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设计师式认知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设计师式认知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5:56: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设计师式认知读后感10篇

  《设计师认知》是一本由[英]Nigel Cross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设计师式认知》读后感(一):“科技与人文的交叉口”到底是什么?

  最近看了《设计师式认知》,才看了两章就想推荐了,里面提到——

  科学的认知对象是“自然世界”,人文的认知对象是“人类经验”,而设计的认知对象是“人造世界”。所谓“站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口”,不就是设计么,用人类经验改造自然世界,当然,这里是广义的DESIGN,仅仅在我所接触的工作中,就包含了产品经理、UED、开发等很多事情。

  有关科学与设计:

  作者认为这是两种思维方式很不同的东西。

  科学是分析的过程,而设计师创造的过程,一个是已有事物,所以更有方法可循,而设计的产出是新事物,需要很综合的能力,设计师知道如何解决设计问题,但,他们却并不清楚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另,逻辑探究的是抽象事物)

  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发现规则,而设计师致力于拿到更好的结果。科学活动是问题中心的,而设计活动是解决方案聚焦的(方法中心?或者说先问题后方法)。设计活动的一个核心属性是期待尽快产生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在问题分析上浪费时间。设计活动的资源限制更显著,设计师总是被要求在有限时间内提出可行的方案,而科学家则往往要求保留自己的判断和决定,直至找到新的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通常是他们的总结陈词(对设计,这个总结显然不能作为close)。

  设计是创造性思维,不同于科学的逻辑思维(演绎,结论一定正确;归纳,结论不一定正确),它仅仅是解释已知事物的过程,是推理到最佳解释的过程,有“归因”倾向。所以,大多数产品规划、甚至事后的分析,都有很大创造性思维的成分。

  设计的思考模式:把抽象的用户需求模型转化为具体的事物模型,即问题到解决方案的过程。广义的设计师,都在使用这种方法,将个人、组织和社会的需求翻译、转换成人工制品。

  有关设计教育:

  所以,设计教育是传统教育(只分科学和人文)的巨大缺失,设计教育能促成想和做之间的关键转换。但设计教育又与工程师教育不同,设计教育更多地鼓励设计师做出多样化的设计方案,而工程师更倾向于“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传统的问题求解中,问题对应的是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必须要非常慎重的把其他领域的行为模型引入设计教育中。

  顺便说到,教育与培训的区别,教育本身就是目的,而培训是达成某目的的手段。类似的表达,职业教育追求的是工具性目的或外在价值,而通识教育必须以追求内在价值为目的。

  作者对设计本身的一些观点:

  我们将采用解决方案聚焦的策略和溯因推理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未明确定义的问题的能力称为设计能力。所以,设计师认知的五个方面:

  设计师解决的是“未明确定义的问题”;

  设计师解决问题的模式是“解决方案聚焦”;

  设计师式思维方式是“创造性的”;

  设计师使用“编码”来进行抽象需求和具象形式之间的转换;

  设计师使用“编码”进行读写,转换造物语言。

  设计问题的解决,很多时候在很多方向上都有可行解,设计师最初的思路对后来的解决方案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为问题的不确定性,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等重要,经常要与“客户”一起构建和界定问题,而非被动地接受给出的问题。

  人造世界即创新,需要一定的直觉。因为设计是创造新事物,所以其本身就有反预知和反权威属性,否则,如何进步?如何创新?有探索性质,无权威性的标准,目标也是不可预知的。所以,早期的过度规划无意义。

  初级的设计师并不收集太多信息,而是趋向于“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样会意识不到很多潜在的标准和困难。

  其他好句与个人感悟:

  问题总是在你试图解决它时才慢慢变得清晰。

  目前,尚难做出会“设计”的机器(即人工智能尚无法解决设计问题),这意味着“设计”是一份好工作。

  幽默和创造的过程都是个体以敏锐的观察力,利用偶发的线索,将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事物做瞬间的关联,有偶发性、场景依赖。

  Over

  《设计师式认知》读后感(二):觉得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可能是没有细读的缘故,个人觉得不是非常值得一读。不过还是迅速的把它看完了。如果非要说的话,那就真的是值得“一”读便可以了。目前的阶段,觉得大致了解这本书讲了些什么就可以了。感觉形式大于内容,或许是因为作为一个学科一开始都是这样的状态。

  速读之后的印象是:整本书在倡导一种新的认知模式,希望把设计提高到与科学、人文同等的高度。设计应该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我在想:是设计本来就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呢?还是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来就是不同的,和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模式以及认知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非要套用目前学术研究的模式去研究它是否合适?

  可能有一些关系也还没有理清楚,总觉得哪些地方不对。

  或许哪天会拿来“再”读的。

  《设计师式认知》读后感(三):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设计师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设计师,生来就有创造新事物、改造旧事物的能力和欲望。然而随着逐渐长大,很多人却渐渐失去了创造的能力,或者更可怕都是,失去了创造的欲望。

  设计不是设计师的专利。为卧室选择一盏温馨的灯,给朋友做一张个性的生日卡片,把办公桌椅调成舒适的高度,让团队高效协作完成一件任务……这些都是设计,或者说,以设计思维行事,主动的去获取好结果,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设计师式的认知就是这样一件神奇的东西。你可能拥有它,但从未察觉;你可能在运用它,但并非主动为之;你可能由此获得更强的能力,但未必会有意去培养和增强这方面的能力。

  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很多思辨、对设计师的设计过程的记录和分析、设计师关于设计的精辟观点。你可以不同意书中的某些说法,可以对其中定性研究的方法和结论提出质疑,但是毫无疑问,以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重现优秀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和决策,会帮助人们更好的感知设计过程、反思自我。这不仅对于正在成长中的设计师们有益,也对任何乐于主动或者潜意识里运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的人们有益。

  最后,请允许我复述书中两位设计师的观点,我深以为然:

  Denys Lasdun:我们的工作并不是给客户想要的,而是给他做梦也没想到的;当他得到时,会发现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

  John Christopher Jones:为寻求解决方案而修正问题是设计过程中最富有挑战的事情。

  《设计师式认知》读后感(四):Design is everything

  2013年8月的一天午后,我坐在位于芝加哥的一个现代主义风格的大楼里面,坐在我对面的是伊利诺理工学院设计学院的院长Patrick Whitney教授,该学院是美国最早培养设计学博士的高校。Whitney教授担任过白宫设计委员会委员,在1995年获得过美国总统设计奖,1978年他提出的“User-Center Design”的设计思想对设计界产生深远影响。我问了他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交互设计是不是设计的未来?Whitney摇了摇头,他说:Design is everything。

  设计即万物。

  从2005年开始,我给研究生开设一门名为《设计思维》的课程,我经常会讲到:从心理学层面上,英国学者Graham Wallas在1926年出版的《Art of Thought》一书中提出:创造性思维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即“准备——酝酿——豁朗——验证”,为设计思维提供了理论基础;1938年,美国BBDO广告公司的Alex F. Osborn发明了“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意味着设计师在应用技术层面上拥有了思考工具;20世纪70年代, Roger Sperry的研究发现了左右脑的分工,是人类思维机制研究的的突破性成果,也让设计思维有机会得到生物学验证;此后,又有两个英国人让创意工作变得更加平易近人:Tony Buzan发明的“思维导图(Mind Map)”这一简单易学的思维工具被全世界数亿人使用,促进了大脑潜能开发和学习法的研究,而John Howkins则让创意产业发展为独立的经济形态。

  但是,还没有人来回答我们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设计能力的差异?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设计师?普通人应该怎么做设计?直到又一本英国人的著作摆在我面前,帮助我寻求答案。

  这本书就是《设计师式认知》。

  igel Cross在前言里面提到:“设计教育需从技术性的传统职业教育转变为面向大众的通识教育,这才是设计教育的真正价值”。当我读到这句话时,突然感受到情感上的喜悦和阅读带来的满足。过去几年里面我一直致力于面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一门名为《设计创意生活》的课程,还从未受到过这样的鼓舞和肯定。“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离不开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但只有“设计”的概念被更多人承认、理解并乐于接受,中国设计才会迸发出潜在的能量。

  作者还说:“Design ability is possessed by everyone(人人都会设计)”,同样可以引发我巨大的共鸣。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设计师。远古时代,原始人都懂得制造石器来提高工作效率;在今天,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都知道要打扮得漂漂亮亮。上班族每天早上起来考虑哪条领带能够更好的搭配西服,主妇们考虑什么颜色的窗帘才适合自己的卧室,男生喜欢更换游戏、汽车或者美女等不同主题的电脑桌面,而女生用各式各样的小配件把自己的手机装饰得美轮美奂......这难道不是正在做一件设计师更应该做的事情吗?

  1979年,一位名为Betty Edwards的美国女教授出版了一本名为《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的书,后来被不断再版(最新一次再版是2012年)并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其中中文书名被译成《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而《Designerly Ways of Knowing》似乎更应该被译成《像设计师一样懂》。书中引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研究,把科学、人文、设计鼎足而立,比较三者的认知对象、认知方式、研究价值的不同,从而体现出设计作为“第三类教育”的重要性。当国内的设计教育工作者还在为设计学正式成为教育部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还可以看得更远?

  由于这本书主要是由作者20年间的论文等科研成果组成,可能会有个别章节会感觉生涩,我建议可以选择个人喜欢的部分看,即使分章节阅读也会有不同的收获。例如:

  如果你是一名设计爱好者,这本书是一本不算太枯燥的科普读物,让你了解设计师是怎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有可能激发你自己的设计天赋。参看本书第1-2章。

  如果你是一名设计专业的学生或者设计师,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进行思考,学习到国外的设计案例,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参看本书第4-5章。

  如果你是一名设计研究工作者(包括研究生),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帮助还是告诉我们什么是设计的科学,什么是科学的设计。同时丰富的研究实例和系统的研究方法会给你以启发。参看本书所有章节。

  感谢两位年轻译者的辛勤劳动,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设计通识教育中来,因为:

  Design is everything。

  注释:

  前文《Design is everything》是应译者邀请所写的一篇书评,在过去24小时内浏览量超过1000次,也受到一些同行的批评指正。特别是有两位老师的评论让我诚惶诚恐:

  @Design-王敏:看了下,觉得这位老师有热情,但是说的错误百出,也前后缺乏逻辑性

  @设计胡说:需要说明2点:1ucd不是patrick提出的;2 if design is everything , design is nothing。欢迎关于广义设计和设计的本体论辨析和探讨

  我一向认为必要的学术争论十分重要,因此对前文不完善的部分做出补充和注释如下:

  1、关于UCD

  在我的团队里面,有一位老师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UCD的研究。但对于ucd是不是Patrick提出的,我很愿意接受@设计胡说 老师的指正。之所以在我脑子里面产生这个印象是因为在和Whitney教授会面前有事先做准备,不小心在百度百科惠特尼词条下看到以下描述:

  (惠特尼)主持在美国成功举办的ICOGRADA 会议,在该次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了设计应当以用户为中心的先进理念(1978年)。

  当然,我不可能只拿百度百科作为证据,为了找到这句话的出处费尽周折,最后在2006年芝加哥IIT战略研讨会的演讲嘉宾介绍中找到这么一句:“He was chairman of the program of the 1978 U.S.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Graphic Design Associations (ICOGRADA), which was the first major meeting addressing the issues of evaluating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ers.”

  也就是说Whitney教授是1978年ICOGRADA的会议主席,而这次会议第一次把“从用户角度来评价设计”作为会议主题。

  我猜大约是国内某次活动邀请Whitney教授时把上面这句话演绎为UCD是他提出的,进而被百度百科采用。我会在前文中把这句话删除。

  2、Wallas (1926) formalized a four-stage model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involving preparation, incubation, illumination, and verification.这个应该没有异议。而按照维基上所说:In 1942, How To Think Up was published, in which Osborn presented the technique of Brainstorming, which had been used at BBDO. 尽管1942年奥斯本的著作才被印刷,头脑风暴已在BBDO公司应用也是事实。

  3、按照《设计师式认知》第45页所说,裂脑实验让“Blakslee等神经心理学家对大脑右半脑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我更强调了Roger Sperry的贡献。Sperry first became interested in “split-brain” research when he was working on the topic of interocular transfer.并因其研究获得了1981年的诺贝尔奖。《设计师式认知》第44页提到的Gazzaniga只是Sperry的一名研究生。

  4、The term "mind map" was first popularized by British popular psychology author and television personality Tony Buzan when BBC TV ran a series hosted by Buzan called Use Your Head. 在维基上,Tony Buzan被描述为一个流行心理学作家和电视名人而非学者,但我坚持认为思维导图对于设计思维或者叫创新思维的普及推广做出了贡献。至于霍金斯,他的创意产业理论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我们熟悉的“创意经济”这个词就是由他提出来的(Howkins, John 2001,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 Penguin)。

  5、关于逻辑性。不做太多解释,因为书评不同于学术论文的写作。王敏老师的批评我表示接受,作为一名工科背景的教育工作者,语言逻辑性方面的确还需加强。比如“还没有人来回答我们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设计能力的差异?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设计师?普通人应该怎么做设计?”这几个问题,我也还在书里面寻找答案。

  前文题目引用了Whitney教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并无意对设计的本体或者外延进行辩论。Whitney教授还说了一句话是Its utility is everywhere。我的逻辑就在于“everything——everywhere——everybody”,从而证明设计通识教育的合理性。因此在行使推荐时,也希望不同的读者群、包括非设计专业的读者也能从中受到启发。

  “错误百出”这四字,让我如芒在背,望得到进一步指教。

  《设计师式认知》读后感(五):像设计师一样思考

  第一次看到本书名《设计师式认知》的时候,我就对这个话题充满了极大的兴趣。浮现在脑子中的就罗杰·马丁说的一句经典的话:“管理者们要学会像设计师一样思考。”那为什么是设计师思考?设计师到底是怎么思考的呢?对于这个话题我思考了好久,我想我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下答案。

  在我2007年入学浙大工业设计的时候,正好是教学改革的第一年,将工业设计分为两个方向,艺术生源为产品造型设计,工科生源为信息产品设计(更好的理解为HCI或TUI)。交叉课程引入当时较为新鲜的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两类人群在一起的摩擦,让我第一次强烈的感受到艺术家式思维和工程师式思维的碰撞。

  08年的时候,浙大工设在竺可桢学院下组建了设计创新班(类似于斯坦福Dshcool,面向全校各专业二年级报名的学生中择优录取,发放设计辅修学位)。第二年的宣讲会上,有人问我:“你本来就是学工业设计的,你又去修设计创新班的意义是什么呢?”我回答了一段具有争议的话:“我觉得设计应该有两种教育方式,一种是作为专业的技术教育,就像我的主修工业设计一样可能会作为自己的职业,另外设计应该作为一种通识教育,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设计的语言。据我了解,许多国家如,英国、俄罗斯,从小学课程中就有设计课程。”

  当时我对设计的认识并没有那么深刻,这样的回答当然会引起许多人的质疑和讨论,那工业设计这个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设计作为通识教育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就是培养美学吗?这个设计创新的设计教育意义何在?这些问题相当的棘手,我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去证明设计通知教育的前后逻辑。

  阅读本书第一章,惊讶的发现Nigel Cross教授早在30年前就把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他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1982年铁娘子主持内阁会议,议题为将“设计”作为一门必修的通识课程在中小学推广,以培养未来社会具有设计品位的消费者和普及设计专业。

  igel Cross教授将20年间的重要论文汇集成此书《设计师式认知》,我惊讶他在1982就提出了设计师式的认知有别于人文认知和科学认知。可能现在,很多人了解了由IDEO掀起的全球设计思考浪潮,我仔细翻阅历史,Nigel Cross教授是Design Thingking的鼻祖之一。不然他的另外一本著作《Design Thinking》怎么会作为斯坦福Dschool推荐学生必读书呢。

  设计教育的改革

  中国的设计教育在这几年迎来了黄金时机,各所学校将设计学科作为主要发展对象,设计教育百废待兴。这个时候需要有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并存发展。这本书的引进对设计通识教育有重要的启发和思考意义。我们需要先了解自己作为设计师的认知,才有可能让设计得到更多的尊重。

  现在国内的学生和学术环境缺乏对设计研究,特别是科学化的设计研究,本书作者主要通过口语分析法而不是借助高端的仪器和数据,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我们需要去反思我们现在的设计教育,正如书中所提的三条教育的评价标准,去探讨教育的价值:

  一、是否传播有价值的知识;

  二、强调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既要有自我意识也要明白所学何物以及为何而学;

  三、受过很好的培训,不等于受过教育。

  想要满足三条教育的标准,简单的技能培训是不够的,一个被训练为“设计师”的人,并不能说他们是“受过教育的”。对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来讲,理解和领悟了什么比做过了什么更重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过去我们会将设计视为技术,毕竟这是技术人员的文化。我们习惯于将设计教育视为技术教育,培养设计师的职业技能。而本书作者提出设计教育将作为除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外的第三类教育而兴起。这类设计教育就是设计通识教育,而设计通识教育在于对设计师式的认知。

  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好书。国内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需要引进这样有深度有启发价值的好书!

  不管是对设计充满了迷茫还是激情,了解设计师的认知方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是一个高感性高概念的时代,优秀的团队都不能或缺设计师的角色和思维方式,希望你也能从书中找到自己的灵感。

  《设计师式认知》读后感(六):缺失的设计教育

  初次阅读这本书,是在各个机场转机时,当时我正在校对这本书。

  当时我的心一直空落落的,我们的教育好像真的缺了什么。

  当初铁娘子在 1982 年她主持的内阁会议,将“设计” 作为一门必修的通识课程在中小学开始推广,目的是为未来社会培养有良好设计品味的的消费者和普及设计专业!本书作者Nigel Cross,就是当时的专家团成员之一。本书就是他几十年设计教育研究的沉淀。

  【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一直认为是教育。Springer出版的此书,原价是149刀,为什么?这就是设计教育研究的价值。

  民智不启,似乎“高度重视”设计,这就只能成为空话。于是整天就只能看到一堆堆雏鸟设计师整天抱怨客户和大众品位低下,或者打着“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旗号,被五花八门的用户逗着鼻子跑,将设计作品导向平庸与杂乱。而老鸟设计师,则在面对一个个精明的土老板时,在教育客户上疲于奔命,甚至老兵哀唱。

  再翻开我们各大高校的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每年一个样,交互火了就上交互,景观火了就上景观,没有脉络,疏于传承。

  而匆匆四年的大学教育,让人甚至只是朦朦胧胧,刚进入设计的门堂,还不清楚怎么回事儿,就把学子扔进我们混乱的市场搏杀。

  对比西方,对比英国,对比已经将设计作为通识教育,在青少年阶段就进行思维培养的国家,我们实在是落后太多了。

  我们的教育看到我们的落后,但却没有像样的分析,只有目标,目标多少年赶英超美。

  让所有人去关心设计师的思考方式,这就是本书的价值。

  【另一个问题】设计师本人,他们究竟清不清楚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

  很多人总是认为让产品自己说话,好的产品会自发性生长。清高的设计师们会本能的缺乏市场表达能力,甚至怕超级销售员们将高贵的作品变得庸俗。

  看看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怎么说的:

  当时交付设计方案时发生了一件趣事,密斯说:

  客户一开始并不太高兴。但是,在我们一起抽了些上等雪茄,喝了些莱茵酒后,他就喜欢上这个房子的设计了。

  这个例子教会了我们重要的一点,设计需要艺术修辞。

  这本书诠释了很多这样的问题,循循善诱。

  书中也一再解释为何设计师的方案总是在变?为什么雏鸟设计师和老鸟设计师在处理设计问题的节奏上是如此不同?设计高手是否真的有自己的诀窍?

  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设计的第一步,很多时候是要帮客户或用户,重新分析问题,确定问题的边界。而在和客户沟通推敲的过程中,每个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才会被设计师抽丝剥茧的分析出来。

  这是一个非常需要交互的过程。繁复到让只想和机器打交道的工程师厌烦,繁复到只想把一切换算成可控的数字的职业经理人担惊受怕。然而这就是设计作为独立于科学和人文,成为第三类通识教育的重要之处。因为设计师式的认识方式,只有在科学和人文的碰撞时,才会出现,而捕捉和理解这一点很重要。

  至于,为什么最近“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突然变成目光焦点,想来看完此书也不难解释了。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本来应该是有着基本设计认知的普罗大众人来人往之处。而在国内,很多时候,这里就像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郊野岭,把设计师扔在那边就可以的蛮荒之地。直到有人正经的提上台面时,突然又所有人突然涌向十字路口,不明真相的围观。

  我们的设计是缺乏常性的,也缺乏了民智基础,而如果中国未来的设计面貌能有所改观的话。这一切都需要改变。

  将此书献给中国的设计教育,献给所有人。

  《设计师式认知》读后感(七):你所不知道的设计师式认知!

  在接到〈求是设计会〉好友的消息问我有没有兴趣翻译一本设计研究领域的理论性学术著作之后,我了解了原著作者的背景之后就欣然同意了。接着就是“试译、正式翻译初稿、校对、许多部分重要修改、出版社人员重新审稿校对、再改稿……” 一直到今年愚人节(2013-4-1)书从印刷厂里出来为止,差不多整整一年。书从印刷厂里出来到今天为止,正好满一个月。印刷之前,策划人问我要不要写一个译者序,当时感觉自已才疏学浅,就婉拒了,想着等出印刷出来后,再通过新浪微博等多种方式跟读者朋友交流!

  然后,我想说说这本书!

  本书的作者Nigel Cross是一位毕生致力于设计研究的英国重量级教授,我们很多人知道IDEO的Tim Brown在提的“Design thinking”,其实Nigel Cross教授在很多年前就写过一本书《Design thinking》,而且此书被许多知名设计院校推荐为设计类学生必读书。《设计师式认知》是Nigel Cross教授近30年来的研究成果,里面的内容并不是他多年来的论文的简单拼凑,而是他理论结合实践研究的结晶。比如他关注设计通识教育,他与其它专家学者一起倡议将设计作为必修课程在英国的中小学普及,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内阁会议中对此展开了讨论并进行了推广。

  因此,Nigel Cross教授在本书的开篇就讨论了设计教育及其真正的价值。他结合Archer教授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所做的“设计通识教育”项目的研究成果,他提出设计教育的核心是“设计师式认知”,还提出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及标准!国内教育界对于(工业)设计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设计教育界也存在极大分歧,大量设计学的学生到毕业工作了还没有弄明白设计教育的真正价值!这部分的内容对设计教育者和设计类学生都是值得看看的!

  接着,作者提出并讨论了作为设计天性并且人人都拥有的设计能力,以及可以通过设计教育来培养后天的设计能力!许多同学没有自信,报怨自己不合适并且学不好设计,这一部分的内容或许可以给你带来一些思考。

  第三部分,Nigel Cross教授结合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以及通过对多位设计专家做深度访谈,对设计中的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提出了他的观点,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深入研究了设计草图在设计中的角色。

  我们国内的设计类的著作或教材中,极少能找到研究过程严谨而研究结果让人信服的书。作者在第四、五部分中,主要利用口语分析法等方法对设计专家和设计新手做设计的过程进行了详细而严谨的实证研究。这一部分对于高校设计教育者而言,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最终,作者结合前期所做的相关研究,从“问题界定、解决方案生成、过程策略”三个方面对设计认知进行了详细地剖析。最后的最后,作者又回到了本书的开篇,对“设计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提出了三个关键词:科学的设计(Scientific Design)、设计科学(Design Science)、设计的科学(Science of Design),并对它们进行了讨论说明。

  本书中的一些词和概念是首次出现,翻译的过程中,我与另外一位译者以及校审者多次讨论,并请教了原著作者Nigel Cross教授,才做了初步定论,如读者朋友有高见,请赐教!

  国内的设计类图书市场上有太多的工具性和技法性的书,当然也不乏国内设计学学者们的一些精品,但设计研究领域的图书依然是不多的,而且译著也极少!《设计师式认知》的出版,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帮助!这也是原著作者Nigel Cross教授的愿望!

  让我们再回到书中一段关于建筑设计师密斯•凡•德•罗向客户交付设计方案时的趣事,密斯说,“客户一开始并不太高兴。但是,在我们一起抽了些上等雪茄,喝了些莱茵酒后,他就喜欢上这个房子的设计了!”

  《设计师式认知》读后感(八):一本论文合集,有很多有价值的内容

  这本书是cross教授多年讲演或者论文的合集,究其目的来讲,最终是为了说明普通人中也是存在着设计师式的认知的,就如同人类的语言天赋,使用工具天赋一样。旨在建立一种设计的通识教育,以及为设计成为一门有别于科学和艺术的学科而努力。另外,正说是一本论文合集,所以整个架构并非系统,但是很多论点和言辞很有启发性,所以,很推荐。

  全书只有十几万字,第一章和第二章在于说明设计思维的普遍性,是人类的一种天性,继而谈论到设计作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第三章名为设计中的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大致内容已经忘记了,感觉应该和simon说的自然科学和人工科学差不离吧;第四章和第五章以不同实例和论述说明了设计过程中的创造性认知,这个章节算是把设计中的创造性剥离出来单讲,在我看来,也有一种隐形意识——设计也有非创造性(区别于传统认知设计是一种天才型活动,一定要创造创新)。第六章从不同层次来理解设计认知,第七章则再次提到前面所论述的观点,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算是一个呼应前面的结笔。

  第六章,我认为是全书最精彩的地方,因为更能引起共鸣。第六章从问题界定、解决方案生成,过程策略三个方面来理解阐述设计认知,因为算是对设计过程的一种简单分解,所以在看到这里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带入自己平时的设计思考,发现很多自己其实并没有注意的设计过程是确有其事且是与科学和艺术存在很大区别的。

  比如说问题与解决方案协同进化,说的就是,问题的提出不断出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也的确如此,在前期会解题,在后期会对题,而书中也用了三张极其鲜明的研究图表对这个观点进行论证。

  比如说构建问题框架的重要性,我深以为然。

  比如说,问题是不明确的,模糊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通常面临的不是一个确切问题,不是1+1等于多少,而是一个”非明确定义的问题“,这个回顾所见过的任务书,也的确如此。

  比如说,设计过程中的模式切换,熟练的设计师是能够熟练的在深入设计和广度设计两种模式中来回切换的,而新手往往会就一个局部一个小点进行转眼。

  如此种种还有很多,不过大多集中在第六章。

  另外一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讨论设计新手与设计专家面对设计问题时,设计思考的方式和范畴不同,这一点也是在核对自己的设计思考方式或者认知问题的方式是否欠缺,或者是否过于纠结于问题的清晰,过于沉浸在分析问题的阶段等等。这个方面的内容建议细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