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史探微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国史探微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1:01: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史探微的读后感10篇

  《国史探微》是一本由杨联陞著作,三辉图书 / 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史探微》读后感(一):之于国史的探索精微

  见此书再版数次,而豆瓣上长评甚少,不知缘何。

  本人非文史专业,平日读史书亦寥寥,只能就自己通读一遍的所思所感简要罗列如下罢了。

  简单说说本人觉得稍较容易理解,读后印象较深的几篇。

  《国史诸朝兴衰刍论》这篇,讨论朝代的兴衰更迭。先生提出的几点基本考虑值得注意。一是历史中朝代很多,有长有短,在研究兴衰更迭时,应将哪些朝代列入考虑,其标准值得研讨。二是朝代的始终如何确立,以及牵涉到的“中兴”的问题。第三则是分级的基点、衡量的尺度。后面附录有一篇《朝代间的比赛》,作为补充,也值得一读。

  《国史上的女主》这篇对几个问题进行的探讨。一是摄政太后对于国家的地位应如何明确;二是太后摄政的制度化的历史变迁;三是历史上对于摄政的批评和禁止;最后则是如何看待摄政作为权宜之计的意义。

  《明代地方行政》的前半部分,即历朝历代对于封建制度和郡县制度的争论更值得留意一些。两种制度并非互不相容,亦各有其利弊。历代的士大夫和学者都希望从前代的兴衰中吸取经验教训,以谋求更行之有效的制度延续。无论是郡县制抑或封建制,历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学者们拥护,他们之间的论辩尤为值得一看。

  末两篇《二十四史名称试解》《官修史学的结构——唐朝至明朝间正史撰修的原则与方法》对于想粗略了解中国古代整套正史的读者比如我,也是十分不错的普及性文章。前者主在“释名”,以区分“断代史”和“通史”两个重要概念。后者则对正史的特征,撰修的原则和方法各作一较为详细的介绍,也一解本人不少困惑。

  末了,还是要说句,多谢中信出版社赠书。这本书从装帧到用纸排版都看出用心,内封更是为我所大喜。真心鉴之~

  《国史探微》读后感(二):读史探微

  喜欢历史的人,往往是喜欢历史的一个方面,比如古人的智谋,跌宕起伏的故事,或是历朝历代的古董与古建筑。随着我们越喜爱,我们便会从细微之处发现令我们欣喜的细节。《国史探微》一本书中,作者试图通过14个历史的细节为我们从14个不同的角度重新观察历史,随着作者的梳理,我们会发现从这些角度去看待历史的话,历史会呈现给我们更独特的面貌。正像一些红楼爱好者在读《红楼梦》时,第一遍读故事,第二遍读人物关系,第三遍读诗词,第四遍读菜谱,每一遍的阅读角度不同,都会有全新的体会,就是这个意思。

  最有趣的莫过于作者试图通过各种资料来探索中国帝制时代的作息时间表,一方面讨论官方的办公时间和假日,另一方面则研究商人的营业时间和农人的劳动时间。作息的时间本来是与我们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事,但是反而非常容易被我们忽略,至少我在读历史时从来没有思考过我们一周双休的历史变化。作者旁征博引,以《二十四史》的内容作为研究的主体,参考不同的史书,对历朝历代的时间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读着读着也会觉得从这方面重读历史也是有趣的多。

  从全书的选题来说,无疑挑选的都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角度,五花八门。比如,人质是历史中常见的字眼,而又有谁对所有的人质分门别类的进行过研究呢?中国经济史上的数词与量词与今天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而中国经济史上的这些数词与量词又有哪些有趣的意思呢?在作者对这些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我们便可以在历史的迷雾中一次次的离真相越来越近。

  全书旁征博引,并在每页的页脚标注引用的出处。虽然如此,全书并非像想象中的一样晦涩难懂,反而生动有趣,足见这位“开杂货铺”的历史学家的笔下工夫。真愿《国史探微》可以再出续集,为我们读历史提供更多的视角。

  《国史探微》读后感(三):严谨不失趣味的学术著作

  杨联陞先生的《国史探微》系其论文集,出版时间较早,大多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作,且其原文为英文,而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中译本。鉴于时代特征以及那个时代学者的文风,不难想象,《国史探微》中的文章绝不是通俗易懂之类,它们需要读者静下心来,一点一点的阅读理解才能感受到杨联陞先生的学识风范以及他的论述点。

  在《从历史看中国的世界秩序》中,不难看出杨联陞先生对儒学研究之透彻,他根据儒家经典《左传》总结出古典儒家对待非我族类的传统:一是绥靖;一是以战争为对付蛮夷最有效的方法。然后根据这个论述,指出这类的非我族类并不是洋人,其意义不言而喻。就学术而言,非政治性的学术观点基本上各个时代通用或者有可借鉴之处;但是政治性的学术观点很多时候受时代的局限性,或者完全屈从于“文学是为政治服务”的要求,这就使得其带有了较强的时代性特征。但是,我们又不能以今天的立场、以完全性的批判对待这种学术观点。有用,则借鉴;无用,则启发。我想,杨联陞先生的《国史探微》恰是这样的。

  在严谨的学术语言之外,杨联陞先生的语言往往也有会俏皮幽默质感。《国史上的女主》中诸如“幸好有个近代的研究是相当简明”“如果立皇帝是愉快的事,那么降敌就不然了”之类的语句,尽管是中译本,但仍然能让人体味到杨先生的幽默风趣。

  如何做学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杨先生的行文方式看似是他自己在做学术,其实也在教导我们如何做学术。在《国史上的女主》中,杨先生引用了赵凤喈的一段论述,在其后附上赵凤喈自己注释的同时,杨先生不是做出总结,而是根据对方的论述提出了三个问题,并就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正是每一个做学术的人所应该要做的。

  读惯了今人的学术著作,习惯了他们的行文方式、思维方式,突然去读一本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题和政治有关的学术论文,且跨越了自己狭隘的学术研究范围,一遍阅读只能停留在表面,却无法深入其内蕴。只有多读几遍方能领悟前人的学术态度、学术方法,以供自己所用。

  《国史探微》读后感(四):杨联陞探索的历史细节

  应该说对于历史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不同的人,当他们面对历史时,都会以自己的视角探视历史的真相,都会有新的发现或认识,因此所谓的历史教科书,或者什么权威“正史”,其实都是可以商榷的。

  历史学家杨联陞他是“台湾”的院士,他学识渊博,曾在人文学手和社会科学领域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但我孤陋寡闻,之前并不知道这位学人,直到看到了他的《国史探微》后,我才真正认识到了他的独特性,独特在哪里呢?就在于他在宏观视野下做着微观的考察。他从经济入手,探寻各个年代中的社会状况。比如书中所谈到的,从《中国经济史上的数词和量词》来分析历史中的虚与实,这确实是细节中的发现;另外,还有一篇非常有趣的文,那是从《佛教寺院与国史上和四种筹措金钱的制度》中来看中国社会的互助性,甚至还发现了中国彩券历史的源头,确实让人大开眼界。

  很多人学历史感到枯燥,感到沉闷,因为他们接触的历史都是筋骨,而杨联陞所讲述的则是历史的血肉,无疑这就能让人产生对历史探索的兴趣,因此我们只有让历史赋予生命,那么才能建立真正的历史观。

  《国史探微》读后感(五):历史可以作证

  其实选择这本书来读,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为何这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喜欢的阅读范围,按理说阅读就是为了吸取营养,有些人喜欢读偏门的书如社科书,当然也有些人喜欢文学类的书籍如小说,我喜欢读一些轻松点的书,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很多专业性很强的书,读起来一定得有相当大的知识储备,我自认自己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充足。

  杨联陞著的《国史探微》其实应该算是论文集。如果写过论文的都应该清楚,论文需要引经据典,而且又是对国史进行探寻,可见不仅对历史要了如指掌,对当时的国策、民生、经济,甚至政治都要进行佐证探寻,这样的论文每一篇都需要寻找多方资料进行支撑才能让自己的观点有说服力。还有就是,对国史进行探究,还要对当时的语言环境进行了解,我们都学过古文,当时的文字简洁,但是寓意却很深,如果你不了解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你是无法读懂他们所写的文字的。特别是我们的文字简化以来,很多字都改变了原来的寓意,还有就是叙述的方式更自由,严谨性自然也就弱了很多。杨联陞是台湾人,生于1914年,也就是说出生在改朝换代的动荡年代,还好的是他一定还对旧体制有一些了解,再加上他的后期学习和生活经历,所以完成这本书也是情理之中。

  在百度词典中,杨联陞论学,以广义的中国经济史为中心,而旁及中国历史的各个角落。他的论著的精华多收入《中国制度史研究》(英文)、《汉学散策》(英文)、《国学探微》及《杨联升论文集》。可能与他多年执教有关,他的论文大都选题新颖,辨析细微,既有现代社会科学的总体视野,又具历史考证的微观基础,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杨联陞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系,曾选修陶希圣中国社会史、陈寅恪隋唐史课程,在领域及取向上实追随陶希圣,而在方法及风格上则借鉴陈寅恪。不过很可惜的是,他四十多岁后患抑郁症,每一二年即发作一次,故虽寿至高年,但是后期论著自然不如从前。有诗曰:剑桥岁月未蹉跎,铁幕周郎可奈何。汉学西洋称警察,如公堪继伯希和。可见杨联陞在国史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

  从书中的一些文章篇目就能看得出杨联陞的造诣。《从历史看中国的世界秩序》、《国史上的人质》、《二十四史名称试解》、《侈靡论》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史学探讨,就连我这个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读了他的论述,都收获颇丰。因为中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又是四大文明古国,可见中国的历史非常有探究价值,我们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也要以此为荣,以此为傲。

  这本书算是学术论著,所涉猎的典故非常多,有人说这是宏观下的微观考察,我觉得没错。从大处着手,从小处进行细解,自然会让你对中国历史的多面性,历朝历代对一些观点形成所起的作用,重新思考,再加上杨联陞详细的阐释,自然会让你茅塞顿开,这就是读书的乐趣,它可能不是你所喜欢的类型,但是一旦你捧起这本书,你就会从中受益,这是多么美妙的事。

  合上这本书,还是满脑子的注解,毕竟引用的都是历朝历代的著作和对此观点的阐释,如果不是这样的注解,很多国史我们还是无法解读清楚的,即便引用了这些典著,也未必有最完美的结果。我要感谢杨联陞,更要感谢那些写书留史之人,因为他们的付出,才会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研读历史,有机会读懂历史。

  《国史探微》读后感(六):第二把交椅

  记得曾见过一则学术八卦,所谓华裔美国汉学家的四把交椅:第一代为胡适,传给第二代杨联陞,再传第三代余英时,后传第四代王德威。虽是戏言,但见识了杨联陞在“学术江湖”上的地位,及与胡适先生的渊源。

  杨先生的早年文章,我以前也读过数篇,如《东汉的豪族》,虽是作者二十来岁时的手笔,但题目选得鲜明,颇有问题意识,可以看得出是全然出于治学的兴趣,用心写来。下笔也清畅可读,绝无夹缠冗余,让人不由地想到胡适提倡且力行的的白话文风。后来还读过杨先生后期的一些英文原作,遣词用句之清楚明白,可做英文的范文来看,更与胡适的英文格调有几分神似,不愧为胡先生的诤友兼传人。

  如今海外学术大家的著作文集多有重版,相形之下,显得杨先生略有几分身后寂寞了。也许这本《国史探微》能填补一个空缺。看目录中的选文,多偏重通识性的文章,即使是像我这样的学术边沿的读者,想必也能读得畅快吧。

  《国史探微》读后感(七):重新梳理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我们在学生时代都学过,如今重读这本《国史探微》,就是简单地对中国历史进行一番重新梳理,即宏观视野下的微观考察。这里不再有王朝兴盛和衰亡的故事,也不再有刘备三顾茅庐的执著,有的只是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与探究。

  杨联陞老师的这14篇论文,不是对中国历史面面俱到,而是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历史事件再逐一论述。当然,这些论文也都按着类别进行了分类,包括了社会史、经济史、史学史三大范畴,社会史的文章让我们读起来更为亲切,既有权位的专业性,又不失应有的趣味性。

  如果不是史学研究家,恐怕对阅读历史文献和国史研究感到枯燥和乏味。但是,阅读《国史探微》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毕竟这不是一本纯正的历史教科书,所以行文上更为自由,可以随意地旁证博引,即使你不知道当初的历史事件,也能从杨联陞老师的例证中找到应有的“答案”。有人可能把这本书当成是学术性的论文集,但我却觉得这本书的趣味性更值得研究,这是一本历史研究的评论集,也是对中国历史研究的趣味集。

  正如这本书中所说的那样,对整个中国历史加以观察,即可发现这个多面的中国中心之世界秩序,是在不同的时间,从许多程度不一,甚至有时几近于零的事实上,建立起来的一个神话。读这本书,重新梳理中国历史,你会发现原来中国历史的趣味性。

  《国史探微》读后感(八):《国史探微》摘记

  杨联陞视野极为开阔,不到三百页的一本书涵盖了十四个议题,说是国史探微,其实选题都是大而泛的,更偏向宏观的论述,对研究者可能有视角的启发,但和如今治史越来越“显微镜观察切片式”的趋势有背道而驰的意思,而且有时也太过漫谈,这也许和杨先生当时著述面对的读者有很大关系。

  仅做摘记,留备后用。

  从历史看中国的世界秩序:

  中国中心之世界秩序,是在不同的时间,从许多程度不一,甚至有时几近于零的事实上,建立起来的一个“神话”。(这个几近于零的评述口吻可说是又狠又准)

  讨论中国的世界秩序,尽可能分清神话与事实,当属重要,两者都可彼此影响。一个人可以说神话是一个文化的或心理的事实,但是无论如何要和政治事实分别清楚。

  羁縻政策曾被王夫之批为“愚蠢的政策”(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曾多次提及此政策)

  国史诸朝兴衰刍论

  中国传统上讲求正统朝代与僭伪朝代的区分。然而,用来判定这种差别的标准,却总随着历史家所处的时代而各有不同......就我们的目的而言,一定要切记不要让正统的观念限制住历史研究的视野。比如说,王莽的统治就也可以当作如隋朝一般的短命大朝代来研究。

  对中兴的企望,在“同治”的年号里,简直就已表露无遗——那就说要“同于顺治”(具体阐释上又有满汉同治、中外同治、东西宫同治的暧昧意思)

  传统上,喜欢把“中”这个字念成去声而非平声,其意思也就是“第二的”(与“仲”字相同),因而也就是“再”或者“另一个”的意思......中国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形:当一个朝代仅能以一种连偏安都够不上的方式残存下来的时候,对此朝不保夕的残存局面,宣传家们也要号称是中兴。

  (本文中提及的关于庙号和谥号一直是我感兴趣的话题,不知有没有好的专著看看)

  在北宋时期,四馆的官员常常冒称肚子痛来躲避值夜。结果馆阁的值夜签到簿“宿历”得到了“害肚历”的外号。

  学徒、奴隶、仆役三者形成被统治阶层中最下层的人群......从他们身上所能勒索的劳力,实际上没有限制。(这一点作为学徒行为准则的《习贾须知》可以看出,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不就是以前的学徒制吗?导师大过天。)

  国史上的女主

  汉朝太后们所扮演的是特洛伊木马的角色,引进一批充满野心的亲戚争权夺利,但她们自己只提供饵,并成为其家族的工具而已。

  国史上的人质

  北魏曾接受来自附庸国与外族的外国人质。这些北方酋长的儿子为了避免北魏首都洛阳的暑气,往往在秋天抵达,而于春天离开。因此,他们在当时的中国博得了"雁臣"这个传神的称呼。(只是看起来和大雁飞的方向正好相反)

  蒙古所要求的人质显然是与人口成正比的。在降人耶律留哥的例子中,即可看出比例为百分之二。(这个比例可是够高的)

  明代地方行政

  陆机指出,理论上封建统治者也许会更关心他的行政职贵,因为他所统治的封国等于他的财产;相反的,郡县长官却可能比较关心自己的升迁与其他的私利,而把老百姓的福利问题放在其次。(讽刺的是,陆机于八王之乱中丧生。)

  柳宗元则认为封建制度的实行,主要是对贵族的亲戚与朋友有利。相反的,虽然郡县制度也是基于独裁者的私利,但是郡县制度中却还存在着很公平合理的精神,即允许贤明才智之士进人仕途,而不是完全仰赖于世袭的贵族。而且要废除一位不良的贵族甚难,要更换一位不良的郡县长官却很容易。

  中国经济史上的数词与量词

  某些看来是虚数的实际却是实数,在一般近代文献中,太半和少半用来表示比一半大和比一半小,但实际汉代表示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

  奢靡论——传统中国一种不寻常的思想

  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叶理绥要求系中诸生能兼通中日文阅读,这个要求对任何严肃的中国史学者来说实属必要。

  中国历史的某些时期,可以发现一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认为奢侈不一定是浪费而是在整个流通过程或经济流动中有其重要性。

  训诂学的一大法宝——典籍考证学能够使研究工作者在使用文献的时候,保持高度的谨慎。一旦有了一份典籍,其他训诂学的技巧就能够帮助研究者正确地去了解它的意思。一位老练的学者如果在训诂上一时失察,也会犯错。

  例: 在魏复古的《东方专制论》中,曾写汉代一件碑刻指出:63—66年,一条驿道的建筑,使用了七十六万六千八百人。在此巨大的数字中,只有二千六百九十人是囚徒。”(页39)在此,魏复古想证明:在汉朝治下,人民劳役的劳动比起囚徒的劳动重要得多。然而这个文件一点也不能证明这种论点。有关这件碑刻的一种解说,说明了七十六万六千八百这个数字,指的是二千六百九十个囚徒人数乘上工作天的总数,而这些囚徒就构成了全部的劳动力。显然在这个特殊的个案中,并没有服义务役的军民加入。

  在公共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当中,最重要的是木材和泥土,尤其是砌墙泥,即碎泥占了支配性地位。由于这两种材料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因此中文里头称呼大规模建筑工程的标准口头禅就是“大兴土木”。甚至于现代的“civil engineering”学科就叫做“土木工程”,字面上的意思即是“泥土与木材的工程”,然而现代工程师们所用的主要建材却是钢筋水泥。

  另外一个可能强化了贪污纳贿的因素,是帝国官僚制度的官僚式作风与相互间的掣肘。明、清以来,官僚制度的结构日趋复杂,要让它发挥功能,就必须在每个关节点上,不断用银子去疏通。

  佛教寺院与国史上四种筹措金钱的制度

  国史上有四种筹措金钱的制度,分别起源于佛教的庙宇和寺院,要不然也与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当铺、合会、拍卖以及出售彩券等四种办法。

  晋代经济史释论

  据说从311年(怀帝永嘉五年)洛阳沦陷以后,下至325年(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左右,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上层阶级从中原的州郡迁移到长江以南。(移民史是个很有意思的课题)

  会子形状考

  无甚可记,不过行文中可看出杨联陞和胡适关系很好。

  二十四史名称试解

  每一部取法《史记》的史书,其名称都以"史"字收尾,而以《汉书》为典范的史书则以"书"字结尾。只有二十四史的最后五部似乎与这个说法不相吻合......《史记》与《汉书》的主要差异:前者涵括数代,而后者仅及一朝。

  官修史学的结构——唐朝至明朝间正史撰修的原则与方法

  自古有可亡之国,无可亡之史。盖前代史册,必代兴者与修,是非与夺,待后人而后公故也。

  国灭史存,古之常道。

  国可灭,史不可没。

  《国史探微》读后感(九):见微知著

  书评《国史探微》

  读这部《国史探微》,作者杨联陛早年主修经济学,后期赴美就读哈佛大学的历史系。从书中可以看出,经济学的背景时时地贯穿于作者对历史的研究和思考。作者杨联陛没有像传统历史学家一样从大局着眼,高谈阔论,而是运用经济学的眼光,抓住历史几乎被人忽略的细节,顺着逻辑这条主线,找出背后的原因。看似是一部历史书,却处处穿插着经济的推测。

  由此可见,作者在《国史探微》这部书中,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

  写书评于2015年11月9日 21:43

  《国史探微》读后感(十):读史不独以为鉴

  历史的通俗演义与时俱进,持续受到热捧。相比之下,埋首故纸专事学问而治史者反而是少数。读史,不排斥它被重新赋予的现实意义,用这个时代的语言重新阐释也是一种讨巧的方式。不同背景的学者将他们的作品打上时代的印记。

  作为“海外汉学界第一人”,杨联陞先生治史的着眼点便与前辈、海内同辈有所别了。《国史探微》收录了杨先生十四篇治史的论著,细化到古时作息时间、数词量词、会子形状等微末小事,称得上见微知著。更堪留意者,是杨先生的独特视野。

  许是两地生活经历使杨先生更能接受多元文化,他认为许多看似矛盾对立的东西,实际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譬如古时中国毫无其他文明国度存在的观念,表现在对边远少数民族的态度上。杨联陞将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提出“文化的和政治的疆界无需一致”。对定边两大主流派别绥靖派和主战派,最佳的方案是化而合之,成为同一政策的两部分。又如明代地方行政制度,有封建论和集权论,作者反对将之视为两种互不相容的组织形式,这两者应当具有更为宽广的关系。

  跨文化学习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兼容并蓄。《侈靡论》引述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叶理绥教授的观点,对任何严肃的中国史学者来说,兼通中日文的阅读实属必要。白乐日说:“大多数中国史书,都是官僚所写,写给官僚看的。”且不论此言是否有失公允,广泛参考各国史料可有效避免这种可能的偏颇。

  于是我们放下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转而和杨先生一起探访旧时月色,一砖一瓦一瓶一缶。看看古时的公共工程,没有现代化设备,却有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看看古人的年假作息,感受彼时日升月落、堂前柳下;看看权倾一时的女主们,可曾有今日娘子军的气魄风华?小小的课题不再是一个个单调的名词,为历史写下密密注脚,我们不是看客。闲读历史,只为更真实地品味心下慢慢滋生出的感情。

  ——乙未年读杨联陞《国史探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