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6 03:35: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读后感精选10篇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是一本由梁文道 主讲 / 凤凰书品 编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读后感(一):为迷失青年点燃的一盏灯

  梁文道先生的这本书类似于一个书评集,谈到的书籍包括小说、散文等。内容上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也可见梁先生读书范围之广阔。

  其中,每篇文章短小精悍,首先简单介绍书籍作者,然后在点评中勾勒全书大致内容,再从文笔、结构,谈到创作目的、思想性等。梁先生文笔优美,又不时搞笑幽默,思想深刻且不独断专横,每篇书评发人深思,引人入胜,使我望其项背,却又愿紧紧追随。

  梁先生提供的这份优质书单,激起了我对方方面面的兴趣。对我而言,它开启了许多扇窗,同时激励我在压力和动力下速速得去丰富自己。在文化界膨胀发展的时代,给我这样彷徨又渴求文化之人点燃了一盏明灯!希望遇见更多这样好读的书!同时尝试勇敢地去读梁先生介绍的这些好书。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读后感(二):《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读书笔记

  史铁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人生若无目标,你就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小说家是在利用小说里所有的素材为自己经营另外一种人生,让自己好像很真实地过着另一个人的生活,进入另一个世界似的,这个世界要真实到让读者相信它是真实的为止。

  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而我却不知道。如果知道,我能够守护这份最幸福的时刻吗?一切也会变得完全不同吗?是的,如果知道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我是绝不会错失那份幸福的。在那无与伦比的金色时刻里,我被包围在一种深切的安宁里,也许它仅仅持续了短短的几秒钟,但我却在年复一年中感到了它的幸福。

  不要以为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只要你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全部告诉别人,包括你所犯下的种种罪行,那别人就有可能取代你的角色。换句话说,人是可以被取代的,只要你把自己的故事和盘托出。

  其实所有的爱情归根结底都是一种虚构。

  渐渐地,他把她理想化了,把一些不可能的美德和想象出来的情感都安在她的身上。两个星期后,她成了他心目中的唯一存在。

  我们的爱情往往建立在想象之上,好比现在流行问你的理想对象是什么样的?理想对象就是虚构出来的,然后试图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一个能够套进这个模子里的有血有肉的真人。由于理想对象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所以很多人总是心怀遗憾,爱完一个又一个,经历一次又一次,仍在寻觅途中。

  我知道这世界

  如露水般短暂

  然而,然而

  生命中有太多不可置信的东西,在我们认为可信的范围之外,有无穷尽、无法解释的广大灵性的存在。

  事物应当恰当地结束,这在生活中很重要。只有在这时你才能放手。否则你的心里就会装满应该说却从不曾说的话,你的心就会因悔恨而沉重。

  人类历史离不开个体在关键时刻的表现,个体的性格会影响其行动方向;但宏观来看,似乎冥冥之中历史又有某种规律和模式在不断翻演。(千古无重局)

  个人性即社会性,最具个人性的也就是最非个人性的。个体遭遇的困难,看似主观层面的紧张或冲突,但反映的往往是社会世界深层的结构性矛盾。

  现在中国代际冲突的重点是:父母强调养育之恩,认为子女回报父母天经地义;子女则注重财物方面,主要看父母给予他们什么东西。以及对他们好不好。父母期待子女遵从传统孝道,年青一代对待父母则讲求等价交换。

  政治权力的集团性垄断和社会各利益群体缺乏最为基本和公平的博弈,是目前中国社会最大的风险因素。

  在人的尘世生活的场景之下,在土地、河流、山脉、森林、草木之下是沉厚的漫无际涯的黑暗。我就是黑暗中的一粒尘埃。如果我关闭手中的矿灯,在光消失以后,我就消失在黑暗之中。那时候我的肉体是没有意义的。我的肉体和黑暗之中的岩石、煤炭、木头一样成为纯粹的物质。我亮起灯的时候,我就是黑暗中异质的事物。而我在黑暗中,在一盏矿灯的映照之下阅读,我的姿态和形影也就成为这个世界的一个稀有标本。

  在爱中,男人只爱他自己。爱的不是他的经验自我,不是软弱和粗俗,不是他外表显出的挫败和卑微;而是爱他想要成为的一切,爱他应该成为的一切,爱他的最真和最深的清晰本性——免于一切必然性的束缚和尘世的败污。

  男人应该爱的不是女人,而是他自己的灵魂。男人摆脱与女人的性关系,只是肉体的灭绝,取而代之的将是精神生活的完全发展。

  “语言动物”能够以无比的勇气、利他精神与关爱来行动,但同样地也会有野蛮、自私、抢地盘的心态,以及各种形式的不理性行为,他/她的知性怠惰与物质贪婪习性是无止境的。这种奇怪的双重性会为了毁灭的目的而毁灭。野蛮部落是一个极端,街头破坏者又是另一个极端。人们从虐待行为里找到复杂的滋味。

  我们永远喜欢将手指向别人,就连夫妻吵架也是这样。偏见形成之后,我们将对方的优点当作背景视而不见,只注意对方的缺点。我们对偏见的维持,有时比维持婚姻、友情、亲情还重视。

  传统公关意在利用媒体去掩盖事实、说谎和转移焦点,让错事显得没错。现代公关的逻辑则是有错一定要承认,因为在今天任何媒体手段都骗不了网民,接下来就是操纵媒体准确传播你的讯息。不要把媒体变成用来隐瞒事实的工具,因为事实就摆在那儿。危机公关重点不在于隐瞒事实,而在于引导大家从另一个方向认识事实。这难道不是一种很高级的大脑操纵术吗?

  当你的人生陷入困境,你不会认为是社会集体的问题,而是个人的问题。现在每个人都被迫学会自我反省,本应有的社会批判变为自我批评。这真的是一个好社会吗?

  每个人必须选择,如果不选择、不消费,社会将停止运转。这样的选择,我们自由吗?我们快乐吗?将一切看成自己的选择,并且要承担后果,结果是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责问自己是否做错事,产生无穷的焦虑感。

  这个时代很关心“我是谁”的问题。每个人被教导要做你自己,什么都要表现你自己的风格,于是变得好疲惫。以前你用服饰展示自己就够了,现在连家用电器都要表现你的风格,一切无不跟你发生关系。人们不再计较上帝怎么看你,而在乎别人怎么看你。难怪我们比以前焦虑,因为你以前怕的只是上帝,现在怕所有人的眼球。

  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是社会通行的消极沉默态度。对公然展现在眼前的罪恶,如果我们采取勿视、勿听、勿言的态度,就成为同谋。

  当一个人缺乏身份、财富、安全和自尊的时候,很容易相信那些神怪理论。

  段子:每次上秤的时候,我都在想,举头三尺有神明。我头上的神一定比别人家重。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读后感(三):读书,让我们学会思考与判断

  这本《我读》应该是目前为止,道长【我读】系列中最喜欢的一本了吧。有些书可能永远都不会去读,但道长意简言赅的评论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视角:原来,世界还可以这样理解!这不是一篇书评,最多是把书中的好书做一个简单整理,留待日后慢慢品读——毕竟,读书不单单是为了娱乐,为了打发时间,更是为了寻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人。

  笛卡尔说过,人生总要有一次把以前所接受下来的东西全部吐出来,在自己认为可以不再动摇的基点上,即理性的基点,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整个世界观 。这本关于读书的书,则介绍了许多直指人心的丑恶与虚伪,颠覆我们根深蒂固认知的观点——也就是,读书也是一个不断洗涤自我的过程吧。

  1、第一部分【我们时代的写作】,更多的介绍了莫言的作品以及对其的解读。说来汗颜,莫言的作品所读无几,对其了解则简单地来源于他人的解读。都说莫言的小说拥有魔幻现实主义的特色,但它更多的应该是在现实所允许的情况下,给予现实荒诞最无情的嘲讽。所以,关于莫言最好的认识,还是直接读他的作品好了。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最喜欢的是那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种豁达没有史铁生那种经历无疑是难以理解的。

  4、第四部分以资中筠《士人风骨》的书名为标题,给我们展现了一群真正的知识分子如何坚守思考与真实。高华教授的《在历史的风陵渡口》批判了我国那种宏大、光明、正确的革命叙事的缺陷;无奈近来高华在国内出版的《革命年代》与《历史学的境界》纷纷下架——不知,执政者在恐惧些什么,真相乎,思考乎?《权力的毛细管作用》则揭示了康乾盛世下文字狱何以兴盛,“盛世”之下,我们是否会思想统一的陷阱中不可自拔?最后,关于维特根斯坦与霍布斯鲍姆的传记,描述的不仅是他们自己的人生起伏,更是其生活之下时代背景的解剖。

  5、第五部分是【洗脑术:思想控制的荒唐史】,对于个体的理性选择何以造成集体的无理性给出了深刻的解读。毕竟,大多数的人并不是是《皇帝的新装中的小男孩》;要不然何以有犹太人大屠杀——那不是希特勒一人的杰作,是无数放弃思考与判断的普通人共同的创造。其中《洗脑术》与《弯曲的脊梁》都是值得一读的作品,毕竟读书与思考是抵抗无知与专制的最有力的武器。

  6、第六部分是关于科普图书的介绍,对于认识这个奇妙的世界获益颇多。

  道长的博览群书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阅读指导,读《我读》并不能代替阅读原著;所以,我还是赶紧去读原著吧!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读后感(四):读书的温暖

  我承认自己阅读面的确不广,但也算看了不少,可是梁文道让我感到了深深的挫败感,一共介绍了51本书,其中三本买了还没看,说到底就是一本也没看过!!51本书分成六个版块,篇篇说的头头是道,看的时候我总忍不住在想,他这些书真的全部认真读完了吗?有些书评,不单单是只是个读后感那么简单,那必须是原始知识的累积,要不就是又看了与其相关的其它书籍。

  我曾经看过其他名家写的读书笔记,如伍尔夫,妥思维耶夫斯基,罗曼罗兰,等等,这和书评有些不同,中间有个分析和思考的成分。而梁文道的书评,用口语化的方式写作,其中会加入自己的见解,甚至一些嘲讽。

  这两种相似的载体,借用梁文道对于何谓经典的解释可以同样适用。对于何谓经典,梁文道没有直接给出名词解释般的答案,而是做了个比喻。经典的确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而且要受到大众的喜欢,但《侏罗纪公园》可以称为经典吗?它的第一集在20年前就有了,至今人们仍然喜欢看,甚至会把20年前的第一集找来看。而100年前纪伯伦的诗集《先知》如今也依然被人们热爱。你怎么看?

  梁文道的书评和那些大师的读书笔记,虽有相似之处,但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侏罗纪公园》和《先知》的差别,可能对于不在主流之内的学者来说更倾向于后者,而大众看得意犹未尽的却绝对是前者。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读后感(五):读书也需要地图:《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何谓读书?

  读政治学读物算不算读书?读科幻小说算不算读书?读都市言情算不算读书?……怎奈书籍种类太多,难以一一划分。也可能划分不够精细,总是难以取悦所有的人。

  同时,有些人读书目标清晰,非某一类书不读。有些人读书杂七杂八,东读西看,几千本几百本读下来,才慢慢懂得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

  如此看来,读书也需要地图,或者指南。这样地图也好、指南也好,最好能包罗万象,让读者迅速找到自己所喜欢的阅读方向(当然,这样的指南几乎不会存在)。

  由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衍生而来的《我读》系列,这一次是该系列的第6册,未再遵循以往的我读、我读2、我读3……而是多了一个副标题“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这一画蛇添足的副标题,文艺腔儿十足,却没有点睛之感。

  从在电视节目上推荐书目,到化身为白纸黑字印刷出来,依旧无法摆脱的是,其所代表的某一取向。换言之,《我读》系列虽然是读书者的地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第6本《我读》出世时,荐书人虽然从梁文道到马家辉到何亮亮,但所选书目的取向过于集中,难免失去了博采众家的多样性。或许一些轻文学实在难以登入“开卷八分钟”的门槛,不过毕竟还是失去很多热衷于阅读轻松愉悦的文字的读者。

  在《我读》系列中,书叔格外喜爱梁文道的推荐风格。

  一是他讲述的风格总是从柔性的介绍切入,比如自己的一段经历、作者的一段身世、名刊的一段评价等,激发起读者的兴趣之后,稍微卖个关子,再开始深入讲解(书籍背后的故事,其实很吸引人)。

  二是他所推荐的书籍,有一大部分,无论内容、风格,还是意向,都是书叔想去读,但或者未听过、或者一直没有下决心买来读的书。听完或看完他的推荐,内心信服,立刻出手。

  三是书与书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听完推荐,自然会按照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一本一本地追寻下去。这也是指南类型的书籍的好处。

  读书也有觉得难读的。这便是去挑选和阅读“读书指南”的最后一点好处了:那些说出书名就可以唬人、若是再随便谈几句就会被惊为天人的书籍,《我读》系列里面收录了不少。既然我们不是学者,不妨就借这本书的东风,偶尔作为谈资,拿出来显摆一下好了。

  --------------------------------------------------分割线-----------------------------------------------------

  原创公共微信book-life

  关注与介绍:艺术、建筑和清新感文字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读后感(六):能够迅速让我找到基本有兴致的书就够了

  几分钟的推书节目,能够让我迅速了解一本书的背景,那就是一个好节目,一本好书。至于推荐者是否识得真趣味,只能说阅读本来就是个人口味。

  以下书籍有兴致:

  《纯真博物馆》

  《倾听底层:我们如何讲述苦难》

  《底层立场》

  《黑暗的声音》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1951~1976年中国西南一个山村的故事》

  《夏村社会: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1976—2006)》

  《中国在梁庄》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弯曲的脊梁:纳粹德国与民主德国时期的宣传活动》

  《沉默串谋者——日常生活中的缄默与纵容》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读后感(七):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伟大的读者总会从伟大的作品中给予世人全面的感官与心灵刺激。读者李安从《卧虎藏龙》到《断背山》,再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再给与我们震撼。但平静的李安在塔尖上的路从不孤单,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读者。电影《少年派》最后有一幕很有意思:Pi获救后将自己在海上的经历讲给前来调查海难的日本人听,但两个严肃的调查员无法相信人与动物间的奇幻故事。于是两个调查员很执着的究根究底,此时,Pi又讲述了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故事里的动物全部被替换成了人。由此整个故事变得血腥、恐怖,却似乎也更可信。有意思的是,Pi问两个人更愿意相信哪个故事?日本人说,有动物的故事好像比较好听。Pi说,没错,谢谢你们,你们的想法跟上帝一样。

  梁文道对此解读道,“这世界无非就是一个故事而已,但故事为什么要好听呢?因为它的意义超乎现实。”Yann Martel 是生活的伟大读者,李安是《Life of Pi》的伟大读者,梁文道是《少年派》的杰出读者,那,我们呢?如果在你无助的夜里,这来自书中的一言一语能给你一丝的陪伴,那你就不孤单。

  金克木先生在其的《书读完了》一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陈寅恪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家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言语间听出了夏曾佑老先生的失落与无书作陪的孤单,未免叫人心里不是滋味。我们很幸运,只要我们愿意,没有我们读不到的书,可是我们有择一书作陪,忘却斗转星移了吗?还是喂肥我们的灵魂,这样我们孤单的时候还能和他互喷点儿墨水。

  每个人都是读者。区别在于:我们可能是生活的读者,可能是读者的读者,也可能是读者的读者的读者,还会是读者的读者的读者……的读者。但这一个个以生活为圆心,以各自读者为半径划出的同心圆将整个世界圈定了。我们周而复始的在圆圈里跑,寻找不同的半径,在不同的半径里遇见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自己。但只要我们浸淫在这样的寻觅里,我们就不曾孤单,我们只是孤独而已。那些陪伴一直在,直抵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们发现光明,正义,公平,民主,自由;我们探索爱情,悔恨,愤怒,失望,欣喜;我们体验荒谬,现实,刺激,平淡,恍惚;我们看见坚持,颓废,不屈,恶心,美好……

  曾经的怅然若失可能就是杨绛的一句:你读书太少,想得太多。孱弱的灵魂是需要大量的书籍去喂饱喂好。灵魂饿得太厉害,你就孤单的越要命。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读后感(八):我读,我读完了

  我读完了《我读》这本书,最喜欢的莫过于开头写关于莫言的书,在莫言还没得到诺贝尔奖,我已在学校图书馆借过《生死疲劳》这本书,后来毕业后我也买过,其实我还没看完,在学校看书的习惯还是不好,没有做笔记,到后来,真真切切忘记的一干二净。

  《我读》这本书开始是在咖啡书店里看到,并且把我喜欢的地方看完,后来在当当读书里有这本电子书,用赠送的电子使用卷把这本书买了。

  前段时间,《开卷八分钟》停播了,没有告诉我原因。那我把这本买到的电子书,看完。当是怀缅这个节目吧。

  看到梁文道写的文字,仿佛他在我脑海里读给我听。咳咳。。回到正题。读了这本书,可以了解到梁文道看书范围很广阔,最重要是读出自己的见解。

  以下是我书上的摘抄:

  1.贾平凹的很多方言阅读起来很困难,遑论翻译。

  2.莫言说不要相信作家的传记,更不要相信作家的自传。

  3.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4.这种由通俗文字的暗示所形成的想霍乱一样的爱情疾病,他从来没有自愈过,所以坚持地等待了50多年。

  5.他寻找记住与遗忘之间的第三种可能。

  6.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一个著名说法:中国社会结构是“插序格局”。

  7性的吸引随身体的接近而增加,爱则在爱人缺席时最强。

  8 .1780年创刊的《苏黎世报》,1821年更为现名。以高品质著称,以报道国际新闻见长,在欧洲德语区有着广泛影响。

  9.毕希纳文学奖,德语文学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有“诺贝尔文学奖风向标”之称。

  10.我们对偏见的维持,有时比维持婚姻、友情、亲情还重视。

  11.如果有人说实话,后果如何?答案很简单:大家不会感激他。我们看《皇帝的新装》笑得很开心,然而现实中说真话的人很讨厌,因为他羞辱了整个说谎群体的面子。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读后感(九):我读6

  从书名来看,我不喜欢这本,明明是我读系列第六本,非起了一个超鸡汤的名字——《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估计每年世界读书日的时候,这书总会被提一提。说实话,因为书名太长、或者太直白,我甚至放弃了一直喜欢的一些作家的作品,例如黄老师的“姑娘,欢迎降落在这残酷的世界”,而之前她的作品我都没有错过。反正手上有书读,那些就放放吧~

  从手感来看,我也不喜欢这本。以往的硬壳封面多好,颗粒质感摸着多舒服,比现在这本滑溜溜的封皮舒服多了。书的大小也是原来的好,现在这本比原来的窄小,比口袋书宽大,不尴不尬的中不溜秋的。

  还有一个最要命的不喜欢之处是它的装订方式和以往的不同,术语我不会说,但阅读感受就是读这本的时候必须用左手抓着左边,右手压着右边,才能防止在阅读一半的时候,它自己又合上了,好像装了弹簧。以往的装订模式,可以这样阅读:左手端个茶杯,右手拿只笔,书平摊在桌上,喝茶、标注、支个头、挠个痒痒挠,啥也不耽误。

  一直追读这个系列的理由,让我还是买了这本。这个追读不同于追读《盗墓笔记》、《藏地密码》,并不用为了结果去追着读,也不同于看哪部洗湿了头不得不接着洗的电视剧。追读这个系列最大的感受是“充实”。

  当读到感兴趣的部分,因为专注而敞亮的快乐,激发对新的领域的欲望,想到还有那么多可读的目录,充实。例如:书中第一部分“我们时代的写作”中提到的王安忆的《众生喧哗》;书中第二部分“纯真博物馆”中提到的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白色城堡》,还有法国作家的《然而》和新西兰作家的《在荒岛上遇见狄更斯》;书中第四部分“士人风骨”中提到的资中筠的《士人风骨》。

  书中第三部分“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第五部分“洗脑术:思想控制的荒唐史”、第六部分“植物看得见你”中推介的书目,没有打算跟读的。阅读下来,知道一些观点,了解一些碎片,也挺有意思的,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等等。有谁说过,读过的那些,即便忘记了,也是世界本身。

  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还是不喜欢这名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