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伊斯坦布尔孤儿》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伊斯坦布尔孤儿》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31: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伊斯坦布尔孤儿》读后感10篇

  《伊斯坦布尔孤儿》是一本由(土耳其)埃利芙•沙法克 / Elif Shafak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斯坦布尔孤儿》读后感(一):谁是伊斯坦布尔的孤儿

  身为一个超级大的民族的一员,我们很少思考归属感的问题。而作为一个被迫害被驱逐的民族,亚美尼亚民族显然有着深深的伤痛,这种伤痛带来的影响通过两个家族的故事娓娓道来。

  流亡在外的亚美尼亚家庭对土耳其有着深深的怨忿,他们极力保留着自己的民族性,并对过往的伤痛耿耿于怀。

  留在原地的土耳其家庭则选择遗忘,他们试图将过去的痕迹抹去,假装历史已经翻过一页。

  当年轻一代的小姑娘试图追寻自己的根源时,历史的幕布被徐徐拉开,两个家庭的隐秘联系慢慢展现出来。原来,历史从未翻过,“时间是旋转的循环,未来比过去古老,过去则和新播种的田地一样清新。”,所有人都没能逃开历史的诅咒,大家都有一样的伤痛,施虐着并不比被害者幸福。到底谁是伊斯坦布尔的孤儿?或许大家都是。

  最后,温热的雨一滴一滴的落下来,“这是关于雨的一点事实,可以把它比作悲伤:你尽力想不被它所扰,保持安全又干爽,但如果你失败了,就出现这么个情况你开始看到问题不是点滴地出现,而是持续不断地涌出,于是你决定还不如让雨淋湿透。”

  希望眼泪可以洗刷掉沉重的过往,所有人可以慢慢走出来,迎接新的生活。

  这本小说写得很流畅,结构很精巧,翻译也不错,可读性很强。伊斯坦布尔是一个复杂又迷人的城市。

  最后,希望世界和平。

  《伊斯坦布尔孤儿》读后感(二):《伊斯坦布尔孤儿》——直击人性的鲜血淋漓

  1.

  郑重推荐

  四天前,我看完了这本《伊斯坦布尔孤儿》。读后的第一天,我选择沉淀,让所有的情节和激动的心情都沉淀。第二天,当我开始写文章的时候,不知怎的,不管我怎样写,我都不满意。第三天,我又尝试了一遍,也还是不满意。本来坚持日更的我,最后连日更都断了。对于这样一本书,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去写。

  我不想透露小说最精彩的情节,因为这对于还没有读过这本书但又想要阅读的读者来说很不公平。我也不想讲太多关于种族主义的话题,因为对此方面,我见解并不深刻。

  我想说,这本书的语言美极了。可是,要赞美一本小说的语言美,就应该写出哪里美。最虚幻的评价就是感觉美,很多情绪在文字间流动,只可意会。

  终于,今天,我还是写出这篇文章,郑重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伊斯坦布尔孤儿》!

  2.

  最美是人性

  这本书让我震撼,让我感动,触发我的很多情绪,却又让人无从说起。

  后来,我想,这本书并非胜在情节,而是胜在对人性逼真的描摹。

  为什么泽丽哈是那样的倔强、愤怒?为什么她从来不提孩子的父亲?为什么苏珊会有那样的种族主义,为什么阿斯亚会那么信奉虚无主义?

  事情总是出乎我们意料,但回过头来,又会发现一切尽在情理之中。

  透过泽丽哈淡漠的神情,我看到落寞、悲伤和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但同时,她又宛如一个战士,这么多年,她活着,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爱阿斯亚,但却又尽量不让那种爱成为 束缚。她已经被家族的爱绑缚得无法喘息,对于自己的孩子,她能给予的,便是让她安心做自己。

  初看书名,我以为这一定是一本人物跨越苦难实现成长的书籍,可是,看过之后,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本书写的是人性,而且都是美好的人性。

  不管每个人都做过什么,他们甚至站在完全对立的立场上,但我依然能够感受到每个人物身上对于热爱那种一如既往坚持。

  3.

  种族主义

  种族主义两个立场,到底谁对谁错?当一个人背负起一个民族的苦难,她又该如何自处呢?

  这是本书抛给大众的一个问题,答案要向内心去找。然而,作者也并非没有立场,正如文中所说:

  民族主义热情只能用一个痛苦替代另一个痛苦,不可避免地将对无权无势和无依无靠的人不利。最后少数民族付出极大的代价,使得自己脱离了更大的主体,只不过是滋生出他们自己的压迫者。民族主义不过是压迫者的替代。不被不同的种族欺压,却最终落得被自己的人压迫。

  亚美尼亚人和土耳其人本就是同根同源,曾经他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他们吃同样的食物,呼吸一样的空气,脚踏同一片土地。

  一场战争打破了和谐的共处,彼此仇恨无益。历史的新仇旧怨,若要清算,最遭殃的,不过就是当下生活着的普通人。

  历史应该被铭记,同样也要提防使之不要成为攻击他人的利器。

  有一种东西叫集体歇斯底里。这是一个科学上已知的事实,即集体能够操纵他们个体成员的信仰、思想、甚至身体反应。你一直一遍又一遍地听一个特定的故事,接下来你知道你已经把这个故事内化了。从那一刻起,它就不再是别人的故事了,而是现实,你的现实!

  这是可怕的事情,我们整天被各种故事包围,我们的信仰是否也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的呢?很难说是不是,但可以肯定的是,个人独立的思考不能缺失。

  种族主义如是,其他的问题也都如此。我们要动脑,不能偏听偏信。尽管很难,但很有必要。

  4.

  个人虚无主义

  阿斯亚的个人虚无主义,十分的吸引我。究竟是怎样的境遇,让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思想呢?

  “绝大多数人从不思考,思考的人绝不会成为大多数。”这正是身为少数者的孤独。

  她的这种孤独伴着戏谑,且自成一格。

  然而,阿尔曼努什的到来,打破了她孤身一人的境地,有了伙伴的她,也逐渐显露出可爱的一面。

  没有谁生来注定孤独,但有不可违抗的命运。读到最后,我们知道了阿斯亚的身世,理解她的同时,又更加钦佩她的母亲。

  是怎样的隐忍,才能把一个秘密守护多年?这近二十年,她又带着怎样的心情去生活呢?我们全然不知,但至为钦佩。

  5.

  谁是孤儿?

  这是本书的一个悬念,这本书的结构精巧,以至于到了最后,我才发现孤儿是谁。

  孤儿是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但是,正是她,把两个家族连接在了一起。也正是因为有她,阿尔曼努什和阿斯亚才有机会聚在一起。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却又标示着种族主义的荒谬性。当种族主义蔓延至一个家族,当你的家人就是你的仇敌,你是否能够狠下心来不再有交集?

  我想,没那么容易。历史的谅解,从来不是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以。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了希望。毕竟,阿斯亚承认阿尔曼努什是她的好朋友。

  阿斯亚的《个人虚无主义》,相对于妈妈的伊斯坦布尔女人的律条,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进步意义。

  end.

  书籍:《伊斯坦布尔孤儿》

  国别:土耳其

  作者:埃利芙•沙法克

  译者:程水英

  我喜欢这本书,在此说了很多不像理由的理由,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要告诉你。

  今年,小说也读了一些,比如《摆渡人》、《追风筝的人》、《牧羊人奇幻之旅》、《岛上书店》、《无声告白》等等。

  但这本书比较特别,我喜欢它的特别。

  《伊斯坦布尔孤儿》读后感(三):幽灵城市:伊斯坦布尔

  某一天我骑车去东山口闲逛,以对前五个字的敏锐注意到了这本书《伊斯坦布尔孤儿》。我喜欢伊斯坦布尔的一切,所以包含伊斯坦布尔的书名立刻吸引到我,加上唯美的性冷淡风的封面,驱使我买下了这本书,并在未来几天内读毕。

  然而小说飘口上的简介并不十分吸引人,我凭借对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兴趣和熟悉读下去,才发现这本小说是我读罢《白夜行》以来最令我震撼的小说。

  或许是真的,或许不是真的。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住着一对老夫妻,他们有四个孩子,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得丑,另一个女儿漂亮。弟弟决定去那个漂亮的。但是她并不愿意。她洗她的丝质衣服并去水边冲洗。她边冲洗边哭。水很冷。她的双手和双脚都冻僵了。她回家敲门,但是门锁了。她敲她母亲的窗户,母亲回答道:“我会让你进来,如果你叫我婆婆的话。”她敲她父亲的窗户,父亲回到道:“我会让你进来,如果你叫我公公的话。”她敲她哥哥的窗户,他回答道:“我会让你进来,如果你叫我大伯的话。”她敲她姐姐的窗户,她回答道:“我会让你进来,如果你叫我大姑子的话。”她敲她弟弟的窗户,他让她进去了。他拥抱并亲吻她,她说:“让大地打开吞没我吧!”然后大地裂开,她逃入一个地下王国。

  作者引用一个情节相近的传说做衬,与之相对,小说毫无疑问地以一场人伦惨剧做结。

  关于家庭身份认同,亚美尼亚裔女孩阿尔曼努什为了自己的身份认同,让自己更加“亚美尼亚性”,不远万里来到祖母的出生地伊斯坦布尔进行一场寻根之旅,以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圆满。不同于她的土耳其继父穆斯塔法——在伊斯坦布尔长大来了美国后却不曾回国的男人,“并不在意永远躲在美国,仿佛他没有乡土可归,或生命总是在前行,没有记忆可以回顾。”然而事实证明,时间是环性而并非线性的,受因果律的影响,过去发生的事情可以影响将来,将来发生的事情也必将影响过去。虽然小说在后来交代了穆斯塔法也有不回去的原因,但小说使我重新审视了自我身份认同,并从未感受过家族的过去对每一个后代如此重要。

  关于小说的主题,我相信作者是想通过当下发生在两个家族后代间的故事和人伦惨剧的刻画来反映一个世纪前那场种族灭绝的罪恶。就像小说的后端写道:“家族故事以这样的方式混合,几代前发生的事会影响看似不相干的现状发展。过去的已逝去。如果莱文特·卡赞西没有成长为这样悲苦和虐待成性的人,他唯一的儿子,穆斯塔法,最终会成为不同的人吗?如果几代前的一九一五年,苏珊没有流落为一个孤儿,阿斯亚今天还会是一个杂种吗?人生是巧合,然而有时候需要精灵来洞察。”顺带一提的是,本书的中文译名为《伊斯坦布尔孤儿》,作者用英文完成了小说,而小说的原名是The Bastard of Istanbul,bastard有“杂种”之意,读罢全书就会发现,“杂种”一词贯穿全书,因此用“杂种”来理解作者刻画的女主人公阿斯亚更为贴切。

  “幽灵城市”是作者用来形容穆斯塔法心目中的伊斯坦布尔的,对这个可怜的土耳其人来说,伊斯坦布尔是他不堪回首的过去,而对于我来说,伊斯坦布尔就是一座我触不可及的幽灵城市吧,在我心中,伊斯坦布尔本身就是一种美。

  《伊斯坦布尔孤儿》读后感(四):《伊斯坦布尔孤儿》人物关系

  “人类的命运像格子花布中的针脚相互关联。”

  “或许是真的,或许不是真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块不远的土地上,当筛子放在稻草里,驴子是镇上的宣告员,骆驼是理发师的时候……当我的年纪比我的父亲老,于是我听到他哭时就摇晃他的摇篮……当世界被颠倒,时间是一个不停旋转的循环,未来比过去古老,而过去和新播种的田地一样清新。

  或许是真的,或许不是真的。上帝的造物多如谷粒,说得太多是一种罪恶,因为你会说出你不应该记住的事,你也能记住你不应该说出的事。”

  《伊斯坦布尔孤儿》读后感(五):谈起伊斯坦布尔,就如同谈起遗忘

  一滴温热的雨,坠向一座曾经叫君士坦丁堡、现在叫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在这座独一无二的城市,即便是一滴雨水,也自有前生今世。

  作为小说《伊斯坦布尔孤儿》的主角之一,这座传奇的城市,于晨昏之间,向我们展示着无数奇观。小说的作者埃利芙•沙法克,就出生于伊斯坦布尔,早年曾随外交官母亲游历世界,这段经历在她重归伊斯坦布尔时,赋予了她一种崭新的视角。她用全新的眼光打量这座城市,陌生又熟悉,超然又切近。她对它的探索似乎不会穷尽。在《伊斯坦布尔孤儿》中,她用细细密密的笔法,带领着我们踯躅在盈满土耳其小吃和香料甜香的伊斯坦布尔街巷间;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已经和这座神秘的城市相识许久,和那些亘古栖居于此的漂浮精灵一起,在半空中俯瞰这里的生活如蛛网一样伸展开。伊斯坦布尔自己就是一本由一千万个故事拼凑的大书。发生在这里的故事看似孤立,实际早就被历史的因果,穿成环形的珠链。

  “……当世界被颠倒时,时间是一个不停旋转的循环,未来比过去古老,而过去和新播种的田地一样清新。”

  因此,卡赞西家的人们都乐于忘却,他们编织着似是而非的借口,尽可能活在当下,以此逃避 “过去”带来的重负。

  当然,在伊斯坦布尔,一切没有表面上看得这样简单。我们早就已经被暗示,亚美尼亚裔美国女孩阿尔曼努什的伊斯坦布尔之行,并不是她自己故事的起点。这座城市里掩盖了太多过去,太多的悲伤和秘密。阿尔曼努什追寻苏珊奶奶的足迹,却注定要牵动卡赞西一家的命运。因为一切故事都有因和果,恰卡马克基安家族和卡赞西家族,本在同一个故事的因果轮回里却并不自知。

  让我们先往前追溯19年,回到泽丽哈未婚先孕,打算堕胎的那个落雨的日子。因为那一天的阴错阳差,阿斯亚得以保全小命,在19年之后,带领着阿尔曼努什穿梭于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

  这两个姑娘,一个是土生土长的土耳其人,一个是生于美国、却浸淫在亚美尼亚传统中的异邦人。尽管她们发现自己成长所依托的文化中有不可思议的重叠,她们的差异还是大得惊人。生于土耳其的阿斯亚开放、叛逆,心中充满愤怒;而来自美国的阿尔曼努什保守、内省、宁静,试图以一己之力去接纳自己民族历史最沉重的部分。似乎两个姑娘的身份完全错了位——她们的表现是处于东西不同文化场中的人们对于何为“文明”、何为“现代”的不同认知:在阿斯亚成长的语境中,“西方”就是文明和现代的同义词,当卡赞西家族得意洋洋地向她们心目中的“美国女孩”展示自己“西方”的生活方式、并将自己的国家并入西方版图的时候,她们并没有捕捉到阿尔曼努什的迷惑。在阿尔曼努什这个成长于“西方”的姑娘看来,人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对历史的忠诚和民族性的坚守,这些恰恰意味着“东方”。两个女孩子的观念冲撞,甚至阿尔曼努什与卡赞西家族的观念冲撞,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向东”还是“向西”的迷惘。你如何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意味着你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身份只能被两种东西所决定,过去,或是未来。君士坦丁堡变成伊斯坦布尔的时候,历史和记忆对它来说已经无关紧要,毕竟它将会被新的世界接纳。

  在卡赞西家这个 “无主之家”里,历史的、记忆的断层带来的茫然与“父亲”角色的缺失,乃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早熟的阿斯亚早就窥破这其中的关节,这种领悟源于她身为“私生女”的敏感。没有人告诉她关于父亲的事,甚至没有人认为应该对她无父无母(她只能叫丽泽哈阿姨,尽管她知道她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的窘境做出一些解释,她的过去是不可碰触的。她对阿尔曼努什这样说:“对我来说历史从今天开始,你明白吗?没有时间的连续性。倘若你还不能找寻自己父亲的踪迹,你无法感觉依恋祖先。也许我无法了解我父亲的名字。如果我继续思考这个问题,我会发疯的。所以我对自己说,你为什么要挖掘秘密?你没有看见过去是一个恶性循环?这是一个循环。它欺骗我们让我们像滚轮上的仓鼠不停奔跑。然后我们开始重复自己,一次又一次。”

  小说用悠哉游哉的口吻缓慢地把谜题堆砌到读者面前。就像流水,流淌到悬崖边,突然就奔流之下,所有的黑暗、伤痛都铺开在我们眼前,一切的问题都找到了答案,它们环环相扣,相互触发,最终走向一个悲剧性的节点。

  于是罪恶和悲剧一再上演。而人们选择漠然置之,然后遗忘。泽丽哈遭受强暴的片段,是这部小说一个冰冷的爆发点。而我们感觉不到作为被害者的她的任何情绪,我们所感觉到的是,伊斯坦布尔的生活并没有因为令人作呕的罪恶放慢脚步,它作为同谋者,旁观、纵容着罪恶发生。它带着日常的琐碎在正被强暴的泽丽哈周围穿梭,仿佛并没有什么出了差错。生活就是这样漠然的看客,你只能选择一言不发地接受一切,然后继续跟着生活急匆匆的、毫不仁慈的步伐疾走,假装遗忘,顺流之下,被裹挟进早就备好的黑暗陷阱。

  “上帝的造物多如谷物,说得太多是一种罪恶,因为你会说出你不应该记住的事,你也能记住你不应该说出的事。”

  但命运已定。结局已定。

  卡赞西家的大多数人依旧没有找回久远的记忆,而这个家庭也终于不可避免的,从父亲的家变成了母亲的家。伊斯坦布尔依旧在继续着自己的轮回。当一滴和19年前一样温热的雨坠下,我们知道,几个女人的生命,一个家族的生命,既在这轮回中,又在这轮回之外。

  作者小传

  埃利芙•沙法克(Elif Shafak)1971年出生(在网上看到她出生地的两种说法,一是伊斯坦布尔,一是法国斯特拉斯堡),父亲是哲学家,母亲是外交官。她的本名是Elif Bilgin,笔名则是以母亲的名作为自己的姓,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地位举足轻重。她父母在她出生后不多久就离异了,她随后跟着母亲辗转世界各地,波士顿、密歇根、亚利桑那、伦敦,过得就像个真正的世界公民。在她的书里,很容易发现她早年生活的吉光片羽:慈爱而传统的外婆、受过极好教育的独立母亲、总是在缺席的父亲……她游历世界的经历给了她广阔的视野,也令她对伊斯坦布尔有了独到见解,在她的作品里,神秘而现代的伊斯坦布尔总是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她还关注东西方文化融合、移民问题、少数族裔、女性的生活现状等等。到目前为止,埃利芙•沙法克已经完成了十四部作品,其中九部是长篇小说。

  顺便一提,埃利芙•沙法克曾经在2010年7月做过题为The Politics of Fiction的TED演讲,演讲的内容是关于语言和想象如何跨越不同文化的藩篱,破解身份政治带来的隔膜。这个视频现在在网上也可以找到。

  《伊斯坦布尔孤儿》读后感(六):谁是孤儿?

  谁是孤儿?

  埃利芙沙法克的《伊斯坦布尔孤儿》,这是我第一次看土耳其人的小说,我在先锋买这本书,只是因为封面这个具有异域风情的女孩儿,那让人动心的脸庞,对,我就是肤浅地向往深刻。

  小说的时间地理跨度,从1915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到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亚利桑那图森市,再到2005年的旧金山、土耳其共和国的伊斯坦布尔,关联的人物代际关系有四代,反映在社会动荡、族群仇恨的背景下,伴随着家庭伦理悲剧,个人命运的沉浮。

  苏珊奶奶,由于父亲哈瓦纳斯·斯塔姆布利安作为亚美尼亚知识分子,遭到奥斯曼政府的迫害,变成流离失所的孤儿,辗转被自己舅舅的徒弟,土耳其人勒扎·塞利姆·卡赞西娶为妻子,生育了儿子莱文特,但是由于放不下家族记忆,选择跟随流迁美国的哥哥们,抛弃丈夫和幼小的儿子,在旧金山另行组织了家庭,加入恰卡马克基安家族。

  而被抛弃的卡赞西父子,遭受了永远的心理创伤。这种创伤,通过家庭生活,传递给了下一代,这直接导致了卡赞西家族五个兄弟姐妹有着天壤差别个性、信念和生活态度,间接使这个家族出现穆斯塔法强暴妹妹泽丽哈、继而生下阿斯亚的人伦悲剧。

  穆斯塔法因为这桩罪责难赎的恶行,避居美国亚利桑那图森市,在那里偶遇苏珊奶奶的儿子—巴萨姆前妻萝丝。萝丝出于被恰卡马克基安这个亚美尼亚大家庭排斥的报复心理,与穆斯塔法结婚,共同抚养与前夫的女儿阿尔曼努斯。

  令人惊奇的是,从奥斯曼土耳其流亡到美国的90年后,亚美尼亚家族对于奥斯曼土耳其的仇恨竟然鲜活无比,这令阿尔曼努斯困惑不已,于是回到了2005年的伊斯坦布尔——仇恨的源头,了解真相。最后,真相是,国家和社会都遗忘了过往,而选择默默折磨从过去走到现在的人们。

  那么,书名所指是谁呢?是失去了父亲的苏珊奶奶,以及流亡他乡的恰卡马克基安家族吗?是被母亲抛弃的莱文特,以及没有丈夫、爸爸的卡赞西家族女儿们?似乎他们都不是拥有完整的爱的人,在国家动乱、族群仇恨的祸乱下,所有人都会流离失所,变成孤儿。

  另外值得玩味的两点,一是我发现拥有伊斯兰教背景的土耳其,普通人的生活,与我们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都很世俗化,这点卡赞西家族的日常生活演绎得很细腻。

  另一个是,阿尔曼努斯在伊斯坦布尔,向卡赞西家庭陈述土耳其人90年前迫害她祖母一家的事情,在没有等来卡赞西家庭承认历史并道歉时,她认为是她面前的土耳其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和当初犯下那些罪行的人们有什么关系。

  是的,我也想知道,人需不需要承认自己的祖先犯下的罪行并为之向受害者及后代道歉,这个社会和国家有没有义务传承这项罪行的记忆。小说在这个问题上,以一个人伦悲剧的出现,戛然而止。

  沧浪之友

  江苏 沧浪公园

  2015年8月17日

  (我有小说人物关系图噢,需要的可以发豆油给我)。

  《伊斯坦布尔孤儿》读后感(七):读《伊斯坦布尔孤儿》

  故事的设计和穆斯林的葬礼有点像,从几个不同的角色中进入,开始看的有点不知所以,但是思路逐渐清晰,这一点和电影《低俗小说》也有点像,每一章都用一种食物命名,一直到最后才知道,这是制作八宝布丁的材料,而八宝布丁又是这个故事的关键和结局。 阿斯亚的父亲从开始就一直是个迷,后来的铺垫也能得知是他的舅舅,而作者也没有在这个方面作太久的埋伏,真相来的快速且突然,而又不失预料。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也许没有当初就没有现在,可也是这些巧合构成了生活,有些真相也许永远成为秘密,而有些真相则永远不会被掩埋,生活就像是轮回,上一代带着苦痛的记忆影响着下一代人,而下一代人在憎恨和不情愿中又成为了和父辈一样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