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海王》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上海王》经典影评10篇

2022-04-06 03:33: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海王》经典影评10篇

  《上海王》是一部由胡雪桦执导,胡军 / 余男 / 凤小岳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王》影评(一):2017年影院观影第23部《上海王》

  2017年影院观影第23部《上海王》,片长110分钟。

  又一对撞脸的,李梦和余男……嘴唇太像了……不看演员表我真的以为是同一个人只是化妆的差别……

  老牌实力演员胡军和刘佩琦就不用说了,一举一动都是戏,一个自带杀气一个阴险毒辣,年轻一代秦昊和凤小岳相比,凤小岳还是感觉更到位,秦昊演的还是有些飘,李梦的红唇太抢眼,抢眼到余男不上唇妆完全就失了风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白灵,无论是吊起眉眼的妆容还是走路碎步的细节,轻轻松松演出了比主角还主角的感觉,超级有特点……

  虽然片名叫《上海王》,但主角却是陪伴了两任上海王的一个奇女子,从粗笨丫头小月桂成长为一代名伶筱月桂,她的爱情和事业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为第一任上海王挡枪,又送第二任上海王上路,面对有权之士,对刘佩琦宁死不从,又臣服于胡军的英气和黄佩玉的侠胆,女人的身体果然不会说谎,喜欢就会天雷勾地火,没感觉宁肯自残也不屈从……

  人物还算丰满,只是故事结构不够好,很多地方漏洞百出莫名奇妙,如果不是靠着近乎大片的画面质感和动作戏的精彩剪辑,细琢磨剧情这片子观感就差太多了……

  上海是一个很有韵味的城市,上海的往事也是一段很值得咂摸的历史,和《罗曼蒂克消亡史》相比,《上海王》里展现的上海时间跨度更大,年代感更强,从服装上就能有非常强的冲击感,部分的沪上方言也很有味道,整体可以及格,看片尾的意思是还会有下一部,也在片尾剧照里看到了郭采洁,造型依旧风韵十足,期待ing……

  《上海王》影评(二):所有人都很喜欢就是不喜欢剪辑

  《上海王》影评(三):“红玫瑰”拍成“白莲花”,跪求少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假如要用一句话概括电影《上海王》,那就是 “一个女人点燃了六个男人的激情”。什么演绎上海滩时代传奇尽是扯淡,照搬玛丽苏狗血言情剧才是真相!友情提醒,想看旧上海黑帮杀戮片的童鞋请出门左转《罗曼蒂克消亡史》,被影片简介撩到的盆友不妨回家欣赏同名小说,还能省下一顿饭钱。

  近几年玛丽苏的妖风越刮越猛,漫画、小说、电视剧皆被荼毒,电影圈眼看着清白不保。纵观这四海八荒尽是傻白甜女主+深情N男的玛丽苏标准配置,套路满满,烂梗遍地,着实令人反胃。

  真要兴师问罪的话,这锅只能甩给编剧了,谁让他们在创作剧本时习惯性偷懒呢╭(╯^╰)╮?套路好使,也不能啥都是一个套路啊。影片《上海王》的剧本由导演胡雪桦、原著作者虹影与庞贝三人联合完成,按说有口碑甚佳的原著与原作者加持,剧本想做到中规中矩并非难事。万万没想到,最终上映的电影质量差到与小说之间隔着几百个《罗曼蒂克消亡史》。

  小说《上海王》的主角是腥风血雨的上海滩,风情万种的小月桂、霸气侧漏的常力雄、狠辣多疑的黄佩玉以及城府颇深的阿其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想在上海这个混着血和蜜的地方分一杯羹,欲望、算计和杀戮尽数浮动在作者冷峭精炼的文字中。这样一部民国传奇人物志转化为影像搬上大银幕之后,书中蕴含的诡谲、沉重和悲凉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人物塑造生硬且不合理的民国版《美男个个都爱我》。小编认真数了数,全片共有六个男人看上筱月桂,而他们基本凑齐了演员阵容(女的除外,毕竟难度有点大),分别是霸道总裁常力雄、深情男二黄佩玉、痴情忠犬余其扬、猥琐大叔宋守备、傲娇少爷卢公子以及多情老外简森,人数之多足够给筱月桂建一个爱慕者后援会了。不得不吐槽的是,后三个是编剧硬生生添加进来的,人设扁平,只为硬撑筱月桂“上海滩最美丽的女人”的场面。这也难怪筱月桂全程便秘脸,她的内心戏一定是这样的,“男人都对我一见钟情,可我只想安静如鸡怎么办?急,在线等!”同时,原作中黄佩玉的自私多疑、余其扬的明哲保身都被编剧大笔一挥改为深情、深情和深情。常爷爱得还不够,让他再深情一点!好,女主角再无辜一点,再单纯一点,很好!一碗浓浓的玛丽苏狗血言情鸡汤可以端出去了。

  说到这里小编不得不怀疑,虹影大大究竟有没有参与剧本改编,因为原著中筱月桂的言行举止分分钟在打影版人设的脸啊!书中的她是一个“坏女人”、“女流氓头子”,甚至是“黑社会淫妇”,坏得鲜亮,活得精彩,善于利用自己的头脑与姿色,烟火气极浓。举个栗子,她做了黄佩玉情妇后第一件事,就是兴奋地对手下人说:“我们就要来个大红大紫!这穷日子过完了。”影版则有如行尸走肉,任凭男人们摆布她的命运,而这种性格正是书版本尊嗤之以鼻的,“我不喜欢痴头痴脑的女人”,也“不想属于哪个男人”,这才当得起“上海滩最美的女人”的赞誉,哪是什么“上海王的女人”,分明是“上海女王”。可惜如此惊艳的女性角色生生被编剧改成一朵乱世白莲。

  谁说真情留不住,套路有时反不得人心。玛丽苏牌鸡汤喝多了真的会吐,白莲花看腻了格外寡淡,跪求银幕上能多一点美丽又扎手的红玫瑰人设,偶尔也让观众洗洗眼睛,换换胃口吧!

  《上海王》影评(四):一个女人引发的上海风云

  关于旧上海题材的电影近期比较常见,从贺岁档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到今天上映的《上海王》,但这个时期的故事在大银幕上的影响力远没有实现小荧屏上的热度,没有出现类似于《上海滩》式的经典之作。时下,又有一部以旧时的上海滩为背景,以三代上海王的更迭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女人引发的上海风云往事。相较于前两部只讲乱世,这部《上海王》的野心显然更大,故事和时间长度从晚清讲到民国,用写实的镜头语言,精致的画面呈现了一代代上海王诞生、成长和覆灭的过程,颇有史诗意味。

  故事从晚清讲起,当时的上海滩有洪帮势力、晚清官僚、日本间谍、租界势力及各色黑帮势力相互交错,呈现出了一派鱼杂混杂又异常繁荣的东方世界,这样的背景为影片提供了极大的故事空间,也让人对该片有了更高期待。故事以胡军饰演的洪帮老大常爷开始,常出入妓院的他结交了初来乍到的小月桂,并被她的倔强性格所吸引。同时,小月桂也被其他势力所觊觎,一场关于王的女人争夺战就此上演……这样以女人为主的故事编排很有意思,它没有过于去呈现各势力间的血腥争斗,而是通过女性角色为主线,让整个故事变得“血色浪漫”起来。

  影片主讲了三个上海王。常爷作为影片中第一位上海王,他代表了传统江湖中的侠义之辈,为人忠勇有大略。不仅对小月桂情有独钟,舍命相救,更是对国家的命运系于一心,最后在帮助革命党人黄爷的过程中殒命。影片对于这段情节加入了鲜明的武侠元素,特别是常爷与清兵在小巷的对战,那种风卷残叶,那种动作风格,分分钟会让人联想到《天龙八部》中胡军使出的降龙十八掌。这场戏也成为了常爷人生中最后的闪光点,最终他输给了自己认为的忠与义,将江山和美人间接的让位于了心机更深的后生黄爷。

  接下来影片进入了第二个上海王的时代。相较于常爷的传统,黄爷(秦昊饰)处于的时代更加风云际会,也更加考验这个人物的智慧与手段。个人很喜欢黄爷这代上海王,他更加符合当时甚至现在的游戏规则,让人更有代入感,这段情节也成功将整部影片助推到了新的高度。秦昊对于这个角色的演绎令人印象深刻,不同于常爷这个人物乔峰式的正派,黄爷这个人物更加复杂,他是日本间谍又是洪帮老大,在两个人物的转换间,在两者价值观的走向上,他实现成功的同时又在做着对自己的救赎。他与常爷就像《教父》中的科莱昂和他的儿子迈克,是有着不同价值观,并且相互传承的两代王,都在各自的时代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第三代上海王是凤小岳饰演的阿其,他虽然戏份不少但在影片的结尾时期才正式“登基”,他代表的是未来也是对于常爷精神的回归,毕竟两人在性格上有着颇多相似。有必要提下小月桂,李梦对于这个角色的演绎非常出彩,要将一个让上海群雄折腰的魅力女性演绎出来非常难,但李梦做到了。她将这个人物的清纯与魅惑,刚强与倔强,执着与情深呈现的恰到好处,是年轻女演员中少有的一位具有灵气的。相信随着这部影片的热映,小月桂不仅在影片中迷倒了上海王,更会在现实中俘获更多男性观众。

  《上海王》影评(五):看了之后的感想

  为了胡军看的,结果他演了个敷衍版的萧峰+段绍荣,表情都差不多,让我想夸都不知该如何落笔。

  李梦余男气质相差太远,后者的造型徐娘半老,眼神中年,嘴唇永远有种端着的肉欲,莫名其妙俘获了全体看上去能当弟弟的男主,又时不时努力地将表情向天真少女李梦靠拢,结果将前半部可怜可爱的小月桂累积的观众缘直接清零。

  导演过分追求情节紧凑简洁,效果反如赶火车,观众没时间对任何人物情节产生感情。已经把原著的节奏提高x16了,却又坚持按原来的气氛划出重头戏,问题是观众根本不明为何那些是重头戏,所以落得严重主次不分的印象。

  一味要将力量放在黑道打架火并上 (是为吸引男性观众吗),却拍不出新意,前三十分钟还挺明快,后面的场面却渐渐落入令人想睡的俗套里。

  最讽刺的是,明明是大女主的戏,尼玛都看到只剩二十分钟就结尾了,女主除了被动接受命运 (反抗丑凶恶男配+毫不反抗所有男主这种人设不等于 “主动” 好吗, 你好歹给我个对着任何男主超过三十秒的犹豫啊) + 成为所有瞎了眼的男主男配好人坏人毫无道理要争夺的对象来推动情节外,完全没显出别的个性作用啊啊啊。真正体现了何为顶着女主的光环,拍出了女配的 feel。当电影的中心女角无法表现任何有说服力的魅力精髓时,只能沦为空洞的玛丽苏,令观众在电影院里男默女泪。

  导演和编剧好似不懂如何真正合理刻画 [群雄逐鹿]+[运筹帷幄]+[计谋妙策] 的大局面 (真的不是靠一个师爷装逼就行啊),整部电影避重就轻,用副线侧面几个剪影呈现这些变动,让人感觉人物莫名其妙就崛起了,莫名其妙就坐拥天下了,莫名其妙各种对手就完蛋了,莫名其妙又一堆对手起来了,看得观众莫名其妙只想说 who tm cares。

  另外,秦昊和从日本回来的凤小岳是真帅啊,但除了外表也没太多深度了。

  整部电影里,演得最鲜明最好的竟然是白灵哦我的天。

  好吧胡军很苏。

  *

  当然电影也有创意之处:

  常爷与小月桂翻云覆雨时,上海滩同时遵照他的指令杀戮四起,性与暴力交融,歌剧版悲壮高昂的音乐很有韵味,场面拍出一种华丽诗意的暴力美学。

  黄佩玉穿着西装,手持旧帮会的剑,一剑捅死身穿大清盔甲的守备,文化与时代的冲突表现得漂亮。

  旧上海的气氛,真是下了一番苦心营造,布景服装道具也都有用心细节。

  紧张气氛全都营造得不错。各种主角配角时不时有很惊艳养眼的镜头特写。电影有不少地方,色调都很漂亮,尤其是雪景和雨夜,导演不是没才的。

  *

  客观来说,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是:

  a) 剧本一味求全,却恰恰不懂得,唯有合理舍弃,才能详略得当。什么都想要,每一面都搔一把痒的结果,就是每一头都不着岸。

  ) 拿着大女主小说,竟然完全不懂该怎么拍,还在用旧时好莱坞的手法 - 女人没有独立存在感,只能作为被争夺+推动男人动作的戏剧冲突元素存在,如同美丽的花瓶道具。既然整部电影都在用男主男配视角,连女主的心理独白,大部分时间都给你用在时代背景介绍上了,谁给你的勇气自称大女主片的,梁静茹吗?

  c) 根本没想清楚自己的受众是谁:黑道争雄太草率,无法讨好男观众;道具花瓶型+无内心活动的玛丽苏,令女观众无法代入;要去欣赏旧上海文化的观众,看到你上一秒泸语,下一秒北方话,镜头再一转各种口音的英文都出来了,应该只想愤怒得拍案而起吧,文化冲突交融也不是靠违和表现的。

  总的来说,我从砸在制作的费用中,看到了诚意,但也看到了一个太有志向,可手法经验还跟不上思想边界的导演。

  我很同情他,真的。我对这部电影不是没有好感的,但我希望这个导演能给自己几年时间,多拍些小成本制作,学会怎么用最好的节奏来讲述一个故事。他有天分,但他缺的是时间。

  《上海王》影评(六):戳气

  无意中看了一期《可凡倾听》,曹可凡采访胡雪桦导演。从节目里第一次听说这部电影,很期待。

  无意中发现新换的宽带电影套餐里有这部电影,赶紧购买会员观看,结果很后悔。

  不明白为什么女主要两个人来演。余男完全可以一人驾驭。李梦的小月桂一出场就吓我一跳。这个姿色,居然让洪门老大一见倾心,也太没有说服力了。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为了配合后面的余男。但是,厚嘴唇也不是配在任何脸上都好看的啊!化妆还一塌糊涂。所幸扮演妓院老鸨的白灵阿姨更恐怖,起到了非常好的衬托作用。

  长得丑怪其实也没关系,演技好点可以弥补。可是似乎补不上,看得让人着急。再加上那忽而穿插进来的发音奇怪的沪语台词,实在让人忍无可忍。

  建议导演好好学习一下《老炮儿》,看看许晴演的话匣子,这才是会让男人们动心的女人。

  本片除了部分PS过的外滩风景还有老上海的感觉,其余部分基本与上海无关。总之又是一部噱头十足却内容空乏无趣的烂片。用沪语说就是“戳气”:很讨厌!

  《上海王》影评(七):别让上海成为一块遮羞布

  以地域特色为主的影片国内市场还不算多见。不过这段时间却有两部展现上海特色的影片先后上映。简单对比一下发现,《罗曼蒂克消亡史》虽票房成绩不佳,但观众在评价上却多认为这部影片有很多深意值得考究。但到了这部《上海王》,却面临着“票房、口碑”双失利的尴尬。究其原因,或许是这部电影想阐释的东西太多,但每个方面都没有做到位,最后只落得一个“面面不俱到”的处境。

  电影原著小说主要讲“小月桂”在上海期间的浮浮沉沉,时间段也是从反清革命开始,一直到上海逐渐成为大都市。所以,这样的背景很容易让创作者有一种想打造史诗的冲动。但问题在于,小说似乎意不在此,作者只是想塑造出一位别具特色的传奇女主人公。所以,电影强行打造时代感的手法,却让观众感了到明显的刻意,反而让影片整体空洞无味。

  严格来说,这部电影阵容非常强大,胡军、刘佩琦、秦昊、凤小岳都是演技派男星,女星方面余男、白灵再加上李梦,也保证了表演环节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握得一手好牌的导演却没有发挥出这些演员的能量。作为想打造成史诗的电影来说,影片中人物性格必须饱满,但从阵容可以看出,这部本来应以小月桂为第一视角的作品,却被男星抢了不少戏。算上电影原创的“刘守备”一角,几位男星从效果看成为了影片核心。再加上“小月桂”十年期间演员就从李梦换为余男,让观众后半段又有不少跳戏的感觉。所以这样的阵容本来是演技的保障,却反而让影片核心出现了偏颇。而且从最后效果看,“小月桂”被塑造成一名滥情的麻烦制造者,这也很难让观众产生太强烈的代入感。

  作为一部有时代感的电影,细节方面的精致才能让影片有持续话题。可惜《上海王》这方面同样做得不够出色,在上海风貌展示层面,感觉就是影片抽空播放了几张“上海风光PPT”,完全没有展现出上海生活的底蕴。在综合了“香港枪战、街头混混砍杀、西方大佬做派”这样的元素后,电影活脱变成“万金油”。举例来说就是以现在这种拍法,同样故事,把背景放在哈尔滨,戏剧全换成二人转,演员换种口音,炮制出《东北王》毫无违和感。顺带说一句,上海大佬怎么都那么喜欢把人老婆手剁了,然后在饭桌上给对方看?

  之所以一直不提剧情,就是因为这部电影剧情方面,已经变为最为简单粗暴的一个套路扣一个套路,几乎没有什么原创性可言。而且各种漏洞也是让人尴尬,比如影片非得展现一下黄佩玉日本人的身份,但之后再无下文,不知还有多少观众有兴趣等待下部一探究竟?

  这部电影据说是两部同拍,下部将在3月上映。不是唱衰下部,只是上部表现实在不尽人意。目前国内“黑帮题材”的电影远未成熟,包括《罗曼蒂克消亡史》都没有摆脱《教父》的影子,这部《上海王》更是不伦不类。总之,这部电影上部的表现,已经很难再让人去期待下部。

  《上海王》影评(八):三生三世上海王,一卷枭雄进化论

  上海滩像一个宝藏,藏着数不清的故事。一百年前,这里是东方巴黎,纸醉金迷,车水马龙,有世界上最红的电影明星,最繁花的十里洋场,最艳丽的歌舞升平;这里也是冒险家的乐园,透过疯狂的争名逐利,把人性中的贪婪与黑暗都被放大到极致;这里还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有东西文化碰撞,有思想进步的星火,有各方列强的龙吟虎啸,明争暗战。

  胡雪桦执导的《上海王》改编自虹影的同名小说,再次把我们记忆中有关上海的这一切流光异彩都搬上大银幕,借乡下女孩小月桂的视角,讲述了洪门三代上海王的传奇经历,他们雄霸黑白两道,执掌江湖,杀人如麻,他们与帮派、清军、租界、同盟会展开博弈,在血雨腥风中共存,鲜活的人物群像,夹杂着热血梦想与宿命悲情的恩怨情仇,展开得波澜壮阔,给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戏剧冲击。

  因为篇幅实在有点宏大,所以《上海王》分为两部系列跨月连映,第一部中,胡军饰演的常力雄和秦昊饰演的黄佩玉,两代上海王的命运交割无疑是最大的看点,常力雄是传统帮派大佬的代言人,虽然雄霸黑白两道,却没有迷失本性,凭着是江湖道义和豪侠本色,他为了素不相识的同盟会分子公然对抗代表官方态度的宋守备,也为了一个妓院里的姑娘与对方翻脸,讲的是侠义,而后为了替自己挨枪的小桂月在上海滩大杀四方,则是恩怨分明,侠骨柔情的体现。遗憾的是,在上海这个被利益驱动的江湖里,容不下一个有情有义的王者,常力雄打败了宋守备的捕杀,却命丧小人的黑枪,让人看到了上海滩最悲情的一面。和胸怀坦荡的常力雄不同,第二代上海王黄佩玉深谋远略,也有足够的胆识和手段,可是在野心和欲望的驱动下,他越来越疯狂,做事不留余地,最终陷入到失控的状态。

  围绕上海王的命运传承,影片充分展现了扎实的叙事功力与制作水准,无论是惊险凌厉的动作大戏,还是气氛凝重的谋略对决,江湖暗战,都营造得有声有色。而很多细腻的细节,例如一品楼里买春竞拍,快速剪切的了了几个镜头,就把围着桌子叫价的一群风月老手演绎得面目鲜活,几个屋子的空间转换,酝酿出一品楼内的山雨欲来,常力雄与宋守备双雄之间,不见面的暗中交锋,杀气与香艳之色混浊在一起,气氛呼之欲出。

  还有常力雄与黄佩玉的七星茶阵,明显是有据可考,几个茶杯的翻来转去,人命随之在鬼门关打转,对了是兄弟,错了成鬼魂,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这些鲜为人知的洪门暗语和阵法,不由的让人联想起《海上花》《一代宗师》和《罗曼蒂克消亡史》,这些影片让尘封的文化通过大银幕重见天日,具有文献价值,而这场戏胡军和秦昊大斗演技,从针锋相对到惺惺相惜结拜兄弟,也是火花四溅,分外耀眼。

  其实从穿插影片之中的纪实影像,包括有板有眼的黑帮、风月、戏剧等元素大融合,包括对几方势力之间关系的描写,服饰、场景、台词的高度还原,不难看出创作者的创作标准极高,严谨的剧作,值得品味的海量细节,加上众多明星的精彩演绎,让《上海王》有了非一般的神韵,可以让大家重见那一段风雨交加的上海滩往事,就华语类型片的范畴来说,无疑是难得一见精品佳作。

  《上海王》影评(九):就是放不下架子

  题材挺好的一个电影,非要这么作践自己么

  实在想不通为啥要把余男请出来?如果小月桂在经历了大的变故后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些实在需要一个好演员去表现,但是这两个女演员都让人失望。呆板没有灵气,作为上海王的女人,也太没亮点了。

  三代上海王,影片重点描述了两代,这些所谓的上海王真是毫无境界,心中好像只有女人,恩爱情仇,那种旧上海大佬的家国情怀丝毫没有体现。

  秦昊版的上海王其实是一个狠角色,这个角色的经典之处就在于狠,可是他对身边的女人毫无察觉力么,上一代上海王的女人他碰起来真是毫无羞耻感么,对待女人的态度,这部电影的手法和《罗曼蒂克·消亡史》真是差太远了。

  还有那凤小岳,一副欠揍的表情,简直面瘫啊,如果找混血儿,也不用找他这样的吧,从《消失的凶手》就特别讨厌这类演员。

  《上海王》影评(十):何见上海 凭何称王

  文/梦里诗书

  面对一个昔日已然获得中肯口碑的电视剧蓝本,《上海王》的电影化未曾令人想见其居然能变得如此冗长平庸,整部电影给我最为深刻的映像便是一个字“赶”,剧情故事的跳跃性发展,使全片几乎没有一刻能真正走进那个昔日的旧上海,只是犹如看了一场超长版的电视剧预告。

  其实如若你未曾看过这部电影导演胡雪桦的另一部片子《神奇》,那么确实很难想见一个关于旧上海暗流涌动,又有着胡军、余男、秦昊等一帮演技并不逊色演员参演的作品,何以能被拍的如此波澜不起,并不夸张的说这位导演在这部电影中除了证明自己甚连最为基本的叙事能力都尤为欠缺,居然将一个本自中肯的蓝本,化为一本女性视角的黑帮流水账外毫无作为。

  那么一个本自中肯的故事何以会变的如此不堪?这在于电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塑造各式各样的人物,预想铺开一个属于民国上海的大格局,但不合时宜的时间跳跃,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莫名展开,都使这个故事不仅在最终也未能真正树立起一个能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也使上海的地气变的虚无飘渺,所有人设给人的唯一感觉便是在走马观花,乱七八糟的剪辑使这部电影能留给人的只是莫明其妙的尴尬。

  当我们抛开《上海王》那与蓝本不相适应的叙事,其实就这一故事来说,确本是一个能为人唏嘘的黑帮悲剧,而以女性视角为审视预想呼之欲出厚重历史的方式,亦颇具新颖,或许如若这部作品能在科波拉之手,哪怕是一位能力正常点的导演手上,那么这一故事未尝不能绽放出自身的魅力,但可惜的是或许终究只能是或许。

  一场本当波澜壮阔的上海往事,最终所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仅只那让人啼笑皆非蹩脚的上海话,这样的一部庸作不经让人想问:“何见上海,凭何称王?!”

  (更多精彩内容或交流欢迎关我的注微信公众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