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4: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10篇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是一本由费正清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5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一):中國人民的朋友

  y 亂

  現在如果提到“費正清”這三個字,已經不僅僅指的是那位哈佛大學致力於中國學研究的學術大家,更有可能說的是“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從1936年到1977年,費正清在此地教授中國歷史。四十多年的執教生涯,已經讓他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遍佈世界上各類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基金會乃至政府機關。他在中國研究方面內長期而富有成果的研究,已經讓其成為該領域名符其實的泰斗。在費正清榮休之後,哈佛大學將中心重新冠以他的名字,以表彰他在中國研究及促進中美兩國關係方面的卓越貢獻。實際上,他的學術生涯與東亞研究中心的成長已經融為一體,他的人生經歷也就是一部美國的“中國研究”學術史。

  費正清在中國研究方面可謂著作等身,其中影響最廣泛的則是於1948年出版的《美國與中國》。這本書成為一代又一代的美國學生瞭解中國的必讀書。絲毫不誇張地說,全世界、尤其是美國,在向西方人講解現代中國歷史方面,沒有其他人做得比費正清更多且更出色。無疑,費正清是“最進步”的學者,他根據不斷變化發展的時局,頻繁修正他的諸多觀點,同時也讓他不得不直面研究當代中國歷史帶來的麻煩。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和五十年代初期,他認為中國共產黨是用顯著的方法,給戰後的民族和國家帶來了一個更好的未來,對中國的共產革命表現出了極大的同情。而他也因這種觀點在之後的麥卡錫時代遭受批判,被認為是眾多導致“失去中國”的人物之一。

  即便是對中國共產黨來說,費正清也在不同的時代遭到不同的對待,亦敵亦友。在麥肯錫時代,他因為在美國遭受了無情的批判,而被中國官方稱為“同志”。而到了1977年,因為他關於中國勞改營的一些“不友好”觀點,共產黨領導層又拒絕了他對中國大陸的訪問申請。而在他的學術生涯中,又因為長期支持和同情共產黨,時常被以“中華民國”自稱的臺灣當局所批判。

  也許是為了澄清各方的誤解,費正清在1982年出版了他的《情系中國:五十年回憶錄》(Chinabound: A Fifty-Year Memoir或譯《中國回憶錄》《對華回憶錄》)。該書專門開闢了一個章節,講述“作為中國友人的波折起伏”,坦率地承認在“1977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冷漠地拒之門外”,到臺灣後又遇到的是“喧嚷的媒體抨擊”。他接著說,“顯然兩個‘中國’都在試圖告訴我什麼”(Obviously both Chinas were trying to tell me something)。他意識到,在中國人的概念裏,友誼總是意味著忠誠,約定被尊為一種責任,“體現在雙方之間的權力要求和義務承擔中”,“被視為中國朋友的外國人必須進入中國的人際關係網,並忠實地貫徹到底,只有這樣才能算作中國人可靠的朋友”。不幸的是,沒有中華文化傳統背景的外國人,很難達到這樣的儒家標準。

  不過,在他的回憶錄中,費正清至少為我們提供了大量與中國重要領導人交往的私人記錄。而這些在中國政壇叱吒風雲的人物,都能夠決定他未來對於中國人民來說,到底是不是真朋友。然而,在羅列了多個中國友人在文革期間的不幸遭遇後,費正清不再顧及自己的觀點是不是“友好”,不再被所謂“中國人民的朋友”光環所限囿。他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了“大屠殺”“納粹”“毒氣罐”。文章的字裏行間開始發力,開始顫抖,開始有了呐喊:“在這樣一個以禮儀著稱、追求教育事業的國家裏,中國的‘平均主義者’卻將其私憤發洩在這些知識份子的身上,儒家思想又在哪里呢?”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二):改变中美外交政策的老人

  正在读这本《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一本有趣的老书(1982年出版)

  1907年,费正清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休伦,英文名字约翰·金·费尔班克。费正清中学毕业后考入威斯康辛大学,二年级转入哈佛大学。在大学学习期间,费正清的学业几乎全优,尤其对历史、政治和经济学有浓厚的兴趣,先后学习了法文、德文、拉丁文和希腊文,还自学了中文和日文。

  1932年,费正清以搜集毕业论文资料为名来到北平,在北平的教堂里迎娶了新娘维尔玛·丹尼欧·坎农。

  在北平,费正清和胡适、丁文江、蒋梦麟、傅斯年、钱端升、李济、翁文灏、费孝通等曾留学英美的学者有了来往,还结识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并在其后的岁月里视梁林为最亲密的朋友。他们是林徽因“太太客厅”的常客,他们邀请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去山西消夏,陪同考察古代建筑,梁、林夫妇还根据“约翰·金·费尔班克”和“维尔玛·丹尼欧·坎农”的谐音为他们夫妇取了中文名字——“费正清”和“费慰梅”。

  1935年,费正清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关税的起源》,离开北平回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费正清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将来会遇到的问题作出预测,指出它们将来会遇到三个问题“一是人口问题,二是官僚腐败的问题,三是强调思想统一,使整个民族丧失创造力的问题”。

  1950年代后,美国麦卡锡主义者指责他是“丢失中国”的人之一,费正清一度需要到国会接受质询。

  苏联说他是“资本帝国主义的辩护士”;

  文革期间,共产党中国批判他是“美帝国主义的第一号特务”。

  1972年,阔别中国近30年后,费正清和夫人费慰梅再次踏足中国,见到了老朋友钱端升、费孝通、金岳霖、乔冠华等人,而让费氏夫妻伤感的,他们在中国最亲密的朋友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已离世。新婚的费氏夫妻曾经居住过的西总布胡同39号,一座美丽幽静的四合院成为了30多家人居住的大杂院,而年轻的费夫人很喜欢攀爬散步和聚餐的朝阳门城墙也毁于新北京的大建设中。

  费正清独特而智慧的治学方法,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中国现实国情,深刻反思中国现代化进程得失的观念体系,影响了一代历史学家。在美国政府对中政策决策方面,他创立的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至今还在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三):外国人回忆录看起来如抽丝

  如同看丘吉尔回忆录一样,这本书的前二百多页,可以说是慢慢吞吞缺乏兴趣的读完的,也即费式青少年时的求学及成长经历,加上翻译水平不佳的问题,着实让人提不起阅读兴趣。但当时间进入中国抗战时期,费式作为美国政府情治机关官员来到中国后的所见所闻所想,开始生动有趣起来。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一是这段时间在中国让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更有一种亲近感,那段历史多多少少也会有些了解,结合费式的经历比较容易带入;其二是费式站在一个美国研究中国学者的角度对中国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不同于一般中国人的考量,新鲜但有理有据;其三是费式对国共之间双方的描写,让人对那段历史产生思考,的确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最后,这本书的腰封上有多人联名推荐,许知远也发表了观点,属实说我之前对其印象并不好,认为他只是站在风口浪尖浪得虚名之徒而已,他的书我也只读了一半就弃了,然而我现在虽然仅仅看了二百余页费式自传,就甚觉许知远这句话概括的十分精当,“如果没有费正清与史景迁的作品,我想我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四):费正清:以中国为志业

  经济观察报 张耐冬/文

  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给他的一位美国朋友拟了一个中文名字。1942年,当他们在西南后方重遇,这位原名为约翰·金·费尔班克的美国人已经使用了另外一个中文名“范朋克”。为此,梁思成专门给这位朋友讲述了他原先所拟的名字所包含的寓意,那是中国人非常看重的品格:正直与清白。在他的劝说下,这位美国人就使用梁为其所取的中文名字,日后,“费正清”这个名字伴随了他的一生,并成为美国中国学研究的里程碑。

  在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费正清是当之无愧的学界领袖。他所写的《美国与中国》、《中国:传统与变迁》以及《伟大的中国革命》等专著,以及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等重磅作品,几乎是所有习史者的必读书。在他七十岁时,他的同事们将哈佛大学的东亚研究中心更名为“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正是对他学术贡献的充分肯定。

  七十五岁时,这位中国学研究的一代宗师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对他从1932年起的中国情缘进行了全面回顾。接触中国、研究中国以及参与美国对华事务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读罢全书,令人深感其中内容的丰富,既有以其中国研究的发展为线索的学术历程的回忆,也有他几次在中国游历、生活、交游的详尽记载,还有他为美国外交事务提供咨询顾问的记录以及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评论,另外,他还不时用细腻的笔调表达自己对中国的观感。

  近代史学研究追求史料的原始性与直接性,官方档案、民间契约、私人日记与回忆录等材料因而得到重视。作为一个在这一学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者,费正清深谙此理。在写作回忆录时,为了真实地呈现自己在各个时期的想法,他在书中多处引用了自己所写的文章、信件和备忘录的内容,力求使之成为“信史”。对研究者而言,这部书可以作为“史料”,对大众而言,这种严谨的风格也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费正清,了解他眼中的近代中国。

  在回忆录中,费正清记录了他从1932年起五十年间与中国的接触。在他的学术历程中,中国最初只是作为外交史和海关与财政研究的对象存在,当他抵达上海后,中国才成为被感知的真实存在。从那时起,他在这里居住,学习中文,感受各阶层的生活状态,探究新鲜的文化现象,与中国学者们交往,在中国高校任教,真正拥有中国朋友。他的研究生涯就这样悄悄地发生改变:中国从研究对象变成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他既是中国问题的研究者,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现代中国的观察家,他甚至参与了若干对中国影响颇大的政策的制定。这些不同的角色让他对中国的认识较其他学者而言更为丰富,中国不再是他要研究的一个符号、一种文化、一种意识形态或一个政权,他也不再是简单对中国的某种现象进行概括、分析的专家,而成为现代中国的参与者。

  就像哈利·波特在拯救小天狼星时被闯入同一时空的自己所搭救一样,在日后继续的中国研究中,在某一时间点上,他也是自己所研究的历史中的被研究对象。闯入某一历史场景中的人成为自己所在历史情境的研究者所造成的身份交错,恐怕只有写《清代学术概论》和《戊戌政变记》时的梁启超才能有比费正清更深的体会。

  对于这种身份的交错,费正清自己有十分清楚的认识。在比较自己与后来的中国研究者最大的不同时,他认为,“当时我们中没有人是从我们后来建立类似工厂生产线般的学习体系中出来的……经过这样七年培养的人将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但是他们并没有太多接触中国人和具体的事物。他们只是成为谨慎的历史学家,并不能为政府公共政策出谋划策。”(《回忆录》第136页)

  这是他对中国研究的态度。他并没有要求所有中国学研究者都成为外交政策顾问,事实上这也不可能。不过,他与很多后来的研究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他不止把中国视为一个个可研究的话题,还将中国当成现实中需要面对的存在。他之所以会有与很多研究者相比出现这样的差别,更多是来自他个人的经历,而非他主动的选择。

  他和与他同时代或时间稍早的中国研究者,一般都有这样的共同经历:学习过汉语、在中国做过短暂居留或游历,对中国问题的理解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早期传教士也是这样的,只不过他们肩负着宗教任务,又与真正的中国社会与政治隔阂较多,总带着自己的文化标尺去测量中国,所以他们的认识总有偏见的色彩;费正清则不同,他对中国的认识更深。就如他同时代的学者欧文·拉铁摩尔一样,他在中国多处游历,与中国的各个阶层都有接触,对当时在中国对峙的不同党派、思潮也有所了解,他们由此获得的认识是从档案和地方志中了解中国的学者们所无法想象的。他怀着研究目的来到中国,而且还曾在中国的大学中任职,对中国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对他所见到的中国现象尽其所能地去认识、去理解,而不是像法官一样去评判。同时,他有很多中国朋友,也有一些与他交流对中国的看法的美国友人,能够让他思考中国问题时获得各方面的意见。在思考关于中国的问题时,他能够站在历史的当场,而不是纵身跳上云端俯瞰中国,而俯瞰在很多时候正是在他之后的学者们常用的姿态。

  如果说以早期传教士为代表的中国观察家对中国的认识有很多的偏见,那么费正清之后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在看待中国时更多时候是怀着一种傲慢。借助各种政治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的方法,他们在研究时比费正清更为客观理性,但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国与欧美并非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当柯文提出“在中国发现历史”并对费正清提出的“冲击—回应”模式进行质疑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摆脱了以费正清为代表的西方中心论,并用“中国中心论”的立场去看待十九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与政治发生的变化,同时,他们也将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当成与现代世界若即若离的一个异类,看似尊重,实际上却未必友好。有时,他们对中国特殊性的认识,与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或是后来福山所提出的“历史的终结”恐怕只有一墙之隔。

  费正清对中国的认识,恰巧在“傲慢”与“偏见”这两种立场之间,没有傲慢,不带偏见。他提出的“冲击—回应”模式,与自己多年对中国的实际感受密不可分。作为来自美国的中国研究者,他眼中的中国和美国一样富有生命力,但在发展上,又与他所见过的欧美世界不同。在文化与习俗上,中国呈现出自身的特色,但其经济和政治与欧美又存在着忽明忽暗的联系,越是受欧美影响较强的区域,中国自身的特色就越弱,相应地,欧美的色彩就越重;受欧美影响较弱的区域,就表现出较为传统的中国特征,欧美的色彩则淡得多,甚至完全不见踪迹。这种此消彼长的现象,正与这些不同区域的现代化程度相关联。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所见到的中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在他的学术生涯早期,对中国最早的几个通商口岸的研究是他选定的博士论文题目,这个题目可能会成为他解释现代中国诞生的突破口。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1934年到1935年,他接触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被西方强行开辟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这几个通商城市的早期档案,在其中发现了自由贸易背后巧取豪夺的历史,又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见识了和档案记载几乎如出一辙的现象,并对通商城市里中国人的生活与社会阶层问题有所了解。于是,他将问题聚焦在早期的通商口岸上,从贸易与外交的角度去理解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并试图对西方在其中的作用做出评估。这种研究思路,可以视为费正清理论的基础。

  然而,只有这样的思路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按部就班地进行研究工作,可能他会成为一个外交史专家或贸易史学者,而不会对中国的现代化轨迹做出全景式的描述。另外,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也并非他计划中的研究题目,他之所以会关注这个宏观的问题,完全缘于他的在华经历,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一些非常偶然的事件。

  1933年,在他第二次申请哈佛燕京学社的研究资助失败之后,生计问题成为他必须面对的难题。要在中国继续生活并进行研究,就必须有一笔固定的资金,但显然,他并没有这样一笔可以使用的现成资金。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也许更重要的是,没有了坐享其成的补贴后,威尔玛和我需要在北京开始谋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更多地接触到中国人的生活,而这是语言老师所无法提供的。”(《回忆录》第100页)

  生活的需要,让他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而在充分的了解之后,他的研究获得了意外的灵感。他开始将中国本身而非中国问题作为自己的关注对象,在各个时期写下的文字中,他对中国现实状况的关心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研究课题的关注。作为一个美国人,他和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对农村发展、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政府组织及其政策、国共之争等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现实问题促使他思考,让他将自己的学术理论与中国的现状联系起来。强烈的现实性成为其中国研究的重要特征,也使他在学术研究方面源源不断地产生灵感。毫不夸张地说,对中国现实的强烈关怀,就是费正清学术的第一推动力。

  因为生活的缘故,他深入了解了中国,因为了解,他对中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作为一个美国人,他对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从美国的立场上去理解中国,不自觉地将西方社会的一些标准带入到了他解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中去。因而,他的立场与他选取的评价标准,也就具有了柯文所批评的“西方中心论”的特征。

  严格来说,作为中国学研究的外国学者,没有人能够完全放弃自己原本的思维方式与文化立场,绝对客观地去观察中国,费正清的问题也不在此。他所提出的“冲击—回应”学说,设定了一个极度稳定的中国传统的存在,认为促使其发生变化的,是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的冲击,而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对西方冲击的回应。这是一个十分宏观的解释体系,他假设了两个整体的存在:作为整体的、稳定的中国传统,以及作为整体的、形成冲击合力的现代西方。如此概括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必然存在很多漏洞,比如中国是否存在一个整体性的传统,传统是否就稳定到无法出现自身的变革,冲击究竟对中国产生多大影响,冲击是否一定会带来中国的变革,等等。不过,在美国中国学建立初期,这样的理论模式从整体上解释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并将其与西方现代社会联系起来,直至今日,虽然美国中国学研究已经进入全新阶段,但还没有出现在整体解释上能够完全取代这一学说的新框架——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后来的中国学研究基本是针对个案的、专门领域的考察,不具有整体性的解释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冲击—回应”学说本身是综合性的、高度概括的解释模式。

  强调西方的冲击,以及在冲击之下中国以日益现代化作为回应,在费正清的认识之中,还有现实案例可以作为佐证,那就是他参与过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他自己在回忆录中十分明白地说明,对中美关系的兴趣,使他关注美国对华政策;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由于美国对华政策对中国的重要影响,他又开始参与政策的讨论。他本人多次参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讨论,无论是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的支援,还是战后美国对国共两党应该采取的态度,又或是对美国冷战政策的反思、对华接触的必要性等等。在这些外交政策的讨论中,他越发感觉到这种“冲击—回应”效应的存在,这应该是他的理论组成的最后一块拼图。

  作为学者,他大可对公共政策的制定置身事外,做一个专业领域内的教授,因为他对中国的感情,使他在进行学术活动的同时还要投身于政策研究,尽管只是以咨询顾问的身份出现。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有两篇著名的讲演——《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在费正清身上,学术也好,政治也好,他的选择总是与中国有关。如果说他有一个确定的志业,那就应该是中国。

  因为他深爱中国,所以在讨论美国的对华政策时,他强调政策的选择要把中国的利益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并认为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美国的国家利益。他说:“最终,我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如果想从中国方面有所收获,就必须有所付出。这是最简单古老的互惠思想。”(《回忆录》第205页)

  他还写到过一个细节:二战期间,他到达中国西南的后方,看到中国学者在生活困苦的情况下还继续进行研究,他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并觉得如果换了美国学者,必将扔下书本寻求生计。他把中国当做一面镜子,以此自省,镜中的美国与面前的中国之镜在他心中是平等的。如果这都不算爱,那么彼此地位对等的“冲击—回应”模式或许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吧。

  正是因为对中国的挚爱,让他对中国发生的变化也有中国式的体认。1972年5月,当费正清在中美关系解冻后重新踏上北京的土地,为他赐名的旧友梁思成已经在几个月前去世,而北京也非旧时模样。那座由高大的城墙、宽阔的城门组成的古老都市曾令青年费正清为之折服。他在回忆录中非常感性地慨叹:“如今我们无法想象有哪一位城市设计师会使用城墙、城门来作为交通的一部分,为了通行而让车辆穿过城墙城门或绕道环行。打个比方,如果这些城墙都留存至今,每一座雄伟的双门塔楼都是环行交叉路口的中心和新建的宽广街道的焦点,那么巴黎、罗马、伦敦、华盛顿以及莫斯科只能对此充满嫉妒而别无他法。遗憾的是,如今只有前门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种充满遗憾的哀叹,与他的老友梁思成看到北京的城墙与城门被拆毁时的感受何其相似。尽管由于政治原因,他们多年不通信,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却仍在同一时空之内,可惜的是,他们都无法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彼此了。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五):透过那双凝视中国的眼睛

  在2013年秋得到的《费正清中国回忆录》,直到2014年开年才算是读完,不仅是因为书厚,而是,透过费正清那双一直凝视中国的眼睛,看见了半世纪中国的沧桑,中国知识分子的悲欢离合,其中那些沉重的历史记录,虽然费正清用了平实和幽默的语调,但依然带给我无数心酸的伤感,这些伤感一步步将过去变成了我眼前的思考,很厚重的思考,却不能轻易落笔倾述,哽咽于心中,一直等着慢慢沉淀下去,才能开始动笔。

  费正清,这个名字原本是中国文化知识界名流名士耳熟能详的,经历了一段在历史长河里很短暂的沉寂之后,重新又开始异常的响亮,特别是在他“最好的朋友”梁思成和林徽因再次红起来之后,连费蔚梅也跟着红了一下。这样被热烈关注的结果,是能看见他很多很多的书。眼前这本读来态度平和,简洁明晰,幽默的文里行间却透着淡薄哀伤和无限希望的回忆录,是费正清与中国长达五十年的情缘,也是他学术研究之路的历程,这里记录着上世纪费正清作为学者对世事的敏锐观察和睿智判断。透过他的眼睛,重新审视那个苦难深重的中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依然矛盾重重的社会;历经战火洗礼,或是良善或是狡猾的民众;刚愎自用且腐败无能的政权和政府;惊涛骇浪时时涌现里,或是刚强或是懦弱的知识分子;各类暗潮此起彼伏的世界。他的历程告诉他,这是很难让西方“接管”的大中国,只能研究它并与之沟通。同样,他的历程也让读者在旁观者角度开始审视面对如此泱泱大国,如此厚重历史,如此浩瀚文化,如此变化多端的知识分子群体。这不仅是年轻时代就立志研究中国的费正清艰辛的学研旅程,也不仅是这个汉学家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个人视角全方位记录,更是我们这些读者从他眼里笔尖反思的一个契机。

  本书以平和的语调起步,回溯费正清的求学经历,为研究中国开始铺垫,紧接着便开始探索中国的行程,从北平到汉口、开封、洛阳、上海,重庆等等,中国的地名显示费正清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民生、社会、人文、历史、经济、政治,等等,他的目光几乎穿过了华夏土地的每一个角落,用他具有西方民主思想烙印的视角深入地研究中国,就像他自己说的:“为求更好滴了解中国,人们在更大的广度上做努力,而这种努力同时也要求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他从研究中国的一开始便是为了沟通和理解,这样,他发现了研究中国将要面对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渐渐感到走进了一个谁也无法接管的地大物博的国家,而只是打算从中寻求食宿便利,并接受他们。”

  于是,他怀着“接受”的心走在中国大地,结识中国人,研究中国人,他看到了优雅高贵的上层中国社会,也见到了“流浪猫”一样的工人阶层,他探访中国的监狱,观察中国的时局变化,切身投入学术研究,并参与中英和中美文化交流,甚至“委身屈就”在各方政要和官僚治下,最后差点因为在中国抗战时的经历而被质疑。在整本书里,他一直致力于力求作为公平公正的史学家,他将自己面对的中国人、中国情、中国事予以平实的描述,没有过多深入的理论探讨,反而类似以时间顺序为引导的传记,叙述自己的学术历程。

  读《费正清中国回忆录》并不像读学术著作那么累,时常未被他不经意地逗乐了,比如,他说道:“我们只有一些在中国生活的经历,更准确地讲,应该是保持着本国的生活方式,只不过生活地点变成了中国。”从这句可以发现他希望融入中国做研究的可爱想法哦,又比如:他对开创新学术研究领域提出来的那句“没有老师的另一个含义就是我永远不会真正毕业。” 再比如,“我已经学会了如何在一群历史学家中做一名汉学家,相反,我也知道如何在一群汉学家中成为一名历史学家,就像中国的强盗,他们从来不会被抓到,因为他们总会在两个省份的交界处,当一方追捕时就迅速逃向另一方的管辖区内。”当然,更多是他的回忆里的学术探讨,特别是发现他很多针对各方面的智言慧语,比如:“如何来评价基督教传教团对中国作出的贡献,这真是个难题,可能是一个误解的问题,因为你无法用任何令人信服的方式来回答。”想想他老师之一的苏慧廉,还有最著名的传教士李提摩太就知道了。读者甚至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交友的箴言:“一个人从朋友那里获得的最好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让他有自己的空间。”这些展示在他与众多中国友人特别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交往上,就更显得远比其他记录更让人感觉亲切。

  光影荏苒,历史见证了他成为学者,任教清华,获得牛津博士,讲学哈佛,从中国研究再到东亚研究,他伴随中国抗战,为中国知识分子寻求各方支持,甚至曾当面向宋美龄请求“取消新闻审查制度”,最后还就“中国友人”的身份幽默了自己这个学者一下。他不断在勤奋和努力中认识和了解中国,“我学日语的目的是想知道日本历史学家写了哪些关于中国的作品。”他以这些勤奋去构筑自己丰厚的学识,“创建一个更加全面的中国现代史观”。如今,他结识的上个世纪熠熠闪光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大多数载入史册,他写下的关于东亚的丰厚研究报告和书籍也归入经典著作,他那些看上去清雅简秀实际上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观念,不仅映照了当时,也在今天还有实用价值,他对东西方的交流,提供了多方参考,对岁月来说,其实不过短短一个世纪,但留下的影响恐怕会更为深远的意义,这些留给后人评价吧。

  【原文地址】

  【网易】http://iwenqing.blog.163.com/blog/static/14301442201411693423872/

  【天涯】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50117&PostID=55440632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六):是他打开了研究中国的大门《费正清中国回忆录》

  是他打开了研究中国的大门《费正清中国回忆录》

  很久以前就知道费正清这个名字了,那是在《剑桥中国史》上看到的,后来又读了他的书《美国和中国》,不过要说真正开始了解这个人,还是在阅读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传记时才使得这费正清从一个陌生的名字,一点一点变成一个具体的学者,不仅仅是学者,也是一个政治活动家。

  看这本书很大一部分想看看费正清笔下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可是却没想到这两位他在中国最好的朋友,在这本厚达460页的书中,只占了几页的篇幅,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我之前对费正清的了解有多么狭小。剩下的那么多篇幅都讲述了什么呢?可以说费正清的一生,可以说波澜壮阔,绝不仅仅是一个学者,游走了欧美中国,涉及政治、学术、教育、军事多个方面,在很多重大事件中都亲历现场,所以他的故事自然就多得多了。费正清在中国只有几年的时间,所以讲述老朋友的故事,篇幅也就不多了。

  算起来费正清这个名字还是梁思成给起的,他和费蔚梅相爱以后,准备在相聚北京,然后结婚,在北京租的房子就在西总部胡同,和梁思成家很近,不过他们却是在一次展览上相识的,梁思成林徽因美国高等教育的背景,和纯正的英语,让他们一见如故。于是费正清就融入了梁家的太太的客厅,在这里他结识了金岳霖、钱端升、张奚若、周培源……甚至还有当年还是女大学生的龚澎,就是当年这个小角色,后来都成了风云人物,龚澎后来成了周恩来的助手,嫁给了后来的外交部长乔冠华。

  费正清来到中国正是抗日战争前夕,抗日期间,他作为学者再次来到重庆,并且肩负着收集日本情报的任务,等到再次来华,却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了,这一别,中国发生了内战,共产党解放了中国,接着就是抗美援朝,中国和美国成为了敌人,接着中国进入了一波又一波的政治运动,直到爆发文化大革命,文化革命还未结束,中国就开始秘密和美国接触,间隔了三十年后中国向美国再次打开了大门,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费正清再次来到中国,见到了那些老朋友,可是梁思成和林徽因都已经不再了。

  费正清的传记,其实也是近代史上,中美关系的见证,正是通过费正清的努力,为美国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大门。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七):被提到的书目索引

  

第一部分 负笈求学:在五个地方接受教育 (1907-1931)

第1章 为何我将目光投向东方 威廉.L.兰格(William L. Langer) 帝国主义外交 Diplomacy of Imperialism 世界危机和美国外交 The world crisis and American Diplomacy

  第2章 了解中国 马士 H.B.Morse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历史纪要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 回溯律 Iron Law of Retrogression 翟理思 H.A.Giles 玛丽安.施莱辛格 Marian Schlesinger 残存的记忆:坎布里奇回忆录 Snatched from Oblivion: A Cambridge Momoir R.H.托尼 R.H.Tawney 中国的土地与劳工 Land and Labour in China 中国论文集 Papers on China 詹姆斯.伯特伦 James Bertram 中国西安第一幕 First Act in Sian

第二部分 我们首次发现中国 (1932-1935)

  第3章 来到北京 马士.宓亨利 Harley F. MacNair 远东国际关系 Far Ea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魏尔特 Stanley F. Wright 赫德与中国海关 Hart and the Chinese Customs 欧文.拉特摩尔 Owen Lattimore 通往突厥斯坦的沙漠之路 1929 The Desert Road To Turkestan 满洲,冲突的摇篮 1932 Manchuria, Cradle of Conflict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1940 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 夏洛特.菲尔特 Charlotte Furth 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 1970 Ting Wen-chiang: Science and China's New Culture 胡适 四十自述 第4章 开始观察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蒲爱德 Ida Pruitt 汉族女儿 Daughter of Han 怀履光 William G. White 古代洛阳古墓:公元前550年河南新郑一组五室陵墓的结构与内容纪实 Tombs of Old loyang: A Record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tents of a Group of Royal Tombs at Chin-ts'un, Honan, Probably Dating 550 BC 第5章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眼中的中国 史沫特莱 Agnes Smedley 大地的女儿 Daughter of Earth 中国红军在前进 China's Red Army Marches, 1934 布哈林 Bukharin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体系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 System of Sociology 埃德加.斯诺 西行漫记 Red Star over China 1938 第6章 哈罗德.伊罗生与恐怖行动 哈罗德.伊罗生 Harold Isaacs 中国革命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38 心影录---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和印度的形象 Scratches on Our Minds: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 美国黑人的新世界 The New World of Negro Americans 部落的偶像崇拜 Idols of the Tribe 列夫.托洛茨基 Leon Trotsky 第7章 蒋廷黻和现代化 查尔斯.利雷 两个世界间的蒋廷黻,1895-1935 Tsiang Tingfu Between Two Worlds, 1895-1935 R.H.托尼 R.H.Tawney 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第8章 成为专家,任教清华 费正清 清季史料入门 version 3rd 1970 Ch'ing Documents: An Introductory Syllabus 恒慕义 A.W. Hummel 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文物部主任 艾德蒙.巴恪思爵士 Sir Edmund Backhouse 太后和我 休.特雷弗 - 罗伯 Hugh Trevor-Roper 北京隐士 Hermit of Peking 伯希和 Paul Pelliot 法兰西学院教授 房兆楹夫妇 清代名人传略 (1644-1912)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 费正清 1858年条约签订之前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1934.7 毕安祺 Carl Whiting Bishop 华盛顿弗利尔艺术馆的考古学家 第9章 我们的中国朋友 梁启超在20世纪出 = 伊莱修.鲁特 Elihu Root + 海明威 Hemingway+约翰.杜威 John Dewey + 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 第10章 访问最早的通商口岸 约翰.恺自威 John Keswick 我所知道的中国 What I know about China 第11章 首次离开中国 埃德加.斯诺 Edgar Snow 复始之旅 1958 Journey to the Beginning

第三部分 学会当一名教授 (1936-1940)

  第12章 拿到牛津大学博士学位 顾立雅 Herrlee Glessner Creel 中国主义 1929 Sinism 中国的诞生 1936 The Birth of China 卫三畏 Samuel Wells Williams 中国总论 1848初版 1883再版 The Middle Kingdom 卫斐列 Frederick Wells Williams 其子 赖德烈 Kenneth Scott Latourette 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1934 The Chinese: 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 富路德 Carrington Goodrich 乾隆年间的文字狱 1935 The Literary Inquisition of Ch'ien-lung 科斯廷 W.C.Costin 大不列颠与中国,1833-1860 Great Britain and China 1833-1860 第13章 开始在哈佛执教 赖绍华 叶理绥的弟子 圆仁大师大唐中国纪 Ennin‘s Travels in T'ang China 毕乃德和邓嗣禹 中国参考书选目解题 1936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Selected Chinese Reference Works 邓嗣禹 清代行政研究 Studies in Ch'ing Administration 吴香林 Silas H. L. Wu 清廷的通讯系统和清帝的统治 Communications and Imperial Control in China 费正清 坂野正高 Masataka Banno 日本近代中国研究书目指南 1955 哈佛燕京学社 Japanese Studies of Modern China 蒲池典子 Noriko Kamachi 1953年以来日本对近代中国的研究 Japanese Studies of Modern China since 1953 费正清 萨姆纳.格里姆彻 Sumner Glimcher 新旧中国 1973 China Old and New 白修德 Theodore H. White 寻找历史 In Search of History 1915年日本对华二十一条 芮沃寿 Arthur Wright 芮玛丽 Mary Clabaugh 范.维克.布鲁克斯 Van Wych Brooks 新英格兰的盛世 The Flowering of New England 费正清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 1953 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 第14章 战争与政策问题

第四部分 华盛顿、重庆和上海 (1941-1946)

  第15章 来到华盛顿 约瑟夫.罗尔斯顿.海登 Joseph Ralston Hayden 菲律宾:国家的发展 1941 The Philippines: A Study in National Development 斯坦利.亨培客 现代远东政治 1916 Contemporary Politics in the Far East 今日中国政治 1927 China Today-Politics 第16章 战时前往中国 饶大卫 David Nelson Rowe 第17章 立足重庆 第18章 玛丽.梅乐斯和战略情报局 米尔顿.梅乐斯 Milton Miles 一种不同的战争 1967 A Different Kind of War 迈克尔.沙勒 美国十字军在中国 (1938-1945) 第19章 学术中心与美国利益 第20章 1943年---蒋介石开始失去人心 赛珍珠 大地 The Good Earth 第21章 接触左翼 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威尔士 H.G.Wells 中国的观点 The Chinese Outlook 林语堂 吾国与吾民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第22章 与华盛顿的战时新闻局一同工作 戴德华 George Taylor 太平天国起义的社会与经济背景 Soci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of the Taiping Rebellion 鲁斯.本尼迪克特 Ruth Benedict 菊与刀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夏仁德 Randolph Sailer 埃德.巴莱特 Ed Barrett 真理是我们的武器 Truth Is Our Weapon 第23章 战后中国 乔治.马歇尔 George Marshall 格雷厄姆.佩克 Graham Peck 时代的两种类型 Two Kinds of Time

第五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余 (1946-1952)

  第24章 中国政策和地区研究 费正清 我们在中国的机遇 1946.9 Our Chances in China 认识中国:中美关系中的形象与政策 1974 China Perceived-Images and Policies in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白修德 Theodore H. White 中国的惊雷 1944.7.24 Thunder out of China 寻找历史 In Search of History 蒋介石 中国之命运和中国经济理论 China's Destiny and Chinese Economic Theory 大卫.科特 David Caute 极度恐惧: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反共产主义肃清运动 1978 The Great Fear: the anti-Communist Purge under Truman and Eisenhower 乔.麦卡锡 Joe McCarthy 费正清 美国与中国 1948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哈罗德.伊罗生 Harold Isaacs 亚洲殊无和平 No Peace for Asia 罗伯特.佩恩 Robert Payne 中国觉醒 China Awake 理查德.劳特巴赫 Richard Lauterbach 来自东方的危险 Danger from the East 弗雷达.厄特利 Freda Utley 在中国的最后机会 Last Chance in China 杰拉德.温菲尔德 Gerald Winfield 中国:土地和人民 China: The Land and the People 费正清 刘广京 近代中国:1898-1937年中文著作书目指南 Modern China: A Bibliographical Guide to Chinese Wroks, 1898-1937 哈佛燕京学社 1950 费正清 邓嗣禹 房兆楹 孙任以 中国对西方的反应,1839-1923年 1954 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 1839-1923 费正清 史华茨 康拉德.布兰特 Conrad Blandt 中国共产主义文献史 1952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Chinese Communism 史华茨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毛泽东的崛起 1951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 康拉德.布兰特 Conrad Blandt 斯大林在中国的失败 (1924-1927)1958 Stalin's Failure in China 第25章 与麦卡锡主义战斗 欧文.拉特摩尔 Owen Lattimore 经得起诽谤 1950 Ordeal by Slander E.赫伯特.诺曼 E. Herbert Norman 日本维新史 Japan's Emergence as a Modern State 卡尔.奥古斯特.魏特夫 Karl August Wittfogel 东方专制主义 Oriental Despotism 费正清 1946-1950年著作和演讲选录 1951 Excerpts from Writings and Speeches, 1946-1950 史沫特莱 Agnes Smedley 伟大的道路 The Great Road 卡恩 E. J. Kahn 中国通 The China Hands

第六部分 开展中国问题研究 (1953-1971)

  第26章 创立研究中心 费正清 中国:人民的中央王国与美利坚合众国 1967 China: the People's Middle Kingdom and the USA 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 中国的世界秩序: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 1968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在华与在美传教事业 1974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 中国的兵法 1974 Chinese Ways in Warfare 芮玛丽 Mary Clabaugh 1862-1874年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 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the T'ung-chih Restoration 1862-1874 革命中的中国:第一阶段,1900-1913年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ase 1900-1913 约瑟夫.利文森 Joseph R. Levenson 儒教中国及其现在命运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第27章 研究领域的组织工作 韦慕庭 Martin Wilbur 约翰.林德贝克 John M. H. Lindbeck 理解中国:美国学术资源评介 1971 Understanding China: an Assessment of American Scholarly Resources 李约瑟 Joseph Needham 中国科学与文明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费正清 现代西方科学技术对日本和中国的影响 东亚文明史 丛书 A History of East Asian Civilization 卷一 东亚:伟大的传统 1960 East Asia: The Great Tradition 卷二 东亚:近代的变革 1965 East Asia: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合订本 东亚:传统与变革 1973 East Asia: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中国:传统与变革 1978 China: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赖邵华 艾伯特.克雷格 Albert M. Craig 日本:传统与变革 1978 Japan: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第28章 在世界各地参观与访问 蒋梦麟 西潮东渐记:蒋梦麟回忆录 Tides from the West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第29章 越南和美国——东亚关系 亚历山大.巴顿.伍德塞德 Alexander Barton Woodside 越南与中国模式 1971 Vietnam and the Chinese Model 费正清 现代欧洲历史中的东亚观点 1956 East Asian Views of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第七部分 渡过难关 (1972-1981)

  第30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今与昔 斯诺给费正清 大河彼岸:今日的红色中国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Red China Today 费正清 中国的世界秩序:中国外交传统 1966.12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中国的世界秩序 1968.1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Harrison Salisburys 北京及更远处 1973 To Peking and Beyond 费正清 新中国与美国的关系 1972.10 The New China and the American Connection 第31章 与俄国人交往失败 叶菲莫夫 G. V. Efimov 别列兹尼 L. A. Bereznii 美国资产阶级的中国历史编纂学评论: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社会发展问题 Critique of American Bourgeois Historiography on China: Problem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第32章 作为中国友人的波折起伏 费正清 剑桥中国史 第十卷 鲍若望 Jean Pascalini 毛泽东的囚徒 Prisoner of Mao 1968-69 台湾出版物 太平洋国际学会与费正清集团 The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and the John K. Fairbank Clique 费正清集团在台湾的大阴谋 The Great Conspiracy of the John K. Fairbank Clique in Taiwan 费正清与毛共 John K. Fairbank and Communist Mao 第33章 结语 费维恺 罗德.墨菲 Rhoads Murphye 芮玛丽 中国近代史入门 1967.5 Approaches to Modern Chinese History 费正清 伊丽莎白.麦克劳德.麦瑟逊 Elizabeth MacLeod Matheson 凯瑟琳.弗罗斯特.布鲁纳 Katherine Frost Bruner 总税务司在北京: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书信集 (1868-1907) 1975 The I. G. in Peking: Letters of Robert Hart,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1868-1907 孔飞力 Philip A. Kuhn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八):很有看点,很受启发

  费正清的大名如雷贯耳,不过之前并没读过其作品,知道他是中国问题的专家,还有以他的中文名字冠名的哈佛东亚研家所也是广为人知的。这本《费正清中国回忆录》是他生前写下的有关他自己50年以来的求知、求学、工作和学术的生涯,自然其中有很多的话题是与中国密切相关,特别是这些文字中包含了从晚清、民国、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后近代中国的命运,让读者站在一个历史学者、一个外交官员、一个美国公民的立场上,通过第一手的资料和大量书信的往来,生动地了解历史、验证历史、判断历史、推测历史、并对照现实,展望未来。

  读这本书可以说是源于自己多方面的兴趣,这是对学者的生涯感兴趣,也是对学者所研究的问题感兴趣,更是对学者所处的年代所发生的大事感兴趣,还有就是对学者所交往的人物感兴趣,对学者在工作、生活和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感兴趣,对学者获得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感兴趣,对学者的人格力量感兴趣。总之有很多兴趣所在其中!

  本书中的第二部分“我们首次发现中国(1932-1935)”,第四部分“华盛顿、重庆和上海(1941-1946)”和第七部分“渡过难关”中有一节关于1972年中美恢复邦交后的访华实录都是作者在中国求学和工作期间的亲身见闻,非常有可看性,也十分精彩。这段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动荡或者处于内外战争的非常时期,各种人物、各个政党、各项活动的发展,事态的变幻,还有历史的见证都是生动有趣的,也能看到作者在其中的处事方式和行为思路,看到一个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对与之交往的中国朋友们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让读者从另一种角度观察和评估曾经的历史。

  一个人花了毕生的精力来研究一个国家和地区,并在那里结交了许多异国的朋友,无论是谁,一定会对那个地方以及那里的人有深厚感情的。比如作者的中文姓名费正清就是由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取得,当然作者与他们之间的情谊也能在书中让大家得到进一步的了解,还有胡适、蒋廷黻、钱端升、梅贻琦、龚澎、乔冠华、周恩来、陈立夫、宋庆龄……一连串的名人,都是我们熟悉的,都与作者有过交往,其中很多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四川李庄(中央史语所的所在地)、昆明、重庆等地,那些难以忘怀的往事,也印证了以前自己看过的相关书籍和故事;而在战时陪都重庆时的回忆,尤其是与当时周恩来领导的重庆办事处一些人员的交往,更是十分珍贵的资料,仿佛让读者亲临了现场,目睹了栩栩如生的事实。

  假如撇开以上这些吸引人的看点,纯粹读一读作者成长的历程的话,那么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其求学求知的态度,其学术钻研的热情,其公正为学的态度,其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其待人接物的思维,其对待学生的勉励等等,都是令人景仰的!作者曾经对那些想感恩和答谢他的学生写过一封信,其中有一句令人感动的话:“你不需要偿还,只要传承下去即可。”我相信,他的历程不仅仅是对于学术有参考的价值,更对于我们普通的生活有意义深远的启发。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九):国民性格的传统和变迁

  先说两个有点陈旧,迟早会落伍的观点:首先是法治思想。费正清在中国生活期间观察到中国人精神有一种顽固的模式,即道德可以取代法律——而且他还认为这是西方人要求在中国的获得治外法权的根源。费正清认为这是保守的儒家知识分子代代相承的文化之根,觉得很难改变。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律契约精神在民间的普及,中国人最终可以摆脱掉这种思想的桎梏,摆正法治和道德的位置。至少已经形成坚定的信心。

  其次是阶级分布。二十世纪上半页的中国仍是半封建农业大国,工人少而农民多。费正清也把这当作中国与西方的最大区别。就是基于此观点,他比别人更早预测到中国内战的结果。国民党从上往下推行工商改革,共产党则从下往上实施土地改革,后者因更得民心而必胜。现在,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新的阶级构造已经初露端倪(同时也带来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是,费正清下面两个观察与中国人的意识形态有很深的渊源,值得当代人反思:

  “其一,政府垄断了组织,一切组织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在政府的统治下开展活动,否则就被认为是政府的对手而会视为危险。”国难当头时期的中国,国民政府对民间组织的控制既有维稳作用,也有集中资源的意义。所以这句话在当时也只是一个犀利的观察。但我们要是通过他这句话来审视现代社会,就会对东西方社会存在的差别有所领悟。西方在传统中就有一些功能健全的民间组织(比如教会等),它们培养民众社交技能和团体意识,但是现代中国却没有类似的民间组织,就算是官方的教育机构也没有此种培训计划(现行的选拔制教育只是想着如何刁难我们可怜的儿童)。居民就像一盘散沙,在需要互相救助的时候,很多人只会“打酱油”,新闻里曝光的一起起“无耻路人事件”就是这种社交缺乏症的某种体现。与此相反,在累次爱国运动中,民众又过于狂热导致局面失控。这又与民间缺乏基本的社会和组织文化有一定的关系。人人各行其是,极易受情感支配,就像马修·阿诺德所批评的野蛮、不开化的非利士人。

  其二,费正清观察到,在中国批评不是好事。中国人的社会地位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如果一个有地位的人受到批评,他就会感觉自己遭遇信任危机。西方人认为批评使人进步。中国人却觉得自我批评非常糟糕。美国作家E.L.多克托罗说,美国社会的一大进步就是自由批评拉近了民众与国家的关系。在这方面,中国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使信任危机和批评脱钩,那必须培养更强的自信心才行,而自信心的基本来源是诚实。费正清又观察到,美国精英的诚实(通过华盛顿与樱桃树的故事塑造的)与中国式精英精明灵活的手腕很难相容!这大概也是西方文化很难在中国推行的原因。

  费正清同情新中国,这使他在麦卡锡时代受到指控。实际上,他并不同意马克思主义,也对它没有多少兴趣。他更愿意保持客观中立,并且坚持站在底层民众一边。谁为民众说话他就同情谁。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都更像一个师法“中庸之道”的儒家君子,虽然思想比较开明,但也有一点点迂腐的感觉。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十):蒋介石是怎样失去知识分子的

  从《马可·波罗游记》开始,西方对中国的想象始终建立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之上,而费正清毕生所致力于的,是一种全新看待中国的方式。1932年初,费正清作为自己中国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带着模糊的设想来到了中国,自此之后,他先后六次来到中国,以亲历者和观察者的身份见证了中国经历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在文革末期再次来到中国。在《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中,作者花了很大的笔墨描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下中国境内特别是以西南联大教授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艰难境地,之所以着墨颇多不仅仅是因为其中的很多教授是作者的老朋友,特别是费正清还在清华大学执过一段教鞭,也不仅仅是同为知识分子,费正清看到这么多有才华的教授精神富足却在生活上如此拮据散发着天然的同情心,更多的是费正清先生以一种局外人的中立视角和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为中国知识分子代表的中国未来的担忧,作为知识的承载着和传承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决定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统治者是为自己的个人和党派利益着想,还是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大局出发做出某些决定。在亲身经历下,费正清深深地感受到了国民党政府以及其中的官僚分子对这个国家所做的侵蚀以及对中国未来的短视。在这一过程中,国民党政府逐渐为知识分子所抛弃,当然这也凸显着国民党在逐渐失去大陆。

  历史学家蒋廷黻在1934年一篇标题为“中国当前形势”的演讲中总结道:“历史让知识分子阶层成为中国人民的领袖,我们不会放弃这种职责。”日本的侵略行径使得蒋廷黻越来越迫切想实现这种信念,尤其是当日本1931年占领满洲国、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1933年占领热河省、1934年侵入天津、北京地区、1935年试图侵占整个华北,日本以上种种对中国的侵略行径迫切要求中国人开始行动。(p90-p91)同时,要想反抗日本侵略、赶走日本侵略者,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当下和以后中国进行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因此,让中国在国民党代表的南京政府引领下变得强盛起来反抗日本侵略者,这也是蒋廷黻和其他知识分子支持南京国民政府的主要原因。

  20世纪初,昆明还只是位于中国西南边远地区的的一个毫无生气的省会城市,1938年,来自中国华北的三所流亡大学(他们分别是天津的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迁入本地。(p194)自此之后,三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代表着中国学术精英在昆明陷入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贫困之中。通货膨胀带来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反常现象,其中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表现为混乱的进口商品价格,因此有许多官方背景的中国人和美国人趁机在市场上大捞一把。(p196)相比之下,教授们虽然在学术上十分精通,占据了理想主义的高地,但是在物质主义上却不如昆明当地农民过得踏实。无需描述教员们是如何居住在简陋的阁楼中,依靠卖书卖衣生活,陷入债务,最终因营养不良而患病。无论是官方故意的受害者,亦或仅仅是受通货膨胀的牵连的无辜者,仅仅是所承载的民族能量和堕落生活,他们也应该得到帮助,(p200)事实上,蒋介石试图作出努力来巩固政权,但他的执政思维过于拙劣,结果只能导致学术界与其更加疏远。例如,为了应付通货膨胀,他通过颁布法令来稳定肉价,但并不起作用。(p250)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员不惜牺牲知识分子的尊严去求得基本暂时的温饱,坏的运气总是接踵而至,除了与入不敷出的生活条件作斗争,这些以知识为生的教授还要遭受教育部门的发难,最终导致这些代表美国自由理想的教员士气低落,走向消亡、离散或堕落。在1942年费正清写给南斯的附信中提到了教员们在上级教育部门管制下的艰难处境:现任教育部长陈立夫博士一直致力于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实行严格管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已经掌握了清华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的办学方针政策。这是一场持久的斗争,这是拥有权利和财政支持的国民党和教育部门与决心保护美国传统的自由的教学方式的教员之间的较量。然而,这是一场不平等的较量,因为教员只能通过廉价出售收藏的书籍和衣服来维持生活,而这些微博的生活来源很快就会消耗殆尽。(p200)而在1943年7月,费正清则记录了另一场教授们与教育部门不自量力的争斗:5月底,西南联大全体教员大会后两位代表被派往重庆递交了西南联大全体教员要求适当增加生活补贴的申请,但未取得任何进展。另外一项要求是,想利用西南联大实验室进行商业生产,孔祥熙希诺、委员长批准的300万元遭到了陈立夫的否定,他提议在所有的公立大学中开展此项目为借口,最终导致西南联大只能从全部预算中1700万元中吞下只有80万元的恶果。陈立夫的这一行动最终向仍需要结论的人们表明。CC系一心要打压西南联大的教授。对此,西南联大的教员们也做出了一定的回应,其中,各个专业的教授们公开表示他们对当局不再有任何的义务,他们将竭尽全力寻找自我谋生的方式。(p256)另外,随着战事的吃紧和经济状况的恶化,社会的消耗在不断地增加,政府也越来越不得不专注于紧握实权,对情报机关和暴力机关的依赖使得国民党政府的手段变得匮乏且不断地运用专制的权力,对知识分子的教学秩序和日常生活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也破灭了教授们对国民政府所抱有的民主幻想。蒋介石鉴于20世纪30年代欧洲法西斯的成功,建立了效忠于他个人的青年军官秘密组织,(p247)在这其中,戴笠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接受蒋介石的指示创立的秘密情报部门常常使人闻风丧胆,他本人也因此成为大概是战事中国最有权势的人了。(p217)而对思想和人身自由的把控也经常使昆明的知识分子处于一种白色恐怖的心理状态,而也正是这些自由主义者希望代议政府能够移入中国的政治体系当中,很不幸他们的愿望没有实现,显然拥有实权的戴笠为代表的安全组织系统,他们拥有暴力手段,能够吓唬异己分子并打击反对派,显然压倒了国民参议会,而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如同宣扬自由主义的教授本身一样,正在日益失势。(p239)在此政治生态下,特别是1943年5月,当作者回到昆明后,发觉这里的教授因为掌权者出版的《中国之命运》对自己是一种羞辱而感到沮丧,他们预见牢不可破的警察队伍会控制整个中国,随之而来的是自由主义教育的消亡,经济生活以及人民思想受到管制,他们看不到任何力量能够阻止这种趋势的发展。(p251)

  经济上的窘迫、教育自主权被剥夺以及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倾向使得原本被认为是国家救亡中领导力量的国民党以及其政府走向了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对立面。即使是作者这样一个外国的观察者也能够明晰的察觉到这群代表着民主自由的教授群体中弥漫着堕落下的消沉、压制下的愤怒的思想,可见当时知识分子对国民政府及其政策的不满达到了几近把斗争放在台面上的地步。正如作者在本书的第二十章开篇所讲到的:“在战时的重庆又待了一年之后,我最终确信我们的盟友国民政府正在腐化堕落并逐渐失去权势。国民党逐步走向衰落,我也是逐渐得出上述结论的。”(p240)当然,国民党的统治为知识分子带来的灾难被丝毫不差甚至加重移植到了全国范围内的普通人头上,持续的通货膨胀使得整个国家范围内的财富流向少数寡头手中,大批企业破产,普通人更是难以为继;政治上的专制统治下的大批秘密警察机关把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对国家的失去越是明显,国民党政府越是只关注于政治的统治和对全国的把控,思想、改革以及各类项目都退居次位。在国民党政府的合法性在不断减弱的过程中,抗战的胜利暂时为其减轻了国内外的压力,甚至在1945年年中的时候,蒋介石还被尊称为民族英雄而受到爱戴,但随后国民党政府不顾一切的发动内战破灭了民众几十年来和平建国的追求,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暴露出了其只顾及个人利益、政党利益而不吝把整个国家推向战争的反动本质,最终被人民所抛弃,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国民政府在大陆覆灭,此后,蒋介石集团陆续转移至台湾,12月10日,蒋介石搭乘飞机逃亡台湾,自此,国民党完全失去大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