排斥其他组织,在这种排斥之下,于是组织和组织就会纷争,甚至刀剑相向造成流血。

  这就是他坚决要解散通神学会的原因,他也坚决否认自己救世主这个意象。

  克的思想是东方式的,他在论关系一书的观点让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又及,克里希那是印度宗教中的神话人物,据说是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我在翻《薄伽梵歌》时看到克里希那一名,忍不住想:克里希那穆提是不是和克里希那有关系呢?

  《论关系》读后感(六):是镜子不是壁垒

  写在前面,目录显示依照时间顺序整理克里希那穆提先生的作品,而该版本目录和正文007页写的却是‘萨嫩 1981年7月31日’时间与前后部分都衔接不上,不知道是排版失误还是刻意的编辑顺序。

  克里希那穆提通过对关系的认识解读了人与社会,人与人,在推至人与“我”,或者说其实关系的本质是我和“我”相处的结果,会引出我与其他人的关系。

  在我看来,关系该是结合而不是疏离,人际交往中的关系是单位方向性的次序叠加,不断寻求回音和共鸣的过程。克里希那穆提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关系实际是人不断寻求“孤立"的过程。

  克氏表示人在与他人产生关系时会本能的寻求舒适和安全感,为自己谋取利益是天性,但大多数人并不能真正了解这行为其中的动机和目的,若被归属集体的领导者利用,关系会进入盲目的恶性循环。人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思考自身,意识不到隐藏的“危机”,那么,此时关系就仅仅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联络网,没有交流,没有反馈,更没有自我反思。克氏提出的“孤立”实质是不联接,不以结成归属集体为目的以宗教,种族甚至国家的名义谋取权利。因为当人进入归属集体,从中找到共鸣并决定为之效力,他的行为就开始不完全受政府和法律的约束,外在秩序束缚远大于内因驱动,无法正确的认知自我。而通过挣脱归属集体建立的意识壁垒,把人类的社会性问题细化成为人与人之间个体联络所产生的一个个问题,这种孤立是自发自觉的行为,不被集体归属利益追逐,不被权利蒙蔽的前提下,在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会更好的获得自我认知和解放。

  人在社会活动中仍然不断地制造与自己与他人的矛盾,而这些自发自觉地冲突过程是人与“本我”的交流,无论处在什么时间空间,有着怎样的社会地位,冲突永远不被消灭。

  另外,道德有正误,关系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尤其是恋人相处,不论是恋人双方,还是其中一人拥有多为恋人,在道德上会有一个判断,而在关系上并没有外界的统一的评判标准。恋人相处,双方(或多方)在关系的一开始都是对对方的关注大于自己,经历一些时间和事件之后,人关注点渐渐发生偏移,从对方身上慢慢收回到自己,满意避免的会发生冲突矛盾,而愉悦,苦难,挣扎都是当事人审视自我的好过程。真正能够对这份关系从心做出评判的只有当事人。恋人关系也是自我审视的途径的一种。

  哲学和逻辑是我并不能完全领悟的方向,也是我对它们非常感兴趣的原因。第一次写关于这方面的评论,如有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非常感谢卢俊老师。

  《论关系》读后感(七):如果没有热情,如何能有爱?

  野兽按:诸位书友好,这本书是我创办的【心灵自由】和中信出版社合作策划出版的八本克氏著作系列中的第一本。

  此书是第一次在内地出版,1993年台湾方智出版社曾出版过繁体版,本打算采用台湾译本,后发现该译本并不是特别好,最后还是重新找了译者,精细打造文字,并采用类似佛经装帧风格的精装本。这次【心灵自由】和中信出版社合作的八本克氏著作分别是

  1.论关系 2.心灵日记 3.论真理 4.论自由 5.点亮自性之光 6.世界在你心中 7.论教育 8克氏笔记

  其中《点亮自性之光》和《世界在你心中》是胡因梦译本的新版。其他六本都是第一次在内地出版。都是精装本,各本颜色不同。

  《论关系》是克里希那穆提关于“关系”主题的集大成之作。他说:如果没有热情,如何能有爱?缺少了热情,如何能有敏锐的感受力?敏锐的感受力意味着随时去感觉你身边的人,去观察城市的乌烟瘴气、喧嚣及贫困,并且能看见河水、大海及天空的美。若是没有热情,如何能对这些事物有所感觉呢?如何能体会别人的笑容和泪水呢?

  社会就是你和他人关系的一种投射。如果利用他人来满足你的需求,就不可能和那个人建立起真正的联结。为了自己的舒适和方便,你把另一个人当成家具来用,在这种情况下,你和他怎么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关系呢?因此在日常生活里了解关系互动的意涵,才是最紧要的事。

  -------------------------------

  1940年6月16日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归要建立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无论是经济层面上的互通有无还是心灵层面上的彼此交汇,芸芸众生都遵循这个道理。此种依赖会使人滋生恐惧感,激起我们内心的占有欲,于是,摩擦、猜忌和挫败感便接踵而至。经济层面上的依赖可以通过律和合适的组织机构来消除,而出于对个人满足感和幸福感等的渴望而产生的心灵上的彼此依赖,才是我想要重点谈论的。这样的互属关系会让人感觉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感觉生命因而变得丰盈充实,会让人觉得生命那一簇微小的火苗仿佛因为另一个人的加入燃烧得更加旺盛。因为想要牢牢守住这份完整性,我们格外害怕失去对方。于是,一种归属恐惧感以及这种恐惧感导致的种种后果纷至沓来。故在心灵层面的依赖中,难免会伴有自觉或不自觉的恐惧感和猜疑,而且它们经常隐匿于人们貌似悦耳动听的话语间。为了应对这种恐惧,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去寻求安全感和充实感,有人把自己禁锢于一些理念和美好的理想中,有人则不断寻找能带来满足感的替代品。

  尽管互相依赖,但人们还是希望自己不被侵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关系问题的复杂之处就在于此:怎样才能使人相爱同又不失独立,怎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没有摩擦,不起冲突?怎样控制孤立自我、逃避冲突的念头?如若把自身的幸福寄托于他人,或是寄托于社会和环境,这些因素对我们来说便成了生命中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就会像紧抓救命稻草一样紧紧依附着它们,借以获得心灵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一旦这些东西稍有变动,我们就会奋起反抗。虽然理智上我们知道生命是一个不稳定的连续体,必然经历风云变幻,我们还总是感性地固守着那些一成不变的、令人感到舒适的价值观念。于是,变化和追求永恒之间一直硝烟不断。这种冲突有可能结束吗?

  生活中关系必不可少,但是当它建立在自私和占有性的爱的基础上时,它就变得面目可憎,使人苦恼。人们能不能只去爱,而不占有?要想得到答案,我们不能逃避,不能空想,不能固守己见。只有深入探索依赖和占有欲产生的根源,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如果我们对自己和他人之间的依赖关系有深刻的理解,那么也许我们和社会之间的依赖关系所产生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毕竟社会就是无数个体的延伸。我们把过去世代创造的环境称为社会,并坦然接受它,因为它能帮我们维护我们的贪婪、占有欲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有这种幻想的存在,团结与和平就无从谈起。但是仅仅依靠通过强制和法律手段得来的经济上的团结并不足以结束混战。只要对个体间的关系理解不到位,和平社会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既然关系是建立在占有性的爱的基础上,我们就不得不从自身去观察和发现这种爱产生的根源和引起的反应。只有深刻地认识占有过程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暴力力、恐惧及其反应,我们的理解才算得上完整。单凭这种完整的理解,我们就能摆脱依赖和占有欲的束缚。而只有通过内省——从他人或社会中寻求关系的和谐都是徒劳——我们才能发现关系中的和谐。

  在关系中,自我——所有渴望产生的中心——是摩擦产生的首要原因。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最重要的不是对方的行为,而是我们自身的行动和反应,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深刻地理解这种行动和反应,那

  我们拥有的关系就会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在此种关系中,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问题,还有思想和感觉等各个层面的问题。当且仅当自我达到完全和谐时,我们才能达到与他人的和谐。在与人交往时,重要的不是盯住他人,而是盯住我们自己。这可不是说我们必须把自己孤立起来,而是说我们要从自身去深刻地了解冲突和不幸产生的根源。无论是出于理性还是感性,为了寻求心灵上的慰藉而依附于他人的依靠关系都不可避免地会滋生恐惧感,进而导致悲伤。

  要了解关系的复杂性,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真诚。关系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揭示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找到不幸产生的隐性根源。也只有在关系中,人们才有可能实现这种自我揭示。我之所以一直强调关系,是因为只有对它的复杂性有了深刻认识,我们的理解才能超越理性和感性的层面。若我们对关系的理解只是基于理性,那么关系里就只有孤立和自负,没有爱。而若我们的理解只是基于感性,那么这样的理解就没有深度;除了那些转瞬即逝的多愁善感,这里面也没有爱。这种超越理性和感性的理解是客观的,它坚不可摧。只有这种理解才能成就行动的完整性,才能不受时间的影响。若不能从贪婪和关系带来的日常问题中获得理解,再去别的意识领域寻求这样的理解和爱,无异于在愚昧混沌的状态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生活。

  单纯地培养善良和慷慨的美德,而不能完全理解贪婪,只能无限延续人们的愚昧和残忍。单纯地培养同情心和宽容心,对关系却没有完整的理解,就会产生自我孤立,并使人沉溺于微妙的骄傲情绪中。充分了解了人的渴求和欲望,自然会产生同情心和宽容心。刻意培养出来的美德算不上美德,真正的理解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纯粹靠训练获得的克制力是有风险的,因为这样的克制力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也必然是浅薄的。兴趣能使人们自发地对事物产生关注,这样的关注才能衍生出理解。不断地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和反应并不断地提出疑问,兴趣自然就被唤醒了。

  我们必须带着对关系的完整理解才能领会生活中错综复杂的问题、矛盾冲突以及悲欢离合。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深刻地理解们的渴求和欲望产生的整个过程,而这种渴求和欲望现在正是我们生活的核心动力。

  问:您提到的揭示自我,是不是就是向自己或他人展示自我呢?

  克:我们的确经常向他人展示自我,但是看到真实的自我或者向他人展示自我的要义又是什么呢?我一直在努力向大家说明:只要你们愿意,所有的关系都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所有的是非曲直从中清晰可见。要看清事物需要焦点,这面镜子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焦点不过,话说回来,若被偏见、个人观点或信念蒙蔽了双眼,无论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多么深入,我们都无法不偏不倚地看清真相。这时,关系就不是一个揭示自我的过程。

  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是什么妨碍了我们真真切切地感知事物?我们的自我观念、恐惧心理、理想、信念、期望和各种传统的桎梏将我们的双眼蒙蔽了,使我们无法看清事物。如果不搞清楚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急于去改变或坚守自己的认知,反而会导致进一步的抵触,造成更多的遗憾。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去改变或接受自己的认知,而是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人会说自己太忙了,没有时间去想原因。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时间问题,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兴趣。不管你在忙什么,其实你已经开始思考了。一味急功近利地去寻求最终结果,就不可能得到完整而透彻的理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