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10篇

2022-04-03 20:35: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10篇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是一部由李伦执导,易中天 / 马未都 / 曾宝仪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一):家族

看完了易中天老师和主持人阿丘的剧集,真正的让我明白了中国人为什么对家族,对家庭有那么深沉的爱与信仰。
易中天老师的家族,家大业大,一代一代人对自己孩子的期望,每一个人都在冥冥之中完成祖宗对自己的期待;
阿丘的家庭充满了血泪,阿丘的姑妈作为长女,放弃了回国的机会,将自己卖给了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人家庭作为女佣,而到最后自己被这一家人折磨出了抑郁症,但是她直到现在依然无怨无悔,她依然认为这是她这辈子做的很正确的事。
这就是家庭,这就是家族,为了自己的家族,哪怕放弃自己也要将它传承下去,将一代一代的希望传承下去,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将一切最好的留给自己的家族,为了这个家族无私奉献。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二):普通人的家族史

家族史是一个不怎么好聊的话题。

大概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回坐在客厅里聊起来,爷爷讲了讲祖上迁徙的故事。说是明末迁到江西,家里有个众犬不争食,把吃的留给一只残犬的故事,传出去之后获皇帝封“义门”称号。这一支在清末迁到湘阴一带,等等。不太具体,听上去大都像野史传说,但我还是听得津津有味,感觉到家族有历史是一件特别酷的事。

不过我倒是多了一个跟人吹牛皮的谈资。关注家族史,哪怕有本被修饰过的族谱的人太少了。随便摆摆“祖上”的事,话语场就可以掌控住……

族谱是明面上最传统,最正式的家族史形式。对于一般人来说更有感触,更亲切的其实应该是口述史。

初高中学历史开始就会问长辈,某个年代里,家里是什么样的,家人有些什么样的际遇,想看看跟书里面描述的有多少吻合。我印象中的答案大都语焉不详。即使是civil revolution,作为工人农民之家,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

外公这头讲到的唯一一件特别的事:他的叔叔当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全家人都以为应该是死了。后来开放台湾开放对大陆探亲,有个台湾来的人到外公的厂子里问“xxx(外公名字)是不是住在这”,外公听了连忙摆手,说没有没有。这是唯一一次收到有可能来自于他的联络信息。自那之后就再无音信。

外公说,我哪知道那是谁,那能怪得我么。但我私心猜测,他的小叔叔被抓走时,他年岁太小感情不深。此时家中和小叔叔至亲的人都已过世,在刚解冻的社会,这样一个台湾来的人,并不足以给他接纳的动力。片子里,易中天寻根过程中发现很多信息没有和长辈交流过,调查员说“说明挖的不深“,易中天说“也许是不敢讲”。我觉得很有道理。

姥姥(外公母亲)去世之后,全家上下已经没有一个人能叫得出那位小叔叔的名字。要再查也无迹可寻了。当然,大家均忙于生计,对此也难提兴趣。

对于普通人来说,家族史确实是一个不怎么好聊的话题。离生活有点远,家庭往往缺乏讲述故事的能力,缺乏信息查证的能力,缺乏稳定的传承,或许还有代际间的心结造成的沟通障碍。但是但凡能够努力追溯一点,对心灵的滋养,对后辈的教育,都是获益无穷的。这个过程本身,是我们与长辈之间获得谅解的钥匙,也是理解自己理解社会的钥匙。

啊,还是要吐槽一下片子的编排,很多地方看着还是太刻意。调查员都像先贤似的。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三):联接历史,解读人性

我平时都不看电视,看也是只看纪录频道等几个台。早上4点多醒了,无聊中打开电视,就看到了客从何处来,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小时候偶尔会听老人们说说祖上那些事儿,有的还真就比电影的剧情还要跌宕起伏。家族的兴衰,颠沛与流离,聚散的悲欢,就在老人娓娓絮叨中平静的展现出来。但隐隐的,总是感觉到那一代人是有很多难以言说的痛埋藏在心里,这些无法愈合的伤口甚至也被他们自己选择了遗忘。
马未都说我们中国的汉族早就不是纯粹的人种,这血脉的混杂中也交织着错综的历史,许子东说中国的历史都在人身上,秦晖老师说,说一套做一套是我们古人常有的习惯,他研究认为中国的宗族社会是一直受到大共同体政治的压制、破坏甚至清洗的。陈丹青说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去他妈的,活着最重要。邓晓芒说实用主义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观。看了这部探寻家族史的纪录片,相信每个人会对这些学者们的话有更深的体会,也会更深刻的理解鲁迅深恶痛绝的民族性又是怎样成长起来一回事。
那一代人为什么会选择遗忘一段历史,那一代人又为什么会出现不断的洗脑式运动,我们为什么读主流的历史课本只看到一种简化的二元对立的史观?而鲁迅、柏杨他们又为何把我们人性的一部分视为恶心的垃圾必欲除之而后快?我们在逃避什么,我们不愿意面对什么?
从精神分析的视角,逃避面对也是面对的一种方式,只是这种方式其实对自己更残忍,因为为了不直面和剖析这种创痛,当事人会塑造一个他者来代替自己,会把一些为了忘却而专注于自认为美好的东西强加给自己和自己的未来,于是那一代人和子女的代沟就成了一个历史问题。
碎片化的还原几段家族的历史,已经能够震慑每个中国人的心灵,可见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缺课是多么明显。作为活生生的人,我们的先祖曾经经历了什么样的伤痛,以至于他们对自己选择了这么残忍的方式?答案在这部纪录片里可以略窥一二。
可以明确的是,如果我们不去睁开眼看这段历史,如果我们还是选择简单的立场,盲目的赞扬或是厌恶的排斥自己的一部分人性历史,而不能平静的和自己好好谈谈,那么也没有能力好好展开我们的未来生活。
这个纪录片拍的很专业,从策划、选材、构架、剪切、视效和配乐都达到了很精益的水平,不过从观者的视角,忍不住稍微吐槽一下,央视那种倪萍大姐的煽情情怀还有舌尖的人文卖弄冲动还是需要再收敛一下,几位学者跟易老师的对话每次都跟说相声猜灯谜似的,动不动就卖关子,能不那么矫情吗?我也觉得易老师那段可以放到最后压轴,从阿丘的那段历史入手更合理,也更能体现我们探寻百姓家族史的精神。
我们的主流历史中脸谱化的王侯将相英雄,恶匪奸佞小人这些脸谱化的东西听得太多了,是时候睁开眼看看真实的人的历史了。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四):你没有如期归来——这大概就是离别真正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什么要探访过去?

央视制作明星真人寻根、追溯家族历史的纪录片《客从何处来》回答了这个问题的初衷。

哲学上有个一直解不开的命题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那里去”,这个节目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至少提供了一条思考这个问题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要做寻根呢 ?

早期帝国亲缘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是祖先的记忆以及他们对崇拜仪式的保留。能把祖先追溯的越为久远,就能号召更多数量的亲戚,也就能在必要时召集更多的力量,一个家族如果能把他的祖先追溯到数代以前,他就能把成千上百的家庭联结在一起,缅怀祖先对建构当前社会至关重要。

放到个体身上,找到自己的根基,知道了自己从何处来,就不再感觉自己是飘荡在宇宙中的孤零零个体,而是千百年来血液和精神力量融合汇聚在一起的集合,每一个人身上都肩负着希望。

以人文历史作为题材,实在是硬功夫,历史的沉重感和感染力、时间的魅力把人变得如此有张力。无论是书香世家、名门望族,还是卑微低贱、埋没荒野的布衣平民,他们无一例外,都通过自己顽强的生存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并以一种无法预料的命运和自己的祖先后代在时间的夹缝中相遇。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五):关于“亲人”感受一二

   丘去马来西亚调查外公意外被杀的历史,和他一起的还有他的堂哥——外公被杀后,姑婆带着丘的母亲、两个舅舅回到中国,而外公的大女儿则留在了马来西亚,并生下了堂哥。调查完临走的前晚,堂哥给丘写了封信,道出了丘姨留下来的原因:外公被杀后,为凑回家的路费,姑婆将11岁的母亲卖个给了一个有钱人家做保姆。从此,在陌生孤独世界历尽劳苦和凌辱的母亲,唯一的慰藉就是来自远方的一张亲人的全家福。
   丘姨是痛苦的,痛苦于白天的磨难,更痛苦于夜深人静下还要面对自己被至亲撇下的孤独心灵。但这就是亲人,不需要共同的兴趣或目标,不需要曾经是否有承诺或付出,甚至不需要有共同的生活感情,只要你面对的是和你流着相同血液的人,你就有义务帮助他,甚至无条件的牺牲自己帮助他,这就普通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虽残酷,但靠此延续了一个个普通家族的血脉!还好老天不错,丘姨最后在马来西亚拥有了个幸福的大家庭,心从此有了归属。
    面对来自远方只见过一次面的堂弟,为什么要诉说一番心酸的回忆?因为表哥想告诉丘:我们是一家人!这封信之前,没有生活和情感的交集的姨妈一家对丘来说,亲人这个词只是一种单薄的尊敬。但从这封信之后,让丘意识到两家的生活与情感竟然是如此的交错与深刻,亲人这个词立刻在丘的心里厚重而复杂起来,但其情感确又无法言说。于是第二天丘没有回程,而是宴请了姨妈一家,因为他想告诉姨妈和堂哥:我们是一家人!
    对越来越注重个体自由与发展的社会来说,类似丘祖辈的故事将会越来越少,亲人这个词的含义会越来越来淡,某些传统的价值观将随着时代发展终将变得不合时宜,但无论如何还是请记住她,这个让我们感动过的词。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六):在历史的长河里

看了一集《客从何处来》,讲的是马未都溯源自己的家族,很精彩,甚至可以说是震撼。上世纪的战争、动乱,搅得那些古老的家族在时代里浮浮沉沉,幸运者战战兢兢存活了下来,不幸者分崩离析家谱散佚。 历史这个东西,在马未都母亲一系——崔家的兴衰间展露了那庞大又细腻的操纵力,个人、家族、国家和天灾、人祸的那丝丝缕缕的联系,让人看了心酸又着迷。 这里有一段我是十分喜欢的:公元1855年7月黄河于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永久改变了河道,原本汇入淮河从江苏入海的黄河,转而北上进入山东,也正是那一年,马未都的曾曾外祖父崔凤藻,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同这场自然灾变的斗争;那年黄河改道,冲击了崔家的致富根基——永阜盐场,崔家向朝廷求救,然而一道圣旨回绝了崔家,那时节太平天国正令清廷焦头烂额,家业的重担只能由年轻的崔凤藻独自承担(崔凤藻:盐商崔家四子,自幼喜读诗书,然三位哥哥相继离世,只能退出官学,担负起家族生意),面对天灾,这个书生做了一个了不起的决定——兴修灶坝(灶坝者,隔绝黄河与盐场之堤坝也,长五十余里,底宽三丈,顶宽一丈,高八尺,需用土立方体积四十五万立方米)。四十年的坚守,崔凤藻还是败了,1895年,黄河在盐阜内一个叫吕家洼的地方冲破了灶坝,崔凤藻寄希望于清廷的帮助,但当时的山东巡抚李秉衡不甘于甲午战争的惨败,一心抗击日本,他上书朝廷,以“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理由,放弃了治理河道,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崔家的衰败,自此,利津崔氏,家道败落,族人四散。而那个一心抗日的李秉衡,在八国联军侵华之际,主动请缨死守北平,坚持了八天,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战败自杀。北平陷落后,清廷为讨好侵略者,对李秉衡做出了革除一切官职和抚恤,不许在正史中立传的决定,从此,李秉衡这个名字,也像永阜盐场和灶坝一样,被历史掩埋。 注:以上文字大多直接取自《客从何处来》文案。另,马未都父亲的事迹也很值得看看,统共四十来分钟的视频,花不了多少时间,在此不多做赘述。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八):客从何处来

《客从何处来》——了解家族的变迁,了解我为何成为我。与家人和解,与自己的生命和解。 这种探求来自于自我的追寻,幸有祖先的嘱托,血脉相传。 对于每一个平凡人来说,人生的“每一笔都那么精彩,也都没那么精彩”。个人的历史、家族的历史、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全人类的历史。纪录片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逃不过历史,都活在其中。 但这部纪录片也是有问题的: 1.没能展现出人探求的主动性,嘉宾更多是接受节目组的安排 2.节奏偏慢,时间可以稍压缩 3.在本片传达的纪录片中,对于祖先有求全责备之嫌,仿佛牵涉达官显贵、文人学士、正义之士才算好祖先。虽然他是你的祖先,但他首先是他自己。

本片质量及总体感觉,给两星;另外一星给“客从何处来”这种追问,这追问给先辈一个释怀与解释的机会,给后辈一种交代、答案、原因和踏实感。

我也在追问自己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九):我是学前教育生

培养愿将全民幼稚教育做终生事业之人生活兮教育生活兮教育我们生命唯一之伴侣为汝勤力,不分旦夕为汝驰驱,不顾险夷人生意义在利他他利己亦利生活兮教育淳朴兮孩子淳朴兮孩子未来世界好坏之主体浑然心地,不知害利乐哉游戏,不计非是社会价值在没我没我以利人先利小孩子一首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校歌。记忆中很少因为一首歌而哭过,在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眼泪却是忍不住地流。这是北平幼稚师范的校歌,它的前身是香山慈幼院,以培养幼稚师资为己任,实现全民的幼稚教育。节目中易中天的母亲毕业于此,并在湖南成立的战时儿童保育院在为三万多名孤儿搭建了一个家,给了他们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教育。北平幼稚师范的招生简章上是这样写的:培养科学的头脑,劳工的身手,宗教的态度,艺术的精神,愿为全民幼稚教育做终身事业之人。但闺秀式的小姐,书呆子及文凭迷的,请不必来。那个时代战火纷飞,温饱难持,竟有如此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一点浮躁,一点空话,温润,纯美,字字直击教育本质,直击人心。这就是民国时期的精英教育不,一定不仅仅存在于民国,这是中华民族历代教育理念的精神传递在民国时期的缩影和体现。原来我才发现,传统的中国人的精神是多么容易让人动容,让人流泪。原来我才发现,在这个外流入侵娱乐至死的时代习大大倡导的弘复兴中国文化多么正确。是这个时代缺失的太多了,是我们丢掉太多了,我们向西方学习的种种,一定要以丢失传统为交换么作为未来可能的学期教育工作者,香山慈幼院的校歌,校训,精神,一切都对我触动太大了,以后的很多时刻我都会想起这首歌,大概是作为初心而存在了。再去北京,一定去慈幼院旧址看看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十):一位台湾老兵和他的淡淡乡愁

       宝仪的阿公祖籍江苏淮安,解放前在南京的印刷厂工作,1949年大年初一随国民党先南下广州,后辗转台湾。如今一晃,60多年过去。
       宝仪带着阿公的心愿,踏上了此次寻根之旅。宝仪说,他阿公对于过去,很多的事都已经忘了,也不会再谈起,当那段尘封的岁月在宝仪面前轻轻开启的时候,有难过的泪水,纠结的情愫和久违的感动。
        片中有3个场景让我也不知不觉红了眼眶。第一个场景在旧南京老火车站,档案馆老师给宝仪讲述当年他阿公背井离乡从这里离开去台湾的种种,宝仪沉默不语,转身背对着镜头,良久。我想宝仪应该是在细细体会当时阿公离开家乡的心情:无奈、彷徨、惶恐….原来那段岁月是多么的不堪回首。
      第二个场景是宝仪回到淮安老家,站在阿公父母亲的坟前,宝仪的舅舅告诉宝仪说,90年代,台湾大陆三通之后,阿公第一次返回大陆探亲,当时阿公的父母已经不在了,面对久未归家的他来说,只剩下一个墓碑和一堆黄土,阿公在父母坟前哭了好久,重新休憩了父母的坟,亲手种下一棵树,就当做自己永远陪伴在父母的身旁….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也终于止不住了,脑海里想起了余光中那首非常有名的诗,“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是一种多么刻骨的乡愁啊,一别此去,杳无音讯,60多载春与秋….
        第三个场景是宝仪回到台湾阿公家中,当宝仪跟80几岁的阿公讲述这次的寻根之旅的时候,阿公脸上的表情令我印象深刻,没有特别的伤心难过,只有淡淡的神情,仿佛在说一件很久远很久远的事情….乡愁,对于阿公来说,曾经是一道反反复复撕开又慢慢愈合的伤口,时间久了,结痂了,只会留下隐隐的痛,这从阿公接过宝仪手中她母亲留下的胭脂盒,握在手中反复擦拭可以感觉。离开家乡的阿公在台湾成家立业,这么多年的离别让阿公看淡了、想通了很多人与事,唯独这淡淡的乡愁,与父母的记忆一起深深的尘封在心中。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