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10篇

2018-04-10 20:0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10篇

  《太阳照常升起》是一本由(美)厄尼斯特•海明威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一):失落,是种怎样的气质

  失落,是种怎样的气质?

  《太阳照常升起》,海明威的成名之作。读它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问师父这是一本什么气质的书,师父说它的阅读体验会很奇怪,通篇热闹,可读完后有种莫名的失落感。失落,是一种怎样的气质呢?

  ——1——

  引页写道“你们都是迷惘一代”。这是来自一九二四年夏日里,一间隐没在巴黎街道的小酒馆中传来的一句话,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在苦艾酒和威士忌的气息里对海明威说“你们全都属于一类人。你们这些在战争中当过兵的年轻人都是一样。你们是迷惘的一代。你们蔑视一切,喝酒喝到醉死方休……”这句话被海明威放在作品扉页,也为他冠以新的头衔。

  这真是句漂亮的话,抛开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意义,我们可以看到的正是二十世纪初刚从一战战场上走出来,带着被鲜血、骗局和丑恶战争而惊悸的灵魂年青一代缩影。海明威也曾是其中之一。《太阳》就是一部关于他们的故事,或许也可不称之为故事,只是海明威记录下了自己同代人精神流亡的一段历史

  美国青年杰克因战争而失去能力,在战后成为一家法国报馆的驻欧记者。他真切地爱着布蕾特夫人,但却因不能满足她蓬勃的欲望而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送她辗转在不同男人的身边。战后的平静生活无法安抚杰克敏感而备受摧残神经,因此他不得不整日混迹在酒馆和咖啡厅里,让酒精咖啡因帮他维持在一种眩晕的满足里以便能够在天光既白时勉强入睡。这种熏熏然的平静却被前拳击手科恩打破,这个一心寻找写作灵感的犹太男人屡次撺掇杰克和他一起踏上南美之旅,去看看新的世界

他说“一想到生命飞逝,我却没能真正生活,我就受不了。”他说“你难道从来没有过那种感觉,生命匆匆流逝,可你却一无所获?没有发现,你已经过差不多半辈子了?”

  这是被保护在战场之外的人才拥有激情探索欲,然而对于从战场上走下来的男人来说,只要有酒,或许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他们的生活只有沉溺在醉意里才能继续。

  看着通篇的酒气和醉话,那个叫杰克的男人苍白着脸,嘴唇带一点饮酒过度的青紫,眼神里有着刻意喝醉后的茫然和疲乏,开始逐渐从纸页间站起来,就那么孤独安静的看着你。

  ——2——

  终于,杰克一行人决定去西班牙的狂欢节重拾激情,杰克与比尔率先踏上征程,在布尔格特附近的山林里垂钓鳟鱼。这一节或许是全书最为柔和澄亮的色调阳光透过毛榉树的阔叶洒下星星点点的碎光,田野散漫地游荡着几只觅食的山羊,树林深处有溪水声泠泠作响,肥美的鳟鱼等待着吊钩的垂询… …在远离布蕾特和人群的山林里,杰克终于能摆脱不举和战争带来的压抑与阴影,就着壁炉里烈烈的焰火睡一个甜梦的长觉。然而自然美景无法抹去布蕾特在杰克心里留下的烙印,只是一封电报的传唤,两人就再度奔赴到那个让他又爱又痛的女人身边。

  此时,那文字里的杰克唇角刚刚扬起的一点弧度又悄然隐没,他有点振奋又有点颓然的对你说:比尔说的对,我是个流亡者,我沉迷酒精,我离不开性。我不去工作,把时间都用于流连咖啡馆和空谈。我是,布蕾特也是,我们都是流亡者,然后收留了彼此的心。他站在字里行间难过手足无措,他恨那样的生活,却也离不开了。

  ——3——

  潘普洛纳,杰克从又一次宿醉中醒来,窗外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酒精和人的味道,狂欢节开始了。公牛入栏、被牛角顶死的游客、标致而年轻的斗牛士、粘连了血迹尘土红色法兰绒、闪光的长矛、新割下被献给情人的牛耳,以及充斥了整个城市歌舞喧闹、酒水、大餐爱情、殴斗… …

“一开始,钱还有确切价值,等狂欢节进行到晚些时候,花多少钱,在哪里花,就全都无所谓了。”“大量的酒,刻意忽略的紧张,明知某些事情即将发生无能为力的感觉。喝过酒,恶心的感觉没了,我也高兴起来。看上去,人人都是大好人。”

  钱、理智感情一同在这狂欢的节日里沸腾,布蕾特抛弃未婚夫爱上俊美剽悍的斗牛士、一向内心脆弱的科恩大打出手落魄贵族迈克变得像个街头屌丝… …每个人都沉迷在狂欢里,他们是自己,又不完全是,他们是被狂欢氛围麻醉了的人,是精神与灵魂都在喧嚣迷离解脱的人。

  那个纸页间的杰克看起来的确欢快多了,他整夜的喝酒、跳舞、与陌生人聊天、看着布蕾特的绝美侧脸微笑… …他每天只休息几个小时,用更多的酒精来治疗头痛,他的狂欢有些歇斯底里的疯狂,好像要燃烧一切来在这短时间里收获些久违的快乐

  ——4——

  当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将重拾激情、获得新生的时候,太阳再度升起,人潮褪去、酒精挥发、公牛留下的尸体被肢解售卖… …狂欢节结束了,理智回归,现实带着更澎湃的力量汹涌而来,空虚和失落让杰克和他的朋友措手不及。布蕾特再度发来电报,杰克准备再次启程去将她从斗牛士身边接回来。

“就是这样。把姑娘送到一个男人面前。又介绍给另一个男人,让她跟着他跑掉。现在再去接她回来。电报落款写上,‘爱你’。完全没有问题。”

  就是这样,像丈夫寻回走失的妻子,像母亲领回玩累的孩子,像那些游离与背叛全没有发生过,杰克去接回了布蕾特。天气还很炎热,日光明晃晃地洒在地上,杰克和布蕾特坐在出租车里,顺着转弯的惯性偎依在一起。

“我们要是能在一起,该多快活啊。”“是啊。就这么想想也很好。不是吗?”

  杰克又变回那个温和内敛的报馆记者,披上沉稳外衣给予布蕾特以温暖怀抱。只是他心中的那个空洞,好似更大了。

  杰克从书页间站起来,眼睛里的疲惫浓厚了。他拍拍裤子莫须有灰尘向你告别,变得更加缄默但又好像在颓然的尽头找到一丝洒脱。他说,这该死的生活没有尽头,就好像西西佛斯的那块石头,就好像太阳照常升起。不过没关系,地是永远长存的,我总归是要活下去。

  在书的尾章我们和杰克告别,开始明白或许他并没有醉,或许他并不是迷惘者,而是个默默疗伤的被伤害一代人中的一个。这是一本在迷醉中清醒,在声色犬马孤寂的书。失落,是这样的气质。

  2016年11月30日完稿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二):太阳会照常升起,江河会流入大海

  这本书是海明威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在看这本作品之前,我只看过《老人与海》这本经典读物,他的语言风格给人的感觉,就是简洁,他以最简单词汇表达复杂内容和情感,能用一句话描写绝对不用两句话来概括。小说以1924年至1925年这一历史时段和巴黎为背景展开,内容围绕了一群在感情或爱情上遭受过严重创伤或在战争中落下严重心理或生理机能障碍男女青年放浪形骸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纠葛展开。

  这一代人被称为“迷惘的一代”,《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小说着力表现了“迷惘的一代”在失落绝望中放浪形骸,向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寻求刺激慰藉生活状态。而作者也因为这部书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什么是迷惘的一代,主要是一战到二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海明威也在散文里提到过,其意为战后的士兵,他们迷惘、彷徨价值观不适合战后的世界。有点类似于战争综合症!

  巴恩斯在一战中颈椎受伤,失去了性能力,既幸运不幸的与巴黎任记者的英国女士阿施力相爱。如果巴恩斯没有失去性生活的话,应该是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这不符合海明威的剧情设定,这本就是讲述“迷惘的一代”的故事。阿施利夫人追求享受,没办法,巴恩斯只能借酒消愁。之后两人和朋友一起去西班牙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然后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我无法想象巴恩斯的心理就进承受了多少伤害,无法给心爱的人幸福,就应该成全,看似合理又透着古怪,他撮合她和别的男人约会、做爱、成为别人的情人,这得是多痛苦。这种精神伤害不是常人能够忍受的。

  海明威塑造的这个英雄,感觉不是他的风格,但细细思来,又符合他的一贯手法。巴恩斯不是英雄,但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精神创伤,依旧没有被打垮。他是一个被命运打败的人,但是他败而不垮。这是本涉及多主题的小说,首当其冲的是战争的生理与心理,其次是“迷惘的一代”的描写。这是海明威的成名作,这本作品不以情节取胜,而在于着力表现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所发生的变化,展示了这代人的心理历程人生目标已死,他们在毫无节制的酗酒和纵乐中品尝内心的绝望。最后如海明威自己所说的冰山,无论如何它都是悲伤的,太阳会照常升起,江河会流入大海。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三):虚无中的探索

  作为20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其一生之中创作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其中《太阳照常升起》是他第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该部小说在1926年面世,它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创作背景,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年轻人特有的思想行为

  作品深入描写了这一群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美国年轻人对战争的厌恶和痛恨。海明威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写作技巧,记录两次世界战争带给人类的空前灾难,挖掘在现代社会人们遭遇的精神困境,以及人类在与社会的对抗中注定的悲剧结局

  1926年,《太阳照常升起》一经问世,便立刻使海明威跻身于杰出作家行列。小说刻画了一战后遭遇战争创伤的一群美国年轻人流落国外,精神困顿信仰缺失后一系列寻欢作乐逃避现实的行为。主人公杰克遭受一战留下的身体法治愈的创伤,依然坚忍着寻找生活的意义和勇气。作为海明威在悲剧创作的第一次尝试,小说揭示了一战之后,在一个充斥着空虚和混乱的世界中,人们的精神破产和悲剧命运。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人物主要是一些漂泊不定、无家可归的旅行者,浪迹欧洲,以旅馆为家的美国人和英国人。他们沉溺于无休止的聚会宴会和令人赏心悦目的旅行,乍看生活得丰富多彩,但实际上却毫无目的性。这部作品一向被评论界认为通篇充斥了愤世嫉俗和对现有价值观念幻灭的情绪,是海明威迷茫思想的集中体现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四):回味无穷

  大巧若拙,是海明威写作的境界朴实简单准确到位的叙事风格,成为了他的典型标签,也正是如此,海明威讲的故事总是那么直接自然,从不矫揉造作。这本《太阳照常升起》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随后出版的《老人与海》可以说是他的晚期作品了。

  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 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这就是他一生中大概的文学进程,也是一步一步奠定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基石

  海明威的写作特点就是平静的叙事,他的文字没有多余的修饰,好的故事只为了让读者看懂,而不是一味地增加篇幅。他的作品永远是刚刚好近乎完美,这样一来对于译者也是个很大的考验,还好这本杨蔚的译本保留了海明威的感觉,让我以另一个相似角度重温了一个经典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命运十分坎坷,但是如果你不深入的去了解这个人物,你就会发现这个故事无非就是酒桌上的琐事,甚至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刚看小说以为科恩是主角,这个人不错啊,为什么大家都讨厌他,为什么巴恩斯始终长情,为什么布蕾特始终滥交,战争后遗症让大家都不知所措,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冰山理论是这样:小说呈现的故事只是冰山的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要通过体会认同人物的感受和心理而获得作者全部想要表达的。

  其实这个故事并不是很讨喜,它不是你看一眼就会被吸引的作品,而是可能当你第一次看它时会觉得无聊而看到某一个部分放下,直到很长时间以后,听谁提起或者突然想起这本书,再拿起来看的时候,这时才是你与这本书的开始。好的作品有很多,但是能够让人回味的作品却很稀有,这本就是。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五):晦涩青春、迷茫坚持

  厄尼斯特•海明威生于1899年,卒于1961年。海明威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最为人熟悉的作品就是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恰是他硬汉特质的完美诠释,而且这本小说也为他应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让海明威的名字响彻国内外。但除了文坛硬汉这个称号外,海明威还被称之为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而反应这一特质的作品正是《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讲述了一个身处法国巴黎的美国记者杰克.巴恩斯和他的朋友们在法国、西班牙的生活与狂欢,小说里充满的混乱的男女关系、无所事事、酗酒等元素,杰克爱着布蕾特,但杰克却无法和布雷特在一起,于是心怀酸涩、嫉妒以及欣喜的看着布雷特与一个又一个的男人纠缠。科恩也曾是布雷特的情人,但他未曾经历过战争,所以他与其他人总显得格格不入,他会对爱情抱有期待,会有明显的失落痛苦,他的种种反应都映衬了其他人的麻木与迷茫。

  虽然小说看似有着三角恋情以及旅行狂欢,其中西班牙狂欢节的描写很是细致入微。但小说通篇读来还是会让人感觉阴暗晦涩,故事并没有情节上的跌宕起伏,甚至会让人有种乏味不耐的感觉。但读者会产生如此看法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去了解海明威写作这本小说的历史背景。

  海明威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在战争中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他是一个真正经历过战争的战士,所以他感受到了并且也理解那虽然离开战争但却无法控制的战争所带来的阴影。在20世界20年代,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人们的战争创伤还未被重视,但在社会上已经反映出了一种普遍的迷茫的情绪。杰克作为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正是一名参加了战争,并且在战争中受伤失去性能力的一名男人。海明威用主人公身体上的缺失暗指了人们精神上的损伤,他对杰克这个人物的创造也带有他个人某段经历的代指。

  本书中不断出现的聚会、饮酒、取乐其实都是在反应着这一群人内心的迷茫,他们想要有所追求,但却不知该如何前进。海明威用这样压抑的笔调去书写异样的坚持,这正是因为他感同身受的理解所赋予他的能力。

  就像老人与海里的那种坚持从不曾有过大声宣告,海明威的小说并不会直接透彻的去表达他想要诉说的东西,但他的价值观的取舍,他想表达的意义都包含在这个故事里,透过表象,看破浮华,我们就能见到海明威所传达的坚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