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2: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0篇

  《包法利夫人》是一本由(法) 福楼拜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4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一):节选《为什么一定要杀掉艾玛·包法利》

  我们先要进一步分析艾玛那个所谓的根本性错误:把文学和生活混为一谈。

  艾玛没有把文学跟生活混为一谈。她是想让文学和生活融为一体。可以这样形容她这个人物:她分不出享受有两种,一种是来自物质商品的物质享受,一种是来自艺术,文学和理想的精神享受。福楼拜用了一对词形容她的待人接物,说她又“感情用事”又“切实际”。这两个词其实并不矛盾,感情用事和切实际的意思是相通的。这个角色既感情用事,又想让艺术和文学的快乐变成现实的,实际的快乐,让其不只供脑子享用,而且能不断提供实际的兴奋。

  两千年前柏拉图就这么说过。他说民主并不是一种政治形式,而是那些“崇尚自由”、只顾享乐的雅典人的生活方式。现代版的反民主人士更是添油加醋,说民主是社会群体摆脱控制起来造反,他们想要一切的享受,不只要财富,还要所有能用财富换来的享受,而最要命的是,他们还想要那些财富换不来的享受:情感、价值观、理想、艺术和文学。反民主人士最怕的就是这一点,穷人要是只想有钱还不至于怎样。穷人本该是“切实际”的,但穷人现在对“切实际”的理解不同了。他们想要一切的享受,包括精神享受,他们还想“切实得到”这些精神享受。

  包法利夫人就是一个象征:得不到民主会出现病症,在感知与想像方面过度兴奋。

  艾玛对文学犯下了什么罪?罪状就是,她混淆文学和生活,让各种享受都等同了。

  通过以上这些,这位纯粹派艺术家要告诉我们:跟他的艺术相对立的,就是艾玛的这种病。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叫“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个词当时还没有,但这种看法已经有了。福楼拜给情人路易丝·科莱的信里写的很明白:“一个世纪前有教养的人还不用去关心美术为何物,现在的高雅人士却必须得懂点小雕塑,小音乐,小文学!就连没水平的画也刻板出来,印的到处都是。”

  福楼拜指出的问题就是后来阿多诺所说的媚俗(kitsch)。媚俗不是指烂艺术,过时的艺术。泛滥到贫民百姓家里的艺术早就被唯美主义者批判过,但问题不只如此。媚俗其实是说艺术融入了所有人的生活中,变成日常生活的场景和装饰。从这个角度来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最早的反媚俗宣言。

  她弄错了艺术中艺术和非艺术的等价关系。艺术不能受生活审美化的影响。带来坏影响的不只是平民百姓,还有后来的那些高雅人士。

  这就是艺术跟审美的战争,福楼拜算是其中的先驱。作者要想取胜,光处罚一下笔下的人物是不够的,他还得教人怎么走出误区,走上正路,教人明白艺术和生活的对等这个道理。他想用他的书告诉人们这个道理。

  所谓的“彻底看问题”就是你不再是主体,不带功利的看问题,这样就把事物从各种关系下解放出来,你不再去想利用或拥有事物。这种方式是单纯的享受感觉本身,跟日常经验里的感受方式完全不同。

  人生没有目的。生活是一股流动的分子,在新的装置里不断来回冲击。后来,德勒兹这个爱好文学的哲学家给这些装置起名叫“此间”(haecceities),他在《千高原》里这样写道:

  “一个季节,一个冬天,一个夏天,一个小时,一个日期,它们都有一种完美无缺的特质,但这特质跟某事某物的特质又不同。它们就是此间,因为它们充满了分子和粒子间的动静关联,让分子和粒子能参与互动。”

  就是这动静关联推动了《包法利夫人》里的主要剧情,这种联动就是真正的生活,而生活,就是此间在人之外的流动。而文学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生活,文学把此间从个体和环境中抽取出,供我们享受。这样才是处理艺术和生活的等同的正确方法。

  福楼拜要写的,就是那文学,用它来区别两种平等。他分出来的,一边是任何人都可以享受一切的平等权利,一边是客观的此间带来的人人平等的真正享受。这里讲的不是人生的道理,这完全不是讲人怎样。这是文学的使命,是写作的新政,文学就是要指出这其中的区别:一是把艺术滥用到生活里,一是把生活的题材变成艺术。客观的微小事件编织出一张画布,“个人”的经验在这画布上绘出剧情,如何处理这些微小事件就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把它们联系到自己的某种欲望,就是小说里的人物的做法,而把它们写成客观的可以让人体验的生活,就是福楼拜的做法。

  小说人物的死并不是为了谁,也不是为艺术作出牺牲。它关系到真理,也关系到生命的健康(health)。从福楼拜的时代到普鲁斯特的时代,文学和生命健康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文学能写出真正的正活,是因为它能治愈某些魔力给生活带来的疾病,这魔力有两种,第一种,是早就出现的,它就是侵入生活的“词”。词夺走了人生本来的目的。一般人本来只管繁衍生息,而他们学会“自由”“平等”这些词后眼前一亮,开始关心国家大事,这就是词侵入了生活。艾玛这样的姑娘本该献身于家庭,在乡下本分的过日子,但她却走上一条不归路,去追求“至福”“极乐”“销魂”这种词形容的生活,这也是词侵入了生活。

  人们的痛苦是来自渴求,渴求是因为他们用词和图像赋与的能力造出了自己追求的目标:消费某种商品,达到某个目标,胜过某个人⋯⋯为了表达这些烦恼,文学出现了。文学不只是表达了这种烦恼,而是让它得以出现,得以成形。文学的出现,取代了分配行动的旧诗学。文学致力于表现生活,解读生活的意义。它还致力于表现出因误解生活而导致的疾病,并且试着去治这种病。在福楼拜和普鲁斯特笔下,这种病的起因是小说人物错用了感觉:被风吹起的尘土,波纹上的小球,一片颜色,在他们的想象里固定起来,变成了渴望和爱慕的对象,引起了他们的痛苦。其实这种文学上的疾病,在福楼拜的时代还有普鲁斯特的时代有一个叫法,叫作歇斯底里症(hysteria,又叫癔病)。

  它常用来指一种身体上的痛苦,这种痛苦不是来自体内,而是由思想的“过剩”引起的。这种“歇斯底里”其实就是那“兴奋”,引起兴奋的,是现代社会里词、思想和图像的泛滥。对这种兴奋的治疗,也许要用医学,但是也可以用自称可以治病的文学。文学上讲,歇斯底里症的病因就是转瞬即逝的客观感觉装置被固定起来,变成某种特性,构成欲望和占有的主体和对象。而文学给出的治疗方法就是,要想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在文学上保持健康,就要把那些固定化的特性打碎,让它们变回粒子,随着客观去流动。这样一来,“文学上的健康”却好像变成一种跟歇斯底症里相对的疾病,也就是精神分裂症。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二):金丝雀的困境

  花了很长时间看完的一本书,第一次打开应该是两年前了,看了四分之一后,因为老生常谈的拖延和怠惰搁置了。但与一般令人望而生畏的大部头名著不同,这短短的四分之一却一直坠在我心里,让我觉得这本书是一定会去读而且必须会读完的。包法利夫人的形象在开篇四分之一就立了起来,活灵活现得让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捕捉到她的影子,甚至在自己身上,当闪过某些想法的时候,不由得会感叹:“这好包法利!” 在我看来福楼拜先生塑造的这个形象真的经典,犀利地捕捉人性的矛盾和困境,以非常细腻的笔法娓娓道来,同时又常常在行文中夹带一些新颖的表达手法,让人在心里暗暗叫绝,可以说是完全不负经典的名头了。虽然名著总是读起来慢,但这份细腻与隽永真的值得细品,同时对读者来说,也能起到反躬自身,启发对人性进一步思考的作用。

  包法利夫人的形象,从故事情节来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个沉溺在对风花雪月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中,为了追求所谓的激情背叛家庭最终走向毁灭的自私女人。但这样一句基本是贬义的评价太过武断,从整本书来看,福楼拜创造的这个人物是很有层次的,她的思想一部分来自于天性,一部分源于成长的环境和社会影响,有了这些背景的铺垫,她的动机和行为又显得自然而然,甚至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都是符合常理的。在遇见包法利医生之前,她是乖巧天真的农家女。少女时代的她在修女学院接受着宗教相关的教育,过着与世隔绝的戒严生活,流行的爱情小说是她唯一的消遣与逾距。在这样的环境中,少女的天性在压抑下疯狂滋长,对于爱情的烂漫幻想,骑士公主,花前月下,占据了她的心灵,让她天性中偏戏剧化的那面更加恣意发展。而包法利医生是她在情窦初开的适婚年龄遇见的适龄男子,她将那份对爱情的沉甸甸的幻想倾注在医生身上。我觉得这个婚姻的开始已经预示着他们悲剧的开始,包法利夫人的这份爱其实似乎与包法利医生关系并不大,她更多地是将自己的烂漫幻想投射在这个男人身上,对于真实的包法利医生她并不了解。很快她就发现医生本人的平庸与不解风情,这份巨大的落差感让她对现实的婚姻生活感到越来越失望和抑郁。而侯爵的舞会则让这份落差和那份幻想都同时达到了顶端,在现实中短暂触碰到的上流社会的华美,让她流连迷失。福楼拜在这段的描写特别巧妙又细腻,以包法利夫人的视角,把那份向往、畏缩与兴奋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包法利夫人在品尝宴会上的食物时,“她从没见过石榴,也从没吃过凤梨。就连细砂糖,也觉得比别处的白”,形象展现了女主人公虚荣的小心思。从侯爵舞会归家的路上拾到一个绿色缎面的雪茄烟匣,包法利夫人视若珍宝,常趁一个人的时候拿出来把玩,为这只烟匣编织美丽梦幻的背景故事:“它是谁的?……是子爵的。也许是情妇给他的礼物。绣出这小巧玲珑的纹徽,那位小姐可得悄悄儿躲着人,一连几小时俯着身子,专心致志地飞针走线,松垂的发卷披拂在檀木棚架上。十字布的经纬之间,亲炙过爱情的气息;一针针,一线线,绣出的不是盼望,就是回忆,所有这些交叠的丝线,都是尽在不言中的激情的赓续。”在这样愈发炽烈的对激情和物质的向往和平庸生活的落差之间,包法利夫人抑郁了,“她想死,又巴不得能住在巴黎”。医生为了让她好转,寄希望于迁居到新的环境。正是在这里包法利夫人遇见了第一个跟她暗流涌动的对象——莱昂,二人互生好感,但包法利夫人此时还是囿于道德的束缚,没有突破禁区。看不到什么希望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前程和五光十色的生活而远走巴黎。包法利夫人消沉了一会,但罗多尔夫的出现可以说是为她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位在情场上游刃有余的花花公子不消几招就将包法利夫人摄入囊中,突破了道德的禁区后,包法利夫人尝到了一直渴求的激情带给她的欢愉和刺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在罗多尔夫的引诱下愈发浪荡。一头扎进欲望与激情漩涡的爱玛心中只有情人以及她对二人神仙眷侣生活的想象画面,殊不知熟知情场套路却难识真心的罗多尔夫已经对她以及二人的私情产生了厌倦。终于在二人相约私奔时放了爱玛鸽子,只留给她一封充满借口的信(男人的懦弱似乎是常态)。几近崩溃的包法利夫人差点想要坠楼自尽,随后又陷入了长时间的抑郁的病恹恹的状态,可怜的包法利医生只能天天照料并盼望她好起来。为了让她散散心,医生决定带她去巴黎看热门的戏剧。在神奇的命运(确切地说是作者)的安排下,夫妇二人在剧院重遇莱昂。这次偶遇在包法利夫人和莱昂二人的心中都引燃了一丝隐隐的期望,但正所谓“命运送给她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二人火花的碰撞是包法利夫人生命中最后的灿烂,也是她最终悲剧的导火索。在莱昂的热烈追求下,逡巡再三的包法利夫人终于没有抵挡住诱惑,张开双臂扑向了迷人又决绝的深渊。福楼拜描写二人确定私情的手法真是令我叫绝,想必当时大作家也是受了灵感之神的眷顾才会有这么精细巧妙的描写:“在码头,在火车与车桶之间,在街上,在界石拐角处,城里的那些男男女女都睁大眼睛,惊愕地望着这幕外省难得一见的场景——一辆遮着帘子,比坟墓还密不透风的马车,不停地在眼前晃来晃去,颠簸的像条海船。”这是莱昂为了让爱玛答应他的追求,拉着她上了一辆马车,并且要求车夫没有目的地地不断前行。福楼拜并没有直接去写两个人在车里的谈话和场景,而仅是描述马车漫无目的地急急前行,绕了大半个城市,这就给了读者很大的空间去发挥想象(福楼拜先生有点坏),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而二人关系的确定是通过这样一句话:“有一回,中午时分在旷野上,阳光射得镀银旧车灯锃锃发亮的当口,从黄布小窗帘里探出只裸露的手来,把一团碎纸扔出窗外,纸屑像白蝴蝶似的随风飘散,落入远处开满紫红花朵的苜蓿地里”,由上文可以推测这碎纸应该是之前包法利夫人写给莱昂的拒绝信,这样精妙的描写真是令我会心一笑的同时又拍案叫绝。再次陷入爱情(?)中的包法利夫人更加奋不顾身了,特别是有了第一次偷情的经历,她变得更加主动和饥渴。对于这失而复得的激情,她想要牢牢抓住并且让其永续。但人类的感情就好比鲶鱼一般,抓得越紧只会溜得越快,尽管包法利夫人也在潜意识中意识到了这点,但越是意识就越是害怕,越害怕就越焦虑。为了填充底里的空虚扩得越来越大的洞,她不断地用金钱来充盈物质。阴险的时装商勒侯在知晓了她的私情之后盯上了她,不断地向她推销并提供贷款方式。不顾一切想要留住浪漫与华美的包法利夫人自然乖乖上套,为了获取金钱不惜通过各种借口向包法利医生撒谎,此时的她是自私且狡诈的,失去了理智。最终债务的雪球越滚越大,当勒侯毫不留情地下了最后通牒,她意识到再也瞒不下去的时候,首先去寻求莱昂的帮助,可是年轻的情人也怕了,这样现实的负担他承担不起,他借口找人帮忙,最终却放了包法利夫人的鸽子。四处碰壁后,慌乱中她想到了曾经的情人罗多尔夫,希望以自己曾经令他痴迷的姿色能够换来他的资助,这时候的包法利夫人可以说是彻底沦落了。但男人听到是来借钱之后,也是僵硬地拒绝了她,毕竟姿色与激情并不能代表真心。彻底绝望的爱玛一心只想寻死了,向药房伙计要来砒霜后便毫不犹豫地吞下,最终在自己与家人的痛苦中走向了终点。包法利夫人去世后,包法利医生沉浸在悲痛之中久久不能自拔。在她的遗物中发现了她与罗多尔夫私通的书信后,更是精神抑郁,不久于人世。女儿也成了孤儿,被亲戚收养后迫于经济压力被卖给了棉纺厂。整个故事就在这么压抑又悲惨的结局中落幕了,但这个结局又如此符合情理,就像被一只无情又不受控制的手推向了最后的深渊。

  福楼拜始终站在一个中立的旁观者角度,冷静地叙述着整个故事。但读者读完这个故事,难免会对包法利夫人及其家庭的悲剧扼腕叹息。那么为什么曾经单纯蒙昧的包法利夫人最终会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这也是读者读完之后不由得会思考的问题,我觉得与现实的脱节和理性思维的缺失是她悲剧的关键诱因。包法利夫人一直像一只金丝雀一般,生活在象牙塔之中,不需要为了物质生活忧虑,属于“小布尔乔维亚”。学生时代是在与世隔绝的修道院寄宿学校中度过,看的是宗教书籍,学习的是教理,消遣读物是爱情小说,对于世界与现实的认识基本就是构建于这些神秘与梦幻的基础之上。加上她的天性又追求激情,向往浪漫,“凡是无法使她的心灵即刻得到滋养的东西,就是没用的,就是可以置之不顾的——她的气质不是艺术型的,而是多愁善感的,她寻求的是情感,而不是景物”。可以看到,包法利夫人天性中感性的那一面恣意发展,而理性的培养和发展基本是空白。在对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时,基本都是基于自己的直觉和感情。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面对人和事时,她首先都会将自己的感情和幻想投射其上,但现实往往是平庸的轮回,好似一潭垂垂老矣的活泉,激情只是偶现的气泡,所以最终的结果必然都是会令她失望的。与包法利医生的婚姻就是这样的感性先入为主导致的悲剧,初遇包法利医生时,正是爱玛对乡村生活“感到百无聊赖,心灰意冷的时候”,他的出现似乎为她的幻想做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注脚:“就凭一种对新生活的渴望,或者说不定就凭这个男人的出现所引起的生理刺激,她只觉得至今一直像只粉红翅膀的大鸟,在充满诗意的天空中翱翔的神奇的爱情,终于被她攫住了;——而如今,她简直无法想象,这种平静的生活,竟然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幸福”,可以想见,包法利夫人对包法利医生其实并不了解,他只是恰时出现的包法利夫人对于爱情的幻想在现实中的投射,却被包法利夫人当成了幻想中的男主人公。

  虽然包法利夫人全凭感性和直觉行事,但不代表她的天性中完全没有真善美的成分。面对女儿,她时不时流露出温情。面对父亲,她是孝顺的,在收到父亲充满爱心的慰问信后,她回想起少女时代在家里度过的曾经纯真的美好时光,温情与安全感包围着她,此时的她不由得对与罗多尔夫的私情感到羞愧与悔恨,从而反思自己对夏尔的恨意是否有道理。这是包法利夫人陷入人性困境中的一次关键转折点,善良的天性和道德的教诲令她内心明了现在做的事是有违基本是非观的。她尝试将自己的行为拨到传统的正途上来,努力去做一个贤妻良母,也让自己努力去爱上夏尔。她听说最近有个新兴的腿型畸形矫正手术,就极力撺掇包法利医生去给客店的马厩伙计(是个瘸子)免费施行手术,幻想这样的创举一旦成功,便能让包法利医生立威扬名,从此前途似锦,过上她理想中的上流社会生活。殊不知这又是脱离现实理智丧失导致的一出悲剧的开端,首先这个手术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还未有成功的先例;其次包法利医生的医术着实说不上精湛,只是一个平时治治普通的小毛小病的蹩脚乡村医生罢了。要寄希望于他能成功将瘸子变成健步如飞的正常人,无异于异想天开了。果然,手术失败,病人伤口感染,最后不得不施行截肢手术。这样荒唐又不幸的结果吓坏了包法利医生,也彻底击溃了包法利夫人的意志。她嘲笑自己竟然曾经对平庸的丈夫抱有幻想,对于这死水一般的婚姻生活更是万念俱灰了,从此她的思想和行为就朝着失控和覆灭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对于包法利夫人的评价,我想单凭几个负面的词语是不确切也不完整的。对于激情与浪漫的追求,这是每个人天性中都存在的。烂漫的幻想与平庸的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由此带来的愤懑和迷茫,难道不也时时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吗?但完整的人格不应当只由感性的浪漫组成,对于现实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分析则是那不可或缺的另一半,这两股力量时常撕扯,但也彼此制衡,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过上较为平衡的生活而不至于失控。包法利夫人的悲剧不仅是由她自己导致的,那个时代对于女性的处处禁锢与束缚也是导致她悲剧的诱因之一。在书里,包法利夫人常常会流露出对男人的羡慕,认为他们可以行走四方,自由自在地挥洒激情。在封闭的环境中长大,看似她是一直备受呵护的金丝雀,却也是造就她这种不切实际的烂漫个性的原因之一。总而言之,包法利夫人的悲剧绝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可以说是时代的悲剧,从另一个角度看更是人性的悲剧。不应绝对地批判,而应抱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同情,并从中吸取教训。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三):书摘

  115 他俩都感觉到有一种甜蜜的忧郁在沁入心田;它犹如心灵的倾诉,深沉而持续,在它面前任何话语都显得是多余的。未来的幸福宛似热带的河岸,朝着广阔的前方传送充满乡土气息的湿热,拂去一阵香气馥郁的和风,让人如痴如梦地陶醉其中,根本顾不上为望不见远处的地平线而担心。

  157 你知道你老婆该要的是什么吗?是强迫她做事,干手工活儿!要是她也像旁人一样自食其力,她就不会犯这种头晕气郁的毛病了,整天无所事事,脑子里装着这么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当然就要犯这种病喽。

  175 “他们整天沉湎在种种不找边际的幻想和荒诞无稽的念头之中。”“我们这些可怜的女人就连这样的消遣也没有呵!”徒添愁绪的消遣,其中根本找不到幸福。“

  233 内心充沛的情感有时无法用极其空泛的隐喻表达出来,因为任何人都无法找到一种很准确的方式来表达他的需要、他的观念以及他的痛苦,人类的话语就像一只裂了缝的蹩脚乐器,我们鼓捣出一些旋律想感动天上的星星,却落得只能逗狗熊跳跳舞。

  272 要是能趁青春美貌之际,把终生托付给一个心地高尚、稳重可靠的男人,那么,美德、温情、肉欲和职责就可以合而为一,她也就不至于从至福的巅峰跌落下来了。可是这样的幸福,想必也是一种欺骗,是编派出来安慰万念俱灰的人儿的谎言。她现在明白了,艺术夸张所渲染的激情,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345 然而,对我们所爱的人的贬抑,总免不了会使彼此的关系有些疏远。偶像是碰不得的:那层包金会沾在手上。

  346 为什么人生会这样不如意,为什么她依靠的东西,顷刻间就会化为泡影?可是也没有什么当真值得去寻觅的;全都是骗人的!每个微笑都藏着个无聊的哈欠,每次欢乐都蕴含着一场悲剧,兴致盎然背后永远是腻烦嫌恶,最甜蜜的吻留在你嘴上的,也只是对更酣畅的快感的无奈渴望。

  353 这是一个由激情澎湃的回忆、无比美妙的阅读、贪得无厌的欲念生成的幻影,他犹如一位天神,在千变万化的显形中让人莫辩真身。他安身的所在幽蓝空濛,在馥郁的花香和皎洁的月光中,从阳台垂下的丝绸软梯在荡来荡去。她觉得他就在身边,就要过来,在一吻之间抱起她飞上天空。随即她又跌落尘埃,心力交瘁;这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情冲动,要比恣意放荡更加伤神。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四):是谁杀死了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吃下砒霜,把自己毒死了。据称写到这一段,福楼拜大哭不止,朋友看到,不免发笑,身为作者可以不让她死嘛,可是福楼拜说,不,她非死不可,她已经无法再活下去了。

  为什么她无法再活下去了?

  如果你读过小说,一定知道,她之所以服毒,是因为被人逼债,而债务的后面是一连串谎言,她不能让它们浮出水面,可又找不到出路,只得寻死。

  关于爱玛(爱玛是包法利夫人的名字)的死,并不是所有读者都会如福楼拜一般痛哭流涕的,因为她并不是个惹人喜欢的女主角,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她的一生,那就是:作(zuo)。

  爱玛出生于法国乡下,小时候在修道院生活过一段时间,那是她的青春期,她在这里见识到了很多乡下没有见过的人与事,并且读到了不少通俗小说,这些小说打开了她的心思,她成天幻想着一种更崇高更浪漫更有意义的生活。然而现实生活并不如意,她嫁给了一个医生,也就是包法利,包法利不是大富大贵之人,没法给她高尚的生活品质,更重要的是,包法利又丑又没有情调,安于现状,胸无大志,总之,爱玛在婚后立刻觉得无聊,感到后悔。

  然后,她有了情人,沉醉在爱情之中,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她越发大胆,不管不顾,最后欠下一屁股债,服毒而死。

  很多人把《包法利夫人》称作现代小说的先声,从它开始,作者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开始隐蔽,形式上更精致,语言上更雕琢,更重要的是,它开始处理普通人的生活。《包法利夫人》出版于1856年,不久教会指责此书败坏道德,诋毁宗教,随后被禁,然而福楼拜打了胜仗,他打赢了官司,为这本小说取得了更大的名声。

  关于这部小说,福楼拜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他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这当然可以理解为,作者就是每一个人物,作者的性格、思维和情感都将在人物身上得到体现,但是,我却以为,这句话,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包法利夫人真正的死因。在此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福楼拜。

  福楼拜出生于1821年,他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他的哥哥也是医生,家里已经有人继承衣钵,所以,他被安排成为一名律师。虽然他听从老爸的话,到巴黎学习法律,但是他一点也不喜欢这门功课,他喜欢的是文学。尽管父亲不理解竟然有人要靠毫无用处的文学为生,但在福楼拜生病(一种脑系疾病,有说是癫痫)之后,也放松了要求。于是,一颗文学明星冉冉升起,照亮了19世纪的法国文坛。

  现在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福楼拜和包法利夫人之间的异同,当然,他们性别不同,出生不同,生活细节不同,一个是小说家,一个是乡下少妇,看起来根本没有相同点。但是,请不要忘记他们之间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联系——他们都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我的意思是,他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背景之下。

  转了这么大一个弯子,我想说的是,包利法夫人和福楼拜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感受到“现代性”的诱惑,不同之处在于,福楼拜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做出了成绩,他摆脱了家庭、社会、宗教对个人的束缚,而爱玛没有,她感受到这一切,但是困在里面,无处可逃。

  《包利法夫人》呈现的是一个依然困扰着现代人的问题,何为有意义的生活,怎么追寻有意义的生活?

  现代之后,个人主义兴起,人的价值不再依附于土地、家庭和身份,一个人可以挣脱掉曾经牢牢将个人固定住的东西,而去追求一个崭新的自己。我们现在每个人所接受的教育,所做的事情,都是在继续这一点。虽然我们也面临着包法利夫人同样的诱惑,但是已经有了更多的经验和自由,假使那故事发生在现在,包法利夫人完全可以离婚,逃到城市里去的,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所以,是谁杀死了包法利夫人?

  时代的空气正在一点点改变,而包法利夫人感到了一些什么,她无法说清楚这是什么,她也不知道该如何达成遥远的幻想,她在两种生活的挤压之下,只得死了。而凶手还游荡在这世界上,寻找下一个目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