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时节的作文100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清明时节的作文100。
篇一:关于清明时节的作文100
清明时节的作文600字 清明忆
亲爱的爷爷:
您好!
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到清明,人们总会对逝去的亲人寄托思念,我也一样。为此,我第一次提笔给您写信,虽然,我知道您永远不会收到,但我还是将我对您的思念表达于纸上。
您去世得早,但尽管您的背影在我的记忆里渐渐模糊,我还是永远不忘您为我所做的一切:患着病为我早起买早餐;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时却将遥控器给我;吃饭时总是不忘给我夹菜……还有许多许多为我好的时刻,我将它们永久地保存在我的“时光册”里。对您想说的话像衣架上的衣服,我一件件取下“试穿”都没有合我心意的,一件都没有,以至于知道您走的那一刻我都没来得及说。但其实,那句话只需要三个字就能概括——我爱您。
就在您去世的半年前,是一个寒假。那天,我就在您家住,天气冷得很,屋顶上已是结了一根根冰棱,我早早地醒来,却发现您不见了,只有奶奶正坐在客厅里编织帽子,我问奶奶:“爷爷呢?”“他呀,自然是去给你买早饭了。谁让你是我们的乖孙子呢?”奶奶回答道。您回来时,我看到您手上的东西可不止早点,还有糖,一种我最爱的“菜糖”,有可乐、青菜等造型,味道也各不相同,还会送塑料小刀或小叉子。“呐,你最爱的糖,我看到路边有卖就买了。”那时的我还小,没说声谢谢就拿走糖和早点。现在想起来,都有些恨自己。那些小刀叉我都收集了起来,而您,却再也看不见了。
如今,我已快要上初中了,但是,您却无法知道了。千言万语,也都道不尽我对您的思念。望着您的墓碑,不禁感慨人生为什么会有这生与死的界限!不,也许,您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愿您在另一个世界天天快乐!
您的孙子:方张一
2017年3月19日
篇二:关于清明时节的作文100
“清明时节雨纷纷”,又到了扫墓的时候,我们家也不例外。祭拜老祖宗,这是一种传统。而现在许多人都把扫墓和春游踏青结合起来,所以这气氛也不太沉闷了。
3月25日,天气格外暖和,好像一下子到了阳春三月。我们一家人开着汽车来到墓区。近了,我已看见前面的山峰。更近了,那一块块白色的墓碑就像一块块麻将牌有序地插在山上。呀,那青山变成了“白山”。不止这一座山,连着几座都是这样,我不禁叫了起来:“妈,你看,那山多难看!”“小孩子,别胡说!”妈妈急忙阻止我的话。还是爸爸讲理:“本来就是嘛,孩子没有瞎说!”“你们两个还在讲!专心开你的车!”妈妈真急了,对我们大眼瞪小眼——好凶!我朝爸爸吐了一下舌头,乖乖地不说话了!
停车后,我们一家向山上走去。一排排的墓,像梯田一样一层层向周围延伸。在墓区,有的在摆菜洒酒,有的在烧纸钱,有的在献鲜花,人挺多!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自家的墓地。这墓地大约有1.5平方米大。而有些人家的墓又大又豪华。妈妈说那种墓要好几万呢。我心想,那每年这样开墓地,这里可要“住不下”呀!经过一个多小时,扫墓活动一切就绪。我们就下山了。
第二项活动就是去吃船菜,我们向太湖边开去,而我的心里还想着那白白的碑和青青的山……我忍不住小声讲给爸爸听,爸爸对我使使眼色,说回家再和我交流……
终于到家了,我把刚才的想法告诉了爸爸。他摸摸我的脑袋,说:“想不到我的儿子挺忧国忧民的。其实,还有其他办法,可一举多得!”
“什么办法?快说!”
“我也是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
“那我们现在就上!“
终于,爸爸找给我看了好多报道——
《树葬不再应者寥寥》
《树葬:为后人留下一片绿荫 》
《变“青山白化”为“化绿青山” 》
……
是啊,土地,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消耗一点就少一点,而人类却要永远地繁衍下去。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短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每年公墓在用地上任何一点数量上的增长,都会使城市土地供需矛盾愈发突出,都会使奇缺的土地资源日益不堪重负。这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全国各地得到逐步缓解。树葬、花葬、草坪葬,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看,今年是我市开展骨灰树葬活动的第十二年。在新民墓区现在已经有了3500棵松柏。树葬历经12年的推行,现在终于开始升温了!
难怪有人感叹:以后的山是什么样子?就象九寨沟?空气里弥散的是植物的气息,湖水里映照的是树草的影子,那泥土是松软的,湿润的,温暖的,肥沃的,芳香的,具有人情味的。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是梦中遥远的故乡吗?还是祖母布设的摇篮?
篇三:关于清明时节的作文100
清清明时节话清明今天,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其中清明节的由来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
传说的在汉魏以前,清明节则是一年中重新钻木取火的日子。到了战国时候,祭祀祖先和众神与保卫国家是同等重要的大事。因此,清明节日益受到重视。到了汉代,人们对祭祀日渐盛旺。盛唐之时,普通老百姓之家也纷纷上坟祭祀。当时的民谚有“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之说。
北宋着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杰作《清明上河图》就给我们展示了当时清明节的盛况。到了今天,祭祖、扫墓已成了清明节习俗的重要活动,这一天,也就变得分外庄重,连空气中都充满了怀念。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但是,清明节正值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因此,踏青、放风筝也就成了清明的习俗。清明去踏青,我必定要去扫墓,给先祖扫墓,也给英烈扫墓。看着苍翠的松柏和安眠在青山绿水之中的英魂!我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怀念那些为国为家作出贡献的先辈,正是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美好的生活。阳光灿烂,春风习习的日子最适于放风筝。
我会带上青团、红藕等食物,找个油菜花烂漫的田野去放风筝。累了,就躺在绿草花丛里休息一下,听蜜蜂在耳旁“嗡嗡”的欢唱,疲劳就一下子被风吹跑了;饿了,就打开自带的点心,坐在田埂上细细品尝甜甜的藕,糯糯的青团,春天一下子就来到了我的唇边。古人对放风筝很有讲究,认为是消灾袪病的手段,尤其是不能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沾上了别人的晦气。
可我却不一样,我的心愿很简单,只求让风筝飞起来而已,并不在乎其它的。有时候,心里烦恼了,就干脆把风筝放飞了,让它带着我的烦恼一起飞向远方……
其实,何止是清明节,中国的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了我们祖国各个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不禁感到无比骄傲。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要为继承这些优良的传统,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出一份力。
篇四:关于清明时节的作文10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咏叹从古唱到今。试问莘莘学子们,谁解其中味?
清明节,我们学校组织去扫墓,这下我可高兴啦!过了大约半个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烈士陵园。
到了烈士陵园,我的心己平静,听到广播中介绍烈士的生平事迹,我的心沸腾起来了,我想: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候,是他们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身躯挡住了敌人的炮火,他们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一首首革命之歌,不仅仅是这样,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建造了一座座钢铁长城,如今虽然他们己身亡,但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一样:头可断,身可碎,钢铁红心色不改!过去的一切虽己逝去,迎着今日的朝阳,人民都己过上幸福的日子。但我们不能忘记革命烈士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日的辉煌!
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肩负着他们的期望。我们更应该把握青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们离开了革命烈士馆,虽己离去,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同时我也在想:空有一身报国理想是没用的。只有从现在做起,从今日做起,来日才能创千秋大业!
篇五:关于清明时节的作文100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这天的夜晚果然下起了蒙蒙细雨,雨后的空气是清新的,花草上的尘土都被冲洗干净,能闻得见草的香味儿和花的香味儿,我发现楼下的大树,在雨后也努力地长出小叶。
清明节是一个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日子,许多人都以自己的不同的方式思念他们,怀念他们。我们学校也组织了同学们去烈士陵园扫墓,是让我们都能记住那些为解放而牺牲的烈士们。
清明节不单单是祭祀,还可以踏青,郊游,放风筝……小长假的第一天,我和几个同学相约去了水上公园。公园里游人如织,杏花开了,雪白雪白的;桃花也开了,粉粉的,红红的;草地泛出绿色;树上的叶子也都长出了嫩芽;最漂亮的就是湖边的柳树,随风摇摆,婀娜多姿。我们几个在绿草上跑一跑,跑累了,就坐在湖边的草地上,聊聊天,谈谈心,这是多么美好惬意的事情啊!
这个假期,舅舅带我和妹妹还有姥姥去太平河边玩。河边也有很多人出来郊游,我还看到有人在地上挖野菜。在太平河公园的冀之光塔那边,有很多卖风筝的,天空中更是飞舞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和妹妹也拿着风筝,跑来跑去,特别快乐!
据说,插柳也是清明节的一种习俗,俗话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也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真是挺有意思的。
清明时节,不仅神圣、庄严,春天的气息还让我们的心轻舞飞扬。我喜欢这个沉重与喜悦并存的季节。
篇六:关于清明时节的作文100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时。唐代大诗人杜牧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中就提到了这样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这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每当这个特殊的时候,人们都会倍加思念已死去的亲人。清明前后,每个家庭都会在长辈的带领下,为先祖扫墓,既是为传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风和美德,也是慎终追远的具体表现。
祭奠祖先,表达的是子孙对亲长的追思,这种情感显示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孝道,它不仅是思念的情感和行动,更是一种庄严的承诺:对先人永怀感恩之心,感谢先人赋予我们生命并给予荫庇,并借祭奠将这种思想传继给后代,让他们珍惜眼前的亲人,笃行孝道!“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唤起的是怎样一份对家对亲人的深切的牵挂!
缅怀先烈,让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头顶的红旗是怎样的灿烂?在灿烂的恢弘里,叠印着那枪林弹雨中挺起的坚毅身躯,那弥漫硝烟中发出的震天吼声,那甲午海战、“九·一八”事变、淮海战场上隆隆的枪炮声,那关天培、邓世昌、杨靖宇、董存瑞无畏的气概,刀刻般铸写不朽历史诗篇。清明,我们缅怀先烈,回眸英雄事迹,聆听生命长眠、精神永垂的乐音,解读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在心底巍然矗立一座民族气概的丰碑。
清明对于人们而言,是一种精神世界的遨游,让人们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中追寻中国文化的本源,感悟清明文化的精髓,享受清明文化带来的愉悦。同时,清明又是一种对清明生态的寄语,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就是人们对生态清明的真切感悟。
清明节所蕴含的感恩、和谐、积极、新生的内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清明节不是一个哀伤的节日,而是庄重、感恩、怀古的节日。新世纪给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爱国不再变的虚无,爱国也不再化表现抛头颅洒热血,而是落脚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爱校、敬业上。因此,不管我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们始终肩负着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肩负着建设经济发达、文明富强、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伟大祖国的历史重任,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呼唤文明春风,以优异的成绩告慰青松下长眠的烈士!
篇七:关于清明时节的作文100
今天是清明节,人们常常会去扫墓、踏青、悼念已故的祖辈,我们也会想到那些为祖国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无数的革命先烈烈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长眠在中国的青山绿水中。
可以说,没有先烈们就没有现在的中国!
我们要一代一代地把先烈们的爱国美德传承下去,永远不要忘记。
我们这代人,正处于伟大祖国改革开放的年代,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因此我们要炼好身体,把握本领,端正为人民幸福为祖国富强的正能量思想。这样,才能无愧于革命先烈!
篇八:关于清明时节的作文10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题记
清明节对逝者的无比思念,思念撮成线,牵着泪到了空中;清明雨对逝者的无比思念,思念变成泪,伴着雷声落到了地面;清明夜对逝者的无比思念,思念化成了星,伴着弯月洒在苍穹。夜,已深了,天空中几颗疏疏朗朗的星透着几许思念,清凉的月光翻开我记忆的思绪。
看窗外雨淅淅沥沥的下,滋润了万物。雨不停地下,但也是蒙蒙的,雾一样的,再伴着风,密密的斜织着。伸出手去接,细密的雨点飘在手掌心,我还没来得及握,它就顺着手上的纹路滑下去了,刚一落地,便被泥土和嫩草吸吮了。雨纷纷,心沉沉,忽然有个问号涌上心头,妈妈明天还会去吗?
纷纷路上行人
妈妈还是去了,一条小路,绵延在清晨的雨雾里。田边小路上一道车轮印清晰可见,远远的路上一位母亲正带着她的女儿去给已逝的母亲上坟。雨渐密了,自行车不勉有些吃不消了。妈妈下了车,脱下了自己的雨衣,罩在了给逝去的母亲的烧纸上。雨中本该匆匆的我变得心事重重……
欲断魂
终于到了姥姥的坟前。妈妈把烧纸散开。雨雾罩着潮湿的土,烧纸好不容易才点燃。我和妈妈一张张续着烧纸,不禁回想起姥姥。一件黑红料子的上衣,一条黑色的裤子,一双黑色的布鞋——几乎常年不变的固定打扮,利落干净。那时,姥姥的身体还硬朗,头发全白倒是更显精神,脸色也红润,总带着和蔼的笑容。她摇着我拍我入睡,抱着我看过年的扭秧歌,领着我串东家溜西家,直到后来追着跑着也撵不上我的自行车……我大了,姥姥老了;我来看姥姥了,姥姥走了……
“来,给姥姥念叨念叨近来的状况……”收回了无尽的思绪,我不禁泛起了泪花,几分愁哀不知是为了眼前的失去还是曾经的拥有。
逝者带去了无尽的思念,不知还有什么。逝者留下了无穷的爱,不知如何计数。——后记
篇九:关于清明时节的作文100
眼看就要到清明节了,我急不可待地洗干净我的小背包,又向小姨借了一个大箱子,还买了一大堆吃的、用的东西,真是忙死了。不过我并没有觉得烦,反而感到很高兴。一想到只要去到广西的老家,就可以快快活活地玩几天,我就兴奋得跳起来。
终于挨到星期四。刚吃过晚饭,小姨、妈妈和我一同来到飞机场,办完了所有的登机手续,我们顺利地登上飞机。我本来想捅一捅自己怕坐飞机的死穴,好好锻炼锻炼,但却被一阵睡意缠住,不一会儿功夫就进入了梦乡。
当我一觉醒来时,飞机已经着陆了,我迫不及待的离开座位,刚要冲下飞机,突然听见广播里传来:“旅客同志们,飞机已经安全地降落在深圳机场,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
“啊!?”我大吃一惊,“现在已经凌晨一点多了,我们怎么还在深圳?”“由于雾太大,能见度很低,我们的飞机无法在南宁降落,只好又飞回深圳了。”妈妈告诉我。
我们和飞机上所有的旅客一样非常失望,只能无奈地由航空公司给我们安排住宿。我们一行人来到航空宾馆,却因为酒店满员而无法入住,原来被延误的航班不止我们一个。巴士又载着我们转了好几个地方,最后总算在福永镇上找到一个落脚点。但是,那个招待所很差,看起来既不卫生又不安全,大伙儿都不原意入住。于是便有人带头“闹事”,又是打机场热线投诉,又是打110报警,还要求司机把我们载回机场……。。本以为这样一来可以换一家好一点的酒店,谁知道折腾到后半夜4点也没有结果。我和妈妈又困又累,只好合衣躺下。
两个小时之后,我们就被叫起来,并赶到机场候机。原本说好早上7:30补飞,可告示牌上的飞行时间再三调整:8:00,9:00,10:00……我们咬紧牙关,一直“艰难”的等待。
好不容易熬到了十点,飞机还是没有出现,而且等待依然遥遥无期。我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了,再也等不下去了。我们不得不放弃旅行,改签机票,回到家便蒙头大睡。
计划了一个月的清明出游,就这样给泡汤了!我无奈,但也明白:世上的事情并不是件件都完美无缺,时时都一帆风顺。
篇十:关于清明时节的作文100
季节就像一把记忆的钥匙,一次又一次地开启了我童年的回忆。这个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了,又到了那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春天。我知道,清明节即将来临,这使我又想起了记忆中的那次难以忘怀的清明节。
小时候,每逢到了清明节,妈妈总会带着我来到绍兴老家去上坟。我依稀记得,我跟着妈妈和外公外婆到乡下去。我们乘着汽车一路颠簸了几个小时,还走了好长的一段路。历尽了千辛万苦,我终于跟着大人们来到了两个土包前。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样子像是小山坡,还像在幼儿园里用沙子堆成的“珠穆朗玛峰”似的……
到底是怎么啦?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细地把土包上的杂草拔干净,接着又将带来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两个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里还不知在小声嘀咕着些什么,大家的神情都十分严肃,气氛也是那样的沉默。“呵呵!”不懂事的我觉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一声。可是不知为什么,只见妈妈生气地看了我一眼,还让我对着这两个土包拜两下。“为什么呀?”我当然不乐意,这是什么东西呀,又为什么要拜呢?可是,我见妈妈好像不太高兴。我觉得很是奇怪,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妈妈,这两个是什么东西呀?”我奇怪的问。只见妈妈神情严肃地看了我一眼,接着轻轻对我说:“这两个小土包里埋着妈妈的爷爷和奶奶。”“妈妈的爷爷奶奶?”我心里顿时觉得很难过,妈妈的爷爷奶奶为什么会埋在这里的呢?年幼的我,仿佛什么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后,我却还是毫无怨言地对着坟墓拜了两下,因为我知道,妈妈心里也很难过,尽管我很是不解。
回到家后,我将埋在心里的疑惑通通对妈妈说了出来。“妈妈,为什么今天你们要这样啊?你的爷爷奶奶又为什么在两个土包里呢?”我问妈妈。妈妈沉默了许久,对我讲述了她小时候的故事。原来,在妈妈小时候,爷爷奶奶对她有着深深的爱。妈妈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可每次回家,爷爷奶奶都会将他们保留已久的最好吃的菜带给妈妈吃,而他们自己却十分省吃俭用。有一次,他们为了将一块馅饼留给妈妈吃,由于时间放得太长,饼都发了霉。可是,却只好冒着风雨将馅饼送到妈妈的学校。妈妈虽然没有吃这块饼,但心里却是那样的感动。……听完了妈妈的故事,我终于知道,妈妈为什么如此敬爱他的爷爷和奶奶了,但是我还是不懂,妈妈那时候为什么没有东西吃呢。现在,我明白了。
我的爷爷奶奶也从小陪在我的身边,时时处处关心着我、爱护着我,处处都为我着想。我呢,也对爷爷和奶奶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想,妈妈一定也跟我一样爱他的爷爷和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