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呼兰河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呼兰河传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31: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呼兰河传读后感10篇

  《呼兰河传》是一本由萧红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双封面简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4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乱世中听见旧时光流淌的声音

  从没想过要写书评,但看过这本书后,要表达点什么的欲望却特别强烈。

  在kindle上把这本书前前后后翻了两遍,最令我留恋的是作者描写有关时间的句子。

  作者撰写此篇时,正在香港的乱世之中,顽疾缠身,命途凄惨,似乎回忆年幼时光是一剂良方,而写作也并非躲避心烦忧愁之技,是趁有生之年还能听一听那旧时光流淌的声音时,借笔以船桨,尽情徜徉在故乡的河上,再回到生养自己的土地上望一望故人们,诚实的记录下彼时阳光照耀过的高粱地,风吹过的屋顶,雨打湿过的花瓣,苔藓盛满的破水缸,和忽近忽远时响时没的胡琴声和梆子声,一笔一划认认真真的写下时间在这方寸之间留下的掠影和尘埃。

  “那边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的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的默默的办理。“

  呼兰河畔的人们是忙碌的,因为他们的时间和我们现代忙碌的人一样,匆匆流过,一去不复返;呼兰河畔的人们又是不忙碌的,因为时间在他们衣裳上留下了痕迹,好像是时间的手帮他们脱下单衣换上棉衣,而现世的我们,似乎不知不觉就夏秋更替,某日秋晨,你穿着短袖出行,冷不丁的打了个哆嗦,才摸着自己凉凉的臂膀觉察到炎夏已终秋日已至。

  ”回到城中的家里,有的照旧的过着日子,一年柴米油盐,浆洗缝补。从早晨到晚上忙了个不休。夜里疲乏至极,躺在炕上就睡着了。再也梦中冰梦不到什么悲哀的或者欣喜的景况,只不过咬着牙,打着哼,一夜一夜的就都...“

  看到这段文字,似乎想起毕业后换新工作的那段日子,你不喜欢眼下的生活,却又看不见未来在哪里,辛苦奔波一日,机械做事,不计划不思考,就放任着时间那样流去,因为所谓梦想被朦胧在汗水里,生锈了,失去了他本来光亮剔透的样貌,透过当时的双眼去看他,他甚至有些丑陋和扭曲,这样以来,你更不愿去碰他。

  时至今日,当我逐渐学会接受这件事情,接受这份足以糊口的工作时,我便不再那么烦闷,我也接受这也是时光流淌的一种方式,虽然他和预期的不同,如果我拉着时间的收一起走,我便也看到风景,只不过与从前不一样罢了,只不过是暂时的罢了,我着实是在往前走啊,只是走得慢些,走了些弯路。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生死场里洞悉人之生命的厚度

  文/ 浩宇

《呼兰河传》

  最早知道萧红其人是在中学语文课本当中一篇叫做《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隐约记得当时我是这样来背诵作者简介的: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后期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就是从那时起,《生死场》、《呼兰河传》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当然是仅仅局限于书名,后来在大学时期也数次曾试图拜读,无奈当时人生阅历浅薄,总是浅尝辄止,对书中所描述的现实生活也鲜有深切的感触。

  也许是机缘巧合,在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十年有余之极,我邂逅了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呼兰河传》,书中恰好收入了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和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次阅卷注定会有诸多的感触。

  《生死场》共有十七章。讲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村庄乡民的“生”与“死”的故事。书中所悉数登场的女性,以及她们所经历的种种体验,都集中体现了“生”与“死”的特殊内涵。例如在“刑罚的日子”一节当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叫人触目惊心的女人生育的场景,在女性生育的过程中,又频繁地将动物的交配繁衍也齐头并叙,牛或是马这些动物在不知不觉中不也正是在忙着栽培自己的痛苦吗?

  如果说生育是女性所必须要面对的恐怖现实,那么死亡何尝不是这样呢?在小说中充斥了不计其数的死亡案例,并且所涉及的死亡描写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发生在女性身上,而女性受病痛折磨所致的身体变形与死亡的毁形也是比比皆是。在温柔多情的月英因病瘫痪之后,受到丈夫残酷的摧残、折磨。“从前打渔村最美丽的女人”在丈夫冷若冰霜的冷漠与施虐下,被折磨成了形状可怕的怪物:

她的眼睛,白眼珠完全变绿,整齐的一排前齿也完全变绿,她的头发烧焦了似的,紧贴住头皮。她象一头患病的猫儿,孤独而无望。

  女性身体的变形,甚至是生命的毁灭,不正表现的是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无能为力吗?

  萧红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关乎女性生与死的残酷世界,她向读者逼真地展示了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段女人们的生活现状,以及她们的身体所承受的种种苦难。来自男权世界的种种伤害使农村妇女永远难逃令人毛骨悚然的灾难。正是因为男性对于女性生活的牢牢把控,使得女性正常的人身乃至人性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扭曲,也使女性生命个体的价值被无情地践踏。

  透过书中所塑造的女性的命运遭际这一斑,我们更能窥见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之历史发展进程。女性所遭受的种种深痛灾难,不正是当时的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吗?不正是因为中华名族如中国女性般的毫不反抗、逆来顺受,才招致了被动挨打的悲惨命运吗?小说在后七章中描写了在日寇践踏下,人们的生存所受到的极大威胁,就连做奴隶的那点最最卑微的权利都被剥夺殆尽了,在寻生与求死的选择里,农民们被逼无奈后便爆发了带有原始色彩的抗争。但由于中国农民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注定了这种抗争是微弱的,更是苍白的。

  所谓“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其创作的作品,绝对称得上是经典,而经典之作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而今,我们再读萧红,仍然能深切地体会人之生命的那份厚重,我想这也就是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的另一种解读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有感于《呼兰河传》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依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功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功夫会变出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倌,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萧红用她对呼兰河独特的记忆与孩童般的视角写下了这部《呼兰河传》。呼兰河中的人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他们这种生活,似乎也很苦的。但是一天天,也就糊里糊涂地过去了,也就过着春夏秋冬,脱下单衣去,穿起棉衣地过去了。 ”不管什么事,就糊里糊涂的过去了。一年之中,呼兰河也总有些热闹的,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大多数都是为鬼神做的。而一逢热闹,人们总是蜂蛹着,拖家带口的去看,不管是跳大神治病,还是上吊跳井,仿佛要让自己见见世面的。越看到后面,尤其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竟被婆家的固守传统、“人们的热心”慢慢折磨致死了!不由得感慨这些屈服于传统的人,是多么的愚昧、甚至于冷血、残忍…… 结尾处的冯歪嘴子给了我一些力量,别人把他想到绝望的境地里去了,他不这样想,他没有想过,他觉得他要生起根来,负起那份责任来。还有祖父陪伴的花园和疼爱童年是多么美好,没有祖父的人生又该是多么孤寂寒冷呢。反正一切都在《呼兰河传》里留下来了,你去翻来,鲜活活的,不管是良的、恶的、丑的、好的、热闹的、孤寂的,都存在在书中了,都鲜活活的在萧红的记忆中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四):呼兰河传☞扒一扒童年

  呼兰河传☞扒一扒童年 曾经在电影,语文课本中,朋友那里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一些关于呼兰河传的知识。了解完后只觉得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当然,也许,我更愿意把它说成传记,因为它记载了萧红的一生,她的幼年的开心快乐,她的后来的不幸,即使再怎么努力,也还是活的不好。似乎这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在嘲讽着当时的人们。 都说童年很美好,很美好,一想到童年就是回忆杀。然而作者的童年却无法言说。快乐与痛苦并存,愚昧与无知。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以自身的童年回忆为线索,描写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今哈尔滨市呼兰县)的风土人情,却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糟糕,展示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以及在这种状态下依然还能够拥有童年的作者,不得不说,这样的童年得来不易,难能可贵,所以才会让人觉得倍加珍惜吧! “我很快乐。在我三岁的时,我喜欢把纸窗用手指捅,祖母用针刺我的手,所以我不喜爱她。在她临死前,我还吓了她一跳,她就又骂起我来,我不记仇,只是觉得好 玩。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他的手走向后园,祖母就又骂起我来,一到后园,整个世界就变了,我摘了几朵玫瑰插在祖父的帽子了,祖父还说:“春雨大,二里路 都闻到玫瑰的香,我窃笑起来,祖母见了大笑。”文中这是作者的童年,不记仇,快快乐乐,开开心心,这样的童年真美啊!即使社会环境多么不好,心里依然是快乐的。 《呼兰河传》叙述故事,没有主轴,好像每个人都是主角,又好像都不是。全书可以连在一起,却又可以各自独立。不得不让人叹服,好像每一张,每一节就是一本书,一个完整的故事。它们是可以独立成章的。 这本书不但是小说,自传,还是散文、叙事诗。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呼兰河,母亲河也,是生她养她的地方,这里记载了作者的喜怒哀乐,这里把作者的根基深深的埋进了呼兰河的土壤里,牢固的根基,不管再怎么样,也拔不出来。 我不愿去面对后来人的不幸,不愿去追溯当时人们不幸的根源,小团圆媳妇的死,难道还不够吗?人们的礼教还不可以吗?封建啊!你坑苦了多少善良的人们啊!愚昧啊!你造出了多少神经啊!那些个跳大神的,那些个……哎! 在这里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坟,那座坟埋葬的确是属于他们的欢乐,属于他们的心酸,属于他们的欲把酒言欢,却无人诉说的寂寥,呼兰河,你 ! 你,你真是叫人又爱又恨呵! 童年,这本是一个听起来无忧无虑的词语,本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年纪,然而,在呼兰河里,却充满了深深的寂寥。 书里唯一让人觉得暖的,估计就是作者的童年了。老人没有什么可以逗孩子的,却去为孩子撑起了一个童年,即使荒无人烟,即使家穷四壁,我看到的,确是老人对孩子深深的爱。

  《呼兰河传》读后感(五):呼兰河上听风 静一世悠然

  一处东北的小城,因你而清香荡漾;一条清澈遥远的河水,因你而长流不息……

  您笔下的呼兰河总是那般的美好而温暖!严冬时刻,冰雪封冻,卖馒头的老人,面对自己跌倒后趁机拾吃馒头的乡里缓缓地说,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城里三家学堂皆设在庙里边,看您的生平经历得知您也曾就读于那龙王庙里的小学,不知是否也曾像您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学习养蚕,秋天时还用油炒着大吃几顿。您笔下的乡邻总是那般的淳朴而温存!几家扎彩铺的伙计虽吃的是粗菜、粗饭,穿的是破烂的衣服,但却懂得怎样打扮一整套的装备,一切的一切活神活现。小胡同里提篮子卖烧饼商贩,面对大家一次次的掀开盖布摸完又放下,只询问而不买也绝不生气。过去卖烧饼的,后半天,也许又来了卖凉粉的,总之也是胡同口的这头喊,那头就听到了。最让人惊羡的当是那卖豆腐的出场!男女老幼欢喜雀跃,其中那详尽而颇具画面感的豆腐吃法也着实令人嘴馋!最具温度的是那些吃着的,或是渴望着的、羡慕着的,或是梦想着的各色人物神情和心理投射的是对那豆腐满满的爱意。彼此间那抹融洽的情感着实令人温暖!随着这一天之末最美盛宴的完美落幕,这一天的事情才算完结。然而这方唱罢,更具唯美的视觉盛宴才刚刚开幕……那便是被选入小学教材的经典片段之火烧云的绝美亮相: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颜色变化极多,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惹得孩子们欢喜中憧憬着太多的梦境,高潮退去许多孩子们也酣睡了起来。然而尚未睡的孩子们却在惦记着那一天中最最后登场的乌鸦的飞过……

  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四季里,任凭那大自然的威风吹过,迎着雨雪霜冻祥和而安然的循环地走……

  呼兰河除了平凡而实际的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等。最具盛况的当属那呼兰河上放河灯了。万人空巷的齐聚等候着,等候着月亮高起来,千万盏的河灯瞬时间从水上放下来……金忽忽,亮通通的,顺流而下。两岸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灯光照得河水幽幽的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看得出神的人们,越发陶醉于这灯光河色之中了!

  呼兰河的乡土气息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定时定点的酝酿上演着。这方醇厚的黑土地上,最让人着迷的应是那片与祖父独有的后花园。你和祖父一起在园子里度过的温情岁月,真让人羡慕!你总是幸福的像个小尾巴,寸步不离的跟随祖父的脚步,与他劳作,与他玩乐……那片后花园,简直无所不有,处处景致,步步童趣,点点滴滴的生命律动,成为你生命中最珍贵的人生乐园!慢慢读来温润于祖父那慈爱般的笑颜,感动于那温情满满的背影,清晰于你们幸福的生活片段。和蔼可亲的祖父不仅给予你童年最美的乐园,更具感恩的是植根于你心中最敦实的,最具爆发力的文化底蕴的播撒!口口相传,句句解释,质疑互动中尽显传统文化浸润下的生命底色!

  好生喜欢您笔下的这方热土,好生喜欢你那大宇宙般的暖情怀,好生喜欢游历于你那如诗,如画,如歌般清澈的《呼兰河传》里!好生喜欢你选用最具温度的声音、色彩、线条、画面、形象等笔触勾勒出的那一幅幅宁静平和而情意满满的乡土风情画。

  感恩遇见,遇见你那字里行间令人欣喜的亮色:在您的世界里,呼兰河一切的一切都温情的活着。精炼的描绘,灵动而颇具情景感,带我们体味那质朴乡邻的美好,带我们游历那方您和祖父特有的后花园,聆听万物的生长,静享劳作时的美好!许多细腻的笔触,让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为之震颤,最温润的部分为之濡湿!最温润于您的笔触点滴间渗透着对故土的热爱!最令人感叹的是你在那样的境遇之下,还能如此欢快地写出这样明媚的文字,着实不易!感恩遇见,遇见你内心深处的祥和和大爱,遇见那浸润心田的人生滋养……

  《呼兰河传》读后感(六):《呼兰河传》——这并不只是萧红一个人的童年

  《呼兰河传》读后感(七):童年,是如此的幸运,如此的绚烂

  上中学时,我看的第一本课外书就是《呼兰河传》,直至高中毕业,我填写了志愿,当仁不让的选择了东北的黑土地,去追寻那个播种六年的梦想,乘着寒假,我来到了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一睹萧红曾经写作的楼房(旅馆),看着建筑物外的景点说明,我不禁地回想起自己的童年。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是一句时兴的广告词,但是将自己的童年与萧红的童年进行了对比,我才发现自己的童年是幸福的,萧红小时候并不讨人喜,毕竟在那个时代的女孩大多命运如此,除了传宗接代的符号和机器,也就没有其它的用处,而萧红在祖父的痛爱下,居然有了成年后唯一值得回味的幸福,真的是不幸中的万幸。在她的笔下,没有过多的悲伤,只有那些在后园里拾掇的欢乐,是的,童年人小个子矮,心眼也不会很大,所以一点一滴的感动就能让其感到生命的可爱。我正是在她的引领下,对自己人早已故去的外婆外公、爷爷奶奶有了一丝一毫的模糊印象,试想父母正当壮年,必须是很忙很忙的,但是这种忙不意味着对家庭的牺牲,正如萧红那种敢为自己命运找出路的精神,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值得称颂与赞扬。

  华中科技出版社的这本《呼兰河传》很值,不仅仅是这本书还收录了《生死场》,还在于字间距和字体让你的眼睛很舒服,虽然文字在现代印刷科技下很容易类同,但是如此用心地做一本书,用良心地做一本书,还是编辑的一番良苦。真的,你看这本书是萧红文集中一套书的点睛之笔,书的封面就是暗红色,恰恰是对萧红“洛水文神”的色彩映照,让你在无形中对于上世纪某个年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追寻。

  无须忆苦思甜,也无须梦回魂牵,只需要沉下去,沉到底,在一种对现实的满足与未来的向往中找寻生命的本色。

  《呼兰河传》读后感(八):综合《生死场》和《呼兰河传》,谈萧红女士想说什么

  首先在这里对个人的书评创作做出一些批判性分析。我个人推荐大众读一本书,不一定是因为:这本书吸引了我,我想也能吸引你。还有的可能原因是,我需要你也读一读,然后才能根据具体的文本背景,深入的讨论我的书评(创作)。那时的交流就是对书评的批评了。

  现在言归正题,我们把一个作家的两部代表作放在一起考虑作者想告诉我们的事情。

  《生死场》(下简称《生》)创作于1934年,《呼兰河传》(下简称《传》)创作于1940年。由于《传》讲述的是作者学前童年记忆,处于1919年前的故事。而《生》里面有了抗日行为。我们把《传》中的信息,都作为《生》的背景信息,来理解《生》里面的人们的问题是有方便的。因为同为现实主义作品,背景年代以及事件的地点都大致一致,这种想法也是有道理或者必要的。

  我们用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先分析一下《传》中的作者在意的一些社会问题。

  《传:第一章》讲到故事发生地在一个北方小集镇上,集镇某一街道有个泥坑,泥坑两旁是大户人家的高墙。在雨后长期天晴,泥水坑仅表面结实时,“一年之中抬车抬马,在这泥坑子上不知抬了多少次,可是没有一个人说把泥坑子用土填起来不就好了吗?没有一个。”(159页)

  于此,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地方,没有什么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施加什么影响;人们也没有组织社会团体的意识想法。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利益,他们的行动原则是:(如果我)用土填泥坑能带来一百单位的社会效益,而我最多只能享用其中百分之五的好处,别人享用百分之九十五。我做这样一件事,就亏损了百分之九十好处。这么大的亏,我怎么能承受呢?

  这样的思维逻辑作者是没有表达,但是我这样阐述,相信大家基本能接受的。

  同时这个泥坑子还能给大家带来福利,比如淹死一个猪,大家都有便宜猪肉吃了。“……怎么这肉又紫又青的!可不要是瘟猪肉。……总觉得不大香,怕是瘟猪肉。可是又一想,瘟猪肉怎么可以吃得,那么还是泥坑子淹死的吧!”(160页)甚至为此还暴力教育胡说八道瘟猪肉的小孩给邻居小孩做榜样。

  自欺欺人到如此程度,还需要秦始皇“焚书坑儒”等愚民政策吗?,为了吃“便宜的(瘟)猪肉”,心理上需要在身边有一个泥坑这样的“社会陷阱”把人家的好猪陷死,才能有一种解释可能性:这可能不是瘟猪肉,不然不能吃。

  瘟猪肉的道理不能吃好像每个人都知道,但是人民还是趋之若鹜于疑似的“便宜猪肉”。常识和行为脱节,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状”,现代人看来多么荒谬,而从作者嘴里说出来,就像是昨天的故事,历历在目。

  自我愚昧的民众的平常生活是单调乏味的,即使是节日情景也不能吸引我们现代人,但是当时的人们却乐在其中,拜神求雨,听戏牵媒……他们眼里很明白,各家的资财。对资财,就这个很明白,不会装迷在这个问题上。

  胡家的“小团圆媳妇事件”,把这一群人都考验了透彻。

  先是多年花钱定下,及早接回来“当劳动力(牲口)使”。刚来到,这群人就有意见“小团圆媳妇不像小团圆媳妇”,这群人对任何一个新鲜的人物都是有理想的标准的形象的:需要见人知道羞,头天来不能吃三碗饭,刚进门两天得先应该看看人家脸色,长的太高,不能大模大样……在舆论的压力(和支持下)下,团圆媳妇的婆婆有了坚决而持久的改造人计划:把不像的(又不假的一个人)改造成理想的那种样子,改造的途径就是:打。打。打……

  打到有赔本的可能时,采取了大方慷慨“几乎疯狂”的“保本行动”,不能死了,死了那么多钱……鸡生蛋、蛋生鸡的钱……偏方黄连加猪肉“反正治不好也治不坏。”“反正死马当活马医。”当有人说到黄连大凉药伤元气,“……他家的聪明的大孙子媳妇给遮过去了,说:没吃,没吃,还没吃。”

  “其他相关人的沉默”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人人愿意为另一个人的死负一丁点道德上的责任”。

  云游道人威胁道:“阎王爷……还要捉了团圆媳妇的婆婆去,现世现报,拿烙铁烙脚心……婆婆虐待媳妇,做婆婆的死了下油锅……”在将来可能的逃不了的地狱的惩罚下,老胡家又增加了后续“治病”服务费用。云游道人得了钱云游他方去了。

  无论什么“治病服务”总是要消耗物质积累的,在物质积累消耗不下去的时候,人们的意识发生了变化:人已经不是人,而质变成了“妖怪”,妖怪大家都知道,是会害人的。小团圆媳妇好像没有害一个人,但是因为她消耗的物质积累……这是害苦了一个家庭呀!

  “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死了不久,他家的大孙子媳妇就跟人跑了。”――活着的人中有相同处境的人,才能意识到其中的恐怖,逃离才是明智的。

  在作者身边生活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人:没有一点职业道德的加工粉条为业的工人,可以吃到危房上的蘑菇让身边人羡慕良久……偷东西攒私房钱的有二伯对小孩说自己什么都不怕,而到了老爷面前就感觉什么都怕了……冯歪嘴子在磨坊里也能磨到媳妇孩子,其中缘由不方便小孩猜想。

  这样一群没有公德心“意识”的人,陪伴在作者和他的祖父左右,作者明确写出了他们祖孙二人与这些人的区别。让自己的幸运缓和了故事的凄凉。

  这样一群人,如果不是我们现代人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们也会觉着他们一千年一万年以后,也就是这个样子了。毕竟文中没有一点生产力想变化的因素。

  (本文写到这里已经感觉比较长,决定在此结束,另起一篇,标题不做修改,名之曰下。)

  《呼兰河传》读后感(九):在那记忆深处的呼兰河小城

  童年里的呼兰河小城,随着时光的流逝被掩藏在记忆深处。在这不大不小的城里有着变化多端的火烧云、平凡而朴素的生活以及最爱的祖父……

  本书收录了萧红的两部作品《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书的最后几页还有着萧红这一生的经历以及作品,让我们能够在看这部作品的同时结合作者当时的遭遇与心境,更加能体会和理解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可以说是非常的贴心了,我本人挺喜欢的。呼兰河是萧红小时候的故乡,她用零零散散的记忆碎片的方式来写这部小说,像是回忆录,但却又不是。这个小城对她来说有些不一样的意义,应该是她最怀念的地方吧。重复而枯燥的生活、贫穷中挣扎的人们、荒凉的自家小院还有温柔慈祥的祖父……这便是呼兰河小城,那个永远也忘不掉的家乡。

  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是刻板单调的,他们每年都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和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重复又繁琐的过着。但在这些呆板的日子里,却又有着不一样的事情发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一道色彩。

  在小说中,作者把呼兰河小城的场景和景物描写的非常细腻。变化多端的火烧云、跳大神的半夜送神吹唢呐、河灯灭了、门口那生锈的铁犁,这些无不表达着作者内心的寂寞与孤独。她曾多次在书中提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她用那生锈腐蚀的铁犁来比喻自己,心有不甘却又只能消沉腐败下去,她孤独寂寞不自由又很迷茫看不到希望。在读这部小说时,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而在讲述与祖父的生活中,却又满是怀念和欢笑。祖父教她种菜,给她烧鸡鸭,教她念诗等等,可以说祖父就是她童年的玩伴,陪她成长带她玩耍。她那时可以说是过的很幸福了,我很羡慕她。我的爷爷是一个很严肃的人,我都没见他怎么笑过,对人也是冷冷淡淡的,沉默寡言的一个人。或许,对于呼兰河小城最放不下的就是祖父了吧!以前那里住着祖父和她,后来那里埋着祖父,而自己已经离开那个小城了。只能感叹时光流逝的太快,一眨眼全都物是人非了。

  对于老胡家小团圆媳妇的遭遇,却一度让我感到崩溃。一个十二岁的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就因为初来婆家多吃了几碗饭就被认为是不怕羞不老实。而她婆婆打了她之后完全不知道这是虐待媳妇,他们都认为是“为她好”,这是在教她做人,而且婆婆打媳妇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才是最可悲的。他们既可恨又可怜,你无法去真正恨他们,因为他们也是那个时代下的受害者,他们的思想太封建迂腐了。到了最后,小团圆媳妇被活活的折腾死了,而人们也渐渐的把她遗忘,就当作是看了一场热闹。挺无奈的,那么小的一个姑娘,一条生命就这么没了。心里很堵,哭了好久,哎!

  城里的人悲伤过去还是这么平平静静的活着。卖豆芽菜的王寡妇,扎彩铺子里的汉子,假装自杀引人注意的有二伯,磨坊里打梆子的冯歪嘴子……他们既坚强又悲凉,日子还是要过下去,即便前方没有路也只能咬着牙走下去。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而枯燥的活着。

  小城里的人,小城里的故事,小城里的景色,无不在吸引着我。他们用最简单最平凡的生活向我们呈现了这座小城的生命力。也许有一天我会忘了很多事,但我会记得这座小城。

  《呼兰河传》读后感(十):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书评

  从电影《黄金时代》电影长短镜头的切换中,我认识了那个行事风风火火,无所羁绊的,但却才华横溢的萧红。她身上散发着令人沉醉入迷的气息,她有过很多身份,鲁迅的学生,萧军的妻子,端木蕻良深爱着的女人,但萧红就是萧红,独一无二,不依附于任何人,因为她的文字,因为她如火星般在那个沉寂晦暗的年代里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即使是在她香消玉损70年后的今天她依然像天边那抹红一般永远灿烂着,时光的罅隙中也依旧有她走过的身影,翻开那本《呼兰河传》我似乎同那个时代的她在呼兰河打了一个照面。

  没有很华丽的辞藻堆砌,这似乎就是一篇如诗般韵律跌宕的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人说这是萧红的自传,但这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在文章中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呼兰河这座小城的人,从小就备受年迈祖父的疼爱,在这座小城里,大家都很淳朴,每天过着安于天命的生活,饿了就吃,冷了就多穿衣服,一切的一切看似波澜不惊,但是里面充斥着很多的旧的封建礼教,习俗,在那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一件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他们有着传统劳动人民的淳朴,勤劳,善良,其中有一段这样写到:呼兰河这地方,什么都讲结实,耐用,这膏药这样的耐用,实在是合乎这个地方的人情。虽然是贴了半个月,手也还没有见好,但这膏药总算是耐用,没有白花钱。但是呼兰河这个令人压抑而封闭的小镇,也让那里的人们变的封建,愚昧,麻木,迷信,这两种不同的品性结合,让这里的人最终还是变成了封建落后礼教的产物。里面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大泥坑”的种种悲喜他们绕有兴致地看;妇女追打自己的孩子他们绕有兴致地看;跳井的、上吊的他们绕有兴致地看;卖麻花、卖豆腐的他们绕有兴致地看;冯歪嘴子的女人和小孩他们绕有兴致地看。所有封建礼教的糟粕,在那里都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在那里生长了20多年的我,想要挣脱这封建礼教的束缚,走出这封闭的充满晦暗阴霾的地方,去到那渴求自由,追着光和热的地方起。这也是萧红骨子里想活成的模样吧。也正如那时的她,逃出家庭,一路漂摇风雨,但是那时的是独立而自由快活快活的她。

  这本书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中间有好几次的中断,最后终于落成,文章也算是萧红式特立独行的作品了。文章人物血肉饱满,仿佛跃然纸上,也让我们看到了那时候30年代的中国边远地区的落后。还记得萧红在飘满大雪的窗边写下: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或许这本小说也是她黄金时代中耀眼的那一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呼兰河传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