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灵日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心灵日记》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02: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灵日记》读后感10篇

  《心灵日记》是一本由[印]克里希那穆提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灵日记》读后感(一):【笔记】清空意识,汇集所有能量

  0p 只有了解自我,才能改变个体意识,从而转变世界。

  0p 开放心灵很重要,因为脑部空间蕴含着无法想象的能量。而宗教和民族主义会对人类产生约束性和分裂性的影响。

  4p 任何有意识的冥想都不是真正的冥想,从来都不是。冥想是不经意间产生的,无法刻意为之。相反,任何刻意的冥想恰恰是对冥想的否定。冥想既不是心灵的游戏,也不是欲望和欢乐的游戏。

  10p 批评性一件往往是以主观性的假设和捕风捉影的议论为基础的。

  13p 你只有一个头脑,必须照顾好它,不要去破坏它,因为你很容易毒害它;因为它是那么广博、那么复杂、那么有能力、那么精巧、又那么富有创造力;因为它是一个人阅历、知识和记忆的宝库,一切思想都源于它。

  18p 当你投入大量精力去探寻原因时,也许用这些精力就可以完全改变固有的状况了。爱并不在时间之中,也不在分析、悔恨与自责之中,只有当人们放弃追求金钱、地位时,当人们不再狡黠地相互欺骗时,才能发现爱的存在。

  24p 理智代表着完整、健康和神圣,就是过一种没有冲突的生活。在行为、生命以及在每一种关系中都保持完整性—而非分裂性—才是理智的本质。与理智相对的,就是疯狂,即在行动和关系中形成的支离破碎的状态。

  26p 心灵和头脑只有在有秩序的安全状态下才能有效而客观地发挥机能,任何形式的冲突、矛盾和迷乱都会引起混乱。而当“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体验者就是被体验者”时,就会有完全的秩序。

  38p 自由是要成为自己的“灯塔”,它不是由思维产生的一种抽象的事物,而是摆脱对外界的依赖,摆脱对经验的渴求,摆脱固有的思维。

  45p 通过已知的方式而形成的思想和知识不过就是一种单调的重复,毫无自由可言。

  72p “内在”和“外在”都不能独立存在,只有融为一体才能共存,此时,整体便存在了。

  76p 真理不是用辩证法就能体验或者发现的,改变固有的观念和信仰也不会自动发现真理。当心灵从自己拼凑起来的一切从事物中解脱出来时,你就会遇见真理。

  101p 文明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完全地改造人类。

  106p 人们在夜里的空虚,便是对白天无趣生活的逃避,而彻底认识到这种无聊是源自于混乱,有助于在白天创造出有序的状态,这样心灵就不必在夜间幸苦营造秩序了。

  107p 只有当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不再分裂时,人类的意识才能真正回归到有序的状态。当受制于过去、受制于时间的观察者完全终止时,他就会超越现实状况的制约,看到真理的踪迹。

  111p 当心灵不自由、不理智的时候,感官享受就成为堕落的一个诱因。愉悦、恐惧和暴力是并存的。

  117p 万事万物都需要空间,拥挤产生狂暴、伤害和堕落。心灵经由所谓的教育、宗教、传统、文化的制约,导致心灵之花的成长空间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对于个人而言,要照亮自己前行的方向,就必须否定固有的传统与经验。

  120p 对经验的信仰,就是对质询的否定。如果对挑战的反应来源于固有知识和传统时,那就绕过了当下,挑战便失去了它的新意和活力,于是冲突、骚动、神经质的活动就出现了。

  120p 思想也许会把内在的东西结合起来,但这仍然是外在的。因为思想是过去的,永远无法发现更新的食物。思想永远不会自由,自由是超越思想的,因此思想的所有活动都不是爱。

  123p 冥想,无论是否得到了表达,都是美的本质。如果表达出来了,冥想就具有了一定的形式和内容;冥想有一种整体性的美,真正的冥想能够终结所有的争斗和冲突。

  132p 你所占有的空间是思想在你周围建造起来的空间,那其实是困惑。思想所衡量的空间是我和你之间、我们和他们之间的隔阂,而这个隔阂会导致无穷无尽的痛苦。

  135p 智慧的作用就是把知识置于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而不仅仅指知识的积累和完善。要获得智慧,需要对人、对自己有一个整体性的意识,研究并了解心灵和思想的运动。

  145p 思想的本质是不连续的,支离破碎的,会产生分歧,导致混乱和冲突。思想无法带来秩序,更无法带来美德。

  165p 冥想就是清空意识的内容。

  《心灵日记》读后感(二):你必须超然于茫茫俗世,方可体悟溪流之美

  1973年9月16日

  黎明时分,村子的小路空荡荡的,但是小路那边的乡村却到处是树木、草地,时常吹过阵阵微风。只有一条主路还亮着路灯,其余的道路都是昏暗的。距天亮还有3 个小时。天空繁星点点。雪山和冰川还沉浸在黑暗中,几乎所有人都在熟睡着。狭窄的山路蜿蜒曲折,汽车无法开得很快。汽车是全新的,正在磨合期。这是一辆非常漂亮的车,线条流畅,派头十足。在清晨的空气中,发动机运行得更有效率。在路上,这辆车着实很美,它稳重地爬过了一个个弯道。到天亮时,可以清楚地看到树木的形状、山峦漫长的轮廓以及葡萄园的影子。那将是一个可爱的清晨,山峦间天清气爽。太阳升起之后,树叶和草地上点缀着颗颗闪亮的露珠。

  他总是很喜欢机械,他将汽车的发动机拆开修理,再发动时,它会像新的一样运转起来。当你开车时,冥想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会看到呈现在眼前的乡村、房屋、田间劳作的农民、飞驰而过的汽车,透过树叶间隙,你可以看到蓝天。你甚至不知道冥想正在进行,这种冥想起源很早,还将永远地持续下去。时间不是冥想的组成要素,文字也不是。冥想中是没有冥想者的。如果有的话,它就不是冥想。冥想者是文字、思想和时间,所以会有所变化,会来去不定。它不是一朵会开放和凋谢的花朵。时间在运动着。你坐在河畔,注视着河流、水波和流逝的东西。当你置身于水中时,就没有观察者了。美不存在于纯粹的表达中,而是存在于文字和表达方式以及画布和书本难以企及的地方。

  那山峦、那草地、那树木是多么平和啊!整个乡村沉浸在转瞬即逝的晨曦中。两个男子在指指画画地高声争论,脸庞争得红扑扑的。悠长的道路两侧伫立着一棵棵树木,柔和的晨曦正逐渐消退。

  你的面前展现着一望无垠的大海,空气中弥漫着桉树的芬芳。他的个头儿不算伟岸,身材瘦削,但肌肉却很结实,他来自一个很远的地方,皮肤被太阳晒成了暗黑色。寒暄几句之后,他就开始胡乱批评起来。在还不了解事实的时候就随便地批评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啊。他说:“也许你是自由的,过着你所期待的那种日子,但实际上,你却处在一个笼子里,而这个笼子就是你的朋友们所设置的。你不知道你周围发生了什么事,人们已经将你视为很有权威的人物,而你自己并不是这样的人。”

  我不确定你在这件事情上做得是否正确。要办学校或是做其他事情,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可能已经存在,不需要权威方面的任何暗示。权威对于合作没有任何积极作用,不利于商讨事情。这就是我们所从事的所有工作中已经完成了的,这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了。但愿有人会说,我和其他人之间没有所谓的权威出现。

  “你所说的这些非常重要。你所写、所说的都该印成小册子,在一小部分人中间传阅,他们真正对你的思想感兴趣并甘愿为此奉献。这个世界正在激变,而你身处其中。”

  我还是有些担心,你没有完全意识到将会发生什么。有一次,有一小部分人负责传播他所讲演的内容。现在,也有一小部分人在负责着同样的事情。我再一次强调,但愿有人会说,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他提出了很多批评性的意见,但它们都是以主观性的假设和捕风捉影的议论为基础的。没有反驳,有人只是指出实际所发生的事情。然而,人类是多么奇怪啊。

  山峦在向后退却,白天的喧嚣包围着你,来来去去,充斥着欢喜与悲忧。小丘上突兀地长着一棵树,是地上的美景。山谷深处奔淌着一条小溪,小溪旁蜿蜒着一条铁路。你必须超然于茫茫俗世,方可体悟溪流之美。

  《心灵日记》读后感(三):冥想就是连“冥想”都不要想

  克爷爷是一个让我既爱又恨的人,他遣散一个把他当作“神”的宗教,让我觉得他是个模子,但晚年那些奢靡生活又让人不屑。还有他的文字也是那么让人纠结。虽然独树一帜否定了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诸多教派,但很多观点还是让人感觉比较认同,有点一贯教的味道,取众家之长,宣扬真善美。但是所有观点的论述过程的逻辑经常让我有些迷茫,A、B都是我认可的观点,但A怎么就能推导出B呢?有点强拉因果的嫌疑。也许是我理解能力的差距,反正真理就是那么自己蹦出来了。

  这本书就是典型克爷爷的文字。有的没的写几天日记,赞叹下环境的美妙再莫名的开始了些思考,很多时候莫名的得出了结论。都挺好,但总觉得缺少点之间的联系。反正克爷爷的想法也许是,别想太多,听我的就是了。

  当然那么多日记的主题还是有的,主要是关于冥想乃至感悟世界实相的方法。否定了很多对冥想夸夸其谈的观点,克爷爷认为冥想是完全放弃“想”这个动作的,或者没有任何行为的状态。完全是空的境界,这是无法描述的,因为你什么都没去观察,说也说不清楚。其它门派包括佛家,印度教等等虽然仪式过程各不相同,但最后的境界也似乎都是如此。也许那里真的是这个世界的实相。如果真是如此,其实说真的,时间也将会灰飞烟灭了。很有意思的状态,很多人信教也是为了这个状态。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理解这一切。

  2016-6-22

  《心灵日记》读后感(四):如果没有热情,如何能有爱?

  你可曾安静地坐着,既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力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在那里?你会听到远处的喧闹声以及近在耳边的声音,这意味着你把所有的声音都听进去了;你的心不再是一条狭窄的管道。若是以这种方式轻松自在地听,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在不强求的情况下产生了惊人的转变。这份转变里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识。

  一个总想依赖的心是不可能自由的。你会发现只有自由的心才是谦和的,一个谦和而自由的心才有能力学习。学习是一件非凡的事——只是学习而不累积知识。我们一般所谓的知识是很容易获得的。那样的学习方式仍然是从已知进入已知,但真正的学习却是从已知进入未知。

  如果没有热情,如何能有爱?缺少了热情,如何能有敏锐的感受力?敏锐的感受力意味着随时去感觉你身边的人,去观察城市的乌烟瘴气、喧嚣及贫困,并且能看见河水、大海及天空的美。若是没有热情,如何能对这些事物有所感觉呢?如何能体会别人的笑容和泪水呢?

  你必须拥有一种对万事万物的感受力——对走过墙檐的野猫、脏乱、尘嚣、人类的贫苦无依,都有强烈的感受。你的这份感受力是没有特定方向的,也不是一种来来去去的情绪,而是整个神经系统、眼睛、身体、耳朵等等,都能敏锐地感知。你必须随时随刻处在高度敏感的状态,除非能变得如此敏锐,否则很难产生智慧。智慧是透过感受力和观察而产生的。

  如果你的内在有空间,那空间里一定有寂静—— 从寂静里会产生别的东西,然后才有能力聆听,有能力在不抗拒的情况下去觉知。心如果不塞满东西,就能听见附近的狗吠声、火车经过远处的那座桥所发出的声响,同时也能觉知到眼前那个人话语中的真意。这样的心是活泼而非僵死的。

  若想认识喜悦,你必须深入于内心。喜悦不是一种觉受,你的心必须非常精致才能体会到它,但这种精致并不是一种享受物质的能力。囤积物质的人永远无法了解无我的喜悦,可是你必须了解这个不凡的东西,否则人生就会变得琐碎而肤浅—— 出生,学会一些东西,受苦,结婚生子,赚钱,拥有小小的智性上的享受,然后死去。

  实相是无法累积的。凡是能累积的东西一定会被摧毁,它会逐渐衰萎。实相不可能衰萎,因为你会在每个当下的念头、关系、语言、姿态和泪水中发现它。如果你和我能发现它,并且能活出它来,我们就不会变成肤浅的传教士,我们会变成富有创造力的人,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富有创造力的人。

  当心非常安静的时候,即使是一刹那,都可能产生一些了悟。实验一下你就会发现,当心非常安静的时候,便可能在一瞬间产生不凡的洞见—— 洞察到一幅画、你的妻小、你的邻居或是眼前的真相——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这种情况才会出现。这种安静的状态是无法培养的;刻意静心只会让心变得僵固。

  只有当心安静下来的时候,才能真的聆听,这时心就不再产生立即的反应,亦即反应和听进来的话语之间有一段间隔。这段间隔就是空寂,从空寂中能生出理解力,但不是头脑层次的理解。如果别人的话语和你的反应之间有一个空当,那么不论这个空当能延续几秒钟或比较长的时间,都能带给你一种清明的感觉。这个空当能够让我们的头脑更新。

  我们目前的教育所以会如此腐败,就是因为它只教导我们如何功成名就,而没有教我们如何去爱我们的工作,因此结果就变得比工作本身还重要了。收敛你的光芒,让自己变成一个无名氏,爱你所做的事而不炫耀,是非常美好的事。匿名行善也是美好的事。你不会因此而成名,你的照片不会出现在报纸上,政客也不会来造访你。你只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无名氏;这种创造性才是丰富而美好的。

  真正的宗教是一种至善的境界,那份爱就像河水一般,不停地流动着。处在那种状态里,你会发现你的心已经不再追求任何事物,而停止追寻便是另一个东西的开端。那是一种彻底良善的感觉——但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善行或谦卑,而是去发现超越心智的把戏与发明的某种境界。然而只有当你离开了自己挖掘的那个小池塘、真的进入生命之流中,才能办得到。

  《心灵日记》读后感(五):没有特定方向的感受力

  《心灵日记》是克里希那穆提的一本日记,记叙了他自一九七三年到一九七五年在英国、罗马、美国等地的观察和思考。从这些非常自由、直接的日记体手记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克氏对宇宙万物、自由、真理、爱的独到见解和感受,以及这位近世最伟大的心灵导师的人格与思想精髓。

  他说:你必须拥有一种对万事万物的感受力——对走过墙檐的野猫、脏乱、尘嚣、人类的贫苦无依,都有强烈的感受。你的这份感受力是没有特定方向的,也不是一种来来去去的情绪,而是整个神经系统、眼睛、身体、耳朵等等,都能敏锐地感知。你必须随时随刻处在高度敏感的状态,除非能变得如此敏锐,否则很难产生智慧。智慧是透过感受力和观察而产生的。

  前言

  1973年9月,克里希那穆提忽然开始写日记,之后将近半年的时间里,他每天都会在一个笔记本上记录生活的点滴。那段时间的头一个月,他住在英国汉普郡的布洛克伍德,其他时间住在罗马。一年半之后,他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他恢复了写日记的习惯。

  几乎在每一篇日记的开头,他都会先描写一下自己熟悉的某处自然风光,但只有三处描写的是自己所住的地方。因此之故,第一篇日记的第一页描述了布洛克伍德的小树林,但到第二页,他明显是想象着自己来到了瑞士。1975年,他才搬到加利福尼亚州居住,从这时起,他才再次描写了自己居住地周围的真实环境。其余的部分,他都是在回忆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虽然是回忆,但他的描写十分清楚,从这一点足以看出他对自然风光的记忆是多么清晰,这么清晰的记忆正是源于他那敏锐的观察力。这本日记显示出他与大自然的亲近对其思想具有何其深刻的启发意义。

  在整本日记中,克里希那穆提以第三人称的“他”称呼自己,偶尔会告诉我们一些有关他自己的事情,这些都是他以前不曾讲过的。

  玛丽·勒琴斯(Mary Lutyens )

  -----------------------

  1973年9月21日

  一觉醒来,脑海中空空如也,没有任何思绪,也没有任何问题,这种感觉真好。此时,心灵得到了休息,恢复了秩序井然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睡眠非常重要的原因。心灵会在醒着时为它的关系和行动带来秩序,好让心灵在睡眠时获得充分的休息;或者,心灵会在睡眠时努力安排自身的事务,使自身感到满足。在白天时,很多因素都会导致人的脑海再度陷入混乱状态,而在睡眠中,心灵会挣扎着试图摆脱这种混乱的状态,理清思绪。心灵、头脑只有在有秩序时才能有效而客观地发挥机能,任何形式的冲突都会引起混乱。在每一天里都会经历这两个过程:睡眠时努力维持秩序,清醒时努力处理混乱。这是生命的冲突,每天都在进行。头脑只能在安全的状态中发挥功能,在矛盾和迷乱中则无法发挥功能。所以头脑会努力从一种神经过敏的处方中发现安全状态,但是冲突会变得更激烈。所有这一切混乱得到逆转之后就会产生秩序。当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时,就会有完全的秩序。

  房子旁边的小路绿树成荫,非常静谧。那里,有一个小女孩哭得很伤心,只有小孩儿才会如此。她想必有五六岁,与她的年龄相比,她的身材显得很瘦弱。她坐在地上哭得很伤心,脸颊上满是泪水。他在她身边坐下来,问她是怎么回事,但是她却不说话,在啜泣之中喘不过气来。她想必是挨了打,或者是把自己喜爱的玩具弄坏了,或者想要做什么却遭到了严词拒绝。母亲走出来,摇动孩子的身体,把她带进屋去。她几乎没有看他,因为他们两人是陌生人。几天之后,沿着同样的小路走着,孩子从她的家中走出来,满脸微笑,跟他一起走了一会儿。她母亲想必允许她跟陌生人在一起。他时常走在那条绿荫遮蔽的小路上,而小女孩会叫上哥哥、姐姐出来跟他打招呼。他们会忘记自己的痛苦和创伤吗?他们会逐渐学会逃避和抵抗伤痛吗?保有这些创伤似乎是人类的本性,而他们的行动会因此变得扭曲。人类的心灵永远不会受到伤害吗?不会受到伤害就会很天真。如果你不会受到伤害,你自然就不会伤害别人。这是可能的吗?我们生活于其间的文化,确实会深深伤害心灵和内心。噪音和污染、野心和竞争、暴力和教育——这一切以及更多的东西都增加了痛苦。然而我们却必须生活在这个充满粗暴和挫折的世界里:我们是世界,而世界是我们。受到伤害的是什么呢?是每个人为自己所建立的形象。很奇怪,这些形象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只有一点点不同。你所具有的形象,与上千英里外的人的形象具有相同的本质。所以你就是那个人,你的伤害是数千人的伤害:你就是他们。

  你有可能从不受伤害吗?只要有伤害,就没有真正的爱,此时的爱就只是短暂的快乐。当你自己发现“从不被伤害”的美时,过去所有的伤害都会消失。

  虽然他身上发生过很多事情,包括谄媚和侮辱、威胁和不安全,但他不曾受到伤害,这并不是因为他不敏感或意识不到伤害,而是因为他没有自我影像、没有结论,也没有意识形态。影像即是抗拒,当影像不存在时,抗拒就会显得脆弱,但不会有伤害。你不可能刻意要显得脆弱、刻意要显得高度敏感,因为以刻意的方式去发现的一切是同一个影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请了解这整个动态,不仅在字面上了解,还要对它有一种洞察。要毫无保留地意识到它的整个结构。如果能看到它的真实情况,他就不会再为自己建立影像。

  池塘溢满水,上面有一千个倒影。天色黑了,而天堂开放着。

  《心灵日记》读后感(六):打开牢笼的人

  此次是首读克氏的书。

  开读之前,我并不了解克氏。于是我克制自己不去了解作者的光环和成就,也不看他人对他的评价,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回归书的内容本身,不带任何期望标准去阅读,同时也尽量以初次游历的心情去感受他《心灵日记》里的风景。

  《心灵日记》主要以日记形式,记录他78岁高龄的灵修见闻。笔触随意而流畅,感受和哲思流转自然,信手拈来。

  他在闯入一片原始森林里,陷入其静谧的包围下,却从置身冥想中意识到“任何有意识的冥想都不是真正的冥想”,“各种形式的冥想难免导致欺骗”。

  对于一个我这样曾经置身于“冥想”文字牵引,以为“冥想”是刻意去做的一种行为的人来说,他两句话便指出我所身处的思想的牢笼。

  在他看来,冥想之美是“你生在河畔,注视着河流水波和流逝的东西”。

  我以为是这个流逝的过程与我的意识合体,这种合体是“文字和表达方式,以及画布和书本难以企及的地方”。

  看到路人争吵,他宽容而又不失深刻地感叹“在还不了解事实的时候就随便地批评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啊”。由这类原因引发的争吵在网络上,哪怕豆瓣也极为常见。人们却在自己的“主见”的牢笼中,在为证明自己的思想而架起对抗。

  他说“你只有一个头脑,你必须照顾好它”。

  假如说以上句子更像哲学味道的心灵鸡汤,那么最深刻的话题也是谈“死亡和爱”。

  “死亡”是怎么样的一种牢笼?

  我想人们不敢直面死亡的恐惧,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逃避。

  “人们想关起来门来驱赶死亡,但它是赶不走的”。

  但爱呢,可能正如克氏描述死亡的反面,人们想关起门来占有爱,留住爱,但它是留不住的。

  “爱的美好在于‘死亡’”,他说。

  我也曾想,人们不愿意直面死亡,便无法直面爱的死亡——爱终究是要死亡的,无论是任何一方心死,心里爱上了别人,或者躯体死亡,反正爱终究是要死亡的。

  只有直面爱的死亡,才可能明白爱的”永恒“的意义在于过程的体验,过程的赋予,过程的经营,而过程的永恒都是全身心投入才能不愧对体验,不愧对生命在爱中所流逝的时间单位。

  没错,爱正是用时间单位组成的高质量生命过程。

  他眼里, “人们对两者都一无所知”。

  他像是牢笼外的人,在看牢笼内的人挣扎彷徨,他又从不自诩通晓真理。即便是“僧侣或穷人,离真理并不近。”

  他的日记里,类似的哲思只是信手拈来的记录。

  他所置身的自然景物与动植物的观察和被观察,他在没有时间单位的存在中存在,才是他的日记所感受到的、营造出来的自由世界。

  可以说,哲思并不是他在日记里带给我的价值,他在哲思之外对待万物的态度才是令人难以表达的智慧所在。

  他说:

  “那天一大早,鹦鹉就开始在罗望子树附近尖叫,不停地拍打着翅膀”,“他们偶尔会驻足在阳台的护栏上,这样你就可以近距离观察它们,但时间不是很长,它们会马上飞走,发出刺耳的叫声。他们唯一的敌人似乎是人类,因为人类会把它们关进笼子里。”

  人造了这牢笼,把鹦鹉的自由关了进去,甚至自恋地欣赏起笼中的风景,以为可以不用面对对鹦鹉的爱、失去和死亡,以为占有并留住了。

  而克氏,在书里,为人们给自己建造起来的笼子,打开了曾经紧锁上的门。

  《心灵日记》读后感(七):你多久没有静下来,静下来听听自己内心了呢?

  你有多久没有摘下耳机,倾听一下身边的声音了呢?哦,原来是我们身边的声音太过吵杂和争吵。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天空,云朵和身边那一树一木或者是建筑了呢?

  这本日记不是以往他那种枯燥的讲道一样的文章,而是一篇篇自己真实的感受,在那个当下他体会到的。

  “穿过栅栏进入林间的那一刹那,一股平和而静谧的感觉涌上心头,说话乃至呼吸道似乎都是亵渎神灵的。”

  “任何有意识的冥想都不是真正的冥想,从来都不是。”

  “孤单真好”

  在看过前两篇日记之后,拿着钥匙就出去散心,打算感受一下这样的感悟,可是我发现我感受到的是慌乱,急躁,焦虑,连空气都 传达给你这个城市的慌乱感。于是我继续走,走到了公园附近,走到公园那河边,感受雨后的泥土的芬芳感,在闭着眼的那一瞬我感觉到了那种平和。这才是我们应该静下来找到的感觉,找到那种孤单真好的感觉。

  “你曾想过为什么人类会做错事吗(´・_・`)想过为什么人类会做?出堕落,卑鄙的行为吗?想过为什么人类会充满野心吗,暴力和狡黠吗?一味地归因于环境,文化或父母是无益的。我们总想把导致这种堕落的原因归结给别的人或别的什么事,随便找个解释或原因多容易啊。古印度人称之为“业”,意即种下什么业,就会收获什么果。”

  正如那句:凡人畏果,菩萨畏因

  “悲伤总在那里,你无法刻意去忘掉它,你无法通过一些娱乐活动,宗教活动或别的什么活动来掩盖”

  去感受去体验,别去逃避。抛下一切去倾听,全神贯注的感受你的所有的体验和情绪,去接受。不去想为何而来怎么处理,只是当下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全然的接纳自己的所有,才会感受到爱和真实而不是愤怒和不安全。

  《心灵日记》读后感(八):最特别的克氏著作,理论之外的美

  我读克氏已久,几近十年,若说心得,第一桩即是——这位大师的演说合集委实不适合集中阅读,否则难免噎得慌。若恰巧赶上理论疲劳期,高密度地读下去,要疯要吐要暴走都是有的,甚是挑战耐性。

  他的书似乎只适合每次读一段,可以放在床头或书架外沿,触手可及就可,拿住了,坐下来,好好读,细细想,再好好审视一番自己。就好像一大块密实的牛肉饼,货真价实,完全没注水,番茄、芝士、玉米、浓香孜然、胡椒粉——对不住,这一切都没有。人家有的就是扎实的干货,童叟无欺,纹理清晰,多咬几口小心硌着牙。所以,最好掰碎了细嚼慢咽,若是狼吞虎咽,难免要付出代价,譬如反胃。

  对于克氏已出的那一整套书,说感情我其实也是有真感情的,当年也曾受益匪浅,也曾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写过读书笔记,哪怕是如今自己读起来,还要自恋地击节一番。但即便是最浓情时分,提起这位仁兄,我从表情到心情都是肃穆、敬重的,有时略带愁苦和无奈,还要在背后黑一句“一点幽默感都没有”。完全不似提起唐望,立刻眉开眼笑、神采飞扬,捋了袖子就开始唧唧歪歪,口若悬河落九天。

  《心灵日记》和《论关系》这两本新书出来之际,我正值深度理论疲劳不可自拔中,也压根不打算自拔。原先并不打算怎么细看,只是从事这出版行业,因工作需要入得手来,闲闲一翻《心灵日记》,当时就惊了一把,待读了几页,简直是一番大喜,几乎喜极而泣——阿弥陀佛,原来您除了制造牛肉饼,还会做水果沙拉,真特么太好了啊!

  《心灵日记》也适合每天读一点,但原因和其他书完全不同。不是怕硌牙,也不是防止噎着,却是这字里行间满是生动鲜活的场景与细节,一股静香萦绕,宛如逍遥山林之间,有霭霭白云,朗朗浮雪,而天人居此,吐气留芳。若真个能定下心来读上几页,唇齿间便有萦舌清香,只享用一次,未免太过奢华浪费。

  最难得是——克氏终于写了他自己。在这本书里,他终于不再是一个永远只肯站在绝对真理层面讲经的导师,而是一个有喜有悲的活生生的人。克氏终身也不愿居神化导师之位,只是信众生生将他抬上神坛,这番到底也是走了下来。

  关于文本自身,我不欲多言,让文本自身说话就好。

  我喜欢的并非理论部分,大约是自己对分析和思辨都深感疲劳罢,尽管他的理论精妙异常,随便摘录都是经典人生格言,当年我也曾为之所俘;尽管这本书因为译文的美妙,语言好,节奏舒缓,使得理论部分读起来也颇是好看。

  但我所爱的,是这样的段落——“黄昏时分,穿过那片小树林,心里总有一种不安全感,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威胁着自己。夕阳正在缓缓落下,西方的天空布满了金色的余晖,映衬着辽阔的天空,棕榈树显得有几分孤寂。猴子都回到了榕树上,准备在那里过夜。我所走的那条小路人迹寥落,你很少会遇到其他行人。那里有很多鹿儿,它们很害羞,在浓密的林木中藏了起来。”

  是这样的——“山雨通常会持续三四天,然后带来凉爽的天气,这场山雨也是如此。雨后,大地都湿透了,泥泞不堪,山路又湿又滑,小溪顺着陡峭的山坡淌下,梯田里的劳作都中止了。树木和茶园烦透了这般的水汽;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不见太阳了,天气越来越冷。山峦位于北面,覆盖着皑皑白雪,高大的山峰清晰可见。庙宇周围那些色泽明丽的旗子被雨水浸湿了,无精打采地在微风中摆动着。雷电交加,震荡山谷,浓重的雾色遮住了闪电锐利的光芒。”

  是这样的——“森林睡着了,万籁俱寂,曲曲折折的林间小道一片幽暗。夕阳的余晖刚刚散去,夜幕之下,大地笼罩在寂静的氛围之中。那条欢腾的小溪虽然白天劲头儿十足,但在寂静的夜里沉静了许多。透过树叶之间的小缝隙可以望见繁星闪闪的夜空,仿佛近在咫尺。昏暗的黑夜和明亮的白昼对生命而言是同样必要的。对你表示欢迎的大树,此刻也休息了;它们虽然站在你的周围,可是你感觉它们已离你而去,触摸不到了;它们进入了梦乡,不愿被人打扰。在这样静谧的夜色里,依然有草木和花儿在积蓄着能量,以迎接生机勃勃的白天;对生命而言,黑夜和白昼是同等重要的,都能给生命体注入精力。只是人类在挥霍着生命。“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许多美妙之处,它比那些精妙的理论更能击中我的心,更能让我驻足凝思。因为它们不止散发着真理的冷芒,同样也绽露着美的静谧光泽。这是属于“美”的力量,不止警醒人心,同样慰藉人心。

  《心灵日记》读后感(九):装的,永远真不了

  装的,永远真不了

  偷爱警/文

  克氏哲学让人看得有点空,看得有点格格不入。距离我们好像很远的感觉,但实际上,克氏社哲还是很受用的,如果能够泡上一壶茶、品着一杯咖啡、或是静静的呆在图书馆里。克氏文字,他的文字,会给读者一个重新思考的启示。

  人的自身,喜欢动物、树木、花草、山川、溪流,但为了活下去,为了掳掠更多的资源,为了让人自身能够继续繁衍生息,人开始学会霸占和占有,私欲变得越来越重,变得越发贪婪。自然遭遇灭顶之灾,遭遇人类的破坏。克里希那穆提走进山林的时候,猴子在嬉戏,毒蛇在蠕动,而猛虎的讯号却在提醒他,不要靠近,这里不是人类的领地,是动物天堂,克里希那穆提没有采取贸然行动,静静的守在那里,等待警报解除。警觉与攻击就是一瞬间的事儿,却让两个物种,产生到敌意和分歧,暴力杀戮,让平和蒙羞,危机四伏的杀机,使人类与自然平衡,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心灵与人类,距离感太远,但又觉得很近。遥远的是心灵是摸不着的东西,距离近,因为心灵就在自己的身体里。心灵美是外在的,是不许有任何修饰的表达,没有赠予、没有反馈、没有傲慢、没有后悔,心灵碰撞是恬淡的,看不到一丝灰色的痕迹,纯洁的白,干净的如同云彩。克里希那穆提强调,过去意识,使得人类看不到前方,经验之谈,成为方向感的阻碍。冥想就是很好的例子,很多人对冥想是放空自己,让自己静下来,让自己不去想一些事儿,让自己不去因为某些而纠结,实际不是这样。冥想是放弃固有的、放弃旧思想,去挑战自我的一个过程。冥想不是停顿和休息,而是让自己身心不断升级,不去想收获和失去,不去想遭遇和等待。

  虔诚的人懂得如何祷告,懂得如何用身体价值,解读生命的意义。

  :很多人不喜欢看讲道理的社哲,很多人觉得每天工作下来很累,很烦,很疲惫,看书本该是惬意的事儿,放松的事儿,却看一些讲大道理的书,实在是累上加累。从个人角度看,我看克氏社哲也觉得不轻松,道理都会讲,做的时候,很难落实。Why?因为周围环境变了,下班回家,买菜、做饭、洗衣服,参加朋友聚会,陪爱人散散步,陪爱人谈谈心。8小时工作,是忙碌加忙碌,为了让自己有稳定收入,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一些,人自身悄然发生改变,职位、权力、金钱成为这个大社会的一个指标,无论推杯换盏,语言交流,炫耀的资本才是自己想要的。利益间,能带给对方多少实惠,能带给自己多少利润。社会怎么了,人的目的,这么现实。很难看到舞文弄墨的儒雅居士,酒桌上不再是诗词歌赋,而是谈生意,谈朋友,谈情感。很难得再让自己静下心来,看看书籍,很难让自己不去想明天要为了工资、薪水、酬劳而忙碌,很难放弃各种诱惑魅力。社交多了,时间少了,让自己休眠的时间短了。不再考虑什么自然气息,自然回归。而是不得闲的压力,一次次紧逼自己,必须去工作,必须去拼争。心灵感受不到转型,感受不到清新的呼吸。

  丢掉和舍弃一样残酷,为了利益,人难以放掉拥有的东西。都说为了理想而奋斗,实际这是假大空的一句话。理想不过是空中楼阁的前瞻,更多人是在脚踏实地,甚至是在一次次失败中放弃理想。得到理想又能怎样,享受了,安逸了,占据了,只会让自私越来越大,只会让傲慢越来越浓,文化底蕴低劣,装出来的绅士淑女,拥有再多的财富又能怎样。

  《心灵日记》读后感(十):溪水兀自流淌,我们都是过客

  接触克氏已有几年,在众多身心灵流派里,我最喜欢的是克氏和赛斯,但读懂赛斯要花很多时间去反复研读,而克氏的文字相比之下,没有枯燥的说教,没有令人费解的通神,他的文字平和简单,你总能从中获得安静的力量,被他深深折服,那是心有大爱的包容才会有的大彻大悟。

  《心灵日记》是克氏从1973年9月到1975年4月居住在5个地方的随笔日记,每一篇的篇幅都不太长,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见闻,周边环境的自然风光人情事物。这本书全然不同于克氏的其他思想作品,它直观地展示了克氏不同寻常的敏感和细腻,从日常的花鸟树木,山涧溪流中,感悟自然和生命,进而受自然万物的启发去谈论冥想、死亡、孤独、信任等主题。

  日记中谈论到一些关于他自己的事情,这在克氏的其他作品中鲜见,譬如散步途中的所见所闻,与当地人的交流等。虽然在文中是以第三人称来述说自己,好似要置身事外般旁观自己的生活,但读来仍觉得鲜活生动,仿佛正与他随行在山间溪流旁,晨曦照耀中的小树林里,朴实的农村屋舍前……

  全书几近一半的篇幅是在英国汉普郡布洛克伍德写成,所以日记里记录了很多英国乡间的风光和人情,这于热爱英国文化的我而言大赞,全文中我最喜欢的仍是这些对野外林间的描写,鲜活而丰盈,静谧而芳香。早晨他迎着晨曦,傍晚他踏着晚霞去山上树林中散步,趟过小溪,路过花丛,在这里他只看到眼前万物的存在,花朵就是花朵,芬香四溢,流水就是流水,叮咚向前……在这里他与万物融为一体。任思绪飞扬,而不去捕捉。正如克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穿行在万物生灵中,说话乃至呼吸似乎都是亵渎神灵的,会让人想起一代宗师中的那句“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显然克氏是无我之境的见众生。

  读着他优美的文字,我不由地想起十年前,高考之后公布录取通知前的那段日子,每天我都会去家附近的一个山上桔园散步。清晨桔园里雾霭氤氲,极少有人路过。青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从树林深处传来鸟儿和虫子的鸣叫,热闹又静谧。桔园里还有一眼泉水,汩汩地淌着。等太阳升起后,地上的蚂蚁就该忙碌起来。在这里不去想升学不去想未来,没有焦虑和痛苦,只是和这些生灵呆着,看它们活着,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更甚的是,自然生物怡然自得,而我们人类却常常把自己活得累赘多余。

  克氏是20世纪全球最知名的心灵导师,他的思想极富感染力,令人鼓舞有力量。但正如他自己一直拒绝被宣称为救世主和导师一样,这本心灵日记让我们看到克氏的另一面,他亲近自然万物,在它们的启发下对人性探索,深怀悲悯。

  曾有人评价克氏“是我知道的唯一能完全摒弃自我的人”,灵修之人都深谙肉体不重要,名利不重要,自我也可抛,百年之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溪流旁边的树木越发茂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世间的匆匆过客,唯有意识和思想才能如这自然生灵一样,带来恒久的创造力和改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