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残游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老残游记》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49: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老残游记》读后感10篇

  《老残游记》是一本由刘鹗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残游记》读后感(一):不畏贪官,独惧清官

  历史总是在无穷地变幻,而其中的一些特质永远不会消失,比如说人性,官性。世间的名利场就像漩涡,让每个人不自觉的卷入水下的乱流。

  老残就是刘鄂,而官场就是晚清朝堂,小说中经历则是清末人们实实在在地经历过的生活。刘鄂的一生也足够传奇,行过医,开过书店,研究过甲骨文,治理过黄河,修过铁路,又挖过煤,还办过工商业,放过粮,流过放。在近代的大潮之中,他可谓是一位弄潮儿啊,民生实业无所不含,一位办着实事却不愿做官的实干家,确实令人敬佩。

  这本书描述了官场百态。最引起我共鸣的就是对清官的看法,我去年还跟一个小编聊过这个话题,我们用接龙似的玩法调侃了我们对贪官和清官的看法。最可怕的是贪官吗?当然不是,是自以为是的清官,是一味认为自己正确的清官,是一根筋的清官。还记得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一个画面,地方大旱,纪晓岚看到官员贪污,在灾民吃的粮食掺沙石,草根,树皮,认为简直不可思议,而和珅直接了当的告诉他,你真正的看过灾区生活吗?你只是在书上看到过易子而食,而我是亲眼所见,灾民还算是人吗?他们只需要一口粮食吊住性命即可,我拿什么赈灾,只有靠这群贪官,我难道靠你纪大人一位清官。和珅的话确实有失偏颇,但是看到纪晓岚吃惊不可思议的表情我真的深深地感受到了清官之害,一个自以为是的清官,认为自己所看到,所听到的便是真理,不听别人的劝说,始终一根筋的认为我是清官,我不贪,我不占,我一心想为人民谋福利,我怕啥,我问心无愧,于是便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实行政策,也不看是否对老百姓真的有利。我们怕贪官,像刘瑾,严嵩一样的巨贪;更怕不作为的清官,就像《人民的名义》之中畅想宇宙之浩瀚无垠的宇宙区长孙连城,我不贪,我不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最怕的是又想有作为又没有能力的官,这种就太可怕了,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实行了一项错误的政策,这坑害的不仅是一代人,还有子孙后代,如果在黄土高原上,一位官员大手一挥,我们发现伐木业吧,那样坑害的不仅是那里的人们,还有下游的人们,还有子孙后代,黄土高原我们需要用多少年再次将他重新焕发生机,又要用多少财政治理黄河水灾,又要用多少粮款去救济流离失所之人。一将不成,累死全军,一相不成,害死全国。

  官要清,还要能。不要让别人一想到官员就“肉食者鄙”“尸位素餐”,要有张居正“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要有张横渠为天地立心,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怀天下人负重前行。

  《老残游记》读后感(二):【书评人俱乐部】在官言官

  鲁迅言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洪都百炼生《老残游记》,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而《老残游记》为保皇温和改良主义路线。我辈未究其甚深,只有处于在那敏感之时代的文人能捕捉到这样的境味吧。若只在自身水平上品评,确也闻出那些微的讽刺意味。

  曾看过中华经典文库中选取的这一本书,编者将这一本副为“帝国的最后一瞥”。许是对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官场上的最后一瞥吧。

  对这本书算下来读了两遍了,其中的案件故事印象颇深,自诩清廉的刚弼断案,刑名著称的玉太尊,识人不清的宫保,好一幅官场百态。亦有那些个清平百姓,无端被害无端被冤。却也有不论是儒释道参悟出的赤青龙一也好,红颜小尼也罢,总也有看清这世事独具慧眼的存在。只是越发觉得这世上若无有个身家背景,没有个清平世界,着实活的辛苦,不然怎有翠环本出苦海又欲出家呢?

  这小说的节奏似是章回体,似有残本,入为世界名著,不知凭的是文笔功力还是那份胆量勇气?读来剩下慨叹,于文字内容也总有益。只这排版装帧显得清新,就如当时社会之感到而今读来已不觉沉重,当是了解历史,积累知识了罢!

  《老残游记》读后感(三):达者为官不仁,穷且兼济天下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儒家入世思想对人的理想化要求,然而在黑暗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独善其身尚且可以做到,兼济天下则遥不可及。在自身难保的情形下,还有多少人会心系苍生呢?没有考取功名、谋求官职的老残,与做了小官的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有相似的感受,更为可贵。

  读者最初接触到《老残游记》大概都是源于节选自书中描写黑妞白妞唱段的那篇课文,对日常休闲生活如此精彩的描绘,让当时还年少无知的我误以为《老残游记》是部轻松的明清消遣小说,如何竟会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读全本的《老残游记》,则是与学那篇课文相隔近十年后上大学的时候了。这才知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美妙歌声只是老残游历山河湖海旅途中的一个小小片段,多的是酷吏昏官,少的是世道安宁。

  在一百多年前,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就提到了言论自由,可见曾与洋人打过交道的他,思想上是非常先进的。老残触景生情,心想院中哀叫的乌鸦都比这百姓命好,至少它们“有言论自由的乐趣”。(见第六回)生于鸦片战争爆发后的刘鹗,经历了外国列强入侵与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的历史大时代,对内外交困的清朝政府和各种思潮的交汇,他独到的看法,都借人物之口表达出来了,在申子平、黄龙子、玙姑的对话中有所体现。三人探讨儒释道三教的传播与变迁,认为三教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被异化,尤其是到了清朝,宋明理学的合理性被误读,剩下的只有各自夹带私货的为维护自身统治利益的谬论。对义和团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他都是持保守观望态度的,即使今天看来,他的一些分析也很有意义。《老残游记》被文学史定位为谴责小说,但其主旨并非只有谴责官场黑暗这么简单。

  如今虽没有站笼这样的酷刑,冤假错案导致的人生悲剧却也有不少。如果公职人员都能认真读读《老残游记》,领会作者的用心,做一个既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的人,那我们离古人的大同社会的理想,也将不远。

  《老残游记》读后感(四):经典清朝小说

  本书写的是一个小人物的大事迹,主人公老残是一名江湖医生,行医只是他糊口的手段,在行走各地的过程中,他做着更加有意义的事情。这本《老残游记》在清代被创作,做着是刘鹗,以当时的年代背景来看,这体现了作者对于中国官场那些规则的看法与偏见。很少有人敢直言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因为就算不提依然能够过上现有的生活,但是提了很可能会遭到很多麻烦。

  书中的老残就是作者的缩影,老残在书中简直就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在不吸引人注意的情况下摸清了官场的底细。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是有官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猫腻,但是这些隐藏在背后的秘密是普通人很难接触到的。作者刘鹗把这些秘密清晰地展现给了所有人,让我们都看清了这幕后的一套手法,也是为了让普通民众起到一种监督的作用。虽然作者揭露了这些秘密,这些手法不能用了,人们还会想出新的办法,漏洞无处不在。这样的作者不仅需要才学,还需要过人的勇气,所以说这类作品是难得一见的。

  这虽然是小说,但它的背景都是贴近真实的,有些残酷的事实令我们难以接受,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在官场中,有些时候老百姓只能够成为无辜的受害者,那些为了官位而不择手段的人们,他们只看到了利益,然而背后的牺牲他们想都不去想。但是那样一个年代,社会本身就存在着一种矛盾,也正是这种矛盾促使了这类人的诞生。这些问题虽然被揭露出来,但是如今几乎所有国家依然没有根治这个问题,其实体制没有毛病,有问题的是我们人类本身,重要的是能不能在利益面前保持清醒。

  既然是游记,也有对景物的唯美描写,随着走的路多了,见识也就多了。对于哲学的知识,如果只是想在书本中领悟是很难的,需要在生活中不断接触新鲜事物,在适当的时侯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刘鹗的作品都很有特色,而这本作为他的代表作毫不为过,本书由内而外写出了丑与美的强烈对比。自古以来,往往虚构的东西很容易写,但是现实的东西很少有人能够写得好。在书中,老残这个人物的塑造也是十分饱满,他具有完整的人物性格,在做一切事情之前也会有自己的思考。

  《老残游记》读后感(五):游中带侃,书中带戏----《老残游记》

  犹记得初中时期的语文课本中有《老残游记》中《绝唱》的精彩节选部分,所以我对这部小说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尽管如今已过了求学的年龄,但是我却还是很乐意抽空再续前缘地读一读这本品评甚高的作品。

  无独有偶的是浙江文艺出版社今年推出了2017全新未删减足本•精校插图典藏版《老残游记》。乍然看到这本久别的名著,我情不自禁地开启了开挂阅读的模式。这不仅让我可以弥补曾经对《老残游记》只读部分的缺憾,更让我可以全面详实地领略这部经典的特色所在。

  素雅的封面,淡蓝的书名,《老残游记》借由着文字的深邃带领我走入刘鹗创作的小说中。看中国官场规则,潜规则的传世经典,透过“老残”的游记行踪记录着官场的世像百态。就是这样的一个被人称做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他却有着正直的一面耐人寻味。医者仁心,救病治人,不如仕途,关心国家,同情百姓,是非分明,侠肝义胆,倾尽所能。通篇的阅读过程中,我们看似信步游走地与老残游历着,但是我们同样也身临其境地于见证着那个时代的人事物。相较于我以往的看的节选片段,这本书册无疑让我全面详实地读完了整个小说的全部内容。除了让我领略到了《老残游记》的全局整体,我更觉得这部小说让我欣赏到了更多的这部作品的精彩面。借助着虚构的小说,我感受到那种洞悉官场的潜规则的深意。书中同样充斥着太多的亮点,类似于借助着游记的形式分享的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描述例如绝唱,类似于那个年代的生活和艺术,类似于关于女性审美观念和对地位平等争取的蛛丝马迹。假若有心观察,我们还不难发现的书中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是相当地深刻。看似随意的游记中,实则充斥着诸多的元素精彩。尽管这是一部清朝的小说作品,但是我却并不觉得有阅读困难。相反的是,这部书册的文字措辞很多时候有了今时今日的语句构词。这无疑容易被今日的人们理解和接受。哪怕偶有文言文形式的语句描述,我觉得也不影响当代人们的阅读和理解。这无疑也是本书值得推荐给现在的读者们阅读的理由之一。无论是对于像要进一步深入感受和领略《老残游记》的读者,又或者引导青少年们赏鉴这样一部被世人赞誉的优秀经典好书。

  嬉笑言谈中,我们一路行走在老残走过的路上。叙事模式的转变,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长篇自白形式的心理自白等等精彩让我读到了这部经典小说的无限亮点!在这个速食阅读的年代,我觉得放下心境读《老残游记》可以让我收获满满。

  《老残游记》读后感(六):【书评人俱乐部】宦海波涛,风谲云诡

  政客既不爱也不恨,指挥他的是利益而不是感情。

  《老残游记》这是中国官场小说中最有分量的一本,可以说这是中国官场小说里程碑式巨著。作者刘鹗是清代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开设书局,为中国石印之始;他任山西矿产经理;特别是携资从沙俄手中购粮赈灾民;更为我们留下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铁云藏龟》,而《老残游记》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每个时代自有其说故事的方式,而本书就是以老残的视角为我们讲述官场内部的故事。老残,原名铁英,拜一个摇串铃的道士为师,从此替人治病,行走江湖。他不为官,凭着医术,结识着官场的人物,正是与他们的相交,让他看到官场的真实面目。就拿强盗案办的好的玉佐臣来说,他因为办理抓强盗案办的好,而要升官。快速办案是好,可是他秉承着“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宗旨,也让很多人冤枉至死。通过文学想象的手段,披露了官场的黑暗,写了玉佐臣的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官是公仆,他们执地着制定的法律,其实却不然,法在当官的人眼中,就是他们的权力,是他们的财富,是他们向上更大的官的路途。而文中的玉佐臣恰恰就是这类人,不惜杀民邀功,可谓是为了向上爬不择手段。

  同时作者也写了老残的困厄,明则是他的人生起起落落,暗则是他独特的官场内部冒险的人生。借着老残的眼晴,看到那些所谓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更为狠毒的刽子手,处世哲学,文化素养,都在文中有精彩体现。

  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的是出家人。就算是民众知道此人是冤枉的,也无法向上递达申请去诉说,这也更加造成为一官方者,称霸一方的情形,这种以错为对的官,不仅是无法解决问题,反而是埋藏下更深的隐患,让官与民的矛盾更加激化。这种误事误国害人的官,能一路向上晋升,而真正的好官,却在官场寸步难行,这种官场的规则与潜规则,让人读了觉得可笑更可悲,为这个时代悲伤,极具讽刺意思。

  《老残游记》是我国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同时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非常值得一读。本版为完整版,还有精美插图,收藏也极佳。

  《老残游记》读后感(七):黑暗的清代官场

  从各封建社会朝代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国家无论经历了什么样的辉煌都会在最后毁灭一旦,那么是什么原因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各种原因,战争,天灾,叛乱等等种种原因,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失去民心,朝廷专制和官场上的腐败是一切灭亡的开始。

  刘鹗,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鸿都百炼生”。所著《铁云藏龟》为我国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著作。《老残游记》为其代表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其它分别是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

  清代是令人痛恨疾首的朝代,很多人都不喜欢,那些历史想起来都咬牙切齿,清初开启了闭关政策,整个朝廷都沉睡在自以为是世界第一大国的梦中,吏治败坏,封建专制发展到了极点。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然而不知西方早已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科技文化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各国开始了殖民主义,武器科技更是层穷不出,终于在1840年用火炮打开清朝大门,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外国的侵略,加上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终究会让这个可怕的帝国毁灭。

  老残游记中以一位走方郎中名叫老残的游历为主线,虽说是游历,其实这是表面上的,但其实是入官场游历,亲眼目睹和揭发封建末世官场的阴暗与腐败,对广大的穷苦大众遭遇的苦难经历而痛心,他关注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安危,他会尽自己的所能帮助所有人。

  只是晚清官员残暴如同魔鬼,对百姓就如同畜生一样宰杀,如书中曹州知府玉贤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让2000多无辜的普通百姓站笼站死,手段极其残忍,让人看着头皮发麻。再比如刚弼自称是“清官”,他曾拒绝巨额贿赂,但却倚仗不要钱、不受贿,一味臆测断案,枉杀了很多好人。造就无数冤狱。揭露了他貌似贤良的昏官。这样的人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书中各种官场上的事件,让人读起来愤慨不已,同情那个年代的黑暗社会下生活的人们,黑暗的官场风气的堕落就像个地狱,让人感慨万千。

  《老残游记》读后感(八):【书评人俱乐部】社会万状的生动活现

  刚刚看完老舍的《天真的幽默家》 ,里面写有许多济南的美丽风景,还提到: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作者刘鹗也在小说中,描述着美丽的济南,形容趵突泉:有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小说开篇,老残梦中要救海中迷航的船,破船上的人却被蛊惑要杀这仗义出手的。文中一个字没提国家前途之类的话,然而以船比喻国运,点破了“火中取栗”做大事者的图谋。作为老残,资历深厚,喜欢打抱不平,拥有颗正义之心,只是不愿做官,愿意做些平凡的事情。所到之处,被众人所仰慕。因为有才,受人重用,被众人所尊重。当然,虽说是不愿做官,有时迫不得已,为了想抓住罪犯,不得不参与到案件的审理之中,无形之中,也算是加入到官吏的队伍之中。

  老残在四处游弋之际,因为听说到某位官吏名声不错,清廉廉政,办事果断,对盗窃团伙采用强硬的手段,使得所辖之地没人敢犯罪。待老残亲自前往现场视察之际,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却和远远传播来的消息不同。这位官吏虽说廉政,不过却对所辖百姓过于残暴,对百姓使用诱捕的手段,对抓获的百姓,则严刑拷打,常常屈打成招。还真是:清官有时候比贪官还可恨。

  因为,对社会的惨状痛心不已,老残有时还施以援救。就如同现实中的刘鹗一样,八国联军入北京时,他也跟着,到京城后发现米价暴涨,饿殍遍野,于是就去找占领粮仓的俄国佬,买下粮仓分给饥民,救人无数。小说中,老残还用赎金将凄惨的妓女赎回,并娶回成为自己的妻子,使得老残成为有牵挂之人。不过,不过,这前面刚娶来,后面就想坠入空门。这,也太想不通了,想想《红楼梦》里的尼姑,可有干净之人,这位刚逃离虎口的女人,莫非又要进入狼口之中。

  老残,四处转了一圈,做了许多的好事,也看到了人间的惨剧,回家之后可以短暂调息修养。这不,刚刚静下来,老残又来到了地狱,作为游客四处游览,体会人世间的悲惨与轮回,还真有些像但丁的《神曲》相仿。

  小说中,还书写有许多的音乐场面,如梨花大鼓的表演,再有箜篌、琴瑟等乐曲相续出现,精美的曲调在空中游荡,似有绕梁余音之感。当然,还有对佛教、道教等宗教的认识:“儒、释、道三教,譬如三个铺面挂了三个招牌,其实都是卖的杂货,柴米油盐都是有的,不过儒家的铺子大些,佛、道的铺子小些,皆是无所不包的……”。解释的,还真是有趣,真那么生动形象。

  风景、医学、宗教、官场等场面陆续登场,展现当时的生活现状,体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值得读读。

  《老残游记》读后感(九):独善其身,两袖清风

  本以为是一本游走天下的小说,看尽人世间的百态,既不沉重也不懒散,可仔细读却发现是我想太多了。这是清代刘鹗写的《老残游记》,一部讲透中国官场规则、潜规则的传世经典小说,这本书的主人公叫老残,原姓铁,单名一个英字,号补残。因慕懒和尚煨宇的故事,遂取这“残”字做号。大家因他为人颇不讨厌,契重他的意思,都叫他老残。不知不觉,这“”老残二字便成了个别号了。他年纪不过三十多岁,原是江南人士。老残既无祖业可守,又无行当可做,自然口袋空空,正在无可如何,可巧天不绝人,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授异人传授,能包治百病,百治百效。老残便拜他为师,从此也就是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奔走江湖近二十年。

  作为一部官场小说,自然是行走在官场间,这老残一路走,一路看,遇到与玉贤、刚粥等“清官”,与他们相关的故事,揭露出他们的真面目,官场晋升的手段和细节。这是我们所想不到了,中国古代的人也是有手法的,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步步,步步为营,且看书中如何揭晓。

  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中国古代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现代了。老残生活在古代,与官场的人接触,还能秉持自己的原则,独善其身。

  第一次阅读这样的书籍,有点难以消化,得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看,书中的语言、文字都是古时候的风格,理解起来有点吃力。有一个故事,讲得是玉贤这个“清官”,百姓们说他是清官,只是办案的手法有些毒辣。在于家电这个村庄,有户财主,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也都完成了终身大事,日子过得很安逸,但是却被强盗拜访过,拿走了些衣物,报了案,只抓到了强盗手底下的两个小喽啰。这强盗大佬不但没有退缩,还又抢了几家,正大光明的出城,玉贤大人带着手下一路追,强盗跑到于家村便不见了踪影,玉贤便认定是财主家私藏了强盗,强行给这户主安上了罪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