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改革新思维》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改革新思维》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5: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改革新思维》的读后感10篇

  《中国改革新思维》是一本由李佐军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改革新思维》读后感(一):人本社会主义能引领中国改革吗?

  改革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来讲都是非常熟悉的,因为三十多年来中国一直在改革,也一直在不断的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之路。三十多年前,邓小平等领导人认为改革必须要以民众富足、国家强大为根本目标展开,改变了一直以来的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抛弃利益原则的建设道路。当前,改革已经进入了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些人认为是攻坚阶段,而我更愿意把它称为瓶颈期,因为现今很多的问题已经浮现,既有的改革方式、方法明显需要调整,但是如何调整尚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看法。李佐军先生的《中国改革新思维——改出一个“人本市场经济”》,似乎想提出一套新的改革思路,而人本社会主义则是其核心。

  什么是“人本社会主义”?这个概念让我直接想到了苏联末代总统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因为他们一样都是类似意识形态的概念,但有所不同的是李佐军的“人本社会主义”并非从国家制度上作出鲁莽的设计。当然,二者依旧有相同点即都强调了“人”在各自概念中的地位和作用,说白了就是要强化人为根本的思想。这一点其实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戈尔巴乔夫重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不仅仅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更扩大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极端作用就是其失败的关键。社会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多个主体的共同作用,而非仅仅作为个体的人,包括政党、企业、社团等在内的组织也是社会运行、转型乃至变革的主要推手。李佐军的人本社会主义强调的是人在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但同时需要其他各种因素的协调配合,这也正是他的理论胜过戈尔巴乔夫的关键。人本社会主义理论要求改革的核心在于尊重人、满足人、依靠人和激励人,这实际上就是从根本上保证人的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保证民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民众能够切实的参与到改革当中来,保证从不同的领域让民众感受到改革的红利。这些都是人本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目标和思路,但是要想实现这些则必须有进一步具体的改革路径。

  社会改革实际上是仅次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逐步走向深化,社会转型也就逐步加剧。这一切已经给改革者带来了诸多的难题:就业、医疗、教育等问题始终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而李佐军先生在人本社会主义理论里指出改革的目标是满足人,改革的支撑则是安置人,这样的看法我是非常赞同的,这实际上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社会改革的基本方向。社会管理是否有效、社会是否稳定和和谐关键在于民众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这就是社会转型所要面临的艰巨任务。在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凸显的背景下,最有效的防止矛盾激化的办法,就是真正的推进各项民生的建设。经济的发展不光要看GDP更要关注的是经济利益是否属于普通民众,社会大众普遍会关注处在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所产生的巨额利润最终会作用到哪里,社会保障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支撑等。满足人是一个再准确无疑的目标,但是这一目标则是艰巨而难以达成的,社会各个利益集团是否能够轻而易举的把资金投放到合适、合理的位置上,是难以预料的。在社会进行二次分配的时候,能否在最大限度上保证资金充足,凯恩斯认为社会福利本身是调节贫富差距并能刺激经济发展的关键,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标准将从富人身上收缴的税赋返体现在社会转移支付中,直接能够提升穷人的消费水平。我比较认同凯恩斯的这个理论,这样就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制度机制变革前的相关问题。至于改革安置人,在我看来就是要增加就业,保证社会流动的整体稳定,不论是生产、收入、消费大都需要以就业为前提,这一点还是凯恩斯所重视的问题,因为凯恩斯很明白有效需求的增加必然会刺激生产,最终会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进而也会保证社会运行的整体稳定。

  中国改革需要新的思维,但是这种新的思维是否是“人本社会主义”?在我看来李佐军先生通过自己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试图另辟蹊径的提出新的改革思路,抓住了核心的问题即改革的关键在于人,但是整体来看还是一种宏观的战略,很难直接作用到改革实际中去,加之其中成本都较为高昂,因此人本社会主义是否能够引领中国改革,还是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检验。此外,我认为李佐军先生的观点始终在凯恩斯主义和奥地利学派之间徘徊,这也是为什么我始终感觉到矛盾存在的缘由了。

  《中国改革新思维》读后感(二):观察中国改革的一个新框架:人本改革理论

  现阶段中国的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说中国的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深水区。中国下一步该怎么走?是一个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这本书的作者李佐军先生凭着他厚重的学术功力给出一个“人本改革理论”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把理论分析和历史经验分析结合了起来,把国家经济分析和国内经验分析结合了起来,给了读者一个比较清晰的改革思路,我是一口气就把这本书读完的,感觉受益匪浅。

  李佐军先生的“人本改革理论”是从“人本发展理论”中延伸出来的。“人本发展理论”以人为纽带,构建了一个包括“满足人”、“依靠人”、(制度)“引导人”、(资源)“装备人”和(分工)“安置人”在内的“五人模型”。这个“五人模型”中,“满足人”是目的,“依靠人”是纽带或主体,(制度)“引导人”、(资源)“装备人”和(分工)“安置人”是影响因素或手段。在借鉴“人本发展理论”框架基础上,李佐军先生提出的“人本改革理论”可以理解为包括如下五个方面内容:第一个方面是改革的目标——“满足人”;第二个方面是改革的主体——“依靠人”;第三个方面是改革的对象——(制度)“引导人”;第四个方面是改革的手段——(资源)“装备人”;第五个方面是改革的支撑——(分工)“安置人”。这五个方面内容是有内在联系的,构成一个比较自洽的改革理论框架。“满足人”是指通过改革来满足人的多种方面需求,包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等;“依靠人”是指改革的力量和依靠,通过中国的民众来推进改革的进程;“引导人”是指通过各种改革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中国的民众发展中国经济;“装备人”是指利用各种资源为改革提供各种发展的条件;“安置人”指的是利用各种分工为改革提供发展的支撑,同时促进分工的深化,使每个人各得其所。

  这个关于中国改革的理论新框架是一个比较自洽的改革理论框架,比较符合中国改革的发展趋向。这个理论比较准确地抓住了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核心环节。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人本改革理论”是特别强调这一点的,这个中国现阶段中国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也是契合的。中国现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发展的核心理念,必须紧绷这根弦,这样中国的改革之路才不会偏离改革的大方向。

  作者认为中国改革的发展大方向是“中国特色人本社会主义”,我是比较认同的。我们需要树立“科学改革观”和“科学开放观”,转变“改革推进方式”,这样中国的改革之路才会越走越宽。现阶段中国面临着新的改革任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我们需要“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一些改革的新举措,比如解决比较具体的问题时,作者提出了发挥政府在改革中的正面作用、发挥经济学家在改革中的作用、为市场化阻击能源短缺、出租车行业必须打破垄断等等具体改革举措。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还在宏观层面上,探讨和提出了中国迈向未来的九大对策,这本对策的思路市对头的,还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中国改革新思维》读后感(三):改革的伦理

  中国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余年,其中有成就,当然也存在不少问题。近段时间来,关于改革的成败得失众说纷纭,有叫停的,有叫好的,有怀疑的,有肯定的。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就是现在这个阶段,可能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甚至有可能我们正在见证历史。历史的脚步将何去何从,依然是各种说法都有,有乐观主义,也有悲观主义。不过,乐观也好,悲观也罢,总要为了更好的未来尽一份心力,即使,我们只是普通人。

  普通人,最希望什么呢?当然就是希望我们的改革会为我们个人——每一个个人都带来相应的好处,而不是越来越差。我个人曾经在我的微博上发过短短的八个字:“国家很好,社会很差。”这八个字被很多人认同。我觉得这其实是一种悲哀,国家越来越富强,但百姓却觉得生活越来越艰难,改革带来的很多好处似乎都没有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这样的改革被人们所质疑也就有道理了。当我们的GDP不断上涨,却没有让普通百姓得到红利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想这GDP上涨的利益究竟是什么。

  所以,我非常赞同李佐军在《中国改革新思维》一书中提出的“人本市场经济”的说法,“以人为本”,是喊了多年的一个口号,但是我们的社会真的以以为本了吗?当城市为了驱逐流浪汉而不惜把桥洞下面铺上水泥椎的时候,当城管不断和一些小商贩大打出手的时候,我们还怎么相信以人为本?这当然是个例,我们不是流浪汉,也不是小商贩,可能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是医院的见死不救、学校的唯“财”是举、想结婚的青年无法买房的事情却不断发生在我们自身以及我们的亲人之间,这样的改革,我们又怎么相信它是以人为本的呢?

  我在这里不是否定我们的改革。事实上,我个人还是觉得,正是三十年的改革,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要比以前大为改观,只是这种改观和国家上涨的GDP相比、和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相比的话,还是会让我们心理失衡。所以,如果说以前的改革是“把蛋糕做大”的话,那么以后的方向就是把蛋糕分下去。是要分到普通百姓的手中,而不是告诉百姓:“这蛋糕是国家的,你们不能觊觎”。改革,终究是为了百姓,所以我们的改革应该越来越包容,而不是为了一些数字而和百姓敌对。君不见,鄂尔多斯那样的“鬼城”就是没有从人本主义出发而泡制出来的怪胎。

  总之,改革也好,发展经济也罢,一定要守住伦理,以人为本。

  《中国改革新思维》读后感(四):前进还是后退?这才是问题!

  才云鹏

  说其创新,是因为各种“社会主义理念”虽然名目繁多且层出不穷,但要么已经被证明是赤裸裸的谎言,要么只不过是政府各种行为的理论补丁,而自21世纪以来大行其道的凯恩斯主义,加剧了大政府体制下的国家干预和控制,更是对市场化改革形成了极大阻碍。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理论只针对经济体制改革,而难以同时满足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需要。当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恐惧使国企改革止步不前时,当看不见的那只市场之手实际上被五花大绑时,谁能从根源上思考这些复古思潮产生的原因,提出系统解决改革后遗症、从而全面推动改革在纵横两个方向持续深化的成建制体系方案,对这个非凡的时代来说,功莫大焉。李佐军先生一直埋首改革和发展政策研究,本书集成了其多年来的研究心得,简言之,就是用人本发展理论,构建一个真正的“人本市场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真正强大、真正符合公平正义内涵的“中国特色人本社会主义国家”。

  事实上,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只打出了金灿灿的招牌,却没有将“公平正义”作为真正追求的目标,那么,民众的质疑和不满是很正常的。已经历了1978和1993两次改革的中国,在巨大的发展成果背后,渐成局势的“扭曲型体制”已经凌驾于曾有的计划体制之上,“政府化改革”使民众看不清某某决策出台的来龙去脉,“部门化改革”则强化部门利益,肥了少数人的私囊。广大的公民成了被蒙上眼睛且被鞭笞着的驴。去掉眼罩行不行?去掉夹板行不行?放下你的鞭子!这正是作者所构建的“人本改革”题中之义。很简单,凡事如果大多数公民举手赞成,事情已成功十之八九,小岗村引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明例。就已有的两次改革来说,让我们来看看其整体运行实质:将改革成本转嫁给落后地区,将改革成本转嫁给弱势群体,将改革成本转嫁给后代子孙!如果说“经济优先”当初是为了将市场化强势推出尚有可原,那么当权贵经济已经在大肆主导中国时,这种体制就开始变成改革的拦路虎,如果不将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同时将政府主导型改革变成民众参与型改革,那么,再怎么折腾,也是权贵阶层将公钱从左兜放入右兜里,普通民众还是那一头被蒙上眼睛的驴!

  人本发展理论看似简单,但实则是对现行体制包括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体制的全面补充(个别领域甚至是颠覆),更是对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具体指导方案。作者对过去的种种改革进行了深入剖析,例如渐进改革、增量改革、双轨制改革等等,指出,因这些改革的过渡性和局部性所限,极多的社会问题由此催发,体制扭曲,信号混乱,寻租腐败严重,贫富两极分化,不一而足,同时使民众对是否需要继续改革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产生了疑虑。这些都是因为改革的整体理论尚未健全。今天,改革如再没有统一而鲜明的理论指导,那么在深水区里溺死或被激流打回原型,绝非杞人忧天。鉴于此,重新调整改革的整体策略,不仅必须,而且急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风云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无论是革命还是改良,只有以“人本改革”为实践核心才能成功。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自由宪章、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早已给我们上足了双重的先导课,避而不见或装聋作哑,显然都是有意为之的不负责任之举。

  改革就一定要改制度,否则都是空谈!对制度领域的深度研究,使李佐军先生对很多问题的解释都能直达其内核。如对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作者认为真正元凶来自不合理的国际货币制度和全球治理制度。对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三大发动机(出口、投资和消费)的一般说法,作者则从供给侧给出了更本质的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要素升级和结构优化。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实际上就开始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但过了20年,民众的预期依然很不理想。这正是因为仅就转变方式谈方式,不可能有真正的本质变化。正是因为“制度是一切改革的牛鼻子”,现今中国的大部分改革后遗症或改革阻碍,其实都是出在制度症结。

  《中国改革新思维》读后感(五):改革的新思维在哪

  目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利益集团的板结化成为了朝野上下关注的问题,但是如何继续推动改革,推动改革能够给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幸福却已经不再是一个共识。这些年很多人都认为改革成为了利益分配的一个借口,对待改革的态度已经出现分化。尽管领导阶层和学者不断喊话,但实际上的改革进程却出现了缓慢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改革确实需要新思维,如果能够换一个层次来思考改革面临的问题可能会是解决这个停滞局面的破局之道。

  国务院研究中心的专家李佐军就提出了人本主义新思维的观念,试图以人本主义作为改革的思路创新方法。书中他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过程,指出中国改革最大的秘密就是相机改革,所谓的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来改革。通过这种方式改革在减少阻力的同时看,也使得改革缺乏整体设计,同时只改经济不改政治和社会。十八大前对于改革总体设计的呼唤,恐怕也是出于这个原因。目前的改革需要新的解决思想。人本主义改革理论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解决人的实际问题,激活人的潜力。但是我们能够发现中国改革很大程度上都是压抑人的个性和情感来发展经济:投资压抑了人的消费热情,城乡二元化发展使得两地分居现象十分普遍。这都是目前中国在崇尚投资和基建发展模式下造成的困局。

  作者旗帜鲜明的认为,中国改革不能够有疲劳的思想,目前中国改革进入瓶颈期,要用推动全面改革来推动社会进入新阶段。作者对于目前改革陷入的几种误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改革既不能陷入不改革的误区,也不能进入所谓权贵经济,坏的市场经济的体系中。通过对教育产业化,出租车行业的分析,作者通过他的理论体系对于这些观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的思想代表了一种主流的经济学思想,忧国忧民之情触摸可见,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对于加强改革共识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提出要加强和中产阶级的沟通,另一方面虽然说得是总体改革,但从大见小并没有让人感到粗放的感觉。在细节上的分析也让人感觉十分有条理。在近年来对于改革的书中,这本书并没有提出很多哗众取宠的理论,也没有公知引领天下的风范,但让人感觉十分踏实。

  《中国改革新思维》读后感(六):改革是刀尖上的舞蹈

  得益于伟大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多年,已经行至深水区,容易改的都已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所触及的矛盾更深,涉及的利益更复杂,遭遇的阻力更大,与此同时,改革的队伍在分化,改革的分歧在加大——一句话,现在的改革现在正在陷入一种困局。

  困局困在哪里?如果我们按照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改成什么这样一个逻辑来思考当前的改革,就会发现,为什么改、改什么都基本上不存在什么争论,而改成什么也能在执政高层到普罗大众之间达成一致,存在分歧最多、最大的、最难协调的,全都集中在怎么改上。怎么改这个问题又可以继续往下分解,包括改的方向、改的次序、改的力度、改的方法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存在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便汇合成为改革的路径之争,也就是当下改革困局的核心所在。

  为什么会有这些争论?答案还要从改革开放自身的历史中去找。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一方面,带给了人们自由——追求个人财富的自由,表达利益诉求的自由,捍卫个人权益的自由;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发育,每一个社会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理论依据,对改革的措施和步骤有自己的规划和期待,都理直气壮的以为自己的主张应该在进一步的改革中得到体现,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些都不可避免的改变了改革的环境,给改革带来新的挑战。

  比这种利益掣肘更为严重的是,改革者所面对的社会环境日渐浮躁和极端。三十多年来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解放人们利益追求的同时也弱化甚至消磨了人们的精神信仰,没有人愿意为了长远的发展和整体的利益而牺牲自己,改革者要在众多的利益主体之间、多元的思想主张之间、多样的目标追求之间进行调和,本身就象走钢丝一样左右为难,难以保持平衡。而利益争夺的极端则是爆发冲突,引发社会动荡,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多年来片面的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社会、文化建设,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随着经济的发展一降再降,人们受金钱狂热、利益狂热和效率狂热的综合作用,加上极左、极右的蛊惑,日渐远离理性,变得浮躁而粗暴,甚至极端。在这种情况下,改革者可谓左右为难,动辄得咎——放弃改革、因循守旧以继续保持过渡型扭曲体制为全社会所不允许,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陷入更为混乱的境地,甚至跌入权贵资本主义的陷阱。

  从我们两千多年的历史来看,改革远比革命要困难,成功的概率更小。改革本身是一项创新,是对原有体制、做法的弊端的纠正与去除,是对原有利益格局的再造,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试误的过程,根本不可能确保万无一夫。但现在日益强化的利益掣肘、趋于极端的社会环境,无一不为改革者设立障碍。无论怎么看,现在所进行的改革都象是在刀尖上的舞蹈,考验的不但是舞者的能力和魄力,而且还有智慧和技巧。这些都远非几个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宪政民主、有限政府等几个概念就能够解决。

  在我看来,面对这样的困境,唯一的出路还在于,看清现状,找准方向,坚持原则,从中国的现实出发,从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得失中总结经验,找到一种能为各方所普遍接受的价值理念,让争论与行为统统回归到理性的轨道,有所争取,也有所妥协,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个综合的、统筹的、系统的改革方案(或许就是顶层设计),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改革。李佐军先生在其新书《中国改革新思维——改出一个“人本市场经济”》所提出了“人本市场经济”一说,正是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李佐军先生意图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中寻找解决当前困局的答案,应该算是做到了。他在上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作了一个大略的回顾,对此间产生的一些有过重要影响的改革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评说,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改革的得与失,试图对改革的起因、过程、成就、成本、问题、经验和启示等做一个完整的解释和评价;中篇分析了改革的前景、面临的形势、需要警惕的问题和误区等问题;下篇则阐述了下一步改革的新思路、新任务和新举措,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人本市场经济”的口号以及一整套的改革方案。

  虽然我并不认为他所提出的这一概念有多么高明、多么新颖,这一方案有多么系统、多么管用,就真的能够引领中国的改革开放,书中的内容也多为老生常谈,并不引人入胜,但作者那种认真、客观、理性的态度还是让我非常佩服。通读完全书后我也相信:作者在这本书中所贡献出来的思想,不但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更好更加全面的认识改革开放,认清当前形势,明晰未来发展大有裨益,而且对于改革的决策者们舞好这刀尖上的舞蹈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中国改革新思维》读后感(七):作为共同体的存在

  在《中国改革新思维》一书中,作者李佐军从改革开放三十年追根溯源,回顾改革得失,展望改革未来,并提出改革新思维。可以说,整个逻辑一气呵成,颇像一篇大论文,当然,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本书的八股味,太过纠结于系统研究,向大旗靠拢。然而从观点而言,作者应该说有一定的独创性。

  比如关于“相机改革”——此相机不是单反。作者解释,所谓“相机改革”,简单说就是因时、因地制宜的改革,或者说具有高度变通性的改革。对于我们经常谈论的“渐进式改革”,我想区别不仅在于文字或者说定义。在我理解中,所谓“渐进式改革”是存在一个长远的目标,改革的每一步都是朝这个目标前进,而“相机改革”则更讲究实用性,正如回顾改革三十年,更多的还是解决某一突出问题的集中性改革,因此我们看到改革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忽快忽慢的过程。

  当然,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改革只有当顶层设计与人民需要相结合时,改革才能水到渠成。而现在,恰巧正是这个时刻。去年《旧制度与大革命》引起人们的热议,其中一个观点就认为“不改革会死,改革了还是会死”,我想,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之所以如此成功,恰巧就是迎合了整个社会对于改革的希冀,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改革开放三十年,那就是“遇到问题——改革——发展——再遇到问题——再改革——再发展”。

  而在第二部分,作者也认识到了改革的困难,也就是部分人能够利用改革获得利益,其实这才是“改革了会死”的主要原因。正如清末的宪政改革,改来改去变成了皇家内阁,这才是改革真正需要警惕的。而这也就回到了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怎么改革。

  正如书名所说,作者认为中国改革新思维,就是要改出一个“人本市场经济”。所谓“人本改革理论”,就是改革的目标是满足人,改革的主题是依靠人,改革的对象是(制度)引导人,改革的手段是(资源)装备人,改革的支撑是(分工)安置人。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作者以一种对论文的严谨态度,就人本改革理论进行了阐述,因此在此班门弄斧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而其中最能引起读者的我共鸣的,或许还是关于改革与理论的关系。

  诚如作者所言,改革需要理论引领,然而“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改革实践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理论的奴隶”。现在,我们既能看到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导,也能看到产权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深入,尤其是作为诺贝尔奖得主的科斯与中国的互动。然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各种理论虽然都不能程度地对中国改革实践产生了经济作用,但“现有理论过于零散”,说白了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那么多的争吵,恰巧是因为我们常常处在鸡同鸭讲的状态。作为一个非专业读者,我无法判断“人本改革理论”的好坏,但是这种理论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它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好的完善自己,适应自己。

  《中国改革新思维》读后感(八):“人本市场经济”能否成为改革下一步的源头活水?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精英中的自由主义者与社会主义者曾围绕“问题与主义”展开激烈争鸣,但出乎双方意料的是,争鸣的结果不是谁说服了谁,而是“救亡压倒启蒙”为这场争鸣画上句号。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有人震惊于中国取得的经济奇迹并将原因总结为“中国模式”,有人清醒地洞察到中国经济社会出现的深层次的矛盾和危机,并提出改变传统的改革思维以促进社会转型。两类观点在改革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其争论却是愈演愈烈。

  从历史到现实,类似争鸣的孰对孰错固然重要,但当我们身处历史现场的时候,常常感到比对错更现实的问题也许是,双方能否在各自价值容忍的限度内,提出有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案。李佐军在《中国改革新思维》一书中提出的,正是“人本市场经济”这样一种新的改革思维。

  书的副标题“改出一个‘人本市场经济’”,顾名思义,是指中国改革的下一步,必须要转向以人为本的、法治的市场经济。关注李佐军的人应该了解,人本市场经济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一改革思维的源头活水就是作者多年前提出的“人本发展理论”,即以“人”为纽带,将各种经济学理论甚至一些社会科学理论从逻辑上整合起来,从而为解释各种经济社会发展现象,制定国家、企业等各个层面主体的发展对策,提供了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分析框架。

  《中国改革新思维》正是用人本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在对中国改革三十年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进行客观分析,对中国改革已涉入深水区、未来改革迷途重重的情势做出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本改革、全面改革、科学改革为基本方法的人本改革新思维,而人本市场经济既是这一改革思维的目的,也是改革的途径。那么,什么是人本市场经济呢,在我看来,李佐军并没有给出一个非常严格的,非常学术化的定义,而是从三个层面对“人本市场经济”作了界定和描述。

  第一个层面,人本市场经济是以人为本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所有的、具体的人的需要,而不是抽象意义的国家,因此人本改革就是尊重人,满足人,依靠人和激励人的改革,这是最基本的价值取向;第二个层面,人本市场经济是必须是什么样的。关于这一点作者没有演绎出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归纳后认为人本市场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的,是法治的,其发展观和开放观一定是科学的;第三个层面,从相反的角度指出人本市场经济绝对不是什么样的。即不是计划经济,不是不公平的市场经济,也不是权贵市场经济,而这些正是改革必须要警惕的。

  “人本市场经济”的改革思维,最容易引起争议和误解的,莫过于它是诸多思想与理论杂糅后的“混合体”,确实,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甚至传统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子,具体到经济学流派,人本市场经济甚至既有熊彼特、哈耶克的自由市场,又有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成分。那么,究竟如何评判以人本市场经济为核心的改革新思维?我认为有两个观察的维度。

  从“问题”与“主义”的角度来看,人本市场经济虽然二者兼而有之,但我认为更偏重于“自由市场”与“平等的人”这个“主义”,而这些正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主要成果。而具体到如何解决改革已涉入深水区的“问题”层面,书中虽然用人本改革的思维,分析了诸如教育产业化、贫富差距、城乡统筹等微观或中观层面的具体问题,但我认为,“人本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价值还不在此,而在于为改革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新的思维模式。我们知道,人的思维模式总是影响甚至决定行为模式,具体到改革也不应例外,比如,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便是从否定“两个凡是”,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的。

  从理论创造与思想传播的角度来看,人本市场经济也是二者兼而有之,但我认为更偏重于后者。“人本市场经济”的三个层面所包含的概念和观点,大部分我们都不陌生,但把这些概念、观点以中国改革的过去和现状为线,整合成一种意在指导未来改革的观念,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客观上又是对改革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批判和否定,以及对已有思想的一种传播。

  201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斯曾说,学者的两大义务,一是要光大先贤的重要思想,二是要让这些重要思想能够到达范围更广的听众。李佐军的“改出一个人本市场经济”的改革新思维,诚如斯言。但我更希望“人本市场经济”能够成为中国改革下一步的源头活水,那样的话,先贤的思想不仅仅是到达范围更广的听众,而且会惠及更多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