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没有故事的佼佼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没有故事的佼佼者读后感10篇

2022-04-22 03:04: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没有故事的佼佼者读后感10篇

  《没有故事的佼佼者》是一本由赵宏琴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故事的佼佼者》读后感(一):切发展之要害,砭时代之弊病

  作者是浙江大学极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老师,平时在上课的时候就能密切联系社会思想的时代特点,并敢于尝试民主开放的教学模式。而她的这本书视角独特且涉及了诸多方面,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书都能一针见血地道破看似平常中的异常,使人豁然开朗却又陷入另一番沉思。虽然很多地方我并不能穷尽其意,但依然获益匪浅。

  这本著作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时代特点的,在过去几十年内我们一味追求的是什么?——生产力!一切以生产力为目标,“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所以中国享誉全球的是什么,就只能是中国“制造”。但是制造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寻求的方向有所改变,时代的核心词就从“生产力”变成了“创造力”。虽然目标变了,但除此之外的配套设施(包括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却“一如既往”,这也正就是作者指出并一再强调的“没有故事的佼佼者”的反常问题。

  为什么总是会出现“没有故事的佼佼者”?其实这个问题在于样本的选择,我们一向的(对于佼佼者的)选择标准,就是按照应试教育的要求来,也就是谁会做题,谁的成绩高。这里说的应试教育绝对不只是高考那么简单,现在我们整个社会都笼罩在“应试的阴云”之中,一切都以线性为指标来衡量,搞的人人都像研究经济模型的,每天过的就是极度简化的“短平快”的生活。在“不需要故事”的选择标准之下,按照管理学中“激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的观点,出现有故事的精英,可谓是难上加难。

  让我们再来想想,什么是“故事”。以旅行路线来讲,走小路,走曲线才会有故事,坐直达的快车就不会有故事;按照我们做事情的过程来讲,错了才会有故事,一路顺风就很难有故事;而从生活态度来看,迎难而上才会有故事,凡事唯唯诺诺又怎会擦出故事的火花?但是现在人越来越多地统统选择了后者,走的是直线,谈错色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故事焉在?尤其教育中,捷径,真的是捷径吗?

  为什么康德主张道德的底线是“人非工具论”?我们是怎样对待教育的,我们是怎样对待知识的,如果它们在我们眼里是随意处置的工具,那就再也找不到那份爱了。我们与它们有没有“爱的故事”,或是只有“钱的故事”?这,绝对应该成为时代的关注热点。

  而对于教育的目标,到底应该是教出相同的人还是不同的人,作者在书中亦有解答,最重要的就是成为他们自己,而那样就是对自己的创造力负责。

  作者在浙大有一门课叫做英语写作,所以应该对于语言表达一类的东西心得比较深刻。书中有一个词说的很好,叫做“没有作者的写作”,就是说有些人写出来的根本就不是他们自己想的。其实反观我们中文的教学不也是这样吗,从小学开始就要学模板作文,连抒情的句子大家竟然都写成一样的,如此连自己的语言都学不好,更何谈立足于世界?

  除单纯的论述之外,其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关于具体的教育方法论的内容,其中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还并未得到推广,希望借此书能够唤起部分人的“求变精神”,来与作者一同作为先驱者把这些思想观念与教育方法付诸实践。

  最后更是要为踊跃在时代浪潮中的作者赵宏琴点赞,感谢能带给我们如此广阔的视野和多元的思维,同时期待着更多的振聋发聩之语。

  《没有故事的佼佼者》读后感(二):一个教育学者的良知与思考

  一个教育学者的良知与思考

  作为一个对书卷还算“情有独钟”的人,我面对琳琅满目的出版物,反而迷茫了。因为那种“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习近平)的作品很是罕见。也正因此,对浙江大学副教授赵宏琴的作品也没敢抱太大的希望。但是,翻阅完《没有故事的佼佼者》,一个教育学者的良知与情怀尽显其中。尤其是带着“社会担当的使命”去阅读她的《没有故事的佼佼者》,一定会“大有收获”或醍醐灌顶之感。

  在西方,作为授业解惑者,像赵宏琴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都被称作“为理念而生的人”。《没有故事的佼佼者》是赵宏琴教授的教育随笔集。她用教育叙述的方法从国内外的生活与教育经历出发,从知识形态与知识形成的渠道,以及在特定环境下道德情感与真理的关系,和学者精神、创造力、社会现象、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室氛围、师生等教育生活与教学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比如,如何让我们的教育与生活发生紧密联系?等等,“随想与深度思考都自然指向解决一些大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及“对社会文化的观察和国家队创新诉求的思考反应”,视角及方向感广阔而突出。一如赵宏琴所言,她力图用“亲身经历与个人的私密想法”与人交流。

  一个只有生命长度、宽度的人,跟一个既有生命长度宽度,又有深度的人的生命质量是不一样的。而“一个社会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也是其他社会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教育需要批判与反思。一如赵宏琴在书中所言,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课程安排和设置很明显只重视发展学生的学术能力,而忽视学生在艺术、音乐、体能等学科以及情感和文化等领域的能力”。这种大学的毕业生,也即这类大学里教育出来的大学生,许多都是一知半解的糊涂蛋,或者“废品”。

  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教育要回到“本来”。尤其在基础教育中,如果教学活动不以学生年龄相应的认知特点为基础,那样的教育教学基本是无效的。从教育者所能为层面上,如何把教育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发展从事教育和接受教育的人并重,这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即如何从体制结构为主的观念转型到人本位的人文教育观念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这样的话,学生才有机会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不再停留于表面,或呐喊几声:“谁偷走了我的创造力!”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一如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所言,未能引起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它就不能成其教育。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赵宏琴认为学生的原创力与创造个性在适当的教学环境中是可以培养的,而这种教学实践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尊重学生的创新热情”、“确认他们的创造行为与创造性表现”,以及“教师要善于抓取案例,让它成为学习的带动力量,成为教室与客体活动的焦点”等。

  “教育的本质在人格,否则就是堕落”(蔡元培),“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西塞罗)。当然,人在社会上生活,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正如柏拉图所说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所以,教育或一个教育者要完成好“社会责任”,要从“经师”走向“人师”,既需要授业老师消除“功利心”,更需要教学目的回归教育本质。赵宏琴指出,“从单一传授课本内容到以新课标为核心的教学材料多元化,加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选择和决策参与,即拓展教师探索的主动空间是提高教学智力成分的关键之一,是教学文化转型的主要策略与路径之一。”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们也都深深认同这一点——教育本质上讲是一种“唤醒”。比如,马克思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赵宏琴教授全然不顾可能投进一个“深层漩涡”。在《没有故事的佼佼者》中,赵宏琴教授对教育以及教学方式的“批判性”反思并不是简单的“否认”,或为批判而批判,而是结合其所研究的传记叙事专业,对中国教育应当如何更注重人的个体成长、个体的成长如何与社会健康发展互促进步,以及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等热点问题都提出了具有创建性的解答。

  ---------------------------------------------------------------------------------------------------------

  《没有故事的佼佼者》读后感(三):第一章

  只读了第一章,觉得这本书非常贴近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因为对于本书感兴趣,发现这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作品,但是, 这章里还是有一些学术词语有待进一步展开诠释。

  第一章 我要一个故事:在这一章,创造力是核心。首先,作者通过一个她在教授 “传记体叙述研究” 这门课的一个“故事”犀利地指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担心当今中国的教育培养出的佼佼者没有好的学习“故事”。

  其次,作者接下来的篇目从不同角度解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简单来说,这些应该归咎于教育改革的随意、课程体系设置的不科学、部分传统文化对于创造力的抑制、老师在教育体制里没有足够发言权、考试制度没能发展学生思考力和创造力等。归根结底,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故事是因为学生缺乏认同而无法创造一个自己的故事,这也是造成学生缺乏创造力最根本的原因之一。那么创造力又是为何缺乏的呢?书中说,科研人员发现:主体因素、体制文化因素是原创缺失的主要原因。经阅读,体制文化方面的因素可能是因为缺少多方位的学科渗透与资源共享,缺少适于创造的文化土壤。

  书中作者引用了一个美国教授的话让我感同身受,它说,在中国,教育就像跑步比赛,而在美国,教育则更像是在散步。诚然,在中国,幼儿园的学生要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才能考上比较好的小学,小学生要提前学习初高中的课程才能保证考取一所著名中学,中学生毕业后要提前学习大学的课程才能选择自己想学的专业,那么大学生又能提前学什么呢?学习做人吗?而这直接的后果就是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经历都完全相同,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有类似相同的内容,而这就等于没有故事。

  作者对于创造力的理解令我眼前一亮:个人的创造力源于人们对事物的热爱,美感与兴趣。儿时我一直认为因为搞学术的人并不多,所以推测出一定是因为学术非常高深,然而当我读到了大学,爬到了一座山峰的上面才发现真正的美往往潜伏在大地上。一切仿佛回到了原点,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唯有乐而学之才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没有故事的佼佼者》读后感(四):说出你的故事

  文/友竹

  “没有故事的佼佼者”是浙大教授赵宏琴老师在讲授“传记体叙述研究”这门课时提出的概念,意即在当前中国极力追求结果的教育下,孩子们没能从学习探索过程本身感到乐趣,不知道学习到底对自己的成长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因而没有可跟人分享的学习故事。

  赵老师呼吁:教育需要造就有故事分享的学习佼佼者。因为,故事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量。尤其是那些佼佼者的故事里蕴藏着创造力,并且能成为他人最好的学习资料与激励源泉。她说,故事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专利产品……人们在故事中看见完整的人性元素。有些道理,人们只能通过故事才能明白。所以,保留故事这种文明产物是保护人性完整与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赵老师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十分广泛,比如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儿童语言发展与创造力开发等等。本书除了收录她在传记体叙述研究和英语写作等课程的教育随想外,还包含了她在寒假教育硕士课程以及幼儿园教师培训讲座上的内容。而其提到的所有内容都围绕着教师应该让孩子受到怎样的教育、如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这个核心问题来进行。如她所说,成人对孩子需要有无限的耐心,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

  她的一段话让人记忆深刻,适合所有从事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的从业人员牢记,大意是这样的:小孩子弱,体力不好,头脑也没发育完整,想问题想不明白,你给他感情与成长的力量,他就会慢慢长大。这是赵老师在幼儿园讲“爱的教育”时对大家说的话,她说“爱的教育”并不陌生,只不过我们没有把这种爱用语言说出来过,没有把它变成可以认知的事件。

  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把对教育对象(即孩子们)的爱在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上面展示出来,也就是在工作中让爱的故事发生。爱孩子,一定要尊重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这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上,从训练吃饭习惯到教他系鞋带、叠被子等等。但是,爱孩子不代表只能一味鼓励,即使在做错事的情况下也不舍得批评。

  赵老师强调,我们需要在“爱的教育”筹码上加上另一种力量,就是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有时候,需要老师稍微严肃、严格一些,在孩子犯错时要坚定说出批评的话语。但是要注意措辞,当老师要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时,要看着他的眼睛说“不能这么做”,而不是“你这样做我就要把你关禁闭”这类话。

  另外,老师需要注意,只有在每一个孩子面前建立起公正感和威信,孩子才会从心底接受你的教育和批评。至于老师该如何在众多孩子面前建立自己的威信,赵老师给出了一些中肯的指导意见,有兴趣的老师可以把这段内容仔细研究一下。

  总之,关于爱的教育哲学,还有很多需要老师细细琢磨的地方,具体到实质化的内容就是:老师在日常工作中,是否有关心孩子的故事。每位做老师的都要反思: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我有关爱的语言和行动吗?我有可以与人沟通、分享的相关故事吗?当你看得出来、讲得出来时,你就是优秀的。

  《没有故事的佼佼者》读后感(五):你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写self-introduction,personal statement之类的时候我们总会遇到一个问题 写什么?总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好写的,自己那些经历根本无法搬上台面,甚至觉得自己很low。其实,我们不是缺少故事,只是缺少发现故事的眼睛> <赵老师这本书就是教你如何去发现那些故事,用一个客观的眼光去审视自己,去探索那些自己曾忽略的细节。对于那些见多识广的教授来说,怎样优秀的人没见过,更重要的是那么些细节。教授在接触我们之前对我们都只有一个轮廓的概念,而细节就决定了这样的轮廓是否真实。

  推荐赵老师书第二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外语思维的指导。中国的学生在体制之下久了,很难真实的接触外国的教学环境,也缺乏外语思维。而外语思维可以说甚至比语言表达、遣词造句更重要。一直以来我们很多都有这样的错误观点:词用的难才是好的。其实这就是中英思维的差异。用词准确才是最重要的,浅显易懂是为读者考虑的表现。像这样的例子是数不胜数。赵老师在书中就利用自己在国外研习的经历教你如何转变这样的思维。从书中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到赵老师在传记写作方面非常有研究,见解很独到。

  书还没有看完啦,看完之后有心的感受会再分享的。

  真心推荐这本好书。

  《没有故事的佼佼者》读后感(六):预读推荐

  一次上课,偶然间听说赵老师刚刚完成一部新作:《没有故事的佼佼者》,感觉这本书的题目非常吸引人,一方面题目本身值得玩味:既然是佼佼者应该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经历的,为什么却是没有故事的佼佼者?看似十分矛盾,但仔细想来现实生活的确如此。另一方面,我觉得许多大学生的确属于这一类人群,在学习上名列前茅,但是大家更像是批量生产的高档商品,大家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有着类似的学习方法、有着相同的学习生涯、有时竟连所思所想都是那么相像,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试想一下,有一天当我们起床,发现大街上的人都和我们一模一样,我们就像生活在一个机器人的世界,虽然,无论如何人们的思想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思想的趋同同样令人担忧,正如书中引用王小波的那句话: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某种程度的单调、机械是必须忍受的,但是思想决不能包括在内。

  《没有故事的佼佼者》读后感(七):教师权威:话语中的文化

  书的目录中‘有教师权威’这个题目,不知道作者如何看教师权威的问题,刚看了”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The Chinese School" 视屏,一个英国学校请五位中国老师办中国班,中国老师带英国学生的录像,学了点话语分析还有点用,发现这几个中国老师与英国学生的别扭还真是老师太严格了,在第一周,那个科学老师总是大声说“dicipline", 强调纪律。还总是说“no talking, no question"。她说在中国就不用管纪律的事。教中文的那个老师还说在中国学生生来就遵守纪律,上课时,学生不讲话都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啦。那个英国校长反问:这已成为一个上课的条件了嘛?这会让我们反观老师的老师行为。不过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特点之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