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消灭大学生》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消灭大学生》经典观后感集

2022-03-15 10:55: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消灭大学生》经典观后感集

  《消灭大学生》是一部由马翔执导,陈正华 / 叮当 / 彭禺厶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消灭大学生》观后感(一):一部合格的黑色喜剧

  昨天看了《消灭大学生》这部电影,感觉的确是部很难得的好片。导演发挥了年轻的创造力,影片带给大家足够的新时代气息的冲击,黑色幽默和写实艺术的结合,正是新一代年轻导演自身性格的体现,马翔鹤立鸡群,冷眼旁观的拍摄手法,休闲而不失稳重,狂放而不失细腻,从年轻导演的独特视角讲了个幽默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情节好,浑身洋溢着那种留学生的聪明劲儿,既是小市民的,又存着大智慧在里面。那其中的起承转合和桥段其实不复杂,但是文字写下来就没了机灵,只有在大屏幕上才是鲜活的,像条小鱼儿引着你往前奔。

  演员好,就喜欢他们身上那种草根味儿,几个大学生都各有特色,我每个都爱,哪个捧在手里都是宝。

  摄像好,在开头王子洛的那段戏里,那是特写和远景在公路的人上,俯拍和仰视交替进行,看得出导演和摄像很花心思在里头,这种心思在某些国产电影里见过。也不是说其他国产电影不花心思,只是总觉得好多导演都不知道什么片子该花什么片子不该花。

  在这部喜剧中,能看到很多当时自己熟悉的场景和事情,例如三人合伙诈骗,例如三人都欺善怕恶等等,导演用一种戏谑的轻松的方式来表现这些当时很有特点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一点一点的触动你的情绪,让你笑过之后还会有点值得想想的东西。

  《消灭大学生》观后感(二):迷茫的启发

  其实,至今我也没能吃透大学蕴含的意味,但是模模糊糊能体会到一点,就是从天上落到地上,从憧憬理想回到现实。很多人之所以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网上或者杂志上的一些关于大学生活小说的误导。很多作者描写大学生活都是以调侃的语气,向读者描绘一个他心中理想的大学。受到这种误导,在每个人踏进大学之前会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一个理想的描绘。怀着这份美好,进入大学后,很多人都会迷糊一阵子,充分享受突如其来的自由和新奇感。但是在一天天上课,自习后,这种激情慢慢的消退,就开始进入迷茫阶段。

  马翔导演的《消灭大学生》,可谓网络电影中黑色幽默的经典。本片大有黑色幽默的精怪邪路之感。影片中,在以一个大学生宿舍封闭空间里,局势突变逆转,如此的剧情特色极强,给人以强烈的CULT黑色电影风格。同时故事上连贯紧凑,追锣鼓喧天包袱密布式的狂欢气氛。从老人和大学生的关系,大概旨在表达社会老龄化的宏观命题,以及在变革的社会中新旧交替和新旧冲突的主题吧。

  《消灭大学生》观后感(三):价值观

  《消灭大学生》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情节,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就是在平实的叙述中,把日常大学生的生活向我们娓娓道来,他们的努力,他们的苦恼,他们的欢笑和泪水。这里面有新人的成长,有老人面临危机时候的处理,还有恶人的日常等等。有人说这是一部黑色搞笑的片子,那些大学生的日常,不就是我们年青一代的缩影。更难得可贵的是,这部电影里除了有这些,还有令人会心一笑的幽默,还有人与人之间的那些矛盾所折射的社会矛盾。这些都是那平实叙述中的亮色,让人一直有好奇心看下去。

  与以往大量同一类型的电影题材不同,《消灭大学生》并没有走“艰辛拼搏、最终成功”的路线,相反,它却一直在瓦解“电影”本身。电影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艺术与梦想的结合,要拍一部电影,也正是为了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消灭大学生》展出出来的价值观却不这么认为。

  该部电影,故事情节上轻松搞笑,节奏明快,本身的定位,便不是艺术与梦想。它直接站到这两个光鲜亮丽的名词的对立面去,没有艺术,放弃梦想,在近乎无厘头的剧情中,观众也能感受到导演对于社会矛盾的指责,让观众懂得变革的社会中新旧交替和新旧冲突的主题。

  《消灭大学生》观后感(四):一石激起千层浪

  影片《消灭大学生》虽然以夸张的手法来制造笑料,但是你绝不能忽视这部影片严密的逻辑性,片中很多的笑点的成功都在于预先埋下的伏笔,比如影片中三个大学生谈话时的情绪,无论是大惧、大恐、大乐、大哀,三人浮躁又自私的性格,都为下面拿老大爷泄愤作铺垫。另外还有一个桥段,王小洛途中回到宿舍,三位舍友一反前面愤怒的状态,对着王小洛都是阿谀奉承不敢怒的嘴脸。影片中还有很多戏剧化的巧合和很多预设的幽默包袱,而人物彼此之间又有很多的联系,但是在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之下故事没有发生纰漏。所以导演和他的编剧小组做的非常好。整个故事讲得相当严密,使影片从头至尾并没有出现过明显的漏洞。这样一部商业电影绝对是需要精密地反复推敲过,而并非耍耍小聪明就可以搞定的。

  虽然我一直觉得中国内地演员的表演都太正,不过《消灭大学生》的演员们的确让我看到了惊喜,演员的表演要有怎样的延展性关键得看戏怎么来编导。导演马翔以前也导过两部艺术片,不过就目前的成绩来看,他倒不仿专攻娱乐片,中国电影不缺艺术片导演,缺得是马翔这样能拍出写实又能突出娱乐性的电影的人。

  中国电影即使投拍大制作也是难望好莱坞项背的,中国的电影市场也远不及北美市场,倒不如努力多做出些低成本的精品来稳步上升。

  《消灭大学生》观后感(五):良心巨制

  本片的片名叫《消灭大学生》,其实我们细心会发现英文名直译过来是新年前夜。单一个片名就交代了整个故事内容和故事发生的时间。本片场地是封闭的宿舍空间,整部电影也从未离开过这里。这种单一空间的形式其实会给电影带来很大挑战性,因为如果没有精彩的表演和绝妙的剧情,观众很容易就犯困从而失去兴趣。比如口碑不错的《十二公民》,场景就是一间屋子,电影完全靠演技和故事支撑。从这一点来看,影片的故事还是很成功的。三个大学生和一个操着方言老大爷,因为一个无良舍友而引发的诸多事端耐人寻味。我们其实细思极恐,因为,四个人虽坐在一起,喝着酒说着和谐亲切的话,而那其实都是虚假的。三人各怀心思,各有防备。老大爷心里一直想的是赚钱,所以无论故事在哪个方向转,总会转到生意上,而小胖子把老大爷请上来也不是善心,而只是为了发朋友圈收赞罢了,他看重的是虚拟的赞赏,以至于后面和没有赞过他的李少华大大出手。李少华知道舍友过生日却只送了个破钱罐,而眼镜男用快递未到搪塞着。所有人都在用一种近乎表演的方式诠释着身边的关系,这之下是大学生的通病更是人性的弱点。我们总将感情和关系寄托在虚无之上,如同他们都不敢跟那个卷毛摊牌一样,他们也同样不敢对真实的自己摊牌。

  《消灭大学生》观后感(六):完美构思

  如果把本片的结构细节拎出来看会看到导演的用心。首先我们看影片的开始和结束,导演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去完成整个剧情的圆合,让整部电影充满了联想意味和整体性。开头的撞车以及后面的撞后情节,如同头和尾。如果进入故事,我们会发现矛盾的冲突点被精细得安排在剧情的各个结构点上。从一开始宿舍矛盾通过三人交流的只言片语和朋友圈的次次屏蔽得以展现。在之后,老大爷以演员身份出现时,全篇达到了矛盾的井喷。三个人轮番开骂,语言犀利,流畅精辟,发自肺腑,激动人心,振聋发聩。说真的,这段戏是全片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演技最暴爽的部分。紧接着出现了最具讽刺意味的桥段,即打脸部分。如果前面三人的精神懦弱虚无没有完美展现的话,那么打脸部分的确是完美将这一特点推向高潮。三人将形象寄托于会演的老大爷,不惜动用重金打脸,其实细想,他们不过是内心的虚无作祟罢了,于是导致连打人也要花钱雇,完全只是发泄,在惧怕现实的怯懦中完成欲望的喷发。但问题来了,这样一点不会解决问题,因为逃避的依旧是现实,之后的结果依旧是被消灭。这就是片子的真正表达,矛盾的变化其实都是再讲主题,电影的主题都是在各种激烈的矛盾中迸发出来的。包括最后送外卖的出现,以及老大爷的逆转都是来自于矛盾激化的结果。如若没有这些结构和矛盾,整部电影将失去活力。

  《消灭大学生》观后感(七):镜头切换是本片最大的特点

  最近有一部在网上传的红红火火的网络大电影——《消灭大学生》,由马翔导演,讲的是新年前夕,一所专科艺术院校男生宿舍发生的故事。四名舍友表面上其乐融融,而背地里却因价值观不同而芥蒂暗生,排斥一名奇葩舍友。当一位老者拿着“防盗牙膏”推销到户时,恰逢奇葩舍友外出,剩余男生开心地进行跨年生日聚餐,他们邀请老者共饮取暖。当酒意渐浓,男生们开启了对奇葩舍友的吐槽模式,更渐渐用钱要挟老者、殴打老者泄恨......当老者被这些年轻蛮横无理的大学生侮辱到极端时,老者的心理也产生了变化。

  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时空的顺序型结构,故事按照时间的发展而发展。这种故事的叙述的方式是以空间为轴线,以性格的发展为顺序。这种结构一般着眼于表现外在情节和外部动作,强调故事的有头有尾,连续发展。讲究起、承、转、合,有机连贯,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其动作、时间和故事的发展有着因果关系,剧情的发展有着严格的逻辑性。所以《消灭大学生》的时空转换的次序是遵循故事、事件的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排列的。

  影片的开始,就是一辆小车撞倒了一名中长发的大学生,幽默死寂的风格立刻提起了观众的情绪,这是前期的铺垫,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同时,《消灭大学生》这部电影的音乐我还是很喜欢的,而且运用的非常灵活,音乐的使用可以前后的相互呼应,可以让人们自然的联想到前一次的音乐出现时的情景,两种时空就交错在一起,增强了人们的想象力和故事的震撼程度。音乐充当了一种媒介,让人们的思维在时空中来回穿梭。

  《消灭大学生》观后感(八):以荒诞的方式折射出社会心理

  客观来讲,《消灭大学生》这部剧,虽不是恢弘大气的叙事风格,但也是黑色怪诞文艺片的格调,中间穿插了很多大学生荒诞的行为,比如对室友的仇恨,发泄到老者身上,发泄完后觉得愧疚之后,给了钱弥补,却又继续给老者施压,台词也颇值得品味,除了感情线,其实很有些日剧的平淡写实风。让整部剧充满了粗糙的违和感和滑稽感。同时,在社会阶层剥削的大力挤压下,很多回味隽永的生活化场景也显得支离破碎,但是对总体风格的负面影响不是很大。在一片以情色肉感、无厘头恶搞为噱头的声浪中,以悬疑剧情映射社会心理的《消灭大学生》可以称得上是一股清流,据悉,该影片不仅获得了马德里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导演奖,还获得了电影节最佳声音设计、最佳摄影、最佳剪辑三项提名,成绩斐然。

  另外,几位主演的演技也是很不错的。三位舍友老戏骨,表演风格成熟老辣,在平均水准之上。王小洛腹黑、霸道,又带着几分蔫坏的小性格演得非常生动,是整部剧的搞笑担当。老者的表演令人惊讶,越到后期越是如鱼得水,是真正地打动了观众的心的角色。导演马翔说,希望表达的是社会老龄化的宏观命题,以及在变革的社会中新旧交替和新旧冲突的主题。电影节主席卡尔则认为,这部影片贵在以思想哲理为出发点,以悬疑剧情映射出社会心理,而这部剧的荒诞夸张,更加实在的反应出导演的出发点。

  《消灭大学生》观后感(九):辛辣的立意

  本片如果没有人物鲜明的性格冲突做支撑,恐怕早就看睡了。李少华性格胆怯,只会在背后骂人却从不敢说出来,每天发着鸡汤自我感觉良好着,明明自己很狠王小洛,却还在朋友圈里点着赞回复。这辛辣讽刺着我们大学生的现状,在最后剧情高潮,三个大学生面临被消灭之际,李少华说出了真实的话。他说我们大学生现在旷课打小抄,生活太好。没错,安逸的生活往往让我们寄托于网络的虚无,拍照发朋友圈的习惯被狠狠讽刺了一把。我们建立虚拟朋友圈里的感情的人物关系是多么虚假和不现实,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我们的大学生能力缺陷。我们大学生最会的是拍照发朋友圈,讨厌谁屏蔽谁,喜欢谁赞谁,却在真实生活中不知道怎么处理关系。我们真的错将我们虚拟当成了真实,我们依旧在自以为是,感觉良好,其实我们早就被消灭着,被社会和那些突入其来的闯入者消灭着。导演在清晰得暴露着我们的弱点。小胖子口口一个我虽然是富二代然后怎样怎样,我们社会难道不是这样,一提到富二代一棒子打死,全都觉得要不是爹妈贪污就是孩子混蛋,这是我们社会的通病在影片里得意暴露,我们在怀着巨大歧视是反衬的是内心的空虚罢了。电影以一种极为特殊的极端故事在反映着我们最真实的弊病,这在现如今的影视作品里还是少有,创意的剧本辛辣的立意,真的给人醍醐灌顶的惊喜感。

  《消灭大学生》观后感(十):挑事儿的老一辈

  电影《消灭大学生》基本是以封闭单空间的故事场景——男生宿舍,深入地剖析了当今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人际关系,编导过于主观、激进的价值观念把他的洞见引向了富有争议的绝对负面。电影相当写实地刻画了当今大学校园的真实氛围,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与镜头语言具有强烈的学生电影气质,充满活力和恶趣味。如果它仅是一部学生电影,那电影刻画的90后形象是同代人眼中的犀利洞察和自我反省。然而,电影的编导马翔是1981年生人,他戴着有色眼镜的全盘否定,潜在地把“八零后”与“九零后”两个群体对立起来。锋利的弓箭,即是他执念的化身,生猛决绝地射向“九零后”观众,甚至有法西斯行径的意味。同时暴露了他对代沟的傲慢心理,不自觉地把自己带入了尴尬的境地——暴露了自己的狭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