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谁在统治着日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谁在统治着日本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3: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谁在统治着日本读后感10篇

  《谁在统治着日本》是一本由俞天任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189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2012-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在统治着日本》读后感(一):还是要有官的

  我在Google reader上订阅了牛博网,俞天任的博客也在上面,时常更新,最近刚连载完《谁在统治着日本》。

  俞天任在国内来说,应该是较为知名的日本专家。本书重点写了日本官僚集团的前世今生。自武士阶级没落开始,明治时期对武士的改造,而后逐渐形成以帝国大学法学毕业生为主的帝国高等文官制度,经二战后美国与麦克阿瑟的不成功塑造,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日本政坛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的发展历史。

  官僚集团自古都存在,可以说是选拔和政府制度的伴生物。有制度,便有官僚。政府嘛,是社会的管理部门,极易抱团。像许多地级市的公务员,多是二代,他们即使找对象,也要看对方的工作部门、父母官阶,世袭罔替理所当然。

  企业也同样存在官僚。所谓大企业病是也。官僚与制度一卵双生,互生存在。有制度之日起,官僚便随之诞生。故而铲除官僚绝无可能,所能做的,只有定期更新血液,实行扁平化管理,尽量避免官僚气过重。

  利用好官僚,使官僚气不致于限制社会发展、流动和创新,当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吧。

  《谁在统治着日本》读后感(二):做饭蠢媳妇的逻辑

  做饭蠢媳妇的笑话:一个新媳妇做了饭给公公吃,公公吃了一口说饭不错呀,媳妇马上说是我做的,公公又吃了一口说饭夹生啊,媳妇说是嫂子生的火,公公又说饭里有沙子啊,媳妇说是小姑淘的米

  得先说明,这本书的资料性是相当不错的,但资料之外的部分……怎么说呢,很有意思

  本书说的总结起来就是:官僚系统好,好得不得了,这个主张也没有什么,问题在论证的方式

  要证明某个制度好,成绩是最好的证据,事实上是唯一的证据。就如书里的原话:“日本先后两次在世界上崛起…就是日本官僚队伍优秀的佐证…优秀的官僚队伍来源于优秀的官僚制度……”

  但“两次崛起”本身就说明中间跌落了一次,是的,那次跌落大可不算官僚的责任,可直到今天的衰退呢?

  如果说日本的经济腾飞是制度优秀的佐证,那日本的二十年衰退是不是可以称为制度“不”优秀的佐证?第一次失败还可以推到军部身上,第二次难道推到政客身上?实际上也确实是推到政客身上的。书里只是扭扭捏捏地承认,官僚也许有思想落后时代之嫌,但“要不是政客拖后腿…要不是政客拖后腿…要不是政客拖后腿……”

  成功的时候就说制度好得不得了,失败的时候就说有人在拖后腿,找客观原因,总之肯定不是制度的问题,这和做饭的蠢媳妇有什么区别?

  这种逻辑不只在这本书里有,也不只限于论述日本官僚制度。

  《谁在统治着日本》读后感(三):日本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作为“官僚想干什么”的一部分,比较完整地说明了日本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56年中国发生的和日本发生的就是一样的事情。

  日本官僚之所以会这样搞,是因为30年代社会主义在全世界都很流行,日本官僚很多都是马克思主义者,这些人在二战期间被抓了,然后美国来了一看,这些人都是日本政府的敌人嘛,一定要重用。所以战后日本政坛完全赤化了。

  战败前的日本主要是两方面矛盾,一个是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1%的地主占据70%的土地,一个是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几大财阀大家都听说过了。

  两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借助GHQ的力量,地主和资本家能留条狗命就满足了,当时不敢抱怨。

  土地问题是政府进行土地国有化,政府按照市场价强行收购全国土地,不住在老家的地主收购全部土地,住在老家的保留1万平米(北海道4万),山林可以全留下。收购来的土地原价卖给农民。最后总共分了全国35%的地。资本问题,二战时日本已经实行资本与经营权分离,战后企业出钱赎买自身股份,就相当于集体所有制了。

  这两边都涉及到一个钱的问题,这也很好解决,印钞票就是了。日本在战争期间采用强制储蓄政策,几乎没有物价变动,战后3年差不多有200倍的通胀。

  日本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地方是通货膨胀会造成社会稳定,而不是混乱。因为过去地主资本家双重剥削,大家都没什么存款,通货膨胀后工资跟着一起涨,对生活没啥影响。

  日语里资产家这个词,除了地主和资本家,还包括寓公和有大量存款证券的“有产者”,他们的地产和证券在战后被乱卖,存款也因为通胀成了废纸。当时的氛围,他们也没法喊冤。后来国家给过补偿,不过数额也很低。

  当然,自耕农的出现导致农协在日本坐大,财阀的解体也导致日本金融形成以银行为中心的经济模式。不过总体来说,后遗症很小。

  《谁在统治着日本》读后感(四):日本官僚系统简介——Leo鉴书108

  有几位作者的书是每出必买,其中之一就是俞天任。俞天任是当世人杰。我了解他是从看他在网上连载的博客文章《浩瀚的大洋是赌场》开始接触,再到读了他的书《有一类战犯叫参谋》等书。他的书本本精品,对我了解日本和相关历史很有帮助。

  本书是讲日本官僚制度的(官僚在此是个中性词,并非贬义)。日本有着庞大的官僚体系,但这个体系从二战前开始运转至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很少出现大面积腐化和贪污。这与体系的设计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也是值得中国思考的地方。

  首先是考定终身的“高文考试”(战前叫别的名字)分三个级别,考上了就可以进入官僚系统,按年功序列升职。此考是日本最难的。虽然中国也有公务员考虑但是有几点不同。日本的高文考试不看背影、出身,只看成绩过程和结果完全透明,这保证了普能人也有机会。当然不是完全没有门槛,比如东京帝大的学生考取率就高一些。因为能考上这个大学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自然比率高。

  其次是廉耻心的运用。日本官僚战前收入不错,但是仍然不能算是最高收入,所以高薪养廉根本谈不上。就某些国家的事情情况看,高薪只能让人更贪恋,所谓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不作恶,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变坏”就是这个道理。日本官僚很少出现贪污的(战后到现在好像还不到十个)是让他们感觉高人一等的体验和退职之后相对稳妥的安排。如果别人都说你的精英,是大家的楷模,那咱自然不太愿意干那些鸡鸣狗盗的事情——不值得啊!心理上的优越感只是一部分,退职的日本官僚有去企业工作的机会,这基本上从收入上让他们与在企业的同学样持平——如此制度安排也抵制了一部分腐败的发生。

  最后就是议会政党和行政体系分离。议员是竞选出来了,要四处去拉票,上台后要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各部分安排自己的人干最高长官。但是中层和基础是由官僚体系维持运行的,这个体系不是选出来的,而是先考然后干出来的。所以官僚不担心失败,谁来当头儿他们都是照着干。这也避免了领导发疯,国家机器跟着不健康的事情发生。

  以上我看书之后的一点点感受,书中还提到很多战前战后发生在日本的轶事。有兴趣您可以自己入手一本认真读下。

  《谁在统治着日本》读后感(五):一生只为一声阁下

  往日的帝国高等文官已经湮灭在历史尘埃之中,新时代的高级公务员正在与菜鸟政治家的博弈中把握国家前进的方向,虽然不再是天皇的官吏,但一百三十多年来富国强兵、拓展生存空间的愿望依然是日本民族的内在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开始于明治初年的日本的高级官僚制度直接来源于普鲁士,并且结合了儒教文化传统中的“学而优则仕”的思维方式,从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中借鉴了“一考定终身”的方针,并且依靠着非常公平和透明的考试方法以及选拔程序,形成了一个很独特的极为精英化的高级官僚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官僚依据这个选拔程序而具有着极高的自豪感和自尊心,这种自豪感和自尊心除了能够维持官僚队伍的士气,有效地防止官僚队伍自身的腐败和堕落之外,还可以使得官僚能够跳出文牍主义的先天不足而进行有关国是国策的能动考虑。

  二战期间,德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大本营参谋,而日本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基干力量,狼堡里个个名里带冯的参谋们在打了鸡血的元首面前还没有丧失理智,职业军人的素养指挥德军横扫欧洲大陆,而日本军部却因为下级的抽冷子屡屡处于被动地位,战略上从来没有一个清晰的图景,当挥舞赤旗高喊乌拉的苏联红军冲进柏林的时候,日本大本营也即将迎来帝国的末日,天皇走下神坛,崩溃的不止是日本的精神,还有帝国的幕僚们,独特的下克上简直是作死利器。

  看九州的时候,常常感觉离国赤旅、雷骑很像日本军队,强悍的战斗力,无与伦比的基层军事素养、对主公的绝对忠诚和先进的武器装备让这支擎着雷烈之花的红色劲旅纵横九州大地罕逢敌手,比日本人幸运的是他们有威武王赢无翳。

  赢无翳是真正的霸主,他所行所事都有一股霸气。放眼九州天下,谁能与我匹敌。离国四将之一死在殇阳关的时候,谢玄说要把他带走,离公说留着,以后天下就是离国的了,葬在哪都是离国的土地。

  从立场上来讲,我希望日本将来永远也不要有这么一位威武王,但是似乎只有出现这么一位威武王才能使日本再一次经受血与火的淬炼,再一次拥有天下人的胸襟和远见,一如织田信长,一如九州里继承威武王霸业的姬野。

  宫门洞开,姬野身披嬴无翳曾穿过的火色铠甲而出,缓步登上玉阶。旧臣们沉默片刻之后,跪拜于阶前,涕泪俱下,歌颂声如山呼海啸。时隔多年,恍惚中,他们再次看见了那个男人的背影,那个只为天下而活着的男人。

  死去的是他的身体,活下来的是他的精神。

  千年以来,日本都好像是中国的影子,一直以来,我们对日本也怀有复杂的感情,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逐渐崛起,世界权力的东移是大势所趋,中国将再一次站在世界的顶端也是毫无疑问的,而在这个目标实现之间,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的官僚系统却不能做的更好。

  愿我有生之年,得见您君临天下。

  《谁在统治着日本》读后感(六):日本官僚制度的启示

  这书不好评,观察谁在统治日本,不留神就开始比对中国现状-----这实在有点要考究言辞分寸的把握。

  这是我读过的第一本俞天任的书,此前对他的印象也仅来自于某友人对俞天任推崇倍至----作为他的粉丝一枚,出书必购之收藏。《谁在统治日本》主讲日本官僚制度,在涉及日本社会改造过程中对比中国的科举制度以及日本对东西方文化的学习与借鉴。可以说,了解并研究日本官僚制度的发展对当下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也多有启发。

  在本书中,作者很谦逊地自称是“以外行身份来触摸公务员制度这一大题材”,目的是“借投一他山之石激起一二浪花,引得高手讨论”,而于此书中行文观点也与主流媒体不同,并不将日本经济衰退的责任归疚于日本官僚本身,而注目于法制的不健全以及政治家们的利用上。这点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比较公允,也让人信服。

  从明治维新时贡士与征士组成的第一批官僚到伊藤博文创建帝国大学专门培养高级人才,人才的培养在同一人山县有朋的主持下,走向精英一元化的发展方向。类似于中国科举的考上了就可以做官的日本“高文考试”源于中国,整套体系却是由德国引进。通过这种竞争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作法,确保不会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对比东西方的此类考试选拔官员的高校,日本的官僚制度自然形成了一元化制度,非考试不得入官。而这种考试对官僚的家庭经济状况要求也并不那么严格,这也意味着公平公正,对平民来说,只要努力,也可以进入学费昂贵的帝国大学读书。

  日本这样一个“金权政治”国家, 为什么官僚阶层贪污现象少?原因看来也蛮匪夷所思:其一是没需求。政治家(Politician)才需要用钱,官僚不需要用钱(Official)。原来政治家是临时工,官僚是终身制铁饭碗。其次是领导不肯为蝇头小利葬送前途,有的人至死想听到人们一句“阁下”的尊称,自律自尊自爱。作者梳理了日本官僚制度史上一些重要的文武官僚及其他们的出谋划策推动历史前行的种种举措,包括实验田一样的“满业”。在涉及军政方面,作者也并没有过多笔墨说明军国主义,左右倾之类,而是尽量客观地站在官僚制度的中轴线上把官僚一摊子事理顺。

  即便是日本这样的民主国家,有专家评论日本战前也并不是一个民主的社会,虽然帝国大学在官僚选拔上有着“公正”的体制。因为考试选拔中存在按“名次”取才,于是这个名次百年以来也以全部透明化的操作杜绝了舞弊。而因为提高的入门槛方法刺激了官僚的自尊心,也从另一方面降低了腐败程度。

  三十八章之后是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日本官僚们的作为。政治家与官僚的区别也有比较深入的阐述。至于日本政坛走马灯式的更替斗争,则又是对日落西山的官僚制度的另一番考验。困难与机遇并存,究竟如何目前也没有合适的答案。此书便是过去来由的一一考量与分析,并对现实有所启示。虽然,从表面上看日本官僚制度这个命题极其枯燥乏味,但作者却将之讲述得活灵活现,非常吸引人,让此书成为难得的日本政治体制的参考读物。

  《谁在统治着日本》读后感(七):选官制度对于社会效率的启示

  西方社会的现代文明有学习和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这一点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早有指出,后来许多的历史学家也多有提到。但,学习与借鉴的过程究竟如何鲜有详述者。作者以这样的话题牵引出日本的官僚和官僚体制已然让人充满了期待。

  日本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学习与借鉴也是一件值得重新思考的事情。人们常常诟病日本“唯以强尊”的实用主义,却忽视了一些地缘政治造就的客观因素。日本的这种先东方(中国)后西方的学习潮流,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极大的关联。隋唐时期的中国是距离日本最近最强大的国家,日本当然要漂洋过海、殷勤来朝。直至大航海打开了东西方的海上交通以后,日本才有了学习西方文明的可能。最初人们习惯把“西方”称作“西洋”,显然是与海上航行有关,也就是说是海洋联通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可以说,日本对于西方文明的学习与借鉴正是大航海打通了东西方交流后的必然产物。而作为大陆国家的中国显然没有身为岛屿之国的日本更渴望海洋。直到清末,中国才掀起了“西洋东渐”的思潮。因此,距离西洋更近、更早一步到达西洋的日本成为中国学习西方文化的中转站就不足为奇了。

  日本近代的奇迹发展的确有许多外在的机遇,战败后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放弃赔款等等。但与这些“可遇不可求”的因素相比,日本自身的因素更值得探求和寻味。作者认为日本的官僚和官僚制度对于日本的经济腾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关于“官僚”这个词的解释,我也查了一下日本人的《国语辞典》,“官”与“僚”被分别作了解释,然后又给出了“官僚”一词的含义。日本人定义的“官僚”首先是两个群体,然后又统指一个群体。其实,中日对于同一词语释义的差别,往往是因为传承的不同所引起的。日本人更多地保留了词语的本意,而中国人往往是在不同的时期赋予词语不同的含义。本书所说的“官僚”倒是可以和中国人常说的“官吏”大致相当。官僚与官僚主义的混淆,不仅表现在像作者所说的,在文革那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打倒一切行政官员”。即使在当下社会,这样的以偏概全依然存在,人们对于公务员的偏见就是一个官僚与官僚主义混淆的极好例证。

  学而优则仕,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通过考试制度来选拨精英,并通过精英来治理国家。中国的文官制度以科举制为基础,在宋以来已然形成了牢固的根基与传承,历朝历代都有权臣能吏书写传奇。与日本人的官僚和官僚制度相比,中国的官吏和官吏制度中显然有一大顽疾——“吏治腐败”。中国的“吏治腐败”可以称得上“坚不可摧”,从未根治也从未痊愈。而日本的官僚却以清廉闻名于世。日本人的官僚是“高文组”选拨出来的精英,中国的科举制选拔出来的官吏同样也是精英,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究竟何在呢?两者相比来看,个人觉得诸如学习科目、考试形式等等都不足为患,最大的问题出在官僚与官僚制度的保障上。中国的吏治,自明高祖朱元璋改革以后,就出现了相权缺失和君权独大的失衡局面,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因此被史学家诟病为丢失了制度的先进性。

  再好的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也会曝露出弊端。历时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终究走入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绝境,日本的官僚制度也终将无法独善其身。然而,无论是中国的科举制还是日本的官僚制度,作为一种秩序曾经产生的效率却值得更多地探究与寻味。

  《谁在统治着日本》读后感(八):霞关老爷不好当

  上大学的时候临近毕业,用同学的话来说我发展出来了一项极其可怕的技能,每回他们把论文拿来征询我的意见的时候,我通常在一分钟之内浏览论文题目摘要大要目和参考资料,然后就告诉他上哪可以找到什么资料对论文进行扩充提升,或者很不给面子的告诉他他这篇论文以看就知道从哪个店买回来的(本校的代理写论文店就是学校附近的几家打印店),同学们屡屡表示不敢相信但被次次言中却又不得不服气,后来终于被好奇心驱使来问原因,,答案很简单:前三项的提炼如果与参考文献看不出来联系,基本上就是瞎凑的,如果有联系但整体很纠结,那就是买的,因为拿钱办事的写手没工夫注意论文的整体结构。但做出以上判断的最重要前提是你对自称是论文作者的人的水平的熟知,一个七十人的班级在一起生活几年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还还互相弄不清,只能证明:要么你是瞎的,要么你是睁眼瞎~

  坦诚的说,俞天任先生的著作我此前一本都没有读过,但读完本书后,作为一个自打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日本的文化爱好者,我郑重的把俞天任先生排在关于有助于了解日本的著者的第一位。并在东方社的一位编辑跟前盛赞作者:原本以为三十多块钱不到200页太坑爹,只要读完第一篇,就会觉得作者的格子完全配得上这样的价格。毫不夸张的说,以俞天任先生的学识他完全可以多写写俏皮话把自己塑造成萨苏一样的充满友情提醒味道的邻家叔叔作家,他在文中寥寥的几处幽默穿插的非常到位且犀利,但是他不,他选择了最不讨喜的,比学术论文不拘于格式,但更严谨的文风向大家阐述,官僚当然是我们了解日本的众多方面之一,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大题目小切口,但俞天任就选了这一个切口作为主旨,可是外延的分析都远远深于同方向其他作者,简直是严于律己到骨子里的人,这种不加矫饰的律己使他在最任人唯“亲”最重视资历的日本成为机械公司技术部部长,本身就证明,这样的水准完全不只是技术范畴的问题。

  每个关注祖国命运的人几乎都会不自觉的总结出一个类似民族劣根性的单子出来。作为教师,排在我的单子里榜首最寡廉鲜耻的明证就是关于教育的。譬如问我你以后想做什么工作。我的回答是:回到教育岗位。99.9%的中国人下意识的回答就是:当教师好啊,我家XX就是当教师的。身为从未放弃对教育研究的人来说,初听你简直有扇对方大嘴巴的冲动,听多了之后耳朵会麻木,大脑会发出指令告诉你不能动手,但内心只要还清醒,就仍会情绪暴虐。我举这么个例子完全不是为了吹捧日本的公务员这一整套体系和制度,因为——人家根本就不需要我们的渣渣体系吹捧了好嘛!!!当中国人集体赞颂当公务员/教师/医生/律师/记者主持人很好的时候,他为什么说好,因为能挣钱,因为有保障。但当他受了这个群体的一点气后他就会勃然大怒污言秽语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你看,这就是中国人,千方百计的要把自己或把自己的亲友挤进这个体系,但又不放弃任何侮辱该体系整体和部分的机会,这种行为就好比,一个体商贩把渣滓原料卖进工厂,然后用内部价买来这些经过所谓深加工的高科技产品后发现里面都是渣跳脚大骂一样不要脸,因为致使整个体系腐坏的,恰恰就是你自己!!!

  在日本,公务员同样也是很多人眼热的职业,但没有中国这样狂热的报考热潮,报酬丰厚,日本平民近些年来兴起的批判官僚体系的热潮却不是因为官员贪污。日本政治家搜刮黑钱,我们没有,不是因为没人贪污,而是因为没有政治家。中国的公务员报考门槛很宽松,年龄限制不算严格,考试基本上还算公正,但是造就出了一种极烂的体系。明确的说,日本的公务员报考有很多潜规则,比方东大的学生就是有很多优惠政策,其他高校想进去就是会有或明或暗的门来卡你,但是人家就是能把事情做好,而且拿高薪民众却心服口服。这件事表面上很难理解,但却可以用我们吵了几十年的“以德治国”还是“以法治国”来类比,自诩知识分子的人嘲笑前者不切实际,但德治的目标在任何时代就必须存在且成为治理方式的部分,而且看似德治的前提是法治,但更深层的分析却相反,这就好比对送几个美女给一堆很久没有%sex%生活的壮汉说:我相信你们是洁身自好的,我们这么长时间的道德教育一定有效果。结局当然会让你失望,恐怕枪毙你都拦不住他们的行动,因为你的道德本身就是你这么一个缺德的人捏造出来的强盗逻辑,这不叫管理,也不叫教育,只是不要脸。当日本民众为要求官僚体系把效率再提高点而叽咕的时候,一个根本就不做事甚至坏事还要害人的体系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别人?当一个社会没有基本的安全感,而一个体系并不依靠真正的能力选拔成员却坐享最好的社会劳动成果的时候,你怎么可能遏制住这种自内而外的腐败,而且还是在剥夺掉所有非该体制内的人的监督权与管理权的基础上?当老鼠披上虎皮就可以造福鼠子鼠孙鼠万代的时候,你怎么能指望它无食我黍指责他莫我肯顾?你怎么能阻拦人那么热衷变成老鼠?!!!

  不要对吃不饱饭的人谈尊严,不要对掌握自己根本不匹配的权力的人谈廉耻。仅此而已,你怎么就不懂呢

  《谁在统治着日本》读后感(九):从官僚体制看日本社会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我是厌恶的,但也充满好奇。厌恶是因为民族情感,它对战争罪行百般推脱、拼死抵赖的态度让人作呕,以至愤恨。它近来在钓鱼岛上的所作所为,更让我觉得他们是恬不知耻。而好奇则是因为它的两次崛起,第一次是在明治维新后的短短几十年间一跃成为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亚洲强国,第二次是二次大战后的短短几十年里再一次从战争的废墟上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嬗变过程,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对此,俞天任先生在他的新书《谁在统治着日本》中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与众不同的回答。在我看到的不多的几本有关日本的书中,多将日本的成功归因于日本独特的文化特性和民族精神。我并不否认一个强大的精神内核对民族崛起的重要性,这样的分析也的确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但却有大而化之,有失简单之嫌,并不怎么令人信服。相对于这种立足社会意识层面的回答,俞先生则不然,他着眼于更为具体的制度层面,在对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官僚体制的历史演变进行认真考察,在对一百多年间日本政坛的重大事件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从具体的制度层面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日本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它拥有一支高效、主动、积极并且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即官僚。

  作者对日本官僚体制以及历史上著名的官僚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回答了它是什么、什么样、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日本现代官僚体制的建立是明治维新的产物,当时的政治精英近卫文麿、山县有朋、西园寺公望等在对英、法、德、美等当时西方列强的官制进行充分比较之后,根据日本社会的需要借鉴了德国的经验,建立了官僚的培养、选拔、任用机制,成为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套制度深深的扎根于日本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契合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自明治维新之后,这套体制就没有什么变化,一直沿袭至今,就连一手缔造了现代日本民主政治框架的远东王麦克阿瑟也对改变它感到无能为力。但是,作者显然意不在此,他的重点是“怎么样”,即回答如何对官僚组织在日本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及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的问题。

  作者是把官僚放到日本发展的历史进行考察和评价的。他历数了官僚组织在日本这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在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扮演了什么的角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治维新后现代意义上官僚体制的出现,是日本从封建国家跨向近代国家的标志。由此诞生的近代官僚组织则对日本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相比于文化对人的意识和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官僚对社会形态的塑造和运行机制的规范,才促成了日本社会的转型和国家的崛起。再往后,如果没有官僚组织作为帮凶,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能量则会降低很多,持续时间也会减短不少。当然,战后如果没有几乎不受损害的官僚,日本的崛起也无从谈起。从作者的讲述中不难看出,从天皇到军国主义军人,到现在的政客,无论日本政坛的掌权者怎么换,官僚组织都是其施政的依靠力量,都是政策的实际制定者、实施者。他们作为工具而具有的依附天性,使他们成为侵略时的帮凶,发展时的基石。也正是如此,作者认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不是天皇,不是首相,而是隐蔽其后的官僚组织。

  读史意在知今。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官僚组织为切入点,来观察和解析日本社会的方法和角度。比如说,日本从泡沫经济破灭如今已有二十余年,经济持续衰退,但日本社会却没有大的动荡,作为社会稳定的最根本保障,官僚组织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可见一斑,居功甚伟。还有,对侵略历史的否认和篡改难道都是右翼政客在兴风作浪吗?恐怕不尽然。抛开日本人崇拜强者的文化传统,官僚在其中也“功不可没”。他们作为侵略战争的帮凶,在战后没有经历清算,仍然官居原位,对于战败没有切肤之痛,又如何会真心悔过?再加上其强烈的精英意识和保守本性,对战争罪行自然百般抵赖。所以,我觉得官僚阻碍了日本社会对战争的反思。再有,当今日本的政坛乱相,包括金元政治、官僚与政客的斗争等,作者大多都以为是政客的原因,其实也未必全对。现在的日本社会也需要转型,但具有超稳定结构的官僚体制无疑是既得利益者,在很多时候充当了社会变革的阻滞力量。

  以邻为鉴,可以知长短。理性思考,日本的官僚体制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比如,他们选拔官僚的办法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非常公正,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交流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相对于我们现在依靠裙带、金钱、世袭以关系为主的官僚选拔任用体系,真不知道要公正多少倍。还有,中国非常严重的官员贪腐现象已经威胁到社会稳定,他们对此的做法是既着眼于提高进入门坎以激发官僚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又着眼于从体制上提高官僚收入以拉近与其他阶层的差距,从而使官僚在主观上没有贪腐欲望,则更符合心理学规律,更显高明,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牢记历史,才有更好未来。再回到钓鱼岛,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值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出演的“购岛闹剧”越演越烈,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反日游行以及抵制日货活动;当我读完它着手写这篇评论的时候,又正值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81周年,我所在的偏远小城也拉响了防空警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钓鱼岛局势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无时不刻在警示人们,我们和日本两个民族之间延续一百多年的历史恩怨仍在继续,必须有待一次大规模的历史清算方能做一个了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此之前,就从这本书开始对日本的全方位了解,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