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孩子:挑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孩子:挑战读后感10篇

2018-06-11 21: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孩子:挑战读后感10篇

  《孩子挑战》是一本由【美】鲁道夫·德雷克斯 / 【美】薇姬·索尔兹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5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孩子:挑战》读后感(一):你应该成为一个会教育家长 (文/苏菲)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恐怕没有哪个父母,敢说自己没有为教育孩子焦灼过。在我周围,有很多家长认为,大人忙到分身乏术努力赚钱,给孩子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条件,就是个基本称职的家长了。那么孩子谁来教育呢?说起来有点可笑。他们的答案是,孩子小时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顾着,自然是由他们教育,等孩子大点了,上了幼儿园以后,就该交给老师教育了。最常见的一个说法是,倘若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家长就会对老师说:“老师你该怎么管就怎么管吧!”这句话暗含的意思是,我把孩子就交给你了啊,孩子不成器,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我们家长不会责怪你。多么深明大义啊!然而,这种态度恰恰掩盖了真正的问题

  家长表现出的种种焦灼,更多的是一种情绪,这和焦虑不同层次。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一着急就把教育的责任推给老师,这实际上是许多家长并没有对教育孩子有清醒认识。而当一个家长意识到自己在为教育孩子的问题焦虑,而不仅仅只是着急的时候,才可能更进一步发现问题所在动力。教育孩子的方法可能会有千万种,但重要的是,在当前的社会中,如何作为一个家长。

  《孩子:挑战》,这个书名真是一针见血。孩子就是挑战,是对家长、老师等等施教人的挑战。所以这本书,与其说是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之作,不如说是教育教育者的方法论。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是一位有着四十年教育经验的儿童研究者,他提出的理论原则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体系,其中心论点就是,家长学习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在这里,合作者不是放任的“与孩子做朋友”,也不是古板的教条。家长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学习通过孩子的表现对孩子的心理做出正确判断,进而家长做出相应的行为。这需要理性的心理学知识,更需要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成为一个善于教育的家长,需要父母们不断的学习。

  这本书就像一只牛虻,每一个主题,每一个案例,都是对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家庭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敲响警钟,一路读下来,我童年接受家庭教育情景时不时的重现眼前,书中的案例丰富而多样,案例中很多小孩做出的行为,竟然我在小时候都做过。这些行为背后暗藏的心理动机,早在时间中早就淡忘,然而那时的种种却如魔鬼般操纵我,直到现在。例如,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权力之争。当家长批评孩子的时候,更多时候孩子会自动(无意识地)调整成“聋子模式”。而在此时,无论家长的批评多么声情并茂,多么撕心裂肺,多么恨铁不成钢,都无济于事。因为此时的孩子在以沉默对抗家长的权力。可悲的是,这种对抗大多以家长的失败告终。而这样的结果,又反过来加剧了孩子的好胜心,好战心,以致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反叛”。而解决的方法,又是很多家长做不到的。那就是,如果在战争开始时,家长就能敏锐的察觉到孩子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却还要做,那么家长就不应再用语言批评孩子,此时的语言不是沟通桥梁,而是长枪大炮。事实上,很多人都是忍不住的。怎么能不教育他呢?不通过语言说服他,难道还要用“武力”解决吗?这个困扰真是令家长难受极了。作者通过在研究中心的案例分析告诉我们,家长在闭嘴沉默的同时,要用行动明确地告诉孩子,“你这样做对我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就是“让他的帆,无风可吹”的方法。

  厚厚的一本书,有三十八章,每一章说一个主题,又配有相当多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不仅适合国外家庭关系,而且更适合当下在中国社会的家庭关系。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老一辈那种家长独裁已然崩塌了,孩子在渐趋民主的社会生活中早已懂得了自己的“权利”。而处在知识荒芜的“民主”教育的家长,却对此手足无策。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这本书引进我国,是一大幸事。无论家长还是老师,我个人建议,希望大家读一读,一来反思自己与父母的家庭关系,二来学习如何在成为一个合作者的过程中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作者:苏菲,转载请告知。欢迎约评!豆瓣:米娜的小生邮箱:2724218395@qq.com)

  《孩子:挑战》读后感(二):尊重和合作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或许是想从中找点什么套路事实上,我现在确实也在用着一两个,而且挺好使的。但是,等这本书读到过半,我开始发觉:各种育儿方法的学习,包括读书、探讨等,多是为了开阔眼界,打开思路,而不是照搬照抄。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也许在他身上正发生着和书里一样事儿,但是再像的情况,也有不一样的理由。如果我们只是照搬书里学到的那些皮毛,就指望能摆平一切,那到时候我们一定会发现,似乎更混乱了。

  我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大致是说:你一定会说,做妈妈怎么这么麻烦。是呀,做父母哪有那么容易

  这本书里,贯穿着观点有“尊重”、“合作”。孩子并不比我们低一等,孩子也有自己的处事能力。如果我们“尊重”孩子的观点,力求与他们“合作”,那么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至于这本书里提到的不少事例,在我看来,并不适用,有一些甚至于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那就先放在一边吧。就好像每个爸妈都有自己一套育儿的方式,我们不必去评价别人,倒是可以吸取其中精华。能从别人的身上审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倒也是种相当不错的体验。

  这本书里涵盖了很多内容。一口气看完定有许多忘记的,哪怕是划了线。过段时间再拿出来翻翻,应该也有不少惊喜吧。因为宝宝在长大,她懂的多了,表现的多了。也许那时候我会正在为某件事发愁。而需要提醒自己的是,做一个不发火的妈妈。这项挑战需要一个理性的心。希望收获一颗温暖的心。

  《孩子:挑战》读后感(三):看了那么多育儿书,为什么还是搞不定熊孩子

  育儿之路,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艰辛。作为父母,我们焦虑的寻求答案,买来各种育儿书籍,如饥似渴地学习。当然,从中也学到了各种理论和方法,但熊孩子脾气爆发,撒泼耍赖时,我们还是常常束手无策内心充满沮丧烦躁。 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还是没有找到好的办法,依旧收服不了熊孩子?当我读到《孩子:挑战》这本书时,心情豁然开朗,之前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反思和领悟,促使我对亲子关系的理解更为透彻引导我去找寻更有效的解决方式。 如果说之前的育儿书是各种实践性的观点,而这本,则是提纲挈领,集理论与实践一体的一本书。书中提到的观点,让我幡然醒悟,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生动的事例,不是纸上谈兵,不是高深莫测,而是有据可循。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育儿书。 我们并不是好的榜样成人从来没有做过孩子的好榜样。” 我们父母那一代,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没有什么育儿理念的遵循,大多数是放养式、粗放式的,我们大多数人也都循规蹈矩完成人生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但是现在还能够遵循这种方式来养育我们的后代吗?仔细思考,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淡定回答,可以。显然,这已经不能跟得上时代步伐节奏,而我们,要面对更多的挑战。 我们曾经发现父母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不合理方式,于是下决心在养育下一代时,努力改进,做更好的父母。雄心壮志在,理论体系,知识储备是否也在?也许并没有。 没有学过任何一门关于育儿的课程,关于儿童的心理、行为的理论都是靠零零散散的碎片化知识,仅仅读过几本书,离目标还相去甚远。 现在的家长普遍认为,不能用打屁股的方式来管教不听话的小孩,但哪种方法才是有效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我们希望赋予孩子平等自由的权利,但界限在何处?他们应当承担何种义务?反思之后,挑战摆在面前。 当渐渐意识到言传身教重要性时,审视自我,发现做一个好的榜样并不容易,需要重新努力构建自己的人生。这促使我们去学习、去改进、去反思,对于孩子的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远胜过唠叨说教,而我们也从此走上心智成熟旅程。 没有所谓的完美关系 “没有所谓的完美关系,我们需要的是有所进步而不是完美。” 当我读到这句话时,内心不禁充满感激,原来我可以不必对于完美耿耿于怀。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担心做得不够好,因为做不到好爸爸好妈妈而紧张兮兮,却忘记了我们并不是完美的人,亲子关系也是如此。 这让我幡然醒悟,不必尽善尽美,不必太过苛求,只要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去改进,就是一种积极向上力量。只要有所进步,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自信,会做得更好。 理想的亲子关系,有赖于父母对孩子深入的了解。毕竟,每个孩子都是如此不同,仿佛美丽花朵,有的开在春季,而有的开在冬季。 了解孩子,是作为父母的必修课,也是只有父母才能够完成的任务。“如果我们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必须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否则我们几乎难以改变他们的行为。” 孩子善于观察,但对观察到的结果进行理解时,可能产生的理解和定论是有偏差的,于是会导致他们对于自身的定位价值观也是错误的。只有父母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才能找到行之有效对策,去扭转局面。 关于权力之争 从前,父辈们管教孩子的时候,总是说“你应该这样,那样”,“你现在就去做……赶快去”,而这个时候我们总是不情愿,不高兴,不开心。如果不听从指挥,可能会招来一顿痛打。 现在我们管教自己的孩子时,也会不自觉的用这种方法,实际效果并不好,最后可能自己也会吼叫起来。而实质上,这就是一种权力之争,这是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父母强迫孩子按照指示去做,孩子想要表现自己的权力。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敢于反抗,试探你的底线,而从前的我们却不敢? 我们赋予了他们民主与平等,但没有规定界限和应当承担的责任。当我们显示权力时,孩子们开始“宣战”,不愿意受到控制和支配,于是家庭变成了硝烟四起的战场。 当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很容易发现,这并不是有效的相处方式,我们还是用了过时的态度和方法,去教育新时代的小孩,不合时宜。 重新审视作为父母的地位,我们已经能够了解,自己的新角色是引领者而不是独裁者。我们不能去控制和支配孩子,就要学会如何引导和激励。 孩子的违抗,肯定打击我们的权威自尊,但如果我们能够将权威放在一边,不断审视自己,提醒自己,退出权力之争,就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若要孩子高高山顶立,为人父母必须深深海底行。”我们并不完美,但拥有不断进步的愿望和动力,孩子是我们人生的挑战,也是人生的转机,所以,做更好的父母,更好的榜样!

  《孩子:挑战》读后感(四):与孩子一起成长

  起初看到书名觉得莫名其妙,只是为了参加读书会才买了这本书来读,本以为里面会有很多奇奇怪怪、专业术语讲解,看完第一章就有了停不下来的节奏。本书通俗易懂,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分析孩子在与家长相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在里面不时能发现自己影子,因为好多事我们也是那么做的,这点让人倍感亲切醍醐灌顶

  在读的过程中,还可以不时的回忆一下自己父母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发现自己处理问题方式形成的根源,更好的察觉自己的内在心理,因此,读书的过程也是一次自我成长的过程。

  《孩子:挑战》读后感(五):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你知道多少?

  我们来看看,以下这些行为是否在自己身上发生过:

  •当你三岁的儿子公园里荡秋千的时候,你是不是会经常叮嘱他“宝贝,要小心点,别摔下来了”,或者直接帮孩子推秋千;

  •家里两岁的孩子老是要玩垃圾桶,妈妈每天都要告诫多次还打了他的屁股,但是这告诫却没什么作用,孩子还是每天玩垃圾桶;

  •带孩子去做客,为了得到孩子的配合在外面好好表现,妈妈对孩子说“等下在阿姨家要乖乖的,晚上回来妈妈给你做好吃的”;

  •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表现优异,奶奶动不动就对弟弟说:“哥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呀,为什么你做不到呢?”

  •你在家里处理工作事情,孩子一会跑过来说要尿尿,一会跑过来说要脱衣服,一会又跑过来说口渴了要喝水。。。。。。

  •儿子做错事了,爸爸吼了他两声,儿子找妈妈告状,妈妈立马把儿子拉到一旁安慰,一边和爸爸大吵出口;

  •奶奶很疼爱孙子,经常给孩子买礼物,妈妈觉得奶奶有点溺爱孙子,要求爸爸和奶奶沟通不要再送礼物给孩子;

  •。。。。。。。

  想要推荐这本书是因为里面的一段话深深的触动了:

  “在孩子生活的环境中,除了父母以外还有其他的大人,通常祖父母和亲戚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其他大人,接着是邻居、父母的朋友、老师、社区里的人。父母很难控制这些人对孩子的影响。当孩子受到不良影响时,父母会本能地去反对这个大人,申明自己的理念,减少或消除这些人对孩子的影响。这其实没有什么用,孩子并不需要别人给自己的环境设置防线,或者重新规划。我们要做的,是当孩子对这些影响产生反应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外界影响本身对孩子不重要,他怎么反应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和我们一样平等的个体,但是我们对于平等的意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对于尊重的感知也还不够系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依然把孩子们当做一个“价值观、思维、能力”远远不如我们的小宝宝,特别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

  我们依然习惯于用我们的价值观来为孩子做出选择,用我们的权威来对孩子做出奖励和惩罚,用我们的能力来为孩子提供保护介入他们的事情。

  而事实上,孩子往往比我们有能力,很多时候孩子的聪明才智胜过我们。

  德雷克斯在书中倡导:既不建议家长纵容孩子,也不建议家长严惩孩子,家长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

  《孩子:挑战》,不仅能带你一步步跳脱出来反观自己的育儿方式,也能帮你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的个体情绪和行为。

  经典文摘

  •每个“家庭星座”成员的行为模式,由他们对自己家庭位置的想法来决定。同时,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又微妙地影响着其他人的行为。

  •孩子天生尽其所能寻找归属感。健康的孩子能够随遇而安、顺其自然,通过展现能力和积极参与找到归属感。

  •感到气馁的孩子,没有得到鼓励,他的归属感就得不到满足。于是他的中心就会转向通过他人得到归属感和自我认知。可能通过“过度关注”“权力之争”“”“报复”“自暴自弃”来寻求归属感。

  •我们必须意识到,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是毫无用处的,没有哪种惩罚能得到持久的服从。

  •我们无法将孩子保护在真实生活之外,因此,帮助孩子为真实生活做好准备,才是最重要的。替孩子难过,是大人所有态度中对孩子伤害罪严重的态度之一。

  •当我们用贿赂换取孩子的好行为时,其实我们是在表现自己对孩子的不信任,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很气馁。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留心什么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并且完全把处理这件事情的权利交给孩子。

  书评转自趣妈公众号,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趣妈微信公众号

  《孩子:挑战》读后感(六):适合父母学习的育儿书籍

  作为一个准妈妈,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能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本书可以防止新手妈妈做不妥的行为或者帮助已经被孩子问题所困扰的妈妈。(我是边阅读边做笔记的,可以帮助记忆)

  书中一直强调的是: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而且在整个家庭中的地位是和父母平等的,并不因为孩子弱小而看清孩子。父母在于孩子的沟通中以对待朋友的语气交流,观察孩子的行为背后的意义。

  孩子的安全感基于他有没有归属感,即孩子会不断追求自己的价值。父母正确引导孩子自己的价值是来自于合作与贡献,而不是受到他人的关注和让父母不断地为他付出。在符合规范和秩序的前提下给予孩子自由的权利,不强迫孩子顺从,用激发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主动遵循规矩。

  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父母不要替他做,当孩子表现出想要做一些新的尝试时,只要不涉及到危险,应该鼓励孩子,即使失败了可以让孩子再次尝试,让他从中学习并获得成功的快乐。

  父母的责任不是塑造孩子,而是引导孩子主动思考。

  《孩子:挑战》读后感(七):新亲子时代

  不知道是因为年龄渐长,还是由于身边朋友同事的话题都开始转变成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也开始逐渐关注并思考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自己也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总结了一些方法与策略,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还是觉得为我推开了另一扇门,从全新的角度让我理解了很多问题。

  身边一位姐姐有一个上高三的女儿,母亲女儿互不相让,经常争吵不停僵持不休,以致于都要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有时候我严重怀疑这位姐姐的心脏病都是因为在这些争执中被气出来的。但是让我惊讶的是某一次聚会,说起小孩子的时候,姐姐提起小时候的女儿有多可爱多么疼妈妈,那一刻她眼中满漾深情,让我一个旁观者都看得出其中深切的母爱,这两种感情决裂之深,距离之远同样让我非常惊讶,会让人难以想象这是发生在同一对母女身上的事情。

  而这本书就从社会学角度上为我们完美解释了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社会形态已经从独裁的阶级社会转变成平等的民主社会,而这种民主不仅仅体现在社会政治中,也体现在家庭关系中,如果以前的孩子都更加顺从父母权威的话,现在的孩子则受到了更多社会生活的影响,企图得到更多的权利与自由。如果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家庭教育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摆正对于孩子的教育态度。同时,这本书中也从孩子最基本的心理出发,为我们深入讲解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想尽办法不断获取成年人关注并且与父母争夺控制权的心态,这样,之前困惑我内心很久孩子难解的行为疑问终于有了答案,原来孩子的心态是如此简单而又复杂,也许他们要求的不多,但是父母却不见得都能满足,有些时候还会适得其反。而在这些心理学分析之后,我想针对孩子的许多看似不合理的行为与言语中,我们会找到更多心理变化的蛛丝马迹,并且采取更加有效的方针。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既为家长们讲解了孩子基本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理特征,也为孩子们的具体行为做出了精当的分析,因为尽管了解了孩子的心理活动,也难以对每个情况做出恰当的应对,因为孩子的头脑确实太聪明了,他们往往会想出很多古灵精怪甚至匪夷所思的点子,而这些具体事例则为每位家长提供了方法论,这样家长们学习到了应对孩子的具体办法之余,也能举一反三对于孩子的类似行为做出恰当的反应。而家长们在一个一个的实践新办法的过程中,一定会慢慢体会到民主自由的家庭气氛会带来更和谐的亲子关系。

  最后,我还想称赞一下作者的文笔,书中不乏很多心理学知识,却能将道理讲入每个人心中,我想即使面对着再棘手再难以管教的孩子,看见这本书中所运用的方法,以及作者细腻而宽慰人心的话语,都会感到充满了希望,就像作者所说,亲子关系的改变不会立竿见影,孩子的不良习惯也不要期望一夜之间改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一种挑战,如何在这种关系中让彼此成长,是家长一生的挑战。

  《孩子:挑战》读后感(八):乖,妈妈就静静的看你装逼

  最近我听到一特气愤的事儿,就是一个小兔崽子为了验证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孕妇摔倒会流产这一剧情,居然在亲戚家给一个孕妇来了一个大力猛推,幸亏这孕妇的小姑子眼疾手快给扶住了,虽然是以双膝跪地的姿势。艾玛这下可把小姑子给气炸了,二话不说,袖子一撸,左手拖把杆,右手擀面杖这就噼里啪啦一顿揍啊,最后把熊孩子踹出家门。啧,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那种暴怒,虽说以暴制暴并不正确,但有的时候,这些熊孩子真的能让你恨的牙痒。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笑话,说一对准备要孩子的夫妻虔诚的向一对已经有孩子的夫妻请教,什么是有孩子后最需要准备的,对方告诉他俩,只需准备降压药和速效救心丸即可。呵呵!

  养过孩子的家长大概都感受过那种,在众目睽睽之下,你家孩子赖在地上360度撒泼打滚就是不起来的尴尬,但是你还必须得忍啊,为什么呀?因为很多育儿理论都说要温柔的对待孩子啊,只有坏家长没有坏孩子啊云云。结果,孩子没养出个所以然来,你先成了孙子。

  我自己也是一个妈妈,当我闺女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时候,我就已经翻遍了各种讲“terrible two”的文章,觉得自己棒棒哒!但是当我闺女真的失控,摔东西尖叫时,我还是憋到内伤。 直到我最近看了本很牛逼的书叫《孩子:挑战》。为什么说它牛逼呢?因为它是儿童心理学的祭奠之作,成书很早(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1972年就跟大家拜拜了),直接影响了现代教育理念的正面管教、父母效能训练理论的发展。鲁道夫•德雷克斯不仅是精神病医生还是儿童心理学家,他的理论更多的是受到心理学大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但他极具创造性的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手段,而这都会在书中有所体现。

  了解过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朋友们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的行为偏差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情绪问题。”说人话,就是孩子们的行为都是有一定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往往是跟他们的心理需要密切相关。而《孩子:挑战》这本书就是一条条的帮你分析:你的娃为啥这么作妖?你的娃为啥总跟你对着干?而且他们这样的行为都跟你家长有关,你知道吗?全书都在重申一个观念:我们对孩子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管教,而应该是以尊重他作为一个人的态度上去引导他,家长和孩子在教育这条路上是合作共赢的方式。听起来有点鸡汤对不对,别急!大师怎么可能只熬鸡汤?

  正如德雷克斯所言,“毕竟我们不是要教给家长心理学知识,而是给她们提供一切切实可行的方法。”《孩子:挑战》整本书全是干货,每个章节都有具体的案例和实操方法,但干货有点多,有点噎,真的需要反复的去读(我看了两遍),也因为重方法弱理论,所以书整体而言是比较零散的,章节之间内在逻辑性不强,正如我前面所说,唯一能够贯穿其中的理念就是把你的孩子当成你的合作者而不是奴隶,当然也不是上帝,你们是平等的,你要尊重他,他也要尊重你。

一、 能够教育人的往往是事实本身而不是说教

  这里要提到两个概念:自然结果和逻辑结果。举个例子,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忘记把作业本带到学校,而你忍住了给他送去的冲动,结果他被老师批了一顿,回到家里埋怨你不帮他装作业时,你温和的告诉他:“!亲爱的,真可惜,你忘带作业了,不过这是你自己的事情。”这就叫自然结果,自然而然的发生,你没有责骂他也没有替他做事情,而他也会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如果你心急火燎的跑到学校赶在老师收作业前把作业本送到孩子手里还不忘骂他两句“脑子里装的都是shi”,再放个狠话“晚上不准看电视”,这就叫逻辑结果。看到没有,当中的区别就在于你家长有没有插手,你有没有替孩子承担他该负的责任。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特别郁闷,这娃是耳朵聋了吗?为啥我磨破嘴皮他也没个记性?那么请你仔细想想,你是不是替孩子做了太多,从来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承担做错事情的后果。“很多时候,父母有很好的机会让孩子体验自己不良行为造成的后果,但因为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怜爱,想要去保护让他们,结果夺走了让孩子体验的机会,甚至还会用自己的方式夹杂着责骂或说教来惩罚孩子。”

  孩子是最敏感最聪明的,他内心十分清楚,你会替他包办一切,那他为什么要自己做,为什么要记住呢,并且这样的顽皮还能得到大人持续的关注,高兴还累不几呢怎么会改?熊孩子就这样诞生了。

  就拿吃饭这件事来说吧,肯定有好多家长头疼不已,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孩子站在桌子上等着家长喂饭,吃一口跑了,家长在后边骂骂咧咧的猛追。但是也有乖乖吃饭的,我之前听过一个妈妈说她的老板家的儿子吃饭就很有礼貌,既不无法无天,也不需要喂饭。秘诀就是他老板家,在吃饭这件事上坚决贯彻一个原则就是“不吃请滚!”如果不好好吃饭,那不好意思请离开餐桌,直到下一顿饭之前没有零食也没有加餐。因为你不好好吃饭那就意味着你不饿,既然不饿,请忙你的去,不强制你吃饭,但也不能影响其他人吃饭。

  也许会有人说,哦天呐,不让孩子吃饭,孩子饿坏了怎么办?说真的,一顿不吃能饿坏吗?夸张孩子的软弱只能说明你得了“可怜宝宝综合征”,你用怜悯和同情强化了一个孩子的放纵。我们太多的家长在该用理性的时候用了感性,孩子的心是脆弱的,但不代表它就不会强大,只有给他机会,让他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一次次练习中才能学会成人世界的需要的本领。

二、有一个解决两代育儿观念冲突的心法,你要不要?

  人们常说结婚后的第一年是纸婚,因为这一年婚姻相当脆弱,说破就破,但我觉得有了孩子的第一年才应该叫纸婚。我自从有了孩子后,整个人性情大变,本来是温顺小绵羊,现在活脱大灰狼,上能怼玉皇大帝,下能怼老鼠蚂蚁,为啥呢?因为育儿和老一辈不同啊!自己亲妈能忍,婆婆怼多了,你老公脸就黑了。而且大家都很委屈,明明都是为了娃,为啥就是要不停的撕逼呢?

  德雷克斯一语中的:“妈妈对自己育儿能力的信心,和她在乎其他人的育儿方式这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妈妈能够激发孩子的行为越来越好,妈妈就不会在乎其他人的方式,其他人只不过是孩子环境中的事实情况而已。”育儿说到底,是成年人和孩子之间的人际交往,成年人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和引导孩子。

  所以妈妈们要对自己的育儿方式足够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最深刻的影响孩子,因为其他诸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之类的都是孩子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人际关系而已。当然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你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你是孩子生活中主要的监护人。

  对孩子而言,将来还要跟老师、同学交往,而这些人和你家长的理念未必都会一致,难道要去一一反对他们吗?而且孩子是极聪明的,他们很会察言观色,他们绝对不会混淆自己和某个人的相处方式的。我7岁的外甥女堪称变脸小天后,在姥姥面前蹬鼻子上脸,但是一到我姐面前就立马秒变小白兔。

  所以德雷克斯说“孩子并不需要别人给自己的环境设置防线,或者重新规划。我们要做的,是当孩子对这些影响产生反应时,给予恰当的指导。”我们真正能够做的,是引导孩子,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用爱接纳,用心教导。而那些和我们观念不同的人,随他去吧,反正他也没办法主导你孩子的人生。

  看到这儿,你知道怎么去破解因育儿产生的矛盾了吧,无它,唯坚定自身而已,争吵、指责没有任何意义。

  书里的精华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反复看几遍都是值得的。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学了再多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才是硬道理。我最近为了能让自己育儿更专(神)业(精)化(质),还报了高级育婴师,书多到看的想哭。但我始终认为,育儿这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这是我们身为家长必须做好的工作,必须拿出该有的专业度。

  也许你会说,当父母太累了,为什么要学这么多育儿知识呢?我放羊行不行?用整本书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来回应你:“可能你会说,这太难了。是啊,这不容易,谁说过做父母是件容易事儿呢?”

  《孩子:挑战》读后感(九):让孩子知道与特权相伴的是责任,承担选择的自然结果

  当妈妈之后,给孩子买买买玩具是最开心,可是面对如图被轰炸过的客厅、满地的玩具,心里又是怎样一个崩溃了得。生气、抓狂、恼怒、咆哮……唠叨、妥协、默默收拾满地狼藉……一不小心就踩到积木、乐高,痛的直跳脚,恨不得把娃塞回肚子里。

  即使妈妈们已经第100遍说“要自己把玩具收拾好”,甚至惩罚、打骂了孩子,只要你无法忍受满屋的乱、仍在替他收拾,还是会有第101次的情景重现。而孩子的内心戏是这样的:不管怎样,你还是会替我收拾的。我赢了。收拾玩具是你的工作,不是我的!

  如果有妈妈已经遇到上述的场景,不妨按照《孩子 挑战》这本书的指引,试试下面这一招——让孩子承担选择的自然结果:

  1.预先约定:和善(你生气你就输了)地告诉孩子们,从现在起,如果他们不收拾玩具,妈妈会收【重要原则:我们决定我们要做什么,而让孩子承担这一决定的自然后果,这与惩罚可不一样。】and告诉孩子,凡是妈妈收起来的玩具,全都保管起来,直到孩子们用收拾其他玩具的行动表明他们会照料好自己的玩具。

  2.现场管理:孩子玩游戏时,如果把玩具扔在一边,妈妈们只要问一遍:“你想把玩具收起来,还是想让我来收?”这时,如果是孩子们心爱的玩具,他会跑过来抢走自己放好。如果不是,那只能说明家里的玩具太多了,妈妈们要收敛买买买的心。

  3.坚持约定:如果孩子在玩具收起来后,跑来找你索要,记得坚持之前的约定——连续一段时间比如一个礼拜,自己收拾其他的玩具,来表明他会照顾自己的玩具,才能拿回“走丢”的玩具。很多家长会叨叨半天,教育半天,但扔玩具还给孩子。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无视你的话。

  4.买少买精:如果孩子无视你收起玩具的行为,那可能真的是因为他的玩具太多不在乎。家长们应该为这个问题负责。其实不妨让孩子参与买玩具这件事:孩子们对自己投资的东西似乎更加在意,所以如果要承担购买玩具的一部分费用,他们就会掂量这个玩具的价值,要不要买,要不要用攒下来的零用钱买这个玩具而不是另一个。

  此招数的背后逻辑在于:让孩子知道与特权相伴的是责任。【特权=责任;缺乏责任=丧失特权】拥有玩具是一种特权。与这个特权相伴随的责任是照料好玩具。不承担照料玩具的责任的逻辑后果,显然就是失去拥有玩具这个特权。

  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个逻辑,很多类似的问题都很好处理了:

  拥有自己的房间是特权,相伴的责任是整理好自己的房间。不整理的逻辑后果就是关键时刻找不到想要的东西、第二天没有干净衣服穿(妈妈只洗脏衣篮里的衣服,扔在房间里的可不管)。

  早上坐妈妈的车去上学是特权,相伴的责任是按照妈妈的时间表出门。不遵守约定的逻辑后果就是来不及吃早饭就要出门自己饿肚子、没赶上妈妈的车上学迟到等等。

  与此同时,整个过程中家长始终坚持:

  决定她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命令孩子做什么);

  以尊重的态度预先让孩子知道

  始终坚持并说到做到。

  《孩子:挑战》读后感(十):父母人手一本,可以的

  在对我最有价值的书单中,本书绝对名列前五。

  糖糖今年刚上学,原来的问题、新的挑战,经过新环境的放大,变得加倍麻烦;而我们因为新换工作,能花在她身上的时间反而变少了。面对种种情况,我们正在反思自身作为父母的原则。而此书的出现,说是天降甘霖,也一点儿不过分。

  全书的理论体系并不复杂,包括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前提一,从孩子方面看,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而这种定位完全是在与父母为主导的环境的交互中形成的,是由父母的言行决定的。不当言行则会导致不良的定位。举例而言,如果父母过于保护和关照,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个没能力以及不需要能干的人;如果父母责骂过多,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前提二,从社会方面看,平等和民主等观念已深入人心,孩子不再被认为是成人的附属物,他们也能敏锐地感受到相应的观念,因此传统上威权式的培养方式已不再适用,基于对等地位实施管教是父母不得不的选择。

  一个结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需要将他们视为有独立思考和行为能力的个体并予以充分地尊重。至于如何实现,作者最常说的话就是,“让他的帆,无风可吹”。解释一下的话,这应该包括行动上的保持距离和情感上的不动声色。保持距离意味着要放手让孩子去试错、去解决问题、去自主选择,无论结果如何要始终坚持如此;不动声色意味着充沛的感情,无论是赞赏、怜悯,还是愤怒、失望,都会引起对人不对事的态度,也都是有害的。很多时候,要跳出父母的身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普通朋友,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或行动。当然,以上不适用于那些根本疏于管教孩子的父母,这种人就剔除在讨论范围以外吧。

  全书分成很多细碎的章节,每章都会罗列若干个案例,以阐述一项具体的教育方法。一般是先以案例起头,之后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炼一些行为准则。全书上百个案例覆盖了需要养育孩子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因此也有很多具体的教导方式可以参考。但万变不离其宗,案例更有价值的地方是能让父母逐步掌握书中的理论体系,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去解决自己会面对的无穷无尽的问题。

  此外,作者还提到好习惯都不是一天养成的,而父母也是普通人,并不能保证所有反应都是正确的 。那么,不管是孩子还是自己做错了,都需要父母能包容和放下,专注未来而不是纠结过往,才能慢慢看到效果。

  这本书大概完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很巧的是,那个时代的美国父母和当前的中国父母,实在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样作为中产阶级,同样刚刚从大家庭演进到核心家庭,打还是不打、管还是不管、给买还是不给买、让玩还是不让玩,这些贯穿全书的案例,大多数搬到中国完全没有违和感,甚至根本不需要读者转换场景去思考。

  仅此推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