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终极密室杀人法则》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终极密室杀人法则》读后感10篇

2018-09-23 04:3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终极密室杀人法则》读后感10篇

  《终极密室杀人法则》是一本由普璞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3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终极密室杀人法则》读后感(一):脑残简直

  浪费时间,可以去读别的书。

  故弄玄虚设定什么规则,推论啥的,就是个排除法而已。

  最扯的是:一个警察没事干大夜里跑去医院柜子,就因为一句什么柜门拉不开的传言,拉开了看见个小姑娘,小姑娘说了句我喜欢你然后就干了这个小姑娘,这是个脑残的世界吗?

  书中的这些人为啥都对啥米规则奉为神明呢?一封邮件就尼玛直接信了,我擦。

  总之,各种尼玛脑残的设定和编排,都懒得敲字了。

  《终极密室杀人法则》读后感(二):略显小气的规则游戏

  看了第一章,我就有种熟悉感觉。记得是在《最推理》上看的连载,对那个封死的水泥密室印象尤为深刻。但只看过一本,于是很快就找了出来。发现原来普璞写作真这么慢,那期《最推理》可是08年的啊,我以为会是新作呢!

  1这书的名字真的起歪了。虽然密室解答力求本格,但是解答虽然有力,停下来一想,就会觉得不合情理。密室解答给个四星吧,推荐

  2设定方面:因为那本最推理的后面有普璞的访谈,所以了解到了这是一本SF推理。所以不存在因为虚幻设定而大呼坑爹的情况。设定比较开阔,但是总体则会给人一种小气的感觉。对比《死了七次的男人》,七死男的SF设定只在主角人身上,所以整个场景只有一个家族还可以理解。但本书的设定如此开阔,我却感受不到一个群众的存在。个人感觉是,并非龙套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作为长篇小说故事人物还仅圈在那么几个人中,会给人带来怠倦感。因为多彩是世界被作者抹掉了。

  3规则游戏:本书最大的看点也就在这上面了。作者也的却花了很多心思,层层的逆转,和对规则的破解都是做的细腻完美。这也是我从第2点的感觉3星打回4星的地方。规则游戏在一种规则下进行,看似死板,但其实十分灵活变化巧妙胜者都不是顺从规则的人,也不是违背规则的人,而是会运用头脑利用规则,攻击规则的人。死亡笔记,算计都是,七死男则是被作者利用了规则。所以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方向,而且作者也走的很好。并没有浪费掉这一设定,和这一新意

  所以,综前所述,这本书是内容优秀背景单薄。四星推荐。

  《终极密室杀人法则》读后感(三):国产的推理小说很难让人觉得靠谱

  曾经在某推理杂志读到过普璞的小说,后来上网继续看了一下子,再后来就没下文了,如今赶上人家出书,当当网网购了一本,一看到开头几章,当初的好奇心又来了,结果口气读到凌晨2点多。(话说当初读午夜凶铃一直读到凌晨近五点)

  此书开头悬疑制作做的可以,能够将读者的兴趣挑起来,越到后面悬念也逐渐变多,一些情节口味也很重,但是个人觉得作者过于讲逻辑反倒让全书得失去逻辑,同样结局设置方面,也让我很失望,这种失望堪比当初读日本作家清凉流水写的《密室物语之密室的封印》。

  话说回来,国产推理长篇小说我好像基本没读过,大部分都读欧美与韩国的,总感觉人家真的这方面水平高于我们,无论从故事框架、还是诡计技巧都要比我们高出很多。

  像今年东野圭吾的《白夜行》,我感觉写的很好,同样带有点重口味,但是人家写的直接拷问人性,而我们写的很难上升到那个高度

  当然,国外也有很多不靠谱的作家,比如我前面提到的清凉院流水,还不如国内的。

  当前,我最推崇的几个现役推理小说家,岛田庄司、绫辻行人、东野圭吾,他们的作品都值得一看,如果让我推荐的话,可依次看一下《异想天开》、《钟表幽灵》以及《白夜行》。

  《终极密室杀人法则》读后感(四):越讲究逻辑合理性容易发生逻辑Bug的怪圈

  其实整本书的题材实在是算不得新,七宗罪的犯罪应用尝试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把七宗罪和类似于大逃杀的模式结合在一起,好吧,这也算是老题新写了。

  书的扉页上面有一句话是一直让我坚持读到最后的原因,“所有诡计,均可用现实世界物理法则解释”。显然这句话最后坑爹了,这句坑爹的提示让我一度不能理解结局,甚至怀疑自己没看懂。可是上了豆瓣一看书评,好吧,作者就是这个构思。那我只能说“罪神”这样一个存在本身就是不能用物理法则解释的,如果连大背景都不适用物理法则,那谈何细节

  文章在夏月两姐妹碰面之前还算逻辑缜密,从姐妹俩见面开始出现了逻辑错误。在两人见面之前故事主要着墨于如何按照那封邮件自救,之后就演变成了如何找到规则中的bug来自救救人,抱团取暖。可是在最一开始夏雪告诉夏月规则的时候就说过这是以前经过许多轮的前辈经验总结得出的“规则”,既然如此显而易见这是参加游戏的人主观臆断且口口相传,根据这样得来的规则来寻找bug试图幸存,从一开始就是个愚蠢的错误。而书几乎四分之三的部分都是建立在这个错误上的,所以就有接近四分之三的内容都是无意义的谬论。

  再来就是最后大混战的时候出现的逻辑bug。首先,为什么发信的人又由罪神成了参加游戏的人,这样一个不严谨的设定可以直接导致参加游戏人数溢出,所有法则全部失效。其次,A告诉B一段话,经过B自己的猜测加工后又转述给C,最终导致了C的死亡,这笔账竟然要算到A头上,恕我实在不能理解。再者,最后夏月关于贪婪的推论也是不成立的,因为一开始的“疑似饕餮”可以解释为对生命的贪婪,“幸运者”也可以解释为对食物的贪婪,所以在前文的线索过少而最后还这样不停地谋杀线索、轻信他人,我只能说结局竟然没安排她去死实在是让人无语凝咽。

  一言蔽之,可以看出本书作者十分想将情节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展现出来,然而功力欠缺火候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越讲究逻辑合理性越容易发生逻辑Bug的怪圈。

  《终极密室杀人法则》读后感(五):法则之罪(泄底)

  电子版没结局但不会影响评价特殊设定这一题材比较有趣书名起得太嚣张了,还不如用《罪之法则》这个旧名

  --------------------------------------------------------------------------------------------------------------------------------------------------------------------------------------------------------------------------------------------------【泄底】 ------------------------------------------------------------------------------------------------------------------------------------

  书名:明显标题党,密室根本无关重要,而且夏月收到的邮件并没提到印证要在水泥密室中进行。

  密室:第一个密室和全部变成F神似,而且有个bug:没有提到抹水泥的工具

  第二个密室没看懂,开枪时玻璃不会碎?碎了怎么抹平水泥?实体书有解说图吗?

  法则:

  李富胜是缺少啥就是啥,而其他人是多了啥就是啥?

  张离说能和夏雪一起进入第二轮她就那么天真的信啦?

  为啥说杀光人就会存活呢?

  规则四如果不印证,过一段时间还是死。最后一个人印证如果错了那下一轮的人难道就不能杀他了吗?

  为啥一定要选下一轮的人呢?不选不行吗?

  后面一堆人在那么说的什么推论,我脑子不好没看懂。

  内容:完全没有伏笔,所有人都是中途冒出来的。有不少精彩的部分,只可惜作者没有把握

  《终极密室杀人法则》读后感(六):游戏至上,华丽伟大

  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总结《终极密室杀人法则》,我会毫不犹豫选择“游戏”。没错,游戏。

  把推理小说同游戏二字联系在一起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推理小说于1841年诞生之际,它就是作为最纯粹智力游戏出现在读者面前。然而,在《终极密室杀人法则》中,游戏这一推理小说最本质要素被丝毫不加隐藏地置于极高的位置——整本书都是一次盛大的游戏。

  与书名一致事件核心部分可以一分为二,“罪之法则”与“终极密室”。所谓“罪之法则”,就是说,有七个人分别被“罪神”在灵魂中种下饕餮、淫欲、贪婪、愤怒嫉妒懒惰傲慢七宗罪,成为带罪者。只有确定自己被种下的罪,并完成某种“灵魂印证”的仪式,才可以幸免于难,否则就会成为罪神永远仆人,忍受无法想象苦难。而在罪的世界里,有七条“罪之法则”。

  于是,在某种程度上,由罪神一手操控的死亡游戏转变成了文字游戏。因为罪之法则并非无懈可击,其中的bug给七个带罪之人可乘之机。七人竭尽自己所能去挖掘规则的漏洞,力图在文字上穷尽短短七句话的一切可能性。偏偏他们又无法戮力同心,因为伴随着规则bug接踵而来的,是不停的残杀和不断的勾心斗角。在这一过程中,人性的恶一览无余,那种冰冷的直刺入肌肤逼向内心笔触带来一阵阵的战栗。如果说本书在整体设定上容易然让人联想到西泽保彦《死了七次的男人》一类作品的话,那书中对于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和对细节的反复描摹则多少带有些乙一的黑暗调子

  2009年,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作者普璞的《罪之法则》,本书即是《罪之法则》的完结版。书名的更换受到一致诟病。我妄自揣测一下,更换书名可能是希望对密室这一元素加以强调。平心而论,在一部书中对于同一形态的密室给出三种截然不同的解答殊为不易开篇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但直到最后才揭晓答案的重口味密室被称为“终极密室”也未尝不可。只是,这个密室由于浓重的仪式感和特殊的形成方式带了几分戏谑的滋味,也没有脱离开游戏的范畴

  但是,推理小说本身就是场伟大的游戏。我们能做的,就是极尽这场游戏的一切可能,让它看起来愈发得华丽。

  《终极密室杀人法则》读后感(七):《终极密室杀人法则》——有点可惜的半成品

  在《算计》里面,为了造出暴风雪山庄模式,不惜用上奇怪的设定:有偿招募志愿者在地下房间里做实验,而这个房间也是专门为实验而打造的。为了创造诡计,很多新本格推理小说已经陷入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怪圈。现在想想少年金田一那种走到哪里哪里就出现大雪封路,或者遇上台风船只无法靠近小岛的模式相比之下已经弱爆了。开宗明义地说我这里有个人是穿越过来的(《迪斯科侦探星期三》),或者一开始就看到一个接一个的死人(《日本灭绝计划》),要么就是在故事发生之前,这个世界已经毁灭过一次(《钟城杀人事件》),动物也能当侦探(《昆虫侦探》)……如此种种做法,现在看来也不足为奇了。

  也许在现实世界的诡计早已失去新鲜感前提下,涌入大量奇妙设定,造就崭新诡计的做法不啻为将推理小说发扬光大正道。《终极密室杀人法则》这本书,同样也有超越现实世界的设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七个人就被选为七宗罪的带罪者,他们必须在罪之法则的束缚下找出逃生方法实话说,本土推理中少有这种设定推理的作品,虽然从设定来看本作更像是列举一系列条件然后让人判断真假的那种逻辑思考题,但作者至少把这种逻辑思考的过程扩充成了一本具有可读性的长篇。

  那么,为什么这本小说具有可读性?那种逻辑思考题不是一眼就能看到底么?想想作者在诡计之外添加的东西,整本小说从故事情节上来看和国内流行的悬疑小说并无二致。换句话说,如果不太在意那个水泥密室和像逻辑思考题的罪之法则的话,把这本书当成悬疑小说来看,也完全没问题

  那么,这本小说就有了两个属性:设定推理和悬疑套路。若是能把两者完全合为一体,那自然产生上佳之作。但很可惜,这两个部分的合体并没有那么顺利。国内的悬疑小说,一般来说最后总能给出不涉及超自然的合理解释,无论前面的谜团铺得有多么大,最后的谜底也仍然需要人力来完成,而非借助上帝之手。但仔细看看本作,上帝至始至终都在操控着整个规则,问题是作者也没有给出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则?七宗罪,人一个接一个地在水泥密室里面死去,从写作角度来说,这种规则需要封闭空间之外的东西,这不是封闭空间就能完成的故事和诡计。作者就是如此解决的,把整个故事放在悬疑小说的大框架下面去写,但这样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很难解释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法则。所以核心的诡计天然排斥封闭空间之外的东西,这么一来,本作设定推理和悬疑套路的两个部分,就很难融合在一起了。

  但仍然有破局的方法。想想日本作家在玩设定推理的时候,什么样的设定都敢用,也没见他们不好意思啊。针对本作来说,如果抛开关于悬疑小说的部分,把这些带罪者全部集中到相对封闭的孤岛,又把罪之法则写得更加通晓明白一些,也许能够逐渐脱去悬疑小说的外衣,在风格上更像日本新本格作家的作品。目前这个样子,只能算是半成品,作者努力试图将两者合二为一,但要写出好作品,也许根据核心诡计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故事情节和设定会更好些。任正非说:成功不是未来前进的可靠向导。同样的,以往优秀悬疑小说的风格也不是未来推理小说的可靠向导。

  《终极密室杀人法则》读后感(八):我讨厌标题党

  这是一篇废话很多的吐槽向无中心随手打评论!很乱很杂,不想在这本书上再耗下去了所以就这样发出来吧,同样作为读者你我观点不同很正常哟!

  原来豆瓣评论没有格式编辑,重要语句无法标注了呢残念

  之前没看过该作者的作品,应该说很少很少看国内作者的推理作品。。。看到本书书名我被震撼到了:终极!密室!杀人法则!听起来多么牛叉啊!虽然我没抱太大期待,还是以为这是个各种密室诡计呢(或者至少是一个很精巧很新颖的密室)……

  设定

  首先是设定,即使是真的会死人到全书结尾我还觉得那封邮件像个恶作剧,故事大概想制造出像Another那样的“现象”效果:不要问为什么,你老老实实接受规则以及神的存在就好。但是超自然力量并没有直接导致任何一个人的死亡,和Another中增加特定人群意外死亡概率的“现象”不同,这个故事中的任何事件都可以用人为来解释,读者怎么能轻易接受罪神及规则的存在呢,我始终怀疑,规则根本不存在,只是幕后使舞台人物恐惧以致自相残杀的道具,一般说来,这种情况不应该是暴风雨山庄么(因为无法与外界沟通求助,孤立团体才不得不接受幕后制定的奇怪规则),因此我看到还剩10多页的时候还期望着翻盘→存在幕后黑手的人类。故事中人物很容易就接受了神及规则的存在,我不能接受。

  七条规则

  推理小说之所以有乐趣,之所以有和作者公平竞争的感觉,是因为我们都在同一个现实世界被相同的物理法则所束缚,不允许出现,即使存在但属于公众认知以外的东西,通过物理法则,读者通过细节证据逻辑推导出可能的真相。(扉页有印:所有诡计均可用现实世界物理法则解释)那么是否本书物理法则加上七条规则就等同于其他作品里物理法则的地位了呢?

  我不清楚这七条规则在故事世界中占据何等地位,到底是忽悠故事人物的画地之牢、是故事中谁为了活下去或者获得玩弄人类的愉悦的精心创作、是谁擅自修改后放出的版本、还是物理法则的附加,假设是最后者吧(反正看起来好像故事中人物都煞有介事地把它们当救命稻草了(→_→))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这是原始条文么?有没有文字游戏?其他所有推理都是从七条规则而来的么,规则中出现名词的准确定义是什么(背概念定理的时候不是要求精确么,比如数学概念常引用的正无穷小量ε,很多理所当然的概念偏要用无穷小量来表述……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不行,规则这种和法律条文更相似,不过不晓得法律里怎么表述的。总之七条规则的表述都相当模糊。)

  前三条规则以及之后衍生的消罪情节实在尼玛太牵强我不想提啊= =

  规则四:带罪者想要去除罪,必须在涂满水泥的房间内进行灵魂印证,如果不进行灵魂印证,在特定的时间内就会直接死亡。(涂满水泥的房间很突兀,没有规定不能带破门工具逃生╮( ̄▽ ̄)╭只是为了密室设定而来了这么个涂满水泥的房间;直接死亡的定义是什么?(书中多次提到直接死亡、被规则杀死,大概书中人物以为会是像DN里心脏麻痹之类的死法吧)一定要被杀么?事故死或者病死算不算直接死亡?;特定时间过于模糊,通俗点可以这么说如果不进行灵魂印证,早晚会死亡:人活着早晚会死亡……在后面提到了特定时间为“永远”的可能性)

  规则五:灵魂印证的机会最多有一次。失败即是死。

  规则六:如果灵魂印证失败,带罪者会被杀死。

  5+6+4:带罪者想要去除罪,必须在涂满水泥的房间进行灵魂印证,带罪者灵魂印证的机会最多有一次,若失败就会被杀死,若不进行,在不确定的时间内会直接死亡。

  规则七:罪会随机引导其他带罪者来完成杀人行为,成功率是百分之百。(杀人行为是什么,杀人未遂算不算杀人行为,完成杀人行为是指杀死了一个人还是我尽力去杀他但是没有成功)规则七表述等价于罪会随机引导其他带罪者来完成一定能把人杀死的杀人行为但是没有否认(根本没有提到)带罪者会被非带罪者杀死(虽然很大可能被其他带罪者杀死→想要杀人印证罪名,杀谁呢,干脆去杀其他带罪者吧的心理历程)带罪者可能会被非带罪者杀死,后面说,已经死亡的带罪者也可能被选为制裁者通过陷阱杀人。

  所以夏月从规则七推导出杀死王水明和费冰欣(假设是带罪者)的凶手就是其他带罪者并不严密(只能说是假设,无从证明也无法让我认同)

  202页(这一段到底是夏雪的心理活动还是作者的叙述?):“规则规定:灵魂印证错误的人会被制裁者杀死,概率是百分之百。”

  制裁者的初次出现在97页:“他们(夏月夏雪李富胜费冰欣王水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是凶手,没被选为制裁者。”所以制裁者=杀死另外带罪者的凶手(同时假设制裁者是带罪者的一员,故事里好像就这么默认了制裁者一定是带罪者),又根据故事进展,制裁者好像是在一个带罪者灵魂验证失败时,(被罪引导)要杀掉他的带罪者。

  和规则七比较,202页这条增加了 制裁者 的条件,并把成功率改为概率。202页的表述等价于灵魂印证错误的人一定会被制裁者杀死推出灵魂印证错误的人一定会被带罪者杀死。与规则七的推论矛盾。而后面提到的所谓“硬币法则”利用的就是与规则七矛盾的命题,

  165页推论四:杀掉所有其他带罪者,自己再进行灵魂印证的话,不论灵魂印证正确还是失败,都可以做到百分之百幸存。直接与规则五灵魂印证失败即死矛盾了!所以推论我都没当真= =

  硬币法则:(弱弱地:……这不就是计算机的死锁么=”=)

  硬币法则成立的条件在于,灵魂印证错误的人一定会被制裁者杀死,A验证失败(验证步骤过于含糊,根据299页规则四七补足的说法,印证成功的条件包括存在潜在的制裁者)B成为A的制裁者,在B没有杀死A的时候,B进行验证并失败,A成为B的制裁者,如果B杀掉A且幸存,即灵魂印证错误的B幸存,与印证错误的人一定会被制裁者(活着)杀死矛盾(本来就和规则七矛盾)(尼玛幸存了就和规则五矛盾了好不好!当然这里“幸存”也可能只是暂时的幸存……还是要被其他人杀死的,但是如果恰好是最后两人,……这确实是个悖论=”=我相信如果真有这么个规则一定会有制裁者候补制度的!)

  书中对此所谓BUG的补救方法很神奇:被制裁者杀死并不局限于A捅死了B这么具体的杀法,A死了A留下遗言误导C刺激B自杀这种完全脱离A杀B范畴的蝴蝶效应都可以解释为A杀B,矮油罪神大大!您一定是拥有规则的最终解释权的,照您这逻辑……谁不能杀谁啊?!

  其实关于规则上面说的很多都是废话,归根结底,规则太过模糊,书中人物找到的所谓BUG也正是因为规则可以照自己心意解读。我认为只有完全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才能认为书中的推理是合理的……

  罪名印证

  还有关于谁是啥罪的推理……槽点实在太他喵的多啊,杀人时被罪驱使,你怎么知道不是没有附加罪驱使真心想杀人,比如夏雪对李老师,王峰对张离对夏雪,他们杀人到底是被什么罪驱使呢我完全没有头绪呢

  最后推出夏月王峰两人一定有个是贪婪的线索如下:关于下面夏月已经确定的线索,我只想问句,姑娘你凭什么这样认为?病急乱投医……

  李富胜是淫欲(本来是大淫魔被灵魂被写上淫欲就特么负负得正性冷淡了我靠坑谁呢

  张离是饕餮(哥你一定是最近健胃消食片吃多了

  王水明是愤怒(阿西和王水明正在房间里忙着涂水泥,阿西:“哥们儿,都生命最后关头了跟你说个事儿,我之所以帮你是因为……我……喜欢你>///<”王:“纳——尼——?!我……我也喜欢你!”王扑向西,两人扭打在床上…………阿西太激动失手杀了王同学,窝以为,王同学的举动也可理解为淫欲

  杀死王明水的阿西不是贪婪(其实阿西贪婪地拷走了王同学电脑上所有工口游戏……

  夏雪不是贪婪(李老师你真是个好人!说的都特么实话

  最后还剩俩,所以他们俩肯定有一个是贪婪咯,(规则为真的情况下,)夏雪印证贪婪成功,请告诉我她哪里表现出贪婪了,莫非活下去的意志即是对生命贪婪的表现?!

  密室

  王水明死亡的密室,先不说阿西躲在尸体肚子里不被发现并且活下来的可能性有多小,该密室算是凶手躲在密室门后发现尸体时趁乱出去的变种;警察以为王峰为凶手的手法,是所谓密室本来不是密室,是尸体发现者给外人造成的假相的运用;费什么欣的死亡根本就不是密室事件……

  另外还有一些情节我很不理解:

  下一轮的故事:300页的说法印证成功即脱出游戏,只有未印证成功钻游戏空子的幸存者才是下一轮的主导者,以王峰为例,他不能进行灵魂印证(因为没有制裁者,只剩两人时唯一可能的制裁者夏月因为印证成功而离开游戏,同样的理由,他也不会死,)根据规则四,他会在“特定的时间”死亡,所以他要继续拉人参加游戏,直到自己印证成功。我很好奇王峰如何向沈翎说明规则的真实性……

  夏月突然进入发情期是因为啥?被哪个带罪者以误导为目的灌了春药么= =

  夏雪死了吗?她为啥时刻带着毒药?她宁愿跟侏儒上床也不想死的求生意志哪里去了?!(她突然罪神附体,自杀了……

  夏雪为什么相信阿西告诉她的规则都是真的“我知道男人会在什么情况下说实话”P90,看来测谎仪吐真剂都不如一个床上功夫一流的女人啊,公安系统可以参考参考!

  我本来打的三星,现在想到我翻了好几遍才吐出这篇槽就按了两星。

  请不要把它当作推理小说看待,否则可能会跟我一样非常不爽的。

  最后:我再也不相信书名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