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摩登时代》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摩登时代》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4-04 03:32: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摩登时代》经典观后感10篇

  《摩登时代》是一部由查理·卓别林执导,查理·卓别林 / 宝莲·高黛 / 亨利·伯格曼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摩登时代》观后感(一):时代的镜子

  于1936年世界经济危机后期上映的《摩登时代》与查理•卓别林以往的作品相比,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资本家压榨工人、失业、社会动荡等现象,是一部优秀而发人深省的影片。

  时代的镜子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该片反映的便是在这段时期中社会以及处在其中的人民的情况。

  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紧随着的是严重的危机。在此期间,社会经济虽然有一定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贫困。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为眼前的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人们醉心于利润丰厚的股票等投机活动,股价被大幅度哄抬,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据统计,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至1700万人;此外,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当时,穷人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而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

  除了经济萧条,本片以工人查理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的经历,讽刺了本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体力劳动为目的的机械化,实际上却加重了工厂对工人的压榨——连工人吃饭的时间都一省再省,而工人查理便是这群弱势群体的代表人物。

  社会的悲剧

  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是工人查理为了进让他不愁吃喝、生活愉快的监狱,不惜主动替人顶罪,让观片者不禁哑然讽笑——是如何一个发展失常的社会才让它的人民过着价值观颠倒的生活?

  这并不是工人查理个人的问题,通过片中麻木的警察抓捕不知真相、无意中领导了示威运动的查理;贵妇、查理与狗的无声胜有声的片段;查理在狱中的待遇等可以感受到,是社会这个大环境让其人民被动地接受错误的价值观、生活在浮躁麻木机械化之中。

  就如同查理遇见的那个孤儿少女,她的偷窃行为本应被定性为错误与无知的,但其内心却是美好、善良、充满了希望,从她在餐馆的工作可以看出若不是环境相逼,她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工作收获生活的果实。

  可叹的是,在如此环境之下,除了生存在最高处的捕食者获得了更多的剩余价值,百姓却都只能在生存中苦苦挣扎。

  参考:

  世界经济危机http://baike.baidu.com/view/275541.htm

  摩登时代http://baike.baidu.com/view/406961.htm

  《摩登时代》观后感(二):笑着 带点泪吧?

  我也想在自己无比落魄的时候,有一位穿着白色连衣裙的花季少女,带着一抹无论如何落魄都不会被磨掉一丝光彩的笑容,一直不愿放弃我,不离不弃。

  《Modern Times》是1936年拍摄的作品,获大奖举足轻重,我觉得很天才的是,这部电影的导演、监制、编剧和主演都是Charles Chaplin,这样还能做出杰出的电影,可以说Charles Chaplin在电影方面真的是一个天才型的人物了。“Only Charles Chaplin could have created the great comic character of ‘the Tramp’”。其实确实是,这部电影光是让Charles Chaplin来演一下就亮点十足了,简直是无法回避他极逗的表情和滑稽的动作啊…那小屁股扭的,走起路来左蹦右跳,表情面瘫系,做起什么傻事几乎都是一脸面瘫,只有在和女主角在一起的时候,咳咳,突然怎么就笑得那么猥琐呢……

  个人魅力极大的一个人啊……能那么深刻地影响到一代人,果然自身就是带着不凡的色彩呢。

  那个年代的工厂实在是给人一种很恶心的富士康的感觉,把人当作一种机器来使用,Charles Chaplin只负责一件事,机械式地重复地在工厂线上拎螺丝,即使离开生产线,他的双手也不停做着拎呀拎螺丝的动作。当看见迎面走来的大妈胸部前挂着想螺母的装饰品时,他双眼拿着两个扳手冲了过去……Charles Chaplin大闹工厂那一段,在我看来是对工业革命后,把人当做生产力机器最叛逆的狂欢。

  想想电影里某公司推销的自动进食机,感觉就有些可怕啊,把人类当成什么了,连好好享用一顿美食的权利都要剥夺。太残忍了吧。

  Charles Chaplin典型的专业监狱户,时不时就得进一次监狱,工厂狂欢那次进了监狱,被误以为是游行领导者时进了监狱,把购物中心闹翻了也进了监狱,后来工厂暴动后也进了监狱……多少事有些不讲理智的,这里其中很多罪和Charles Chaplin也无关,只是误会而已,但警方懒得去调查。反倒是Charles Chaplin在一次误打误撞压制了一次监狱暴动后被获准出狱时,他很淡定了说了一声:“我能不出去吗……我在这挺开心的。”

  怎样混乱的世界,比监狱还不适合生存?

  不过Charles Chaplin还幸福的一点,有个女生一直都陪着Charles Chaplin一起走过。她的命运也坎坷着,自幼贫寒,父亲死于一次群众运动……为了生存上街偷窃面包,被人抓住后,是(渴望入狱)的Charles Chaplin为她出面替罪,在如此低谷的时候,还有一位先生愿意为自己做这么多,心里得是有多感动呢?

  所以说,我也想在自己无比落魄的时候,有一位穿着白色连衣裙的花季少女,带着一抹无论如何落魄都不会被磨掉一丝光彩的笑容,一直不愿放弃我,不离不弃。不过看来前提是,我也有像Charles Chaplin那样纯的好心肠和情感,傻子只有傻子会有的福分,甚至现在,感觉做一只猪远比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有意义得多。

  《摩登时代》观后感(三):《摩登时代》

  《摩登时代》观后感(四):真正重要的东西

  这部电影比我之前看的《城市之光》更让我喜欢。一是因为喜剧部分不让人那么厌烦,二是因为剧情更吸引我。我总觉得《城市之光》连个弯都不转,太直接地说美好的东西,似乎我不鼓掌都是一种过错。

  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幕是他们在树下畅想住进大房子之后的生活,以及他们最后住在水边的破房子里这两个场景。让我觉得好美,原来只要有你在的地方,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都是一样的幸福。只要让我明白有和你建立一个家庭的可能,我愿意去做我所不擅长的任何事。不一定是你是重要的,否则你走后的日子我该怎么办,只要我和你之间的感情曾经那样存在,就足够美好了。

  《摩登时代》观后感(五):观后感

  资本主义的奴隶,幽默背后的悲哀——《摩登时我要点评  乍一看“摩登时代”,在我的脑海中首先冒出来的就是英语单词“Modern Time”,而在我们现在人的眼中,“摩登”似乎就是“时尚”、“现代”、“潮流”的代名词。它与舒适、奢侈、高贵的生活状态相联系,但是在1936年拍摄完成的《摩登时代》中,此“摩登”又非彼“摩登”。在看完这部黑白电影后,我感觉主人公夏尔洛所生活的摩登时代,无非就是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快速发展后给资本家带来的享乐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生产力的进步让资本家成为了最大受益者,而广大的下层劳动人民却由地主的奴隶变成了机器的奴隶。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大危机,在大危机的动荡下,资本主义体制也逐渐发生转变,由从前的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美国作为此次大危机的源头,经济大萧条、银行工厂倒闭、失业率激增、社会动荡等让美国陷入梦魇。在美国,一方面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失业流浪人员多达60多万,无数家庭流离失所、忍饥挨饿;而另一方面,垄断资产阶级为了保持垄断价格却把几百万头猪、几十万吨的牛奶、几百万亩棉花肆意糟蹋。这种病态的唯利主义心理充分暴露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

  当我看到夏尔洛被机械式的忙碌工作逼疯时那些滑稽的动作时,我真的笑不出来,我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他能你开这个“吃人”的工厂。后来,他真的因为精神失常而进精神病院修养了一段时间,而当他穿着西装革履,带着小礼帽走出病院的时候,我感觉到此时此刻作为一个工人的最基本的人格尊严才得到了保障。后来他被误捕入狱,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他最开心的时光,不愁吃、不愁穿,也没有机械劳作的压迫,更没有资本家的指责和监控,没想到在那个时候,“监狱”却是工人们最好、最舒服的栖身之地,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啊!

  令人欣喜的是,夏尔洛得到了流浪女的青睐,两人在颠沛流离、混乱窘迫、逃避追捕的环境下相依为命。爱情总是能给人们与温暖,虽然无情的资本家一直在用金钱和利益冷冻着人们的心灵,但是人们心中那永不熄灭的星火却永远温暖着每一个人。影片最后,这对情侣携手并肩,一起用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支撑着彼此,坦然迈向前方。虽然我们不知道前方有什么在等着他们,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变,那么无产阶级将永远生活在资本家的奴役之下,那么又何来幸福、快乐可言?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又不禁联想到当今世界的“美国次贷危机”,虽然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别,但是对于底层工作者们的影响却是异曲同工的悲怆。正如央视记者白岩松访美时在华尔街看到的情景一样,豪华的餐馆旅店还是顾客盈门,对于中高产阶级者来说经济危机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大伤害,而对于无产阶级者来说,失去了工作就是去了生活经济的来源,好比断粮、断奶一样,他们的生活却是异常艰苦、辛酸的。

  《摩登时代》观后感(六):空间的破碎和构建

  吉尔•德勒兹曾在他的《刘易斯•卡罗尔》一文中评论了刘易斯在其作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对于空间的关注和处理,他的伟大的作品从“深度之战”中抽离出来,落在所谓的表面处:

  《爱丽丝漫游奇境》最早的题目是《爱丽丝的地下探险》。可为什么卡罗尔没有保留这个题目?因为爱丽丝逐步地征服着一个个表面。她上升或者返回表面。她创造表面。

  因为空间的重心落在了一个个“表面”之上,人物的身体、言行也随之被界定和观照。同样的道理似乎也可以用在对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之分析上。

  我们或许会怀疑到底这部影片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对一个时代的处理。就像在一般思考的时候,当我们纠缠在一个时代和它的命题之时,在各种悲喜、混乱、混乱后的沉思和振作中,缺乏的或许是一种更为寻常的提问:好吧,这些东西都出现在什么地方?这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看起来足够匪夷所思,因为在一种社会性质的判断中,对于地点——或者更准确地说,空间——的疑问从来都会成为一个辅助性的问题,而似乎都在一种简易的回答中使自己满意,比方说:当然,这些都发生在一个工业化兴起的、失业频发的大城市里。

  类似的回答当然是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却始终忽略了某种东西,因为它并没有触及表面或者表面以下的深度,或者说,没有触及一种更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空间性。《摩登时代》的标题在某种意义上让我们过分关注了一种时间性——“时代”,就其实质性而言,必须在某种空间中流逝而显明自身。

  在观看影片时,空间的“身影”给予了我强烈的印象。一个最易被发现的线索就是,影片中的主人公在强烈地寻找一个属于他们的家庭。家,这个概念因为其保守和稳定而与空间感相关。如果我们必须要在更多的思考中去理解这一暗示的话,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工业时代之前的人类社会。在工业化还没有成熟甚至开始之前,一个人所处的空间似乎就是他的所在,他的家,至多是他身处的一个小小的社群。这种组织的自足性强化了人对于空间的感觉,他对它十分熟悉,以至于他对这个从出生到死亡都伴随着他的空间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工业化的出现,有系统有步骤地打破了这个空间,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打破了不同的“空间”——这些空间属于不同的个人和社群——之间独立的地位。当碎片产生的时候,整合便要开始并产生疑问。

  与一般的意见相似的是,我认为,这种打破的过程实际上是使人们更为独立的一个过程:社群的消失将一种个人的空间性压缩在家——或者说对家的幻想——这一状态里。这解释了为什么主人公不断重复着一个家的憧憬,以及影片对于家的破灭的种种暗示和同情。但是在这里也存在着另外一种看来完全不同的过程,并容易被我们简单地忽略:工业化在打破各个空间的同时也在锻造这自己的一个空间——它的铁锤掷出,随之迎来冶炉。作为一个超级庞大的系统,工业在实现自身的同时也在构建着一个超级庞大的空间。这个空间的素材来源于之前破碎的空间残片。但是它并没有考察自身的能力并对之作出说明。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碎片中的棱角被冷酷单调的磨掉,而为了配合一个更大更复杂的整体。

  主人公查理曾多次想回到监狱里,无疑准确地反映了上面讨论的这种情况:监狱,不止是一个国家的暴力机器,在很大的程度上,它也是一个巨大的家。监狱的监视和控制,对应的是封建时代中家(社群)的权力分配和保守。在一个十分冷酷摩擦的大社会中,冰冷的监狱因为与家的类似也显示出某种往昔的温情。

  查理的摩登时代早已远去,但是一种空间的破坏与巨大的空间构建相距我们却并不是那么遥远。但是与爱丽丝不同,我们并没有能力创造空间。相反,只有关注我们与空间的亲密性,或许才能反观和测量我们这个时代与摩登时代的距离。

  《摩登时代》观后感(七):黑色幽默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默片~

  二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工人罢工,衣食堪忧,流离失所,游行暴动,数不胜数。

  卓别林扮演了一个普通的工人。毛手毛脚,糊涂粗心,行为滑稽,心地善良。他之前在工厂工作,心力交瘁,流水线的作业压垮了他,休息时候他的双手甚至仍在重复工作时的动作,而老板们只讲求利益,狠命压榨工人,不断调快流水线的进度以加大产量。甚至有些厂家带来了劣质的便捷喂食机以延长工作时间。

  终于,卓别林神经崩溃了,他在工厂中肆意破坏,发泄自己。他被送进医院,出来之后恰好遇到工人游行罢工,他傻愣愣地举着个旗子,被当成了领袖,扭送至监狱。而阴差阳错地,因吸食海洛因,卓别林成功制止了一起劫狱事件,这让他被释放了。

  这时出现了一个失去父亲、颠沛流离的女孩,她刚从少管所逃离,饥寒交迫,偷了面包逃跑时一头撞上了卓别林。卓别林一心想重回监狱,愿意帮她抵罪,俩人就此相识。俩人一齐被抓,一齐逃跑,憧憬着以后的生活。每当卓别林没饭吃的时候,他便会想方设法进入监狱。进进出出两三回之后。他俩找到了最适合彼此的工作,表演。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生活迈上正轨之时,警察又前来找麻烦,他们不得已逃出城市。在黎明荒寂的街道上,两人并肩走着迎向阳光。

  这真的是黑色幽默。

  卓别林的行为举止永远带有莫名的喜感。不管是他的弯眉,他的鬈发,他脸上那撇小胡子,他憨憨的笑,他的大皮靴,他那根可爱的小拐杖,还是他如鸭子般奇葩的走路方式。他很绅士,见到女士脱帽,还会让座。但他的喜感背后透露出的无奈令人动容。

  老板根本不顾工人的死活,只关注工厂的利益,工人丧失了基本的人权。流水线上,只要卓别林有一丝的疏忽大意,哪怕是挠挠胳肢窝,打个哈欠,监工立马出现,破口大骂。卓别林在试用那台狗屎机器时,眼见机器有恙,电火花噼里啪啦,那些西装革履的资本家,仍然坚持让卓别林继续试用。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玩命维修机器是想将机器推销出去,而非关注卓别林的死活。

  卓别林在监狱中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食宿无忧,看报纸,听收音机,当他见义勇为后被告知提前释放之时,卓别林愕然,“我能在里面待更久一点吗?我在里面过的挺快乐的。”监狱反而比外面更加美好,真是讽刺。

  卓别林在百货公司当守夜人时,他的前同事来抢劫,发现是卓别林在守夜,几人握手言和。那个大个子很无奈,“我不是土匪,只是生活所迫。”

  卓别林和那个女子有了一个家,一个破旧的小木屋,随时都可能坍塌,卓别林进来后感叹道,“这真是天堂。”而当他随手触碰屋子里的东西时,屋顶塌陷,地板破损,墙板倒地,女主尴尬地笑笑,“至少这不是白金汉宫。”但这却是他最温馨最幸福的时光。

  操纵拉杆,机器开关,电子屏幕,齿轮链带。片中有两次,卓别林一次,工程师一次,被卡在机器中,进退两难。人是机器的创造者,但人反而为机器所桎梏。

  尽管卓别林是个小人物,他也有梦,他也有爱情。他和女主在草坪上,意淫着以后的生活,幻想着有个美好安稳的家。他从监狱中出来,女主在转角守着,见面后激情相拥。当他打听到哪里有工作岗位,他永远身先士卒、奋不顾身,“我可以工作了!我们可以有个真正的家了!”小人物也有闪光点,他的表演才能被发掘出来后,受到了全场欢呼。卓别林手足无措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他一直被凌辱欺侮,何时受到过这样的热切喝彩。结尾之时,俩人仿佛仍一无所有,但有了信念,有了经验,有了勇气,再去创出一片新天地。他们没有失去希望。

  简而言之,工业时代大萧条的悲剧背景下一个小人物的追梦故事。

  这就是摩登时代,嗬。

  《摩登时代》观后感(八):沉吟至今

  卓别林的电影与灵魂

  -----《摩登时代》后感

  当我们回到电影的起源,回到最初的电影。简单的连贯镜头,现在看起来枯燥无味的生活片段合集。是谁最先让电影有了灵魂,也许是经活动影像带到人世间的皮埃尔兄弟,也许是第一个将电影当做艺术的大师格里菲斯。但在我心里,那个人是查理卓别林。

  在30年代的美国默片喜剧盛行之时,查理卓别林就以夸张的表演,打上强烈个人烙印的造型,成为了风靡一时的喜剧之王。那个年代还有很多很多几乎和他一样出名的喜剧人物,为何查理卓别林的作品能风靡美国50年之久,甚至直到今日都被视为难以超越的经典呢。大概是因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深邃的目光和深刻的思想,在这么多年后还是能毫不留情的刺到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的软肋吧。 《Modern Times 》是查理卓别林众多代表作之一,也是曾被选入高中英语教材讲解的电影之一。该作品社会性之深,地位之高,都无需多言。

  电影一开头便是一群猪和一群工人的暗喻,简单而有力。之后便出现了百无聊赖的董事长,身强力壮却无所事事的管理员,丝毫不敢懈怠的工人,独立坚强而美丽的女子,粗暴无情的警察等等形象,这些角色相互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简单的小故事。 卓别林力图展现和演绎一个随时随地都心地善良,彬彬有礼,但是又笨手笨脚的肥裤腿,大皮靴,八字步,圆顶礼帽,并且蓄着小胡子的可爱又可悲的形象。可爱在于他精湛的演技和夸张的剧情,但是这份可悲,却是这个人物的品格与社会习俗的巨大冲突。

  电影中的他因为超高负荷的工作而精神崩溃导致入狱,出狱后面临社会巨大的变迁又因为误解而再次被捕入狱,可他即使在狱中也知道维护正义拯救了狱警。出狱后却因为笨手笨脚而丢工作,所以一直不知道如何生活。机缘巧合成为商场的守夜人后,又因为昔日工友成了商场的盗贼而同情唏嘘,丢掉了这份工作。卓别林在整部电影最辉煌的场景也许就是卓别林在餐厅即兴表演那一段,那也许就是这个小角色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是却因为女友的原因不得不一起再次过上没有着落的日子。其实他可以选择在餐厅辉煌下去,他是个笨手笨脚的侍者但却是个完美的表演者,但他选择了和女伴一起承担未来的一切,无论幸福或者磨难。从头至尾影片里两人从没在任何时候抛弃对方,这也许就是仅存于小人物之间的幸运吧。

  卓别林在作品里塑造的人物,大都有一种悲情的色彩,基本都是因为其笨手笨脚,能力不足,所以只能被高速发展的社会淘汰。但是他的角色总是有着浪漫主义色彩,他们永远心地善良,热爱生活,爱好打抱不平,是一个总想当绅士的流浪汉,这种装腔作势其实是他对生活以及尊严的渴望。即使这样,在他的电影里,这样的小角色总是会得到生活最卑微的垂青。所以我们总说最优秀的喜剧大师都是最为出色的悲观主义者,并且在我看来卓别林尤甚。他的作品结尾大多都是小人物落寞的背影,在经历了一切的涤荡起伏以后,再一次走上小人物的流浪。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估计是卓别林所希望的观众对其角色的态度吧。

  除了电影本身,让我们看到作为艺术家的本质,所谓艺术家,向来就是对艺术的表现炉火纯青的那些人吧。可是,当我们把一名艺术家称为"伟大的"艺术家时,那便是艺术家这一职业的升华,是超出完美的存在。这种伟大在我看来,应该是作为一个是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与良知。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晚期作品,他总是看着这个社会的阴暗的角落,看着战争的无情的摧残,他总想说点什么,他想做点什么,于是他让观众们笑。可是观众们发现,欣赏他的作品时,笑着笑着也许眼泪就流下来了。

  在世界电影发展的长河里,有多少震耳发聩的流派,多少耳熟能详的大师,无论法国新浪潮、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还是格里菲斯、巴赞、戈达尔,他们都无一例外的在电影的高速发展中被淘汰,可是唯有卓别林的作品,在80年以后的今天,依旧有着雅俗共赏的强大魅力。想来是他的目光,总是充满了对世事的洞察和怜悯。

  《摩登时代》观后感(九):小丑和绅士 荒诞和真实

  (电影课作业)

  《摩登时代》是查理卓别林标签式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依托于上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大萧条,正如影片开头的字幕揭示的:“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电影放大了在动荡中不可阻挡的现实条件下小人物卑微的生存处境,是对千千万万普通工人贫穷无奈命运的关照,也是对以掠夺为积累方式的垄断性经济制度的讨伐。虽然卓别林最为世人所称道的一直是他的“滑稽”,但我们在观赏的过程中捧腹大笑的同时,似乎也并不能产生单纯的愉悦和快乐之感,而是时刻被提醒着,去注视那些底层民众难以为继的艰难和“上流人士”骄奢淫逸的对比,以及在绝境中人性所折射出的坚强和善良的光芒。

  本文将从影片的内容主题,人物塑造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以矛盾分析的方法做一些浅陋的解读。

  一、 机器与人的战争

  如前文所述,本片的背景是1930年左右美国工业因为机器的大量使用而使大批工人失业所引发的经济浪潮和社会危机,可以说,这是一场机器与人的战争。机器在这里并非人类的工具,而是大部分底层工人的敌人。影片伊始我们便能注意到,把工人和机器放置在一个镜头中的画面非常之多,这或许是创作者一种有意的安排。比如,当摄像机对准夏尔洛和其他工人作业的流水线,我们强烈的感觉到似乎有一颗螺丝钉把他们牢牢栓在了生产线上,无法离开半步,此间产生的工人与老板的矛盾、工人之间的矛盾,全都由那条窄小的传送带引发。机器齿轮化身成效率资本和无情的代表,在机器运转的轰隆声和刺耳的换班铃声中,人的重要性和能动性被压缩成小小的一团,甚至成为某种并非必要的附庸。在资本家的眼中,工人的价值被异化成一种生产工具,在他们心目中,机器似乎是高于人权的。以至于夏尔洛被当成小白鼠强迫使用“高级先进”的自动喂饭机,喂饭机的失控反讽着机械化本应带来的便利和秩序,也使夏尔洛走向癫狂,变成一个可怜的“拧螺丝强迫症”患者,被送进精神病医院。影片的后半段也对人和机器的尴尬格局有若干表现,如在工厂复工之后,夏尔洛和机器维修师在检修的过程中,维修师被卷入齿轮,无法脱身,甚至一旦停电,维修师就必须待在齿轮的夹缝中吃午餐,可笑之至又发人深省,这些影像无一不在反映了机器时代所带来的恐惧与打击。

  二、监狱,或者天堂

  因为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误会,夏尔洛被当成共产运动的领导人投进监狱。刚入狱的他是惶恐害怕的,像所有正常人一样,此时的夏尔洛一定也对牢狱之灾避之不及,强壮霸道的“狱友”的欺压使他盼望早日脱身。而又是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巧合,吸食了白粉的夏尔洛变得异常骁勇无敌,成功制止了一次越狱,“维护”了警察和监狱的秩序和安全。正是从这里开始,夏尔洛和监狱的关系发生了质变性的飞跃。由于他的英勇事迹,典狱长和他这个犯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从此他在狱中变成特权阶级,和入狱之前的生活相比,反而是现在衣食无忧的处境要更优越一些。当典狱长告诉他提前获释的消息,他显得无比失落。此时“监狱”在夏尔洛的字典里变成了“舒适”、“温饱”的代名词,即使他并不工作,起码还有个睡觉的地方,也不会饿着。而对于挣扎在饥饿边缘的人来说,那些毫无用处的所谓“自由”,简直和垃圾一样微不足道。以致出狱以后的他始终在找机会,重新回到对于无业者来说“天堂般”的监狱。当然,对夏尔洛来说监狱的美好似乎还不知这些。正是牢狱之灾,使身无分文的他邂逅了同样处境的美丽女孩。

  三 、小丑的外表,绅士的内心

  卓别林扮演的夏尔洛在本片中继承了他一贯的荧屏形象:捉襟见肘的礼服,和身高极不相称的特大号皮鞋,圆顶硕大的礼帽,一把弯头的文明杖,用墙灰刷出来一般的惨白脸色,浓黑的眼圈和夸张的眉形,标签式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是一摇一摆滑稽的外八字。卓别林在镜头前有着很强的张力,这或许和他的戏剧舞台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本片拍摄于1934年,可以推算当时的卓别林已经45岁。但一旦套上他独有的“行头”,一旦进入角色,我们可以见识到卓别林丝毫未减退的艺术活力。无论是他那怪异的走路姿势,还是对餐厅侍应生“杂技演员”般的表现方式,还是他千奇百怪又巧妙传神面部表情和眼神,都突出了他的电影夸张诙谐的特质。在本片中,夏尔洛依然是一个令人捧腹的笑料式人物,他的行为大大咧咧、漏洞百出,影片的笑点很大部分来自于他面对并不自知的“危机”时的反应,比如他蒙着眼睛在没有遮拦的百货二层“惊险”地滑旱冰;比如他赤膊上阵跃跃欲试地跳入水中想要游泳,才发现河里的水甚至还淹没不了他的小腿;又比如他在餐厅里托着大盘子却被跳舞的人群推搡挤兑,连烤鸭插在了灯具上也不知道……他的可笑在于他的行为和环境的反差,而和中国经典笑料式人物阿Q不同的是,他们虽然是低人一等的穷人,但夏尔洛却有着高人很多的善良,和女主角的相遇相识就是源于他的这种善良。他不仅有乐于助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还经常表现得十分“绅士”:虽然穷困却穿着“标配”的三件套,戴礼帽、拄手杖,和女士见面不忘脱帽行礼,即使在警车上也不忘让座。凡此种种让人不会把夏尔洛的好笑当成一种蔑视其浮浅的理由,而更是化成了带有亲近感的幽默。

  四、无声,胜有声

  1935年,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可卓别林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要远胜于对白,但即使是卓别林这位电影大师,面对电影技术的强势的革新浪潮也不得不做出让步,《摩登时代》其实是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影片。但和卓别林其他无声电影不同的是,本片实际上是包含声音的,比如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声音、接电话的声音。卓别林以此来帮助1930年代已经不习惯看无声电影的观众来熟悉无声电影中观众听不到对话。虽然如此,这部电影一般依然被看做是一部无声电影,因为影片对情节的提示主要仍由传统的字幕和演员的肢体动作和表情配合来完成。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乐。理论上说,默片的配乐应该比有声电影的配乐更为至关重要,因为默片对白和旁白的缺失,所以配乐承担了一部分对白和旁白交代情节的功能,并且,由于配乐几乎是默片中观众唯一能得到的听觉刺激,相当于电影的声音频道几近全部由音乐来占据。《摩登时代》的配乐可以说对情节的推动和整部影片节奏的控制起到了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电影一开头,随着传送带的转动,配乐的节奏和主人公的动作以及随即出现的冲突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这让我们这些看惯有声电影的观众几乎是头一次认识到电影配乐的叙事功能,这是非常美妙特别的体验。

  据资料显示,《摩登时代》也是第一部可以听得到卓别林本人的声音的电影。电影结束时夏尔洛哼的那支歌是导演自己亲自哼的。当不幸的夏尔洛和美丽的女主角面对无限延伸不知终点的道路,女主角埋首啜泣,夏尔洛却安慰她去看一看天上初生的朝阳。还好,这末尾的一章名叫“黎明”,主人公还没有失去希望,更何况我们。摩登时代,虽说是富人最好的时代,但要说是穷人最坏的时代,却也并不尽然。无疑的是,卓别林留给我们一个默片电影最好的时代,1914年是这个时代的开始,因为正是这一年,一个头戴圆顶礼帽、手持文明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改变了整个世界电影的历史。

  《摩登时代》观后感(十):默片时代

  默片电影大师CHAPLIN导演的这部作品,确实是值得一看的。美国的电影业一直都独占熬头。在声音与色彩还没有于电影画面同时展现的时候,黑白画面配以后期声音音乐的制作,看似是技术上的不成熟,我却在电影业繁盛的今日觉得新奇,颇有见解。

  默片,我接触不多,记得以前和爸爸一起看过一些。夸张的表演,怪诞的动作,呵呵我就记得这些了。卓别林,我有印象,礼帽,燕尾服,拐杖,尖头小丑鞋,同日本人一样的小胡子。。。他是喜剧大师。

  宋老师说得有理,人们喜爱喜剧,在深层集体心理上,人们劳碌困惑,需要娱乐,需要电影艺术,需要喜剧来排解。这不难理解。不过从这个角度来看,韩剧就是突破,也许它唤起人们的集体无意识,也是一种排解,我想。

  喜剧,用幽默的形式表现,反映疾苦。这是一种高境界。那么是不是喜剧的本质就在于大悲呢?应该是这样吧!(低俗的搞笑港片除外,大抵香港人不懂电影,我一直这么认为)CHAPLIN的表演是高超的,他的主旨不难理解。只是我认为影片尚不成熟,略显冗长和松散,开头是精彩的,之后却有些烦琐了。实在不该以小流之辈在这里判驳的。见谅

  还是去看看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